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季氏篇》有感
论语季式第十六读后感(精选5篇)
论语季式第十六读后感(精选5篇)论语季式第十六读后感(精选5篇)《论语》真的是一部很富有哲理的书,这本书激励着人们不断的积极进取,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论语季式第十六读后感,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论语季式第十六读后感篇1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就说我们班上的吧。
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
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论语季式第十六读后感篇2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今年暑假,我就读了一部经典:《论语》。
季氏旅于泰山论语感悟
季氏旅于泰山论语感悟哎呀,咱来聊聊《论语》里季氏旅于泰山这事儿。
这季氏啊,就像是一个调皮捣蛋还特别爱出风头的小孩,非要去做一些不合规矩的事儿。
旅于泰山,在当时那可是天子才能干的事儿呢,他季氏一个诸侯的家臣,就好比一个小小的班长,却要去做校长才有的权力之事,这不是搞笑嘛。
你看啊,他这一行动,就像是一只小蚂蚁非要去扛大象的活儿。
他可能觉得自己挺厉害的,能在泰山上风光一把,就像一个小土坡上的蛤蟆,以为自己站在了世界之巅。
但他不知道,在当时的礼制下,他这样做就像是在玩火,而且是在所有人面前玩火。
孔子那时候肯定是气得吹胡子瞪眼,心里想着这季氏就像个没长大、不懂事的顽童。
孔子推崇的礼制啊,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舞步,季氏这么一搅和,就像是在这场优美的舞蹈里突然闯入一只乱蹦跶的兔子,把整个节奏都打乱了。
季氏大概觉得泰山是个任他撒野的游乐场,他可以在上面肆意地展示自己的威风。
可他没意识到,他这样做是在挑战整个社会的价值观。
这就好比在一场足球比赛里,他一个守门员非要跑到前锋的位置上去射门,完全不顾比赛规则,把裁判和其他球员都不当回事儿。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季氏是个挺有野心的家伙。
他的野心就像吹起来的气球,越来越大,大到他都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他想通过旅于泰山来显示自己的地位,可在旁人眼里,他就像一个穿着不合身的华丽衣服的小丑,滑稽又可笑。
不过呢,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礼制已经开始有点摇摇欲坠了。
就像一座坚固的城堡,开始出现了小裂缝,季氏就是那从裂缝里钻出来捣乱的小老鼠。
但即使这样,孔子的愤怒也表明了还是有很多人坚守着传统的礼制观念的。
这季氏旅于泰山啊,就像是一个闹剧,给我们展现了当时复杂的社会局面。
我们现在看呢,就像是在看一场有趣的古装剧,那些违背规则的人总会做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而那些坚守正道的人就像剧中的智者,虽然有时候会气得跺脚,但他们的坚持却有着深远的意义呢。
这就像我们生活中,也总有一些人想要破坏规则去博眼球,可真正能长久被人尊重的,还是那些守规矩、尊重传统的人呀。
2024年论语关于以礼治国读后感
2024年论语关于以礼治国读后感《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其中的《季氏篇》反映了季氏家族的政治和社会情况。
读完《季氏篇》,对于以礼治国这一问题,我获得了深刻的思考。
《论语·季氏篇》是我首次了解季氏家族的历史和家风,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孔子的政治理念和管理方法。
文章中,季氏家族通过礼仪来控制人民,维护社会秩序。
可以说,季氏家族以礼治国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
然而,在阅读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和不足。
首先,季氏家族过分强调礼仪的形式,而忽视了其内涵的根本意义。
在《季氏篇》中,孔子指出:“有酒食,先生馔。
”这一点体现了季氏家族的行为,他们在重要的场合总是以饮食作为重要的礼节,以此来展示自己的地位和身份。
然而,孔子在这里并没有赞许他们的做法,而是批评他们的作为是“以其文取人也”。
这说明,孔子更加看重的是人心的诚实和真诚,而不是礼仪的形式。
因此,在以礼治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强调礼仪的本质,而不是仅仅追求形式的表面。
其次,季氏家族也存在权力滥用的问题。
在《季氏篇》中,孔子强调了职位和地位的应有之义,“礼尚往来”,“礼无不答”。
这是提醒季氏家族在处理政务时不应滥用权力,而是要尊重他人,回答他们的请求和要求。
然而,季氏家族在实际行政中,往往只重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忽视了与人民的互动和沟通。
这样一来,就容易使人民对政府失去信任,进而引发社会不稳定。
因此,以礼治国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方法,更是一种对人民负责的精神。
此外,在以礼治国的过程中,也需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在《季氏篇》中,孔子提到了“五倍于鬼”的态度。
“五倍于鬼”是孔子对待政治家属、子女和自己的要求,指的是对自己的家庭成员要求更加严格,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私心私欲,更不能凭借自己的地位和权力来牟取个人利益。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一个政府的廉洁和诚信是维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只有政府干部以身作则,以品行来影响人民,才能值得受人尊敬和信任。
论语季氏第十六章节读后感(精选7篇)
论语季氏第十六章节读后感(精选7篇)读后感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
你会写论语季氏第十六章节读后感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论语季氏第十六章节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论语季氏第十六章节读后感(精选篇1)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
