制造业生产现场管理研究开题报告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及分析的开题报告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及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加速,在建筑行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现场。
所谓建筑施工现场,便是指建筑过程中用来进行建造、改建、维修和拆除等工作的地点。
但是,建筑施工现场却与其它工作场所相比,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和风险,这些风险和隐患往往会对工人们的生命和财产产生极大的威胁。
因此,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比例,成为了当前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从而找出优秀的安全管理经验,并加以推广和应用。
二、研究意义1. 对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深入了解。
2. 了解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技术,并总结其优缺点。
3. 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降低工人工伤和意外事故的风险。
4. 促进建筑施工现场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a)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b)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体系c)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流程d)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培训e)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设备防护f) 建筑施工现场的危险集中排查与管理g)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评估2. 研究方法a) 文献资料法b) 实地考察法c) 问卷调查法d) 统计分析法四、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的主要预期结果为:a) 完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工人安全保障水平。
b) 发现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以进一步降低工人意外事故率。
c) 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促进建筑施工行业可持续发展。
五、论文结构本论文的主要结构分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
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主要介绍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
第三章: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体系。
主要介绍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体系,对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
制造业生产现场管理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制造业生产现场管理研究参考文献[1]任边戈.贝特公司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研究[D].兰州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2013.[2]陈铁建.HB公司现场管理执行力提升途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李景元.国外现场管理发展概况[J].现场管理,2002,5:17-20.[4]今井正明著.现场改善:低成本管理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远藤功.现场力[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6]White R. E. Manufacturing: a Survey of Implementation in Small and Large US Manufacturers[J].Management Science,1999,45(1):1一15.[7]Rachna Shah,Peter T. Ward. Lean Manufacturing: Context,PracticeBundles,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3.129-149.[8]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美)沃麦克,(英)琼斯著,沈希谨等译.精益思想:消灭浪费,创造财富[M]. 商务印书馆,1999.[10]石渡淳一,加藤贤一郎,高柳昭等.最新现场IE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11]李胜强,何伟.生产现场365[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12] Peter Hines,David Taylor. Going Lean[M]. First Edition,London: LeanEnterprise Research Centre,2000.[13]李景元.现代企业现场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14]朱耀华,叶波.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单元重组设计[J].工业工程,1998(12):40-45.[15]王听岩,蔡临宁,姚健.采用遗传算法进行车间平面布置[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4):30-35.[16]刘晖,张秋英,范秀敏.基于设备分类的生产线车间平面布局[J].机床与液压,2002(3):197-201.[17]曹小仪.精益生产方式在跃进集团[J]企业管理,1998(1):20-21.[18]顾永生.精益生产哲理在上海大众发动机厂的应用探讨[J].工业工程与管理,1997(1):49-55.。
现场生产调研报告
现场生产调研报告调研目的及背景: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现场生产的具体情况,包括流程管理、设备运行、人员配备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提出改进建议。
调研方法及过程: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共发放了80份问卷,其中70份有效问卷。
我们还对现场生产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访谈,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调研结果及分析:1. 流程管理通过调查发现,现场生产部门的流程管理相对薄弱。
原因主要是缺乏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指标。
建议部门制定并执行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并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2. 设备运行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员工对现场生产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够熟悉,导致生产效率偏低。
建议提供定期的设备使用培训,以提高员工对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水平。
3. 人员配备经访谈了解,现场生产部门的人员配备不足。
由于工作量大、人手不足,导致生产进度难以按时完成。
建议提升招聘力度,增加合适的人员配备以保障生产进度。
4. 安全与环境保护运行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缺乏紧急预案和安全培训。
此外,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加强。
建议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环保意识培养。
改进建议:1. 设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细化每一步操作,并制定质量控制指标,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 提供设备使用培训,增加员工对设备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以减少设备故障和提高生产效率。
3. 加大招聘力度,增加人员配备,保证生产进度的按时完成。
4.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环保意识培养,以确保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总结:通过对现场生产部门进行调研,我们发现了流程管理、设备运行、人员配备和安全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
