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品)第4课经济大危机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4课《经济大危机》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原因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4课《经济大危机》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c7505245bcd126fff6050b43.png)
考点: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背景、原因背景: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在1924—1929 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但在“繁荣”的背后孕育着严重的危机。
原因: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人民的消费能力没有相应提高,产品销售不出去,产品积压,导致经济危机。
爆发: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票价格暴跌,美国经济危机爆发。
易错微析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例题11929~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于()A.英国B.法国C.日本D.美国答案:D解析:1929~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于美国,答案D。
例题2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出现抛售股票的浪潮,由此引发了()A.经济大危机B.罗斯福新政C.反犹狂潮D.法西斯政权的建立答案:A解析: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出现抛售股票的浪潮,引发了经济大危机,答案A。
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美国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材料中描述的这种状况,开始出现于()A.1929年B.1931年C.1933年D.1935年2.1932年2月,一美国人在国会委员会上陈述他近三个月的见闻:数以千计的羊羔被牧羊人杀了,因为羊在市场上卖的钱还不够支付运输它们的费用。
一箱苹果200个卖40到50美分。
与此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孩子却因父母的贫穷今年冬天吃不到一个苹果。
他的见闻反映了当时美国的何种现象?()A.生产相对过剩B.失业人数大增C.人民流离失所D.工人工资下降3. “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首流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歌曲,反映了当时美国()A.兴建基础设施B.乞讨风气时尚C.出现经济危机D.社会道德沦丧4.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纽约股市暴跌B.市场和消费的矛盾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世界市场的形成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最直接原因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B.生产与市场的矛盾C.生产与股市的矛盾D.阶级矛盾1.A解析:题中“美国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所述的是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答案A。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第4课 经济大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9d6937f9b8f67c1cfad6b896.png)
一、经济大危机
(三)影响
1、人民群众深受其害
当时的美国幽默小品说: ‚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 到窗口跳出去。‛ ‚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 旅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 觉,还是跳楼?’‛
一、经济大危机
(三)影响
1、人民群众深受其害 2、生产受到破坏,经济衰退
美 国 纽 约 举 行 的 盛 大 游 行
二、罗斯福新政
你认为罗斯 福新政“新”在 哪里?
二、罗斯福新政
(四)特点(新在何处)
国家干预经济,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
二、罗斯福新政
(五)评价
罗斯福新政的显著成效: 1、缓解经济危机: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 开创了国家政权 得到改善 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 2、缓解政治危机: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的先河
有人说:林肯拯救了美国, 而他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 富兰克林·罗斯福 制度
二、罗斯福新政
(一)背景
1933年,罗斯福宣誓 就任总统,人民希望他能 改变萧条的局面。
罗斯福 (1882—1945年)
罗斯福在发表讲话
罗斯福在签署文件
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通过无线电广播发表 “炉边谈话”,向公众解释关闭银行的原因及联邦政 府重整金融系统的措施,同时宣布将陆续让有偿付能 力的银行重新开业。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崩溃, 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一、经济大危机
(二)概况
1、爆发标志: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2、开始国家: 美国 3、时间: 1929年-1933年
4、特点及其表现: 特点 表现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 涉及范围广 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 危机
课件4:第4课 经济大危机
![课件4:第4课 经济大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e144b14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6.png)
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受害最深的是广大劳动人民,失 业工人超过3000万,他们饥寒交迫、 流离失所。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不知大家能否解释,在劳动人民吃 不饱、穿不暖时,资本家却把牛奶 成吨成吨地倒入臭水沟,把麦穗当 煤烧,把大批牲畜屠宰埋掉……
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和罪恶, 资本家的目的是保住商品的价格和市 场,保住利润。
一名工人的家庭生活一角
这位32岁的母亲卖掉了房 子和服饰,以便全家七个 孩子能有吃的。全家只能 吃捡来的蔬菜度日。
金融危机时低价出售汽车
我会三项技能,我 会说三国语言,我已经 有三年工龄了,我有三 个孩子,我已经失业三 个月了,我现在仅仅需 要一份工作。
经济危机袭击下的德国失业工人
在排队领取土豆等救济食品的人们
美国的繁荣
1929年,美国的汽车产量为将近540万辆,平均每6人一辆汽车。 美国工业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在1913年为38%,
1929年为48.5%。 1929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占世界黄金储备的一半以上。
材料一:20年代美国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 者攫取……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 000美元,占国民收入的4%。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 与金融部门的危机
从1929年到1933年,持续五年
(3)危机的影响 A.经济上: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萧条。 B.政治上:引发各国政治与社会危机 C.国际关系上:加剧各国的矛盾与冲突,引出一连串关税战、倾销战
