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清末新政是指1901年—1905年间清政府推行的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的改革。
在戊戌年,清政府本来它有一个主动变革主动变法的机会,结果被慈禧给镇压了,清王朝丧失了这次机会,导致了八国联军血洗北京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清政府在义和团战争中几乎垮台,内忧外患不断,国内要求变革之声此起彼伏,,使他们深深感受到了统治的危机,清廷为了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和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慈禧太后不得不在1901年被迫宣布实行“新政”,进行自救。
1901年1月29日,还在西安的慈禧太后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并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表示要“取外国之长”,“去中国之短”,“壹意振兴”,谋求富强。
4月21日,又下令成立了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督办政务处”,负责筹办“新政”,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后又增加袁世凯)为参予政务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
1901年7月,张之洞和刘坤一三次联合上奏,提出了一些变法措施,即“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受到了慈禧太后的重视。
他们的建议再加上袁世凯的意见,就成为清廷推行“新政”的这样一个蓝本。
1901年到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新政”上谕,主要内容有:第一,筹措军饷,训练新兵。
编练“新军”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
清政府下谕全国停止武科科举考试;命令各省仿北洋、两江筹建武备学堂;并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
设立练兵处,作为全国编练新军的参谋部,任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练兵处的实权为袁世凯所掌握。
第二,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
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
高中历史-清末新政
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5年,清廷谕派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 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侍郎绍英分赴东 西洋各国(日、英、法、比和美、德、俄、意、奥等国)考察政 治。在考察中,考察团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用心。……最后, 在立宪问题上,清廷采取了师仿德日的政体模式。
出洋考察大臣及其随员在罗马的合影
(2)局限性: ①新政目的在于维护清政府统治,无法真正促进中国近代化; ②由于封建王朝的顽固保守,改革措施中有诸多缺陷和差强 人意之处,具有保守性和不彻底性; ③新政同时也加重了对列强的依赖,便利了帝国主义侵略; ④新政中大部分资金分摊到人民身上,增加人民负担,社会 矛盾更加尖锐; ⑤编练新军也导致近代军阀崛起,形成后来军阀混战局面
运动一一清末新政。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概述清末新政出现的历史背景。
【答案】(1)义和团运动沉取打击外国侵略,为清政府贏得 了哨息的机会;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统治集团的积极推动 和执行。
材料二 清末新政时期经济法规:
(2(2)阅)合读理材性料:二一的方表面格,,奖有励学实者业认的为措:施清促末进新了政民的族经资济本政主策义,的 “发导展致,了壮资大产了阶资级产利阶益级与队专伍制,制有度利的于冲推突动越反来专越制大的”民。主结革合命史的实 说发明展该。观(点4分的)合另理一性方。面,清政府的专制腐朽无法真正发展资 本主义经济,反而会阻碍其发展,所以利益冲突越来越大。 (5分〉
第一部分14条规定了君主在立法、行政、司法、统军等各方 面的绝对权力,维护皇帝尊严,保障皇权,限制议会权力 等。而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富弼行政,以法院尊律司 法。
第二部分规定了臣民的诸项义务和权利,并加以种种限制。
《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1908年) 积极性:
清末新政
“中体西用”思的指导
建学堂、兴留学、废科举。1905年,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 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新学教育兴隆,结束了科举制度的历史;清末出现了办学、留学的热潮;促进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
军事
清朝军队战斗力弱,急需改革
改军制,扩新军。编练新军成为清政府“新政”的核心内容
中国军队近代化。新建陆军是中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军队的首次努力,对日后中国军队的军制、作战、训练、编制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
经济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重工商,振农业。1903年成立商部,各省设商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
推动自由经济发展。否定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增加人民负担。新政在实施过程中大大增加了人民的税捐负担,百姓怨声载道
包括“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1901年7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
政权机构近代化。“新政”使清末政权机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内阁、军机处仍旧外,新设立或改名称的有:外务部、学部、民政部、商部、陆军部;新政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催生边疆问题。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开始改变原有的边疆地区治理模式,开放“蒙禁”,在青藏地区“改土归流”;同时将内地汉人大批移民边疆地区;由于“新政”操之过急、措施不当,产生一系列问题
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
清末新政——“中体西用”指导下的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五大臣出洋
预备立宪
皇族内阁
背景
措施
积极影响
第二讲 第三章 清末新政
3、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 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居上宽,临 下简,言必信,行必果,我往圣之遗训,即西人 富强之始基。中国不此之务,徒学其一言一话、 一技一能,而佐以瞻徇情面、自利身家之积习。 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 富强耶!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 当议更张。 --新政上谕
第二节 清廷的政治改革 ——预备立宪
一、政治改革的背景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②反帝爱国主义运动的刺激。 拒俄运动 1903
抵制美货运动 1905—1906 收回利权运动 1903-1911 Nhomakorabea
③清末新政的成果。
2、立宪派的宣传鼓吹活动 (1)立宪派的形成 张謇 郑孝胥 (2)康梁等维新派 (3)资产阶级中上层及绅商 3、日俄战争的刺激
1、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辛丑条约》签订、 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确立。 (1)争夺中国的路矿利权。 “铁路所布,即权利所及。凡其他之权、商权、 矿权、交通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操纵于铁 路两轨,莫敢谁何。故夫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 关也,死生存亡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之权; 有一切权,则凡其地官吏,皆我颐使之奴,其地 之民,皆我刀俎之肉。” 《朝日新闻》
6、颁布《重大信条十九条》 1911年11月3日
扩大了议会权力,削弱了君主权力 我国第一部正式的成文宪法。 确立了英国式的立宪君主制度(虚君制)。
三、立宪运动蓬勃发展 1、立宪团体
2、请开国会运动1907年秋—1908年夏 3、国会请愿运动 1909年底—1910年11月
慈禧的求变意识
“两宫自京启跸情形,所谓天子蒙尘,从古稀有之惨,可 痛已极”,并具体描写道,“太后身穿粗蓝夏布衫,亦不 梳头。皇上穿黑纱长衫,黑带,灰色战裙两条,铺盖行李, 一概未带。出京三日,均睡火炕,无被褥,无替换衣服, 亦无饭吃,吃小米粥。” “连日奔走,又不得饮食,既冷且饿。途中口渴,命太监 取水,有井矣而无汲器,或井内存有人头,不得已,采秫 粃秆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即以解渴。昨夜我与皇帝仅 得一板凳,相与贴背共坐,仰望达旦,晓间寒气凛冽,森 森入毛发,殊不可耐。 ” “我总是当家负责的人,现在闹到如此,总是我的错头, 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人民。满腔心思,更向何处诉 说?” “太后虽在蒙尘困苦中,尚刻意以兴复为念。一日,诸人 于召对之际,太后忽顾曰:‘此耻如何得雪?’”
