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强军战歌

强军战歌
3、多媒体出示《强军战歌》乐谱,让学生视听谈感受。
4、学唱《强军战歌》旋律。
5、诵读歌词。
6、播放伴奏随音乐轻声演唱。
7、分声部演唱.
8、合唱指挥知识介绍
9、小结。
10、演唱《强军战歌》《看我的》结束本课。
拓展表演
1、分组演唱2、师生点评。
背景资料
《强军战歌》创作于2013年,由印青作曲、王晓岭作词。2013年,为营造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的浓厚文化氛围,总政宣传部组织创作歌曲《强军战歌》,并推荐全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学唱。9月29日,总政治部主办的“强军战歌演唱会”用铿锵恢弘的旋律、激情澎湃的歌声,抒发三军将士和武警部队官兵牢记强军目标、坚定强军信念、献身强军实践的坚定决心和豪情壮志。
音乐课导学案班级 姓名
学科
音 乐
歌 曲
时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设计人
刘 峰
学号




重点
难点
11 学习了解合唱指挥的有关知识




了解歌曲《强军战歌》创作背景




1、课前活动:演唱《当兵的人》
2、观看视频2015年纪念抗战阅兵式片段学生介绍《强军战歌》
3、师: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中国首次在国庆节以外的日子举行阅兵式,也将是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战胜国的中国首次举办如此规模的盛典。此次参阅的我军50个方队,他们展示着70年前中国军民英勇抗敌的历史功绩,象征着历经战火考验的人民军队正阔步迈向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当这首雄壮威武的《强军战歌》在天安门广场响起时,我想同学们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那就随老师琴声学唱歌曲。

大班音乐优秀导学案《锅碗瓢盆交响曲》

大班音乐优秀导学案《锅碗瓢盆交响曲》

大班音乐优秀导学案《锅碗瓢盆交响曲》一、概述《锅碗瓢盆交响曲》是一首非常有趣的音乐作品,既能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同时也能让他们认识到家庭生活中的各种日常用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为大班幼儿提供一份完整的导学案,帮助他们学习和欣赏这首音乐作品。

二、目标通过本次授课,大班幼儿应该能够:•了解《锅碗瓢盆交响曲》的背景和形式;•能够听出不同的乐器声响,理解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和声;•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和表演方式将音乐表达出来;•能够用音乐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欣赏能力。

三、学习步骤1.介绍音乐和创作背景让孩子们了解《锅碗瓢盆交响曲》的背景,这首音乐作品由诺贝尔奖获得者塔瓦雷斯创作,他的灵感来源于餐桌上的不同日常用品。

2.欣赏音乐播放音乐录音,让孩子们仔细聆听,尝试感受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和声。

可以边听边画,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首音乐的感受。

3.掌握乐曲结构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帮助孩子们了解乐曲的结构和构成部分。

可以通过播放完整曲目,逐一介绍每一个部分的名称和内容。

4.掌握乐器和音乐元素介绍使用的乐器,如大碗、小碗、各种器皿等,并让孩子们感受不同乐器声音的特点。

同时学习音乐元素,如音量,音高,速度和节奏。

5.用不同方法表达音乐让孩子们分组,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和打击对象,自行编排、表演音乐,或者用身体语言表现音乐节奏、旋律和情感。

6.创造自己的音乐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素材,例如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出一些常见的物品,以自己的方式组合起来,编排成口胡或者歌曲,再加上简单的乐器即可。

四、教学策略•学习音乐基础知识。

通过介绍歌曲的歌词、乐器等,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基本认知能力。

•听音辨识。

将幼儿带入音乐的世界,让其通过近距离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和乐器的声响特点。

•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让幼儿学会与别人合作完成一项任务。

•自主探究。

通过提供乐器和日常用品,让幼儿自主探究,逐一了解不同器物的音响特点,培养幼儿探索和创造的思维能力。

二年级(上册)音乐导学案(全册)

二年级(上册)音乐导学案(全册)

导学案设计科目音乐——————————————————年级二年级——————————————————册数三册——————————————————班级——————————————————执教者——————————————————导学案设计(2)课题问声好(三课时)主备人教者课型综合课使用时间课标要求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导学目标知识目标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能力目标能记忆乐曲主部主题,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情感目标能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导学重难点重点:聆听乐曲,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难点:教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教法谈话法、讨论法、探究法学法练习法、讨论法、探究法、体验法导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课件、打击乐器教案来源自撰第2课时:导学过程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1、以水车图片及乐曲前奏中的水车音响引入乐曲《森林水车》2、提问:请同学来说说水车的作用1、聆听音乐,感受音乐2、回答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聆听音乐主部主题A 1、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提问:(1)主题A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2)主题A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2、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并提问:主题A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1、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回答:(1)比较密集(2)小提琴2、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他们聆听音乐的愿望。

