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b90ceb105087632311212a3.png)
焊接作业指导一、焊接方式焊接可采用手弧焊接、埋弧焊接、CO2气体保护焊三种方式;1.手弧焊1.1 Q235钢材选用E4303(结422)焊条,Q345钢材选用结E5015、E5016(结506、结507)焊条;1.2 手弧焊焊条电流应按使用说明书推荐的可参照下表选用:1.3 焊接Q345材料工件时,由于气温的影响工件必须预热,预热温度见下表:1.4手弧焊场地必须有挡风板,防止电弧吹偏,影响焊接质量;2. 埋弧焊2.1焊接Q235材料时焊丝选用H08A或H08MnA,焊剂431,焊接Q345材料时焊丝H08MnA、H08MnSiA、H10Mn2,焊剂431;2.2焊丝与焊接电流选择见下表:2.3埋弧焊接过程中,电源电压波动不得大于±5V,焊机电流波动应在±50A之间,超出上述范围数字时,应停止焊接;2.4埋弧焊接的钢管纵向缝宜先手弧焊封底,埋弧焊双面成形;2.5埋弧焊剂的覆盖厚度要均匀,一般厚度在35mm之间,保证弧腔压力一致性,若焊剂太厚弧腔力大透气性不好,焊剂太薄弧腔压力小保护性不好,影响焊缝质量;2.6埋弧焊操作应掌握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三者影响对焊缝质量有制约关系,应从理论和实践中加以学习和探讨;2.7增大焊接电流可提高生产率,熔合比和熔深也随之加大,在一定速度下增大电流造成烧穿和加大热影响区,反之熔深不足,焊缝成型变坏。
2.8焊接电流I对焊缝形状的影响,见下图:2.9焊接电压V过大,焊剂熔化量增加,电弧不稳,熔深减小,严重时会造成咬边。
电弧长(V过大)时还会使焊缝产生气孔。
见下图:2.10焊接速度增大,母材熔化比减小。
焊接速度过快会造成咬边、未焊透,焊缝成型不良、未熔合等缺陷。
焊接速度过慢则焊缝加强高过大,形成大熔池、满溢,焊缝成型粗糙,易引起烧穿、焊缝过宽等,焊接速度慢而电流又过大时,焊缝形状呈“磨菇”形易引起裂纹。
2.11焊丝直径与伸出长度,电流一定时,减小焊丝直径,电流密度则增加,使熔深增大,形状系数减小。
焊工岗位安全作业指导书(2篇)
![焊工岗位安全作业指导书(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d91fb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c.png)
焊工岗位安全作业指导书1.按规定穿戴好本岗位劳动保护用品,工作服的上衣扣子必须从下到上扣好,不得敞胸露背2.冬季不得穿下摆过长的防寒服或棉衣3.检查工器具有无损坏,是否存在漏气,堵塞,漏电等现象。
1.由于工作服不系扣或上衣下摆过长被皮带转动的部位带入2.氧、电焊工如果不待戴手套,作业时发生烫伤3.电焊不戴焊帽会刺伤眼睛。
1.劳动保护用品穿戴符合本岗位规定,工作服的扣子要全部扣上作业时戴好隔热,电焊作业时要戴焊帽。
2检查氧气瓶,乙炔瓶是否存在漏气现象,橡皮管是否有漏气现象,压力表指示正常,有无安装回火防止器。
3、电焊机地线良好,一次、二次线无裸露现象。
1.1、氧气乙炔不能同车运输,加防震圈2、存放防止热源,放置平稳,不能卧倒,氧气、乙炔和火源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检查是否漏气并存放在防止雨淋和防止暴晒的地方。
1、用氧气____乙炔焊时由于气体泄漏造成燃烧和爆炸导致烧伤,由于没有安装回火装置导致燃烧和爆炸,由于氧气瓶和乙炔瓶距离太近或两者和火源的距离太近而造成燃烧和爆炸,由于操作顺序不正确而造成燃烧和爆炸2、在使用电焊时未检查线路导致触电,未穿戴好劳保用品而造成眼睛伤害和烫伤3、拆卸氧气表应先松顶针,再关瓶阀4、氧气____乙炔焊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气,是否安装回火装置。
氧气与乙炔相距不小于5米,两瓶距作业场地其他火源10米以上5、电弧焊使用前检查线路。
6、使用电弧焊时,不在带电物体上施焊,身体不得靠在铁板上换焊条,人多处焊接时,要安设遮挡板7、氧焊与电焊共用时二次线与气带不可混作一团1、冬季作业时,如氧气或乙炔发生冻结,禁止使用火源解冻,只能使用热水或蒸汽解冻,更不得使用氧气吹扫乙炔胶管,乙炔表必须配装回火防止器由于气焊和电焊都是明火,本身又易燃易爆所以在存有易燃易爆的场所作业容易发生燃烧和爆炸现象。
1、焊接切割作业区5米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如必须在易燃易爆处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作业手续,同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方可作业。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cba797314791711cd791708.png)
焊接作业指导书2017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1、范围本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规定了焊接工艺的技术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9448-1988 焊接与切割安全3、焊工3.1 焊工必须经专门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经考试合格和主管部门的同意,方可担任指定项目的焊接工作。
