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音位把位图演奏技巧
二胡音位把位图及演奏技巧
二胡音位把位图及演奏技巧注:1、把位图最上面的长粗横线,与底下的短粗线是不同的,它代表空弦,手指不按弦拉弓发出的音。
2、细短线是半音的手指位。
3、大黑长方块代表内弦的第二把位。
二胡常用术语的说明及五常用符号、术语的、二胡说明及音位把位图(一)常用符号说明1.ㄇ或→出(拉)弓符号。
遇此符号时不论长弓短弓全由左向右把弓拉出。
2.∨或←入(推)弓符号。
遇此符号时不论长弓短弓全由右向左把弓推入。
3.⌒连弓符号,也叫一弓符号。
即用一弓奏出弧线内所有的音。
没有弧线的一弓一音。
4.▼顿弓符号。
奏时用弓的一小段急速奏出。
5. 后顿弓符号。
这一技巧在二胡演奏中,很早就有。
它是顿在一弓的末尾,这一点与普通的顿弓不同,音响如呼吸或叹息,很有中止感。
演奏古曲时多用之。
有时在强弓收尾的民间乐曲中也使用它,又有时边顿弓又边把弓秆提起,所以又有人叫它提弓,符号用。
6. 抖(颤)弓符号。
奏时用弓尖的一小部分快速往复拉奏,使出音象层层波涛。
7.>重弓符号。
奏时将弓强顿,使出音坚强有力。
8.空弦符号,也叫散音符号。
是四指全抬起的空弦音。
9.一左食指按音符号。
10.二或‖左中指按音符号。
11.三左无名指按音符号。
12.四或×左小指按音符号。
13.卜或↗绰音符号。
卜是“绰”的简写,奏时由标符号音的下几度滑至此音。
14.シ或↘注音符号。
シ是“注”的简写,奏时由标符号音的上几度滑至本音。
15.内奏内弦上的音。
16.外奏外弦上的音。
17.泛或ο泛音符号。
奏时用指尖轻点全弦(指码与千斤之间)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四分之……·等处,同时右手徐徐运弓使发出细腻而轻泛的声音;18.滑音符号。
奏时用一个指定手指,在一弓之内,滑奏完符号中所有的音符。
19.下回滑音符号。
奏时用一个指定手指,从本音急速下滑后立即上滑回至本音。
20.ラ吟弦符号。
ラ是“吟”的简写,吟弦也叫揉弦,留待后面详细说明。
21. tr 打弦符号。
这是从外国符号中引用过来的,奏时用按音手指的下一指,做快速的起落,连续打在弦上,发出清脆明朗、连贯如珠的声音。
二胡初学者需要了解的指法技巧下
二胡初学者需要了解的指法技巧下我是松月二胡-宁老师6.二胡的换把左手虎口上下移动持琴位置,从一个把位到另一个把位,叫做换把。
为什么要换把呢?因为现在的歌曲或乐曲的音域,能在原把位完成的几乎没有,要想把宽于原把位音域的乐曲完整准确地表现出来,必须采用换把才能解决。
二胡的换把种类归纳起来应为三种:①同指换把、②异指换把、③跳指换把。
同指换把就是换把时用同一手指在弦上移动完成。
如D调(1 5弦)异指换把是换把时用不同的手指在弦上移动完成的如(15弦)跳指换把即换把时手指离开琴弦,通过“跳”而不是“滑”的动作来完成的。
如(1 5弦)=120要求在上下换把时,没有任何滑音痕迹。
换把是提高二胡表现力的一个重要步骤。
练习时虎口自然放松,在虎口未移动之前,腕部首先起动,然后在左臂的带动下,将虎口迅速移向新的把位。
从慢到快练习。
慢速练习时要求动作连贯,滑音自然舒展。
快速换把要迅速果断,按音准确。
7.把位划分二胡换把有传统把位和新把位之分。
传统把位换把时大多以1音和5音做为分把位置,即食指在换把时按在1和5音上(无论什么调)。
传统把位由于换把之间距离为四度或五度,因此换把时稳定性较强。
传统把位可分为上把、中把、下把、次下把和最下把五个把位新把位可在任何一个音上分把。
即食指每移动一个音,就可以形成一个新的把位,可以构成十四个把位。
采用新把位换把灵活性强,与传统把位结合使用更为方便。
下面以D调(1 5弦)为例,把两种把位图给大家做一比较,供参考使用。
传统把位图新把位图初学者们在练习时要注意:把位越往下移动,按音指距就变得越窄。
因此,要根据把位的所在位置相应调整指距。
希望学习二胡的初学者们应同时加强音乐知识与试唱练耳的学习和练习,增加判断音准的能力。
8.二胡的泛音泛音有自然泛音和人工泛音两种奏法。
自然泛音:将手指轻轻地“虚按”在琴弦上,右手以一定的力度控制弓毛擦弦,就会发出一种透明感极强,类似口哨声的特殊音响,这就是自然泛音。
二胡基本功
二胡基本功1、『食指与小指之音位距离,乘以二分之九(4.5)倍,为琴弦之有效弦长』:儿童用之胡琴,其千斤位置应跟据此数据调整。
2、『拍子在点上』:有人一看到指挥向下划线就起拍,这是错误的。
拍子,在指挥动作最下方之一点上,而不在最上方之一点上。
3、『能不换弦就不换弦』、『能不换把就不换把』、『能不放指不放指』:总之动作越少、越小,越好。
4、『位是位、把是把』:位是『位置』,把是『把型』,合称『把/位』,如第二位置Re把,就叫作二La把/位。
因此『把/位』兼含有两个概念,位是位(置)、把是把(型),不可混淆。
5、『食指音位,与空弦为大二度之位置,叫第二位置』、与空弦为小三度之位置,叫b三位置、与空弦为纯四度之位置,叫第四位置、与空弦为纯八度之位置,叫第八位置、与空弦为大九度之位置,叫高二位置、...。
6、『左手四个指头拉两弦之音域为1-1之把,叫Do把』、音域为2-2之把,叫Re把、音域为5-5之把,叫So把、音域为7-7之把,叫Si把、 ...。