聆听全曲1、完整播放《森林水车》乐曲,并提问: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2、播放乐曲《森林水车》序奏部分3.播放插部B4.播放插部C5.再次完整播放乐曲指导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回答:3次2、学生感受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3.听赏插部B4.听赏插部C5.再次完整听赏乐曲乐曲播放结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可以用颜色、图式等方式)表现乐曲1、将学生分成四个组,每个组积极开动脑筋,分别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序奏、主部主题A、插部B、插部C四个部分2、指导、点评3、指导、点评1、学生按照分组,分别讨论2、分组汇报(1)第一组(序奏):用竖笛吹奏序奏部分。

二年级下册音乐导学案1-6课

二年级下册音乐导学案1-6课

二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小学音乐二年级第一课备课人:时间:2013.2.22教材分析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2、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过程与方法: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小树快长高》、《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l. 童声齐唱《嘀哩嘀哩》2/4拍、大调式、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

4小节乐句构成。

第一乐段的第一乐句由大调主三和弦的三个音do、mi、sol构成,开始时作下行,在明亮的音调中糅入了柔和的色彩,给人以明朗、亲切之感。

这一乐句是全曲的核心,揭示了歌曲咏唱的主题--春天。

第二乐句在前句的音调基础上略作发展,与之呼应。

在第一乐句重复出现(即第三乐句)之后,第四乐句不再像前面三个乐句那样划分两个乐节,而是全句一气呵成,句末则运用休止符阻断形成顿挫感很强的节奏:显得活泼、俏皮,颇具童趣。

感情。

2.歌曲《春晓》《春晓》是一首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同名诗创作的歌曲。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

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藏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鸟,那潇潇风雨。

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

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合,有使人应接不暇之感。

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让人想起那如烟似梦般的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

而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像,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漫春光,这是用春声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

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

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

春天来了内容重点:学会用轻柔、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树妈妈》,体会母爱的伟大。

小班音乐公开课导学案《找朋友》

小班音乐公开课导学案《找朋友》

小班音乐公开课导学案《找朋友》一、课程背景小班音乐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可以帮助幼儿培养音乐兴趣,感受音乐情感,提高审美水平,丰富幼儿的感官体验。

本次公开课的主题是《找朋友》,通过唱歌、舞蹈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锻炼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让幼儿感受到友情的温馨。

二、教学目标1. 感受音乐情感通过唱歌、舞蹈等形式,帮助幼儿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培养幼儿的情感意识。

2. 了解好朋友的特点通过歌曲《找朋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好朋友,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3. 锻炼肢体协调能力通过舞蹈等形式,让幼儿动起来,锻炼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安排1. 游戏环节(5分钟)老师向幼儿们介绍今天的主题《找朋友》,并进行游戏环节。

游戏规则是,幼儿们站在一起,闭上眼睛,然后老师说“找你的好朋友”,幼儿们要睁开眼睛去找自己的好朋友。

2. 歌曲环节(10分钟)老师向幼儿们介绍今天要唱的歌曲《找朋友》,教唱歌曲的歌词和动作,并唱几遍让幼儿们跟唱。

3. 舞蹈环节(15分钟)老师向幼儿们介绍今天要跳的舞蹈,教授舞蹈动作,并让幼儿们跟随跳。

4. 制作卡片环节(20分钟)老师为幼儿们准备颜色纸和各种装饰品,让幼儿们制作自己的好朋友卡片。

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们谈论好朋友的特点和自己和好朋友之间的相处方式。

5. 游戏环节(10分钟)通过游戏环节,巩固幼儿们对好朋友的认知和社交能力。

6. 结束语及反思(5分钟)通过结束语和反思环节,让幼儿们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更深的印象,并反思自己在学习中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如下:1.歌曲《找朋友》;2.舞蹈音乐;3.贴纸、颜色纸、装饰物等制作卡片的材料。

五、反思通过本次公开课的教学,幼儿们对好朋友的认知和社交能力得到了锻炼,幼儿们的情感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同时,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需要尽可能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让课堂更生动、有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上册音乐导学案

四年级上册音乐导学案

四年级上册音乐导学案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为四年级上册的音乐研究提供一份完整的导学案,帮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培养音乐艺术兴趣。

