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范畴
第三节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词类
(1)体词属性范畴
这是指由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 意义。
主要表示四种范畴意义,即性、数、 格和有定无定。
1.性
性表示名词、代词等在语法上的性 别类属。如俄语名词分为阴性、阳 性、中性。 汉语的名词没有性的语法范畴,英 语中也没有性的范畴。
2.数
数范畴表示名词、代词所表示的事物或现象 的量的特征。 如英语名词分为单数和复数。
❖ 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意 义的类就叫做“语法范畴”’。
❖ 对语法范畴的理解有所不同,依照传统语法来 说,语法范畴只指由词的形态表达的语法范畴, 这是狭义的理解;也有人认为语法范畴还包括 词类以及句法关系,这是广义的理解。我们取 狭义的解释。
语法范畴是通过词的形态来表示的
❖ 对形态也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在传统语 言学中,“形态”一般只指构形形态,这 是狭义的理解;广义的形态除此以外还包 括构词形态及词之间的组合关系。从严格 意义上说,形态应该指词本身的形式变化, 所以我们认为形态只包括构形形态。
例如:名词或量词 人/人人、天/天天、 件/件件
动词 看/看看、说/说说、研究/研究研究、 休息/休息休息、帮忙/帮帮忙
形容词 大/大大、高/高高、清楚/清清楚 楚、安静/安安静静、雪白/雪白雪白
(4)虚词
这是通过使用虚词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如: 我和老师 你和学生、我们和领导
我的老师、你的学生
(2)谓词属性范畴
这主要指由动词的词形变化形 式表示的意义。
主要表示的范畴意义有时、体、 态和人称。
1.时
即表示V所反映的动作发生的时间 和说话时间的关系。
很多语言都可以以说话为坐标确定 句子中动作的时间,这是非常重要的 语法范畴。一般可分为现在时、过去 时和将来时。
第三节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词类
4.有定和无定
即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
在印欧语系的很多语言中都用定冠词来表示 有定和无定意义,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意 义。例如英语:
I have just read the book.(有定) I bought a book yesterday.(无定)
(2)谓词属性范畴
这主要指由动词的词形变化形 式表示的意义。
(三)关于汉语的词类划分
50年代,我国语言学界对汉语词 类划分问题展开了讨论。北京大学的 高名凯、复旦大学的胡裕树等人提出 了重要的观点。
汉语划分词类使用过的标准
1.意义标准 以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为代表。
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 《中国现代语法》、《汉语语法纲要》 等也采用这种方法。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 (1898)是第一本汉 语语法学专著。
词的组合类型取决于词在语流中同
其他词的关系。
在形态丰富的语言中,词与词的关
系主要是一致关系和支配关系。
现代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
它的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词序和虚词表
现出来。
返回
四、词类
(一)什么是词类
它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 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 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二)划分词类的标准
I am reading the book .
I have written the book.
英语教学中出现的“现在进行时”的说法, 实际上是“现在时”和“进行体”。
现代汉语V有泛指体、进行体、经历体、 完成体、起始体等。例如“我写信”(泛指 体 ) ——“ 我 写 着 信 ” ( 进 行 体 ) ——“ 我 写过信”(经历体)——“我写了信”(完 成体)——“我写起信来”(起始体)。但 是这种范畴对于汉语的V不是全部必须选择 的,具有灵活性,也可以用其他方式代替, 例如“写着”,可以用“正在写”代替。
举例说明语法范畴的特点
题目
举例说明语法范畴的特点
答案解析
每一种语法都有如下几个特点:
1、有共同的意义领域。
单数和复数不同,但都是数。
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不同,但都是时。
单数和过去时没有共同的意义领域,所以不能归入一个语法范畴。
2、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是相互对立、排斥的。
如在“the report was good”中,“report”选择了单数,动词选择了过去时,这是所要表达的意思决定的;但动词用单数“was”而不用复数“were”则是前面的“report”所决定的。
3、同一语法范畴中各个项所表示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本身,而且也取决于它和其他项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
例如现代俄语的名词分单数和复数,而古俄语分单数、双数和复数。
双数的消失改变了复数的意义,现代俄语的复数是多于一,而古代俄语的复数是多于二。
此外,语法范畴的语言个性很强,不能用一种语言的语法范畴去硬套另一种语言。
同一种语言中,语法范畴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跟名词有关的语法范畴
跟名词有关的语法范畴
名词在语法中属于名词短语范畴,它可以作为句子的主语、宾语、表
语等。
此外,名词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修饰和限定:
1. 形容词修饰名词:形容词可以描述名词的性质、特征和状态。
例如:漂亮的花、高山。
2. 限定词修饰名词:限定词用来限制名词的范围或数量。
例如:这本书、几个苹果。
3. 代词替代名词:代词用于替代具体的名词,包括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等。
例如:我、他、这个。
4. 数词表示名词的数量:数词用来表示名词的个数、顺序或比例关系。
例如:三个孩子、第一名。
5. 名词性物主代词表示所有权:名词性物主代词用来表示名词所属关系,包括我的、你们的、他们的等。
例如:我的书、你们的汽车。
6. 名词形式的动词:有些动词在形式上与名词相同,称为动名词,可
以作为句子中的主语、宾语等。
例如:Singing makes me happy.
