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学术交流活动记录表
学术交流与实践活动总结6篇

学术交流与实践活动总结6篇篇1本次学术交流与实践活动是在专业领域内展开的一次重要集结与交流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专业领域的知识深度,拓宽学术交流广度,以及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经验。
现将本次活动的收获与体会进行如下总结。
一、学术交流成果汇总在本次学术交流中,参与人数众多,内容丰富多样,成果显著。
本次交流聚焦于行业前沿的科技研发、学术研究动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议题。
各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与见解。
通过交流,我们收获了以下几点重要成果:1. 知识更新与拓展:专家学者通过报告的形式,分享了在专业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使参与者得以更新知识库,拓宽学术视野。
2. 学术合作意向达成:在交流中,许多专家学者表达了合作意向,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开展深入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专业领域的进步。
3. 学术交流模式创新:本次交流会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既方便了远在他乡的专家学者参与交流,又提升了交流的灵活性和效率。
这一模式的成功实施为今后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二、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在本次学术交流的同时,我们还举办了一系列实践活动,旨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获得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1. 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活动,我们亲身体验了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过程,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2.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团队协作显得尤为重要。
团队成员之间需要密切沟通、协作配合,才能完成任务目标。
通过实践锻炼,我们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 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实践活动,我们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问题与不足分析尽管本次学术交流与实践活动取得了诸多成果和收获,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1. 交流深度不够:尽管专家学者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见解,但部分议题探讨不够深入,缺乏深入探讨和碰撞火花的机会。
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记录组会内容

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记录组会内容一、会议概况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于20xx年11月1日至5日在安徽省屯溪召开。
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解放军系统及澳门特区的16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由分会兼秘书王铁成主持,分会主任委员王汝宽教授代表医学信息学分会致欢迎词。
二、会议论文及交流情况会议共收录论文105篇,编辑出版了《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其中经分会会讨论、确定大会专题报告5篇(后增加一篇),审稿确定大会发言论文21篇(实际报告17篇),青年论坛交流论文23篇(实际报告20篇)。
大会组织的专题报告(实际报告5篇)分别是:1、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王汝宽的“生命科学研究理念和方法学革命及其影响”。
王汝宽教授在报告中回顾了生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介绍了研究理念和研方法学革命,阐述了该革命所产生的影响,展望了未来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提出技术会聚、技术分化和功能技术是未来生物技术的三大主要趋势。
2、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长代涛的“我国主要医疗卫生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该报告介绍了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用翔实的数据和图表全面分析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相应的发展战略,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六项政策建议。
3、复旦大学医科图书馆徐一新的“医学信息学的发展与对策”。
徐一新教授介绍了医学信息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回顾了国内医学信息学研究和教育的概况,提出应重视高层次医学信息学人才培养、支持医学信息学课题研究、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进一步发挥医学信息学分会指导作用等对策。
