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运动 教学设计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教案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运动的基本方式。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物运动方式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动物运动的基本方式。
2. 不同动物的运动器官及其功能。
3. 动物运动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物运动的基本方式,不同动物的运动器官及其功能。
2. 教学难点:动物运动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动物运动的基本方式。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动物运动方式。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为什么需要运动。
2. 探究:让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分析其运动器官及其功能。
3.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动物运动的基本方式,并阐述动物运动的意义。
4. 拓展:让学生举例说明动物运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5.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动物运动的思考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动物运动的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
2. 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案例。
3. 准备作业题目和答案解析。
八、教学资源:1. 图片:收集各种动物运动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分析。
2. 视频:寻找相关动物运动的视频,用于更直观地展示动物运动方式。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更多关于动物运动的知识和案例,以丰富教学内容。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动物运动的基本方式。
2. 第3-4课时:分析不同动物的运动器官及其功能。
3. 第5-6课时:探讨动物运动的意义。
4. 第7-8课时: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动物运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小学科学《动物的运动科学》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动物的运动属于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教材由4部分组成,动物是怎样运动的部分呈现多种动物图片,指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交流动物的运动方式,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动物不同的运动方式,加深学生对动物运动方式的认识;动物主要靠哪些部位运动,教材呈现图片,指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 寻找动物的运动器官,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动物主要靠四肢、翅膀等运动,加深学生对动物运动器官的认识;动物运动会部分教材呈现比较兔子蜗牛乌龟三种动物运动快慢的图片,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按照动物运动快慢排列就是排序,教材还呈现了猴子、青蛙运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同一种动物的
2.教师通过动物的视频展示动物的运动方式。
同学们,动物们看到咱们这么认真热情的模仿它们的运动,也争先恐后的给我们做示范了(放视频动画),瞧,马欢快的跑着,鱼快乐的游着,鸽子优美的飞行着,它们运动的真高兴啊,同学们,你们模仿它们运动快乐吗?嗯,老师也体会到了你们的快乐心情,通过刚才的模仿,你知道了哪些运动方式?我们知道了不同的动物可能有不同的运动方式。)
(同学们参加过运动会吗?你们参加过动物运动会吗?那你们想不想参加动物运动会?今天我们一起去动物运动会看一看,动物们都是怎样运动的,观看时注意观察运动会上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参加了哪些运动?
动物运动会可真热闹啊,同学们能记住运动会上都有哪些运动员吗?它们都参加了哪些项目运动的?(尽量让学生多说,引导学生按陆地,水中,空中类别说出动物以及它们的运动方式)太好了, 运动会上动物们都在快乐的运动着,它们姿势优美,线条漂亮,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动物的运动)
知道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动物主要靠四肢,翅膀,足等运动以及有的动物不止一种运动方式。在
教师指导下,能按照动物运动快慢进行排序
《动物的运动》教案
七年级上册素质教育新教案动物的运动【学情分析】通过学习动物的类群,学生对各种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已有了基本的了解。
通过日常的观察,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运动的方式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如马的奔跑、鱼的游泳、鸟类的飞翔、蚯蚓的蠕动、蜗牛和蛇的爬行等,但是解释动物的运动时如何实现的还有点困难。
通过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这依然是本节课最核心的知识,学生对此知识的理解还有点难度。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①说出不同的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如游泳、爬行、行走、奔跑、跳跃、飞行等。
②说明动物运动的结构或器官与其运动方式和生活环境相适应。
③通过演示实验能说出关节各部分结构及功能,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重难点)④通过完成屈肘和伸肘动作能说明动物的运动是肌肉收缩的结果。
(重点)2 .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表达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确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观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运用视频、动画、实物、图片,直观形象,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动画了解动物的运动类型。
通过分组实验观察关节的各部分结构,领会关节既灵活又牢固的特点。
通过动画、视频了解骨骼肌的结构和特性,对于运动的实现,先让学生看微课充分理解,然后展开讨论交流、自我领悟,理解运动是怎样实现的。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新鲜的猪的关节,解剖刀,解剖盘,微课录制等。
、。
八年级生物教案 动物的运动9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动物的运动9篇动物的运动 1一、教学目标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认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难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三、课前准备大屏幕投影、电脑、去毛的鸡翅、解剖盘、镊子、解剖剪、解剖刀和猪的关节、关节模式图及投影片。
