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与文明)第五讲礼仪
中国历史文明礼仪
27024/7/1
言行礼仪
古代中国的言行礼仪 要求人们说话要诚实 、中肯,态度要恭敬 、谦虚。例如,《论 语》中说:"君子欲 讷于言而敏于行。" 即强调人们应该少说 空话,多做实事。同 时,在言行中还要注 意避免傲慢、暴躁、 奸诈等不良行为
28024/7/1
仪容仪表
古代中国的仪容仪表要求人们注 重整洁、端庄、文雅。例如,《 礼记》中规定:"男女不杂坐, 不同施枷,不同巾栉。"即强调 男女有别,要注意保持距离和形 象。同时,在仪容仪表中还要注 意避免奇装异服、举止粗俗等不 良行为
210324/7/1
职场礼仪
现代职场礼仪要求人 们注重规范、专业、 诚信等原则。在职场 中,人们要遵守公司 的规定和流程,尊重 同事和上级的意见和 建议,注重沟通协调 和合作共赢。同时, 在职场中还要注意避 免不守信用、不尊重 他人等不良行为
210424/7/1
家庭礼仪
现代家庭礼仪要求人们注重亲情、和睦、尊重等原则 。在家庭中,人们要关心家人、尊重长辈、爱护晚辈 等。同时,在家庭中还要注意避免争吵、暴力等不良 行为
29024/7/1
婚丧嫁娶
古代中国的婚丧嫁娶都有一套严 格的礼仪。在婚姻方面,古代中 国的礼仪要求婚姻要遵循父母之 命、媒妁之言的原则,注重门当 户对、夫妻和谐等。在丧葬方面 ,古代中国的礼仪要求人们要表 达哀思、缅怀逝者,注重丧葬程 序的合规性和严肃性。在嫁娶方 面,古代中国的礼仪要求人们要 遵守礼法、尊重女方家长等
2Hale Waihona Puke 古代礼仪内容十分丰富,涵盖 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言行举止、
仪容仪表、婚丧嫁娶等
26024/7/1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2008-10-01 18:53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
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
“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 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
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
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现试分述如下:一、尊老敬贤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
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
“庆”就是赏赐。
古代这种传统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
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
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礼制。
《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
就是说,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
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确的要求。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
饮料茶
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料, 汤是 他们饭食时的最佳饮料, 在特别的 日子或场合上, 中国人会饮葡萄酒 或烈性酒, 却不会饮水, 这与西方 人不同。中国茶是茶楼的主要饮料, 虽然有其他饮料供应, 但他们认为 茶是最提神醒胃的饮料, 尤其是吃 了油腻的点心, 茶有助洗去油腻。 每桌都供应一个或两个茶壶, 且可 不断添饮, 客人只需揭开茶壶盖并 放在壶顶上, 便有侍应前来添滚水; 无论同席者的茶杯有多少茶, 其中 一位都可为别人斟茶, 但记著要先 为别人斟, 最后为自己斟, 这才合 乎礼仪。茶楼备有不同种类的茶叶, 客人可随个人喜好选择。
拜贺庆吊之礼
中国自古是一个人情社会, 人们相互关怀、相互体恤, 在拜贺庆吊中 有许多仪礼俗规。拜贺礼一般行于节庆期间, 是晚辈或低级地位的人向尊 长的礼敬, 同辈之间也有相互的拜贺。如古代元旦官员朝贺, 民间新年拜 年之礼。行拜贺礼时, 不仅态度恭敬, 口诵贺词, 俯首叩拜, 同时也得有贺 礼奉上。庆吊之礼, 主要行于人生大事中。人的一生要经历诞生、成年、 婚嫁、寿庆、死亡等若干阶段, 围绕着这些人生节点, 形成了一系列人生 礼仪。子孙繁衍是家族大事, 诞生礼自然隆重热闹。
餐桌摆放
日常饭食的摆设是在各座席摆上 一个饭碗、一双筷子、一只汤匙、 一碟调味酱, 用饭后通常会给客人一 条热毛巾, 代替纸巾抹手及抹嘴巴。 所有菜肴同时端上餐桌中央, 各人用 自己的筷子直接从各碟共享的菜肴 夹取食物;汤水一大锅的端上, 各人 同饮一锅汤。客人用饭时绝对可以 来一招「飞象过河」, 夹取放在远处 的菜肴。由於中国人喜欢全体共享 菜肴, 他们的餐桌大多数是圆形或方 形, 而不是西方人多用的长形餐桌。