以上仅为名词语法相关的一些范畴,具体语法规则还需根据具体语境
和句子结构来确定。
语法手段,语法范畴
• 重叠就是利用词或词中某个语素的重复使用产生一定语法 意义的形式。例如汉语名词或量词重叠“人人”“天 天”“个个”都有“逐一”的意义,动词或动词语素重叠 “说说”“看看”“休息休息”都有尝试和短时等量小的 意义,形容词或形容词语素重叠“大大(的)”“干干净 净”“漂漂亮亮”都有程度增加的意义。表面看,词的重 叠已经超出了一个词,但词重叠和语素重叠不仅形式相同, 而且重叠的形式都有相当于词的独立用法,它也还是词的 一种变化形式。重叠在汉藏语系的语言中运用较多,印欧 语系的语言中不多见,在俄语中有些动词可以重叠,来表 示动作的持续。
6,重叠: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动词的重叠是汉语中
特有的语言现象,具有丰富的表义作用、语法功能和表现 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动词重叠 这一语法现象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汉语的本 质 规律 有着重要的意义 . 动词重叠包括AA、A-A、A了A、A了-A四种形式 及A着A着、AAB、AABB式。 a,A式 尝尝 玩玩 问问 b,A一A式 写一写 歇一歇 看一看 c,A了A式 看了看 坐了坐 歇了歇 d,A了一A式、A了几A式 摆了一摆 摸了一摸 侃了 一侃
7,内部曲折语:内部屈折就是指在词根内部以语音交替变化 的方法改变语法意义的一种语法手段,又叫音位交替。语 音变换可以是元音,也可以是辅音,在有声调的语言中还 可以是声调。英语中的规则动词都是采用附加词尾的方式 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的(例子如上),而一些不规则动 词则采用屈折的语法手段。例如: feel(感觉,现在时)/felt(感觉,过去时) leed(领导,现在进)/led(领导,过去时) get(得到,现在时)/got(得到,过去时) 一些名词的单复数也采用内部屈折的方法: foot(脚,单数)/feet(脚,复数);
语法范畴名词解释语言学概论
语法范畴名词解释语言学概论嘿,咱今儿就来好好唠唠“语法范畴”这个玩意儿!你知道不,语法范畴就像是语言世界里的一个个小盒子,把各种词语啊、句子啊分类装起来。
比如说吧,名词有单复数的范畴,就像你有一个苹果和一堆苹果,这就是不同的情况呀!
再比如说,动词有时态的范畴,过去、现在和将来,这多明显呀!就好像你昨天做了一件事,今天正在做一件事,明天打算做一件事,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嘛!
还有人称范畴呢,你我他,每个人说的话都有自己的角度,这多有趣!这就好像在一个故事里,不同的角色都有自己的台词和立场。
咱想想,要是没有这些语法范畴,那语言不就乱套啦?那说话得多费劲,别人也听不懂呀!这就好比搭积木,没有规则,怎么能搭出漂亮的城堡呢?
语法范畴可不只是这些哦,还有格呀、性呀等等好多呢!它们就像语言这个大拼图里的小块块,把语言变得丰富多彩、有规有矩。
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那语言得多单调啊!
