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初三历史复习专题教案范文
初三历史复习专题教案范文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初三历史复习专题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初三历史复习专题教案1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说教材1、本节课的出处和作用《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历册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的最后一课,也是世界古代历史部分的最后一课。
本课从“杰出的科学家”、“文学与戏剧”和“建筑”等方面的几个代表人物和突出成就,集中体现了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繁荣昌盛,也是对人类古代文明的总结。
科技和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丰富多彩的古代科学与思想文化成果是古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古代东西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还为近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习本课将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辩证关系的认识。
2、教学重点难点①根据古代文明的发展这一主题,我认为教学的重点是:阿基米德和他的主要贡献、《荷马史诗》、《天方夜谭》、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之所以把它们作为本课的重点,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了解这些科技和文化成果,体验古代文明的辉煌,充分感知古代人们的智慧与创造性,突出世界古代文明的多样性和不断“发展”这一主题。
这也符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开放态度”的要求。
②本课教学难点是:古代世界东西方建筑出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和对建筑艺术的发展反映不同时代人们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的变化的理解。
建筑艺术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多元化的具体体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和社会变化的见证物。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建筑是多姿多彩的,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在学习“建筑”一目时,由于初中阶段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只能通过课本上的图片对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高大、雄伟、庄严的特点有比较直观的了解,难以挖掘教材隐含的信息,即东西方建筑艺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案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案教案标题:初三历史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初中历史知识,巩固学生对历史概念、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和解释能力。
3. 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1. 复习历史知识,包括历史概念、事件和人物。
2.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复习用的历史教材、课件或其他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目标和重点,并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引发他们对历史的思考。
2.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幅历史图片或播放一个历史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与该图片或视频相关的历史事件或人物。
二、知识复习(20分钟)1.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事件和人物进行复习。
2.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解、展示图片等方式复习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回忆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3.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游戏,让学生互相提问、讨论和解答问题,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历史思维能力培养(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个历史问题或情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2.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或者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分析和解释。
3. 教师可以选择几个学生进行展示,并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四、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3. 教师鼓励学生对历史的学习进行思考和总结,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或资料,拓宽对历史的了解。
2.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小论文或制作一个展板。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九年级历史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复习教案九年级历史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习巩固九年级历史重要知识点,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次世界大战2. 俄国十月革命3. 四五运动4. 中国的抗日战争5. 中国的解放战争三、教学过程:第一节:第一次世界大战1. 向学生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2. 带领学生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
第二节:俄国十月革命1. 复习俄国十月革命的起因和过程;2. 引导学生思考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第三节:四五运动1. 复习四五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2. 带领学生讨论四五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第四节:中国的抗日战争1. 复习中国的抗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2.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第五节:中国的解放战争1. 复习中国的解放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2.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解放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步骤:1. 梳理与整理历史知识,明确教学目标;2. 利用多媒体等资源,向学生展示历史事件和人物;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整合思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4.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5. 结合历史事件和现实生活,让学生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五、教学资源准备:1. 电脑与投影仪;2. 多媒体教学课件;3. 学生教材和复习资料。
六、教学反思与总结:通过本次复习教学,学生对九年级历史知识有了全面的复习和整合,对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和整合思考,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
同时,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初三历史复习教案(精选6篇)
初三历史复习教案(精选6篇)初三历史复习教案篇1学生基础相对较弱,初三历史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
另一方面,同学虽然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两级分化较严重。
因此,在上课时经常会顾此失彼。
今后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
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记得一位优秀的老师曾说过:“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
”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
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听课也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
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
听课的主要对象是我们组的优秀老师的课,同时也听其他老师的课。
本学期,我听完课之后,把教师们上课时讲到的记在听课记录上,然后对我自己的备课教案进行修改,将他们很多优点和长处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当中去。
因为历史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优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
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
初三历史复习教案篇2初三的历史面临中考,可以说初三历史是整个初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