菜肴
中式菜肴大多数不会只有一种材料, 通常有其他伴菜或配料衬托主 菜, 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 例如烹煮猪肉, 会以爽脆的绿色蔬菜做 伴菜, 如芹菜或青椒, 菜肴, 通常同时端上两款、甚至四款菜肴, 且每款菜肴都要色香味俱全, 端上次序则以菜肴的搭配为大前题, 通常同类的菜肴会同时端上, 不会 前后分别端上, 总之整顿饭都要讲求协调的搭配。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课件
不欺诈者,是为信也。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沿 袭的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礼仪作为 一种行为规范或者行为模式,使人的生活更有秩序,人际关系更为 和谐。
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风俗习惯。人是不能离开社会和群体的, 人与人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渐渐地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 久而久之这些习惯成为了人与人交际的规范,当这些交往习惯以文 字的形式被记录并同时被人们自觉地遵守后,就逐渐成为了人们交 际交往固定的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 中华礼仪,向来由两部分组成:一为礼制,二为礼俗。礼制是国 家的礼仪制度;礼俗是民间习惯形成的礼仪习俗。礼俗,指礼仪 习俗,即婚丧、祭祀、交往等各种场合的礼节。传统的礼俗内容 有冠礼、生辰、婚姻、祭拜、座次、丧葬等。从人类学角度考察, 礼俗是先于礼制的,。
季札挂剑
• 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 而其欲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 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 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 墓树而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 兮带丘墓。
• 礼:讲尊重,礼由心生。 • 仪:仪者,具体形式也,表现也。
一.礼是为了表达真诚的情感
• 诚,是儒家文化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万物都是真实的存在,无 诚无物。
• 礼是表达内心真实情感的形式。 • 失去了真诚的礼,就是徒具形式,毫无意义的虚礼。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诚为天之道 •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 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 善而固执之者也。
[新版]中国古代礼仪.pptx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 玄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 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 之 —孟子 《孟子.离娄下》
最新.
5
基本礼仪
华夏祖先用肢体动作传递“双向对等”“有序有位”的语言,这 些动作叫礼。传递下来的礼仪动作,承载华夏传统交手礼
这些礼仪动作,源自远古,源自人类没有语言的时代。是“哑 语”,是人皆能懂的“象形字”,是代代承传的“普通话”。
揖礼
在胸前抱手,轻于抱拳,重于拱手。略躬身或不躬身。 拜礼
展臂,至胸前合,拢手。男左手前,女右手前。躬身(30 度)。手臂随腰部动,头不动。 再拜礼
展臂,至面部前,拢手。躬身(45度)。手臂随腰部 动,头不动。
图 片·Picture
最新.
7
以上礼仪动作看似复杂,而平常 只用朋友间平等对等的拱手礼和敬长 的一拜礼。对方怎么行,自己怎么还, 很简单。
最新.
2
1、起源时期:夏朝以前
2、形成时期:夏、商、西周三代
(1)“五礼”
在商代已有完备的礼制,周代将其扩充和用于规范整个社会,都起到了制约和干预 的作用。 “五礼”指:
吉礼—祭祀之礼,为“五礼”之首 嘉礼—婚嫁、宴请等喜庆场合之礼
凶礼—丧葬、灾祸之礼 军礼—军旅之礼 (2)“三礼”
宾礼—是朝见天子或会见之礼
礼仪动作有十,常规礼仪动作有二。携带双向对等、有序有位, 缺一不可、两相适宜的交往原则和做人原则。
十种礼仪动作是:拱手礼、一拜礼、两拜礼、三拜礼、叩首礼、 执手礼、推手礼、交手礼、揖礼、鞠躬礼。
两种常规礼仪动作是,初相见、敬父母行一拜之礼,朋友同学同 事行拱手礼。
最新.