4、四川大学李秉严的“循证医学与信息研究”。
李秉严教授结合流行病学教学和循征医学与信息的研究,介绍了循征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作用,阐述了循征医学证据资源的类型,分析了数据库及其索引的缺陷。
叙述了图书馆在循征医学决策的定位和作用。
教研学术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教研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2年10月15日开展了主题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研学术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专家讲座、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二、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本次活动邀请了我国著名教育专家XXX教授进行专题讲座。
讲座主题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成长”。
讲座中,XXX教授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讲座内容丰富,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使在场的教师受益匪浅。
2. 课堂观摩为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次活动安排了三节观摩课。
观摩课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由我校优秀教师主讲。
在观摩课中,教师们展现了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充分展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成果。
3. 教学研讨课堂观摩结束后,教师们围绕观摩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研讨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研讨氛围热烈,效果显著。
三、活动总结1. 活动成果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专家讲座,教师们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课堂观摩,教师们学习了先进的教学方法,拓宽了教学思路;通过教学研讨,教师们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2. 活动反思(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学校应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学校应引导教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教学合力。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教学合力。
学术交流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1年10月20日地点:学院会议室参会人员:学院全体研究生、导师、学院领导一、会议背景为了加强学院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学院决定定期举办学术交流班会。
本次会议旨在促进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二、会议议程1. 导师致辞2. 研究生学术报告3. 学术讨论4. 学院领导总结发言三、会议内容1. 导师致辞学院导师代表张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学术交流的重要性,他指出,学术交流是研究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学术交流,研究生可以了解前沿学术动态,拓宽研究视野,提高学术素养。
同时,张教授对研究生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要加强学术道德修养,严谨治学;二是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三是要注重团队协作,共同进步。
2. 研究生学术报告本次会议共有5位研究生进行了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了不同研究领域,包括:(1)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报告人:李同学(2)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拥堵预测模型研究报告人:王同学(3)新型纳米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研究报告人:张同学(4)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人:刘同学(5)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研究报告人:赵同学每位报告人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详细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