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
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
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
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
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论语季氏第十六章节读后感(精选篇2)最近的几节语文课上,我们都是在讨论《论语》。
看了视频后发现,《论语》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提到了君子。
论语季氏篇读后感
论语季氏篇读后感《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言行录,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其中的“季氏篇”是《论语》中的一篇,记录了孔子与季氏之间的一段对话。
这篇对话中,孔子对季氏提出了一些关于政治、礼仪和人际关系的观点,展现了孔子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深度。
阅读《论语》季氏篇,让我深受启发,对孔子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在《论语》季氏篇中,孔子首先提出了“政之在民”的观点。
他认为,一个政府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民众的支持和配合。
政府要想取得民心,就必须关心民生,倾听民意,为民众谋福祉。
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现代社会,政府的合法性和稳定性也离不开民众的支持和参与。
只有真正关心民生,倾听民意,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另外,孔子在季氏篇中还谈到了礼仪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他认为,礼仪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础,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
在人际关系中,要做到礼貌待人、尊重他人,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和谐共处。
这种关于礼仪和人际关系的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礼貌和尊重,需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发展。
通过阅读《论语》季氏篇,我深刻感受到孔子的思想对于当今社会的启示意义。
他所提出的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重视礼仪和人际关系的思想,都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关注民生,倾听民意,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需要注重礼仪和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的和谐共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总之,通过阅读《论语》季氏篇,我对孔子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他的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智慧,指导我们的行为和思考,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希望我们能够不忘初心,继续学习孔子的思想,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
季氏篇第十六读后感
季氏篇第十六读后感
这一篇里,孔子对季氏那是相当的“看不惯”啊。
季氏老是干些不合规矩的事儿,就像现在那些总爱破坏规则的调皮鬼一样。
比如说他要去攻打颛臾这个地方,孔子就很生气,感觉孔子当时心里肯定在想:“你这小子,懂不懂点规矩啊,颛臾那也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你怎么能说打就打呢?”孔子的弟子冉有和季路还在那儿给季氏找理由,孔子就像个严厉的班主任,把他们说得一愣一愣的。
从这里我就感觉到,孔子特别看重名分和秩序,在他眼里,每个国家、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位置,就像拼图里的每一块,你不能乱挪乱抢别人的地方。
还有里面提到的“君子有三戒”,这简直就是人生不同阶段的避雷指南。
年少的时候,要戒女色,想想也是,年轻的时候要是沉迷于儿女情长,哪还有精力去学习和成长呢?等到了中年,要戒争斗,这个时候上有老下有小的,要是整天和人争来斗去,家庭和事业都得受影响。
到了老年,要戒贪得无厌,都活了大半辈子了,还那么贪心,就像一个已经装了很多东西的口袋,再硬塞就该破了。
这三戒就像三盏明灯,照着人们在人生道路上规规矩矩地走,少犯错误。
这一篇里的好多话也特别像家里长辈的唠叨。
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这不就是在告诉我们交朋友得长点儿心嘛。
好的朋友就像宝藏,能让你变得更好,坏的朋友就像陷阱,一不小心就把你拉下水了。
感觉孔子就像站在我们身边,拍着我们的肩膀说:“小子,交朋友可不能瞎交啊。
”。
《季氏篇》第十六读后感
《季氏篇》第十六读后感
今天咱们课堂上读了《季氏篇》第十六,嘿,老师讲的时候还带着板书,可认真了!我也看得可入迷了!这篇文章是孔子爷爷说的话,说的都是做人的大道理儿,可有意思了!孔子爷爷批评那些大官儿不想着正事儿,只知道折腾,哼,这种人真讨厌!
我读着读着就觉得,孔子爷爷好像在跟咱们说话呢!他教咱们做人要正直、要心里装着大家,不能光顾自己。
哎呀,这不就像我平时分糖块的时候吗?我得分给小伙伴们一块儿,不能都塞嘴里,嘿嘿,要不然大家肯定不和我玩儿了!
还有,孔子爷爷提到“礼”特别重要,说做人要有规矩。
这让我想起上次妈妈说我吃饭别咬勺子的事儿,原来这也是礼貌啊!
这篇文章读得我心里一片明亮,嗯,我决定啦!以后不但要把好东西分给小伙伴儿,还要当个懂礼貌、讲道理的小孩儿!嘻嘻,我也能学孔子爷爷的话当个好人了!