与货币战。
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在将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 水,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
1.规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 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
第4课__经济大危机(历史原素)
![第4课__经济大危机(历史原素)](https://img.taocdn.com/s3/m/324e876e561252d380eb6eae.png)
年开始, 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 年开始 标都稳步回升; 标都稳步回升; 1936年底,美国工业总产量超过危机前 年底, 年底 的年平均数,农业生产也有较大恢复。 的年平均数,农业生产也有较大恢复。 到1939年,GNP(国民生产总值)增至 年 (国民生产总值) 2049亿美元,失业人口减至 亿美元, 亿美元 失业人口减至800万,恢复了国 万 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 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
引言 百年来, 百年来,美国发生了四次严重的 金融危机:1907 :1907年 1929年 1987年 金融危机:1907年、1929年、1987年 2008年 1929-1933年大危机无疑 和2008年。1929-1933年大危机无疑 是迄今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是迄今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1929年和1987年的金融危机都发生 年和1987 1929年和1987年的金融危机都发生 10月 在10月,去年美国金融危机的蔓延发 生在9 目前还在急剧恶化. 生在9月,目前还在急剧恶化.
罗斯福
罗斯福 新政
凡尔赛—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相对稳定时期 1924-1929年 (1924-1929年)
资本主义 固有矛盾
经济大危机
(1929—1933年) 年
美 国 罗斯福新政
德、日 法西斯专政
作为一个国家,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 的革命计划。 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 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 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 新应用。 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谈新政(1938年) 罗斯福谈新政( 罗斯福谈新政 1938年
第4 课
经济大危机
1929年的繁荣时期 一、1924—1929年的繁荣时期 1924 1929 1929—1933 1933年的经济危机 二、1929 1933年的经济危机 爆发原因: 1、爆发原因: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第4课 经济大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4f25f16baf1ffc4ffe47ac1b.png)
第4课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一大危机背景---1924-1929经济繁荣导致盲目生产积压产品,刺激超前消费引发经济崩溃(起美国,遍全球)。
二大危机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强。
三大危机影响---人民失业减薪饥寒,资方大量销毁产品,引起政治危机。
四摆脱大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1933年)1 目的---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特点),调整制度解除危机。
2 措施---颁《国家工业复兴法》(又称《产业复兴法》),调节控制工业,防止盲目竟争生产过剩(中心措施);整顿银行恢复信用;缩减农牧;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3 作用---复苏经济,改善生活;发展调整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增强政府调控力、公权力;对美国及世界具重要意义。
五罗斯福新政的启示(对当今经济活动)1 新政是资本主义体制改良运动:它改自由放任为国家干预,发展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整了生产管理体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借鉴。
2 新政推动了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系统化和完整化:奠定了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起飞基础。
资本主义体制的自我扬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提供蓝本。
9-下-2-4课练习1. 为什么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繁荣”却带来了危机?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快速增长与劳动人民消费能力的相对缩小的矛盾越来越严重。
这些矛盾一直没有解决,暂时的“繁荣”背后孕育着更大的危机。
2. 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3. P21页失业者身上的广告牌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我会三项技能,我会说三国语言,我已经有三年工龄了,我有三个孩子,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我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
4. 1929~1933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的特点不包括A.涉及范围特别广B.持续时间特别长C.破坏性特别大D.政治危机特别严重5. 1933年,罗斯福推行新政摆脱美国经济危机⑴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调整工业,防止过剩B.整顿银行,恢复信用C.缩减农牧,政府补贴D.以工代赈,一举多得⑵《国家工业复兴法》促使新政取得的直接成效有①规定行业公平经营规章②确定企业规模、价格、市场、工资、工时③防止盲目竟争和生产过剩④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⑤缓慢复苏经济,改善人民生活⑥调整、巩固、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⑦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能力和联邦政府权力⑧促进美国和资本主义各国发展A.③④⑤⑥⑦⑧B.②③C.②③④D.⑤⑥⑦⑧⑶罗斯福新政实施最显著的成效是A.⑤B.⑥C.⑦D.⑧05-08年9-2-4课「广州统测题集」1.20世纪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繁荣—时,但在繁荣背后却已孕育着危机。
(原创精品)第4课经济大危机
![(原创精品)第4课经济大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8ea9a25625c52cc58ad6be16.png)
链接中考
(07本地)富兰克林·罗斯福是20世纪美国最负 盛名的政治家,曾连任四届总统。下列史实与
他有关的是(C )
A、制定新经济政策 B、出席慕尼黑会议
C、实行“新政” 策
D、推行“冷战”政
链接中考
(08内高)为应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这
位总统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并取得了显著
的成就,他是( )
重点知识记忆
(3)、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影响:
(4)面对经济危机美国采取的措施: 罗斯福新政
(5)面对经济危机德国、日本采取的措施: 法西斯专政
(4)面对经济危机美国采取的措施: (5)面对经济危机德国、日本采取的措施:
(6)、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新):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属于新政的哪一方面举措?
