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嚓嚓嚓
《快乐的嚓嚓嚓》课件
![《快乐的嚓嚓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aa2cb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e.png)
02
《快乐的嚓嚓嚓》的创作背景与目 的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PPT 作为一种演示工具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教育领域,PPT课件已成为课堂 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教育需求
传统的教育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 需求,教育者需要寻求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 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04
《快乐的嚓嚓嚓》的赏析与评价
音乐风格与技巧
音乐风格
这首歌曲采用了轻快的旋律和节 奏,营造出一种欢快、活泼的氛 围,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
技巧运用
歌曲在演奏技巧上运用了丰富的 音乐元素,如和弦的运用、旋律 的变化等,使得整首歌曲层次感 十足,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
歌词的意境与意义
意境描述
歌词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 现出快乐的场景和情感,让人感受到 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围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深化社会影响力
借助《快乐的嚓嚓嚓》的作品影响 力,引发更多社会关注和思考,推 动相关议题的探讨和解决。
提升教育影响力
将《快乐的嚓嚓嚓》应用于教育领 域,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思考和创 造力的优秀教学资源,促进教育质 量的提升。
作品的创新点与突破口
创新表现形式
尝试运用新颖的表现手法和形式 ,打破传统PPT的局限,使作品
意义表达
歌曲通过歌词传达出积极向上的生活 态度和乐观的精神,鼓励人们珍惜当 下,追求幸福和快乐。
作品的影响力与价值
影响力
这首歌曲因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成为 了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
价值体现
这首歌曲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艺术表现力,更在于它所传递的正能量和积极的 生活态度,对于人们的心灵成长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
《快乐的嚓嚓嚓》课件
![《快乐的嚓嚓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f7fec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4.png)
02
教学内容
快乐的概念
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通常表现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感。
快乐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 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快乐的感受可以来自多种方面 ,如获得成就感、享受人际关 系、追求兴趣爱好等。
快乐的来源
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让学生在学习某一 学科的同时,能够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THANK YOU
感谢观看
注重实践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通过设计问题、任务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系实际生活
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 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05
教学评价
学员自我评价
01
学员1
我感到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在创作和演示方面。我
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并认为我的同学们也对我所学的内容表现出了浓厚
的兴趣。
02
学员2
我认为我在这门课程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在舞蹈技巧和表演能
力方面。我也意识到了在练习和表演时放轻松的重要性,这对提高我的
《快乐的嚓嚓嚓》 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课程介绍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资源 • 教学评价 • 教学建议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快乐的嚓嚓嚓》是一套以儿童成长为主题的课程,结合了 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形Leabharlann ,旨在培养孩子的综合素 质和创造力。
《快乐的嚓嚓嚓》教案
![《快乐的嚓嚓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ab478c312b3169a551a454.png)
快乐的嚓嚓嚓》教案【篇一: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快乐嚓嚓嚓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快乐的嚓嚓嚓》认:# 升记号;二拍子指挥图示教学目标:1.用自然、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快乐嚓嚓嚓》,准确表达旋律的热烈情感。
2.认识“升记号”;唱准临时变化音;学会二拍子指挥图式。
3.结合身体动作感受音乐多次出现的跳音以及临时变化音。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演唱歌曲《快乐的嚓嚓嚓》。
难点:唱准临时变化音,如“5- #4”、“6- #5”的小二度进行,还有“ #4 –的3”大二度进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与学生聊一聊开学以后的感受,新的年级,新的课程,新的目标,引导学生讨论各自的收获和感受,共同分享重回温暖集体的快乐,从而让快乐在音乐课延伸。
找回师生共同的记忆——校园集体舞,师生一起开心的跳起来吧!二、导入新课师生同跳集体舞。
(通过跳集体舞既让学生体验了音乐活动的乐趣,又熟悉了新歌的旋律。
)——引入新歌《快乐嚓嚓嚓》三、感受体验1.《快乐嚓嚓嚓》(1)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
(2)找出典型节奏并拍一拍。