报告结束后,与会研究生和导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针对报告内容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3. 学术讨论在学术讨论环节,与会研究生和导师围绕报告内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讨论内容主要包括:(1)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2)大数据在城市交通拥堵预测中的应用价值(3)新型纳米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挑战(4)农村电商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5)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技术中的应用前景在讨论过程中,研究生们积极发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导师们也对研究生的学术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针对报告内容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本科生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本科生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和研究能力,我校定期组织本科生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加强本科生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探讨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同时为本科生提供更多参与学术研究的平台。
二、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三、活动地点学校图书馆报告厅四、活动主题1. 本科生教学方法的探讨与交流2. 本科生参与学术研究的途径与方法3. 本科生教学与科研的平衡与发展五、活动内容1. 开幕式主持人:张教授出席嘉宾:学校领导、各学院院长、本科生教师代表主持人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强调了本科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学校领导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对本科生教师提出了期望和要求。
2. 主题报告报告人:李教授报告题目:《本科生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李教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价李教授的报告引起了在场教师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要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本科生的教学质量。
3. 圆桌讨论主持人:王教授参与人员:各学院本科生教师代表讨论主题:本科生参与学术研究的途径与方法讨论过程中,各位教师代表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本科生参与学术研究的经验和心得。
讨论内容包括:(1)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2)本科生参与学术研究的激励措施(3)本科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4. 经验分享分享人:赵老师分享题目:《本科生教学与科研的平衡与发展》赵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如何平衡本科生教学与科研工作,实现个人发展的经验。
赵老师指出,本科生教师应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5. 总结发言主持人:张教授总结发言中,张教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本科生教师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2)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本科生的教学质量(3)鼓励本科生参与学术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注重教学与科研的平衡,实现个人与学校的共同发展六、活动成果1. 本科生教师对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教学水平2. 本科生教师了解了本科生参与学术研究的途径与方法,为本科生提供了更多学术研究机会3. 本科生教师对教学与科研的平衡与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自身发展指明了方向4. 活动促进了本科生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学校本科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七、活动不足1. 部分教师对学术研究的关注度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2. 活动时间较短,未能充分讨论所有议题3. 活动参与度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宣传和动员八、改进措施1. 加强对本科生教师的学术研究培训,提高其学术研究能力2. 适当延长活动时间,确保充分讨论所有议题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活动参与度通过本次本科生教研活动,我校本科生教师对教学方法、学术研究以及教学与科研的平衡与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学术活动记录表

4.本表一式两份,由研究生本人填写,毕业前(上半年3月,下半年10月)交到培养单位研究生秘书处,由研究生秘书提交成绩。
河南科技
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表
学号:姓名:□硕士□博士
时间
地点