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对工业进行调整
有何作用? 加强计划指导 防止盲目竞争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 到改善;
•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 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的宏观控制与管理
得到加强; •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 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 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特点
具 体表 现
涉及范围 特别广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 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持续时间 比较长
破坏性 特别大
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 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 易总额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第4课经济大危机:(通用3篇)
![第4课经济大危机:(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91a22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e.png)
第4课经济大危机:(通用3篇)第4课经济大危机:篇1【课程导入】这是一幅反映20世纪30年月大危机期间美国失业大军等待领取救济品的历史照片。
长长的队伍,毫无生气地在街头蠕动,为了什么?就为了能够获得一块用于果腹的面包。
这些纯朴的工人怎么也无法弄明白,昨天还是繁华似锦的世界,今日却一下子就从“柯立芝富强”跌入“大萧条”的低谷。
或许伫立街头的这些失业工人还在回味着胡佛总统曾在竞选时向他们许下的诺言:“每一个工人下班回家,桌上都有一只热气腾腾的鸡。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吧。
【学问网络】【学习探究】1.在经济危机期间,工人们买不起牛奶、面包和燃料,很多家庭靠救济度日;为了御寒,人们甚至把报纸塞在衬衣里取暖。
与此同时,资本家却把大量的牛奶倒入河中,任凭成熟的水果烂在枝头,玉米和小麦被当作燃料付之一炬。
你能解释这些惊奇的现象吗?2.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时说:“我预备依据宪法给予我的职责,提出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在一个灾难深重的世界中所必需实行的措施。
”他所说的“措施”就是后来挽救了美国的“新政”。
你知道罗斯福新政详细包括哪些内容吗?它的实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消失在。
a. 1919~1929年b. 1924~1929年c. 1924~1933年d. 1919~1933年2. 20世纪30年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最先。
a.从日本发生b.从美国发生c.从德国发生d.从英国发生3. 20世纪30年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超过。
a.三千万b.二千八百万c.一千五百万d.四千万4.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新建了很多公共工程,其目的是。
①调整资本主义制度②削减失业队伍③刺激生产和消费④加快经济复苏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二、填空题1. 20世纪20年月,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年,资本主义空前严峻经济危机从爆发,快速波及到整个世界。
第4课经济大危机
![第4课经济大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65a829a9f121dd36a32d82a6.png)
5、效果(影响、意义):
A 国内 B 国际: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 个里程碑,具有重要意义,开创了国家 干预和指导经济的新模式。 6、特点(手段、新在哪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 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谈新政(1938年)
7、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8、启示: A 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勇于创新 B 改革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C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
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 干预和指导,而中国邓小平改革开放却是 放松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但都取得了举世 瞩目的成就,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德国:纳粹党 日本:军部法西斯 英国:“雅利安人运动” 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危机中人们的绝望与孤独 法国:“火十字党” 美国:“德国人在美协会”
富兰克林•罗斯福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 四届的美国总统 (1933-1945)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 轮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继华盛顿林肯 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 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1、背景: 2、时间: 3、目的:A 直接 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B 根本: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4、措施:ABCD 《国家工业复兴法》(产业复兴法): 内容、目的、作用
三、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纳斯达 在纽约 克指数 举行的 攀升引 国家复 起投资 兴总署 者欢呼 成立庆
祝大会
在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厂
资 “ 本 黄 主 金 义 时 发 代 ”展 的
资本主义 固有矛盾
经济大危机 1929—1933
摆脱危机 寻找出路
美 国 罗斯福新政
德、日 法西斯专政
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有人形象 地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称为“看不见的 手”,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称为“看得 见的手”。请列举中外近现代史上能体 现将两只“手”合力来发展经济的重大 事件。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第4课 经济大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77a7afc976a20029bd642d44.png)
结合
3、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经济 危机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 统在就职演说中说:他也 鼓励美国人民: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真正让我 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 本身.
