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备课

合集下载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第一课时淄博市博山区白塔镇实验小学王敏一、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能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3、现实、有趣的操作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知识,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学习重点:会辨认前后、上下、左右方位。

三、学习难点:会辨认左右方位。

四、课前准备: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师:老师喜欢做游戏吗?生(全体):喜欢。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玩有趣的游戏。

(课件出示课题)二、合作活动,理解知识。

老师指名同学上来,示范游戏“指鼻子”,边做边讲解规则。

师:同位两人一组,一个说,一个指做完留个口令后,再交换。

开始。

全体学生做游戏。

师:刚才的游戏好不好玩?生:好玩。

师:关于这个游戏你有什么要说的?生1:做游戏时要集中注意力。

生2:要听清口令生3:要想指对,就要分清左右。

……【设计意图:游戏最贴近学生的生活,由游戏入手巧妙引入课题。

让学生从玩游戏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分清左右师:大家说的真好。

对了,我们要想把这个游戏做好,首先要认真听,听清同伴的指令,其次要分清左右。

(板书左右)只有分清左右,出错的机会就少了。

那同学们,你们是怎么分清左右的?有什么好方法,跟你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分左右的方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派代表来说说,你们分清左右得到方法。

生1:我写字的手是右手。

生2:妈妈告诉我哪只是右手,然后我在右手上做记号,生3;我先找到右手,就能找到左手。

……【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表意见。

(三)身体上的左右师:大家的方法真好,来我们根据大家的方法来分一分。

先举起你的右手,那右手的这边就是右边。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六单元备课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六单元备课
教学准备:情景图,几种玩具。
课时安排:2课时
课题:猜一猜
一年级班主备人授课人
教学
内容
教材第75——76页,信息窗1。
个性化修改



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左、右两个方位,初步掌握判断左、右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认识左、右方位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判断能力,能用左、右方位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有趣的游戏
——图形与位置
一年级班主备人授课人
教学内容:教材第75页——78页。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前一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其中在对面判断左右,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加强体验。
教学目标:
1、合现实情景,能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操作、观察活动中,初步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即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形状的过程,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4、在现实、有趣的操作、观察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和辨认从不同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直观经验,初步感受数学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能正确地从上面、侧面辨认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具
准备:
教学挂图



程:
一、观察信息窗,利用情景图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画的什么?两组照片分别拍的是什么?教师指出第一组照片拍的是同一辆小汽车,第二组照片拍的是同一只小兔。提问:同一辆小汽车、同一只兔子为什么会拍出不同的照片呢?引出“我是从哪个位置拍的”等问题,进入对新知识的探索。让学生说说照片分别是从哪个位置拍的?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第六单元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单元备课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实在组织好动手操作和主动观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历,能初步确定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但由于年龄较小,有时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在充分体验的根底上学惯用前后、左右、上下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前一局部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其中在相对面判断左右,对学生来说比拟困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知识。

由于学生凭生活经历已可以判断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所以本单元教材把重点放在左右关系的判断上,并从鼻子、眼睛、左右手等学生最熟悉的身体器官入手,先让学生对左右有一定的认识,再在此根底上体验它们的相对关系,化解了难度。

单元总体目的: 1、结合现实情境,区分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绘物体相对位置及从不同方向识别物体形状的过程,并通过与同伴互相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4、在现实、有趣的操作、观察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和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直观经历,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产生用数学目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单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结合现实情境,能区分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结合实际,积累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直观经历,逐步建立方位感和空间感。

教学难点: 1、在相对面判断左右 2、逐步建立方位感和空间感。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

第六单元谁的手儿巧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

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

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

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

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观察、摆等操作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常见立体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四、单元课时安排认识立体图形…………………………………1课时实践活动分积木……………………………1课时第1课时认识图形课程陈述从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4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并能辨认和区分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感知其特征。

核心素养应用意识(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根据找生活中图形,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新意识(通过动手分一分,初步感受将外形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渗透了分类比较的数学思想。

最后空间建立过程,初步感知各种形体的特征。

第六单元第2课时 分积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青岛版

第六单元第2课时 分积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青岛版

教案:第六单元第2课时分积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用分数表示简单的图形分割。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的大小相等,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 分数的读写:分数线上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数量,下面的数字表示分母的份数。