建议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确保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现场施工管理开题报告
现场施工管理开题报告现场施工管理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现场施工管理在建筑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现场施工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度、成本和质量,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现场施工管理的关键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研究内容1. 现场施工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现场施工管理是指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进度管理等方面。
它对于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2. 现场施工管理中的挑战现场施工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人力资源不足、物资供应不稳定、工期压力大等。
这些挑战对施工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3. 现场施工管理的关键要素现场施工管理的关键要素包括人员组织管理、物资供应管理、进度计划管理、质量控制管理等。
只有充分把握这些要素,才能有效地进行施工管理。
4. 现场施工管理的技术支持现代技术的发展为现场施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施工管理者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无人机技术可以进行现场监测和巡查,大数据技术可以提供施工过程中的实时信息等。
5. 现场施工管理的案例研究通过对一些成功的现场施工管理案例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方法。
例如,某工程项目通过合理的人员组织和物资管理,成功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现场施工管理的最新发展和研究现状。
然后,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将对现场施工管理的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通过总结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可以为其他施工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六、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提出一些有效的现场施工管理解决方案,为施工管理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生产线 开题报告
生产线开题报告生产线开题报告一、引言生产线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将工序和操作流程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产品的高效率、高质量和大规模生产。
本文旨在探讨生产线的定义、发展历程、优势和挑战,并分析其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二、定义与发展历程生产线是指将各个工序按照一定顺序和方式连接起来的生产方式。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线逐渐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模式。
从最早的手工生产到现代的自动化生产,生产线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
三、生产线的优势1. 提高生产效率:生产线通过合理的工序安排和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力投入和生产时间,从而降低了成本。
2. 提升产品质量:生产线可以实现工序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控制,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
3. 降低生产成本:生产线的高效率和标准化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 实现大规模生产:生产线可以将工序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大规模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四、生产线的挑战1. 技术更新换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产线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新的生产需求和技术要求。
2. 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越高,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也越高,企业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培养和管理,以确保员工的技能与生产线的要求相匹配。
3. 灵活性和定制化需求:生产线通常是为大规模生产而设计的,对于灵活性和定制化需求的适应性较差,这对某些特殊行业和市场需求可能构成挑战。
五、生产线对工业生产的影响1. 促进工业化进程:生产线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2. 优化产业结构:生产线的高效率和大规模生产能力,使得企业更加倾向于专业化和分工,从而优化了产业结构。
3. 提高产品竞争力:生产线的高质量和低成本,使得企业能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赢得市场份额。
六、结论生产线作为一种高效、高质量和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6S在金东纸业现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6S在金东纸业现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效率,改进管理流程,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以求在激烈的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金东纸业是一家以生产、研发和销售各类纸品为主的企业,旨在通过改进现场管理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并优化产品质量,以更好地竞争市场。
本研究拟以6S管理体系为基础,基于金东纸业现有的生产流程和管理状况,对其现场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6S管理在金东纸业现场管理中的应用,以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并最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研究的目的和内容1. 研究目的通过对现场管理的分析研究,探究6S管理体系在金东纸业现场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2. 研究内容(1)介绍金东纸业现状及其管理状况;(2)分析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3)介绍6S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应用;(4)提出6S管理在金东纸业现场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案,包括6S实施流程和方法;(5)评价6S管理在金东纸业现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6)对6S管理在金东纸业现场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展望。
三、研究的方法和步骤1.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法、调查研究法、统计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关于6S管理在金东纸业现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 研究步骤:(1)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企业现状及管理状况,分析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2)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分析现场管理中的实际情况;(3)介绍6S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并探究6S管理在生产现场管理中的应用;(4)综合上述分析结果,提出6S管理在金东纸业现场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案;(5)对6S管理在金东纸业现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6)对6S管理在金东纸业现场管理中的应用总结,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制造型企业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研究.doc