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项
目
具 体 内 容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整顿金融 调整农业 调整工业 (中心) 公共工程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The Great DepressionFra bibliotek汽车长龙
电气业
建筑业 1924—1929年 相对稳定时期
一、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
1、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 ②具体原因 ③导火线(开始标志)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①人民群众身受其害,资本主义世界失业超 过三千万,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②垄断资本家为保持价格,维持利润,销毁 大量商品。 ③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 锐,政局动荡,造成世界局势紧张。德、意、 日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走上了法西斯道 路,引发了“二战”。
缩减耕地,屠宰牲畜,政府补偿。
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 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 兴办公共工程,推行以工代赈,减少 失业,刺激生产和消费。
6.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积极:
消极:没有触动资本 主义制度,不能从根 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给我们的启示:
1、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2、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机
第4课《经济大危机》精品课件
![第4课《经济大危机》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6265b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c.png)
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
相对稳定 时期
经济危机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课标要求: 1、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危机的影响; 2、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 政 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一、“繁荣”及其崩溃
•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62—64内容, 思考: 问题 ①、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 济“繁荣”的表现如何?后来,这种“繁 荣”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 问题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危机的发源地?特点?
问题 ① 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繁荣”的表现如何?后来,这种“繁荣”状 态导致什么结果?
• 表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 府状态,垄断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国民 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出现 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 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
的是( C )
A.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B.目的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取得了一定成效
中考练兵·
材料: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 “……叹交换手段难逃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 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 年积蓄毁于一旦。”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反映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 答:经济危机。 (2)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 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调整工业,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 (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答: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基本内容 (P23第二段)
• 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 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 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 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 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 的控制与调节。
第4课经济大危机
![第4课经济大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4db7f173a26925c52cc5bf13.png)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范围 特别广
破坏性 大
持续时间 长
工业下降1/3, 贸易减少2/3, 失业3000多万
1929 —— 1933
我会三项技能,我会三种语言,我已经有三年工龄,我有三 个孩子,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
一 家 人 的 住 处
这位32岁的母亲卖 掉了房子和服饰, 以便全家七个孩子 能有吃的。全家只 能吃捡来的蔬菜度 日。
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的影响:
影响一: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 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 问题一:这些画面说明了什么? 影响二: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 问题二: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 救济贫民? 暴露了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问题三: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是否意味着 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国家被彻底根除?为 什么? 没有。因为“新政”没有消灭资本主义私 有制度,所以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 不治之症,会周期性爆发。
1.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整顿银行 B.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C.政府补贴工业 D.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
4、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 A.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政府工作的重心 B.调整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C.彻底否定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D.强化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
B
5、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作用不包括 A.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 B.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 C.恢复和发展了美国的经济 D.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
历史考点总结第4课 经济大危机(答案)
![历史考点总结第4课 经济大危机(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8ce4a75727a5e9846a615c.png)
第4课经济大危机
1.写出经济大危机的起止时间
1929——1933
2.经济大危机爆发标志是什么?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崩溃。
3.经济大危机的实质?
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4.经济大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产繁荣,人民贫困,消费水平低于生产力水平,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扩大;
原因?
5.经济大危机的有哪些特点?
(1)波及范围广:(2)持续时间长:(3)破坏性强:
6.资本主义国家摆脱危机的方式有哪两种?分别是什么国家采取?
美国——罗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
7.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特点)?
特点: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
8.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是为达到什么目的?
对工业的调整。
《国家工业复兴法》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工作日时数等。
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9.在危机期间,美国政府为什么要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目的:减少失业,刺激生产和消费。
10.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11.罗斯福新政取得了哪些成效?
A.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B.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C.使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D.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第4课 经济大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861a1ab57fd5360cbb1adb85.png)
经济危机的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
1、时间:1933年 2 人物:罗斯福
3、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中心措施: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5、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
5、罗斯福新政的意义(或作用)?