第一课:音乐的概念与分类研究目标- 了解音乐的定义和作用;- 掌握音乐的分类方法。

研究内容1. 音乐的定义:音乐是指通过声音和节奏组织起来的艺术形式,能够表达情感和思想。

2. 音乐的作用:音乐可以使人放松、愉悦,也可以表达情感,传达信息。

3. 音乐的分类:按照音乐的表现形式和风格可以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研究活动1. 听音乐:老师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并分类。

2. 绘画活动:学生根据对音乐的理解,以图画的形式表达各种音乐类型。

3. 讨论与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在小组内讨论各种音乐类型的特点。

第二课:音乐的要素研究目标- 了解音乐的要素;- 掌握音乐的基本节奏。

研究内容1. 音高:音乐中高低不同的音调;2. 音色:乐器或声音的特点;3. 节奏:音乐中的节拍感。

研究活动1. 听音乐:老师播放不同的音乐片段,让学生聆听并分辨出其中的音高、音色和节奏。

2. 手拍节奏:老师给出一段简单的节奏,学生进行手拍跟随。

3. 创作节奏:学生利用身体发出节奏声音,小组合作创作一段简短的节奏乐曲。

第三课:音乐的节拍与节奏研究目标- 理解音乐的节拍和节奏;- 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

研究内容1. 音乐的节拍感:音乐中有规律的重复声音;2. 音乐的节奏:音乐中不同时值音符的组合。

研究活动1. 听音乐:学生聆听不同节拍和节奏的音乐,并用手或脚进行模仿。

2. 音乐效果图:学生根据对节拍和节奏的理解,用图画的方式表达出音乐的节奏感。

3. 集体合奏:学生利用简单乐器或身体发声,小组进行合作演奏一段简短的乐曲。

总结通过本文档的研究,在四年级上册音乐研究中,学生将了解音乐的概念和分类,音乐的要素以及音乐的节拍与节奏。

通过多种研究活动的参与,学生将培养音乐艺术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音乐会协调导入》导学案

《音乐会协调导入》导学案

《音乐会协调导入》导学案音乐会协调导入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音乐会的定义和形式。

2. 了解音乐会的组织和策划过程。

3. 掌握音乐会协调导入的重要性和技巧。

4. 学会运用音乐会协调导入的方法,提升音乐会的观赏效果。

二、导入活动1. 音乐会的定义与形式音乐会是一种专门为观众演奏音乐的公开表演活动。

它以音乐演出为主要内容,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和表演方式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目前常见的音乐会形式有独奏音乐会、乐团音乐会、室内音乐会等。

2. 音乐会的组织和策划过程音乐会的组织和策划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音乐会的主题和内容:音乐会的主题应该明确,符合观众需求和时代背景。

内容可以包括经典音乐作品演奏、新作品首演、特邀嘉宾表演等。

(2)选择演出团体和艺术家:根据音乐会的主题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演出团体和艺术家。

他们应该具备专业水平和较高的表演技巧,能够为观众呈现高质量的音乐表演。

(3)确定场地和时间:场地应该满足音乐会演出的需求,场地大小、音响设备等都需要考虑到。

时间要合理安排,尽量避免与其他重要活动冲突。

(4)制定演出计划:根据音乐会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制定详细的演出计划。

包括曲目选择、演出顺序、音乐会持续时间等。

(5)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方式宣传音乐会的信息,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参与。

可以通过媒体渠道、社交平台、海报宣传等方式进行宣传。

3. 音乐会协调导入的重要性和技巧音乐会协调导入是指在音乐会开始之前,为观众提供相关背景信息和艺术指导,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会。

它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观众的参与感:音乐会协调导入可以增加观众的参与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音乐会的主题、曲目和艺术家等信息,与演出内容建立认知和情感联系。

(2)提升观众的审美水平:音乐会协调导入可以帮助观众提升审美水平,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演奏特点,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3)增强音乐会的观赏效果:音乐会协调导入可以为音乐会创造良好的观赏氛围,引导观众进入专注的观赏状态,提高音乐会的艺术效果。

大班音乐公开课导学案《我是猫》

大班音乐公开课导学案《我是猫》

大班音乐公开课导学案《我是猫》一、课程背景“我是猫”这首歌是一首非常流行的儿童歌曲,歌曲中的旋律很活泼,歌词生动有趣,充满了童趣气息,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此次大班音乐公开课将以这首歌为主题,引导孩子们通过互动、合作、创造等方式,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意识。

二、课程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我是猫”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

2.让孩子们在体验音乐乐趣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集体协作精神。

3.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自主设计和制作相关乐器。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3.1 歌曲欣赏和记录通过播放“我是猫”这首歌曲,带领孩子们一起欣赏这首歌曲的音乐和歌词,同时让孩子们唱跟这首歌曲,边唱边记录歌词,了解歌词的意思。