3. 分数的简单应用:用分数表示简单的图形分割,例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三、教学重点:1. 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 能够用分数表示简单的图形分割。

四、教学难点:1. 分数意义的理解,特别是分母和分子的含义。

2.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蛋糕,引导学生观察蛋糕的特点,引发学生对分数的兴趣。

- 提问:如果要把这个蛋糕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蛋糕呢?2. 探究与发现- 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大小相等。

- 引导学生观察每份的大小,理解分数的意义。

- 提问:每份是整个正方形的多少?如何用分数表示?- 学生尝试用分数表示每份的大小,教师给予指导。

3. 概念讲解- 讲解分数的概念,强调分母和分子的含义。

- 示范分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模仿并练习。

4. 实践与应用- 让学生用分数表示简单的图形分割,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 提供实物或图形,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5.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图形进行分割,并用分数表示每份的大小。

-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6. 总结与反思-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 提问: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有哪些?-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一年级数学备课第六单元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备课第六单元青岛版

第六单元大海边_单元分析一、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知道小括号,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经历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3.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交流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及其它计算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切实学好。

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不进位、不退位)、笔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难点: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和退位)。

四、教材编写特点:1.以海边活动为素材,主题鲜明有趣。

本单元借助孩子们喜欢的捉螃蟹、摆贝壳、参观水族馆、游览标本馆、购买海洋纪念品等一系列海边活动的素材,使学生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始终体验着大海的魅力,激发起学生对大海的向往和对数学知识主动探索的兴趣。

这一编排再一次体现了教材由“故事串”引发“问题串”的特点,把计算教学和实际应用自然的结合到一起。

2、重视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本单元的计算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在探索100以内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估算、口算、笔算都成为解决问题的策略,拓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空间。

3.练习设计形式多样,素材选取有趣广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单元练习的设计既有连一连、填一填、辨对错等书面完成的形式,也有摆一摆、小游戏、讲数学故事等数学活动的形式。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单元课题:第六单元谁的手儿巧课题:《认识图形》知识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2)生:对!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

(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3)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提要求: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二、操作感知1、分―――提示概念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3)揭示概念师: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4)活动教师板书:球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2、摸―――感知长方体(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3、感知正方体、圆柱、球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备课教案 全册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备课教案 全册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备课教案全册新的学年开始了,为了搞好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课堂上有的放矢,特定数学教学计划如下: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 57人,其中女生26人,这些学生来自周围多个自然村。

他们大部分天真活泼,有礼貌守纪律,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

也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习惯,如上课做小动作,作业不能独立完成,不主动回答问题等。

二、教材分析本册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这册教材的数与代数领域,首先联系实际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感受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在此基础上,认识11——20各数,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并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除此之外,还安排了两方面内容:一是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二是把求和、求剩余的实际问题与计算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感受数学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学习数学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内的一些问题。

空间与图形领域,一方面利用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宽窄、厚薄,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另一方面,通过实物、模型辨认长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特征;再一方面,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

统计与概率领域。

一方面,通过“分一分”初步学习把物体按某种标准分类;另一方面,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体会统计的价值。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

教材注意结合上述三个领域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有关教学内容的体验,联系现实情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

全册教科书安排了两次实践活动:《大蒜有几瓣》,结合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安排了《找找周围的数》《大蒜有几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联系实际问题认识加法和减法,探索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的实际问题。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备课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备课
1、对具体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2、实践活动中,体会生活和数学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对具体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一、自由活动
师生谈话:同学们,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盒子、积木,你一定非常想看看其他的小朋友都带来什么东西,是吗?下面,老师给大家一段时间,自由活动,可以看看自己小组的同学带来什么,也可以到别的小组去看看,好吗?
3、对于本单元的评价,既要注重了解学生初步掌握几何形体的情况,如是否能正确的辨认与区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还要注意评价学生初步的操作、观察、比较能力的发展情况,以及主动与同伴合作的情况。
教学
Hale Waihona Puke 准备课件课时6课时
课题: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一年级班主备人授课人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7――89页的信息窗。
个性化修改
第六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单元。小学生在入学前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逐步将他们已有的感性经验进行抽象,这对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非常重要。在低年级,加强对各种形体的直观感知,积累大量感性认识将对今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1、通过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操作,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形体有初步的认识,能分辨它们的形状。
2、在观察和触摸中,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表象,培养初步空间观念。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67的加法》教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67的加法》教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6、7 的加法》教案【学习目标】1. 在详细情境中学会计算6、7 的加法和对于0 的加法。