6
拱手礼
在胸前拢手,由前向后收,呈拱手形。向前推,不躬身。
古代文明礼仪
古代文明礼仪
古代文明的礼仪是指在古代社会中,人们所遵循的一套行为准则和规范,用于指导人们的言行举止,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古代礼仪具有较为严格的规范和仪式,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生活,包括社交、婚丧嫁娶、宴饮、服饰等。
在古代社会中,礼仪被视为维系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统治者展示威望和权威的重要方式。
因此,古代礼仪通常以尊卑有序、等级分明为基础,并注重仪式的庄重和正式。
古代社交礼仪要求人们在互动中表现出尊重和谦和的态度,包括尊称与被尊称者的称谓和礼节,以及交往中遵守的规范。
例如,见面时要行礼致意,遵守正式的问候礼仪,如鞠躬、拜访等。
另外,古代社交礼仪还包括宴请礼仪,如宴席的座次安排、用餐的顺序等。
婚丧嫁娶是古代礼仪中重要的部分。
在古代,婚姻被视为家族之间的联姻,因此婚礼具有非常庄重的仪式,包括聘礼、迎亲、婚宴等环节,以及一系列的祭祀和祈福仪式。
而丧葬礼仪则包括告别仪式、丧服、祭祀等环节,以表示对逝者的尊重和追思。
古代服饰礼仪也非常重要,人们的着装和穿戴常常受到严格的规范和约束。
在不同的场合和身份下,人们要穿戴不同的服饰,以示身份和地位的区别。
古代服饰礼仪还包括头饰、鞋袜、饰品等方面的规定。
总的来说,古代文明的礼仪是一套复杂严谨的行为规范,涉及到人们的各个方面的生活。
它不仅仅是一种仪式和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2019年中国历史文化礼仪word版本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中国历史文化礼仪精选范文:中国历史文化礼仪 (共2篇)西夏建国前后,宋朝正在大力提倡因循保守的孔孟懦学。
它不能不在党项贵族中产生某些影响,阻碍着党项的前进。
野利仁荣早就对元吴提出,“斤斤言礼言义”,决没有益处。
元昊长子宁明喜学懦、道,元吴对他很是厌恶。
一天,元昊问宁明,什么是“养生之道”。
宁明答:“不嗜杀人”。
又问什么是“冶国之术”。
宁明答“莫善于寡欲”。
元昊大怒,说“这小子说话不论不类,不是成霸业的材料”。
西夏建国,正需要巩固和发展奴隶制度,展开大规模的掳掠和镇压,保守的儒学当然完全不适合新兴的西夏国的需要。
元吴和野利仁荣极力消除儒学的影响,顺应本民族的发展需要,也在文化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定仪服——元昊建国称帝,不再采用宋朝的衣冠,改穿白色窄衫,戴红里的毡帽,脑顶后垂红结绶。
这是采择了吐蕃赞普和回鹘可汗的服制。
文武官员的服式也有规定。
文官戴戴幞头(幞音符fú),穿靴执饬,穿紫衣、绯衣,基本还是宋朝的样式。
武官按照等级戴镂金、镂银和黑漆冠,穿紫衣,系涂金的银束带。
平民穿青绿衣,以分别贵贱等级。
制礼乐——元昊又参用未制,改定朝仪。
每六日,官员朝见皇帝,称“常参”。
九日朝见,称“起居”(问候皇帝起居)。
凡吉凶、嘉宾、宗祀、燕享等,改宋九拜礼为三拜。
德明时,礼乐都照宋制。
元昊对野利仁荣说:“本族风俗,以忠实力先,战斗为事。
唐宋的缛(音褥rù)节繁音,我很不喜欢。
”元吴下令废除宋朝的五音,改为一音。
建蕃学——元昊创制西夏文字后,又命野利仁荣主持建立“蕃学”(党项学)。
用西夏文字翻译《孝经》、《尔雅》、《四言杂字》等书,选拔党项和汉族官僚子弟入学学习。
学成之后,出题试问。
学习精良,书写端正者,酌量授给官职。
著学的建立实际上是仿照宋朝的科举授官制,并借以推动夏国文化的发展。
中国古代礼仪_图文
• 傩仪。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 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周人认为自然的运 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 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 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中的主神是 方相氏。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 配的十二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 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份,方相氏和十二神 兽角色,由乐人扮演。至今仍有遗存的贵 州土家族傩堂仪最为完整典型。
上海融这里
悹擧楏
总结
•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 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 产生它的 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 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 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 服务的礼仪规 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 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 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 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 风气,进行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 值。
• 宾礼。主要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与客人