我们初三历史备课组,今年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打好初三历史中考这场攻坚战,争取在中考时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积极备战历史中考。
为了能给明年的。
历史中考打好基础,特制定初三历史备课组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一、深入研究中考考纲与教材,注重中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我们全体备课组老师仔细研读讨论教材,在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分析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逐一研究考纲与苏州市历年中考试题,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与归纳。
我们还要关注跟踪当前热点,设计新颖的思考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对其进行了整理与归纳,努力提高中考备考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一、专题一: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交流1. 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成就。
(2)掌握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方式及其影响。
(3)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
2. 教学内容:(1)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四大文明古国的兴起与发展。
(2)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方式: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等。
(3)古代文明交流的影响:文化的融合、科技的传播、宗教的传入等。
3.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方式。
(2)难点:古代文明交流的影响及其对后世的作用。
二、专题二:中古时期的世界1. 教学目标:(1)了解中古时期的世界格局及其主要特点。
(2)掌握中古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3)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2. 教学内容:(1)中古时期的世界格局: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的历史发展。
(2)重要历史事件:欧洲的封建社会形成、伊斯兰教的传播、印度的莫卧儿帝国、中国的唐朝和宋朝等。
(3)中古时期的历史特点:封建制度的巩固、宗教的影响力、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
3.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中古时期的世界格局,重要历史事件。
(2)难点:中古时期的历史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专题三:近代化的探索与实践1. 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的过程及其主要成就。
(2)掌握近代化的主要标志:科技、经济、政治、文化。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2. 教学内容:(1)近代化的探索: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的启蒙运动、美国的独立战争等。
(2)近代化的实践: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殖民主义的扩张等。
(3)近代化的成就:科技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政治的进步、文化的影响。
3.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近代化的探索与实践,近代化的主要标志。
(2)难点:近代化的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专题四:20世纪的世界格局变动1. 教学目标:(1)了解20世纪的世界格局变动及其主要原因。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1. 夏商西周的更迭与制度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过程掌握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特点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过程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情况3. 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了解秦朝的统一过程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4. 汉朝的巩固与发展了解汉朝的巩固过程掌握汉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二、专题二:中古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变迁1.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统一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统一过程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特点2. 隋唐五代十国的繁荣与衰落了解隋唐五代十国的繁荣与衰落过程掌握隋唐五代十国的政治制度特点3. 宋朝的巩固与民族关系了解宋朝的巩固过程掌握宋朝的民族关系特点三、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探索与变革1. 鸦片战争与清朝的衰落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掌握清朝衰落的原因2. 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掌握洋务运动的特点与影响四、专题四:现代中国的建设与发展1.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掌握中华民国的建立过程与特点2.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了解抗日战争的过程掌握解放战争的胜利原因五、专题五:当代中国的改革与现代化建设1.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了解改革开放的过程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与影响2. 现代化建设与大国崛起了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掌握中国大国崛起的原因与影响六、专题六: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1. 小农经济的确立与演变了解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其在古代中国的地位分析小农经济的发展与演变过程2. 商业贸易与城市发展探讨古代中国的商业贸易形式及其发展研究城市在古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变迁七、专题七:中国古代的文化与科技1. 古代中国的文学与艺术分析古代中国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成就研究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历史发展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探讨古代中国在数学、天文、医学等科技领域的成就分析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八、专题八: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1. 重要事件的背景与影响研究重大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和后果分析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2. 历史人物的贡献与评价了解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的成就和贡献九、专题九: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流1.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融合探讨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变化和特点分析民族融合的过程和影响2. 对外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对外交往形式和内容评价对外交流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作用十、专题十:历史思维与历史学习方法1. 历史思维的培养学习如何运用历史思维分析历史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2. 历史学习方法的应用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会如何高效地搜集、整理和运用历史资料十一、专题十一:世界古代史1. 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河流域文明了解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分析这些文明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2. 古希腊、罗马文明探讨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政治制度、哲学思想、艺术成就研究这些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十二、专题十二:世界近现代史1. 欧洲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分析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对欧洲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了解这些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启示2. 美国的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研究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结果评价这些事件对美国历史发展的意义十三、专题十三:世界现代史1. 两次世界大战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结果分析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2. 