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数学分层教学实践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专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围绕教学目的,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这既是教学经验的系统总结,又是

教学理论的具体化。中职数学教学不仅在教学内容上有别于高中,而且学生的数学基础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博采众长,构建一种适宜

中等职业学教育特性的教学模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纵观各科基本的教学模式,不外乎讲授模式、自学模式、发现模式、掌握模式等,任何模式都各有利弊,中职数学教学究竟适宜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同样没有固定模式,但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立足发挥最大活力,

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教学水平。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是把“因材施教”作为基本的教学原则,但分层教学不是理想化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而是依靠现有的条件和已有经验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进行改革,建立起以因材施教为根本原则的可操作性教育方式体系.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能力,制

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分层

教学也让我们认识到,教学理念的转变,要改变以前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逐步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也应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差异,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学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分层次教学与以往分快慢班有着本质的区别。以往重点班、普通班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的,所以往往可以通过一般性的考试选拔,而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依次分为a、b、c三个层次。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利用学生的个别差异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进行因材施教,逐步递进,以便“面向全体,兼顾两头”,逐渐缩小学生间的差距,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这完全符合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学目标层次化

分清学生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

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a组学生达到①-⑤;b组学生达到①-④;c组学生达到①-③。例如,在教“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时,应要求a组学生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b组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较综合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c组学生牢记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

四、课前预习层次化

针对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提高,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明显增强的特点,只要教师能深钻教材,领会一“纲”两“说明”的精神,把握其弹性,根据已定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就会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比如,让高一学生预习时,可要求a层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定理、公式要主动推导,例题要先行解答,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消化预习内容,并能自觉帮助别组同学;b层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会参照定理、公式、例题的推演自行论证,并据此完成练习题,遇阻时,能自觉复习旧知识,能主动求教或帮助别组;c层学生主动复习旧知识,基本看懂预习内容,试着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懂时主动求教于别组的学习伙伴,带着

疑问听课。

五、课堂教学及作业层次化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安排课时的时候,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比率,不至于受冷落。一些深难的问题,课堂上可以不讲,课后再给a层学生讲。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a层在听课时不等待,c层基本听懂,得到及时辅导,即a层“吃得饱”,b层“吃得好”,c层“吃得了”。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尽量做到衔接无缝、自然,层次分明。

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a组学生吃不饱,c组学生吃不消。为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课后复习题)各半,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课后习题),c层是基础性作业(课后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