3.2 音乐游戏和动作通过创造性的音乐游戏和动作,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和协作精神。

例如,引导孩子们根据节奏进行舞蹈和动作,或者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共同创作相关的舞蹈和动作。

3.3 制作相关乐器通过手工艺制作,让孩子们动手制作相关的乐器,如手拍、木鱼等。

让孩子们体会乐器的制作和使用过程,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4 制作“我是猫”MV通过集体协作,让孩子们共同制作一个《我是猫》MV。

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分组合作,制作MV需要策划、分工、制作等等,可以调动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反思与总结经过这次大班音乐公开课的教学,孩子们对于“我是猫”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和体验了音乐教育的乐趣和美好。

通过互动、游戏、合作等方式,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团队意识。

此外,通过手工艺制作和MV制作等活动,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持续坚持创新教育理念,不断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提高孩子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音乐课导学案

音乐课导学案

音乐课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准备的一份教学辅助材料,通过导学案,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的内容和学习目标,总结前置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习思考,并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

本篇文章将为您提供一份关于音乐课的导学案,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音乐课的内容和学习要求。

一、学习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学习音乐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3. 培养音乐鉴赏能力,提升审美水平。

二、预习内容1. 了解音乐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音乐的分类方法和主要流派;3. 学习音乐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4. 熟悉几位音乐大师的作品。

三、课堂活动1. 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a. 请学生在课前了解音乐的定义和作用,并列举几个自己认为的音乐的作用;b. 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分类方法和主要流派,通过观看视频或听音乐进行学习;c.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所喜欢的音乐类型,并讲述其特点。

2. 探究音乐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a. 介绍音乐的表达方式,如旋律、节奏、和声等,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b. 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艺术形式,如交响乐、室内乐、歌剧等,并展示相关的作品;c. 学生分小组,选择一种音乐形式,进行创作或表演。

3. 培养音乐鉴赏能力,提升审美水平a. 引导学生观看经典音乐表演,如交响乐音乐会、独奏音乐会等,学习欣赏音乐的技巧;b. 学生分小组进行音乐欣赏,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分析其曲式、情绪和表达方式;c. 进行音乐知识竞赛或音乐作品分享,推动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四、学习资源1. 音乐课教科书相关章节;2. 音乐类电影或纪录片;3. 音乐类网站或应用程序。

五、练习题1. 音乐可以通过()表达情感和思想。

A. 画面B. 舞蹈C. 声音D. 语言2. 下列哪个不属于音乐的主要分类?A. 古典音乐B. 摇滚音乐C. 流行音乐D. 电影音乐3. 以下哪种音乐形式是以音乐家独奏为主?A. 交响乐B. 协奏曲C. 歌剧D. 独奏曲六、作业要求1.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成员选择一种音乐类型,准备一份简短的介绍稿,并结合具体的音乐作品进行展示;2. 个人创作:学生自由选择一种音乐形式进行创作,并在下节课进行演示或分享;3. 课后听音乐并进行欣赏,选择三首自己喜欢的音乐,写一篇音乐评论文。

大班音乐公开课导学案《小老鼠和啤酒桶》

大班音乐公开课导学案《小老鼠和啤酒桶》

大班音乐公开课导学案《小老鼠和啤酒桶》音乐故事简介《小老鼠和啤酒桶》是一首著名的儿童歌曲,通常用于幼儿教育和儿童娱乐。

这首歌曲是由德国作曲家霍夫曼(Ernst Anschütz)创作于1824年,旋律欢快、朗朗上口,是一首非常活泼的歌曲。

歌曲中的小老鼠非常机智,想方设法从啤酒桶里取到啤酒,非常逗人喜爱。

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会:•能够唱出歌曲中的主旋律;•能够理解歌词的意思;•能够表演角色扮演;•锻炼兴趣和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准备•播放器;•掌声器或其它打击乐器;•角色扮演道具:便宜的老鼠耳朵和小酒杯。

教学过程第一步:欣赏《小老鼠和啤酒桶》首先,放一遍《小老鼠和啤酒桶》的歌曲,供学生欣赏。

第二步:唱歌唱《小老鼠和啤酒桶》。

教师可以先唱,然后让学生一起跟着唱。

学生唱歌时可以拍打打击乐器,或者用掌声器发出掌声,让唱歌更加生动、欢快。

第三步: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中的歌词,或者在黑板上写出歌词,让学生跟着读。

第四步:进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本节课程的重点。

教师可以请几位学生分别扮演歌曲中的老鼠和啤酒桶,进行表演。

整个过程可以让全班同学观看,让小演员们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和感受。

第五步:制作道具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好便宜的老鼠耳朵和小酒杯,让学生自行制作。