2. 初步认识“互换两个相加数的数地点,得数不变的规律” ,发展应意图识,感觉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喜爱数学。

【学习要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学习难点】能正确口算6、 7 及 0 的加法。

一、自主学习(独立达成、伙伴相助、小组内解决。

8 分钟)1.认真看图,用自己的话谈谈上边的内容,尽量能说一句完好的话。

2.依据画面上的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识题。

二、合作研究(要求:先想一想自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而后在组内按a_b_c_d 次序睁开沟通,每个组员都要踊跃主动讲话,控制好时间,小组长负责对组员评论。

10 分钟。

)1. 解决问题“一共有几个小朋友?”2. 解决问题“一共有几个猴子?”3. 解决问题“两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桃子?”( 1)察看两棵树上各有几个桃子,如何列式?( 2) 6+0=?用自己喜爱的方法算算得数是几?三、反应展现(沟通分享)( 5 分钟先组内反应沟通,再班内展现共享)1. 对以上练习存在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内反应沟通、纠正、共享。

(小组长正确掌握成员学习状况。

)2.随机抽取三个小组,对以上练习各小组进行班内展现反应。

五、稳固拓展(当堂检测)请同学们独立迅速达成以下练习,各小组准备好你们组的口号班内展现共享。

(各小组选出最好的,教师随机抽取部分小组展现沟通, (10 分钟)1.2.3.算一算六、学习小结( 2 分钟)这节课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你学会了什么?能说给同学听听吗?这节课里你还有什么疑惑?七、课后拓展讲一个身旁的用加法计算的数学故事,列式计算。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教案

2010——2011青岛版数学第一册备课全册教材分析备课人解林林一、全册共分九个单元,分四大部分。

二、教学目标:第一部分:数与代数(海底世界,一单元快乐的校园,三单元走进花果山,五单元海鸥回来了,七单元小小运动会)。

1、在具体情境中能熟练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能认识“<”“>”“=”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别十位和个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

第二部分:空间与图形(四单元谁的手儿巧,六单元有趣的游戏7)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2、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第三部分:统计与概率:(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八单元我换牙了)。

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2、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

第四部分:实践与综合练习(实践活动找周围的数,大蒜有几瓣)1、加深对20以内的数有关知识的理解2、加深对分类与比较及统计方面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会用20以内的数来描述身边的事物,理解数的意义,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对应思想。

2、在估算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通过算法多样化,体会优化思想。

3、在认识几何形体和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过程,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四、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的地引导学生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了解自然,使学生能观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备课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备课
师:你能用解决刚才我们提出的“一共有多少只小虾?”这个问题吗?自己试试看?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关注学生是否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1)
3、组间交流,解决问题。
各小组选代表发言,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先算26+10=36,再算36+2=38。
先算20+10=30,6+2=8,再算30+8=38。
4、第5题是根据小熊吃香蕉的连环画编一个数学故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编出有趣的数学故事,提出问题并解决。对学生的评价注意多角度,既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否得当,也要关注到学生的表达是否生动完整等方面,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堂小结
板书
设计
反思
重建
(2)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练习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课型
新授
案序
1
审核
三维
目标

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历用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初步学会估算的方法。
2、经历探索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发展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和灵活性。
3、体验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1)
3、“聪明小屋”是一道实际应用的题目,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本题可让学生先画一画,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本题的答案是“11个”
4、课堂小结
学生说说加减的计算方法,说一说学会了什么?
板书
设计
反思
重建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坚信“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本节课,我将带领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学习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第六单元的章节,具体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以及各种图形的组合。

我将引导学生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特征。

难点:培养学生对各种图形组合的空间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图形、卡片、彩笔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立方体、圆形、方形等实物图形。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各种图形,并试着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图形特征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图形的特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3. 实物操作:让学生拿出自带的实物图形,进行观察、操作,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用卡片、彩笔等工具,创作出各种图形的组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5. 随堂练习:出示一些图形组合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分析、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各种图形的名称和特征,例如:长方形: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角角相等。