四、课时分配一课时五、--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言运动系统的组成探究实验提纲: 1、两手捏住鸡翅两端,向内、外做伸缩运动,让学生体验运动是怎样产生的。
2、用解剖剪和解剖刀除去鸡翅上的皮肤,观察肌肉是怎样附着在骨上的,观察肌肉是怎样牵引骨运动的。
3、观察骨与骨之间是怎样连接的。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模拟制作欣赏配乐朗诵,让学生闭上双眼,想像动物那千姿百态、奥妙无穷的运动和行为。
观看一段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录像,欣赏并请学生列举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动物各种行为。
首先看老师给出的探究实验提纲,后在小组长带领下完成探究实验。
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小组在解决以上三个问题以后进行小组讨论:如果鸡翅只有肌肉或骨能不能运动?各组派代表发言,组内成员可以补充,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基础上,自信心增强,学习积极性更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下,有计划地讨论交流。
学生在参与小组活动时,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并一起探讨、交流。
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得出下确结论。
回忆、体验自己在做屈肘和伸肘时,骨肌肉、关节之间是如何配合完成这个动作的。
在老师启发下说出运动的产生以及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按照书中方法分组制作。
播放录像片段。
提出问题:请列举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向学生展示探究实验提纲,指导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下,有计划地进行探究和讨论。
参与学生小组活动中,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和只当观众,不要告诉学生答案。
教学设计 动物的运动【市一等奖】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分析《动物的运动》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讲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而动物的作用和人类的的关系与动物本身具有运动和行为的能力是分不开的,所以本节内容是这一单元学习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学生通过学习运动系统组成的知识,揭示动物运动的本质,巩固和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
因此,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关爱生命,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年的生物学基础,对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有所了解,但对骨、关节和肌肉如何协调配合产生运动和完成运动过程中还需要什么系统的协调配合认识不深。
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思维活跃,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欲望很强,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嘴、动脑、动手,去发现、归纳、总结,人人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结构以及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从而理解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动手,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分析、表达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①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
②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2、难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五、教法和学法1、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实物、图片等进行直观演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通过探究活动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3、小组合作学习法:利用已有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动物的运动的教案完整版课件
动物的运动的教案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动物的运动”,主要内容包括:动物运动的类型和特点,运动的产生原理,动物运动的意义。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4.3节中关于动物骨骼、肌肉系统的构成,不同动物运动方式的比较,以及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运动的类型、特点及其产生原理,掌握动物运动的基本知识。
2. 理解动物运动对生存的意义,认识到运动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动物运动的产生原理,不同动物运动方式的比较。
教学重点:动物运动的类型、特点,动物运动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物运动图片、视频,骨骼模型,肌肉模型。
2.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不同动物运动方式的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动物运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动物运动的类型及特点(2)动物运动的产生原理(3)动物运动的意义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青蛙跳跃为例,讲解动物运动的产生原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不同动物运动方式,完成观察记录表。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动物运动的类型及特点2. 动物运动的产生原理3. 动物运动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动物运动的类型及特点。
(2)以某一动物为例,分析其运动的产生原理。
(3)谈谈你对动物运动意义的理解。
2. 答案:(1)动物运动的类型包括:奔跑、跳跃、爬行、游泳、飞翔等。
特点:运动方式多样,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2)以青蛙为例,其跳跃运动产生原理为:肌肉收缩使骨骼运动,通过关节的转动实现跳跃。