(可采用接龙或拍腿改变音色的方式练习,降低学生畏难情绪,增加课堂趣味性。
)(如:切分节奏或附点节奏等)2/4x x x| x x x x |2/4x. x x x | x x x x |(3)师带领学生唱歌谱。
注意:临时变化音处让学生多听琴进行模唱,待唱会后再介绍升记号。
难点突破: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教师可弹奏两遍旋律,第一遍加升记号,第二遍不加升记号,进行听辨。
(4)听录音范唱。
选几个同学观察其他同学听到歌曲后的体态动作,从而导入二拍子指挥图示。
2.二拍子指挥图示。
(1)学生了解二拍子及划拍顺序。
(2 )按指挥图式划拍并加入歌词演演唱时请注意:初唱时轻声,关注音准。
3.为歌曲“锦上添花”。
唱歌曲。
(1)简要介绍跳音记号,体会用弹性的声音表现跳音记号。
(理解表情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就像一盘菜中的调味品,让歌曲变得生动有滋味儿)(2)巩固师生接龙,学生跟唱前半部分,老师跟唱后半部分,第二遍交换。
最新快乐的嚓嚓嚓音乐教案
![最新快乐的嚓嚓嚓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4ad7f0dd88d0d232d46a03.png)
7、肺心病患者,测血气:PH 7.25, PaO2 5.3 KPa(40mmHg), PaCO2
9KPa(67.5mmHg),HCO2—19mmol/L,BE -–6mmol/L,应诊断为()
A.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E.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8、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最主要的措施是()
A输碱性溶液,使PH值恢复正常B.纠正电解质紊乱C.改善通气D.使用脱水剂减轻脑水肿E.以上都不是
9、20岁男性患者,近来感乏力.食欲不振.夜有盗汗,以往无慢性咳嗽史,X线胸片发现右上肺一肋间有片状模糊阴影,内有小透亮区,痰涂片发现抗酸杆菌,应诊断为()。
快乐的嚓嚓嚓PPT教学课件
![快乐的嚓嚓嚓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e37c7cf121dd36a22d828e.png)
跳吧 跳吧
嚓嚓 嚓
2020/12/10
10
2020/12/10
11
活泼地
快乐的嚓嚓嚓
张瑛瑛 记谱译配
快 乐 的 嚓 嚓 嚓 跟着 我 们 跳, 啦 啦啦 啦 啦啦 嚓 嚓 嚓
跳 起 了 快 乐 之舞 啦 啦啦 啦 啦啦
嚓 嚓 嚓, 嚓嚓 嚓
快 乐 的 嚓嚓 嚓 跟着 我们 跳。 啦 啦啦 啦 啦啦 嚓 嚓 嚓
嚓嚓
嚓。 嚓 嚓
嚓 12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3
2020/12/10
1
2 4
啦 啦啦 啦 啦啦 嚓 嚓 嚓
2020/12/10
2
啦 啦啦 啦 啦啦 嚓 嚓 嚓, 啦 啦啦 啦 啦啦 嚓 嚓 嚓.
2020/12/10
3
快乐的嚓嚓嚓
张瑛瑛 记谱译配
快 乐 的 嚓 嚓 嚓 跟着 我 们 跳,
跳 起 了 快 乐 之舞
嚓 嚓 嚓,
快 乐 的 嚓嚓 嚓 跟着 我们 跳。
跟 着 我 们 跳,
跳 起 了 快乐之舞 嚓 嚓
嚓。
快 乐 的 嚓嚓 嚓
跟 着 我 们 跳,
跳 起 了 快乐之舞 嚓 嚓
嚓。
2020/12/10
5
活泼地
快乐的嚓嚓嚓
快 乐 的 嚓嚓嚓 跟着我们 跳, 啦 啦啦 啦 啦啦 嚓 嚓 嚓
跳 起 了 快乐之舞 啦 啦啦 啦 啦啦
嚓 嚓 嚓, 嚓嚓 嚓
快 乐 的 嚓嚓 嚓 跟着 我 们 跳, 啦 啦啦 啦 啦啦 嚓 嚓 嚓
2020/12/10
8
快乐的嚓嚓嚓
跟 着我们 来吧 来吧 跳 起 舞吧,跳吧 跳吧 跳起 快乐的 嚓 嚓 嚓。
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1单元《快乐的嚓嚓嚓》教学设计
![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1单元《快乐的嚓嚓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71e87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9.png)
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1单元《快乐的嚓嚓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快乐的嚓嚓嚓》是一首富有童趣的乐曲,选自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
这首乐曲以嚓嚓嚓的节奏贯穿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的快乐场景。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同时提高节奏感和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节奏、旋律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音乐欣赏和协作方面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发挥潜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快乐的嚓嚓嚓》的曲谱,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感受乐曲的童趣。
3.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协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节奏:嚓嚓嚓的节奏特点及其变化。
2.音准:准确演唱曲谱,注意音高的变化。
3.协作: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共同完成乐曲演奏。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模仿。
2.互动法: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音乐问题。
3.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4.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提升审美情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上册。
2.乐器:钢琴、吉他、打击乐器等。
3.音响设备:音响、话筒、耳机等。
4.教学课件:PPT、音频、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段生动的故事,引入《快乐的嚓嚓嚓》这首乐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快乐的嚓嚓嚓》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乐曲,注意节奏和音准。
分组进行练习,相互观摩,共同提高。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其余学生伴奏。
通过互动,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进行节奏创作,将嚓嚓嚓的节奏运用到其他乐曲中。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嚓嚓嚓的节奏特点和音准要求。
苏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快乐的嚓嚓嚓》课件