正方形:四条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角角相等。

圆形:一条曲线,边缘光滑,中心一个点,点到边缘距离相等。

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角角相等。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同学们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物品,找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并试着画出来。

答案:略2. 题目:用卡片、彩笔等工具,创作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组合。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会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看看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谁的手儿巧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谁的手儿巧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教学内容:教科书P87~88页以及89页自主练习1、2、3、4题。

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及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具﹑学具准备:1.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质疑激情:(1)同学们,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形状各种各样的物体,今天大家拿出准备好的物品.( 课前准备:牙膏盒﹑肥皂盒﹑牛奶盒、易拉罐、铅笔、乒乓球、魔方、笔筒、茶叶筒、弹球……)你们认识它们吗?(课件展示课本87页主题图,利用拿来的物品摆一摆)(2)学生动手操作。

(搭建小火车、火箭、机器人等)说出用哪几种物品搭建的?把相同形状的物品放在一起。

看看可以分成几类?问:同学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呢?(学生可能会说:分成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正正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二、探究新知1、揭示概念:同学们说的非常对。

A: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长方体:它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像这些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叫“长方体”。

(板书:长方体)B:直接出示形状是正方本的物体,它是正正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它们叫“正方体”。

(板书)C:出示形状是圆柱的物体:它们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底面是圆形的,有平平的面。

它们叫“圆柱”。

(板书) D:出示球状物体,它们是圆圆的。

(板书:球)活动1: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2、摸——感知“长方体”。

(1)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和同学们说一说。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下载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下载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淄川实验小学张艳丽联系电话 5282664第六单元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单元备课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切实组织好动手操作和主动观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初步确定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但由于年龄较小,有时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前一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其中在相对面判断左右,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知识。

由于学生凭生活经验已能够判断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所以本单元教材把重点放在左右关系的判断上,并从鼻子、眼睛、左右手等学生最熟悉的身体器官入手,先让学生对左右有一定的认识,再在此基础上体验它们的相对关系,化解了难度。

单元总体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及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形状的过程,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4、在现实、有趣的操作、观察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和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直观经验,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单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结合现实情境,能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结合实际,积累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直观经验,逐步建立方位感和空间感。

教学难点:1、在相对面判断左右2、逐步建立方位感和空间感。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认识图形》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认识图形》教案

认识图形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7-91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4种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辨认和区分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感知其特征。

2.在多种形式的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类、抽象等数学思维能力。

3.从直观到抽象,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4.感受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4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4种图形的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教具准备:课件、模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具准备:每个小组一些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形状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朋友们,喜欢搭积木吗?老师这儿有一些用特殊积木拼搭的作品,请大家一起欣赏。

1.作品欣赏师:你们想不想也用准备好的物体来拼一拼、搭一搭?2.自由拼搭小组合作要求:(1)先在小组内商量一下拼搭什么,再动手拼搭。

(2)你们是怎样搭的?用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教师巡视指导,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作品。

3.展示作品预设:现场采访“小设计师”:在拼搭作品时,你们有什么发现呢?预设:①这些球到处滚,总是放不稳。

②易拉罐立起来可以做柱子;放倒能做车轮。

③这些盒子放在桌子上比较稳,不乱跑。

……4.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仔细观察“小火车”,它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物体?【设计意图:抓住儿童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搭积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同时引出对所用物体进行分类的必要。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分一分问题引领:如果我们把它拆开,然后按形状分一分,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组?为什么这样分?预设:(1)分成两类:像这些盒子能站稳,不能滚动,分为一类;像易拉罐、球,能滚动,分为一类。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全部教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全部教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有趣的游戏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能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3、现实、有趣的操作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知识,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辨别前后、上下、左右教学难点:辨别的方法教法:观察、引导。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好!(师用右手向同学们挥手问好)请同学们也挥一挥你的右手向老师问好,好吗?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玩游戏。

这节课我们就来玩有趣的游戏。

(师可贴示板书)同学们想玩吗?二、合作活动,理解知识。

(一)理解左、右。

1、引入游戏:谁玩过“指鼻子、眼”的游戏?(有,请两位同学演示一下;如没有,师可课件演示或者请一位同学帮助演示,并讲清游戏规则。

)2、同桌合作,做游戏。

现在知道怎么玩了吗?你想玩吗?下面就请你同桌的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吧。

咱们还要比一比谁指的又对又快。

(给学生大约10分钟的时间玩,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感知左、右)3、巧学方法,辨认左右。