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工作技能。

第六步:总结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总结讨论,回顾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察。

教学效果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学生的评估:•麦克风测试:逐个请学生唱歌,以检查他们的发音和语调是否正确。

•角色扮演评估:评估扮演老鼠和啤酒桶的学生。

例如,询问他们是否理解了角色的特点,是否传达了相应的情感,是否忠实于歌曲的描述等等。

总结通过本节公开课的学习,学生们可以进一步增强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兴趣。

学生可以通过唱歌、角色扮演和手工制作等方式,与歌曲中的内容进行深入地互动。

音乐课导学案

音乐课导学案

音乐课导学案引言:音乐是一门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组合和节奏的表达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音乐课是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听觉和表达能力。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音乐课程,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与音乐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导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2. 掌握乐器分类和演奏技巧;3. 进一步认识音乐文化和音乐家的作品;4.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导学步骤:第一步:音乐基础知识介绍(200字)音乐是由声音发出的艺术形式,它包含许多基本概念和元素。

在这一部分,教师将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定义、音高、音长、节奏、旋律等基本概念。

通过示范和练习,学生可以逐渐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第二步: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技巧(300字)乐器是音乐的核心,了解和掌握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技巧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至关重要。

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介绍常见的乐器分类,如弦乐器、管乐器、键盘乐器和打击乐器,并简要介绍每个分类中的典型代表。

教师可以示范一些乐器的演奏技巧,鼓励学生尝试并展示自己的才艺。

第三步:音乐文化和音乐家介绍(300字)音乐与人类文化密不可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

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和音乐家,介绍他们对音乐的贡献和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录音、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文化的魅力。

第四步:音乐鉴赏和表演(400字)音乐不仅仅是欣赏,也可以通过演奏和表演来表达个人情感和才能。

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曲目,并提供乐器和指导,让学生们亲自尝试演奏。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规模的音乐表演,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

总结:音乐课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的重要渠道,通过本导学案的教学实践,学生将能够全面发展与音乐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希望这个导学案对于音乐教学的规划和实施有所帮助,让学生们在音乐的世界中享受学习和创造的乐趣!。

夜半乐导学案

夜半乐导学案

夜半乐导学案一、活动准备给学生准备乐器,如小提琴、钢琴、吉他等,并确保这些乐器是调好音的。

另外,准备一段具有旋律性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

二、活动目标1. 了解音乐中的旋律和节奏感;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三、活动步骤1. 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具有旋律性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和学生一起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演示讲解(10分钟)介绍音乐中的旋律和节奏感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同时,可以拿起各种乐器进行示范,让学生听到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和旋律。

3. 学习实践(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使用不同的乐器,领悟并表达自己的旋律感和节奏感。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旋律和节奏进行让学生模仿,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一段旋律和节奏。

4. 分享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演奏他们自己创作的旋律和节奏,其他学生可以边听边欣赏,并进行评价和互动。

同时,老师也可以给予学生一些鼓励和指导。

5. 总结回顾(5分钟)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旋律和节奏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磨练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

四、活动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音乐剧,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2. 组织学生进行合奏或合唱,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3. 鼓励学生学习一种乐器,并参加相关的考级或比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自信心。

五、课堂总结通过夜半乐导学案这一活动,学生们能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增加他们对旋律和节奏的理解,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也为他们将来进一步发展音乐天赋打下基础。

在其他课程中,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设计导学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年级上册音乐导学案第7课快乐的小笛子

一年级上册音乐导学案第7课快乐的小笛子

资阳市雁江区一年级音乐(学科)导学案
乐器演奏的吗?
听1、师:老师这里刚好有支
竖笛,想不想听一听呢?
(师吹奏歌曲《快乐的小笛
子》)老师刚才吹奏的这
个曲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
感受呢?悲伤还是欢快
呢?
2、小朋友们每一天都过着
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的小
笛子呢,它的每一天也是过
得很快乐的呢。

我们一起去
听一听,小笛子是用怎样的
方式表达它的快乐心情呢。

(播放音乐《快乐的小笛
子》,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1、生:边听边点头。

2、生回答:欢快。

3、生安静聆听,感
受歌曲情绪。

生表达
自己的感受(活泼
地、快乐地……)
实物展示(演奏),
可以让学生很好的
理解歌曲所要表达
的内容。

通过录音的播放让
学生初步的感受歌
曲;。

外研版音乐九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外研版音乐九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外研版音乐九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本文档旨在为九年级上册的外研版音乐课程提供导学案和答案供参考。