![苏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快乐的嚓嚓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bf51d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f.png)
教学目标:
学唱《快乐的嚓嚓嚓》,训练节奏感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准确感受音乐,运用节奏感表演儿歌
歌曲欣赏
动听的旋律:
通过欣赏歌曲,感受快乐的节奏
乐器伴奏:
了解乐器在歌曲中的作用
跟着节奏:
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活动
曲式分析
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三句:
嚓嚓嚓嚓 嚓嚓嚓嚓 嚓嚓嚓嚓 嚓嚓嚓嚓 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 咚呛咚呛 咚呛咚呛 咚呛咚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手拍、踩脚步等动作来练习准确掌握儿歌的节奏。
2
口语节奏:
学生通过快速、标准地说出句子,训练准确把握儿歌的节奏感。
3
节奏快唱:
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快速地唱出儿歌的歌词,训练自己的节奏敏感度。
唱歌练习
1 基础练习:
分句跟唱、齐唱练习
2 互动练习:
分组转唱、循环练习
苏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 《快乐的嚓嚓嚓》PPT课 件
本课件是苏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快乐的嚓嚓嚓》的PPT课件,通过图文并茂 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首欢快的歌曲。
课件标题
大标题:
快乐的嚓嚓嚓
小标题:
学唱快乐的嚓嚓嚓
乐谱:
了解歌曲的乐谱
课件介绍
歌曲特点:
欢快、明快,节奏感强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节奏,准确掌握儿歌的节奏
3 舞蹈编排:
将歌曲与简单舞蹈结合, 进行表演
学习小结
歌曲特点:
欢快、明快,易于学习和唱
基础技能:
学生通过唱歌、表演等练习, 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和节奏感
乐感培养: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 提高音乐素养
苏少版音乐五上第一单元快乐的嚓嚓嚓-教案
![苏少版音乐五上第一单元快乐的嚓嚓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3aa2c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d.png)
苏少版音乐五上第一单元快乐的嚓嚓嚓-教案一. 教材分析《快乐的嚓嚓嚓》是一首富有童趣的乐曲,选自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乐曲以富有特色的嚓嚓嚓节奏贯穿全文,节奏明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和节奏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二拍子的节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乐曲的情感表达和节奏感把握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乐曲的童趣,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学会嚓嚓嚓的节奏,并能用正确的节奏演唱乐曲。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节奏感。
4.引导学生的情感投入,提高他们的合作表演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嚓嚓嚓的节奏把握。
2.重点:让学生学会嚓嚓嚓的节奏,并能熟练运用。
3.难点: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把握节奏,做到整齐划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示范法:教师以身示范,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3.小组合作法: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评价激励法:及时给予学生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乐曲《快乐的嚓嚓嚓》音频、图片等。
2.教学乐器:嚓嚓嚓乐器。
3.教学资料:相关二拍子节奏的乐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快乐的嚓嚓嚓》乐曲,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童趣。
同时,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对乐曲产生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介绍乐曲的节奏特点,展示嚓嚓嚓的节奏。
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模仿,体会节奏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嚓嚓嚓乐器。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组练习,熟练掌握嚓嚓嚓的节奏。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模仿。
通过表演,巩固学生对嚓嚓嚓节奏的掌握。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快乐嚓嚓嚓|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快乐嚓嚓嚓|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21d30f32195f312b3069a5b1.png)
快乐嚓嚓嚓教学内容:唱:《快乐的嚓嚓嚓》教学目标:1.用活泼、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快乐的嚓嚓嚓》。
2.结合歌曲的演唱,感受“升记号、跳音记号”在音乐中的运用;学习二拍子指挥图式,并初步学会为歌曲划拍。
教学重点:1.结合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2.用轻巧、快乐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二拍子指挥图式2.各音乐符号在歌曲中的运用教学准备:钢琴、电脑、音响资料教学时数:1课时课时目标:学唱歌曲《快乐的嚓嚓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基本练习:发声练习。
三、欣赏《微笑波尔卡》。
1.静心聆听音乐。
思考:你能听出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音乐的速度如何?有什么变化?2.感受音乐旋律:哼唱主题主题1:轻快、跳跃(用“ba”哼唱)主题2:流畅、舒展(唱唱歌谱)3.揭题:这样富有激情和动感的音乐叫波尔卡。
波尔卡:起源于波希米亚的一种以男女对舞为主的民间舞蹈。
基本动作由两个踏步和一个跳踏步组成。
于19世纪中叶风行全欧洲。