—— 1 —1 —。
论语季氏篇读后感
论语季氏篇读后感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言论集,其中季氏篇是其中的一篇。
这篇文章主要记录了孔子与季氏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季氏篇中包含了孔子对于政治、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思考和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也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在季氏篇中,孔子强调了做人的道德和品德,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应该为了一己私利而放弃自己的道德准则。
他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以道德和品德来评价一个人,而不是以他的言辞或者外在的表现来评价一个人。
这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善于用心去了解一个人,而不是轻易地去评判他人。
孔子还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说,“君子不器。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注重修养和教育,而不是只注重物质的享受和外在的表现。
这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注重自己的修养和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此外,季氏篇中还包含了孔子对于政治的思考和观点。
他说,“政者,正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政治体制应该是正义和公平的,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去损害他人的利益。
这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注重政治的正义和公平,不断完善政治体制,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通过阅读季氏篇,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关于道德、教育、政治等方面的知识和智慧。
这些思想和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也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借鉴孔子的思想和观点,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教育水平,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论语 季氏篇感悟
论语季氏篇感悟
《论语·季氏篇》是《论语》中的一篇,记录了孔子与弟子及其他人的对话和言论。
以下是我对这篇文章的一些个人感悟:
首先,我觉得《论语·季氏篇》体现了孔子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在篇中,孔子提到了君子的品德修养、家庭教育以及政治理念等方面的问题。
他强调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责任,以及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其次,孔子在这篇文章中强调了君子的仁爱之心。
他认为君子应该关心他人,善待他人,并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感化他人。
孔子告诫弟子要有恻隐之心,善于倾听和体察他人的需要,才能真正做到仁爱之道。
另外,我也注意到孔子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礼仪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恰当的礼仪规范和仪式,人们才能建立起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关系。
孔子认为礼仪是文明社会的基石,是维系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的重要手段。
最后,通过阅读《论语·季氏篇》,我深刻感受到了孔
子的智慧和教诲的博大精深。
他的思想观点不仅仅适用于古代,也对现代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这篇文章让我更加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论语·季氏篇》是一篇富有智慧和启发的文章,它提醒我们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关心他人、尊重礼仪,并通过这些努力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季氏篇读后感
季氏篇读后感篇一季氏篇读后感《论语》中的《季氏篇》,读完之后,我觉得这可真是给我来了一记“思想重锤”!也许有人会觉得,这老掉牙的东西,能有啥新鲜的?但我告诉你,还真别小瞧了它。
就说那“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句话,初看好像挺简单,不就是说别担心东西少,要担心分配不均;别担心穷,要担心社会不安定嘛。
可仔细想想,如今的社会,不也常常面临这样的问题?大家都在拼命追求财富,可财富分配不均导致的矛盾和问题,那可真是一大堆!我就想到了自己的经历,有一次小组合作完成一个任务,最后的奖励分配就有点不公平,搞得大家心里都有点别扭。