会议主题组织ຫໍສະໝຸດ 位导师签名要求:1.博士生在申请论文答辩前至少参加学术报告会10次,其中至少参加1次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本人应做不少于2次的学术报告。
2.硕士生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应参加校级(地厅级)以上单位或本学科学术团体织组织的学术报告会不少于3次。
四川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

四川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
(中期报告)
结题报告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所在单位:
资助金额:
起止年月:
填报日期:
四川大学人事处
二〇一〇年二月制表
填表说明
一、本表填写内容必须与事实相符,表达准确,字迹清晰,不得漏项,数字一律填写阿拉伯字。
二、填入表中的各项内容或数据,必须是四川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经费资助期间所取得的结果。
三、填表前,请仔细阅读《四川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经费管理办法》。
四、“主要论著发表情况”中的“期刊级别”,SCI论文按照《四川大学SCI期刊分级方案》(2008年4月讨论稿)的规定填写,哲学社科类文章按照《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分级方案》(川大社[2009]3号)的规定填写。
填表前,请先阅读《填表说明》
主要成果鉴定及获奖情况
主要论著发表情况
经费使用统计
工作总结。
课题研讨活动记录

活
动
结
果
将开题报告上报县教研室
课题研讨活动记录(三)
课题名称
关于初中地理课堂读图能力培养研究
负责人
王国恒
参加人员
卢殿荣任俊芳王静
李桂仙
时间
2015年9月
活动主题
传达“课题培训会”精神
地点
地理教研组办公室
活
动
过
程
2015年9月王国恒参加了由廊坊市组织的“十一五课题情况通报和培训会”会议,传达精神如下:
⑴发现问题
⑵收集资料
⑶实施研究
⑷总结提升
⑸指导实践
5.课题研究常用方法
二、选定课题,确定研究方向:
针对初中学生在地理课堂读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组讨论确定课题为“关于初中地理课堂读图能力培养研究”。并由王国恒负责撰写写课题开题报告。
活
动
结
果
通过本次活动全组统一认识,为今后的研究工作确定方向。
课题研讨活动记录(二)
课题名称
关于初中地理课堂读图能力培养研究
负责人
王国恒
参加人员
卢殿荣任俊芳王静
李桂仙
时间
2015年2月
活动主题
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地点
地理教研组办公室
活
动
过
程
一、讨论开题报告的填写
1.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中学地理读图的现状让人担忧,一方面是相当多的地理教师满足于不断重复地读图经验的传授,甚至在考试的巨大压力下,一部分教师读图经验的传授完全变为自己多年累积的大量图形的一个个知识点的传授,其教学目标为:最大限度地做到以全为主、以全仿偏,图图俱到;另一方面就是那些可爱的学生,经常会受到近似饱和的图形知识点轰击,学生完全无法体会到图形给他们地理学习带来的高效和实惠,反而有了“地图无用”,增加学习负担的感觉。
学术交流与实践活动总结(优秀10篇)

学术交流与实践活动总结(优秀10篇)学术交流会策划书篇一一年的时光又从我们的身边飞逝,我们的同学都努力的。
学习,在学习上各有所成。
但是有些同学并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以至于成绩并不理想,给同学们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有些同学想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渴望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进行交流。
因此,为了使同学们尽快掌握较科学的学习方法,调整好心态,更好的学习工作,我们安排了此次学习经验交流活动。
促进成员之间学习经验交流,以便调整心态,在这个学期更好的投入学习和工作中。
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各系同学相互交流相结合实际形式开展,主要的内容如下:1、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可以是单科介绍,也可是总体介绍)2、学习心得,注意与建议3、介绍自己认为较好参考书目或工具。
4、成员们可根据专业的特点聚在一起讨论,根据个人需要,提出问题,由较有经验的同学回答。
内容可涉及多方面(如考试技巧,复习技巧,日常学习计划,今后学习规划,考研,奖学金的设置,选修课问题等)活动流程:一、介绍此次活动的目的及相关事项。
二、进行个人学习经验介绍(其中按学院划分,分别请同学进行介绍,以年级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
)三、在个人就其专业进行介绍后,开始进行同学间交流四、请活动主持人进行总结,由主持宣布会议结束。
策划人员:活动后期:对次此次活动进行总结,为以后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在日常学习中继续交流活动。
学术交流会策划书篇二大一新生经历了高考的磨砺后,满怀希望与憧憬,肩负着父母的殷殷期盼,,带着一份期盼,一份新奇,些许的犹疑,在秋天开始的时候,大学新生们踏入了刺桐城泉州、踏上了阳光的土地,求知学子将在这片阳光土地上迈开他们未来精彩人生的第一步。
然而面对陌生的大学生活、学习,新生们肯定感到困惑、迷茫。
步入我们泉州理工学院,在新的环境下,新生们难免赶到迷茫与困惑,为了使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重新规划大学生活,确立大学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我财经系文艺部牵头举办“学生会新老生交流会”。
学术会议纪要范文

学术会议纪要范文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带来的学术会议纪要范文,欢迎参阅。