所以说呀,语法范畴真的超级重要!它让我们的语言更有条理,更能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意思。
它就像语言世界里的魔法,让我们能顺畅地交流和沟通。
咱可得好好研究研究这些小魔法盒子,让我们的语言变得更厉害!。
常见的语法范畴
常见的语法范畴以《常见的语法范畴》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语法范畴是语法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属于语言系统中抽象的概念,用来描述语言中有用的实体和概念。
语法范畴是我们学习和理解语言的基础,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与语言有关的一些技能,比如说语法的构成、把句子分解成不同的组成部分、把句子组合起来、构成新的句子。
因此,对于想要学习一门语言的学习者来说,了解语法范畴的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从常见的语法范畴入手,介绍它们之间的不同以及它们在语言中的用途。
首先,最常见的语法范畴是前缀、后缀和词素。
前缀是一组字母符号,它们放在字词的前面,有时会改变单词的意义;后缀是一组字母符号,它们放在单词的末尾,也可以改变单词的意义;词素是一个或多个字母,它们在词语中发挥额外的功能,但不改变单词的意义。
另一个常见的语法范畴是语序。
语序可以描述句子中不同部分之间的顺序。
比如,常见的主谓宾语序固定了句子中主语、谓语和宾语之间的顺序,而其他一些句子模式,比如问句模式、感叹句模式和虚拟语气句模式等,也有不同的语序。
文法范畴就是指一个句子中的所有成分,它们可以用来描述句子的结构。
比如,动词的形式、句子的种类、句子的时态、单词的构成等等。
文法范畴在整个句子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改变句子的意义,使句子更加合理。
最后要介绍的语法范畴是句型。
句型可以说是语法的结构,由不同的成分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比如,常见的陈述句由主语、谓语、宾语和表语等部分构成,而问句则由疑问词、主语、谓语等构成。
不同的句型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所以熟练地掌握句型对于我们的讲话和文字书写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语法范畴。
他们在语言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学习者要想掌握一门语言,必须先掌握这些语法范畴所涉及的概念,然后再进行句型的练习,以更快地掌握语言知识。
本文介绍了一些常见的语法范畴,接下来也可以继续对其他语法范畴进行介绍,以更深刻地理解语言是如何构成的,以及它们在语言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什么是语法范畴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语法范畴。
1.性
性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是把名词分成阴性、阳性、中性或阴性、阳性,并用不同的形式标志表示。有些语言形容词和冠词也有性的分别。俄语名词分阴性、阳性、中性三类,分别用不同的词缀表示,但每个名词只有其中一种形式,没有词形变化。俄语形容词则用词形变化表示阴性、阳性和中性,每个形容词有三种不同的词形,并与名词的性保持一致。德语则用冠词的词形变化来区别名词的阴性、阳性和中性,名词本身没有性的形式变化。法语只有阴性和阳性之分,也是用冠词的词形变化表示,名词本身也没有性的形态变化。所以名词的性只是一种功能范畴,不属形态语法范畴;形容词和冠词都有性的词形变化,属形态语法范畴。
什么是语法范畴?语法范畴是什么意思?
语法范畴就是对各种语法意义的归类。而广义的语法范畴也包括名词、动词等词类,甚至包括句子(句法范畴)。
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广义语法范畴,从语法பைடு நூலகம்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如结构范畴: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等;功能范畴:名词、动词等词类范畴;表述范畴:如陈述、疑问等语气范畴。
5.态
态又称语态,是表示主语与动词的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主动态和被动态。主动态表示主语是动词的施事,即行为动作的主体,被动态表示主语是动词的受事,即行为动作的对象。如英语就有主动态和被动态之分,主动态的动词形式不变,被动态则用助动词be和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表示。如The dog bit the cat.(狗咬猫。)The cat was bitten by the dog.(猫被狗咬了。)有些语言中还有反身态(主语既是施事又是受事,如自杀、自责)、相互态(行为动作是由主语相互实施的,如相爱、相遇)。汉语可用虚词“被”表示被动,但动词没有形态变化,一般不看成态范畴。
汉语语法范畴论纲
汉语语法范畴论纲汉语语法范畴论主要研究内容是语言表达方式,主要指汉语语法范畴,也就是汉语中描述事物的抽象概念,以及语言功能的形式结构。
它的知识体系由基本的形式概念、结构概念、语用概念和系统概念四部分组成。
这些概念可以分为形式概念、结构概念、语法概念和语素概念等,都是构成汉语语法系统的基本概念。
1.形式概念形式概念涉及到汉语中基本的形式概念,如语言结构元素、句法结构、句子概念以及话语概念等。
这些形式概念用来表达汉语的表述方式,包括词形、句法、句子结构、文章结构、话语结构等,这一切都是汉语语法的基本表达方式。