制造型企业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研究引导语:企业的经营要以销售为中心,生产的组织要以生产车间现场为中心。
以下是的为大家找到的制造型企业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研究。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本文对制造型企业生产车间现场管理在生产车间现场管理重要性方面、制造型企业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的改善方法方面、生产车间现场管理在动态环境下企业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执行力保证体系构建方面、企业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的市场导向方面、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方面、加强生产车间现场管理促进平安生产降低生产本钱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随着市场竞争的剧烈程度增强,尤其在当今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生产车间现场管理越发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因此,生产车间现场管理应被引起高度的注视。
制造型企业生产车间的现场管理是制造型企业生产管理的核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生产车间是企业的利润中心和本钱管理中心,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的水平上下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盈利,它是企业能否得到赖以生存和开展的资金的重要根底,故此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局部。
企业要提高生产力、降低本钱,持续挖掘内部潜力,树立竞争优势的关键管理途径,就必须将目光投到企业的生产车间现场管理中来。
1.1 现场和现场管理的含义1.1.1、所谓现场,就是指企业为顾客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和效劳以及与顾客交流的地方、现场为企业创造出附加值,是企业活动最活泼的地方。
(1)、现场管理就是设置目标、编制实施方案,充分地利用人、物、设备等物资去实现既定的目标。
(2)、企业要及时为顾客提供质量好的产品,当然,好的产品和效劳还应具备价格的竞争力,满足顾客的价格要求,这就需要企业不断的降低本钱,而降低本钱与现场管理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1.2、现场管理就是指用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备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方案、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到达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平安、文明生产的目的。
现场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现场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所涵盖的领域和技术也不断扩展和深入。
建设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复杂的问题,其涉及到建筑施工的各个方面,如材料供应、施工进度、安全管理等问题。
因此,建设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的研究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现场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的相关问题,为建筑施工的进一步改进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具体研究目标包括:1.分析现场施工组织的基本要素和运行规律;2.探讨现场施工组织中常见的瓶颈问题和解决方法;3.建立现场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4.提出实用的建设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方案。
三、研究内容1.分析现场施工组织的基本要素和运行规律通过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分析现场施工组织的基本要素和运行规律。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施工场地的规划和设计、工作机具的运用和维护、人员组织和管理等方面。
2.探讨现场施工组织中常见的瓶颈问题和解决方法对现场施工组织中遇到的各种瓶颈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包括:材料供应、施工进度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3.建立现场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在前两个方面的基础上,建立现场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
结合实际建筑施工工程,阐述相关理论和方法,并提出实用的组织设计和管理方案。
4.提出实用的建设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方案基于前面的研究成果,提出实用的建设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方案。
这些方案应该能够在实际施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保证施工质量等。
四、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建设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丰富和补充自己的知识体系。
2.实地调查法:深入实际建筑施工工程现代化建设场所进行实地调查,获取现场施工组织的相关信息。
3.统计分析法: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系统的统计和分析,以研究现场施工组织的基本要素和运行规律等问题。
【建筑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研究开题报告1700字】
开题报告学院专业及班级四、主要参考文献、资料:[1] 徐海.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分析[J]. 房地产导刊, 2019, (029):134.[2] 许娟.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分析[J]. 文存阅刊, 2020, (003):177.[3] 孟祥瑞.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分析[J]. 锋绘, 2019, (011):P.162-162.[4] 黄玉凤.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考[J]. 江西建材, 2020, No.256(05):138-139.[5] 黄贤明.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创新实践研究[J]. 电子乐园, 2019(9):0121-0121.[6] 王选举.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创新浅析[J]. 建材与装饰, 2019, (010):140-141.[7] 周克旺.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创新实践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 No.289(07):55-55.[8] 郭志伟.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分析[J]. 建筑·建材·装饰, 2019, (021):17-18.[9] 陈艳.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J]. 建材与装饰, 2020, No.611(14):235+237.[10] 齐广.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分析[J]. 建筑·建材·装饰, 2020, (003):52-53.[11] 张新龙.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分析[J]. 门窗, 2019, No.172(16):194-194.[12] 罗佳.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分析[J]. 城市周刊, 2019, (025):P.64-64.指导教师意见审核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分院意见A、通过B、完善后通过C、不通过审核意见:分院院长(系主任)签名:年月日。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系统的研究应用的开题报告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系统的研究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制造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质量管理要求。