学术会议纪要范文1 一、会议概况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于20XX年11月1日至5日在安徽省屯溪召开。
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解放军系统及澳门特区的16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由分会常委兼秘书王铁成主持,分会主任委员王汝宽教授代表医学信息学分会致欢迎词。
二、会议论文及交流情况会议共收录论文105篇,编辑出版了《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其中经分会常委会讨论、确定大会专题报告5篇(后增加一篇),审稿确定大会发言论文21篇(实际报告17篇),青年论坛交流论文23篇(实际报告20篇)。
大会组织的专题报告(实际报告5篇)分别是:1、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王汝宽的“生命科学研究理念和方法学革命及其影响”。
王汝宽教授在报告中回顾了生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介绍了研究理念和研方法学革命,阐述了该革命所产生的影响,展望了未来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提出技术会聚、技术分化和功能技术是未来生物技术的三大主要趋势。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长代涛的“我国主要医疗卫生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该报告介绍了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用翔实的数据和图表全面分析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相应的发展战略,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六项政策建议。
、复旦大学医科图书馆徐一新的“医学信息学的发展与对策”。
徐一新教授介绍了医学信息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回顾了国内医学信息学研究和教育的概况,提出应重视高层次医学信息学人才培养、支持医学信息学课题研究、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进一步发挥医学信息学分会指导作用等对策。
、四川大学李秉严的“循证医学与信息研究”。
李秉严教授结合流行病学教学和循征医学与信息的研究,介绍了循征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作用,阐述了循征医学证据资源的类型,分析了数据库及其索引的缺陷。
大学团队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加强团队协作,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大学团队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探讨科研方法,促进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二、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星期五)上午9:00-12:00三、活动地点我校教师发展中心会议室四、活动主题1. 教学经验分享2. 科研方法探讨3. 团队协作与沟通五、活动参与人员1. 教务处领导2. 各学院教师代表3. 教师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六、活动流程1. 开幕式(9:00-9:10)由教务处领导主持,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宣布活动开始。
2. 教学经验分享(9:10-10:30)1. 邀请优秀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经验分享,内容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方面。
2. 各学院教师代表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
3. 科研方法探讨(10:30-11:30)1. 邀请我校科研专家进行科研方法讲座,内容包括科研选题、文献综述、实验设计等方面。
2. 教师代表结合自身科研实际,探讨科研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团队协作与沟通(11:30-12:00)1. 分组讨论,教师代表围绕团队协作与沟通展开讨论。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团队协作与沟通的经验和心得。
七、活动总结1. 教学经验分享环节,教师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和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 科研方法探讨环节,教师们对科研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共同探讨了科研方法,为提高科研水平奠定了基础。
3. 团队协作与沟通环节,教师们分享了团队协作与沟通的经验,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4. 教务处领导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八、活动效果1. 教师们对教学和科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自身发展方向。
学术活动记录

8、2013-11-17 不对称催化与全合成邵志会药学大楼二楼会议室宋振雷主持云南大学邵志会教授于2013年11月17日下午3点在药学大楼举行了一场题为“不对称催化与全合成”的学术讲座。
在一个小时的报告中邵志会教授详细介绍了其课题组在不对称催化的立体选择性“脱羧烯丙基化反应”以及以此为关键步骤应用于单萜类吲哚生物碱的全合成领域的研究进展。
讲座现场气氛轻松活跃,互动积极。
这次讲座增深了我对药物合成领域的了解和理解,自觉受益匪浅。