清末新政
(1901~1911年)
清末新政从1901年开始,到 1911年止,历时11年,是晚 清时期第三次变革,也是晚清 三次变革中规模最大、影响最 大的一次,它使中国的现代化 正式全面展开。
一、“清末新政” (1901~1911年) 1、为何三年前镇压变法,而如今主动变法?
①、客观原因:经受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军的打击,
政治制度与法律,实行了废除科举,建立新军,起草宪法,设立资
政院、咨议局等重大改革”,推动了中国工业、政治、军事、教育 现代化。——王晓秋、尚小明主编《戊戌维新与清末新政》
“新政”的评价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新政”举措(1901-1905)
◆法制改革
1902年,清政府设立修订 法律馆,先后修订《公司 法》、《破产法》等重要的 法典、法规和律例。修订 《大清律例》,废除酷刑。
“新政”举措 (1901-1905)
1. 官制方面:增设改建新部门,淘汰部分旧衙门及下级吏员。 (改造行政机构) 2. 经济方面:颁《商律》设商会,创办大清银行。(鼓励发 展实业) 3. 军事方面:扩编新军,采用新式装备,建立军事学堂。 (提高军队素质) 4. 文教方面:废除科举,推行新学制,办新学堂,派留学生。 (培养新式人才) 5. 法律方面:废除酷刑,修改《大清律例》。(加强法制建 设) 6. 习俗方面:禁缠足,禁鸦片,允许满汉通婚。(倡新风易 旧俗)
“新政”举措 (1901-1905)
◆教育改革
废科举、兴学堂、遣留学等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1902年,颁布 “壬寅学制”。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 ”,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确立。 1905年,科举制最终被废除。
“新政”举措 (1901-1905)
第九章 清末新政
• • • •
3、改革学制 停科举、设学堂、奖游学三项内容。 1906年停止科举考试。 中央设立学部,各省设立新式学堂,制定了一套 以日本教育为模式的学堂行政管理规章。同时, 留学生人数也大幅增长。一个不同于旧式文人和 封建士大夫的新知识分子群体活跃于历史舞台, 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 民族危难的时刻,这批知识分子走向了清政府的 对立面,成为清朝统治者无法控制的新的社会力 量。
• 三、清末“新政”的评价 • 晚清实行的改革,是一次重大的救国行动,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是中国近代化的 重要的一步。这是中国平稳走向近代的最 好时期,但历史却给中国开了一个大玩笑。 清廷实力人物的去世是清朝立宪失败的一 个重要原因。
• 1908年光绪慈禧相继去世。在立宪关键时 刻,重量级人物去世,一个旧的权威的消 失,必须要有一个新的权威来代替,否则, 会出现各种争权现象。近代的民主思想的 导入、地方督抚大吏的权重、年幼皇帝的 上台及年轻的摄政王经验不足,都使当时 缺乏一个众人畏惧的权威。无权的中央政 府,自然不能将改革顺利实施下去了。载 沣(1883-1951)继承了其父懦弱的性格, 才疏识短,难当大任。他面对鼎沸的局势, 又屡屡举措失当,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宣 统三年八月(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 发,次年他被迫同意溥仪退位。
第九章 清末“新政”
• 在中国近代转型期的转变过程中,戊戌变 法是个重要阶段。变法失败固然是件惨事, 但真正可悲可叹,乃至惨不忍言的,却是 它的后遗症,即那几乎引起中国遭瓜分之 祸的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之乱。这是戊戌政 变的立刻后果。
一、清末实施“新政”的背景
• (一)戊戌变法后中国顽固势力重新抬头 导致深刻危机
• 第十二条 国际条约,非经国会议决,不得缔结。 但媾和宣战,不在国会开会期中者,由国会追认。 • 第十三条 官制官规,以法律定之。 • 第十四条 本年度预算,未经国会议决者,不 得照前年度预算开支。又预算案内,不得有既定 之岁出,预算案外,不得为非常财政之处分。 • 第十五条 皇室经费之制定及增减,由国会议 决。 • 第十六条 皇室大典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 第十七条 国务裁判机关,由两院组织之。 • 第十八条 国会议决事项,由皇帝颁布之。 • 第十九条 以上第八、第九、第十二、第十三、 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八各条,国会未开以前, 资政院适用之。
第9课 清末新政
材料三:慈禧太后在接见出国考察大臣时说: 立宪一事, 材料三 : 慈禧太后在接见出国考察大臣时说 : “ 立宪一事 , 可
使我满洲朝基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 使我满洲朝基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 ——摘自《东方杂志》 摘自《东方杂志》 材料三:君上大权: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 材料三 : 君上大权 :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 , 承永尊 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 不能见诸实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 不能见诸实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 ——摘自 钦定宪法大纲》 ——摘自《钦定宪法大纲》 摘自《 涉。
受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 客观原因:
军的打击,清政府无法照旧统治 军的打击,
2、主观目的:通过改革,实现自救。 主观目的:通过改革,实现自救。
二、过程
1、1901年——1905年的新政措施 1901年——1905 1905年的新政措施
内容: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 内容: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 制、修订刑律等 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但未触动政 治体制。 治体制。
新政的开始
(1)慈禧太后的变法上谕: 慈禧太后的变法上谕: “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 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 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 “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 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光绪朝东华录》 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光绪朝东华录》 (2)《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兴学育才( 应行整顿变通者(12条 兴学育才(4条) 应行整顿变通者(12条) 西法应当兼采并用者(11条 西法应当兼采并用者(11条) (3)新政机关:督办政务处(1901年) 新政机关:督办政务处(1901年
第9课 清末新政