4.波尔卡的舞步:1 2 跳—律动:随着音乐跳一跳,感受波尔卡的节拍和情绪。
5.拓展:欣赏管弦乐版本的《微笑波尔卡》。
波尔卡的音乐有很多如:雷鸣电闪波尔卡、啤酒桶波尔卡、水手波尔卡、无忧无虑波尔卡、军队波尔卡……四、新歌学习《快乐的嚓嚓嚓》。
导入:听听,这样一段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1.欣赏歌曲《快乐的嚓嚓嚓》。
思考:仔细聆听,感受音乐的韵律,说说是用几拍子表现的?2.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3.生听琴声音演唱歌词。
4.思考:找一找歌曲中出现的音乐符号?①跳音——表现快乐②认识升记号:#――表示将原音升高半音5.带着感觉,用快乐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词。
——师指导,引导头声唱高音6.歌曲处理:①变换演唱形式:男女声唱;接口唱;个别唱……②律动:在x- 处加动作表演。
找出蓝色块处的节奏特点。
导:为了演唱好歌曲,我们还可以加上指挥的动作,你想知道二拍子的音乐是如何指挥的吗?五、音乐知识:二拍子指挥图式1.了解二拍子图式及划拍顺序:2.教师示范。
《快乐的嚓嚓嚓》课件
![《快乐的嚓嚓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cf33b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5.png)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课程介绍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资源 • 学生评估 • 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快乐的嚓嚓嚓》是一套以儿童音乐能力发展为研究中心, 以“让孩子在快乐的音乐活动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为宗 旨的音乐启蒙课程。
该课程针对2-6岁儿童的音乐教育需求,结合国内外先进的音 乐教育理念和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培养孩子的 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呈现
展示一张带有各种乐器图片的PPT,并讲解每种乐 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然后播放一段完整的音乐 ,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反馈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并给予积极的反 馈和评价。
教学案例与演示
案例一
通过一个真实的音乐节奏创作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 实际创作。案例中,一位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演奏了一段明快而富有创意的节 奏,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
学习动力
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培养终 身学习的习惯。
下一步学习计划与建议
01
02
03
课程规划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 馈,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 划和建议,包括补充学习 资源、开展课外活动等。
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 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和质量。
职业规划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 兴趣和优势,制定初步的 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
音频素材
准备相关的音频素材,如课文朗读、单词发音等,辅助教师 进行授课。
05
学生评估
学习成果评估方法
课堂表现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 度、注意力、回答问题的准确 度等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1单元《快乐的嚓嚓嚓》教案
![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1单元《快乐的嚓嚓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2fd76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4.png)
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1单元《快乐的嚓嚓嚓》教案一. 教材分析《快乐的嚓嚓嚓》是一首富有童趣的乐曲,选自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
这首乐曲以轻松愉快的节奏和旋律,展现了孩子们快乐生活的场景。
歌曲共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快速的嚓嚓嚓节奏表现孩子们的活泼可爱,第二乐段则以慢速的旋律展示孩子们安静时的美好时光。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感知能力,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善于模仿和创造。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多种方式感受音乐的快乐。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表现自己,对于富有童趣的乐曲更容易产生共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乐曲《快乐的嚓嚓嚓》的童趣,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学会歌曲,并能用轻快的情绪演唱。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4.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中的快速节奏(嚓嚓嚓)。
2.学会歌曲的第二乐段,并能与第一乐段准确连接。
3.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情绪演唱歌曲。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示范歌曲,引导学生模仿。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演唱、演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3.情境教学法:创设丰富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4.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聆听、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乐曲《快乐的嚓嚓嚓》的音频、视频,以及与教学相关的图片、文字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演奏。