往来的馈赠礼仪有等级差别。士相见,宾 见主人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 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
• 五祀。指祭门、户、井、灶、中(中室)。周代是 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门,冬祭井。 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 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 祀司命(宫中小神)、中、国门、国行、泰厉(野鬼)、 户、灶。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 门、户、中、井的专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 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 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 《周礼》 • 周礼》展示了一个完 善的国家典制,国中 的一切都井然有序, 富于哲理。三读之后, 令人顿生"治天下如指 之掌中"的感觉
古代文明礼仪
我国古代文明礼仪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之用,和为贵”。
他教育他的弟子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古代礼仪形成于“三皇五帝”时代,到尧舜时,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
后经过夏、商、周这三个奴隶制社会国家1000余年的总结、推广,日趋完善得多了,形成了“五礼"。
这“五礼"指的是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和嘉礼。
“五礼”的内容: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分。
一、古代政治礼仪政治礼仪包括祭天、祭地、祭宗庙、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1.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
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
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
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2。
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
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
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
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3.封禅,封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去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
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举行过封禅大典.封禅活动实质上是强调君权神授的手段。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思想精华。
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精神内涵,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尊重和谦逊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重要场合,中国人都非常重视对他人的尊重。
尊重长辈、尊重师长、尊重朋友、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这是中国人一贯的礼仪之道。
而谦逊也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一个核心价值观。
中国人谐和谦逊的个性,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视传统和历史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强调尊重传统和历史,通过仪式、礼仪的传承和举行等方式将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尊重历史也是中国人敬畏自己的历史,传承文化,秉承传统的重要体现。
三、审美追求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弘扬了一种审美追求,这种审美追求是在超脱之中最能体现出中国人对完美文化的诉求。
在礼仪文化中,中国人对于仪式、礼仪、服饰等具有独特的审美取向,这种审美取向也在现代的中国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自我修养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强调自我修养,对于每一个人而言,自我修养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品质。
在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男子要养成文雅的气质,女子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和修养。