7、『与空弦为大二度之上把,叫第二位置』,而非第一位置:小提琴以C大调为基本调,大二度位置,叫第一位置,小二度位置叫半位置,然则第二位置是大三度,还是小三度位置呢?国乐既以D大调为基本调,则改以大二度为第二位置、小二度位置叫第一位置、大三度为第三位置、小三度为b三位置、大九度为高二位置.....岂不更好,何须东施效颦! 进度8、『年箫、月品、万世弦』:学胡琴是永无止境的。
9、『千日胡琴、百日箫』:学胡琴比学管乐器慢。
10、『不熟等于不会』:『速度就是技术』,任何一个练习曲,要奏的快,奏的熟都不容易。
11、『空弦长弓,学无不先』:有些传统艺人是不用长慢弓的。
南胡则因吸收了小提琴的教习法,必用空弦长慢弓为第一课程,学无不先。
弓拉不长、拉不慢的老艺师们,要从这基本的第一课练起。
12、『琴艺好坏在于右手』:有人拼命作活指及换把练习,但『表情才是音乐的生命啊!』『表情就是音量』,『音量的控制,全在于右手』,因此琴艺的好坏,可说全在于右手。
d调二胡把位方法
d调二胡把位方法二胡把位是二胡演奏中的一个技巧,那么d调二胡应该如何把位呢?以下小编将与您分享d调二胡把位方法,希望能对大家学习二胡提供帮助!二胡d调G调音位和把位图二胡指法表图二胡调音位及演奏技巧一、运指运指是指左手指头在弦上作各式各样的按弦动作,它是二胡基础训练中的重要一环。
由于二胡不像手风琴、琵琶那样有琴键或品位标志,而是靠左手指头触弦的不同部位,若触弦位置稍有不对,就会出现按音不准,影响演奏效果。
由于琴弦长短决定了音距宽窄,琴弦越短,音距就越窄。
二胡各把位之间的指距各不一样,这给运指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正确的运指方法取决于正确的持琴姿势,首先要注意的是左手三个部位的45度:即大臂与左胸侧大约构成45度,小臂与琴杆大约构成45度以及按指的第二、三节(从指根数起)与琴弦(按千金方向)大约构成45 度。
具体地说,大臂适当下垂,肘部往下沉,小臂不可平抬,虎口持琴保持着必要的松动自然,按指往下略微弯曲,整个手形是较松的半握拳状。
四个按弦的指头与琴弦比邻而居,它们均作出欲触弦的状态。
这样的手形,给左手准确、敏锐的触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指头触弦时,要用指肚与指尖之间的部位去按,并要很轻巧的落在琴弦上。
离弦时,应当自然而敏捷的回到原来的位置。
这种富有弹性的一起一落,表面上是指头在动,实际上是受着内劲的支配,这内劲又源于整个协调自然的持琴左手。
初学者在学按弦时容易犯的毛病是:手臂抬得老高,虎口把琴杆捏得过死,四个按指一字儿的平直伸展着,不呈弯曲状。
有些人在按弦时用指关节去碰弦,不用指肚触弦。
有的人按弦后手指离弦时抬得老高这?a href='///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徽返脑酥福拐霭聪叶飨缘梅浅I渤倩海狈Φ浴<词褂沂指泄冉鲜炝罚⒊龅纳羧匀皇峭夏啻⒒煸硬磺宓摹R陨喜徽返脑酥溉绮患右钥朔纹浞⒄瓜氯ィ崾拐庑┟〉玫焦蹋词褂芯鲂母牡羲导噬媳妊昂驼莆找幻判碌募挤ɑ挂岳岩恍K裕盗吩酥傅牧榛钚杂胱既沸裕紫纫觳樵酥傅姆椒ㄊ欠裾贰?/p> 训练运指的准确性,一方面要姿势正确,另一方面不可强调片面动作,要了解运指整体的及内在的道理,运指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还受着耳力的支配,敏锐的耳力是求得按弦音准的基本保证。
二胡26弦切把位指法
二胡26弦切把位指法二胡是中国民族乐器之一,以其优美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方式而备受喜爱。
二胡的音色丰富多彩,其基本结构为拨弦、弓奏两种,而二胡的26弦切把位指法是二胡演奏中不可或缺的技巧。
下面我们将从音阶,音程,和弦三个方面来介绍二胡26弦切把位指法。
音阶音阶是构成乐曲的基本音素,常常会在音乐中不断出现。
对于二胡26弦切把位指法来说,掌握好音阶是必须的。
在二胡上,26弦分为两个八度,分别为G大调和D大调的音阶,其中G大调的26弦音阶为g-a-b-c-d-e-f#-g,D大调的26弦音阶为d-e-f#-g-a-b-c#-d。
在演奏过程中,可以先对不同调式的音阶进行简单的练习,掌握基本的音阶上下掌握。
音程音程是不同的音高之间相对大小与稳定状态的关系,它可以是音高差也可以是音高比。
在二胡26弦切把位指法中,常常会遇到对音程的处理。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先从8度音程练习入手,掌握下基本的8度音程顺畅过度的方法,然后在慢慢学习其他音程如第三音程第四等,同时需要多进行演习,培养自己的音感和技巧。
和弦和弦是由多个音派生的一种音符组合,它可以包含同一乐器或者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在二胡演奏中,经常会用到和弦进行演奏,因此掌握好不同和弦的演奏方法是相当必要的。
例如,G大调中的III和弦是从g-b-d三个音构成,经常出现在音乐旋律中,需要我们熟练掌握和弦中各音上下掌握的方法,同时也要注意和弦的紧凑和流畅。
总之,二胡26弦切把位指法是二胡演奏中不可或缺的技巧之一。
我们可以从音阶,音程,和弦三个方面进行学习和练习,通过不断的演奏来掌握和熟练此技巧。