同学们,咱们先玩到这儿。

刚才在玩的时候,谁赢了?(学生会争先恐后的说是自己)请几个学生说说为什么会指的又对又快?有什么巧妙的方法辨清左、右?(学生可能会举生活实例,例:用右手写字、刷牙;走马路,靠右走……)4、反馈练习。

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请举起你的左手。

再举起你的右手。

再举起你的左手、右手。

(强化训练)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好朋友,同桌的同学互相看看,你还能找出几对这样的好朋友?找找看。

5、相对左右。

请伸出你的右手和你的同位握握手。

请指一指你同位的左耳朵。

刚才在握手、指耳朵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尝试解答)师总结:这是因为你和同位是面对面,方向是相对的。

青岛版小学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课题: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教案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课型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左、右这两个方位,初步判断左、右的方法。

2、在认识左右的方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能力,能用左右方位解决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领会“左右”的含义。

2、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学会确定左右的方法。

3、通过“练一练”进一步巩固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的习惯。

2、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左右‘的意义。

难点使学生学会确定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教学突破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左右”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与“左右”相关的实践活动来领会“左右”的意义。

使学生学会确定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

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充分感知左右,再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确定物体的左右,最后再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得以掌握确定物体左右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把小刀、一个文具盒、一把尺子。

学生准备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把小刀、一个文具盒、一把尺子。

教学步骤一、做大小声游戏。

老师大声说,学生小声说;老师小声说,学生大声说。

二、用左手、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和右。

教师活动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的小朋友举手。

和同桌说一说好吗?2、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认识“左右”。

(板书:左右)3、体验左右。

提问:你们会用右手做哪些事情?你们的右手真能干,那你们的左手呢?又能干哪些事?左手和右手真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很大。

在你们的身上还能找到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4、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好吗,伸出你的左手转一转,伸出你的右手转一转;踏踏你的左脚,踏踏你的右脚,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6、游戏。

下面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好吗,老师发出指令,看哪个人做得又对又准。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单元。

小学生在入学前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逐步将他们已有的感性经验进行抽象,这对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非常重要。

在低年级,加强对各种形体的直观感知,积累大量感性认识将对今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

以真实的照片呈现了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塑料球,饮料桶等实物进行有趣的拼搭活动的情境。

通过小朋友对话的方式提出了“我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物体?”的问题,引入学生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在认识过程中,先把一个小朋友摆“火车”用的物品进行分类,然后初步抽象出标准的几何形体让学生认识,在学生有了初步表象的情况下,让学生知道这些形状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使学生能直观地分清这几种形体,初步记住它们的样子。

自主练习中,通过“连一连”、“涂一涂”、“圈一圈”等动手活动的练习,进一步让学生以体验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2、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身边与立体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过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四、单元反思:(1)、教学时对数学要求把握的较好,主要通过对实物的摆放接触,使学生对物体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2)、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但对于说的较好的要给予肯定。

肯定好的可以用小星星、小树叶、小樱桃、小苹果等奖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4题:找一找,学生收集
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物体或图片以多种形
式进行交流。
2、自主练习第5题:比一比,通过对同
一类图形高矮、粗细的比较,不同类图
形的大小比较,加深对图形特征的认
识。
3、自主练习第6题:动手操作题目,你
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围一个圆柱吗?试

试看,你还能围成什么图形?先让学生
2、实践活动中,体会生活和数学的联系,
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教学 对具体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在活动过程
重点 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难点
教学 准备
课件
一、自由活动
师生谈话:同学们,今天大家带来了各

种各样的盒子、积木,你一定非常想看
看其他的小朋友都带来什么东西,是
吗?下面,老师给大家一段时间,自由 学

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

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2、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
察、比较、抽象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 通过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 难点 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辨
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教学 1、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拼搭活动,让学生在亲 措施 身体验的过程中直观认识几何形体。
第 六 单元备课
教材 本单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单元。小学
分析 生在入学前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逐步将他
们已有的感性经验进行抽象,这对学生形成初步的
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非常重要。在低年级,加强对
各种形体的直观感知,积累大量感性认识将对今后
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 1、通过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
识的掌握情况,为评价提供依据。教学 时,强调认真、独立完成。 三、全课总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 在生活中什么时候可以用到我们所学的 知识?
板 书 设 计
课题:分积木
一 年级 班
主备人 授课人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92页
个性化修改
教学 1、对具体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在活动过 目 标 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板 书 设 计