自我修养的培养和提升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五、文明礼貌中国人向来重视礼貌,尊敬长辈,懂得谦逊,顾及他人感受,在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文明礼貌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历来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礼节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六、以人为本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强调人情、人德,在处理与人方面的事务时,要体贴入微,讲究情分。
人情、人情味、人情债都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以人为本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
七、和谐共处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体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和谐共处。
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处理好人际关系,注重和睦相处,协调共生。
中国礼仪文化PPT课件
传承与发展
我们必须承认,传统礼仪中有很多东西已经不适 用于现代社会,但是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 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因此, 我们该学学“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如此,我们的传统礼仪便可继续被传承下去,带
有时代特征地发展下去。
21
谢谢观看
22
社交礼仪是社会交往中使用频率较 高的日常礼节。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 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 重别人。掌握规范的社交礼仪,能为 交往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建立、 保持、改善人际关系。
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为:尊重、遵守、 适度、自律。
11
问候礼仪
1、握手礼: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与他 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戴帽 子和手套与人握手。在正常情况下,握手的时间不宜超过3秒,必须站立握 手,以示对他人的尊重、礼貌。
8
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
它的主要内容有:
➢ 以丧礼哀死亡, ➢ 以荒礼哀区礼, ➢ 以吊礼哀祸灾, ➢ 以桧礼哀围败, ➢ 以恤礼哀寇乱。
9
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 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三礼”——《仪礼》、《礼记》、 《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 的成熟阶段。
10
中国现代社交礼仪
林川泽;祭四方百物等。
➢ 第三是祭人鬼,主要为春夏秋冬享祭先王、先
祖。
6
嘉礼是和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 ➢ 饮食之礼 ➢ 婚冠之礼 ➢ 宾射之礼 ➢ 燕之礼 ➢ 赈幡之礼 ➢ 贺庆之礼
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
它主要包括朝、宗、觐、遇、会、同、问、视
八项。
7
军礼是师旅操演、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之礼
2024版《中国传统礼仪》全套课件(完整版)
在社交平台上,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不轻易透露个人 敏感信息。
避免过度自我暴露
在发布个人动态时,避免过度自我暴露和炫耀,以免引起他人不适 或反感。
尊重他人隐私
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利,不随意转发或评论他人的私人信息。
网络暴力防范与应对方法
保持冷静
遇到网络暴力时,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轻易 被激怒或情绪化。
02
CATALOGUE
日常生活礼仪
家庭生活礼仪
01
02
03
04
尊老爱幼
尊敬长辈,关爱晚辈,维护家 庭和谐。
夫妻相敬如宾
夫妻之间应相互尊重,平等相 待。
兄弟姐妹和睦相处
兄弟姐妹之间应团结友爱,互 相帮助。
餐桌礼仪
用餐时长辈先动筷子,不随意 翻菜,不吧唧嘴等。
社交场合礼仪
见面礼仪
根据不同场合和对象, 选择合适的称谓和行礼
民间信仰与祭祀相关礼仪
民间信仰礼仪
包括求神拜佛、祈福还愿等传统 信仰习俗,以及尊重信仰自由、
文明祭祀等现代礼仪要求。
祭祀礼仪
包括祭祖、祭神等传统祭祀活动, 以及准备祭品、安排祭祀程序等相 关礼仪规范。
庙会礼仪
包括逛庙会、观赏表演等传统习俗, 以及注意人身安全、维护公共秩序 等现代礼仪要求。
04
CATALOGUE
方式。
拜访礼仪
提前预约,准时到达, 注意穿着和言谈举止。
馈赠礼仪
选择适当礼品,注重包 装和赠言,表达诚挚心
意。
舞会礼仪
遵守舞会规则,注意舞 姿和服装,尊重舞伴和
他人。
公共场合礼仪
遵守公共秩序
不插队、不喧哗、不乱扔垃圾等。
尊重他人隐私
中国古代礼仪
精华的准系百思“ 髓民传则家年想孝 。 族统,庭来的” 传美是关中核是 统德中系国心儒 文是华的社,家 化我民道会是伦 之中族德维千理