冷战与当今世界格局探讨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研究冷战结束后,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十四、专题十四:历史与现实的联系1. 历史对现实的启示分析历史事件、现象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探讨如何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促进社会发展2. 历史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式探讨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十五、专题十五:历史考试复习与技巧1. 考试大纲与复习策略了解历史考试大纲的要求和重点学习有效的复习策略和方法2. 历史考试技巧与策略掌握历史考试的答题技巧和策略提高历史考试的得分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重点:夏商西周的更迭、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巩固与发展。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教案5篇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教案5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教案1辛亥革命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孙中山早期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武昌起义的历史影响等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观察想象通过观察想象当年加入同盟会的仪式、武昌起义的紧张情景等插图,体会三民主义的实际影响以及辛亥革命在民众中产生的巨大震撼力探究思考提取信息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比较联系同盟会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联系与区别,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的历史联系与本质区别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的发扬光大进取意识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志士不屈不挠革命精神的张扬。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不断进取的精神,将鼓舞我们完成民族复兴大业教学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1、维新变法时期,社会上有哪些人赞成?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无所谓??(资产阶级维新派、开明的地主官僚和知识分子、不愿意当“亡国之君”的光绪帝等人赞成;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反对;广大的缺乏文化知识的农民、手工业者等“社会底层”无所谓。
)2、造成什么后果?(由于力量对比悬殊,手中握有实权的顽固派很轻松地扼杀了这场维新变法运动。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失败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运动也失败了,但是,一些从维新派转化而成的革命派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把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最终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优秀初三历史复习课教案5篇
优秀初三历史复习课教案5篇最新优秀初三历史复习课教案5篇历史不断地在重演,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历史经验,以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历史是一条沉重的负担,过去的阴影会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现在和未来。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优秀初三历史复习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优秀初三历史复习课教案篇1一、考试情况分析:本次考试我所带班级初三6、7班级历史成绩总体下滑,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提高。
现归纳如下:失分原因:从试卷的结果来看,学生普遍失分较多的题是第23、24、25、28和36题。
归纳综合学生失分的原因有:1、读懂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
如第24题,此题首先要读懂古文,而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地获取信息,造成答题困难,从而失分。
2、历史概念的理解不透彻,不能把握本质内涵。
如36题,这道题目失分率相当高。
主要是对材料了理解不准确。
3、解题方法与技巧运用能力欠缺。
4、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对一些地理概念比较陌生。
如第28题失分较多,如在材料中,提到古巴和海地,这是美洲的,好多学生不知道5、材料题失分较多。
原因是综合性比较强,训练也较少,学生没有注重方法,随意性比较大。
二、今后的对策:1、强化训练。
广泛收集资料,进行筛选整合,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适时组织复习和检测,巩固知识,深化理解。
检测试卷要创新,问题情境要精妙,要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比较、综合的能力。
2、个别辅导。
对于各科成绩都较好,而历史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对差生进行个别辅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全年级整体水平的提高。
3、激发兴趣。
只有激发学生兴趣,才能增强历史学科的`吸引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兴趣牵引着他们探究历史的奥秘,靠强制手段强迫他们去死记硬背是不行的。
4、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知识点的讲授,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提一些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每堂课的小结部分都出几道与本课知识点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总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以及世界历史的重点知识。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史2.中国近代史3.中国现代史4.世界历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以及世界历史的重点知识。
2.教学难点: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历史规律的认识、历史观点的提炼。
四、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采用案例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
3.采用图表教学法,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形象记忆。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古代史1.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中国古代史有什么印象?能举个例子吗?2.课堂讲解讲解中国古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等。
分析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3.案例分析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大一统、唐朝的繁荣等案例。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历史事件对后世有什么影响?4.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中国近代史1.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中国近代史有什么了解?能谈谈你们的看法吗?2.课堂讲解讲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等。
分析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3.案例分析分析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等案例。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什么影响?4.课堂小结第三课时:中国现代史1.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中国现代史有什么看法?能谈谈你们的认识吗?2.课堂讲解讲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等。
分析中国现代史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3.案例分析分析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香港澳门回归等案例。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现代史的发展有什么意义?4.课堂小结第四课时:世界历史1.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世界历史有什么了解?能谈谈你们的看法吗?2.课堂讲解讲解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人物、制度等。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西周的禅让制与世袭制讲解禅让制的起源和实施过程比较禅让制和世袭制的异同2.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与诸侯争霸分析分封制的目的和影响讲述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事件3.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政治改革解释中央集权制的基本原理和特点4. 汉朝的内外朝制度与察举制阐述内外朝制度的形成和作用讲解察举制的实施过程和选拔标准5.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回顾科举制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强调科举制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二、专题: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介绍文艺复兴的运动背景和主要成就比较宗教改革前后的宗教信仰和教权变化2. 