3.2 具有合格证书的焊工,一般每三年应重新考核一次。
对中断焊接工作六个月以上者,必须重新考核。
3.3焊工在施焊前应认真熟悉图纸和焊接工艺。
3.4核查待焊焊缝坡口的装配质量和组对要求,对不符合装配质量和组对要求的焊缝应拒焊,并向有关部门反映。
3.5进行焊缝质量的自检,做好自检记录、焊缝标记或焊缝跟踪记录等工作。
1 焊接设备4.1 应根据焊接施工时需用的焊接电流和实际负载持续率,选用焊机。
4.2 每台焊接设备都应有接地装置,并可靠接地。
4.3 焊接设备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安全可靠,仪表应检定合格。
2 焊接材料5.1 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等)应为进货验收合格品。
对材质有怀疑时,应进行复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5.2 常规焊接材料的选用按附录A的规定。
5.3 焊前应根据焊条使用说明的规定对焊条进行烘干处理。
常用焊条推荐的烘干温度及时间见表1。
表1 焊条烘干温度及保温时间5.4 烘干后的焊条应放入100~150℃的保温箱(筒)内,随用随取。
低氢型焊条一般在常温下超过四小时应重新烘干。
重新烘干次数不应超过三次。
3 焊前准备6.1 坡口加工6.1.1 材料为碳素钢和碳锰低合金钢(标准抗拉强度≤540MPa)的坡口可采用冷加工或热加工方法制备。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367486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d.png)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焊接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等领域。
准确的焊接作业是确保焊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焊接作业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以帮助操作人员进行安全、高效的焊接作业。
二、安全措施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焊接手套、防护眼镜等。
2. 确保焊接区域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聚集。
3. 切勿将易燃物放置在焊接区域附近,以防止火灾发生。
4. 检查焊接设备和电源线路,确保其良好工作状态。
5. 确定焊接材料的正确选择,以及焊接工艺的合理设置。
三、焊接准备1. 清理焊接区域,确保没有油脂、灰尘等污染物。
2. 对于焊接材料,通过清洁、打磨等方法,确保焊接表面的光洁度。
3. 根据工作要求,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和电压。
4. 预热焊接材料,以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5. 配备必要的焊接工具和辅助设备,如焊接夹具、万用表等。
四、焊接操作步骤1. 将焊接电源开关设置为关闭状态。
2. 将焊接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并保证接触良好。
3. 打开焊接电源开关,进行设备预热操作。
4. 检查焊接电流和电压是否符合工作要求。
5. 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极、焊丝,根据工作要求进行装配。
6. 通过进一步调整焊接电流和电压,确保焊接设备工作稳定。
7. 进行焊接前的试焊,检查焊接设备和工艺是否正常。
8. 开始正式焊接,保持焊接速度稳定,焊接接头均匀。
9. 焊接完成后,将焊接电源开关设置为关闭状态。
10. 对焊接接头进行检验,确保焊缝无裂纹、缺陷等问题。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焊接接头出现裂纹:可能是焊接温度过高或焊接速度过快,应适当降低焊接温度或减慢焊接速度。
2. 焊接时产生过多的飞溅:可能是焊接电源设置不当或焊接电极质量差,应重新调整焊接电流和电压,并更换优质的焊接电极。
3. 焊接接头强度不符合要求:可能是焊接材料选择不当或焊接工艺设置错误,应重新选择适当的焊接材料并合理设置焊接工艺。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654af5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b.png)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总则1、焊工资格1.1.1 参与焊接旳焊工必须通过专业技术培训,上岗旳焊工应按焊接种类(埋弧自动焊、气体保护焊和手工焊)和不一样旳焊接位置(平焊、立焊和仰焊)分别进行考试。
考试合格发给合格证书。
焊工须持证上岗,不得超越资格证规定旳范围和有效期进行焊接作业。
1.1.2 上岗旳焊工必须通过技术交底,熟悉所承担旳工艺规定。
2、焊接材料1.2.1 焊接材料旳储存温度应在5℃以上,相对湿度不超过60%。
当班未使用完旳焊丝应回收,不得外露寄存过夜。