不过,故事中的孝是属于“愚孝”,是不可 取的。说这个故事,不是让谁照着学,而 是使大家明白,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 我们 应该去爱自己的父母,但是害自己的孩子 是不对的,我们要学习的是这种文化,而 非模仿。
,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 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 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 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 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 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 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 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 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 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 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 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 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 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 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 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中国古代礼仪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 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 风貌而著称于世。 在古代,“礼”和“仪”,实际是 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 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 是“礼” 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 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 序。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古 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 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 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 那个时代的特 点及局限性。 下面就以两则小故事为例,向大家 介绍中国古代的礼仪 。
中国文明礼仪常识指导
中国文明礼仪常识指导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文明礼仪常识之一--基本礼仪个人礼仪是其他一切礼仪的基础,是一个人仪容光焕发、仪表、言谈、行为举止的综合体现,是个人性格、品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外在表现。
总的规范为:整洁清爽、端庄大方。
一、仪表仪态礼仪保持头发清洁,修饰得体,发型与本人自身条件、身份和工作性质相适宜。
男士应每天修面剃须。
女士化妆要简约、清丽、素雅,避免过量使用芳香型化妆品,避免当众化妆或补妆。
表情自然从容,目光专注、稳重、柔和。
手部保持清洁,在正式的场合忌有长指甲。
站姿挺直、舒展,手臂自然下垂。
正式场合不应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不要有下意识的小动作。
女性站立时双腿要基本并拢,脚位应与服装相适应。
穿紧身短裙时,脚跟靠近,脚尖分开呈“v”状或“y”状;穿礼服或者旗袍时,可双脚微分。
坐姿入座时动作应轻而缓,轻松自然。
不可随意拖拉椅凳,从椅子的左侧入座,沉着安静地坐下。
女士着裙装入座时,应将裙子后片拢一下,并膝或双腿交叉向后,保持上身端正,肩部放松,双手放在膝盖或椅子扶手上。
男士可以微分双腿(一般不要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或椅子扶手上。
离座时,应请身份高者先离开。
离座时动作轻级,不发出声响,从座位的左侧离开,站好再走,保持体态轻盈、稳重。
走姿行走时应抬头,身份重心稍前倾,挺胸收腹,上体正直,双肩放松,两臂自然前后摆动,脚步轻而稳,目光自然,不东张西望。
遵守行路规则,行人之间互相礼让。
三人并行,老人、妇幼走在中间。
男女一起走时,男士一般走在外侧。
走路时避免吃东西或抽烟。
遇到熟人应主动打招呼或问候,若需交谈,应靠路边站立,不要防碍交通。
二、交谈礼仪态度诚恳,表情自然、大方,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周礼》
• (1)《周礼》 • ——治国之纲领 • 古老系统的官制记录 • 以人法天之纲领
《周礼》六官的分工大致为:天官主管宫廷,地 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 秋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涉及到社会生 活的所有方面。
41
42
• (2)《仪礼》 • 《仪礼》17篇─
记载了先秦时期 冠、婚、丧、祭 、射、乡、朝、 聘等礼仪制度, 成为中国历代礼 制理论及实践的 首要蓝本。
祀日月星辰:是与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用“实 柴”之祀。