英国工业革命阐述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影响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3. 法国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讲述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和主要事件回顾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和战争过程4.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国际工人运动讲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理论体系介绍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5.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阐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和影响分析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影响三、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改革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初期政治建设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背景和过程讲解初期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成就2. 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改革阐述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分析政治改革的主要方面和成效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和原则阐述市场经济体制对现代中国政治经济的影响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发展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和理论成果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现代中国发展的意义5. 新时代中国政治建设的新发展阐述新时代中国政治建设的新特点和新任务分析新时代中国政治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作用六、专题: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1. 小农经济的确立与演变分析小农经济在古代中国的地位和影响讲解小农经济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 商业发展与古代中国的市场经济回顾商业在古代中国的发展轨迹阐述市场经济在古代中国社会的运作方式3.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技术介绍古代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和特点分析手工业技术对古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4.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讲解土地制度的演变和影响阐述户籍制度的作用和历史变迁5. 古代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回顾古代中国的社会保障措施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七、专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 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讲述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影响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和结果2.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阐述戊戌变法的目的和失败原因回顾辛亥革命的经过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北洋政府与国民党统治介绍北洋政府的组织结构和主要政策分析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状况4.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回顾抗日战争的起因和主要战役讲述解放战争的经过和结果5. 民主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分析民主革命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总结民主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八、专题:现代中国的经济与科技发展1.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经济恢复与发展回顾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经济恢复的背景和措施阐述经济恢复对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2.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分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和后果讲解这些运动对现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3.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介绍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阐述经济体制改革对现代中国经济的影响4. 现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回顾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分析科技发展对现代中国社会的影响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挑战与机遇讲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分析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应对策略九、专题:古代世界的文明交流1. 古代世界的文明起源回顾古代世界文明起源的背景和主要文明分析文明起源对古代世界历史的影响2.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与文化交流讲述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过程和成就分析亚历山大的征服对古代世界文化交流的影响3. 罗马帝国的建立与扩张介绍罗马帝国的建立过程和扩张路线阐述罗马帝国对古代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4. 丝绸之路与古代中国的对外交流回顾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贸易往来分析丝绸之路对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影响5. 古代世界的宗教与文化传播讲述古代世界主要宗教的起源和传播过程分析宗教和文化传播对古代世界的影响十、专题: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与国际关系1. 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回顾冷战时期的背景和两极格局的形成分析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和重要事件2. 冷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阐述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和多极化趋势介绍冷战后主要国际政治事件和发展3. 联合国与国际社会讲解联合国的成立背景和主要职能分析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局限性4. 全球化与当今世界的挑战回顾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表现分析全球化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地位与作用讲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地位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的影响和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难点解析:理解不同政治制度背后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长远影响。
九年级历史复习教案5篇
九年级历史复习教案5篇积极探索历史快乐课堂,中学阶段历史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历史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手感和良好的基础功底、知识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九年级历史复习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九年级历史复习教案1《三国鼎立》[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批判地继承曹操、诸葛亮的道德、精神;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地图册、官渡、赤壁之战相关多媒体、三国鼎立图[授课过程]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三国鼎立,就是那像一个圆鼎的三条腿分立似的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三国。
今天我们共同讨论这课的内容。
3、讲述新课: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同学们是知道的,但未必清楚,请翻翻课本找到关于三国建立的那一段,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播放多媒体《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是非成败转头空,转头之间或得或失,这个道理突出的表现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中。
这两大战役都有曹操这个主角,大概同学们对曹操也很有兴趣,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两个战役的年代。