3.教学道具:嚓嚓嚓动作道具,如拍手器、踏脚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和动作,引导学生模仿嚓嚓嚓的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简要介绍乐曲《快乐的嚓嚓嚓》的特点和背景。
2.呈现(5分钟)播放乐曲《快乐的嚓嚓嚓》,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童趣。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乐曲中的嚓嚓嚓节奏,以及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的旋律变化。
《快乐的嚓嚓嚓》PPT课件
![《快乐的嚓嚓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25448f3b3567ec112d8a46.png)
啦 啦啦 啦 啦啦 嚓 嚓 嚓
啦 啦啦 啦 啦啦 嚓 嚓 嚓, 啦 啦啦 啦 啦啦 嚓 嚓 嚓。
活泼地
快乐的嚓嚓嚓
张瑛瑛 记谱译配
快 乐 的 嚓 嚓 嚓 跟着 我 们 跳,
跳 起 了பைடு நூலகம்快 乐 之舞
嚓 嚓 嚓,
快 乐 的 嚓嚓 嚓 跟着 我们 跳。
跳 起 了 快乐 之舞 嚓 嚓 嚓。
啦 啦啦 啦 啦啦
嚓 嚓 嚓,
跟 着 我们 来吧 来吧跳 起 舞吧,跳吧 跳吧
跳 起 快 乐的 嚓 嚓
嚓。 嚓 嚓
嚓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跳 起 了 快 乐 之舞 啦 啦啦 啦 啦啦
嚓 嚓 嚓, 嚓嚓 嚓
快 乐 的 嚓嚓 嚓 跟着 我们 跳。 啦 啦啦 啦 啦啦 嚓 嚓 嚓
跳 起 了 快乐 之舞 嚓 嚓 嚓。 啦 啦啦 啦 啦啦 嚓 嚓 嚓
啦 啦啦 啦 啦啦
嚓 嚓 嚓,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嚓 嚓 嚓,
弹 起来呀, 唱 起来呀, 转 起来呀 摇 起 来呀,跳起来呀,跳 起来呀。
跟 着 我 们 跳,
跳 起 了 快乐之舞 嚓 嚓
嚓。
# 升记号
表示将原音升高半音。
快乐的嚓嚓嚓
>
>
弹弹 起来呀, 唱起来呀,转转起来呀, 摇起来 呀,
>
>
跳跳起 来呀,跳跳 起 来呀,嚓 嚓 嚓。
《快乐的嚓嚓嚓》教案
![《快乐的嚓嚓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3676a08762caaedd33d4e0.png)
《快乐的嚓嚓嚓》教案【篇一: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快乐嚓嚓嚓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快乐的嚓嚓嚓》认: # 升记号;二拍子指挥图示教学目标:1. 用自然、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快乐嚓嚓嚓》,准确表达旋律的热烈情感。
2. 认识“升记号”;唱准临时变化音;学会二拍子指挥图式。
3. 结合身体动作感受音乐多次出现的跳音以及临时变化音。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演唱歌曲《快乐的嚓嚓嚓》。
难点:唱准临时变化音,如“5 - #4”、“6 - #5”的小二度进行,还有“#4 –3”的大二度进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与学生聊一聊开学以后的感受,新的年级,新的课程,新的目标,引导学生讨论各自的收获和感受,共同分享重回温暖集体的快乐,从而让快乐在音乐课延伸。
找回师生共同的记忆——校园集体舞,师生一起开心的跳起来吧!二、导入新课师生同跳集体舞。
(通过跳集体舞既让学生体验了音乐活动的乐趣,又熟悉了新歌的旋律。
)——引入新歌《快乐嚓嚓嚓》三、感受体验1.《快乐嚓嚓嚓》(1)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
(2)找出典型节奏并拍一拍。
(可采用接龙或拍腿改变音色的方式练习,降低学生畏难情绪,增加课堂趣味性。
)(如:切分节奏或附点节奏等)2/4x x x| x x x x |2/4x. x x x | x x x x |(3)师带领学生唱歌谱。
注意:临时变化音处让学生多听琴进行模唱,待唱会后再介绍升记号。
难点突破: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教师可弹奏两遍旋律,第一遍加升记号,第二遍不加升记号,进行听辨。
(4)听录音范唱。
选几个同学观察其他同学听到歌曲后的体态动作,从而导入二拍子指挥图示。
2.二拍子指挥图示。
(1)学生了解二拍子及划拍顺序。
(2)按指挥图式划拍并加入歌词演演唱时请注意:初唱时轻声,关注音准。
3.为歌曲“锦上添花”。
唱歌曲。
(1)简要介绍跳音记号,体会用弹性的声音表现跳音记号。
快乐嚓嚓嚓音乐教案
![快乐嚓嚓嚓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630d77f01dc281e53af0e4.png)
快乐嚓嚓嚓音乐教案【篇一:快乐嚓嚓嚓音乐教案】教学内容:1.唱:《快乐的嚓嚓嚓》2.听:《微笑波尔卡》3.动:露一手(1)4.认:升记号;二拍子指挥图式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微笑波尔卡》,感受手风琴的音色,结合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了解波尔卡的含义。
2.用活泼、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快乐的嚓嚓嚓》。
3.结合歌曲的演唱,感受“升记号、跳音记号”在音乐中的运用;学习二拍子指挥图式,并初步学会为歌曲划拍。
教学重点:1.结合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2.用轻巧、快乐的声音演唱歌曲3.音乐符号、二拍子指挥图式的把握教学难点:1.二拍子指挥图式2.各音乐符号在歌曲中的运用教学准备:钢琴、电脑、音响资料上课时间:课前问课:歌曲《快乐的嚓嚓嚓》节奏感很强,具有舞蹈性。
曲中有一些临时变化音,如sol-#fa、la-#sol的小二度进行,还有#fa-mi的大二度进行。
学唱时不需要和学生说明这里的音程关系,而应让学生多听琴分辨模唱。
教学时可让学生先跟音乐律动,熟悉歌曲旋律后再学唱。
《微笑波尔卡》又称《少女波尔卡》,全曲采用“快板”速度。
乐曲第一主题轻快、跳跃,第二主题流畅、舒展。
结合乐曲的欣赏,可让学生随着音乐跳一跳,感受波尔卡的节拍和情绪。
另外,为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积累,可让他们了解有关“波尔卡”的知识,赏听更多的“波尔卡”。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基本练习:发声练习。
三、欣赏《微笑波尔卡》。
1.静心聆听音乐。
思考:你能听出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音乐的速度如何?有什么变化?2.感受音乐旋律:哼唱主题主题1:轻快、跳跃(用“ba”哼唱)主题2:流畅、舒展(唱唱歌谱)3.揭题:这样富有激情和动感的音乐叫波尔卡。
波尔卡:起源于波希米亚的一种以男女对舞为主的民间舞蹈。
基本动作由两个踏步和一个跳踏步组成。
于19世纪中叶风行全欧洲。
4.波尔卡的舞步:1 2 跳—律动:随着音乐跳一跳,感受波尔卡的节拍和情绪。
《快乐的嚓嚓嚓》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快乐的嚓嚓嚓》教学设计-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0fb130524de518974b7dad.png)
师生问好
复习管乐器相关知识
师生问好环节二:教学新歌《快乐的嚓嚓嚓》
1.导入。
师:我们第一单元的课题是什么?快乐的嚓嚓嚓
师:你认为“快乐的嚓嚓嚓”的中心词是什么?快乐