这时候我就想起了《季氏篇》里的这句话,难道不是因为分配不均才让我们原本和谐的小组变得有点不团结了吗?还有啊,“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这说的不就是我们身边的朋友嘛!想想自己交的那些朋友,有的真的是正直、诚信还见识广,和他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都进步了不少。
可也有那么几个,油嘴滑舌、阿谀奉承的,和他们待久了,我都觉得自己要学坏了!这《季氏篇》,难道不是在给我们敲警钟吗?它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交友,甚至是对社会的看法。
也许有人会说,这都是几千年前的东西啦,能适用现在吗?我觉得,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它不管过了多久,都能让我们从中找到智慧和启示。
你们觉得呢?这《季氏篇》是不是也让你们有了新的思考?篇二季氏篇读后感读了《论语》中的季氏篇,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这话一开始我还不太理解,天命?大人?圣人之言?这都啥呀?但后来仔细琢磨,可能觉得这是在告诉我们要有敬畏之心吧。
比如说,面对大自然的力量,我们得敬畏,不然乱砍滥伐、破坏环境,最后倒霉的不还是我们自己?还有那些长辈、有经验的人,他们的话咱也得听听,也许能少走不少弯路呢。
不过,我又在想,难道我们就只能一味地畏畏缩缩,啥都不敢做吗?也许有时候,适当的突破和挑战也是必要的吧。
季氏篇读后感
季氏篇读后感篇一季氏篇读后感《论语》中的季氏篇,读完后真的让我思绪万千,感慨颇多。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都啥年代了,还读这些老古董的东西,能有啥用?但我觉得吧,经典之所以是经典,那肯定是有它的道理的。
季氏篇里提到的那些道理,有时候真像是一记记重锤,敲在我的心坎上。
比如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我敬畏啥了?我觉得现在很多人啥都不怕,天不怕地不怕的,结果呢?可能就迷失了自己,做出一堆荒唐事儿。
再说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这可太实在了!谁不想身边都是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朋友呢?可有时候我自己也迷糊,到底啥样的才算是益友?也许那个整天跟我嘻嘻哈哈,关键时刻却能拉我一把的家伙算?还是那个总跟我讲大道理,让我觉得有点烦,但事后想想又很有道理的人算?还有那句“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哎呀,这简直就是对社会现象的精准描述!想想看,有时候大家不是真的穷,而是觉得不公平,心里不平衡,这能安稳才怪呢!读着季氏篇,我一会儿觉得自己好像明白了很多大道理,一会儿又觉得这些道理要真正落实到生活中太难了。
我就在这明白和糊涂之间纠结着,可能这就是成长的烦恼吧。
不过,不管咋样,这季氏篇还真值得咱好好琢磨琢磨!篇二季氏篇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读完了《论语》里的季氏篇,这感觉,就像是在古老的智慧宝库里溜达了一圈。
说真的,一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这老掉牙的东西能给我啥启发?”可看着看着,我就被打脸了。
你看那句“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我就琢磨啊,我平时做到了几点?可能一个都没完全做到!我有时候看东西迷迷糊糊,听别人说话也没认真听,这哪行啊?还有“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这不是明摆着说我嘛!我觉得自己很多时候就是那种遇到困难了才想起要学习的人,难道我就不能主动点,积极点?季氏篇里讲的这些东西,有时候我觉得太高大上了,离我好远。
论语季氏篇读后感
论语季氏篇读后感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的季氏篇是其中一篇。
在阅读完论语季氏篇后,我深受启发,对于孔子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季氏篇中,孔子谈到了季氏家族的一些行为,以及自己在季氏家族中的一些经历。
在这篇文章中,孔子强调了礼仪和道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举止应该符合礼仪,而不应该因为家族的地位或者财富而放弃对于道德的追求。
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我看来,孔子的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往往因为地位或者财富而忽视了自己的品德和行为举止。
他们可能会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甚至违反道德和法律。
然而,孔子的思想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只是来自于地位或者财富,更应该来自于他的品德和行为举止。
只有通过恪守礼仪和道德,一个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另外,孔子在季氏篇中还提到了对于知识和学问的追求。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不断地学习和探索,而不应该因为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或者财富而停止学习。
这种思想对于当今社会的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往往认为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或者财富,就不再需要继续学习和探索。
然而,孔子的思想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一个人才能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总的来说,论语季氏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孔子在这篇文章中强调了礼仪和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对于知识和学问的追求。