(官渡之战在200年,赤壁之战在208年)相距仅八年的两战,曹操呢?前者以少胜多,后者以多败于少,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评论,我们先说说官渡之战。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全册复习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全册复习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全册复习,主要涵盖了我国从远古时代到战国时期的历史内容。
教材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远古时代的传说与文明起源,夏商西周的更迭,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复习教学设计需要帮助学生梳理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有所差异。
在复习过程中,需要关注基础薄弱的学生,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同时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历史学科的认同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九年级历史(上)全册的重要历史事件,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提高历史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发展的脉络。
2.教学难点:历史事件的分析,历史发展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梳理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准备相关的历史案例。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历史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导学生回顾历史知识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的历史发展脉络。
3.操练(10分钟)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
同时,学生进行笔记整理。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点的自测,教师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知识点进行讲解。
九年级历史复习课教案5篇
九年级历史复习课教案5篇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历史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九年级历史复习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九年级历史复习课教案1拜占廷帝国和-重点:-会的演变过程难点:-会的演变过程教学手段:①教学方法:讲解法。
②电教手段应用:相关图片--参见第9课图片。
教学过程:首先提问学生:"罗马帝国是怎样分裂的?西罗马帝国是如何灭亡的?"然后引入本课主题。
一、拜占廷帝国本目属于阅读教材,教师只按照教材讲清楚以下三点既可:①拜占廷帝国的出现及其疆域;②拜占廷帝国的文化。
上述内容可以参看"扩展资料"部分。
二、-1、-的产生关于-的产生,教师首先简单介绍-产生的情况,然后提问学生:-为什么在公元1世纪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一带的犹太人中间?学生回答后教师按"重点突破方案"部分内容做出相应补充说明。
2、-会的出现关于-会的出现,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然后提问学生:-会开始出现时,是个什么样的组织?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按照"重点突破方案"部分内容做出相应补充说明。
3、-的传播和-会势力的扩大关于-的传播和-会势力的扩大,教师首先简单介绍-的相关教义,然后要求学生看教材相应内容,再提问学生:-会是穷苦人的组织,罗马帝国皇帝对其也采取敌视、镇压态度,可后来为什么转而承认-会的合法地位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按“重点突破方案”部分内容做出相应补充说明。
4、-会的第一次大分裂关于-会的第一次大分裂,教师首先简单介绍分裂情况,然后提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会的第一次大分裂?其结果如何?5、-会的第二次大分裂关于-会的第二次大分裂,教师首先简单介绍分裂情况,然后提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会的第二次大分裂?其结果如何?最后要求学生按照先后顺序列举-的三大派别(派别名称、出现时间、主要流行地域、代表的阶级利益)。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案范文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巩固中国古代史的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梳理中国古代史的知识点,强化记忆。
难点: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进行初三历史复习课。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都学过哪些重要内容?生1:夏商西周的社会变革。
生2: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
生3: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繁荣。
生4: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和统一。
生5:隋唐的辉煌。
生6:五代十国的割据和宋朝的繁荣。
生7:元明清的统治。
师:很好,大家说得都很全面。
那么,我们就从这些知识点开始复习吧!2.知识梳理师:我们来复习夏商西周的社会变革。
请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夏商西周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生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实行世袭制。
商朝时期,出现了甲骨文,是我国古代文字的重要起源。
西周实行分封制,国家逐渐走向繁荣。
师:很好,请大家谈谈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
生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推动了社会变革。
师:下面,我们来复习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繁荣。
生3:秦朝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时期,国家繁荣昌盛,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
师:很好,请大家谈谈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和统一。
生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出现了分裂局面,但最终实现了统一。
这一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佛教传入我国。
师:下面,我们来复习隋唐的辉煌。
生5:隋唐时期,我国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国家繁荣昌盛,文化灿烂。
师:请大家谈谈五代十国的割据和宋朝的繁荣。
生6:五代十国时期,我国出现了割据局面,但宋朝时期,国家经济繁荣,科技发展迅速。
师:我们来复习元明清的统治。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一、专题一:中国古代史1.1 夏商周的更迭了解夏朝的建立和灭亡掌握商朝的历史特点掌握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2 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了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了解孔子和百家争鸣1.3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了解秦朝的统一过程掌握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了解秦朝的灭亡原因二、专题二:中国近代史2.1 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影响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结果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2.2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结果掌握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区别三、专题三:中国现代史3.1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过程掌握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意义了解南京临时政府的主要政策3.2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掌握抗日战争的经过和结果了解解放战争的背景和过程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四、专题四:世界古代史4.1 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文明了解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文明的特点掌握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明成果了解这些文明的衰落原因4.2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了解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特点掌握古希腊、罗马的民主制度了解古希腊、罗马的衰落原因五、专题五:世界近代史5.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了解文艺复兴的背景和主要成就掌握宗教改革的过程和影响了解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联系与区别5.2 英国、法国、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了解英国、法国、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和结果掌握英国、法国、美国的民主制度了解这些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六、专题六:世界现代史6.1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垄断资本主义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和主要成果掌握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发展了解垄断资本主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6.