三、清末新政的评价: —— ①主观目的具有反动性;②本质具有落后性; ③客观影响具有进步性;④实际作用具有背离性 清末新政以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为界标,分为两个 阶段。前一阶段为新政发起,后一阶段是清廷“预备 立宪”;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和深化。目的是 取悦于列强、遏制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清除统治危机。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迫于形势,为巩固统治而推行的 自救运动。仍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 清末新政客观影响具有进步性,符合社会发展的趋 势和资产阶级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 发展、取得了相应成效,有利于中国近代化进程。 清末新政实际作用具有背离性。在直接影响方面, 它引起人民反抗和满汉地主之间及资产阶级立宪派的 离心,削弱自身统治,促进了革命形势高涨;在根本 影响上,留学生成为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者,新 军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奖励实业促进了资本主义发 展,为辛亥革命奠定的之异同。 参考答案: 同:希望通过实行立宪使中国强大起来。 异:以康有为为代表资产阶级立宪派希望在中 国立宪法、开国会,实行权力制衡,建立起近 代的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亲贵立宪派载泽的 目的在于消除革命派的威胁,使清朝统治长久 延续下去;实权派官僚张之洞的目的主要是消 除外国势力的威胁。
3、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异同。 相同点: (1)都发生在两次大战(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战争)之后, 民族危机、阶级矛盾尖锐;都有挽救民族危机,缓和阶级矛 盾的意图。 (2)都是由最高统治者主持和领导。 (3)都是自上而下的运动。 不同点: (1)变法以救亡图存为主,新政以应付危机为主要目的。 (2)编发的实际领导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清末新是以慈禧为 首的清政府。 (3)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新 政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抵抗革命高潮的运动。 (4)历史地位不同:变法发生在资产阶级兴起之时,其主张 符合中国历史状况,是爱国和进步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 场思想解放运动;新政发生在资产阶级革命即将爆发之时, 其客观积极性无法抵消其对革命的反动性。
第9课清末新政
新政引发了新的社会矛盾并培育了各种反清力量
清政府的动机是实现王朝自救结果却加速了灭亡
从1906年的“立宪改官”到1911年“皇族内阁”的 出笼,统治集团中的各种势力和派别,围绕着权力 的再分配展开了残酷的争夺。一方面是掌握着最高 权力的皇室贵胄唯恐大权旁落,“鼎祚潜移”,而 拼命想借“预备立宪”之名推行中央集权,另一方 面则是地方督抚要“划分中央与地方行政权限”实 行责任内阁制,以削弱君主与王公大臣的权力;一 方面是皇室贵胄拼命排挤汉族官僚,剥夺汉族官僚 的某些职位和权力,另一方面则是汉族官僚竭力培 植各自的势力和各种社会关系,与之对抗。结果愈 改愈乱,愈革愈糟,从内部加速了清王朝的解体。
出现新型知识分子群体
奠定现代法律体系基础
官制 除旧布新
经济 奖励实业 军事 军制改革 废武举扩新军 习俗 允准满汉通婚 禁缠足禁鸦片
触及近代政治体制改革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推动中国军制的现代化 军队成分发生变化 促成社会生活方式变革
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 将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远无救时
后中国社会改革运动与推进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源与社会基础,也正主要是他们直接成为旧社 会的裹尸者与掘墓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场 集权制下的改革运动,几乎成了不断搬起石头 砸自己脚的社会动员过程„„ ——忻平《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国家现代化的动力之一,这 需要政府的保护与鼓励。„„并按投资现代工商 业数额多少与贡献大小而分授不同等级的勋号与 官阶品衔,凡投资2千万元以上者可封一等子爵、 一品顶戴及双龙金牌,1千万元以上封男爵,10— 30万元者分授三、四、五品衔„„这一举动的确 非同寻常,杨杏佛曾感叹地说:“中兴名臣曾国 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 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励创 办实业之工商,一扫数年贱商人陋习,斯诚稀世 之创举”。——忻平
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清末新政是指1901年—1905年间清政府推行的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的改革。
对于慈禧和清廷来说,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尤其是反清革命的兴起,使他们深深感受到了统治的危机。
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慈禧太后不得不在1901年宣布实行“新政”。
1901年1月29日,还在西安的慈禧太后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表示要“取外国之长”,“去中国之短”,“壹意振兴”,谋求富强。
并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
4月21日,又下令成立了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督办政务处”,负责筹办“新政”,任李鸿章、荣禄、崑冈、王文韶、鹿传霖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后又增加袁世凯)为参予政务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
从1901年到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新政”上谕,主要内容有:第一,筹饷练兵。
编练“新军”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
清政府对此投入了巨大财力,花费了很大力气。
1901年8月29日,清政府下谕全国停止武科科举考试;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两江筹建武备学堂;9月12日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
1903年12月设立练兵处,作为全国编练新军的参谋部,任庆亲王奕劻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铁良襄同办理。
练兵处的实权为袁世凯所掌握。
清政府还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为各省领导编练“新军”的机构。
1904年9月,练兵处、兵部奏准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颁布了《陆军学堂办法》。