①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果。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一、1929——1933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1、根本原因: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
2、起止时间:1929年 ——1933年 3、最先国家:美国
4、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1)经济危机中,人民群众深受其害。 (2)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
②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 改善
③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得到 了加强
⑤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加强。
⑥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 要意义。
第4课 经济大危机[教案][人教版]
![第4课 经济大危机[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8c2c190b4e767f5acfced5.png)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经济大危机》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包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等内容。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矛盾,经济出现一时的繁荣,繁荣的背后孕育着危机。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破坏性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对世界局势产生巨大影响,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美国采用罗斯福新政摆脱危机,而德、意、日三国则走上法西斯道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本课主要讲述“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两个内容,掌握本课内容对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格局有一定的帮助。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本课涉及许多经济学的概念,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对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难于理解,所以在分析问题时,要选择一些尽量贴近生活的例子、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1929年一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的原因和表现,列举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分析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2)通过学习《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内容,说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理解罗斯福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和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3)通过分析图片、表格和文字等多种形式的相关历史资料,逐步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手段,提供更多的历史图片、资料,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
第4课经济大危机
![第4课经济大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b0d2fcf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6.png)
材料:农民们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或
者抵不上所耗成本。一位牧场主,将牛羊全 部射杀后扔进山沟,因为饲料昂贵,而运往 市场的运费大大超过了卖掉它们的价钱。地 里的棉花没有采摘,果园里挂满正在溃烂的 葡萄和橄榄。1车小麦卖到城里仅够买一双 4美元的鞋,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 煤还合算,而千百万的城市人却买不起那贱 到使农民破产的农产品。没有失业的工人拿 的是名曰"饿不死人的工资"。
5.新政的意义
新政使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 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 发展。罗斯福新政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 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 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痼疾。
新政对今天金融危机的借鉴意义
国家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要勇于 改革,改革要符合国情和客观规律。
3、新政的主要措施、作用
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 法律依据:《国家工业复兴法》
实施作用:对工业生产调整,其任 务是克服工业生产的盲目竞争所造 成的生产过剩现象,减少失业,缓 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4.其它方面
А.进行改革的其它方面: 银行业、农业、公共工程等
В.作用: 通过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 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消除危机
一、经济大危机 ❖ 1、背景 ❖ 2、原因 ❖ 3、爆发 ❖ 4、特点 ❖ 5、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
❖ 1、罗斯福为何当选总统 ❖ 2、目的 ❖ 3、措施及作用 ❖ 4、意义 ❖ 5、对今天金融危机有何
借鉴意义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 的表现如何?
教学设计-经济大危机-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教学设计-经济大危机-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5398b6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17.png)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九年级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
课本内容次要包括两部分:1、“繁荣”及其崩溃;2、罗斯福新政本课内容属于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次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
一战后,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本钱主义世界取得了短期的绝对不变。
但1929年即爆发了空前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
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行以国家调理经济为次要内容的罗斯福新政,德意日等国家力图以建立法西斯专政和对外扩张寻求出路,毕竟他们挑起了和平,和平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经济危机不仅仅是本钱主义世界在经济上的一次严重危机,也是全部本钱主义制度的一场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本钱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国际局势产生了严重影响,推进了世界全体性发展进程。
所以本课在世界古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指点思想和理论根据认真贯彻以有效教学、有效学习为特点的高效学习。
银丰学校的“RQE”成绩导学型课堂学习模式是“尊重规律、成绩导学、体验成功”的高效课堂学习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的理念就是“尊重规律是根本,成绩导学是核心,体验成功是升华”。
在师生共度的学习过程中,经过恰当的学习方式,师生以尽可能少的工夫、精力和物力投入,让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效益最优化。
是教师高效指点和先生高效自主、合作、探求学习的无机融合。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1924——1929年本钱主义世界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繁荣时期;1929——1933年发生了本钱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人们在危机中的苦楚;理解繁荣背后隐含着的危机要素;大危机的特点及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特点、措施及效果。
2、能力目标:经过引导先生观察考虑和探求“经济危机爆发的缘由、特点、影响”,培养先生综合、分析历史成绩的能力;引导先生经过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在本钱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先生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情、历史人物的能力。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第4课经济大危机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第4课经济大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5e18943c227916888486d7e2.png)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第4课经济大危机
一、经济大危机爆发
1.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3.时间:1929--1933年。
4.开始国:美国
5.特点: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6.影响:
⑴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社会矛盾加深。
⑵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二、罗斯福新政
1.原因:1929-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2.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根本目的:巩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时间: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
5.中心措施:调整工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调控。
6.评价:
(1)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恢复,人民生活改善。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2)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7.启示: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新): (7)、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
(8)、罗斯福新政的积极作用: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8)、罗斯福新政的积极作用:
• 学案
练习
•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0.320.1 0.3Saturday, October 03, 2020
• 阅读教材P22-23,找出罗斯福新政开始实 施的时间、人物、目的、中心措施、成效
“真正让我们恐惧的, 只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
真正的英雄,能在 国家出现危难之际, 勇敢的挺身而出,挽 狂澜于即倒,扶大厦 于将倾!