传统的质量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要求,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的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系统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规划、控制和改善,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品质,避免不良品、降低人为误差的产生,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运用以及其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特别是如何创新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系统,应对时代的变革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系统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主要探究目前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系统的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制造企业的影响。
(2)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和设计:主要研究在制造企业中建立高效的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系统的方法和流程,并且设计出合适的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系统。
(3)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系统的应用:主要研究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系统应用中发挥的作用、效果。
(4)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系统的优化和改进:主要研究开展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后所暴露出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如何优化和改进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系统。
2、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主要阅读大量关于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系统的相关参考文献,了解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系统的发展状况、申请流程等信息。
(2)实证研究法:对制造企业中实际的生产过程进行调研,了解其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应用情况,分析其优缺点、存在问题;(3)逻辑分析法:对调研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总结,分析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系统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法。
三、预期目标及实际效益本研究的预期目标和实际效益如下:(1)建立较为完备和高效的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系统,优化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流程和机制,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为其他制造企业提供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推动制造行业质量管理的不断提升;(3)为新时代制造业的实践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促进制造业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L炼铁厂的现场管理改善研究开题报告
L炼铁厂的现场管理改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现场管理对于炼铁厂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现场管理混乱、流程不清晰、信息传递不及时等。
因此,对现场管理进行改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炼铁厂的现场管理状况,提出一系列改善措施,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的目的。
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的方法。
1、问卷调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炼铁厂现场管理的各方面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所在。
2、案例分析:对国内外炼铁厂的现场管理进行案例研究,总结有效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善措施。
四、研究内容及计划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炼铁厂现场管理的状况调查。
2、炼铁厂现场管理问题分析。
3、国内外炼铁厂现场管理案例分析。
4、提出炼铁厂现场管理改善措施。
研究计划:第一阶段(1个月):研究文献阅读、命题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设计并制定问卷和调研方案,并进行问卷调查。
第二阶段(2个月):对收集到的问卷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现场管理的问题所在,并进行案例分析,总结有效经验。
第三阶段(1个月):提出炼铁厂现场管理的改善措施,编写研究报告,并进行论证和讨论。
五、研究成果本次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1、炼铁厂现场管理情况的实证分析;2、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的方案;3、综合国内外炼铁厂现场管理的经验,提出可行性建议和实施方案。
六、结论本次研究将有助于提高炼铁厂的现场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事故发生,降低生产成本,为炼铁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制造企业实施项目管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制造企业实施项目管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制造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
争逐渐加剧,企业不再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和利润最大化,而是需要不断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成本效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项目管理成为了
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
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下,企业多数采用的是功能分工和工序管理,由此容易导致产生协调不良、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而项目管理则重视项
目的全过程,始终保持整体性和系统性,从而更容易在资源配置、成本
控制、产品质量等方面取得优秀的成效。
由于国内外的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企业对于产品品质、交货期、成
本等方面的要求愈发严格,这都要求企业进行更为有效的项目管理。
因而,对于中国制造企业,实施项目管理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研究:
1. 项目管理理论的基础知识和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