这些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通过阅读季氏篇,我对于孔子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于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相信,只有不断地恪守礼仪和道德,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也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季氏旅于泰山论语感悟
季氏旅于泰山论语感悟我常常读,每次都像在和一位位智慧的老者对话,从他们的言语里汲取生活的智慧。
其中,“季氏旅于泰山”这一则,可真是让我有不少的感悟。
季氏是什么人呢?那可是鲁国的大夫啊。
在当时的社会,按照礼制,只有天子才有资格祭祀泰山,这就好比在一个大家庭里,只有一家之主才能用家里最珍贵的传家之宝。
季氏呢,却要去旅于泰山,这就像是一个小管家,明明知道那是主人的专属权力,却还想去染指。
这多不地道啊!我就想啊,季氏怎么就这么大胆呢?他难道不知道这是违背礼制的吗?我的朋友小明就说:“嗨,他肯定是想显摆呗,觉得自己有权有势了,就不把规矩放在眼里了。
”我觉得小明说得有点道理。
季氏可能觉得自己在鲁国已经很有地位了,权力在手,就想尝试一下只有天子能做的事情,来显示自己的尊贵。
可是他忘了,礼制就像一座大厦的根基,如果根基被破坏了,整个大厦都会摇摇欲坠。
我又想到了我曾经看到的一个故事。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商会。
商会里规定只有会长才能决定重大事务,并且使用商会的公共财产做大型投资。
有个副会长呢,他私自挪用了一部分公共财产去做自己的小生意。
这和季氏旅于泰山不是很像吗?他觉得自己也有能力做决策,却忽视了规则的存在。
结果呢,这个副会长的行为被发现后,商会里乱成了一锅粥。
会员们开始互相猜忌,不再信任商会的管理层,商会的生意也一落千丈。
这就说明啊,不遵守规则,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
再回到季氏这儿。
孔子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呢?孔子肯定是非常生气的呀。
他老人家一生都在维护礼制,季氏这么做,就像是在孔子珍视的宝贝上划了一道口子。
我仿佛能看到孔子皱着眉头,气愤地说:“季氏旅于泰山,孰不可忍也!”孔子觉得这是不能容忍的事情。
这让我想到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在学校里,有一些同学不遵守课堂纪律。
老师规定了上课不能讲话,要认真听讲。
可是就有那么几个调皮的同学,总是在课堂上交头接耳。
这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学习,还打扰了其他同学。
就像季氏破坏礼制一样,这些同学破坏了课堂的秩序。
季氏篇第十六读后感
季氏篇第十六读后感《季氏篇第十六读后感》一嗨呀,朋友们!我最近读了《论语》里的季氏篇第十六,感触可多啦!比如说,孔子提到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这让我想到了咱们的生活,有时候大家不是真的缺少什么,而是觉得分配不公平,心里就不舒服啦。
这就像一群小伙伴分糖果,如果分得不公平,那肯定有人会闹别扭,对吧?“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句话也让我琢磨了好久。
咱们得对大自然、对有智慧有德行的人、对那些流传下来的真理有敬畏之心。
不能啥都不在乎,随便乱来。
《季氏篇第十六读后感》二亲爱的小伙伴们,我来跟你们聊聊我读《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的感受哟!哇塞,刚读的时候,就觉得孔子真的太厉害了!他说的每句话都好像能戳中我的小心窝。
像那个“君子有九思”,什么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等等。
我就想啊,平时自己是不是做到了这些呢?很多时候可能一冲动就啥都不管不顾了,根本没去思考。
还有“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这让我明白,在一个位置上就得有相应的能力,如果做不好就别占着位置,要给有能力的人机会。
这可给我敲了个警钟,让我反思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是不是也在“滥竽充数”。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我就琢磨着,自己肯定不是天生就啥都懂的那种,那可得好好学,不能等到遇到困难了才想起学习,更不能遇到困难还不学,那可就糟糕啦。
读这一篇,感觉孔子就像一个亲切的长辈,一直在教导我怎么做人、怎么做事。
每一句都值得我反复品味,然后努力去实践。
我觉得呀,这些古老的智慧并没有过时,反而在今天依然能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和帮助。
我要把从中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里,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怎么样,你们是不是也有同感呢?。
读《论语·季氏篇》有感
《论语·季氏篇》中讲道:“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是孔子对人从少年到老年这一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出的忠告,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这段话大体是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梁代皇侃在《论语集解义疏》说:“……君子自戒其事有三,故曰有三戒也。