希望读者们可以在二胡演奏的路上不断努力,刻苦练习,成为一位优秀二胡演奏者。
二胡初学入门指法表
二胡初学入门指法表摘要:一、二胡基本构造和乐理知识二、二胡入门指法的练习方法1.左手食指按顺序自然弯曲,其他三个手指平直。
2.食指、中指、小指与大拇指紧紧贴在一起,中指和小指留一条夹缝。
3.无名指在夹缝中做反复进出动作。
4.每天练习5-10组,一组30-40次。
5.练习不同顺序和混序的敲击动作。
三、二胡按弦的手型和技巧1.手型应是半握拳放松状态,拇指放松自然伸展,其余四指适当弯曲。
2.各手指用指端较丰满处触弦,力度适中,富有弹性。
3.按弦时,其他手指不要僵直或过分弯曲,保持松驰状态,准备交替按弦。
正文:二胡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之一,其独特的音色和弹奏技巧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的目光。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基本的指法是迈向掌握二胡乐器的第一步。
本文将为您介绍二胡初学入门指法,帮助您更好地学习和练习二胡。
首先,了解二胡的构造和基本乐理知识。
二胡由琴颈、琴头、琴身和琴弓等部分组成。
琴弦的编码从高音弦依次为a、g、d、a,其中a弦为最高音弦。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二胡入门指法的练习方法。
1.左手食指按顺序自然弯曲,其他三个手指平直。
2.食指、中指、小指与大拇指紧紧贴在一起,中指和小指留一条夹缝。
3.无名指在夹缝中做反复进出动作。
4.每天练习5-10组,一组30-40次。
5.练习不同顺序和混序的敲击动作,如1234、4321、1324、4231等。
在掌握基本指法后,我们来学习二胡按弦的手型和技巧。
1.手型应是半握拳放松状态,拇指放松自然伸展,其余四指适当弯曲。
2.各手指用指端较丰满处触弦,力度适中,富有弹性。
3.按弦时,其他手指不要僵直或过分弯曲,保持松驰状态,准备交替按弦。
通过以上练习和方法,初学者可以逐步掌握二胡的基本指法,为深入学习二胡演奏技巧打下坚实基础。
二胡如何调把位正确的方法
二胡如何调把位正确的方法二胡八位的正确切换能使每一种定弦的调性特点保持相对的稳定。
但是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正确的切换把位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二胡如何调把位二胡把位的基本知识传统把位看一个定弦原把位的按弦手法是属按把法还是属切弦法,与其说是看虎口的持琴位置,不如说是看食指的切弦位置。
看食指按音是否控制了该定弦的“1”或“5”音,63、37、26这三种定弦调式音阶中“1”和“5”并不是主音或属音的功能,但它们仍然能使每一种定弦的调性特点保持相对的稳定。
尤其是在高把位音区活动时,食指按音对“1”或“5”音的控制,更能保证按音的准确度。
传统把位则利用了食指按音的这一特点,以外弦食指控音“1”与“5”的相互交替衔接方式,把把位由低到高地逐渐推。
按传统把位的习惯说法,从上到下的把位依次为上把、中把、下把、次下把和最下把。
在拉奏中,一般把第三把(即下把)以下的把优称作“高把位”。
演奏高把位的音要注意干金与琴马保持有1.3尺左右的距离,运弓比较坚实、饱满,这样拉到第四把后琴声仍不会很细弱。
把位越往下推移,按音指距就变得越窄。
如果把位往下移动后还是以原把位的指来按音,那将不符音准要求。
所以我们在具体按弦时,就要根据把位的所在位置来相应的调整指距。
每一把位的指距到底宽狭到什么程度?当然也只有靠敏锐的耳力来纠正了。
换把时左手技术性较强,它要求左手动作主动,按音准确,发音流畅,音色统一。
这一切,又都离不开整个右手动作的松动自然、协调配合,换把要达到潇洒利落、从容不追。
倘若虎口持琴紧握琴杆,整个左手动作处于紧张僵持状态,那将会使换把动作显得非常生硬、刻板。
在旋律的进行中,要善于使用一种内在的换把先行动作。
即在每一换把出现之前的那一瞬间,对换把的方位、跨度以及换把方式都应提前有所准备。
这就是换把的“先行动作”。
通过换把先行,实质上是将时值扣得更准,与运弓的右手也配合得更为融洽了。
换把有滑指换把和跳指换把这两种方式:滑指换把:滑指换把也叫“同指换把”。
二胡音位把位图演奏技巧
(1)内外弦比较粗的那一根是内弦(D弦),细的是外弦(A弦)。
D调:内弦拉出来是1 2 3 4 ,外弦拉出来是5 6 7 1。
(2)左手持琴注意要领(一)三个四十五度:小臂与琴杆、大臂与体侧、身体与琴杆各保持45度状态。
(二)食指: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形成90度直角,食指右侧面靠近琴弦(指联系虎口处的侧面)。
(三)虎口持琴点与食指触弦点形成同一高度(从空弦音至同一弦的高八度任何把位)。
DA定弦固定音高外弦2(两个高八度)以后则虎口在上,手指在下。
(3)持弓要领(一)食指第一指节为支点,大指指肚为力点,两者成为力的反作用,切忌使劲捏弓杆。
(二)拉外弦时大指、食指低于手腕,拉里弦时大指、食指高于手腕,拉外弦时弓杆搭在琴筒外侧,拉里弦时弓杆抬起离开琴筒。