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过程掌握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和结果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七、专题七:世界当代史7.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联合国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过程掌握联合国的成立和作用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7.2 冷战与两极格局了解冷战的背景和过程掌握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了解冷战和两极格局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八、专题八:历史学科方法与研究8.1 历史学科的基本方法了解历史学科的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基本方法掌握历史学科研究的基本步骤了解历史学科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8.2 历史学科的前沿动态与研究热点了解当前历史学科的前沿动态与研究热点掌握历史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历史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九、专题九:历史学科试题解析与备考策略9.1 历史学科试题类型与解题方法了解历史学科的选择题、材料题等试题类型掌握历史学科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了解历史学科试题的评分标准与备考策略9.2 历史学科备考策略与复习方法掌握历史学科的备考策略与复习方法了解历史学科的重点与难点了解历史学科备考的注意事项与建议十、专题十:历史学科实践活动与拓展10.1 历史学科实践活动了解历史学科的实践活动类型与组织方式掌握历史学科实践活动的实施步骤与评价方法了解历史学科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意义10.2 历史学科拓展资源与推荐阅读掌握历史学科的拓展资源与推荐阅读了解历史学科的学习网站、期刊、书籍等资源了解历史学科拓展阅读的建议与方法十一、专题十一:历史思维能力培养11.1 历史思维的基本要素了解历史思维的概念与特点掌握历史思维的基本要素: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原因、影响等了解历史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11.2 历史思维的方法与技巧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等学习运用历史思维解决历史问题的技巧了解历史思维在历史考试中的应用十二、专题十二:历史学科评价与反思12.1 历史学科的评价方式与标准了解历史学科的考试、考查等评价方式掌握历史学科评价的标准与要求学习历史学科评价的方法与技巧12.2 历史学科的反思与总结了解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反思与总结掌握历史学科反思与总结的方法与技巧学习历史学科反思与总结在教学中的应用十三、专题十三:历史学科教学案例分析13.1 历史学科教学案例的特点与类型了解历史学科教学案例的概念与特点掌握历史学科教学案例的类型与编写要求学习历史学科教学案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意义13.2 历史学科教学案例的分析与评价学习历史学科教学案例的分析与评价方法掌握历史学科教学案例的评价标准与要求学习历史学科教学案例在教学中的改进与创新十四、专题十四:历史学科教学策略与方法14.1 历史学科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了解历史学科教学策略的概念与特点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方法学习历史学科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意义14.2 历史学科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学习历史学科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掌握历史学科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技巧学习历史学科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改进与创新十五、专题十五:历史学科教学发展趋势与展望15.1 历史学科教学的发展趋势了解历史学科教学的发展趋势:信息化、多元化、个性化等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发展方向与要求学习历史学科教学在未来的发展与挑战15.2 历史学科教学的展望与建议学习历史学科教学的展望与建议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改进与创新方法学习历史学科教学在未来的发展与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以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为主题,涵盖了我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以及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多个方面。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九年级历史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提高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使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夏商西周的更迭、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秦汉时期的统一与拓展、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融合。
2. 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与近代史的开启、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新中国的成立。
3. 世界古代史: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4. 世界近现代史: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
5. 历史地理与文化:历史地理知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化遗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文化。
2. 教学难点: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影响;历史人物的主要贡献;历史时期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对重要历史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主线。
2. 比较法: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历史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与测试:对学生的作业和测试成绩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历史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历史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并进行同学间的互相评价。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故事、图片等方式,引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导入新课。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范文【5篇】如果我小心照顾我的品格,我的名声便会照顾它自己。
人之风动一世,在品行,而不在地位;地位虽高,无品行,何得风动一世。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以历史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以教材为依据,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基本理念,以探究性学习和课程评价为载体,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结合知识与能力要点和《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理清基础知识,掌握主干知识,强化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拓宽视野,遵循20_年中考备考思路,适当发展创新,全面提高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适应20_年中考。
二、知识体系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和山西地方史。
三、具体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检测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复习措施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考标。
最短时期内在教材中找出考点,依据教材将考点编成复习资料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基础知识点。
2、根据每次考试成绩和学校的中考目标圈定优生和差生名单,指导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
并督促他们检查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
3、制定培优辅差计划。
在复习时,注重因材施教。
对优生除了要求他们掌握考试标准中的识记内容外,还要掌握理解、运用的内容。
而差生只要求他们掌握识记和理解的内容。
4、特别关注临界生。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背诵知识点,尤其是优生带动临界生。
老师对临界生多鼓励,进行个别辅导,力争把他们列入优生行列。
5、平时的要强化训练。
我们每两周进行一次周清,每月进行一次考试,每次周清、月考的内容都是滚动式的,带着学过的内容一起考察,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6、注重应试能力的提高基础知识掌握了,能力提高了,还要提高考试、答题的能力。
特别是应试的技巧。
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课全套教案及答案
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课全套教案及答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系统复习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地点和概念。