云少之时云云者,一戒也。
少谓三十以前也,尔时,血气犹自薄少,不可过欲,过欲则为自损,故戒之也。
云及其壮云云者,二戒也。
壮谓三十以上也,礼三十壮而为室,故不复戒色也。
但年齿已壮,血气方刚,性力雄猛者,无所与让,好为斗争,故戒之也。
云及其老云云者,三戒也。
老谓年五十以上也,年五十始衰无复斗争之势,而戒之在得也。
得,贪得也。
老人好贪,故戒之也。
”皇侃先解释三戒与人体之关系,后以春夏秋冬比附人性,解释人之所以养生之原因。
宋代陈祥道《论语全解》中进一步说明“三戒”与养生的关系,但不免打上理学的时代色彩。
他说:“血为荣而行于脉中,气为卫而行于脉外。
行于脉中,阴也。
行于脉外,阳也。
寇莫大于阴阳,为阴阳所冦而无以胜之,则穷人欲而天理灭,岂善养生哉?此君子所以有三戒也。
戒的本义是警惕、防备外部敌人,后来字义引申,凡不利于国家、群体、家庭、个人的人和事,均需警惕和防备,都可用戒字。
孔子在这一章里讲到的“戒”字,我以为是指君子要警惕自己,不做那些可能对自己造成损害的事。
血气,亦作气血,至今仍在使用。
古人认为血为阴,行乎脉之中,营养全身;气为阳,行乎脉之外辅助血液,二者周流全身上下,无有暂息。
心主血,而志为气之帅,所以养心、立志可使气血不乱。
论语季氏篇读后感
论语季氏篇读后感《论语季氏篇读后感》这是优秀的读后感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论语季氏篇读后感曾经有个别员工跟我提出:国家提倡建立和谐社会,企业也提出要打造和谐的企业文化,如果员工违反了制度,是不是说就可以不按制度考核呢?也就是讲构建和谐文化和强调制度的执行刚性和严肃性;这两方面是否矛盾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想借用孔子的一个弟子,---"有子"的一段有关"礼"和"和"之间辩证关系的论述来阐释我的观点。
他说:"礼之用,和为贵。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礼,这里是指礼制,和,这里是指仁爱、和谐。
他这句话的前半句是强调礼制等级规则的运用,必须辅之以"和",必须有仁爱贯穿于规则管理的始终,没有"仁爱"的管理,所有的规则规章就是冰冷的,无情的。
大大小小的事情,各项规则,各项管理指标,全都冰冷执行,一定会有行不通的地方。
话又说回来,不要制度,不要规则,不要管理指标,不要管理程序,是否就一定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呢?有子也是反对的。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和谐很重要,一味夸大的追求和谐,不用制度规则予以约束,也是很危险而行不通的". 那么,作为管理人员如何理解和运用规则与和谐的关系呢?我看过一篇《管理者的致命诱惑》文章,其中讲到:"希望自己受员工的欢迎,这是人之常情;但对于管理者这却是危险的,管理者必须是‘孤独’的。
""受人欢迎"是追求一种和谐的境界,对管理者来说,"不以礼节之"是很危险的,当管理指标不能达到但又必须完成这些指标时,管理者在这些平时是兄弟朋友的下属面前则显得踌躇不前,不能临之以威。
论语季氏篇读后感
论语季氏篇读后感论语季氏篇读后感导语:读过《论语》的应该都有很大的感悟了,那么怎么写论语读后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论语季氏篇读后感(一)关于国学,当今社会上掀起的"国学热"似乎正从一个侧面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来参加此次国学讲习班是抱着一个求学的目的,幼时听母亲念《论语》中的句子时只觉得拗口难懂,逐渐长大后发现幼时所听的那些句子的表述竟是那么美妙,含义又是那么丰富,《论语·学而篇》读后感。
但尽管如此对国学经典的认知却仍然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讲习班开班第一天,老师结合朱子的《读论语孟子法》讲读经之道,当时我情不自禁记了很多笔记,觉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来没有老师讲过如何去读我们的国学经典,先晓其文义然后知其意,"切己",熟读玩味,这些是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东西,眼前开朗觉得这确实值得一试,于是便带着我很浅的文字功底和刚听来的方法开始了我读《论语》的道路。
自小学开始就会在课堂上学习《论语》,里面的句子大多十分熟悉,然而认真研读之后才发现,虽然每句都是那么简短,但是意义丰富,认真体会之后觉得以前根本就没有读过《论语》。
程子曰:"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
"经典之所以经受时间考验千古不衰,是因为其蕴含了先贤的为人之道、成德之道,后世者难以达到其境界,故需一丝不苟认真研读,将这种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融入生活,昼诵夜读常常思考才能有所得。
《学而篇》为《论语》的第一篇,朱子的注描述"此篇为《论语》首篇,所记多务本之意。
"此篇由"学而时习之"至"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主要是在讲一个"学"字,此处之"学"并非通常所讲学问学习,而是说为人之学,强调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论语季氏篇读后感
论语季氏篇读后感《论语·季氏篇》开篇中有一则对话,季氏问:“孔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冉有曰:‘再思则不错。
’子曰:‘是故无徒’。
”季氏这个问题的出发点是要了解孔子为什么要在做决策之前进行三思。
冉有则认为如果再思考一次,就可以避免错误的发生。
孔子则告诉他们没有一个弟子愿意跟随自己。
从这一则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高标准的要求和对弟子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接着是孔子与季氏的辩论:“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且在邦域之中矣,而无朝自于京师。