2. 找出当前中国制造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3. 分析项目管理对企业运作的提高、优化,探讨实施项目管理的益处。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和实证研究方法。
文献调查主要是挖掘相关学术
资料、专业书籍、论文等。
实证研究将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制造企
业进行实地调查,以此评估项目管理的实施情况,了解项目管理对企业
的影响,并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
四、预期结果
实现项目管理对中国制造企业的管理改进,以期有效提高企业的运作效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揭示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中国制造企业实施项目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制造企业现场生产管理探究
制造企业现场生产管理探究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制造企业现场生产管理探究【第一章】企业生产现场管理问题探析绪论【第二章】生产现场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第三章】X公司现场管理的现状【第四章】X公司现场管理优化方案【第五章】X公司实施优化方案的保障措施【结论/参考文献】制造业生产现场管理优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制造业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一些小型企业随之发展成为中型、大型企业,规模的发展并没有带动其现场管理水平的升级,一些企业的现场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在原有厂区设计以及管理模式下,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受到了影响,从而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与市场竞争力的提升[1].应当注意的是企业现场管理是生产一线也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各种生产要素集中在这个环节中,现场管理出现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如何运用先进的管理措施和方法来改善企业的现场管理就成为了进行我国制造业必须面临的问题。
本文以X 公司为例对其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企业必须运用现场管理的手法对人员、设备、材料、工艺、安全、环境等进行重新调整,利用现场管理方案的优化来提高各个生产要素的配合程度,以此改善现有的生产状况。
研究立足实际情况,从X 公司的实际情况入手分析,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布局到管理制度改进,总结与分析了具体问题,以此提出了相对应的现场管理方案优化。
从根本上解决X 公司现场管理存在的布局不合理、管理混乱、效率低下、质量失控的局面。
该方案优化措施,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对企业现场管理的调适措施,从现场布置、质量优化、调度流程改善、安全管理改进等,最终达到提高效率、改善环境、降低成本的目标,并使得X 公司的现场管理步入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模式中,最终利用保障措施树立开展方案优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现场管理,方案优化,布局改造,实施保障目录第1 章绪论……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21.2.1 国外研究现状……21.2.2 国内研究现状……2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31.4 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31.4.1 研究的主要方法……31.4.2 研究的创新点……4第2 章生产现场管理的理论和方法……5 2.1 生产现场管理概述……52.1.1 现场管理的内涵……52.1.2 生产现场管理的现实意义……52.1.3 生产现场管理的主要工具……62.1.4 生产现场管理理论模式……82.2 现场管理优化的基本理论……92.2.1 生产现场管理优化的内涵……92.2.2 生产现场管理优化的目的……92.2.3 现场管理优化的IE 方法……102.2.4 生产流程再造……122.2.5 实现管理持续PDCA 的模式……12第3 章X 公司现场管理的现状……14 3.1 X 公司简况……143.2 X 公司基本情况分析……143.3 X 公司生产现场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14 3.3.1 生产现场配置的问题……153.3.2 生产现场作业调度的问题……173.3.3 生产现场质量控制管理的问题……193.3.4 生产现场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21第4 章X 公司现场管理优化方案……234.1 X 公司现场管理优化的基本目标……234.2 X 公司现场管理优化的主要流程……234.2.1 管理意识提升……234.2.2 针对问题进行优化……234.2.3 流程再造……244.3 X 公司生产现场管理优化方案设计……24 4.3.1 现场配置管理优化方案……254.3.2 现场作业调度管理优化方案……304.3.3 现场质量控制优化方案……344.3.4 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优化方案……37第5 章X 公司实施优化方案的保障措施……41 5.1 实施障碍……415.1.1 一线员工的障碍……415.1.2 领导层执行的障碍……415.1.3 企业文化的障碍……415.2 实施保障……425.2.1 改进组织机构……425.2.2 规范化管理制度……425.2.3 构建全新企业文化……425.3 优化方案实施后的管理效果……43第6 章结论和展望……446.1 结论……446.2 展望……44参考文献……45致谢……48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生产管理开题报告
生产管理开题报告生产管理开题报告一、引言生产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企业的生产流程、资源配置、成本控制以及质量管理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同时还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生产管理方法和工具。
二、生产管理的重要性生产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良好的生产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和资源配置,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生产管理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监控,企业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最后,生产管理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灵活性和响应能力。
在市场需求变化频繁的情况下,通过灵活的生产管理,企业可以快速调整生产计划,满足市场需求,抢占市场机会。
三、常用的生产管理方法和工具1. 生产计划与调度生产计划与调度是生产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
它包括制定生产计划、调度生产任务、协调资源等。
常用的生产计划与调度方法有MRP(物料需求计划)、ERP (企业资源计划)、APS(高级计划与调度)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生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
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有六西格玛、PDCA循环等。
通过质量管理,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降低不良品率,提升客户满意度。
3. 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是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包括现场布局、物料管理、生产过程控制等。
常用的现场管理方法有5S管理、精益生产等。
通过现场管理,企业可以提高生产现场的整洁度和安全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4. 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包括成本预算、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等。
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有标准成本法、活动基准成本法等。
通过成本控制,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