1906年11月7日,清政府改兵部为陆军部,将练兵处并入其中,铁良为尚书,统一指挥全国“新军”,并且把袁世凯编好的北洋陆军六镇中的四镇的指挥权收归陆军部。
这就激化了满洲贵族与汉族军阀官僚的矛盾。
1907年8月,陆军部制定了全国编练“新军”36镇的庞大计划,拟于2~5年内,除近畿4镇、四川3镇外,其他各省各编练1~2镇。
但直至清朝覆亡,只编成14镇和18个混成协又4标及禁卫军1镇,约16万人。
清末新政
天津警察最初的初级警官 1907年天津南段巡警总局 制服 各分区警官
湖北新军
张之洞
三、清末新政的措施
4、法制改革:废除酷刑,修改《大清律例》
修改《大清律例》,打破了“诸法合体”的中国传统法 律结构,并根据西方近代司法体系行政、立法、司法分立的 原则,实现了“政刑”分离和司法独立,并编篡了刑法、民 法、商法、诉讼法。标志着中国法制的近代化。
四、清末新政的评价
是清政府为挽救自身统治而进行的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在经济上,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明显发展; 在政治上,清末政权机构迈向近代化,立宪符合近代化的 发展方向,并开启中国法制的近代化转型; 在军事上,编练新军,是中国陆军近代化的开始; 在思想文化上,结束了科举制度的历史,出现了办新学和 留学热潮。
2、纲领: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1901年7月)
欲救中国残局,唯有变法一策
《变通政治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折》论育才兴学 张之洞 《遵旨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 (湖广总督) 条折》 第二疏:论政治、致富、致强之道 《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 条折》 第三疏:论采用西法
清末新政 (1901-1911)
一、清末新政(1901~1911年)的背景 1、客观原因: 经受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军侵略及 《辛丑条约》签订的打击,清政府无 法照旧统治。
2、主观原因: 通过改革实现自救,挽救清政府统治
二、清末新政的实施 1、拉开序幕: 1901年1月颁布“预约变法”上谕,4 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具体负责变法
成为清末新政期间指导变革的纲领性文件
三、清末新政的措施
历史-22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后继清朝的中华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
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八国联军入侵首都北京,慈禧太后下令和谈,接受八国联军提出的《辛丑条约》,此举对中国打击甚大,因此朝廷保守派主动进行变法。
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清政府进行改革,但改革内容多与1898年的戊戌变法雷同。
清末新政背景八国联军入侵,《辛丑条约》的签订后,中外反动势力完全勾结在一起,进一步激化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广大人民反抗清政府的斗争,尤其是民主革命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实行的。
清末新政目的摆脱统治危机,维护清朝统治清末新政措施①改革官制。
②改革兵制。
有利于近代军队的建设编练新军③改革学制。
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
有利于民主革命思想传播④以法保护和奖励工商业。
有利于民族资’级的发展清末新政的评价清政府推行“新政”,原想缓和国内矛盾,维持和巩固其封建统治,适应帝国主义的侵略要求,拉拢上层资产阶级分子。
但实行的结果却适得其反。
清末“新政”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清末“新政”的某些措施客观上有利于民主革命思想和文化的传播(如兴学堂),或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的发展(如奖励工商),因而也有利于辛亥革命的到来,加速了清王朝的最终覆灭。
清末新政的影响积极影响:1、推动经济自由发展1895年7月19日,清政府发了一道上谕:“叠据中外臣工条陈时务……如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各矿、折南漕、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大约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
此应及时举办。
”以这一圣旨为标志,清政府的经济政策从压制私人资本即剥夺国民的经济活动自由,转变为“恤工惠商”即力求保护和扶植私人资本。
阻力和困难仍然不少,但大体是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的。
与此同时,现代财产所有权亦相应逐步确立。
《大清民事刑事诉讼法》在“判案后查封产物”一节中规定:“凡封票纸查封被告本人之产物,如产物系一家之公物,则封本人名下应得之一分,他人之分不得株连。
第二单元第9课清末新政
对清末新政评价
对资产阶级民主人士而言,原先对君主立宪 抱有幻想的立宪派大失所望,开始另找出路, 使清政府更加孤立。原先就反对专制统治的 革命派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与支持,民主革 命成为时代的主流,他们领导的反清武装斗 争终于在辛亥之年结出丰硕成果。
义和团运动震荡 客观原因 八国联军侵华的打击 主观目的:通过改革,实现自救 废科举、办学校、派留学 新政第一阶段 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 清末新政 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 新政第二阶段 预备立宪 清廷上谕仿行宪政 《钦定宪法大纲》 假立宪真集权 大失民心 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未触动政体 清政府无法照旧统治
经济
1902年2月23日,清政府颁布上谕,申明“工商业 为富强之根本,自应及时振兴”, 1903年清廷设 立商部,以“振兴商务”,奖励发明创造,鼓励私 人投资设厂,保护工商业者的权利。 “1905-1908年,年均设厂数超过洋务运动30年的 20多倍与甲午后的2.5倍,投资额分别超过5.7倍与 2.9倍。” ——黄逸峰等《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 1903年在北京设铸造银钱总厂,1905年在天津办户 部银行(大清银行) ,至1911年,全国共有30家 银行,保险公司14家,投资公司1家。
南方改良派士绅的活动:南方改良派士绅如 张謇(1894年科举的状元)、何嗣焜(举人, 上海南洋公学总教习)、陈三立(戊戌维新 时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等人,欲说服刘坤 一、张之洞谋南方独立。 南方革命党人的起义:1900年10月,孙中山 领导的革命党人在广东惠州发动起义。
化解危机,以实现王朝的自我拯救
立宪派
随着“新政”的推行,资产阶级爱国运动和革命运动 的兴起,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代表也积极行动起 来。他们认为,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要实现君主 立宪。 立宪派又分为海外和国内两个部分。海外以康有为、 梁启超为代表。戊戌政变后,康、梁逃亡海外,在华 侨中建立保皇会,宣传保皇、立宪,反对革命,在国 内外有相当的影响。国内以较大的商办企业主,商办 路、矿公司的主持人以及与他们在政治、经济上有联 系的知名人士代表,如大生纱厂和通海垦牧公司的主 办人张謇,浙江铁路公司总经理汤寿潜,首倡湖南 “铁路股东会”的谭延闿等,都是立宪派里声名显赫 的人物。同身居国外的立宪派比较,他们有较强的政 治、经济实力,是国内立宪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