师:那我们用快乐的情绪来读一读,出示多媒体:
快乐的嚓嚓嚓
跳起欢乐舞
快乐嚓嚓嚓
校园春来早
春歌美如画
生自由读后请一生读,师给予评价
师:现在同学们听听老师是怎么读得:师按节奏范读,出示以下的词:
快乐的嚓嚓嚓
跳起欢乐︳舞- ︳
快乐嚓嚓︳嚓- ︳
校园春来︳早- ︳
春歌美如︳画- ‖
师:老师是按节奏读得,是什么拍的呢?四二拍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四二拍子的指挥图示:
带领生一起数1、2划一划,注意强弱的变化。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四二拍的歌曲:学生活动2
生自由读后请一生读,师给予评价掌握二四拍指挥图示,强弱规律等。
一一对应手拉手站好。
见教材P3
3.师请一个能力强的孩子和老师配对,示范
(参照教师用书11页)
4.分小节学习
5.整体练习,配上音乐
四、结束:小节,播放乐曲《快乐的嚓嚓嚓》,
生拍手离开教室。
下课
活动意图说明
6.板书设计
二四拍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口头作业,熟唱歌曲。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9.教学反思与改进(单节课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习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教学改进设想。
课后及时撰写,突出单元整体实施的改进策略,后续课时教学如何运用本课学习成果,如何持续促进学生发展)。
快乐的嚓嚓嚓音乐教案
![快乐的嚓嚓嚓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ee7ec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0e.png)
快乐的嚓嚓嚓音乐教案第一章:认识嚓嚓嚓音乐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嚓嚓嚓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使学生掌握嚓嚓嚓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调。
1.2 教学内容:嚓嚓嚓音乐的起源和发展:介绍嚓嚓嚓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各地的音乐特色。
嚓嚓嚓音乐的基本节奏:讲解嚓嚓嚓音乐的特点,示范基本节奏。
嚓嚓嚓音乐的音调:讲解嚓嚓嚓音乐的音阶和和弦。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嚓嚓嚓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示范法:示范嚓嚓嚓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调。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尝试演奏嚓嚓嚓音乐。
第二章:学习嚓嚓嚓音乐的节奏2.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嚓嚓嚓音乐的基本节奏。
培养学生对嚓嚓嚓音乐的节奏感。
2.2 教学内容:嚓嚓嚓音乐的基本节奏:讲解嚓嚓嚓音乐的特点,示范基本节奏。
节奏练习:让学生进行节奏练习,巩固对嚓嚓嚓音乐节奏的理解。
2.3 教学方法:示范法:示范嚓嚓嚓音乐的基本节奏。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节奏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三章:学习嚓嚓嚓音乐的音调3.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嚓嚓嚓音乐的音调。
培养学生对嚓嚓嚓音乐的音调感知。
3.2 教学内容:嚓嚓嚓音乐的音调:讲解嚓嚓嚓音乐的音阶和和弦。
音调练习:让学生进行音调练习,巩固对嚓嚓嚓音乐音调的理解。
3.3 教学方法:示范法:示范嚓嚓嚓音乐的音调。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音调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四章:演奏嚓嚓嚓音乐4.1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嚓嚓嚓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调进行演奏。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2 教学内容:合奏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奏练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独奏练习:让学生进行独奏练习,提升个人的演奏水平。
4.3 教学方法:合奏法:分组进行合奏练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独奏法:让学生进行独奏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五章:音乐欣赏与创作5.1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欣赏嚓嚓嚓音乐,理解其艺术价值。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5.2 教学内容:音乐欣赏: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嚓嚓嚓音乐作品,感受其魅力。
苏少版音乐五上第一单元集体舞(快乐的嚓嚓嚓)-教案
![苏少版音乐五上第一单元集体舞(快乐的嚓嚓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81081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d.png)
苏少版音乐五上第一单元集体舞(快乐的嚓嚓嚓)-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少版音乐五上第一单元集体舞(快乐的嚓嚓嚓)》是一首富有童趣和节奏感的集体舞。
这首歌曲以嚓嚓嚓为节奏,简单易学,适合五年级的学生。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节奏感,同时提高集体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好奇心,对于新鲜事物充满热情。
在音乐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一些简单的乐器演奏技巧。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在集体合作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节奏感不强、动作不协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快乐的嚓嚓嚓》的旋律和节奏,能够独立演唱和跳集体舞。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合作意识。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快乐的嚓嚓嚓》的旋律和节奏,能够独立演唱和跳集体舞。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使动作更加协调。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跟随模仿。