生产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生产管理系统开题报告生产管理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制造业中,生产管理系统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拟开发一个生产管理系统,旨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智能化生产管理。
本开题报告将介绍项目的背景和目标,系统的功能和特点,以及开发计划和预期效果。
二、项目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为了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需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需要开发一套适应现代生产管理的系统。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开发一套全面的生产管理系统,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具体目标如下:1. 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物料管理、设备管理等。
2. 提供实时的生产数据监控和分析功能,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3. 支持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4. 提供全面的数据报表和分析功能,帮助企业进行决策和优化。
5. 支持移动端访问,方便管理人员随时随地查看和管理生产情况。
四、系统功能和特点1. 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可以根据订单和库存情况生成生产计划,并实时调整计划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 物料管理:系统可以对物料进行全面管理,包括采购、入库、出库、库存等,确保物料供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 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对生产设备进行管理,包括设备状态监控、维护保养、故障报修等,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可靠性。
4. 生产数据监控和分析: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生产数据,并提供数据分析功能,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5. 数据报表和分析:系统可以生成各种数据报表,并提供数据分析功能,帮助企业进行决策和优化。
6. 移动端访问:系统支持移动端访问,方便管理人员随时随地查看和管理生产情况。
五、开发计划本项目将采用敏捷开发的方式进行,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需求分析阶段:明确系统的功能和特点,确定用户需求。
生产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生产管理系统开题报告1. 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生产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之而来的是对生产过程和资源的高效管理的需求。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们计划开发一个生产管理系统,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 研究目的本项目的目的是设计和开发一个生产管理系统,旨在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通过该系统,企业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计划和控制,并能够及时做出决策以应对生产中的各种挑战。
3. 研究内容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各类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我们将能够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2 生产计划与排程基于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结果,我们将设计和开发一个生产计划与排程模块,用于生成合理的生产计划和排程安排。
这将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3.3 资源管理通过对生产资源的管理,包括设备、人力和原材料等,我们将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企业的成本。
3.4 质量控制一个优秀的生产管理系统应该包括质量控制的功能。
我们将设计和开发一个质量控制模块,用于监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3.5 决策支持生产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出各种决策,包括生产计划调整、资源调配等。
我们将设计和开发一个决策支持模块,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明智的决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 研究方法本项目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4.1 数据收集我们将与企业合作,获取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如生产线上的传感器数据、生产订单数据等。
4.2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将能够了解生产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和潜在改进空间。
4.3 系统设计与开发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将设计和开发一个生产管理系统,包括生产计划与排程模块、资源管理模块、质量控制模块和决策支持模块。
4.4 实验与评估我们将在实际企业中部署开发的生产管理系统,并对其进行实验和评估,以验证其效果和可行性。
机械制造业生产车间数字化管理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机械制造业生产车间数字化管理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发展,传统的机械制造业也面临着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升级的挑战。
传统机械制造业,其生产车间管理主要依靠人工方式进行,生产制造过程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数据采集缺失、信息处理与分析不到位、生产指挥难以形成系统化等问题。
如何提高生产车间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程度,实现生产过程管控、资源配置、协同配合等方面的优化升级,成为了当前机械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研究机械制造业生产车间数字化管理系统,它是基于数字化技术并强化生产管理和优化的应用,对于机械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机械制造业生产车间中现有的生产管理模式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一个适应当前机械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变革的数字化生产车间管理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机械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高效化方向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具体目标包括:1.分析机械制造业生产车间现状,确定数字化管理系统所需功能模块和数据采集需求;2.设计数字化管理系统架构,针对机械制造业生产流程和作业特点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与配置;3.研发数字化管理系统工具,集成数据采集、信息处理、生产调度与控制等组成要素,实现生产管理信息化;4.测试数字化管理系统在实际生产运营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实验结果,验证数字化管理系统优化生产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三、研究内容1.机械制造业生产车间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机械制造业生产车间数字化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包括数据采集、信息处理、生产指挥控制等模块;3.机械制造业生产车间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与实现,选择合适的技术平台和系统架构,实现系统功能模块的集成和协同工作;4.机械制造业生产车间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测试与验证,开展实际生产场景中的测试,验证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板式家具生产系统现场工作研究的开题报告