2.能力目标: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规律、培养历史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珍惜和平、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地点和概念的复习。
2.难点:历史事件的分析、历史规律的理解和历史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古代史复习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复习中考历史,来回顾一下中国古代史。
请大家思考一下,中国古代史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2.复习内容(1)夏商周时期: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周朝的建立和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孔子和老子、战国七雄。
(3)秦汉时期:秦统一六国、秦朝的暴政和汉朝的建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的更迭。
(5)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唐朝的繁荣。
(6)宋元时期:北宋的建立、南宋和元朝的更迭。
(7)明清时期:明朝的建立、清朝的统治。
3.互动环节4.答案解析(1)夏商周时期: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商汤灭夏和周朝的建立是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导致社会动荡,孔子和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3)秦汉时期:秦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秦朝的暴政导致汉朝的建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的更迭,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5)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唐朝的繁荣,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
(6)宋元时期:北宋的建立,南宋和元朝的更迭,反映了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趋势。
(7)明清时期:明朝的建立,清朝的统治,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末期。
第二课时:中国近现代史复习1.导入上一课时我们复习了中国古代史,这一课时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国近现代史。
(经典)初三历史复习教案13篇
(经典)初三历史复习教案13篇(经典)初三历史复习教案1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三历史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三历史复习教案1一、指导思想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
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三、学生情况分析初三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
历史小论文写作水平不高。
四、教材分析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世界历史部分。
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
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
本册共八个单元,共二十五课。
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
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
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
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一、以对外关系为话题1、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A、开放政策张骞通西域汉武帝时;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西汉:表现条件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张骞通西域打通交通开辟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中亚、南亚和西亚→大秦作用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影响到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
A、遣唐使唐朝:表现B、鉴真东渡C、玄奘西游目的:明成祖为扩大明朝政治影响;加强海外联系。
明朝前期:表现:郑和下西洋经过:1405年起七下西洋,最远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影响:促进友好往来;世界航海史上壮举;加速了南洋开发B、闭关锁国政策原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接触人民危及统治表现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允许广州一地对外通商。
清朝前期积极一定自卫作用影响消极限制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阻碍了近代中国社会进步。
总启示:开放则兴,封闭则衰2、中国近代对外关系特点:屈辱表现: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危害最大的三个是A.第一个:《南京条约》,内容: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影响: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变化,标志。
(或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谈影响)。
B.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打击最大的:《马关条约》,内容:割地、赔款、四口通商、设立工厂;影响:利于列强经济扩张;刺激瓜分野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使清政府置于列强控制之下的:《辛丑条约》,内容:赔款、划界、拆炮、禁反;影响:清政府成“洋人朝廷”;中国完全沦为两半社会联系: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等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国家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基础。
3、中国现代的对外关系特点:尊荣方针(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外交成就:五十年代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4年日内瓦会议;55年亚非会议七十年代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6届);1979年中美建交。
九十年代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流;不结盟、“无敌国”外交结果: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成为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越来越肩负起大国的重任。
启示:二、以改革为话题1、中国古代的改革目的地主阶级要求获得政治权力,废除贵族特权;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
商鞅变法①“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内容②奖励耕战③推行县制意义: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为兼并六国、统一中国奠基。
目的为革除鲜卑旧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统治。
孝文帝改革内容俸禄制,严惩贪污;均田令;迁都洛阳;革除鲜卑旧俗。
意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发展;促进北方各族社会进步;加快北方民族大融合2、中国近代的改革目的救亡图存;实现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戊戌变法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3、中国现代的改革总动员: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拉开了改革开放序幕;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A、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扩大自主经营权→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典型深圳特区“一夜崛起的城市”B、开放:经济特区作用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影响利于现代化建设;为其他地区的开放发挥示范性作用。
4、世界古代史上的改革政治打击奴隶主贵族,建立中央集权。
日本的大化改新内容经济实行班田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影响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建立了中央集权;标志日本奴向封转变。
5、世界近代史上的改革内容农奴获得自由;高价赎买份地。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性质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作用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改革不彻底,保存了大量封建残余。
目的摆脱半殖民地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① 政治上:“废藩置县”工业“殖产兴业”②经济上日本:明治维新内容农业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③军事上: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④社会生活方面:“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性质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影响作用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局限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6、世界现代史上的改革目的直接目的:摆脱经济危机根本目的: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新政特点:国家干预经济①金融方面: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