第9课 清末新政
第9课清末新政(1901-1911)新政举措A 预备仿行宪政A 皇族内阁A一、“新政”的原因:1、清政府内外交困,无法照旧统治。
外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打击。
内忧:义和团运动的震荡。
2、主观目的:实现王朝的自我拯救。
二、“新政”的开始:慈禧太后颁布“预约变法”上谕(1901.1):拉开新政序幕“江楚会奏三疏”(张之洞、刘坤一1901年7月)成为清末新政期间指导变革的纲领性文件。
《变通政治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折》育才兴学(教育改革)(4条)《遵旨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致治、致富、致强(改革中国之成法)《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采用西法(11条)新政机关:督办政务处(1901年)三、“新政”的过程:1、“新政”的内容(1901-1905):政治:改革官制,改革法制经济:发展实业(大清银行)军事:扩编新军(废武举)文化教育:废科举、新学制、派留学生社会风俗:禁缠足、禁鸦片、满汉通婚2、如何评价?未触动封建专制制度,实际作用有限(局限性)涉及面广,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
3、预备立宪和皇族内阁(1905-1911):背景:资产阶级立宪派奔走活动;“立宪”的日本击败“专制”的俄国过程(1)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5)(2)清廷上谕“预备仿行宪政”(1906)原则:决定权掌握在清廷之手目的: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步骤:改革官制入手,逐步厘定法律,广兴教育等期限:等取得成效,再行宪政(未定)结果:略作调整,无实质性变化(3)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08)成立谘议机关(4) “皇族内阁”的成立(1911)实质:假立宪真集权,大失民心.。
第9课:清末新政
3、性质: 地主阶级顽固派的自救运动 4、评价: (1)从主观目的上看,具有反动性,其目的是抵 制革命,消除统治危机,取悦于列强 (2)从活动本质上看,具有落后性,仍未超出 “中体西用”的范畴 (3)从客观影响上看,具有进步性,奖励实业, 发展资本主义,废科举,推行新学制等促进中国 的近代化。 (4)从实际作用上看,具有背离醒,遍练新军成 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创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在 资产阶级革命中起了重要作用,奖励实业为辛亥 革命奠定经济基础。
二、预备立宪 1、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一次尝试(知道 清政府立宪过) 2、并未真正实行,没有进行实质改革(顽固 派的阶级本性决定的) 三、皇族内阁 1、1911年,成立“皇族内阁” ——预备立宪破产的标志 2、严重违背宪政精神,清政府假立宪真专制 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3、推动辛亥革命的到来
第9课 清末新政
第9课 清末新政知识结构:概念诠释:1.清末“新政”的背景与评价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清政府颁发上谕,命各省督抚及政府大员议奏,“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兴当革当省当并,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精。
”此后十年间,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措施。
当时习惯称为“新政”。
它的历史背景是:(1)义和团运动后,帝国主义列强采用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的策略,要求清政府改变它的无能状态;清政府也企图以此取得列强对它的支持。
(2)清政府自感面临统治危机,需要加强本身统治能力。
(3)《辛丑条约》签订后,全国人民对清政府的不满和反抗日益发展,清政府需要采取对策。
(4)清朝统治集团中,在义和团运动后顽固派失势,洋务派占据上风。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为维护其封建统治,迫于国内外形势而采取的措施。
因此,它不可能是一次有成效的改革。
不过在当时民主革命高涨的条件下,其中一些措施在客观上对传播文化和民主革命思想,对发展工商业起了一定作用。
而有些措施则激起人民反抗,扩大了清政府与汉族官僚之间的矛盾,客观上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到来。
2.清末的新军新军是清朝末年组建的近代化陆军。
1895年,由胡燏芬募集5000人,编为10营,号为“定武军”,由德国教官用西法训练,以新式枪炮装备,初驻天津马厂,后移屯天津小站。
旋由袁世凯接办,扩充为7000人,改称“新建陆军”。
同时,署两江总督张之洞也在江苏编练“自强军”两千余人。
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后,逐步将新建陆军扩充为六镇(师),人称“北洋六镇”。
1903年,清政府以推行“新政”的名义,设立练兵处,由奕劻任总理。
袁世凯为会办,掌握实权。
而后由练兵处制定陆军军制,各省设督练公所,新军编练推广到全国,计划全国编练36镇,每镇包括步、马、炮、工程、辎重等兵种,编制为12512人。
采取募兵制,应募士兵在年龄、体格、文化程度等方面有较严格的规定。
第9课清末新政(1901-1911)
早期新政(1901-1905年)
• 官制方面:改造行政机构 • 经济方面:鼓励发展实业 • 教育改革:废除科举,推行新学制,培养新式人 才 • 军事方面:编练新军,提高军队素质 • 法律方面:废除酷刑,修改《大清律例》 • 习俗方面:禁缠足,禁鸦片,允许满汉通婚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社会风气的转变,
769 4476
1905
1906 1907
8277
23862 37888
258873
545338 1024988
2303
8064 19508 63556
1895——1913年间, 民族资本工业 发展速度年均15%, 比第一次世界大战 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 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
1908
1909 1910 1911
第9课 清末新政 (1901-1911)
பைடு நூலகம் 1901年1月29日,逃亡在西安的慈禧太后以光绪的名义发布
“预约变法”谕旨:“康逆之谈新法,乃乱法也,非变
法也……。至近之人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 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原也。……中国不此 之务,徒学其一言一行、一技一能,而佐以瞻徇情面, 自私身家之积习;舍其本原而不学,学其皮毛而不精,
西逃的狼狈与屈辱
投资总额 生铁生产 铁路里程 机器采煤 内外航运 棉纺生产 20亿$ 100% 93% 91.9% 84.4% 76.6%
——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 经济既尽,国家随亡,于是分割土地以为殖民地,中国完结矣!