9.若干生物活性天然生物碱合成研究宋振雷教授主持药学大楼二楼会议室2013.11.17兰州大学樊春安教授于2013年11月17日下午4:00在华西药学院药学大楼二楼会议室举行了一场题为“若干生物活性天然生物碱合成研究”的学术讲座。
在一个小时的报告中樊春安教授分别就氢化苯并呋喃生物碱的合成、吗啡的合成及Montanine-type生物碱的合成做了详尽的介绍,并重点强调了“由全合成开始,但并不以全合成为止”的实验理念。
讲座现场气氛轻松活跃,互动积极。
我亦增加了对药物合成知识的了解和理解,自觉受益匪浅。
10.从分子制剂学角度对药品物理性能的分析由黄园副院长主持。
药学大楼二楼会议室2013.11.19 寺田胜英2013年11月19日,日本东邦大学校长助理寺田胜英教授应邀来华西药学院做了题为:“从分子制剂学角度对药品物理性能的分析”的学术报告。
药学院及四川华星药业有限公司30余名师生参加了学术报告会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寺田胜英教授主要从事的研究是运用X射线衍射和表面分析以及各种光谱对原料药及制剂进行物理性能评价,对原料药和在制剂工艺中所产生的现象进行科学性分析。
另外应用结晶筛选和计算化学,对有效地选择结晶形态和快速崩解片、冷冻干燥、制剂、经肺给药制剂、固体分散体等的制剂设计和工艺进行了科学性研究。
此次讲座使我体会到了分子制剂学对制剂设计和工艺的重要性,同时拓展了视野。
11、2014.1.6 药学科教大楼505;报告人:韩丽;脂质代谢紊乱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此次报告主要涉及脂质代谢紊乱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性。
四川大学5学学术型社团

3:XX大学2021—2021学年学术型社团指导教师表彰名单学术型社团指导教师优秀奖(215名)经X学院(4名)理财协会XX 贺立龙经济热点研讨中心XX 骆桢贾文创业就业促进协会XX 陈晓兰X学院(13名)校园文化推X协会XXXX 李晓峰米德超医学美容与XX协会XXXX 何跃余伟萍左仁淑工程管理协会XX 张欣莉“互联网XX”传媒协会XXXX 甄伟丽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社XXXX 梁学栋工程协会XXXX 郑建国商英口语协会王黎华(外国语学院老师)XXXX 王茜XX金融与资本市场研习社应千伟管理沙盘协会黄勇外国语学院(17名)XX文学文化研究俱乐部XX 廖运刚创意写作俱乐部XX 雷丽敏杨利军外语XX爱好者协会XX 徐杨语言文化协会左红珊英语演讲俱乐部XX 克非XX研究协会XX 池济敏李志强(文学与新闻学院老师)XX 刘亚丁XX研究协会方小莉语言文化在XX交际中的实际XX 谢青任文应用研究小组XX 戴姗口译精英俱乐部陈跃XX文化研究会XXXX 黄XX口译精英俱乐部XXXX 何梅吉晋文学与新闻学院(11名)慎徽XX文学研究会XX 张朝富张放陈思广XX 张玉川邱晓林刘颖王红文化XX研究协会XX 谢谦记者协会XX 吴琳观复学社XX 俞理明XX创新研究社XX 吴建X学院(9名)卓越竞争法人才训练营钟莲袁嘉李平茶座社刘畅**法研社XX 徐铁英张金海张家勇模拟法庭社刘海蓉傅江公共管理学院(1名)精神分析研习社XX 郑禹历史文化(XX)学院(7名)丽泽XXXX 李晓宇关天古典学社XX 王献华邹薇蓉城文化研究协会XX 徐法言禹迹历史地理学社罗凯XXXX管理协会XX 王俊鸿周宁艺术学院(3名)影视艺术审美与鉴赏协会XX 高梓棋舍南有竹汉服文化协会XX 赵成清305医学图形图像学术型社团XX 许亮XX主义学院(9名)青年XX主义研究会刘吕红丁忠毅杜黎明XX主义理论研讨社李兆勇XX治学研讨社XX 黄金辉邓勇羊绍武XX 邓宗豪王洪树化学学院(18名)先进功能材料协会XX 陶国宏何玲环境与功能高分子材料协会XX 王玉忠陈思翀杨科珂XX 汪秀丽陈力宋飞(分析测试中心老师)邓聪智能化学协会XX 蒲雪梅创意化学社XX 曾红梅信息技术与化学协会XX 文志宁李益洲有机金属络合催化协会XX 陈华付海燕李瑞祥XX 袁茂林郑学丽生命科学学院(2名)协会吴传芳生命科学前沿协会数学学院(6名)几何与拓扑协会XX 陈小俊应用统计协会XX 周永道宋恩彬数学爱好者协会XX 卢明胡兵大数据协会XX 沈晓静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4名)核科学与技术协会XX 杨朝文“格致"物理协会XX 林方“思践"物理实验协会XX 龚敏姚欣化学工程学院(21名)生物工程协会XX 刘文彬穆畅道张永奎化工设计协会XX 黄青松承强党亚固XX 陈建钧钟月华位爱竹XX 唐盛伟生物质**利用协会XX 李德富杜开峰气液传质与现代结晶技术研学社XX 叶世超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协会吕松XX 多相流传质与反应工程研究协会XX 岳海荣冶金工程协会顾**制药工程协会XX 姚舜安全工程协会XX 李万舜膜科学与功能材料研究会XX 谢锐系统工程协会XX 吉旭清洁化工研学社易美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5名)仿生修复材料研究协会XX 尹光福生物图像爱好者协会XX 邹远文纳米材料研究协会XX 黄婉霞新能源材料应用协会 XX贵多向陶瓷研究协会XX 芶立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9名)高材研学会XX 赵长生刘正英杨伟刘向阳黄光速汪映寒(高分子研究所老师) 淡宜()协会XX 杨其协会XX 杨鸣波水利水电学院(6名)卓越工程师协会XX 李洪涛李艳玲王协康王 XX水利创新XX协会费文平杨克君建筑与环境学院(5名)植物研究协会XX 李伟小型室内空间研习社XX 周波建筑学社XX 张鲲城市研究社赵春兰高XX轩电气信息学院(1名)智能电网优化决策研究协会XX 刘友波计算机学院(6名)大学生程序竞赛设计协会XX 左劼中国计算机协会XX大学学生分会 XX 李征段磊物联网协会XX 彭舰微软学生俱乐部XX 卢莉开发协会陈鹏电子信息学院(12名)电子科技园一组徐家品电子科技园二组XX 李智电子科技园三组XX 吴晓红电子科技园五组XX 华伟孟庆党电子科技园船模协会一组XX 周新志电子科技园光电设计协会XX 冯国英电子科技园嵌入式协会XX 植涌电子科技园飞思卡尔协会XX 王正勇电子科技园电子设计竞赛一组XX 夏文龙电子科技园电子设计竞赛三组XX 邓国亮电子科技园数字电路设计一组XX 李小舜轻纺与食品学院(6名)制革工艺技术协会XX 何有节革制品设计协会曾琦姚云鹤川菜文化研习社XX 吴正云服装结构工艺研究协会XX 申鸿蜀绣协会XX 赵敏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9名)航模社罗阳设计学科竞赛协会XX 