(三)拉外弦时中指第三关节向外抵住弓杆,拉里弦时中指无名指抵住弓毛。
五种常用的定弦:五种常用定弦是15弦、5.2弦、6.3弦、37弦和26弦。
其中15和52这两种定弦通常称作基础定弦,属于按把法,应用也比较广泛。
其余三种定弦属于切弦法。
原把位按音,是指左手虎口在【千金稍】下一点地方持住琴杆后,四个按指所能控制的包括两个空弦音在内的第一把音位。
学习拉奏必须要先从原把位学起,因为每一种定弦的原把位按音是其余把位按音的基础。
确定一首乐曲采用什么定弦拉奏,首先应着眼于乐曲的最低音。
1)15弦15弦即内空弦音为“1”,外空弦音为“5”的定弦。
它是五种常用定弦中最易入门的一种定弦。
在一般情况下,凡是最低音为“1”的乐曲都可采用15弦来拉奏。
京剧音乐中的“反二黄”一般就用15弦来演奏。
如果二胡是采用的“D、A定音”,用15弦奏出乐曲的调高就是“1=D”,在民间音乐中,15弦的按音手法称作“小工调”。
2)26弦26弦即以内空弦音为“2”,外空弦音为“6”的一种定弦。
凡是最低音为“2”的乐曲都适宜用26弦来拉奏,京剧音乐里的“反西皮”也适宜用26弦的拉奏手法来处理。
如果二胡是采用的“D、A”定音,用26弦拉出的乐曲的调高就是“1=C”,在民间音乐中,26弦的按弦手法称作“尺字调”。
二胡演奏时手指移动的标准动作,图解正确的练习手法
二胡演奏时手指移动的标准动作,图解正确的练习手法二胡手指动作的操练以下是在二胡上进行四种手指动作的练习,这些动作是揉弦、滑指等技巧的基础,对提高乐曲的音色起到关键的作用。
这种技巧被普遍地应用在不同的乐曲中,如拉“江河水”曲,就要有“压揉”和“滚揉”的基本功。
练习时应保持左手手型的稳定。
当动作规范化后可移植至实琴上进行体验。
注:下图是慢速的练习,熟练后可采取不同的速度进行练习。
一、手指抠、压动作上图是中指在音位棒上模拟在实琴上的“抠弦”及“压弦”动作。
练习时,中指指根发力,从而产生抠、压弦的动作。
在“压揉”和“指揉”中少不了左图中所示的动作。
二、手指端滚动动作上图是中指在音位棒上模拟在琴弦上滚动的动作。
练习时,依靠手腕的摆动,使中指产生“滚”的动作。
它是“滚揉”动作的基础。
三、手指蠕动动作上图是中指指端最丰富处(肉垫部分)蠕动的动作。
练习时,依靠手臂的上下振动,使中指端产生“蠕动”的动作。
这个动作是“手臂揉弦”的基础。
四、手指端滑动动作上图是中指端上下滑动的动作。
练习时,依靠手臂和手腕的“上提”和“下摆”动作,使中指端产生“滑行”的动作。
这个动作是“滑揉”的基础。
二胡手指推拖动作手指的“推拖”动作在“滑指”中用得非常普遍,一般在虎口一同移动的“推拖”过程中,是手腕带动手指滑行,手指的动作是被动的。
以下是两个简单的例子,其中上图是手指“推”的动作,下图是“拖”的动作。
“推”动作手指“推动”动作一般用于手指上行的滑行,且常和换把相结合。
在远距离的滑行中,一般虎口都应移动。
左图以D调(1 5)外弦(“7”滑行至“2`”)为例,这里采用虎口移动的手法模拟“推动”动作。
练习时,手臂放松,将中指按在“7”的孔位上,开始上行向下滑行(这时手腕有一个向下“推进”的动作)。
在实琴上,整个推动过程中可关注以下几点:.要以手指端最饱满的肉垫部分实行触弦滑行。
.开始滑行时,手腕有一个转向平直的微小动作,这个动作带动中指有一个后仰的动作。
二胡的泛音和蟹行换把技巧图文讲解
二胡的泛音和蟹行换把技巧图文讲解一、二胡的泛音换把技巧泛音的一个特点是当手指脱离弦今后,它仍能延续发音一段时刻,虽然这段时刻很矮小,但它足可认为换把提供方便。
为了方便展示,以下显示的是在二胡音准仪上泛音具体位置及模拟泛音换把的练习:1/2弦处泛音:由琴弦一半的震动所发生,其发生泛音的音高比空弦音高八度。
它是用得最多的泛音。
上图为二胡音准仪上第12排孔上的两个自然泛音,不同调的泛音很简单找到(图中只显示两个调):1.D调(1 5弦),在二胡音准仪上第12排孔位上就存在两个泛音“`1 `5”;2.F调(6. 3弦),在二胡音准仪上第12排孔位上的两个泛音是“6 `3”;3.G调(5. 2弦),在二胡音准仪上第12排孔位上的两个泛音是“5 `2”。
......上述泛音相对应于二胡内、外弦上的相应的音位,其音高别离比空弦音高一个八度。
利用泛音换把示例上图是F调(6 3弦)从第二把换至第五把位的状况。
换把的大致过程:1、换把开端时,无名指向(6 3)外弦向下扩展,无名指要虚按在二胡“`3”音的位置上(相当于在实琴上手指虚按在琴弦的1/2处),它宣布的音是比二胡外空弦高一个8度的泛音。
2、在实琴上是当泛音即将结束时,充分利用泛音延续发音的时刻内,迅速地上行换至第五把位(即能使食指正确地按准“`1”这个音)。
注:在二胡上主要是练习1、3的按指到位。
要获得实在的效果,一定要结合在实琴上练习。
二、二胡的蟹行换把“蟹行换把”犹如螃蟹横向行进一样,采用手指“弹性”的动作完成换把,它是完全可以避去滑音或过渡音的一种高技术换把方法。
“蟹行换把”可分为“手指紧缩型”和“手指扩展型”两种类型。
根据虎口移动的时刻窗,每种类型又可分为“手指先行”和“虎口同行”两种。
所谓的“手指先行”是在换把的过程中,先将左手某个手指先行移到新的把位,而虎口暂在原位(即是手指先行的动作),等先行的手指到达所需的位置并开端按音时,虎口及其它手指迅速跟进到新的把位。
二胡g调的指法
二胡g调的指法
嘿,二胡 G 调的指法可是有不少门道呢!