——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控制中国命脉,严重的民族危机
人民起义次数 250 200 150 100 50 时间
假维新:消极方面
• 清政府在濒临灭亡之际颁布的《实行宪政 谕》中写到:“政地多用亲贵,则显戾宪 章;路事朦于佥壬,则动违舆论;促行新 治,尔官绅或借为网利之图;更改旧制, 而权豪或祗为自便之计:民财之取已多, 而未办一利民之事;司法之诏屡下,而实 无一守法之人。驯致积怨于下而朕不知, 祸迫于前而朕不觉。
对清末新政的名词解释
对清末新政的名词解释清末新政,指的是清朝末年光绪和宣统年间实施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教育等改革措施。
这一时期,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内外压力的增加,清朝内部的改革意愿越来越强烈,于是推出了一系列变革举措,以试图挽救积重难返的局面。
在政治方面,清朝开始实行了一系列的立宪改革,旨在建立现代化的国家体制。
1898年,光绪帝下令宣布实行“戊戌变法”,试图从根本上改革封建专制的政治结构。
这一变法涉及政府机构的改革、官制的废除、选举制度的建立等方面。
然而,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和改革者准备不足,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
随后,清政府在翁同龢的推动下,于1901年推行了“庚子勘界条约”,开启了近代化的改革进程。
这一条约剥夺了宁式右派由于戊戌变法失败而获得的权力,并加强了清政府对军队和地方政权的控制。
然而,这一改革仍然受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无法全面推行。
在经济方面,清末新政主要着力于改革财政体制和推动现代化工业的发展。
在财政改革方面,清政府成立了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新的税收制度,以增加财政收入。
同时,还开放了一些对外贸易口岸,促进了与外国的经济交流。
然而,这些措施并未能实现根本性的改变,财政困境依然存在。
在教育方面,清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旨在培养人才以应对国家的变革需求。
1905年,清政府成立了北洋政府,实行了学制改革,开展了近代化的教育事业。
此外,还成立了许多新式学校,为青年人提供了现代化的学习环境。
然而,由于这些改革的时机和力度不够,对于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影响有限。
在社会方面,清末新政还进行了一些社会改革措施,以改变封建社会的秩序。
例如,清政府取消了养子成婚制度,改为强调自由婚姻和平等婚姻的原则。
此外,还禁止了封建迷信的传统习俗,鼓励科学知识的传播。
然而,由于这些改革措施的力度有限,传统封建观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总体而言,清末新政是清朝末年试图挽救国家危机的一次努力。
然而,由于外部压力和内部阻力的存在,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有限。
第七讲清末新政评议
清末的“预备立宪”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是中国二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立宪政体 的第一次和平过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近 代化性质的改革,也是近代中国民主制度建立的 有效尝试。
第二,清末预备立宪使当时的国人受到一次全方 位的民主训练,从舆论宣传、集会结社、议员选 举,议会活动等方面,人们从不同层次第一次亲 身体验了民主的政治生活,这有助于他们民主政 治素质的提高。
其次是设立“宪政编查馆”、“资政院”和各省 “咨议局”.
第三是实行地方自治,府厅州县和城镇乡尝试建 立地方自治制度。
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宪法,1908年8月27日宪政编 查馆和资政院将《宪法大纲》、《议院法要领》、 《选举法要领》、《逐年筹备事宜清单》上奏, 当天即经批准公布。这就是所谓的《钦定宪法大 纲》,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1905年是个关键之年:
张謇、汤寿潜等人在上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
汤化龙、谭延恺、丘逢甲分别建起湖北宪政筹备会、湖 南宪政公会、广东自治会等团体,梁启超等人也在日本 东京建立政闻社。
主要政治活动:一是鼓吹君主立宪,以《新民丛报》为 阵地,与资产阶级革命派论战,结果以失败告终;二是 发起恳请清政府速开国会的请愿活动。
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重新拟订了一个《奏定 学堂章程》,也称“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对 学校系统、课程设置、学校管理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并 于1904年1月13日公布实施。
(3)军事方面,废除旧的八旗绿营等军事制度, 载汰旧军,编练新军、巡警,建立新的军事制度。
(4)政治方面,进行官制改革,推行预备立宪, 即改变原业的君主专制制度,着手实行资本主义 君主立宪制度,按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的现代政治原则改革现行的政治制度。
第三章 清末新政
“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 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 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 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 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 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 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试题
第一场,史论5篇: “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 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诸葛亮无商鞅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商鞅之实 而讳其名论”; “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 论”; “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以江苏为例,1874年(同治13年)道员可由外补之 缺不过二、三员,府、州、县、同(知)、通(判) 可由外补之缺不过数十人;而此时候补道约有六、 七十员,候补府、州、县、同、通约有一千余人。