下面是各单元的导学案及相应的答案。

第一单元:音乐三要素导学案本单元将讨论音乐的三要素:旋律、节奏和和声。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 什么是旋律?它在音乐中起到什么作用?2. 什么是节奏?它是如何组织音乐的?3. 什么是和声?它是如何与旋律和节奏共同构成音乐的?答案1. 旋律是一段具有音高变化的乐音组成的音乐片段。

它在音乐中起到主导和表达情感的作用。

2. 节奏是音乐中有规律的重复与变化的模式。

它通过组织不同的音符和音符组合来创造音乐的节奏感。

3. 和声是由不同音高的声音同时发出,相互组合形成的音响效果。

它通过与旋律和节奏的交织和变化,增强音乐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第二单元:音乐的表现手法导学案本单元将介绍音乐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任务:1. 列举并解释三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并分析其中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 以小组形式创作一段具有特定表现手法的简短音乐片段并演奏给同学们听。

答案1. 延音:使用长音符延长音符的持续时间,表达出柔和、细腻的情感。

变化:通过速度、音量、音高等方面的变化,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对比:通过对比不同音乐元素的差异,突出重点,增强音乐表现力。

2. 音乐选择和分析请根据个人喜好和实际情况进行。

3. 小组创作任务请根据老师的具体指导进行。

...(继续编写其他单元的导学案和答案)。

七年级音乐上册导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音乐上册导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音乐上册导学案(人教版)第一章:音乐鉴赏基础一、人的听觉特点1. 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20,000赫兹之间。

2. 人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感受和反应。

3. 音高越高,频率越快,人的听觉就会感到越尖锐;音高越低,频率越慢,人的听觉就会感到越低沉。

二、乐理基础知识1. 音符和节拍:音符是乐谱中的音符号,用来表示音高和时值;节拍是音乐的时间基础,用来划分音乐的节奏。

2. 声音的性质:音量、音色和音调。

3. 声音的组成:单音和和音。

4. 音乐基本功:唱歌、节奏、和声、视唱练耳。

三、音乐的基本要素1. 节奏、旋律、和声、节拍。

2. 乐曲的结构:主题、变奏、副题、过渡、发展、再现等。

第二章:中国音乐一、中国民族音乐1. 形成背景: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多民族文化的交融。

2. 特点:旋律优美、情感深沉、音乐性强。

3. 类型:山歌、江南丝竹、京剧、评剧、曲艺等。

二、中国古典音乐1. 形成背景:各朝代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多次融合。

2. 特点:华丽、典雅、复杂、技巧性强。

3. 代表曲目:《广陵散》、《二泉映月》、《梅花三弄》等。

三、中国近现代音乐1. 形成背景: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国内音乐形式的创新。

2. 特点:体现中国当代社会、政治、文化的特征和精神风貌。

3. 代表曲目:《黄河大合唱》、《我的祖国》等。

第三章:西方音乐一、欧洲古典音乐1. 形成背景:欧洲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2. 特点:超脱尘世、高雅庄重、曲式复杂。

3. 代表作家: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

二、浪漫主义音乐1. 形成背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艺术文化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2. 特点:感性、热情、高度自由、超脱理性的审美特征。

3. 代表作家:舒曼、肖邦、李斯特等。

三、现代音乐1. 形成背景:20世纪以来,各种音乐流派和音乐技法出现和发展。

2. 特点:多样性、自由性、实验性、表现力强。

3. 代表作家:斯特拉文斯基、拉赫玛尼诺夫、德彪西等。

第四章:世界音乐概述一、非洲音乐1. 特点:节奏鲜明、鼓点强烈、音乐性强。

六音上册导学案

六音上册导学案

A、分析拍号后,生自行准备,1-4组第一条,其余的第二条。

B、请个别生念念拍拍,(注意:XXX,XXXXXXX较难),后集体评议C、要求匀速进行节奏练习,整体的可由慢到快。

对照下面三组节奏,按老师所拍的先后次序,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XXXXX┃X-║()XXX┃XXX║()XXXXXX┃X-║方法:A、请个别学生上面拍打,其余评议是否正确。

B、生自由练习C、听老师打节奏,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小括号中。

D、按序号连起来练习五、欣赏歌曲《天堂》。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3、第二次播放歌曲,讨论:A、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特色?B、歌曲曲调由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深情表现了对家乡的赞美,第二部分高亢、充满激情,表现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这种变化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六年级音乐上册导学案将第一部分连起来演唱。

象这样的部分我们通常把它称作歌曲的“主歌”出示重点内容:主歌进入第二部分,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典型节奏。