我刚开始学二胡 G 调的时候,那真叫一个懵啊。
G 调的内弦空弦音是“5”,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 G 调音乐世界的大门。
我第一次按弦的时候,手指就像调皮的小虫子,怎么都找不准位置。
内弦的“6”音,要用食指按下去,我总是按得太轻,拉出来的音就像生病的小猫在叫,软绵绵的,没个准头。
然后是“7”音,得用中指按,我这手指就像不听使唤似的,老是碰到旁边的弦,发出“滋滋”的杂音,那声音简直能把自己都吓一跳。
我记得有一次在练习的时候,我想拉一首简单的 G 调曲子,结果因为这些指法错误,拉出来的曲子就像一辆在崎岖山路上颠簸的破车,完全没有了原曲的韵味。
外弦的空弦音是“2”,这音比较清亮。
可一到“3”音,要用食指按,我又出问题了。
我总是习惯性地把手指按得离琴杆太近,导致音高偏高,就像一个人唱歌跑调跑到了外太空。
“4”音呢,用中指按,这个指法相对好掌握一些,但我也得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按错了。
有一回我去参加一个二胡小聚会,看到一个高手拉 G 调的曲子。
他的手指在琴弦上轻快地跳动,就像灵动的舞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
那指法娴熟得让人羡慕不已。
我就凑过去请教,他告诉我,练习 G 调指法,关键是要多练,让手指形成肌肉记忆。
从那以后,我就天天刻苦练习。
慢慢地,我的手指越来越听话了。
现在我拉 G 调曲子的时候,虽然还比不上那些大师,但也能像模像样地演奏了。
二胡 G 调指法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二胡演奏中 G 调音乐的宝藏箱,只要不断练习,就能在这音乐的世界里挖掘出更多美妙的旋律,真的是太有趣了!。
二胡常用术语的说明及音位把位图
二胡常用术语的说明及音位把位图(一)常用符号说明1.ㄇ或→出(拉)弓符号。
遇此符号时不论长弓短弓全由左向右把弓拉出。
2.∨或←入(推)弓符号。
遇此符号时不论长弓短弓全由右向左把弓推入。
3.⌒连弓符号,也叫一弓符号。
即用一弓奏出弧线内所有的音。
没有弧线的一弓一音。
4.▼顿弓符号。
奏时用弓的一小段急速奏出。
5. 后顿弓符号。
这一技巧在二胡演奏中,很早就有。
它是顿在一弓的末尾,这一点与普通的顿弓不同,音响如呼吸或叹息,很有中止感。
演奏古曲时多用之。
有时在强弓收尾的民间乐曲中也使用它,又有时边顿弓又边把弓秆提起,所以又有人叫它提弓,符号用。
6. 抖(颤)弓符号。
奏时用弓尖的一小部分快速往复拉奏,使出音象层层波涛。
7.>重弓符号。
奏时将弓强顿,使出音坚强有力。
8.空弦符号,也叫散音符号。
是四指全抬起的空弦音。
9.一左食指按音符号。
10.二或‖左中指按音符号。
11.三左无名指按音符号。
12.四或×左小指按音符号。
13.卜或↗绰音符号。
卜是“绰”的简写,奏时由标符号音的下几度滑至此音。
14.シ或↘注音符号。
シ是“注”的简写,奏时由标符号音的上几度滑至本音。
15.内奏内弦上的音。
16.外奏外弦上的音。
17.泛或ο泛音符号。
奏时用指尖轻点全弦(指码与千斤之间)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四分之……•等处,同时右手徐徐运弓使发出细腻而轻泛的声音;18.滑音符号。
奏时用一个指定手指,在一弓之内,滑奏完符号中所有的音符。
19.下回滑音符号。
奏时用一个指定手指,从本音急速下滑后立即上滑回至本音。
20.ラ吟弦符号。
ラ是“吟”的简写,吟弦也叫揉弦,留待后面详细说明。
21. tr 打弦符号。
这是从外国符号中引用过来的,奏时用按音手指的下一指,做快速的起落,连续打在弦上,发出清脆明朗、连贯如珠的声音。
22.丁单打音符号,旧名擞音,奏时在按某音之前,先快速地打出其下一指的音。
23←或ㄅ拨弦符号。
奏时用左手方便的手指向左勾弹琴弦,使发出象敲鼓的声音。
二胡常用术语说明及音位把位图
二胡常用术语说明及音位把位图(一)常用符号说明1.ㄇ或→出(拉)弓符号。
遇此符号时不论长弓短弓全由左向右把弓拉出。
2.∨或←入(推)弓符号。
遇此符号时不论长弓短弓全由右向左把弓推入。
3.⌒连弓符号,也叫一弓符号。
即用一弓奏出弧线内所有的音。
没有弧线的一弓一音。
4.▼顿弓符号。
奏时用弓的一小段急速奏出。
5.后顿弓符号。
这一技巧在二胡演奏中,很早就有。
它是顿在一弓的末尾,这一点与普通的顿弓不同,音响如呼吸或叹息,很有中止感。
演奏古曲时多用之。
有时在强弓收尾的民间乐曲中也使用它,又有时边顿弓又边把弓秆提起,所以又有人叫它提弓,符号用。
6.抖(颤)弓符号。
奏时用弓尖的一小部分快速往复拉奏,使出音象层层波涛。
7.>重弓符号。
奏时将弓强顿,使出音坚强有力。
8.空弦符号,也叫散音符号。
是四指全抬起的空弦音。
9.一左食指按音符号。
10.二或‖左中指按音符号。
11.三左无名指按音符号。
12.四或×左小指按音符号。
13.卜或↗绰音符号。
卜是“绰”的简写,奏时由标符号音的下几度滑至此音。
14.シ或↘注音符号。
シ是“注”的简写,奏时由标符号音的上几度滑至本音。
15.内奏内弦上的音。
16.外奏外弦上的音。
17.泛或ο泛音符号。
奏时用指尖轻点全弦(指码与千斤之间)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四分之……•等处,同时右手徐徐运弓使发出细腻而轻泛的声音;18.滑音符号。