问题一: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
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 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 ,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 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罗斯福谈新政(1938年)
实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调整
评价罗斯福
1、实行新政,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大危机,并且 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2、二战中带领美国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从罗斯福新政中我们可以得到哪 些启示以应对现在的经济危机?
要坚定战胜危机的信心; 要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政府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等
产生怎样的作用?
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恢复
情境三: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左图反映了美国 罗斯福新政的哪 一方面举措?
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减少失业
产生什么作用?
增加就业, 稳定社会;
刺激消费,复苏工业;
改善美国基础设施
情境四: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 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 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 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
链接中考
(07本地)富兰克林·罗斯福是20世纪美国最负 盛名的政治家,曾连任四届总统。下列史实与
他有关的是(C )
A、制定新经济政策 B、出席慕尼黑会议
C、实行“新政”
D、推行“冷战”政策
链接中考
(08内高)为应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这
位总统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并取得了显著
的成就,他是( )
重点知识记忆
(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开始国家 、行业
重点知识记忆
(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特点:
1、持续时间长 2、涉及范围广 3、破坏性大
重点知识记忆
(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特点:
重点知识记忆
(3)、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影响:
1、资本主义各国经济遭受重创 2、大量工人失业,生活困难 3、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重点知识记忆
(3)、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影响:
(4)面对经济危机美国采取的措施: 罗斯福新政
(5)面对经济危机德国、日本采取的措施: 法西斯专政
(4)面对经济危机美国采取的措施: (5)面对经济危机德国、日本采取的措施:
(6)、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新):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 阅读教材P20-21,找出经济大危机爆发的 背景、时间、国家、行业、特点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稳 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
20年代繁荣时期美国的汽车长龙
1929年10月24日 “黑色星期四”
美国纽约股市崩溃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
特点
具 体表 现
涉及范围 特别广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 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持续时间 比较长
破坏性 特别大
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 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 易总额缩减了2/3
合作解疑:总结经济危机的影响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采取什么措施?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的信用
产生怎样的作用?
稳定人心,吸纳存款
情境二: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 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 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采取什么措施?
让农民缩减耕地,屠宰牲畜,政府付款补贴
属于新政的哪一方面举措?
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对工业进行调整
有何作用? 加强计划指导 防止盲目竞争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 到改善;
•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 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的宏观控制与管理
得到加强; •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 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 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 一战后帝国主义是如何调整国际关系的? • (会议、条约、体系、影响)
第4、5课 经济大危机及各国的对策
学习目标
1、经济大危机(爆发、特点、影响)
2、美国罗斯福新政(人物、目的、措 施、特点、作用)。
3、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影 响、暴行)
第一部分:1929-1933经济大危机
自学检测
•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3:1 7:3903: 17:3903 :1710/ 3/2020 3:17:39 AM
外贸 缩减
工业 下降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6.2% 40.6% 28.4% 16.5% 8.4% 70% 69.1% 50% 48% 50%
1、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遭受重创
2、大量工人失业,生活困难
汽车工人举行罢工示威 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3、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第二部分:美国的对策
自学检测
A、华盛顿 B、林肯D来自C、胡佛D、罗斯福
链接中考
(10中考)罗斯福新政取得的显著效果是
()
A
①使美国经济恢复过来
②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得到加强
③从根本上克服了经济危机
④使美国放弃市场调节转向计划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重点知识记忆
(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开始国家 、行业 美国、 金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