(3)动物运动的意义:有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寻找配偶、适应生活环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动物运动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了解运动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和能力。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模仿,能够模仿一些动物的运动方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动物运动的方式和能力:飞行、奔跑、游泳、攀爬等。
2.动物运动的特点:速度、灵活性、耐力、力量等。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家中养的宠物动物,分享宠物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特点。
步骤二:观察与讨论(15分钟)1.呈现一些动物运动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和能力?步骤三:模仿动物运动(15分钟)1.分组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观察到的动物运动方式,模仿不同动物的运动,如模仿马儿奔跑、模仿鸟儿飞翔等。
老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动物进行模仿。
2.学生进行模仿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如模仿运动时的感觉、动作的难易程度等,引导学生思考。
步骤四:动物运动的能力实验(20分钟)1.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以观察和验证不同动物的运动能力和特点,如观察鸟儿的飞行能力、观察鱼儿的游泳能力等。
2.老师可以为每个小组提供实验材料和指导,让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步骤五:小结与讨论(15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能力的进化和环境因素对动物运动的影响。
步骤六:拓展活动(2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动物运动表演,让学生自选一种或几种动物进行表演,展示自己对动物运动方式的理解。
2.同学们观看表演后,可以进行评价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
四、教学资源1.视频或图片展示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特点。
2.实验材料,如小飞机、鱼缸、模型等。
3.小组讨论和表演的材料。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验和模仿动物运动时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
2.对学生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包括模仿程度和表演的质量。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教案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运动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3. 帮助学生认识动物运动在自然界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动物运动的基本形式:奔跑、跳跃、飞行、游泳等。
2. 动物运动的特点:快速、灵活、耐力等。
3. 动物运动的意义和作用:寻找食物、逃避敌害、繁殖后代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物运动的基本形式、特点及意义。
2. 教学难点:动物运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运动的意义和作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动物运动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动物运动的特点和意义的相关资料。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
教案示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动物运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动物运动。
2. 学生分享他们对动物运动的了解和印象。
二、探究动物运动的基本形式(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如奔跑、跳跃、飞行、游泳等。
三、分析动物运动的特点(10分钟)1. 教师展示动物运动的特点的相关资料,如快速、灵活、耐力等。
四、探讨动物运动的意义和作用(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运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学生分享他们对动物运动意义的理解和看法。
五、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布置小组讨论任务,如探讨动物运动对个体和种群的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讨论成果。
2.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绘制一幅动物运动的画册,展示他们对动物运动的理解。
八、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2. 评价学生对动物运动的基本形式、特点及意义的掌握程度。
3. 评价学生对动物运动在自然界中作用的思考和理解。
六、教学活动:探索动物运动的方式1. 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动物运动的方式。
(完整版)动物的运动的教学设计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经过自主性学习和科学研究活动,说明动物的运动依靠于必定的构造。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计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经过剖析教材中“察看与思虑”栏目,认识关节和肌肉的构造特色。
2.经过研究活动和多媒体展现伸肘和屈肘的过程,认识骨、关节和肌肉的协分配合,认可生物体的构造和功能的一致性。
3.经过 PPT的展现,理解动物的运动对生计的重要意义。
感情态度价值观:1.经过对运动系统的各部分构造与功能一致性的剖析,使学生理解动物经过运动来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
2.形成珍爱自己运动器官,进行合理而科学运动的意识。
3.培育学生对运动员的敬爱心情。
教课要点:1.理解动物运动依靠于必定的构造。
2.理解运动对动物生计的意义。
教课难点:理解运动是动物构造与功能的一致。
教课策略:本节课从三个方面帮助学生认识“构造与功能相一致”的看法:1、从骨骼与肌肉的地点关系下手,在板图的绘制过程中由学生剖析得出肌肉两头的肌腱应附着在不一样的骨块上,这样才能经过肌肉的缩短使骨骼产生相对的运动。
2、经过 PPT(关节模式图)使学生看到哺乳动物关节各个部位的构成,对关节构造有一个感性认识,再经过画图的练习,掌握此知识点。
3、经过对自己构造的研究,认识屈伸肘关节的动作是由相应的两组肌肉达成的。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层层递进,最后使学生对“构造与功能相一致”的看法深刻理解。
课时安排: 1 课时。
课前准备:对于运动系统的模型、图片和PPT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导入展现图片,使学生观看到不一样种类动物经过生动的各种活动。
观看图片,关的动物活方才大家看到的动物所进行的这一系注动物的运动画面,引列的活动,成为动物的行为。
而动物的行为经常表现为各式各种的运动。
今日我们就来动和行为。
起学生的学习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兴趣。