东西?同位两个同学先互相看一看、说
一说、摸一摸。

你想用这些东西干什么?
下面我们就比一比,谁的手儿巧?
1、分小组合作搭积木,教师巡视并进行
指导。
2、各小组反馈搭积木的情况。
三、看一看,分一分
1、师:刚才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发挥想
象力,你们搭得真棒,真是一群小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认真观察你们都用了
活动,可以看看自己小组的同学带来什
么,也可以到别的小组去看看,好吗?

二、搭积木
1、师:你想用这些东西干什么?

师:刚才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发挥想象
力,你们搭得真棒,真是一群小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认真观察你们都用了
哪几种形状的积木?
2、师:你能把用的积木按他们的形状分
分吗?
(1)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教
哪几种形状的积木?
2、师:你能把用的积木按他们的形状分

分吗?
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小组汇报分类情况。并说明为什么这

样分。
教师小结,统一意见起名字。
四、猜一猜

“我们认识的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
体,猜一猜哪种形状的物体滚得最
快?”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验证。
四、找朋友
教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的模型。提出问题“你能从教室中找到
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教学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重点 和球等立体图形
难点
教学 准备
课件
一、做游戏:我摸你说与我说你摸。
1、教师课前把各种形状的物体装进口

袋,从口袋摸出物体,让学生说出是什
么形状的。

2、教师说出一种形体的名称,让学生从
口袋里摸出相应的实物。也可以由学生

说名称,学生摸实物。
2、注意引导学生经历由大量感知到逐步抽象的
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3、对于本单元的评价,既要注重了解学生初步
掌握几何形体的情况,如是否能正确的辨认与区
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还要注意评价学
生初步的操作、观察、比较能力的发展情况,以
及主动与同伴合作的情况。
教学 准备 课时
课件
6课时
课题:谁的手儿巧 认识图形
尝试围一围,指导学生把纸的一边向另
一边围过去,再粘贴。

4、自主练习第7题:摆一摆,数一数
通过摆方块的活动巩固所学知识,进一
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练习时,先让

学生想象一下所要摆的图形的样子,估
一估所需方块的方块数,再动手去摆。
我学会了吗?

通过学生独立的分类数出各种形状,填
写简单的统计表,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
一 年级 班
主备人 授课人
教学 教科书第87――89页的信息窗。
内容
个性化修改
教学 1、通过实物操作,对长方体、正方体、圆 目 标 柱和球形体有初步的认识,能分辨它们的形
状。
2、在观察和触摸中,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
表象,培养初步空间观念。
教学 通过实物操作,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重点 和球形体有初步的认识,能分辨它们的形
(2)小组汇报分类情况。并说明为什么
这样分。
学生活动

1、分小组合作搭积木,教师巡视并进行
指导。
2、各小组反馈搭积木的情况。

(2)小组汇报分类情况。并说明为什么
这样分。
三、找朋友 程
1、分小组合作搭积木பைடு நூலகம்教师巡视并进行
指导。
2、各小组反馈搭积木的情况。
四、议一议
为什么我分的和你不一样呢?
分类时,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难 点 状。
教学 准备
课件 学生自己准备各种各样的纸盒、易拉
罐、球,鼓励学生收集的这样的物品越多越
好。
一、自由活动,师生谈话。
同学们,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盒

子、积木,你一定非常想看看其他的小
朋友都带来什么东西,是吗?
二、搭积木 学
同学们,我让大家带来的东西带来
了吗?想不想看看其他同学都带了什么
它们的朋友吗?”“在生活中你还能找
到他们的朋友吗?
五、课后作业:请你在家找一找,哪些
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体、球,并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 书 设 计
一 年级 班
课题:谁的手儿巧 练习课
主备人 授课人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90――91页的自主练习
个性化修改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 教学 目 标 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从中培养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