张珣视觉文化研究协会XX 周兵专业促进实训协会XX 黄伟制造创新协会XX 余德平工程技术创就协会XX 梅筱琴互联网及交互设计协会蒋春林智能机器人创新协会XX 胡晓兵汽车与创新协会XX 刘甦华西药学院(6名)远志药社XX 黄静陈XX林XX小分子药理学社(生物治疗XX重点实验室老师)叶庭洪临床药学研究社XX 杨俊毅药事管理学社XX 胡明药物XX系统学会XX 张志荣华西公共卫生学院(6名)姑息医学探索与研究协会XX 李金祥彭伟医学美容与XX协会XX 吕晓华卫生统计与数据分析协会朱彩蓉公众健康与疾病预防研究协会XX 潘杰张建新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2名)肿瘤与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社XX 赵玉华神经退行性疾病兴趣社团黄宁华西口腔医学院(3名)口腔预防XX协会XX 尹伟薪传学术社沈颉飞XX口腔临床前技能研究协会余丽霞华西临床医学院(10名)华西医学影像技术协会XX 刘荣波华西胸外科创新与XX协会刘伦旭华西康复科研协会XX 何成奇护理科技创新研究协会XX 郭红霞华西胃癌外科志愿者团队XX 胡建昆听力学协会XX 郑芸肺癌学社XX 周清华春芽风湿病学术社团XX 黄向阳华西心血管医学工程协会XX 宋海波临床转化医学研究协会秦峰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1名)空间信息技术协会XX 顾林生吴玉章学院(1名)多肉植物文化交流研究协会XX 白洁教务处(2名)大创菁英联盟XX 李昌龙张红伟XX学术型社团指导教师鼓励奖(278名)经X学院(14名)区域经济研讨社杨整廉洁文化促进XX 张衔钱霞XX 创业就业促进协会XX 姚树荣吴良龚驰理财协会余澳案例分析社XX 肖慈方王雅梅何旭XX邓菊秋杨艳(公共管理学院老师)罗骏经贸英语协会路征X学院(14名)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协会XX 牛永革刘廷建向晓林“互联网XX”传媒协会XX 李宗敏曹麒麟战略管理协会XX 揭筱纹顾新德鲁克管理协会金茂竹人力**管理学术交流会XX 钟丽霞商英口语协会(外国语学院老师) 高红严天钦工程协会刘柱胜李跃宇管理科学协会颜锦江外国语学院(12名)XX研究协会李春蓉口译精英俱乐部宁虹(高分子研究所老师)江龙XX研究协会陈杰查日新姚乐野XX文学文化研究俱乐部赵毅语言文化协会王中立XX文化研究会赵秀全张平王蜀豫XX 张维薇文学与新闻学院(9名)慎徽XX文学研究会侯洪段弘明远公文研究会XX 黄峰巴蜀文化研究会毛迅新闻采访与写作社何江南顾满林XX潮影视鉴赏协会曹峻冰冯勤雅韵古典文学社王彤伟X学院(11名)成长促进社XX 蔡明婧** 社XX 陈锋**法研社XX 陈实胡XX飞李旭XX 郑莉芳邹奕王有粮X学院茶座社XX 王** 谢维雁徐继敏公共管理学院(6名)诚社曾海军影喻·XX研析社XX 范逢春XX学·心理学阅读分享交流协会XX 谷建岭“求索”公共XX策研习社刘明德朋辈心理互助协会(教育中心老师)XX 谭正萍中国西部婚俗文化研讨社XX 王咏诗历史文化(XX)学院(10名)思行民俗协会邹卫李兰李世佳禹迹历史地理学社XX 李勇先丽泽XXXX 刘世龙关天古典学社XX 王欢王禹XX管理协会XX 肖葱明远考古文物社XX 赵德云霍巍艺术学院(7名)艺术造型实验室XX 樊小西西南少数民族舞蹈学术研究会XX 何苗I 协会XX 何宇书法研究会XX 吕金光中间地带—-XX大学美术馆策展工作室XX 熊宇摄影摄像技术研究协会XX 杨怡静艺术造型实验室XX 周炯焱XX主义学院(11名)大学生思想XX治教育研究会XX 申圣超XX治学研讨社XX 沈影王彬彬刘肖XX 陈文泽吴敏仲长城XX 吴炎张洪松张践张玉芳化学学院(6名)环境与分析协会 XX 吕弋(分析测试中心老师) 侯贤灯新能源材料协会(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老师)张永志生物物质化化学与绿色合成协会胡常伟超分子功能材料协会XX 袁立华功能高分子社团杨洁生命科学学院(20名)生命科学与协会XX 李娟协会张年辉樊佳(生物治疗XX重点实验室老师)XX 罗云孜生命科学前沿协会XX 彭锐(生物治疗XX重点实验室老师)韩俊宏西部优生促进协会XX 丁显平杨春蕾生态协会XX 缪宁生命科学前沿论坛XX 李中瀚(生物治疗XX重点实验室老师)XX 谢丹刘玉疾病与健康协会(生物治疗XX重点实验室老师)XX 耿佳胡洪波生物能源协会卿人韦徐辉杨毅XX 徐恒数学学院(9名)数学建模协会XX 王皓谭英谊周杰代数协会XX 谭友军何腊梅王宝富应用统计协会潘建新数学爱好者协会XX 胡泽春徐友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7名)“思践”物理实验协会XX 穆万军核科学与技术协会XX 陈秀莲微芯科技协会XX 高博国内外热点话题讨论协会XX(南亚研究所老师)戴永红物理问题探究协会孙铮(原子核科学与技术研究所老师) 傅子文“格致”物理协会XX 聂娅化学工程学院(14名)生物工程协会XX 何泽超袁熙志张雅晴化工设计协会XX 李永红费德君郭孝XXXX 段天平罗建洪系统工程协会XX 汪伟刘壮生物**利用协会XX 梁玉祥兰先秋(图书馆老师) 胡静**与环境微生物学会谢通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名)材料设计协会XX 朱建国金相研究协会冯庆芬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8名)高材研学会XX 谭鸿冉蓉严正创新XX 傅强郑静材料加工工艺协会XX 陈军高材加工研学会李建树肾脏健康与保护协会XX 丁明明水利水电学院(7名)卓越工程师协会XX 刘超智者论水社XX 张茹孙立成谢果XX 张瀚水利创新XX协会XX 刘铁刚李乃稳建筑与环境学院(12名)小型室内空间研习社XX 高庆生物力学研习社XX 蒋文涛陈宇水之韵学社梁英张永丽鲁班菁英俱乐部XX 雍化年新型城镇化研究会 XX 董效民结构交流设计协会XX 陈江**环境研究会XX 刘勇军青筑学社XX 李强 XX戎陈红电气信息学院(2名)医信创新社XX 刘奇黄华计算机学院(7名)心电微读(教育中心老师)戴倩程序设计协会冯子亮 XX 网络空间安全协会XX 王海舟中国计算机协会XX大学学生分会 XX 唐华锦魏骁勇机器人协会伍建波XX游戏开发者协会XX 李茂软件学院(4名)计算机金融协会XX 郭兵信息安全与网络攻防协会XX 赵辉高校俱乐部XX 林涛洪玫电子信息学院(10名)电子科技园二组周昕电子科技园四组XX 杨晓庆电子科技园模拟电子设计协会二组XX 李大海电子科技园船模协会二组XX 张蓉竹电子科技园协会一组XX 李玮电子科技园信息安全协会一组XX 