2.结构概念结构概念涉及汉语中的句法结构,它表示汉语句子是如何组成的,它涉及词汇、句子构成、句子变形等内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汉语句子结构。
这一范畴主要涉及到汉语中句子变形的规则和结构,这关系到汉语各类话语的表达功能。
3.语法概念语法概念涉及汉语中构成话语的语法规则,它包括一些语法状态、语法功能、语法变化等等,这些语法规则都是构成汉语话语的基本要素,也是汉语句子变形的基础。
这些语法规则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语素概念语素概念包括一些抽象概念,如语言功能、文体风格等等,这些抽象概念是构成汉语话语的基本要素之一,它们是汉语语言表达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
5.系统概念系统概念涉及汉语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和实践论,它介绍了汉语语言的系统结构、汉语语言的系统性,以及汉语语言的发展趋势,也是汉语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汉语语法范畴的实践性汉语语法范畴论的实践性表现在不同的语言系统、意义形式、句法结构和话语结构方面。
在不同的系统中,语法范畴论注重汉语的学科性,例如汉语基础语法、典型表达形式、语言系统论和汉语现象学等;在意义形式方面,重点在于汉语的内容,包括汉语的意义体系、汉语的语义范畴概念、普通话的句法语义等;在句法结构方面,主要涉及汉语的句法变形和句法结构,以及汉语句法表示、汉语动态语法、汉语结构相关等;在话语结构方面,主要讲汉语的话语功能、话语角色、对话结构等。
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
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
狭义语法范畴是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语法范畴。
语法意义是从各种具体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中进一步抽象出来的高度抽象的意义。
广义语法范畴是一个比语法意义更广的概念。
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
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把名词分为阴性、阳性、中性或二分为阴性、阳性,并用不同的形式标志表示。
如俄语名词分为阴性、阳性、中性三类,分别用不同的后缀表示,但每个名词只有一种形式,没有词形变化,而形容词则用词形变化表示阴性、阳性、中性,每个形容词标明三种不同的词形,并与名词的性保持一致。
数。
也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用名词或代词的词形变化区别单数或复数,或是单数、双数或复数。
如英语,阿拉伯语等。
格。
是表示词语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
如俄语名词、代词词、形容词都有格的变化,共有六中格。
时和体。
都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和状态。
时表示行为动作的时间与参照时间(一般是说话时间)的时序关系,一般分为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体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最常见的有完成体或未完成体。
时和体的关系非常密切,往往互相配合,甚至副为一体。
如英语有三种时和三种体,可以配合成十六种格式。
汉语的“着、了、过”也可以表示时和体。
态。
又称语态。
是表示主语和动词的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别主动态和被动态。
如英语就有主动态和被动态之分。
主动态的动词形式不变,被动态则用助动词BE加动词的过去分词表示。
式。
又称语式或语气、情态,是表示句子的语气或情态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来区分陈述式、命令式、虚拟式、愿望式等,如俄语有陈述语、命令式、虚拟式之分。
人称。
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在人称上的一致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他第三人称。
举例说明语法意义的主要范畴
举例说明语法意义的主要范畴语法意义是指语言结构和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所传达的意义。
主要范畴包括词类、句子成分和句法关系。
一、词类词类是对不同词汇根据其功能和语法属性进行分类的方式。
主要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和感叹词。
每个词类都有其特定的语法功能和意义传达方式。
举例:1.名词:人、物、地点等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例如:学生、书、中国。
2.动词:表示动作、状态或行为。
例如:跑、看、听。
3.形容词:用来形容名词或代词的特征或性质。
例如:美丽的、快乐的、高大的。
4.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表示时间、地点、程度等。
例如:很、非常、明天。
5.代词: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指示人或事物。
例如:我、你、它、谁。
6.介词:表示名词与其他词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通过、对于。
7.连词:用来连接句子、词语或短语。
例如:和、而且、因为。