奏时用一个指定手指,在一弓之内,滑奏完符号中所有的音符。
19.下回滑音符号。
奏时用一个指定手指,从本音急速下滑后立即上滑回至本音。
20.ラ吟弦符号。
ラ是“吟”的简写,吟弦也叫揉弦,留待后面详细说明。
21.tr 打弦符号。
这是从外国符号中引用过来的,奏时用按音手指的下一指,做快速的起落,连续打在弦上,发出清脆明朗、连贯如珠的声音。
22.丁单打音符号,旧名擞音,奏时在按某音之前,先快速地打出其下一指的音。
23←或ㄅ拨弦符号。
奏时用左手方便的手指向左勾弹琴弦,使发出象敲鼓的声音。
二胡初学入门指法表
二胡初学入门指法表二胡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拥有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因其悠扬婉转的音乐被广大乐迷喜爱。
如果你是一位二胡初学者,你需要掌握基础的指法,才能演奏出美妙的旋律。
下面是一份详细的二胡初学入门指法表。
1. 第一指法:单指按- 用手指指尖轻轻按住要演奏的音弦,并且通过手指向上或向下滑动来改变音高。
- 这是最常用的指法,可以弹奏连续的音符。
2. 第二指法:分指按- 用一个手指按住两根相邻的音弦,另一个手指按住上方的某个音弦,通过调整手指的分离程度来控制音高的变化。
- 这种指法适合演奏一些快速连续的音符。
3. 第三指法:双分指按- 与第二指法相似,但是一只手指同时按住两根音弦,另一只手指按住上方的某个音弦。
- 这种指法适用于演奏一些更加复杂的音乐片段。
4. 第四指法:滑按- 用一个手指按住某根音弦,并将该手指向上或向下滑动,然后再释放手指的压力。
- 这种指法可以产生连续滑动的音效。
5. 第五指法:滑按颤音- 用一个手指按住某根音弦,并将该手指迅速上下滑动多次,然后再释放手指的压力。
- 这种指法可以产生颤音效果,常用于音乐的终止部分。
6. 第六指法:抹抬按- 用一个手指按住某根音弦,并向上或向下抹动手指,然后再释放手指的压力。
- 这种指法可以产生柔和的音色,常用于抒情的乐曲。
7. 第七指法:拨弦- 用一个手指的指甲顺势拨动音弦,产生独特的音效。
- 这种指法适合演奏一些特定的音符,例如快速的琶音或颤音。
8. 第八指法:扫弦- 用一个手指的指甲快速扫过音弦,产生扫弦的效果。
- 这种指法适用于演奏一些快速和弦的音乐片段。
以上是一些二胡初学入门指法的示范,当然还有其他的指法和技巧可以进一步学习。
除了掌握正确的指法外,二胡演奏还需要正确的姿势和手腕力量。
要保持身体的自然放松状态,手腕要适度发力,同时注意手指的柔韧性。
刚开始学习二胡可能会感觉到手指力量不够,音准不稳,这都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来改善。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正确的手指位置、手势与各个指法的切换,同时注意练习节奏感和掌握音乐的动态变化。
学习二胡的几个重要指法和技巧(超详细)
学习二胡的几个重要指法和技巧(超详细)一,二胡滑指换把换把有滑指换把和跳指换把这两种方式。
滑指换把:滑指换把也叫“同指换把”。
即换把时利用触弦的某一按指在脱力的配合下,从这一把中的此音依弦滑行到另一把中的彼音上。
练习滑指换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换把时一般不存在保留指因素,除了滑弦的那一指外,所有按指都应悬弦而行;2、滑弦时要保持此音到彼育的圆润、流畅和纯净;3、滑弦当中经过的音一概不能发出声音;4、滑不准可重来,不可在滑弦过程中放慢速度去摸索音位;5、滑弦过程中一般不允许换弓。
二,二胡运指演奏乐器最重要的是两手的配合,二胡也不例外,左手运指与右手运弓互相配合才能拉出好的调子。
运指是指左手指头在弦上作各式各样的按弦动作,它是二胡基础训练中的重要一环。
由于二胡不像手风琴、琵琶那样有琴键或品位标志,而是靠左手指头触弦的不同部位,若触弦位置稍有不对,就会出现按音不准,影响演奏效果。
由于琴弦长短决定了音距宽窄,琴弦越短,音距就越窄。
二胡各把位之间的指距各不一样,这给运指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正确的运指方法取决于正确的持琴姿势,首先要注意的是左手三个部位的“45度”:即大臂与左胸侧大约构成45度,小臂与琴杆大约构成45度以及按指的第二、三节(从指根数起)与琴弦(按千金方向)大约构成45度。
具体地说,大臂适当下垂,肘部往下沉,小臂不可平抬,虎口持琴保持着必要的松动自然,按指往下略微弯曲,整个手形是较松的半握拳状。
四个按弦的指头与琴弦“比邻而居”,它们均作出欲触弦的状态。
这样的手形,给左手准确、敏锐的触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指头触弦时,要用指肚与指尖之间的部位去按,并要很轻巧的落在琴弦上。
离弦时,应当自然而敏捷的回到原来的位置。
这种富有弹性的一起一落,表面上是指头在动,实际上是受着“内劲”的支配,这内劲又源于整个协调自然的持琴左手。
初学者在学按弦时容易犯的毛病是:手臂抬得老高,虎口把琴杆捏得过死,四个按指一字儿的平直伸展着,不呈弯曲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内外弦比较粗的那一根是内弦(D弦),细的是外弦(A弦)。
D调:内弦拉出来是1 2 3 4 ,外弦拉出来是5 6 7 1。