探究各种动物具备不一样的运动方式,但你知学习哺乳道动物是如何达成这些动作的吗?要达成动物运动各种运动在动物的躯体中相应的应具备一听课思虑系统的组些构造。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教案(优秀6篇)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教案(优秀6篇)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教案篇一知识目标: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2、说明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3、认同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能力目标:1、学会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2、通过实验、动手活动制作模型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2、通过共同完成各项活动,培养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的能力,体验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
3、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重点: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难点:运动的实现问题导学动物运动的意义:一、运动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能再举出其他的运动方式吗?_____________二、运动的基础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1)骨连结(2)关节①思考关节各部分结构有什么作用?关节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节腔: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节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节软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什么关节能够既牢固又灵活?(3)骨骼肌思考:(1)一块骨骼肌能附着在一块骨上吗?(2)只有骨和关节能运动吗?三、运动的实现(1)骨骼肌有什么特性?(2)归纳屈肘伸肘运动屈肘时:__________________收缩_________________舒张伸肘时:_________________收缩_________________舒张(3)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者协调配合,在_________________的支配和其他系统和辅助下完成的。
小学科学6《动物的运动》教案
小学科学6《动物的运动》教案动物的运动引言:科学课程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
本教案将以小学科学六年级的课程《动物的运动》为例,为您详细介绍如何编写一份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适应性,并能做出相应的观察和描述。
二、教学内容:我们将以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动物的运动:1. 动物的运动方式:步行、跑步、游泳、飞行、爬行等。
2. 动物的运动结构:通过观察不同动物的身体结构,了解它们为了适应不同的运动方式而做出的相应改变。
3. 动物的运动适应性: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运动适应性。
三、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2. 不同的动物模型或图片3. 实验设备和材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
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动物的运动方式:通过PPT或黑板,介绍动物的常见运动方式,如步行、跑步、游泳、飞行、爬行等。
同时,结合具体动物的例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并进行分类和总结。
3. 动物的运动结构:通过展示不同动物的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身体结构特点。
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不同动物的身体结构与它们的运动方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一只鸟可以飞行,而一个鱼可以游泳?通过深入的讨论,让学生理解动物的身体结构与其运动方式之间的关系。
4. 动物的运动适应性: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如观察不同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运动能力。
可以在教室里模拟不同的环境,让学生观察不同动物在相应环境中的运动表现,并记录下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结果的比较和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运动适应性。
5. 总结:通过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对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
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并回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中的宠物动物,帮助他们总结宠物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5.2.1动物的运动
4.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家长签字确认,以检验学习效果。
5.搜集关于动物运动的趣味知识或新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并在课堂上分享。这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2.运用比较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比较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批判性。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动物运动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动物运动的多样性,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兴趣。
5.整合资源,拓展视野:利用网络资源、科普书籍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动物运动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关注差异,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认知风格,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材料和指导,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开始时,我将通过一个简单的互动游戏来导入新课。我会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模仿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如青蛙的跳跃、猴子的攀爬等。其他同学可以猜一猜他们模仿的是哪种动物。这个游戏旨在激发学生对动物运动的兴趣,同时让他们意识到动物运动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2.动物运动系统是如何帮助它们适应生存环境的?