资本家捐官
民族资本家捐官的现象比较普遍。中国是一个官本 位的国家。在中国,官员的作用不仅是政治权威, 而且也是教化的楷模,作养率教于先,是民众的榜 样。 民族资本家投身洋务活动,兴办近代新式工业大多 是仿效洋务官僚的。然而他们经营新式企业,却困 难重重,外遭外国资本的排斥,内受本国各级封建 衙门的干扰、刁难、勒索,各种捐税的摊派,使中 小企业难以应付。
1905年设学部以为管理教育之最高行政机关。 最早的学制《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以法律 的形式对各级学制、新的教育内容及毕业生地位予 以规定,以期造成具有新知识、新人格、尚实际的 新型人才 1909年,全国新式学校总数达52348所(不包括教会、 军事学校),学生人数达1638884人,如果加上教会 学校学生与军事院校学生,总数约在170—180万人 左右。到辛亥时期,国内学生数约为300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末新政:中国最伟大的政治革命清末新政是自1901年开始,在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主持下,进行的政治和经济改革。
清末新政的伟大和成就,在海外史学界已经得到承认,参见相关的综述论文,但是,在中国。
或者在整个华人历史界,清末新政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这是一个非常离奇的景象,但这类事并不是孤立的,比如,海峡两岸的个别历史学家引用中国第一档案馆的史料,无可辩驳的证明了所谓康有为和梁起超的“公车上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但是,绝大多数华人历史学者依旧在散布谎言,有的在相关专著中继续扯谎。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文化上,华人历史学者基本是儒教传人,而儒教华夷之分侵入骨髓,明明在撒谎也在所不惜,这是儒教的老传统了,儒教弟子们撒谎不认为是可耻的,而是认为在维护儒教的神圣,比如,孔子删诗,孟子就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是书上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也就是儒教把持的“历史”撰写很多是假的,但儒教弟子不脸红。
二是政治上的,民国的建立,以摧捧明朝贬低清朝为其基本论调,而我党是几个阶段,旧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等等,也就是继承了孙文的革命。
台湾和香港的更是维护民国的中国历史“定义”。
因此,从文化和政治两方面看。
今天的华人历史学界基本是在否定和丑化清代为目标。
清末新政是中国自春秋战国之后,最伟大的事件。
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不过是进行了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还没开始呢。
清末新政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彻底而迅速地对中国政治系统加以改造,在体制和思想两个方面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从传统向现代转移,从中国转向西方模式,造就了新旧两个中国的分野。
1840年,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清帝国紧闭的大门,将中国带入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历史,160年来,中国屡经变革,愈挫愈勇。
政治体制,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凡是曾在历史上出现过的几乎无不试验过,中国成了各派政治理论的试验田。
政权组织形式,是总统制还是内阁制?是单一制还是联邦制?是中央集权还是地方分权?是一党专政还是轮流坐庄?是虚君共和还是开明专制?等等,都经过实践的检验。
清末新政之前的中国政治与清末新政之后的中国政治有着根本意义上的区别,清末新政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水岭,标志着中国政治在西汉至今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唯一的一次革命。
中国政治史是各国政治史中最完备最连续的。
可能是政治史重大历史时刻,有三次。
周公制礼作乐,多出诸传说,不可考。
秦始皇帝扫六合,创立了全新的统治方式,“千载犹行秦法政”,影响了整个君主专制时代;西汉黜百家,尊儒术,为两千年的政治文化定下了基调。
最近的一次,资料也比较完备的,就是清末新政。
在中国开创了宪政的新时代,播下了现代政治文明的种子,后来的任何一次“革命”,都不如清末新政深刻。
新政概况及有关评价甲午战后,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空前的危机感笼罩在每一个有识之士的心头。
1898年,清廷进行了一次维持了103天的变法运动,即百日维新。
1900年义和团起,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两宫西狩”,亡命西安。
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日),尚在西安的清廷颁布上谕,申明要变法革新:“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
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 是当国者讲求新政的开端。
1901年4月,上谕成立“督办政务处”,“于一切因革事宜,务当和衷商榷,悉心评议,次第奏闻。
” 其后,政治方面略有改革,如裁撤詹事府和通政司、废除刑讯等。
经济上,中央政府设立了商部,开办大清银行,并颁布了在省会及大城市成立工商两局的章程等,后有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之事。
1905年7月16日上谕:“特简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等,随带人员,分赴东西各洋,考求一切政治,以期择善而从。
” 7月27日,又增派商部右丞绍英随同考察。
五大臣未出都门,即遭革命党人吴樾炸弹行刺,载泽、绍英受轻伤。
10月26 日,上谕以尚其亨、李盛铎替代徐世昌、绍英出洋。
1906年7、8月间,五大臣先后回京,“痛陈中国不立宪之害,及立宪后之利。
”1903年11月柳亚子在《江苏》第6期发表《中国立宪问题》一文,说当今“遍四万万人中所谓开通志士者,莫不喘且走以呼吁于海内外曰:立宪!立宪!!立宪!!!”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俄国战败,一时哄传立宪政体战胜了专制政体。