(2)左手持琴注意要领(一)三个四十五度:小臂与琴杆、大臂与体侧、身体与琴杆各保持45度状态。
(二)食指: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形成90度直角,食指右侧面靠近琴弦(指联系虎口处的侧面)。
(三)虎口持琴点与食指触弦点形成同一高度(从空弦音至同一弦的高八度任何把位)。
DA定弦固定音高外弦2(两个高八度)以后则虎口在上,手指在下。
(3)持弓要领(一)食指第一指节为支点,大指指肚为力点,两者成为力的反作用,切忌使劲捏弓杆。
(二)拉外弦时大指、食指低于手腕,拉里弦时大指、食指高于手腕,拉外弦时弓杆搭在琴筒外侧,拉里弦时弓杆抬起离开琴筒。
(三)拉外弦时中指第三关节向外抵住弓杆,拉里弦时中指无名指抵住弓毛。
五种常用的定弦:五种常用定弦是15弦、5.2弦、6.3弦、37弦和26弦。
其中15和52这两种定弦通常称作基础定弦,属于按把法,应用也比较广泛。
其余三种定弦属于切弦法。
原把位按音,是指左手虎口在【千金稍】下一点地方持住琴杆后,四个按指所能控制的包括两个空弦音在内的第一把音位。
学习拉奏必须要先从原把位学起,因为每一种定弦的原把位按音是其余把位按音的基础。
确定一首乐曲采用什么定弦拉奏,首先应着眼于乐曲的最低音。
1)15弦15弦即内空弦音为“1”,外空弦音为“5”的定弦。
它是五种常用定弦中最易入门的一种定弦。
在一般情况下,凡是最低音为“1”的乐曲都可采用15弦来拉奏。
京剧音乐中的“反二黄”一般就用15弦来演奏。
如果二胡是采用的“D、A定音”,用15弦奏出乐曲的调高就是“1=D”,在民间音乐中,15弦的按音手法称作“小工调”。
2)26弦26弦即以内空弦音为“2”,外空弦音为“6”的一种定弦。
凡是最低音为“2”的乐曲都适宜用26弦来拉奏,京剧音乐里的“反西皮”也适宜用26弦的拉奏手法来处理。
如果二胡是采用的“D、A”定音,用26弦拉出的乐曲的调高就是“1=C”,在民间音乐中,26弦的按弦手法称作“尺字调”。
3)37弦37弦即以内空弦音为“3”,外空弦音为“7”,凡是最低音为“3”的乐曲都适宜用37弦来拉奏。
如果二胡是采用的“D、 A”定音,用37弦奏出的乐曲的调高就是“1=B”,在民间音乐中,37弦的按音手法称作“上字调”。
4)5.2弦52弦即以内空弦音为“5”,外空弦音为“2”的定弦,凡是最低音为"5"的乐曲一般情况下都适合用52弦来拉奏。
京剧音乐中的“二黄”一般采用52弦。
如果二胡是采用的“D、A”定音,用52弦奏出的乐曲的调高就是“1=G”,在民间音乐中,52弦的按音手法称作“正宫调”。
5)63弦63弦即以内空弦音为“6”,外空弦音为“3”,凡是最低音为“6”的乐曲一般都适宜用6 3弦来拉奏。
京剧音乐中的“西皮”一般情况采用63弦。
如果二胡是采用的“D、A”定音,用63弦奏出的乐曲的调高就是“1=F”,在民间音乐中,63弦的接指手法称作“六字调”。
其他:1、把位图最上面的长粗横线代表空弦,手指不按弦拉弓发出的音。
细短线是半音的手指位。
3、调子虽然很多,但是在演奏中最常用的只有D、F、G三种调子。
二胡演奏方法和技法—左手快速技巧本文以手指的机能训练开始,着重探讨高抬指对于二胡演奏的重要性。
一、手型与四度定位法二胡的演奏技法种类繁多,而一种演奏技法又有多种变化。
例如弓法中持弓技术的变化,在演奏慢长弓时,持弓位置靠后,持弓较深。
手接触琴弓的面积较大,这样有助于提高对琴弓的控制力,便于做音量等变化。
在演奏快弓时,则需要将琴弓位置向指尖处移动,持弓浅。
由于指尖较为灵活,演奏快弓时才会更为轻松。
左手的手型也需要根据作品中音值长短、音色变化做相应的调整。
这就需要对具体的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后选取合适的手型来演奏。
手型的变化体现在手整体重力转移和手指与手掌重力叠加上。
本文将这种变化归纳为两类,一类为根据技术类作品或乐段需要而采用的技术性手型。
另一类为根据表情丰富,情感丰富的表情性作品或乐段而采用的表情性手型。
(一)表情性手型与技术性手型左手手型可大体分为表情性手型(图1-1)和技术性手型(图1-2)两种。
1.表情性手型:表情性手型重心靠前,手指下指有力,可很好的完成时值较长,音乐表情较丰富的乐段。
但是由于手指重心靠前,所以在完成快速交替指等短时值快速技巧时稍显反映迟缓。
如汉宫秋月(谱例1-1),第一句为极慢板。
这时需要左手按弦扎实、稳定,才可以让音色更厚重。
按照作品要求,手的重心需向右靠落在琴弦的一侧,即琴的右侧(演奏者持琴方向的右侧)持琴较深,使手指露出琴弦的部分较多,这样可以借助到手的部分自然重力使按弦更有力。
在手指自重的基础上加上部分手掌的重量才便于做大幅度揉弦等情绪渲染类技术。
更有利于体现出曲目欲表现的那种哀怨和悲伤的感情色彩。
表情性手型常用于慢板乐段,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在此只做简要介绍。
2.技术性手型:技术性手型重心靠后,手指运动更为灵活,但力度不足,对于完成大幅度情绪煽动性揉弦等技术有一定困难。
快速曲目或快速乐段要求每个音干净清晰、时值准确。
音位准确。
如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中急板乐段(谱例1-2)。
作品中速度要求为急速。
所以需要手指快速干净的完成本乐段的演奏。
才能体现出火热的情绪。
技术性手型来源于人最放松时的手部状态。
比如人在睡眠时,手呈半握拳状态,(见右图,手的休息位),此状态的手部肌肉和肌腱都是放松的。