8.感叹词:表示情绪或感叹。
例如:哦、啊、嗯。
二、句子成分句子成分是指句子中各个部分的语法范畴。
主要的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同位语。
每个句子成分都有其特定的语法功能和意义传达方式。
举例:1.主语:句子中执行动作或进行状态的人或事物。
例如:小明在学校学习。
2.谓语:表示主语行为或状态的动词或动词短语。
例如:小明在学校学习。
3.宾语:接受动作的人或事物。
例如:小明喜欢读书。
4.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或词组。
例如:漂亮的房子、我们的队伍。
5.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
例如:他慢慢地走来。
6.补语:在句子中完成句子意义的成分。
例如:她是医生。
7.同位语:用来解释或说明前面的名词、代词的词或词组。
例如:我们的问题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
三、句法关系句法关系是指句子中不同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主要的句法关系包括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定状补关系、同位关系、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等。
这些关系可以通过词语的位置和句子结构来确定。
语法手段,语法范畴
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
汉语言文学专业 B10汉语言文学三班 张瑞艳
6,重叠: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动词的重叠是汉语中
特有的语言现象,具有丰富的表义作用、语法功能和表现 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动词重叠 这一语法现象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汉语的本 质 规律 有着重要的意义 . 动词重叠包括AA、A-A、A了A、A了-A四种形式 及A着A着、AAB、AABB式。 a,A式 尝尝 玩玩 问问 b,A一A式 写一写 歇一歇 看一看 c,A了A式 看了看 坐了坐 歇了歇 d,A了一A式、A了几A式 摆了一摆 摸了一摸 侃了 一侃
• • • • •
A他一A式、A了几A式 笑他一笑 试他一试 赌他一赌 A不A式 看不看 赌不赌 试不试 A着A着式 说着说着 想着想着 数着数着 A来A去式 数来数去 说来说去 想来想去 ABAB式 打听打听 解释解释 唠叨唠叨 帮帮忙 点点头 散散步
. AAB式 • AABB式 Nhomakorabea打打闹闹 说说笑笑 蹦蹦跳跳
语法手段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形式标志或物质手段的类型,是 从语法形式中概括出来的。常见的语法手段有: 1、选词: 进入结构的词首先要在语法的词类中选择。如“读书”之 所以是述宾结构,是从“读”和“书”的词类确定的。 2、词序: 例如汉语主语在前,谓语在后;日语的宾语在后,主语在 前。 3、虚词: 例如联合结构中,用“和”、“或”等连词;又如偏正结 构中,用“的”做连词。 词序和虚词是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 4、词形变化 词形变化的主要形式:
语法范畴和句法范畴
语法范畴和句法范畴一、语法范畴1. 语法范畴是指语言中的各种语法成分,包括词类、短语、从句等。
词类是语法范畴的基本单位,根据其在句子中的功能和形式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 名词是指表示人、物、事物的词语,它可以作为主语、宾语、定语等,有单数和复数形式,可以加上冠词、代词等修饰。
3. 动词是指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的词语,它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需要带宾语来表示动作的承受者,而不及物动词不需要带宾语。
4. 形容词是指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的词语,它可以修饰名词或代词,并且可以用比较级和最高级来表示不同程度的性质。
5. 副词是指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词语,它可以表示时间、地点、程度等,常常以-ly结尾。
6. 介词是指连接名词或代词与其他成分之间关系的词语,它可以表示位置、方向、时间、原因等。
7. 连词是指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的词语,包括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和状语从句引导词等。
8. 代词是指代替名词的词语,它可以用来指代人或物,包括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等。
9. 冠词是指用来限定名词的词语,包括定冠词和不定冠词,分别表示特指和泛指。
10. 量词是指表示数量的词语,它可以用来修饰名词,表示数量的多少。
二、句法范畴1. 句法范畴是指句子中各种成分的组织和结构关系,包括主谓结构、主语从句、宾语从句、状语从句等。
2. 主谓结构是指句子中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基本句型,主语通常表示动作的执行者,谓语表示动作或状态。
3. 主语从句是指作为主语的从句,它通常由连接词that或whether引导,表示一个完整的句子。
4. 宾语从句是指作为宾语的从句,它通常由连接词that或whether引导,表示一个完整的句子。