3.你还能想到其他动物的运动方式吗?它们又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分享观点,共同探究动物运动的相关问题。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动物的运动》教案四篇.doc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动物的运动》教案四篇运动着的世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提出3个以上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运动的问题。
2能从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
并能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
3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1-3条有关物体运动的资料,并能制成资料卡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多种运动形式的奇妙。
2对查阅有关运动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片产生兴趣。
科学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物体运动的各种形式。
2能说出制作资料卡片的基本方法。
材料准备:有关运动的各种卡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它们怎样运动?1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出示风在动、人在行、水在流、鱼在游、鸟在飞的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里。
2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有关运动的例子,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这个深层的哲学问题。
3讨论“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学生讨论,教师不要急于说出答案。
4引导学生把自己关于运动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
选择自己最想研究并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研究的问题。
★搜集有关运动资料。
1讲解:科学家已经做过了许多关于运动问题的研究,查阅资料,了解他人的研究,是解决我们关于运动许多疑问的方法之一。
2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搜集、查找资料。
报纸、书籍、网络,利用标题、目录、搜索快速查询。
3把自己查阅的资料记录并制成卡片。
需要记录内容:作者、书名、页码、出版社、出版日期、摘要、摘录日期。
4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资料卡片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把自己制作的资料卡片与同学交流、分享。
动物运动会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运动的方式。
2、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3、能用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4、能够归纳出动物的多种运动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对观察、模仿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感兴趣。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教案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教案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教案(精选10篇)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认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养成在运动时注意自我保护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社会行为的特征、事例的判别及群体内信息交流的方式教学过程播放录像片段。
动物所进行的这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animalbehavior)。
提出问题:请列举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
运动方式:如蚯蚓的蠕动、鱼的游泳、鸟和昆虫的飞行、哺乳动物的行走、奔跑、跳跃等。
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引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动物的运动器官是怎样完成各种动作的呢?让我们以哺乳动物为例来探究。
运动系统的组成:向学生展示探究实验提纲,指导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下,有计划地进行探究和讨论。
(请你做一做屈肘和伸肘的动作,想一想,这个动作是靠哪些结构完成的?如果肘关节受伤了,还能正常完成这些动作吗?为什么发生骨折或肌肉拉伤后,相应的部位不能正常运动?)参与学生小组活动中,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和只当观众,不要告诉学生答案。
引导学生一起探讨,交流。
(观察与思考)P28—29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
思考:1、关节对骨的运动有什么意义?2、观察肌肉与骨和关节的关系图,注意看一组肌肉的两端是附着在一块骨上,还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这对于运动有什么意义?讨论:1、大吊车的哪些部位相当于动物体的关节?2、除哺乳动物外,其他脊椎动物的骨骼也有关节吗?3、蚯蚓体内有肌肉,但是没有骨骼,这是它不能快速运动的一个原因吗?4、人体都有哪些部位有关节?进行体育运动时,哪些关节容易受伤?应当怎样保护?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七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鲨鱼
-袋鼠
-猎豹
-鹦鹉
将查阅的资料整理成PPT,分享给班级同学。
5.创作作业:以“动物运动会”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或漫画作品,展示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要求作品富有创意,色彩鲜明。
3.实践题: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分析其运动方式,并尝试解释运动原理。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动物运动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2.强调动物运动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培养生态意识。
3.激励学生继续探索生物学奥秘,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热情。
4.动物运动的意义:阐述动物运动在生存、繁衍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动物运动重要性的认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应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便于讨论和互助。
2.讨论主题:给出与动物运动相关的讨论主题,如“为什么鸟会飞?”,“哪种动物的运动速度最快?”等。
3.讨论过程:学生根据主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观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小组汇报: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应设计以下练习题目:
1.判断题:设计关于动物运动方式、运动系统组成等方面的判断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选择题:设计有针对性的选择题,测试学生对运动原理、动物运动意义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运动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4.利用生物学科特有的实验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动物运动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动物的运动的精品教案精品课件精品教案
动物的运动的精品教案精品课件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动物的运动”,详细内容包括动物运动的种类、运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骨骼与肌肉的协调配合以及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重点分析哺乳动物的骨骼和肌肉系统,探讨运动的产生与调节机制。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动物运动的类型,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理解骨骼与肌肉的协调配合原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物学现象的能力,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运动对动物生存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骨骼与肌肉的协调配合原理。