如有过,则责之以国事。
’冉有曰:‘说众而不烦,何其训也,唯何其济!’”孔子在这段对话中反对季氏伐颛臾的行为,表示颛臾是先王所定的东蒙主,是国家的一部分,不应该去伐。
冉有则对孔子的智慧进行了赞美,表示孔子说服众人而不会使他们感到烦恼,能够如此娴熟地处理让人叹为观止。
这段对话展现了孔子高尚的德行和深厚的学问,他不仅在道德上保持了自己的操守,同时也具备了辩论和说服他人的智慧。
随后,《论语·季氏篇》中的对话涉及到季氏的官位和荣誉的问题。
季氏问关于官位和财富的问题,并表示自己希望能够得到更高的官位和更多的财富。
孔子告诉他,君子不以官位和财富来评价自己的价值,而是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行为。
具体来说,孔子说:“季文子三思而后行,是闻斯言也。
他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是说君子应该三思而后行,这是一种审慎的态度。
同时,君子不以他人不了解自己而生气,这是一种宽容的品德。
这一段对话告诉我们,君子应该注重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品德和素质,而不是追求名利。
在季氏与孔子的对话中,孔子还提到了“礼”和“仁”的重要性。
孔子说:“孟公绰、季康子,每问我礼,;孝亲之事则孝,兄道友之事则悌,陈辞说之事则辞,官事则武。
”这是说在不同的情境下,君子要按照礼的要求来行事。
孔子还说:“君子之道,孰先知?”这是说君子的道德行为要始于内心,要知道什么是“仁”,并在实际生活中付诸行动。
季氏将伐颛臾读后感(范本)
季氏将伐颛臾读后感季氏将伐颛臾读后感季氏将伐颛臾读后感(一)在经历过上一次比赛到现在已经离开古代文学又有一些时间了,虽然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古代文学是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但因为各种原因我确实不轻易去翻看,现在又要去面对,只好再一次打开这方面的书,不过这一次的感受却与以前完全不同。
《季氏将伐颛臾》是《论语》里的一篇文章,文章共记载了孔子的三段话,这三句话都包含着对季康子的谴责和对自己学生的批评、教诲,孔子以充足的理由谴责了季氏伐颛臾的战争决策,宣传了行仁政施教化的政治主张和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防患安邦治国的思想。
一方面表现出一个教育者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
我心里直觉得假如每一个人都学习孔子的行仁政施教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思想就好了,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自己稍微有一点权利便对人指手划脚,或动不动就大声喝斥,不把别人当人看,或总觉得只有自己想的做的才是最好的,别人做得多错得多。
现在越来越多的民告官,但胜诉的却并不多,而且现在很多狱警虐待犯人导致犯人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也就算了,毕竟那些是高级流氓,素质良诱不齐。
而这些发生一些学校或者说是在一些教育部门,这就让人耸人听闻了,经常听到一些人说自己的领导要么说什么白道黑道都有人等类似的话,或者没做一些事或做了没做好当众破口大骂,不知道他(她)是否读过孔子呢?季氏将伐颛臾读后感(二)孔子曾告诫他的学生要做君子之儒,而要警惕自己不小心沦落为小人之儒。
孔子此言当非泛泛而论,而是有着切己之痛的有感而发之言。
他的学生,才华横溢,能言善辩,有着接触治理能力的冉有竟然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人之儒,这让孔子大为生气也大为伤心。
(读后感)季氏将伐颛臾读后感
季氏将伐颛臾读后有感想一想季氏将伐颛臾读后有感想一想(一)在经历过前一次竞赛到此刻已经走开古代文学又有一些时间了,固然关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古代文学是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但由于各样原由我的确不轻易去翻看,此刻又要去面对,只能再一次打开这方面的书,可是这一次的感觉却与从前圆满不一样样样。
《季氏将伐颛臾》是《论语》里的一篇文章,文章共记录了孔子的三段话,这三句话都包括着对季康子的训诫和对自己学生的责备、教诲,孔子以充分的原由训诫了季氏伐颛臾的战争决议,宣传了行德政施教化的政治主张和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防患安邦治国的思想。
一方面表现出一个教育者谆谆教育,不胜其烦的精神。
我内心直感觉假如每个人都学习孔子的行德政施教化、谆谆教育,不胜其烦的思想就好了,身旁有好多这样的人,自己略微有一点权益便对人品头论足,或动不动就高声喝斥,不把他人当人看,或总感觉只有自己想的做的才是最好的,他人做得多错得多。
此刻愈来愈多的民告官,但胜诉的却其实不多,并且此刻好多狱警凌虐罪犯致使罪犯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也就算了,毕竟那些是高级流氓,素质良诱不齐。
而这些发生一些学校或许说是在一些教育部门,这就让人骇人听闻了,常常听到一些人说自己的领导要么说什么白道黑道都有人等近似的话,或许没做一些事或做了没做好当众破口痛骂,不知道他(她)能否读过孔子呢?季氏将伐颛臾读后有感想一想(二)孔子曾劝告他的学生要做君子之儒,而要警惕自己不当心堕落为小人之儒。
孔子此言当非平常而论,而是有着切己之痛的有感而发之言。
他的学生,才干横溢,能说会道,有着接触治理能力的冉有居然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人之儒,这让孔子大为生气也大为悲伤。
深受刺激之下,孔子才再三要求门人重视道德的涵养,毋为小人之儒。