2.练习法: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
3.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快乐的嚓嚓嚓》的旋律、歌词和动作图示。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舞蹈道具:如嚓嚓嚓手势道具,增加学习趣味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快乐的嚓嚓嚓》,引导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感受音乐的快乐。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快乐的嚓嚓嚓》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初步认识歌曲。
接着,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歌曲,教师个别指导。
重点关注动作协调性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动作质量。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上册《快乐嚓嚓嚓唱:快乐的嚓嚓嚓校园的早晨》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D003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上册《快乐嚓嚓嚓唱:快乐的嚓嚓嚓校园的早晨》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D003](https://img.taocdn.com/s3/m/af3bb658844769eae109ed38.png)
愉快地
p f
谷建芬 (1935- )当代著 名女作曲家。祖籍山东省威 海市,生于日本大阪。从小, 谷建芬就非常喜欢音乐,觉 得歌声给了她美好的享受, 音乐从此就成为了她生命里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代表歌曲: 《歌声与微笑》 《二十年后再相会》等
《歌声与微笑》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 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 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明天明天这歌声飞遍海角天涯飞遍海角天涯 明天明天这微笑将是遍野春花将是遍野春花
代表歌曲: 《歌声与微笑》 《二十年后再相会》等
《二十年后再相会》
来不及等待来不及沉醉噢来不及沉醉 年轻的心迎着太阳一同把那希望去追 我们和心愿心愿再一次约会 让光阴见证让岁月体会我们是否无怨无悔 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那时的山噢那时的水 那时祖国一定很美 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 那时的春噢那时的秋 那时硕果令人心醉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上册 《快乐嚓嚓嚓唱:快乐的嚓嚓嚓校园的早晨》
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八分休止符
弱起节奏
亲爱的伙伴亲爱的小树, 和我共享阳光雨露, 让我们记住这美好时光, 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在一首歌中出现了2 种拍子,这在歌曲 中就叫做变拍子 。
唱:快乐的嚓嚓嚓校园的早晨
![唱:快乐的嚓嚓嚓校园的早晨](https://img.taocdn.com/s3/m/2f65bb3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9.png)
对青春活力的赞美与弘扬
赞美青春活力
歌曲以欢快、活泼的旋律展现了学生们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表达了对青春 活力的赞美。
激发青春热情
歌曲中的歌词和旋律能够激发人们的青春热情,让人感受到青春的美好与力 量。
对人生追求的启示与鼓励
启示人生追求
歌曲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鼓舞人们不断追求进步与成长。
鼓励勇敢追梦
歌曲鼓励人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05
结论
对《唱
传递正能量
该歌曲以明朗欢快的方式表达 了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有助于激发年轻人的正能量, 传递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弘扬校园文化
通过歌曲中的歌词和旋律,展示 了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使人们 更加了解和认同校园文化的价值 。
促进音乐教育
该歌曲的流行和影响力,有助于提 高音乐教育在年轻人中的地位和影 响力,进一步推动音乐教育的普及 和发展。
对歌曲演唱技巧的总结
气息控制
歌曲的节奏明快,需要演唱者 具备扎实的气息控制技巧,以 保证演唱过程中气息的稳定和
流畅。
音准掌握
歌曲旋律跨度较大,需要演唱 者准确掌握音准,以确保歌曲
的音乐性和表现力。
歌曲的主题及风格
主题
这首歌主要表达的是校园生活,以及对于青春、快乐、美好的向往。
风格
这首歌采用了简单的旋律和节奏,以及明快的音乐元素,给人以轻松愉快的 感觉。
歌曲的流传及影响
流传
这首歌曲在日本和海外都有广泛的流传,并且被收录在了许多音乐合集中。
影响
这首歌曲不仅仅在日本受到欢迎,在海外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成为了一代人的 记忆。
意境
通过描述校园里的景象和氛围,歌曲传递了一种怀旧情感和对青春岁月的无 限怀念,同时激发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备课本
音乐学科第9 册第2 单元第1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嚓嚓嚓》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通过教唱《快乐的嚓嚓嚓》,使学生学会用轻巧的声音表达歌曲内容,掌握多次出现的跳音。
在动、听、唱、中反复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学会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准变化音。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修改栏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歌。
2.发声练习。
二、学习新课
律动:随着音乐《快乐的嚓嚓嚓》进教室坐在位置上,师:同学们,
在这快乐轻松的音乐声中,让我们一起放松一下心情,舒展一下筋骨吧(师生一起随着音乐节奏X xx x xx x x x -)
1.师:同学们跳的很棒。
让我们一起把刚刚跳过的舞步节奏来念一下
吧!(多媒体出示节奏谱)
生:有节奏的念
2.师:同学们念的非常好,如果给它加上音高,把它唱出来就更加好
听了。
(多媒体出示有音高的节奏谱)
6 6 6 4 4 4 1 4 6 —
啦啦啦啦啦啦嚓嚓嚓
5 5 5 3 3 3 1 3 5—
啦啦啦啦啦啦嚓嚓嚓
3.听老师范唱,学生模唱,唱的不好的地方及时纠正,提示“断音记
号”要唱的有弹性。
4.完整演唱(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歌曲中的“嚓嚓嚓”是什么意思?