人们对于宪政的热情之高,几至于认为一行宪政,则百病全消了。
五大臣出洋归来,更坚定了统治者立宪的决心。
载泽《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历数宪政三大利:一曰“皇位永固”,二曰“外患较轻”,三曰“内乱可弭”。
五大臣奏报完毕,慈禧即令各王公大臣将奏折传阅讨论,结果公议立宪有利,应该实行,只是在时限缓急上各有分歧。
1906年8月29日,庆亲王奕劻等“面奏两宫,请行宪政” 。
1906年9月1日,上谕“仿行宪政”。
距五大臣回国仅1个月。
预备立宪诏”的上谕说:“我国政令积久相仍……上无以承祖宗缔造之心,下无以慰臣庶治平之望”,决定“详细甄核,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
” 颁布“预备立宪诏”的第二天,即有上谕改革官制,“饬令先行厘定官制”。
钦定的编制官制大臣们一个多月后拟制出改革中央官制的草案,送达朝廷的第二天即得到答复,除裁撤军机处、设内阁总理大臣外全部批准,并立刻进行了相应的人事调整和安排,同时令奕劻等与各省督抚会商地方官制。
一时全国哄动,士大夫无不以改官制为言,内外大臣更是奏章迭上,倡言自己的看法。
1907年7月7日地方官制方案上报朝廷,当天即得到上谕“著由东三省先行开办”,“直隶、江苏两省,风气渐开,亦应择地先行试办,俟著有成效,逐渐推广。
”1907年8月13日,上谕设立宪政编查馆,负责调查各国宪法,编订宪法草案,并搜求编辑各国法典、统计表等。
1908年7月,清廷公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
1908年8月27日,宪政编查馆进呈宪法大纲,当日得到批准。
同时批准公布的还有《议院要领》、《选举法要领》和《议院未开以前逐年筹备事宜清单》(因立宪预备期为九年,故又称为《九年筹备清单》)。
1908年11月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相继去世。
两宫遗诏皆重申立宪进程应该遵循以前的计划。
1908年12月2日,宣统皇帝即位,载沣摄政。
第二天即有上谕:“严饬内外臣工务在第九年内将各项筹备事宜一律办齐,届时即行颁布钦定宪法,并颁布召集议员之诏各等谕。
”根据《九年筹备清单》,1909年2月17日,清政府发出上谕:“本年各省均应咨议局选举及筹办各州县地方自治,设立自治研究所,选用公正明慎之员绅,一律依限成立。
” 10月,各省咨议局成立。
11月,以溥伦及载泽为纂拟宪法大臣,陕甘总督升允因奏阻立宪而开缺。
1909年下半年至1910年初,各省咨议局选出代表齐赴北京,请愿速开国会。
清廷以“筹备既未完全,国民智识程度又未划一,如一时遽开议院,恐反致纷扰不安,适足为宪政前景之累” 为由予以拒绝。
1910年5月,请愿代表及一些商会代表再次伏阙上书,请求速开国会,又以同样的理由未获批准。
1910年10月,原先的请愿代表联合北京各界人士,第三次上书请愿,至有剜肉血书者。
各刊物报纸、各社会团体也争相鼓吹开议院、定宪法,声势十分浩大,又有各省督抚大半来电奏请速开国会并设立责任内阁。
适逢其会的是,在预备立宪的计划之中作为议会之基础的资政院第一次年常会在10月3日召开,按章程会期为三个月。
请愿代表上书资政院,资政院代表本大多来源于各省咨议局,自然引起同情与共鸣,遂决议上奏请速开国会。
其时国内局势已经极度动荡不安,革命渐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清政府为了平息骚乱,控制局面,经过紧急会议,就于11月4日发布上谕,宣布提前于宣统五年召开国会,比原定计划提早了三年。
1911年1月17日,清政府批准颁布了《修正逐年筹备事宜清单》,将立宪各项准备工作按照新的年限进行了压缩裁减。
1911年5月8日,清政府批准颁布《内阁官制》和《内阁办事暂行章程》,设立责任内阁,任命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为内阁协理大臣。
因奕劻内阁13人中共有皇族6人,多称之为皇族内阁。
同时建立弼德院,由顾问大臣充实之,拥有“宪法及附属法令之审议及解释”等权。
5个月之后的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声就打响了,为了挽回大势,争取人心,清廷于10月30日接受了奕劻的辞职,取消了皇族内阁,并宣布开党禁,允许革命党人依法组成政党。
11月5日又下诏“一俟议员选定,即行召集国会” 。
11月3日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模仿英国体制,实行虚君共和。
然而,随着各省先后宣布独立,大清的图强之梦也随着帝国本身的土崩瓦解而烟消云散了。
清末新政不断地有各社会阶层的人士发表意见。
这三种评论:1.新政,特别是预备立宪的宣示,纯属骗局,是统治者玩弄手腕,妄图苟延残喘的卑劣伎俩。
章太炎发表的《代议然否论》,1993年出版的《清末宪政史》亦持此论,并对新政所有事宜几乎都予以质疑批驳。
例如《钦定宪法大纲》附有《九年预备清单》,该书指出这个清单有六个特点,一是凑篇幅,二是拖延时间,三是绕开难题,避重就轻,四是残缺不全,五是本末倒置,法理不通。
对光绪《预备立宪诏》,该书认为它的问题有:一,清廷宣布仿行立宪是为了表明立宪是自上而下的决策,维护了朝廷的尊严;二,全文贯彻了拖延政策;三,关键在“大权统于朝廷”;四,要求国民“尊崇秩序,保守和平”,捆住人民的手脚;五,为了换取一个转危为安的缓冲时期。
如此等等,代表传统的看法。
2.假维新中有真改革。
预备立宪本质上是一场骗局,是为了延长清王朝的寿命和巩固皇室的统治,但是在新政实行的过程中也确实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际改革。
如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然而,真实常常存在于矛盾之中。
在假维新的过程中又实现过一部分真改革,教育制度的变化就是其尤为显著者。
” 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改革风潮》等也都持此论。
3.清末新政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极重要的一环,具有革命性的历史意义。
综观清末新政的研究概况,它的积极意义正逐渐凸现出来并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
新政的开端距今已有百年,当时人已不在,人们慢慢开始对这一历史事件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近年来新政研究的趋势是在逐渐抬高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位置。
三、新政的政治成就:体制革命对一个历史事件的评价,单看当事人的主观意图和时论是远远不够的,某些行为对人类的影响永远不会停止。
“新政”以政治上的革新为主,实际拟定和实行的改革措施以政治为多,改革所影响最深的领域也是政治。
新政的开始起因于帝国的危机,但它又刺激引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价值观,反而又加剧了帝国的危机,促进了清朝的灭亡,然而新政所带来的新思想、新概念、新制度,却保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