刘嘉勇电子科技园信息安全协会二组XX 刘长军电子科技园电子设计竞赛二组XX 李磊电子科技园多旋翼飞行器二组XX 吴秀玲电子科技园数字电路设计二组陈星轻纺与食品学院(12名)制革工艺技术协会XX 彭必雨林炜革制品设计协会XX 徐波烘焙工艺技术开发协会XX 何强吕远平钟凯XX 张佳琪何贵萍食品与健康协会XX 曾维才川菜文化研习社郭荣辉食品创意研发协会XX 罗爱民XX民族服饰文化协会XX 万宗瑜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4名)产品创意及表达协会XX 胡萍测控创新XX协会XX 黄玉波机械结构及材料应用协会XX 彭华备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及其应用协会XX 方辉华西药学院(3名)中药化妆品剂型研究社XX 贺英菊美研社XX 宋颢药物XX系统学会XX 周乃彤华西公共卫生学院(10名)防治艾滋病协会XX 马骁公众健康与疾病预防研究协会XX 王国庆卫生检验与检疫技能培训会XX 汪川邹晓莉孙成均循证医学XX与公共卫生技能培养协会XX 杨洋疾病突发情况处理及急救技能培养协会石林健康生活与饮食行为管理协会高博生活健康环境科普与研究协会XX 张遵真王津涛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3名)神经退行性疾病兴趣社团XX 周雪杨桂枝冯颖华西口腔医学院(19名)医学英语协会XX 项涛口腔感染性疾病研讨社XX 孙建勋何利邦口腔预防XX协会XX 王剑韩国华口腔人文素养协会XX 谭静高珊珊历史与人文协会付天星心桥社XX 龚彩霞科研促进协会XX 陈娇林云峰口腔颌面部影响诊断社团XX 王虎启航创就社XX 唐甜儿童口腔医学知识科普社团XX 李小兵刘人恺杨燃XX 彭怡然黄睿洁周媛华西临床医学院(21名)华西学生肿瘤研究学会XX 卢铀陈崇华西临床医学院爱眼协会XX 刘陇黔护理科技创新研究协会XX 李玲俐陈XX华西呼吸治疗协会XX 梁国鹏刘婷婷周永芳XX 倪忠卢娇华西中医传播XX与创新协会XX 王华楠华西临床技能协会XX 蒲丹赵蓉肺癌学社XX 侯梅春芽风湿病学术社团叶宁荣霞华西实验医学协会XX 应斌武王兰兰宋昊岚转化医学研究协会XX 苟马玲阎锋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 (2名)防灾教育创新研究协会XX 韩自强小出治匹兹堡学院(2名)国际交流英语协会权新峰麦诚志。
甲乳外科教研室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甲乳外科教研室会议室三、活动主题:乳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新进展学术交流会四、活动参与人员:甲乳外科教研室全体教师、研究生及临床医师五、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甲乳外科教研室主任张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张教授首先对各位专家和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简要介绍了甲乳外科教研室的概况和发展历程。
张教授强调,此次学术交流会旨在加强学术交流,提高乳腺癌诊疗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2. 专题讲座(1)乳腺癌早期诊断新进展本次讲座由我国著名乳腺癌专家李教授主讲。
李教授从乳腺癌的流行病学、早期诊断方法、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与会人员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乳腺癌治疗新进展由我国知名乳腺癌专家王教授主讲。
王教授主要介绍了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治疗方法的最新进展,以及个体化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3)乳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由我国著名乳腺癌专家赵教授主讲。
赵教授从乳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团队建设、诊疗流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了多学科综合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
3. 互动环节在专题讲座结束后,与会人员积极提问,专家们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4. 总结发言活动最后,甲乳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刘教授对本次学术交流会进行了总结。
刘教授表示,本次交流会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对提高乳腺癌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刘教授强调,教研室全体教师要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学术交流,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六、活动效果1. 提高了乳腺癌诊疗水平:通过本次学术交流会,与会人员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提高乳腺癌诊疗水平。
2. 加强了学术交流:本次交流会为甲乳外科教研室教师、研究生及临床医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助于推动乳腺癌诊疗领域的学术发展。
护理参与学术活动详细内容记录范文

护理参与学术活动详细内容记录范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此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近年来,护理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学术交流与合作已成为该领域发展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