(学生找出典型节奏后,按节奏划一划,并唱一唱)你发现了什么?(共有三句典型节奏,并且每一句中都有相同的部分,只有个别地方出现不同。

)结合歌词看一看,为什么不象第一部分一样,用完全相同的节奏?(人的情绪是起伏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节奏的设置上是会有所变化的。

)对照第一部分,小结:第二部分的歌词反复出现是在抒发情感,旋律起伏将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

我们把它称为“副歌”出示重点内容:副歌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嘹亮、悠扬)情绪(饱满)来演唱三、欣赏《两颗小星星》《两颗小星星》是影片《英俊少年》中的插曲,歌曲旋律流畅、真切感人。

六年级音乐上册导学案3、那就让我们跟随着电影中的人物一起走进《雪绒花》这首歌中,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并且大家可以边听边轻轻地跟哼唱。

(播放歌曲录音范唱,出示多媒体课件)4、有了大家情感上的投入,很多同学已经能跟着唱了。

那就让我们最和谐、最抒情的歌声、完整地来唱一遍这首歌。

《家乡的歌》 导学案

《家乡的歌》 导学案

《家乡的歌》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家乡歌曲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2、学会欣赏和分析家乡歌曲的音乐元素。

3、培养对家乡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家乡歌曲的风格特点和表现形式。

(2)理解家乡歌曲所承载的文化和情感。

2、难点(1)能够深入分析家乡歌曲的音乐元素和创作手法。

(2)通过学习,激发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家乡音乐的责任感。

三、学习方法1、聆听欣赏:多听家乡的歌曲,感受其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

2、分析比较:对比不同地区的家乡歌曲,找出它们的异同之处。

3、查阅资料: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了解家乡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播放一首大家熟悉的家乡歌曲,如《_____》,让同学们谈谈听到这首歌时的感受,引导同学们进入家乡歌曲的世界。

(二)知识讲解1、家乡歌曲的定义家乡歌曲是指具有本地特色,反映本地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历史文化等内容的歌曲。

2、家乡歌曲的特点(1)旋律:通常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可能运用当地独特的音阶、调式。

(2)节奏:节奏型可能与当地的劳动生活、民间舞蹈相关。

(3)歌词:多以家乡的山水、人物、故事为题材,语言质朴、生动。

3、家乡歌曲的文化内涵(1)传承历史:记录了家乡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

(2)表达情感:抒发了家乡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等情感。

(3)展示民俗:反映了当地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

(三)作品欣赏1、播放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家乡歌曲,如《_____》《_____》等。

2、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注意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并思考以下问题:(1)这首歌的旋律有什么特点?(2)节奏是怎样的,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3)歌词描绘了怎样的场景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四)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2、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实践活动1、学唱一首家乡歌曲选择一首简单易学的家乡歌曲,如《_____》,教师带领学生学唱,体会歌曲的韵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导入课题
师语:到底是哪位朋友呢?让我们听一听下面这首歌,就知道了!
教师放课件《小骆驼》范唱,学生认真欣赏,听后回答“小骆驼”,教师同时板书课题:
小骆驼
(一)、走进沙漠(创设情境)
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骆驼及其生活环境。教师随学生回答展示课件,小骆驼图和沙漠图。
师语:沙漠处处充满艰险,但也有它神秘之处。今天小骆驼要跟随商队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给边防军战士们运送粮食,途中要经过一片大沙漠,你们愿意前往吗?让我们随着音乐一块出发吧!
(三)、沙漠的歌声(自主学习)
1、师语:我们和小骆驼顺利地进入了沙漠,听沙漠传来了歌声,
教师放课件音乐片段1,学生欣赏
2/4 3 0 3 0 6 6 6 6 3 1 2 3 –
一 只 小骆 驼要过大沙 漠,
走 路 不回 头一步一脚 窝,
教师让学生找出八分休止符,并让个别学生试着唱出本段歌谱,其余学生评价八分休止符是否唱准,
前 面 有歌声, 前面 有花 朵




师语:这时小骆驼的脚步有没有变化?生答:有,变得轻快了。师语:找出脚步变轻快的小音符,生答:八分休止符。
教师弹奏本段旋律,学生试着唱谱和歌词。
4、学生把小骆驼脚步前后变化完整视唱。
5、师语:小骆驼走啊走,突然眼前一亮,它终于不畏艰辛走出了大沙漠,看到了绿洲,到达了目的地。激来自情导课
1、组织教学:师生音乐问好
师语: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小朋友和咱们一块
来上音乐课,不知道大家欢迎吗?(生答),那么我们
用有节奏的掌声表示欢迎吧!
2/4(1)、 X 0 X O X X X X X X X X _




(2)、 X . X X - X . X X -
学生模仿教师拍出节奏,变换鼓掌方式,学生拍出,同时比较两种不同节奏。
师语:你认为本段旋律情绪怎样?学生答,欢快。
教师引导:你认为这样欢快的旋律哪个音符起到了关键作用?