生:举手说
师:“嚓嚓嚓”其实是我们跳舞时候发出的声音,它只是个象声词,没有什么意思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快乐的嚓嚓嚓》(多媒体出示歌名《快乐的嚓嚓嚓》听原唱,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的。
5.范唱前半段四个乐句
师:听老师唱这四个乐句,请你们找一找相同之处或不同之处
(多媒体出示用颜色标出来的四个乐句)
生:一边聆听一边找
(多媒体出示用相同颜色标出的乐句)
师:第一乐句与第三乐句节奏相同,第二乐句与第四乐句节奏相同。
同学们说的很好,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6.学唱四个乐句(用“回音”的方法演唱,请同学们做老师的回音。
)
提醒学生用轻柔、有弹性的声音学唱。
7.用接龙方法巩固歌曲旋律
8.完整演唱前半段的四个乐句
9.加上二声部
师:还记得我们一开始的节奏了吗?
生:知道
师:让我们一起复习一下吧。
师生一起随音乐陪上二声部。
X xx x xx x x x -
师:现在老师想请一半同学帮另一半同学伴奏。
老师分组:一半同学唱歌,另一半同学念节奏
师:你们配合的非常默契。
这么快乐的舞步,就让我们一起弹起来,唱起来吧。
想一想这时候的情绪应该是怎样的?
10.学唱后半段
听范唱,感受情绪,并找出“#”
师:(感受情绪后)同学们来看一下,你们还认识这个记号吗?是什么记号?并解释
生:情绪更加激昂。
升记号
师:升记号表示将原音升高半音。
师:让我们来比较一下有“#”和没“#”的旋律,情绪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情绪是激昂的,情绪一直保持紧张状态。
有节奏的朗读后并用la模唱。
11.模唱后填词唱
唱的时候唱出附点节奏,如唱的不好提示学生在附点节奏的第个音加个重音记号
(多媒体把附点节奏的第一个音放大)
12.学唱最后一句
师:请你们听老师在延长音的地方加了什么。
(多媒体放最后一句原唱,老师在延长音的地方加上二声部
1.跟着我们
来吧来吧
2.跳起来吧
跳吧跳吧
3.跳起快乐的嚓嚓嚓
嚓嚓嚓
13.生:说一说
师:请你们也来模仿一下。
老师唱结束句,你们就在延长音的地方加上节奏念白。
(老师自弹琴自唱,有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
延长音要提醒)
14.师:配合的非常好,我们来交换一下。
请你们轻轻地唱最后一句,
老师来配合你们。
(学生有唱的不好的地方进行纠正)
师:把后半段连起来唱一唱
15.完整的演唱(前面部分不加入二声部,最后一句加入节奏念词)
16.分二声部完整的表演唱。
(加入二声部,加入节奏律动)
17.师:同学们表演的真好。
现在请你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在“蓝色”
空白处你能怎么表现来增加歌曲的色彩?(加入象声词:嚓嚓嚓或打击乐器:让学生随意的拍打各种不同的二拍子节奏型)
生:可以加入拍手、跺脚、打击乐器
师:同学们想的方法很多,今天带来了几样打击乐器,请有乐器的同学拿出来,为这两拍的地方创造一个二拍子的节奏型。
(可以有很多的不同的二拍子节奏型,一个学生打出这节奏后,老师可以让所有的学生一起拍打,没有乐器的就徒手拍打。
)
师:老师选了刚才几位同学创编的节奏,让我们一起加入乐器把第一乐句来配合一遍。
2/4 0 X X 0 | 0 X X 0 |
跺脚
2/4 X X X | X X X |
拍手
18、分四组综合表演歌曲《快乐的嚓嚓嚓》一组唱,二组啦啦啦,三
四组跺脚拍手。
三、综合表演(机动)
1、师:这么庞大的一个团队,又有唱歌、又有伴舞、又有乐器伴奏
和人声伴奏,真需要个指挥家才行。
你们会指挥吗?现在就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一学吧!
(出示二拍子的指挥图式)
2、师:我们学的歌曲是二拍子的。
请你们伸出右手一起来学一学二
拍子的指挥图式。
3、学生和着音乐体验二拍子的指挥图式并且从中选取一位指挥的较
好的学生到前面去指挥大家。
4、综合表演
四、露一手
老师放歌曲,请同学们分辨二拍子,并用指挥图示指挥
五、露一手
老师放歌曲,请同学们分辨二拍子,并用指挥图示指挥
六、总结,下课
师:今天我们学唱了《快乐的嚓嚓嚓》还欣赏了波尔卡乐曲。
请同学们回去,再找一找适合跳集体舞的歌曲或一些波尔卡乐曲,给他们配上合适的舞蹈,下次有机会一起分享。
随音乐踏步律动,走出教室
作业设计:
熟练演唱歌曲《快乐的嚓嚓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