在放松的状态下,手指才能达到最大的爆发力和反应速度。
人手呈半握拳状是最自然松弛的,在按指时能保证最接近半握拳状态的手型是符合科学放松原则的。
将左手(左臂)自然下垂,此时手呈半握拳状(休息位)。
之后保持住此状态将手放到琴上,用食指的掌指关节(手掌与手指相连接的关节,也称掌关节)和拇指掌指关节轻夹住琴杆,在这时食指的第二指关节处于最高点。
这时的手型是上文中所提到的技术性手型(图1-1)的基本雏形。
(二)四度定位法技术性手型的基本形态确定之后就需要四度定位的方法给手的各个工作部分定位。
各把位在一根琴弦上的音程范围取决于第一指到第四指之间的距离。
这两根手指成为了各把位的两个定点。
一指到四指最自然的距离可以看成是四度音程。
所谓四度定位法就是通过四度音程的框架(食指到小指所形成的四度音程框架)来确定手的角度、手指延展幅度、手指触弦点、手指触弦角度。
四度定位步骤:在基本形态的基础上。
以D调为准,依次以保留指按下la si do re 四个音,然后调整虎口位置到自己舒服的位置,一般虎口处于一指与二指之间。
拇指与琴杆基本成45°夹角。
之后便形成图1-2的手型。
以四根手指全部能同时触弦为前提的四度定位法,把手指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从根本上基于手的休息位,在此状态下手指工作会更加稳定和准确,充分减少手的疲劳度。
二、抬指抬指训练是为了提高手指肌肉(尤其是肌腱)之间的协调能力和建立一种手指在琴弦上“走路”的条件反射。
二胡中的抬指训练是借鉴于钢琴演奏中的《哈农练指法》中的高抬指训练。
对于提高手指力量,手指反应速度有很大帮助。
在二胡中抬指可分为高抬指和低抬指两种。
高抬指应用方法和钢琴高抬指大体相同,是重要的抬指技术,主要训练指伸肌腱反映速度。
低抬指建立在高抬指的基础上,是为快速交替指做准备。
手指上抬高度保持在很小的幅度时才能“快起来”。
(一)手指触弦法每一个手指真正抬起的动作是由指根关节所做的,手指只是这个动作的传递者,只是这个动作的仆人。
肌腱生理学研究指出手指屈伸活动,取决于手部内、外在肌的协调运动。
屈指运动起自近侧指间关节、掌指关节,随后是远侧指间关节(距离掌关节较远的指关节)的活动。
远侧指间关节的活动速率比近侧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要慢。
根据手指肌腱的生理学研究来看。
以掌关节为运动轴心的抬指速度要大于指关节的抬指速度,掌关节为运动轴的抬指速度最快且更为灵活。
这就要求触弦手指像锤子一样敲击琴弦(就像钢琴内部琴槌),而不是以手指第二关节为轴触摸琴弦。
以指根(掌指关节)为运动轴心,手指保持触弦时的弯度,进行抬起落下的重复动作。
这样的抬指动作可以保证抬起前的触弦点和落下后的触弦点在同一点,同时也保证了音高的准确度。
(二)手指肌腱简述伸肌群和屈肌群是抬指落指运动的主要工作源,指伸肌腱与指屈肌腱最直接的控制着手指抬与落。
抬指的训练也主要针对的是指屈肌腱和指伸肌腱的训练。
屈指肌腱分深浅两条(图2-1),牵引手指末端活动的是指深屈肌腱,牵引近端活动的是指浅屈肌腱,两条肌腱都位于指骨下方。
指伸肌腱(图2-2)位于掌骨上方。
是控制手掌张开,手指抬起的主要肌腱。
抬指是针对肌腱的锻炼,使其独立,协调,有弹性。
如同舞蹈的压腿训练一样,长期的重复性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三)高抬指所谓高抬指是尽量抬高手指的一种大幅度的关节运动。
高抬指应用于经过四度定位之后的手型。
在此手型的基础上进行重复的抬指训练,以建立一种条件反射。
钢琴中的高抬指下键时如果手指距离琴键有一定的高度,击键将变得更加有力。
从物理学角度看可解释为:在下键的过程中手指的势能转化为动能,手指抬得越高则势能越大,因此接触琴键的瞬间手指所获得的动能也就越大。
如果这些表现在听觉上,就是响度增加了。
高抬指的可行性可以从肌肉长度与张力之间的关系来解释。
要使肌肉产生最大力量,在收缩前最好处于被动拉长状态,即长于静止长度。
收缩前短于静止长度的肌肉就不能充分发挥其收缩作用。
由此得出,如果要使手部参与抬指的肌肉和肌腱达到最大力量并得到充分锻炼就必须达到其最长的被动拉长状态。
如此才能充分的发挥手下落时的自然重力和势能。
1.食指(一指、示指)高抬指:首先,控制掌关节以后的部分锁定不动,拇指和食指掌指关节两个控琴点稳定。
其次,以食指指根(掌指关节)为轴,锁定食指弯曲度,将手指上抬至极限,此时需注意手心不可同方向运动,手掌需保持向下的稳定。
最后,抬指方向竖直向上,顺琴弦方向运动。
手指抬至极限后食指由于肌腱的收缩力量具有了一定的势能,依靠肌腱的收缩力,让手指回落到琴弦上。
把手指放下来只需要很少的力量,因为有一种自然的重量(手指在万有引力作用下所产生的自然下落,也可称为手指的自然重力)可以使他们掉下来。
二胡中的高抬指与钢琴高抬指不同,钢琴高抬指在具有势能的同时需要手腕和小臂的辅助来改变力度从而改变音量。
而二胡的琴弦处于悬空状态,不同于小提琴,二胡琴弦下面无指板,如果在这个下落的势能之外加之其他力量必然会影响琴弦张力,造成琴弦的下陷从而导致音准问题。
左手基本任务只是确定音位,二胡的音量取决于右手而不是左手。
所以二胡的高抬指下落只需要肌腱收缩的势能即可。
在势能作用下回落的同时也要适当保持对食指弯曲度的控制。
让其下落后的触弦点,和抬指前的触弦点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