何为君子之儒?何为小人之儒?君子之儒,他的学识即是他的人生,他的人生就是他学识最好的写照。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古之学者为己,学习乃是自己人品的提高与圆满的过程,学习重视的是内在生命的成长,促使心灵世界的丰富,进而成为滔滔红尘中高高直立的价值标杆,维系着人的尊严与价值于不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季氏篇》中讲道:“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是孔子对人从少年到老年这一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出的忠告,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这段话大体是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
梁代皇侃在《论语集解义疏》说:“……君子自戒其事有三,故曰有三戒也。
云少之时云云者,一戒也。
少谓三十以前也,尔时,血气犹自薄少,不可过欲,过欲则为自损,故戒之也。
云及其壮云云者,二戒也。
壮谓三十以上也,礼三十壮而为室,故不复戒色也。
但年齿已壮,血气方刚,性力雄猛者,无所与让,好为斗争,故戒之也。
云及其老云云者,三戒也。
老谓年五十以上也,年五十始衰无复斗争之势,而戒之在得也。
得,贪得也。
老人好贪,故戒之也。
”皇侃先解释三戒与人体之关系,后以春夏秋冬比附人性,解释人之所以养生之原因。
宋代陈祥道《论语全解》中进一步说明“三戒”与养生的关系,但不免打上理学的时代色彩。
他说:“血为荣而行于脉中,气为卫而行于脉外。
行于脉中,阴也。
行于脉外,阳也。
寇莫大于阴阳,为阴阳所冦而无以胜之,则穷人欲而天理灭,岂善养生哉?此君子所以有三戒也。
戒的本义是警惕、防备外部敌人,后来字义引申,凡不利于国家、群体、家庭、个人的人和事,均需警惕和防备,都可用戒字。
孔子在
这一章里讲到的“戒”字,我以为是指君子要警惕自己,不做那些可能对自己造成损害的事。
血气,亦作气血,至今仍在使用。
古人认为血为阴,行乎脉之中,营养全身;气为阳,行乎脉之外辅助血液,二者周流全身上下,无有暂息。
心主血,而志为气之帅,所以养心、立志可使气血不乱。
现代词典都把血气解释为:“精力”,我觉得要说恰当一些的话,解释为“体质和精力”更为妥当。
少之时,身体机能开始发展、逐步趋向成熟,然而这期间气还不固定、不旺盛。
此时生理、心理恰恰又极易冲动,产生爱好美色的倾向。
值此之时,加强教育引导,使其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恋爱婚姻问题,切忌冲动放荡,以至于干出违礼败德、犯法乱纪的事情来。
此为孔子所说一戒——戒色。
壮年之时,人的血气旺盛,这一年龄段更是人一生中的黄金年龄段。
体质强健、精力充沛,正是大展身手、建功立业的时期。
此时的人已是社会的人,面临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压力,所以要警惕不能凭着血气方刚一味地横闯,而应妥善地处理各种问题,进退有据,学会必要的隐忍、退让。
“戒斗”是孔子所说二戒,指的是防止单纯地逞强、好胜、争斗,目标在养“和气”。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句,乃是孔子以为一个人到了年事高迈之时,体力、精神既已衰减,应当戒慎的则是意志颓堕,自我满足,苟安现状,不再要求进取。
作为“君子”的老年人,于此必须警惕:对自己要自强不息;对社会,要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凡
事要尽心为之。
“戒之在得”,也很符合孔子自己的为人,它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他曾自我评论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孔子之言惟有过来之人或老者方可与语,青壮者往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因此“少戒色”、“壮戒斗”之教诲很难为广大青壮年多接受并且践行。
就一般世俗人情而言,凡人年少之时,多耽于声色犬马,而不知节制,虚度不少时光;年壮则好斗,心生种种魔障,上至政客官贵之争权夺位,下至贪夫妬妇之斗财争色,创业守成之际,得失倚伏,胶胶扰扰,必也与人斗智斗勇,且年壮者又多重然诺尚侠义,有一语一面而生死相以者,以致无往而非斗,斗之日益惨烈且伊于无底;年老则贪得,虽桑榆晚景,明知“人生不满百”,已是来日无多,犹“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既栈恋于已有之名位利禄,患得患失,又竭其心力,耽于聚敛。
“君子有三戒”,言简意赅,提纲挈领,是养生之道,尤其是精神修习之道。
当然,青年也要戒斗、戒得,中年也要戒色、戒得,人生各个阶段都有主要问题,或说主要难关,而渡过相应的难关便具有了关键性的意义。
通观孔子对三戒的论述,第一戒和第二戒都紧紧扣合年龄特征,针对性强,不空泛隔膜,不牵强附会。
第三戒中对老年人的“戒得”一说往往不好理解,我觉得老年人戒之在得,这个问题蛮严重,不到这个年龄不知道。
譬如说一个人的个性相当慷慨,自己就要常常警惕,不要老了反而不能做到。
曾经看到许多人,年轻时仗义疏财,到了老年一毛钱都舍不得花,事业更舍不得放手。
不止钱这
一点要“戒之在得”,其他方面事情也如此。
有一本小说《官场现形记》,其中描写一个做官的人做上了瘾,临死进入了弥留状态时,心里只有一个意念:还在做官,还要过官瘾。
于是两个副官站在房门口,拿出旧名片来,一个副官念道:“某某大员驾到!”另一个副官念道:“老爷欠安,挡驾!”他听了过瘾才闭眼。
以前觉得这部小说写得太挖苦人;等到年龄大了,就知道写得并不挖苦人,的确有许多这一类的人。
看了这样的故事,才越发觉得“戒得”的休养太重要了,岂只是为名为利而已。
人生能把这些道理看得开,自己能够体会得到,就蛮舒服,否则到了晚景,自己精神没有安排,是很痛苦的,所以孔子这个人生三戒很值得警惕。
其实,世界上任何成体系的思想在主张某种目标前进的同时,都有戒规、戒律。
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才是普天之下的绝对真理,凡事过犹不及。
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须作和不能做的事,而孔子的人生三戒很值得人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