5. 状语从句是指作为状语的从句,它可以表示时间、条件、原因、结果等,通常由连接词when、if、because、so等引导。
6. 定语从句是指修饰名词或代词的从句,它通常由关系代词who、which、that或关系副词when、where、why引导。
语言学中语法范畴的名词解释
语言学中语法范畴的名词解释语言学中的语法范畴是指语言的元素和元素之间的结构,这一结构构筑了复杂的语言系统,让我们能够清楚地获取各种信息。
语法范畴实际上是一种规则,它定义了词汇和句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使用这些单词和句子。
它有助于语言的顺畅地传输和理解,因此也被称为“语言的框架”。
语言学中的语法范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音韵学、句子结构学和语义学。
首先,在音韵学中,可以看到语义和语法结构如何影响语言中的声音。
其次,句子结构学涉及词汇、句子和文化等各种要素,用来表示句子的真实意思。
最后,语义学则是指词汇、句子、特定情境和语言文化之间如何联系在一起,以表达特定的意义。
例如,英语语言中,词汇是语法范畴的基础。
首先,要理解某一句子的意思,就必须明白每个词汇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比如,句子“I went to the beach”,词汇“went”就可以暗示出动作的发生,而“beach”则暗示出行动的地点。
换句话说,每个词汇都有自己的语法功能,而它们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句子的意思。
另外,语法范畴还包括句子结构和语义的考虑。
句子结构指的是句子的组成元素,如主语、谓语、宾语和状语等,这些元素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比如上面的“I went to the beach”便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主语为“I”,谓语为“went”,宾语为“the beach”。
而语义则是根据句子的结构以及句子中的词汇,来理解句子中隐含的信息和考虑语言社会文化背景。
总结而言,语言学中的语法范畴包括句子结构、词汇和语义三个主要部分。
它是语言系统的基础,是用于表达的规则,决定了句子的意思,也是语言的框架。
语言学家运用它们来理解语言,有助于消除误解、确保清晰的传达和深入地掌握一门语言。
了解语法范畴,也就是了解语言,是学习任何一门外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学概论(第四版)语法
三、形态和形态分类
1. 形态的定义: • 狭义的形态指的是构形法,也叫构形形态,即用一个词的词形变化表示不同的语法 意义。如前面提到的内部屈折法、异根法等方法,其特点是不改变词汇意义。 • 广义形态不但指构形法(构形形态),而且兼指狭义构词法(也叫构词形态),即 在词根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创造新词的方法。其特点是产生新词,大多改变词 汇意义。
三、句法结构的分析方法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 1. 含义: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特别是显性意义入手,对句子成分的功能和地位做分析 2. 优缺点
• 优点:句中各个词之间的关系主次分明,各个词的作用和功能比较清楚,有利于修 正病句。句子成分分析法在学校语法教学中仍具有一定影响。
• 缺点:从词出发,以词定成分,这在很多情况下行不通。有时,在句中作为一个成 分起作用的不是单个的词,而是短语。忽视这一点,对于有些句子往往无法进行分 析,或者强行机械分析而得出好笑的结果。
三、句法结构的分析方法
(二)直接成分分析法 1. 含义:指从句法结构的外部形式,特别是隐性形式入手,对句子的直接组成成分进行分
析的方法。由于句子的直接成分与句子的层次性一致,所以也叫层次分析法。又由于通 常的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对句子结构的各个部分不断地一分为二,所以又叫二分法(但有 时可以一分为三)。
(一)词形范畴 指用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的概括种类。一般包括性、数、格、体、时、态、式、人 称、级等。 1. 性:即名词、形容词用词尾标志或词形变化表现的语法上的性别观念种类。 2. 数:指运用词形变化表明某类词的数目的语法意义的一个种类。 3. 格:即从名词、代词、形容词在句中与其他词的关系中,以词形变化的形式概括出来的
二、篇章的连贯性
1. 连贯性指篇章的语义关联,它存在于篇章的底层,是一种语义逻辑的联系。 2. 分析篇章的连贯性可以研究篇章中所表达的各种概念或论点之间的关系。 3. 篇章中的概念和论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概念,中心论点;另一类是次要概念,
语法范畴举例
语法范畴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指的是一类具有相似特征的词在句子中所表现出来的语法功能。
语法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词性、数、格、时态、语态、语气、人称、比较级和最高级等。
下面我们将通过举例来详细解释这些语法范畴。
1. 词性(Gender):性是名词所具有的一种语法属性,用来表示事物在性别上的区分。
在英语中,名词的性主要分为阳性、阴性和中性。
例如,“book”(书)是中性,“man”(男人)是阳性,“woman”(女人)是阴性。
2. 数(Number):数是名词所具有的一种语法属性,用来表示事物的数量。
在英语中,名词的数主要分为单数和复数。
例如,“book”(书)是单数,“books”(书)是复数。
3. 格(Case):格是名词所具有的一种语法属性,用来表示名词与其他词之间的关系。
在英语中,名词的格主要分为主格、宾格、所有格等。