板式家具生产系统现场工作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家居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板式家具因其方便、美观、经济、环保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板式家具生产系统以其高效、精准、标准化的特点逐渐成为板式家具制造业的主流发展方向。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板式家具生产系统现场工作的深入研究,分析现有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板式家具制造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板式家具制造业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分析(2)板式家具生产流程分析(3)板式家具生产现场工作流程、检验流程、清洗流程等关键环节研究(4)对现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例如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设备维修周期长等等(5)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并进行实践验证2.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深入理解板式家具生产流程和现场工作的技术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通过对板式家具生产企业的现场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掌握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3)实验研究:利用实验室开展板式家具生产线的仿真实验,实现对现场工作环节的优化和改进。
三、研究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可以针对板式家具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加以实践,从而提高板式家具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更好地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促进板式家具产业的发展。
同时提升我国整个家具产业水平,促进家具产业的升级换代,使家具制造行业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四、研究计划(1)第一年研究板式家具制造业生产流程,并对现场工作进行系统分析。
(2)第二年进行实验研究,开展板式家具生产线的仿真实验,并对现场工作环节进行优化与改进。
(3)第三年对改进后的生产系统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方案。
五、预期成果通过对板式家具生产系统现场工作的研究,提高板式家具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实践经验,并为国内外类似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车间生产开题报告
车间生产开题报告1. 引言车间生产是制造业中的核心环节之一,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车间生产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解决现有问题的可行方案,以提高车间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2. 背景车间生产是企业生产车间中的核心业务内容,包括生产计划安排、生产物料准备、设备运行和工人操作等环节。
高效的车间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产品质量。
然而,在许多企业中,车间生产存在许多问题,如生产计划不合理、物料供应不稳定、设备停机故障等。
这些问题会导致车间生产效率下降,产品质量不稳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3. 目的和目标本文的目的是分析车间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提高车间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的具体目标包括:•分析当前车间生产的瓶颈和问题;•提出解决当前问题的可行方案;•实施方案并评估效果。
4. 调研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调研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查阅企业内部资料,了解车间生产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访谈,与车间生产相关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观察车间生产现场,收集实际数据,分析车间生产的瓶颈和问题。
5. 调研结果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发现以下问题存在于车间生产中:1.生产计划不合理当前生产计划的编制存在问题,无法充分利用生产资源和工人的时间,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2.物料供应不稳定物料供应链上存在问题,导致物料供应不稳定,有时会出现缺货或交货延误的情况。
3.设备运行故障部分生产设备存在故障频发和维修周期长的问题,导致设备停机时间过长,影响生产进度和效率。
6. 解决方案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优化生产计划根据生产需求和资源情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充分利用生产资源,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引入物流系统和智能调度算法,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2.稳定物料供应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优化供应链管理,确保物料供应的及时和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制造业生产现场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任边戈.贝特公司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研究[D].兰州大学专业学位研
究生学位论文,2013.
[2]陈铁建.HB公司现场管理执行力提升途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08.
[3]李景元.国外现场管理发展概况[J].现场管理,2002,5:17-20.
[4]今井正明著.现场改善:低成本管理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5]远藤功.现场力[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6]White R. E. Manufacturing: a Survey of Implementation in Small and Large US Manufacturers[J].Management Science,1999,45(1):1一15.
[7]Rachna Shah,Peter T. Ward. Lean Manufacturing: Context,Practice
Bundles,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3.129
-149.
[8]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美)沃麦克,(英)琼斯著,沈希谨等译.精益思想:消灭浪费,创造财富[M]. 商
务印书馆,1999.
[10]石渡淳一,加藤贤一郎,高柳昭等.最新现场IE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4.
[11]李胜强,何伟.生产现场365[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
[12] Peter Hines,David Taylor. Going Lean[M]. First Edition,London: Lean
Enterprise Research Centre,2000.
[13]李景元.现代企业现场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14]朱耀华,叶波.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单元重组设计[J].工业工程,
1998(12):40-45.
[15]王听岩,蔡临宁,姚健.采用遗传算法进行车间平面布置[J].工业工程与管
理,2002(4):30-35.
[16]刘晖,张秋英,范秀敏.基于设备分类的生产线车间平面布局[J].机床与液
压,2002(3):197-201.
[17]曹小仪.精益生产方式在跃进集团[J]企业管理,1998(1):20-21.
[18]顾永生.精益生产哲理在上海大众发动机厂的应用探讨[J].工业工程与管
理,1997(1):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