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凡是职有所司、有功于 民的列星,如司中(主宗室) 、司命(主寿)、风 师、雨师(主兴风降雨)。用“槱燎”之祀。
10
禋祀、实柴、槱燎之祀都是燃烧堆积柴薪,使 烟气上闻于天神。但陈放在柴薪之上的祭品, 依神的尊卑而有差别:
• 射礼中的人生体悟。《射义》说:“射求正 诸己,己正然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 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31
3-5 凶礼
32
33
3-5 凶礼
• 凶礼是古代五礼之一。 • 指用于吊慰家国忧患方面的礼仪活动。 • 包括: • 丧葬礼,荒礼,吊礼,恤礼,禬礼等。 • 后多特指丧礼,丧服,谥号等礼仪。
• 1祭祀之事为吉礼, 2军旅之事为军礼, 3宾客之事为宾礼, 4冠婚之事为嘉礼, 5丧葬之事为凶礼。
7
3-1吉礼 是五礼之冠
• 主要是对(1)天神,(2)地祗,(3)人鬼的 祭祀
8
9
(1)天神
昊天上帝:或称天皇大帝,为百神之君、天神之首 。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祭天,诸侯有国,但不得祭天 。祭天是国家最重大的典礼。每年冬至,天子在国 都南郊的圜丘,用“禋祀”祭昊天。
43
(3)《礼记》
礼仪文化专题
1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
• 在中国,“礼”和“仪”是两个不同 的概念。
• “礼”是制度、规则; • “仪”是“礼”的外在表现形式,
• 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 成的一套完整的系统和程序。
4
礼仪的重要性
• 中国一向被誉为礼仪之邦,自周公制礼作 乐以来,礼一直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起着 维系社会秩序和道德人心的作用。
禋祀用玉、帛、全牲;
实柴之祀只有帛没有玉,牲体是经过节解的;
槱燎之祀只有节解的牲体。
11
(2)祭地祗
祭社稷,五祀,五岳: 社是土神;稷是百谷之主;五祀是五行之神;五 岳指东岳岱宗(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被认为是天下五方 的镇山。用血祭祭祀。所谓血祭,是用祭牲 的血浇灌于地,使其气下达,及于地神。 祭山林川泽: 用貍沈之祭。祭山林叫“貍”, 祭川泽叫 “沈”。 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用疈辜之祭。疈是 剖祭牲之胸,辜是将剖过的牲体进一步分解 。
38
• “五礼”几乎含盖了社会生活的各方 面范围
• 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尚礼精神。
39
三、中国礼仪专著——“三礼书”
• 中国礼仪专著——《周礼》《仪礼》《礼 记》 合称“三礼书”
• “三礼书”是纪录周代礼典及阐述礼义的 最重要的经典,其中《仪礼》所记各种礼 典尤为详备,蕴含中国上古社会的民俗民 风,是“三礼书”的根本。
17
3-2军礼
• 春秋战国以后不再有 完整的军礼
• 后来的军礼也逐渐演 变成严密的军纪和严 酷的军法了。
18
3-3 宾礼
19
20
3-3 宾礼
• 古代宾礼有八种。 • 1春朝,2夏宗,3秋觐,4冬遇, • 5时会,6殷同 等六种礼节, 为诸侯朝
见天子以及诸侯之间互相朝觐之礼。 21
3-3 宾礼
• 孔子六艺: 礼乐射, 御书数 官制六部: 吏户礼, 兵刑工
5
周公制礼作乐,是建立古代中国人文 精神的重要开端,其后经过孔子的提倡和 荀子的发挥,“礼”形成一个博大的体系, 不仅包政治制度,而且包括道德标准和行 为准则。
6
二、中国古代礼仪——“五礼”
•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中国古代有“五 礼”之说。
34
35
36
37
礼要培养人的健康的情感。人有喜怒哀乐,礼 的作用在于,使之“发而皆中节”(《中庸》),即 恰到好处,而不对别人造成伤害,于是便有相应的 种种规定。
古人重丧,以丧为礼之大端。人丧其亲,痛不 欲生,哀毁无容。作为邻里、朋友,不应视而不见, 我行我素,而应依礼助丧,至少要有悲戚、侧隐之 心。《礼记·曲礼》对此有很详细的规定,如:“ 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望柩不 歌”,“临丧不笑”,“适墓不登垄”。
25
1饮食之礼
饮食之礼国君通过与宗族兄弟、 四方宾客等饮酒聚食,以联络和加深 感情,所以说“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 弟”。
26
2冠礼
27
冠礼程序
• 首先,举行冠礼的日子要通过占卜的形式 来选择,不得随意决定。选择吉日的仪节 称为“筮日”。冠礼之所以要选吉日,《冠义 》说是为了“求其永吉”,希望冠者从此有一 个良好的开端。
• 冠礼必须在家庙进行。以德高望重者为加 冠的正宾。
• 冠礼的主体部分,是由正宾依次将缁冠、 皮弁、爵弁等三种冠依次加于将冠者之首 。每加愈尊,是隐喻冠者的德行能与日俱 增。
28
2冠礼
29
3射禮
• 射礼兼具社交和军事学习的性质,故此古 代贵族重视射礼。
30
• 儒家的射礼与军队的射击训练有着本质的 区别,它是一种“饰之以礼乐”的、寓教 于射的活动。儒家认为,要想射中目标, 必须’‘内志正,外体直”,所注重的是 射手的德行和修养。
• 7时聘(有事而派遣使者存问看望) • 8殷覜(多国使者同时聘问) • 二种礼节,为诸侯派使者出使聘问天子
以及他国诸侯之礼,称为聘礼。
22
3-4嘉礼
23
24
3-4嘉礼
• 嘉礼是有关人际关系的一种礼仪,它起着 沟通,联络感情的作用。
• 嘉礼主要内容有: • 1饮食之礼;2婚冠之礼; • 3宾射之礼;4飨燕之礼王,先祖:后世的人鬼之祭,并不限
于先祖,还包括历代帝王、先圣先师、贤臣 、先农、先蚕、先火、先炊、先医、先卜等 。用四时祭,就是每逢岁时之首,用时令蔬 果祭祖。
13
3-2军礼
军礼是古代军旅操演,征伐之礼。
14
15
3-2军礼
16
3-2军礼
• 军礼既包括军 队作战时的规 则,也包括军 队的日常礼仪 和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