例如,“I”(我)是主格,“me”(我)是宾格,“my”(我的)是所有格。
4. 时态(Tense):时态是动词所具有的一种语法属性,用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
在英语中,动词的时态主要分为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等。
例如,“read”(读)是现在时,“read”(读)是过去时,“will read”(将读)是将来时。
5. 语态(Voice):语态是动词所具有的一种语法属性,用来表示动作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在英语中,动词的语态主要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例如,“The cat eats the mouse”(猫吃老鼠)是主动语态,“The mouse is eaten by the cat”(老鼠被猫吃了)是被动语态。
6. 语气(Mood):语气是动词所具有的一种语法属性,用来表示说话者对动作的态度或看法。
在英语中,动词的语气主要分为陈述语气、祈使语气、虚拟语气等。
例如,“I read a book”(我读了一本书)是陈述语气,“Read a book!”(读一本书!)是祈使语气,“If I were you, I would read a book”(如果我是你,我会读一本书)是虚拟语气。
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冋顾:什么语法形式、语法意义、语法手段?1、内涵:语法范畴是对语法意义进行分类抽象而得到的类。
例如:单数,复数—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人称主格,宾格,所有格,工具格……—格2、狭义的语法范畴和广义的语法范畴[补充](1)狭义的理解:悚支范畴(即与某类词有关的语法范畴)。
由词的形态变化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的聚合,这是本书的处理,也是一般的理解。
[按:照此处理,似乎蕴涵着汉语没有什么语法范畴,可是我们有承认汉语有语法形式,这些语法形式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对这些彧法意义的归纳就应该能够复到一些语法范畴。
](2)广义的理解:广义地说,词类也是一种语法范畴,因为每种词类都是词法意义及其表达手段的统一体。
如名词范畴、动词范畴等等。
词类是把整类的词加以概括而得出的语法范畴,有人把它叫作一般语法范畴或分类性语法范畴。
更广义地说,表现在短语、句子等大子词的单位中的语法范畴即句法范畴。
也是客观存在的。
[参见张涤华等(1988)。
]例如:○数量范畴:定量~不定量~全量:三天、很多、每次○指称范畴:定脂~不定脂:脆人、个人○自主范畴:自主~不自主:看了三天了~病人三天了~死了三天了。
3、常见的语法范畴(语法范畴)(1)性:俄语、德语的N及修饰它们的A有3种性:法语N有2两种性。
[补充:语法等级:阳性/阴性>中性。
注意:“性”是语法概念,不是生物学概念。
从共时平面上看,有任意性,非论证性。
](2)数:英语的N、俄语的N和A。
[补充:语法等级:单数/复数:单数>双数>复数(多数)。
]注意:也不完全根据可数情况。
(3)格:N、Pron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
俄语的N、Pron 及修饰它们的A、Num有6个格,英语的名词2个格(通格、所有格)、有的代词有2、3或4个格(I、me、my、mine,it,its。
比较:you)(4)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
V。
英语的普通体、进行体、完成体。
语法范畴 名词解释
语法范畴名词解释
语法范畴是指语法学中对语言结构的分类和描述所采用的术语和约定。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语法现象,以及正确使用语言的规则。
在语法学中,名词是一个重要的语法范畴。
名词是指用来表示人、事物、动作、状态、性质、感觉等概念的词语。
它可以单独充当一个独立句子成分,也可以和其他句子成分一起组成句子的结构。
名词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名词可以作为句子的主语,用来表示动作的执行者或事物的性质、分类等。
例如,“小明(主语)正在跑步”。
2. 名词可以作为句子的宾语,用来接受动作的行为对象。
例如,“小明喜欢足球(宾语)”。
3. 名词可以作为句子的补足语,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他是一名医生(补充说明主语)”;“他将
她称为朋友(补充说明宾语)”。
4. 名词可以在句子中充当其他成分,如定语、状语、同位语等。
例如,“那个大城市(定语)很繁忙”;“我喜欢读书(状语)”。
名词还可以根据具体的语法特征进一步细分为以下几类:
1. 可数名词:表示可分为数目的事物,如“书、苹果、桌子”。
2. 不可数名词:表示不能分为数目的事物,如“水、爱、风景”。
3. 特殊名词:表示特定的人、地点或事物,如“张三、北京、
世界杯”。
4. 抽象名词:表示抽象概念或感情,如“友谊、爱、自由”。
5. 具体名词:表示具体的人、动物或物体,如“学生、猫、车”。
在构成句子的时候,名词的语法特征和适用规则会影响句子的结构和语法关系。
因此,了解和理解名词的语法范畴对于学习和掌握语言的规则和用法非常重要。
语法范畴的名词解释
语法范畴的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个就来说说这语法范畴!啥是语法范畴呢?简单来说,
就是根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把语法意义概括起来的类别。
就
好比说颜色,有红的、蓝的、绿的等等,这就是不同的类别呀。
比如
说名词,它有单复数的范畴,“一本书”和“很多书”,这不就是不一样的形式嘛!