1.2.2 所有焊接材料必须经复检合格后方能使用。
1.2.3 J507Ni焊条须经350℃烘焙1小时后方可使用,SJ101q 焊剂须经300~350℃烘焙1~2小时后使用。
1.2.4 焊剂中不容许混入熔渣和赃物。
反复使用旳焊剂不不小于60目旳细粉粒旳量不得超过总量旳5%。
1.2.5 采用气体保护焊应满足防风、防雨条件,CO2 气体保护焊采用旳CO2 气体纯度应不低于99.5%,使用前须经倒置放水处理。
3、焊接环境1.3.1 焊接区域必须防风、防雨,否则须加设防风、雨设施或停止施焊。
1.3.2 焊接施工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环境相对湿度不旳高于80%,否则采用火焰烘烤或其他必要旳工艺措施除湿。
4、接头准备1.4.1 焊接前应认真清理焊缝区域,不得有水、锈、氧化皮、油污、油漆或其他杂物,清除范围见下图所示。
()对接接头1.4.2 加工不整洁旳坡口规定打磨光顺,不得有大旳凸起和凹陷。
1.4.3 焊接前应检查并确认所使用旳设备工作状态正常,仪表器具良好、齐全可靠,方可施焊。
1.4.4 所有使用埋弧自动焊焊接旳焊缝两端均应设引、熄弧板,所有引、熄弧板旳材质、板厚和坡口形式都必须与正式杆件相似,且应不不不小于100mm、宽80mm。
1.4.5 对接焊前对板件组装错边应认真检查:板厚<25mm 时,错变不得不小于0.5mm;板厚≥25mm时,错边不得不小于1.0mm。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fdafaa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d.png)
焊接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焊接作业指导书是指对焊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质量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的文件,旨在保障焊接作业的顺利进行,确保焊接质量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从安全措施、操作规范、质量要求、设备维护和环境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安全措施1.1 确保操作人员穿戴相关防护用具,如焊接头盔、手套、护目镜等,以防止火花溅射伤及电弧辐射伤害。
1.2 在焊接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包括高温警示、易燃警示等,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1.3 确保焊接作业场所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可设置抽风装置或进行有害气体排放处理。
二、操作规范2.1 在进行焊接作业前,必须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查和试验,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事故发生。
2.2 确保焊接操作人员具备相关证书和经验,熟悉焊接工艺要求,遵循焊接规范进行操作。
2.3 在进行焊接作业时,需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和厚度,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电压,保证焊接质量。
三、质量要求3.1 确保焊接接头的牢固性和密封性,避免出现焊接缺陷,如气孔、裂纹等。
3.2 对焊接接头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等,确保焊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3.3 焊接作业完成后,对焊接接头进行外观检查,确保焊缝平整、无气孔、无裂纹等质量问题。
四、设备维护4.1 定期对焊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设备、更换磨损部件等,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4.2 对焊接电源进行定期检测和校准,确保焊接电流和电压的准确性。
4.3 对焊接设备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如检查电缆是否破损、地线是否连接良好等,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五、环境要求5.1 确保焊接作业场所干燥,避免水汽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5.2 避免焊接作业场所有易燃物品,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5.3 焊接作业场所应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堆积,确保工作环境清洁整洁。
结语综上所述,焊接作业指导书是保障焊接作业质量和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文件,操作人员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要求,确保焊接作业顺利进行。