教学重点:动物运动的类型,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动物骨骼模型、肌肉模型、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生物学教材、笔记本、随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动物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运动的多样性,提出问题:“动物的运动有哪些类型?它们是如何进行的?”2. 知识讲解:a. 介绍动物运动的类型,如爬行、行走、跳跃、游泳等。
b. 分析运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结合骨骼模型和肌肉模型进行讲解。
c. 讲解骨骼与肌肉的协调配合原理,通过实例分析运动产生的生物学机制。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动物运动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动物运动的类型2. 运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骨骼肌肉3. 骨骼与肌肉的协调配合4. 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动物运动对生存的意义,并举例说明。
2. 答案:动物运动对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如捕食、逃避敌害、寻找配偶等。
例如,猎豹通过快速奔跑捕捉猎物,鸟类通过飞行迁徙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篇1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电视上,我们可以看到非洲草原上奔跑的狮子、迁徙角马群。
在动物园里,我们可以看到孔雀开屏、仙鹤起舞。
在自然界里,我们看见大雁南飞、蜜蜂采蜜,等等,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或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动物行为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而运动必须依赖一定的身体结构。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从多媒体播放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动物的运动方式,有蠕动、游泳、飞行、行走、奔跑、跳跃等。
动物的运动器官是怎样完成各种动作的呢?我们以哺乳动物为例来探究,也可以把自己当做研究对象。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1、骨骼(含关节)和肌肉组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
(1)骨骼:起支撑和承力的作用。
(2)关节:改变骨的运动方向。
(3)肌肉:一组肌肉必须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当它收缩时,就会带动骨围绕关节做运动。
2、讨论(1)大吊车的可活动部分相当于动物的关节,如吊车臂与车体之间部分。
(2)除哺乳动物外,其他脊椎动物的骨骼也都有关节。
(3)蚯蚓体内有肌肉,但是没有骨骼,这是它不能快速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4)人体有关节的部位很多,主要分布在四肢上,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等;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踝(huai2)关节、趾关节等。
进行体育运动时,上肢的肘关节、腕关节,下肢的膝关节、踝关节等都容易受伤。
保护措施包括充分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运动强度应当适当,以及佩带护腕、护膝等。
二、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1、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2、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精选3篇)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精选3篇)《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篇1第一节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依据“面对全体同学,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提倡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探究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
提升同学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成为学问产生和建构的场所,是同学“做中学”的乐园,使同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使科学探究真正成为同学学习科学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育同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动物的运动》是《生物学》八班级上册第五单元其次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第一节内容。
同学通过学习运动系统组成的学问,揭示动物运动的本质,巩固和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
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后面学习动物行为的基础。
因此,通过本节学问的学习,可以达到进一步培育同学关爱生命,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概述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力量目标:探究试验的力量、合作学习的力量和表达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育同学爱国主义情感,养成细致观看和科学推理的科学素养。
四、学情分析初二同学对动物生理学方面的基础学问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具有肯定的规律思维力量。
这个时期的同学正是身体发育的旺盛阶段,也是思维较活跃的时期,探究学问的乐观性非常身高,学习和运用学问的欲望也很强,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同学的这一心理生理特点,培育同学良好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生物科学素养。
五、教学过程教学步骤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方法和手段导入新课播放1.动物运动的录像片;2.雅典奥运会运动员图片观看、思索。
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培育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感。
媒体播放观看鸡足(爪子)关节的结构设疑:假如人的肘、肩、膝等部位假如不活动,运动状况会怎样?关节的结构又是如何呢?它有哪些适于运动的特点呢?1.解剖和观看鸡足关节。
2.争论并总结关节的结构具有既坚固又敏捷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2.教材分析
2.1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与原教材相比有较大的变化,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抓住重点,借用多媒体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
2.2 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认同动物的运动要依赖一定的结构的观点,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大意义,从而真正理解运动和行为的关系,为今后学习动物的行为打下基础。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相互合作的信心和能力。
③情感目标: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严谨的生活态度,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2.3 教学重难点①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运动需要身体各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运动对动物的生存有重大意义。
②难点:运动是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统一,运动是动物行为的具体表现。
2.4 教具准备:①教具:多媒体课件、猪的胫骨和脊椎骨各一根、自制模型、条形木棍(一头钻洞)、小铁钉1个、玩具汽车、细绳。
②学具:20 cm×2 cm纸板(或木板)2块、皮筋2根、小铁钉1个。
3.教学过程
3.1 复习提问①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②动物为什么能运动?教师稍作引导。
3.2 导入新课提供一组动物捕食、迁徙、求偶的视频材料。
提问:①这些动物在做什么?
②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生存和繁殖)③你根据什么来判断动物在取食?(如:虎奔跑,虎咬住鹿的颈部)④所有动物的取食方式都一样吗?(不一样)⑤简述动物捕食的过程。
(动物捕食时需要观察、奔跑和扑咬等)
小结:同捕食有关的运动是动物的捕食行为,同理动物也有繁殖行为等,所以运动是动物行为的具体表现。
3.3 运动系统的组成学生讨论得出:运动需要骨、骨连接(关节)和骨骼肌共同完成。
3.3.1骨的外形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