咱举个例子哈,你看“我有一个苹果”,这里的“苹果”就是单数;再
看“我有一堆苹果”,这时候“苹果”就是复数啦。
这就是语法范畴在起作用呀,它让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再比如说动词,它有时态的范畴。
啥是时态?就是过去、现在、将
来呀!比如说“我昨天去了北京”,这就是过去时态;“我现在正在写作业”,这就是现在时态;“我明天要去上海”,这就是将来时态。
你想想,如果没有时态,那咱说话得多乱套呀!
还有形容词,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的范畴呢。
“这个苹果很甜”,这是
一般的表述;“这个苹果比那个甜”,这就是比较级啦;“这个苹果是最
甜的”,这就是最高级呀。
这多有意思呀!
哎呀,这语法范畴可真是太重要啦!它就像语言大厦的基石,没有它,咱这语言的大厦可就建不起来啦!你说是不是?它让我们能够准
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别人明白我们在说啥。
所以呀,可别小瞧了这语法范畴,它可是我们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呢!我们得好好学,好好用,让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有趣!这就是我对语法范畴的理解,你呢,是不是也这么觉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语法范畴的类并举例说明
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
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
狭义语法范畴是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语法范畴。
语法意义是从各种具体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中进一步抽象出来的高度抽象的意义。
广义语法范畴是一个比语法意义更广的概念。
常见的语法范畴有:
性。
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把名词分为阴性、阳性、中性或二分为阴性、阳性,并用不同的形式标志表示。
如俄语名词分为阴性、阳性、中性三类,分别用不同的后缀表示,但每个名词只有一种形式,没有词形变化,而形容词则用词形变化表示阴性、阳性、中性,每个形容词标明三种不同的词形,并与名词的性保持一致。
数。
也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用名词或代词的词形变化区别单数或复数,或是单数、双数或复数。
如英语,阿拉伯语等。
格。
是表示词语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
如俄语名词、代词、形容词都有格的变化,共有六中格。
时和体。
都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和状态。
时表示行为动作的时间与参照时间(一般是说话时间)的时序关系,一般分为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体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最常见的有完成体或未完成体。
时和体的关系非常密切,往往互相配合,甚至副为一体。
如英语有三种时和三种体,可以配合成十六种格式。
汉语的“着、了、过”也可以表示时和体。
态。
又称语态。
是表示主语和动词的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别主动态和被动态。
如英语就有主动态和被动态之分。
主动态的动词形式不变,被动态则用助动词BE加动词的过去分词表示。
式。
又称语式或语气、情态,是表示句子的语气或情态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来区分陈述式、命令式、虚拟式、愿望式等,如俄语有陈述语、命令式、虚拟式之分。
人称。
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在人称上的一致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他第三人称。
如英语一般动词的现在时单数有单数第三人称的形式变化,动词BE的现在时单数则有AM,ARE,IS等。
级。
是表示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形容词、副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
如英语单章节形容词他一部分副词一般用词尾变化区分这三级,如FAST(快,原级),FASTER(比较快,比较级),FASTEST(最快,最高级)。
2、分析语法结构的类型并指出其代表语言
世界上的语言按语法结构类型分可分为4种(孤立、黏着、屈折、复综)。
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但是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更动。
虚词的作用很重要,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除了词序,很多都是由虚词来表达的。
汉语、彝语、壮语、苗语等都属于孤立语这一类型。
屈折语的“屈折”是指词内部的语音形式的变化,所以又叫做内部屈折。
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这种词形变化来表示,因而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
屈折语的一个变词语素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意义。
此外,屈折语的词根和词尾结合得很紧,脱离词尾这种变词语素,词根一般就不能独立存在。
俄语、德语、法语、英语等都是屈折语。
英语、法语的词形变化在历史演变中已经大大简化。
粘着语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结构类型。
粘着语的主要特点是没有内部屈折,每一个变词语素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种语法意义也总是由一个变词语素表示。
因此,一个词如果要表示三种语法意义就需要有三个变词语素。
此外,粘着语的词根和变词语素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
两者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变词语素好像是粘附在词根上似的。
土耳其语、维吾尔语、芬兰语、日语、朝鲜语都属于粘着语的类型。
复综语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粘着语。
在复综语里,一个词往往由好些个语素编插粘合而成,有的语素不到一个音节。
由于在词里面插入了表示多种意思的各种语素,一个词往往构成一个句子。
这种结构类型多见于美洲印地安人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