学生回答,八分休止符
师语:那么小骆驼脚步是轻快地还是沉重的?生答:轻快。音符的时值的长短在旋律的情绪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让我们体验一下这段旋律吧。教师唱出加休止符和不加休止符两段旋律,让学生比较,哪段最合适。
O 八分休止符
师语:快,跟上小骆驼的这一串脚印,不要掉队哦!唱会这串脚印我们就会顺利走进沙漠!
教师点脚印,学生边划拍边唱,教师注意学生唱时要把握好时值和音准。
2/4 3 5 0 5 3 2 1 0 2 3 0 3 1 6 5 0
个别学生唱出,其余学生评价,看是否唱准八分休止符,然后同桌或小组互相检查。
学生选出加休止符的旋律,教师弹奏,学生视唱谱,并加词唱。
2、师语:小骆驼一直往前走,这时沙漠天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放课件,风沙声,生答,遇到了沙暴
师语:同学们,你是要继续前进还是原路返回呢?生答:继续前进。那么我们听一听,小骆驼的脚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放课件音乐片段2
2/4 2 . 1 2 - 1 . 6 6 -
学生推荐唱得好的学生上台表演,同时奖励红花,给以鼓励。
师语:我们与小骆驼的沙漠之行就要结束了,今天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吗?
学生纷纷回答:认识了八分休止符、战胜了沙漠、小骆驼非常勇敢……
师语:别看一个小小的八分休止符,它在乐曲情绪上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瞧,小骆驼在和我们招手说再见呢,咱们也唱着歌和它挥挥手把!
走 啊走 走 啊 走
学生回答:脚步艰难。学生模仿小骆驼边随音乐唱边艰难地走,
师问:这里音符的时值变得长还是短?生答,长。
学生岁教师的琴声唱谱。
3、师语:那么是什么使得小骆驼遇到风暴还要继续前进呢?
师放课件,学生听后答出。
2/4 2 0 2 0 1 2 2 0 3 6 1 6 6 -
前 面 有青草, 前面 有水 喝
教师放课件,旋律,学生欣赏
2/4 3 3 3 3 6 6 6 7 . 6 5 5 3 7 0 7 5 6 -
小骆驼呀,小骆驼,一 直 走过了大 沙 漠
7 7 0 5 6 - 3 3 0 1 2 - 1 1 0 6
叮 叮 叮 咚 叮 叮 叮咚 叮 叮 叮
6 - 3 0 3 0 6 -
咚 叮 叮 咚
师语:老师也为它高兴,我也来唱一唱。教师范唱本段歌词,学生再次听赏。教师让学生唱模仿驼铃声旋律,以小组或个别学生再次试唱,教师问学生这里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唱?生答,欢快稍强或由强再到弱再到强。
(四)、绿洲欢歌(展示交流)
师语:绿洲不仅有青草、美丽的花朵,还有动听的歌声,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段沙漠之行!
教师放课件范唱,学生再次完整欣赏。
师生巩固练唱:对唱、齐唱、小组唱,独唱等,学生评价,尤其




对于独唱的学生,教师从咬字、音量、表情及八分休止符给予全面评价。
学生以组或同桌为单位(星级评价),用以上评价标准互相检查,基本掌握的一颗星,有表情演唱声音甜美的两颗星,唱的很棒的三颗星。
音乐课导学案
20XX年5 月 6日星期 5
单元
导 学 内 容
课 时
主备人

《小 骆 驼》

刘忆玲




1、认识八分休止符,感受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的停顿时值。
2、准确、快乐地演唱歌曲《小骆驼》。
3、培养学生音乐美感。



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感受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教具
课件 电子琴
学具
导 学 过 程 二度设计
教师放课件范唱,学生再次边学骆驼走,边欣赏歌曲。
(二)、沙漠脚印(任务呈现)
师语:小骆驼每走一步都留下了深浅不一的脚印,
教师放课件脚印,并点击脚印上的音符,学生边观察边听,
师语:谁有疑问?或者谁发现了哪个脚印没有声音?
学生找出




课件展示,师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个音符?它是谁?
教师介绍音符,并且边板书边读出:模样圆又胖,坐着小横杠,歌中遇到我,小嘴快闭上。我的名字叫做八分休止符,遇上我要休息半拍哦。
学生齐唱《小骆驼》,挥手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