内容②农业方面:整顿农业,减产补贴。
③工业方面:《工业复兴法》,要求各行业公平竞争。
④兴办公共工程,增就业,促生产,提消费。
意义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重振了美国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改革: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演变: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启示:改革则兴,守旧则亡;改革要符合国情;改革要与时俱进。
三、以民族关系和祖国统一为话题1、与西藏①唐太宗时嫁文成公主给松赞干布A、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往来:②唐中宗时嫁金城公主给尺带珠丹③9世纪,唐蕃会盟,拉萨大昭寺,“暴虐不作,患难相恤”B、元朝时,中央设宣政院,标志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C、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①顺治帝时,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②康熙帝时,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③雍正帝时,设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D、解放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E、启示:西藏自古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妥善处理民族关系。
2、与新疆A、西汉末年,设西域都护,标志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
B、清朝时,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C、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
D、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湖南人刘锦棠担任第一任巡抚。
3、与台湾A、元朝时,中央设置澎湖巡检司,标志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B、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两次回归① 1624年荷兰殖民者强占台湾,殖民三十八年。
分离② 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岛给日本。
③ 1949年,国共内战,国民党败退台湾。
①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回归②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
C、我们对台湾归属问题前景的看法:最终统一①同种同文同属中华民族;②中国大陆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理由③“一个中国”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④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⑤统一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
D、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九二共识”;实现“三通”E、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一国两制、和平统一F、启示:1.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坚决打击台独和反对国际反华势力干预。
2.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夯实和平统一民意基础;3.不断增强综合国力4、与香港、澳门A、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占领香港岛。
B、1997 年7月1日,香港回归。
C、1553年,葡萄牙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D、1999 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E、政权交接仪式图5、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特点: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
A、形成:秦朝时间BC221 ,建立者秦王嬴政,都城咸阳巩固统一的措施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皇帝制、三公制,地方郡县制。
)②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③思想上:焚书坑儒④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隶书)⑤军事上:北击匈奴筑长城;南攻越族凿灵渠。
疆域:东到大海,南到南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B、巩固:清朝前期东北方:两次雅克萨之战,击退沙俄侵略,签《尼布楚条约》西北方: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管理管理漠北蒙古西方(新疆):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a 顺治帝西南方 b 康熙帝(西藏)c 雍正帝西南方(三藩之乱):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东南方 a 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b 1885年设台湾省。
疆域:东、南、西、北、东北、西北六个方向四、以经济发展为话题A、古代经济特点:自然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占主导地位。
B、培植的农作物:水稻河姆渡氏族(世界最早)粟、蔬菜半坡氏族(世界最早)时间魏晋南北朝C、江南的开发影响江南经济逐渐赶上北方,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基。
原因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北方多战乱,南方较安定。
等等D、经济重心南移表现农业:苏湖熟天下足;手工业:景德镇“瓷都”;商业:交子完成时间两宋2、中国近代经济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B、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六阶段及原因(略)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外资利润刺激;洋务技术诱导;自然经济解体提供劳动力和市场)→初步发展(19世纪末;原因: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短暂春天(1912—1919;原因:辛亥革命;一战;实业救国思潮;反帝爱国运动)→较快发展(1927—1937;原因:改定新约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日益萎缩(1937—1945;原因:日帝掠夺破坏;国民政府统制经济)→陷入绝境(1945—1949;原因:内战;国民党疯狂掠夺)C、典型代表人物及创办的企业“南张北周”指张謇、周学熙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的著名企业是大生纱厂。
3、中国现代经济A、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①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意义②农民政治经济翻身,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B、1953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任务是“一化三改”。
时间1953—1956C、三大改造内容: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意义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建立D、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E、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经营自主权下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F、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4、近代世界的经济A、新航路的开辟:对经济的影响: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对经济的影响: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C、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经济的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飞跃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D、三角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E、美国南北战争:对经济的影响: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F、俄国农奴制改革:对经济的影响: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G、日本明治维新:对经济的影响: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H、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经济的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飞跃,人类进入“电气时代”5、现代世界的经济时间1921农业方面: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苏俄新经济政策内容工业方面:中小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意义:促进了经济恢复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权。
A、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工业: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农业: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