2024年度焊接作业指导书
![2024年度焊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854916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8.png)
对于密闭空间或有限空 间的焊接作业,应采取 相应的安全措施,如使 用呼吸器、设置警戒区
域等。
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 器材和急救设备,确保 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
应对。
2024/3/24
13
个人防护装备佩戴要求
2024/3/24
01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合适的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 飞溅物伤害眼睛或面部。
02 根据焊接工艺和现场环境,选择合适的防护服、 手套、鞋靴等个人防护装备。
2024/3/24
19
焊缝成型不良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原因分析
焊接参数设置不当,如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 。
焊枪角度或位置不正确,导致熔池形状不佳。
2024/3/24
20
焊缝成型不良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 母材表面处理不良,存在油污、锈蚀等问 题。
2024/3/24
21
焊缝成型不良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钎焊
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 ,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 、低于母材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 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 相互扩散实现连接焊件的方法。具有 变形小、接头光滑美观等特点。常见 的钎焊方法有火焰钎焊、感应钎焊和 炉中钎焊等。
2024/3/24
6
02
焊接材料选用与准备
2024/3/24
28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和新技术应用前景
智能化焊接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 发展,智能化焊接技术将进一步 提高焊接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工 成本和失误率。
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 借助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实现 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提高焊接 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维护便捷性 。
2024/3/24
绿色环保焊接技术 环保意识的提高将推动绿色环保 焊接技术的发展,如无铅焊接、 低烟尘焊接等,以减少对环境的 影响。
焊接作业指导书完整版
![焊接作业指导书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00491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2.png)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焊前准备规定1、检查焊接电流:在等速送丝下使用平硬特性直流电源,极性采用直流反接。
2、检查送丝系统:推丝式送丝机构要求送丝软管不宜过长(2~4m之间),确保送丝无阻。
3、检查焊枪:检查导电咀是否磨损,若超标则更换。
出气孔是否出气通畅。
4、检查供气系统:预热器、干燥器、减压器及流量计是否工作正常,电磁气阀是否灵活可靠。
5、检查焊材:检查焊丝,确保外表光洁,无锈迹、油污和磨损。
检查CO2气体纯度(应大于99.5%,含水量和含氮量均不超过0.1%),压力降至0.98Mpa时,禁止使用。
6、检查施焊环境:确保施焊周围风速小于 2.0m/s。
7、清理工件表面:焊前清除焊缝两侧100mm以内的油、污、水、锈等,重要部位要求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8、检查焊接工艺指导书(或焊接工艺卡)是否与实际施条件相符,严格按工艺指导书调节施焊焊接规范。
二、施焊操作规定1、根据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根据焊枪不同依说明书操作。
2、引弧采用直接短路法接触引弧,引弧前使焊丝端头与焊件保持2~3mm的距离,若焊丝头呈球状则去掉。
3、施焊过程中灵活掌握焊接速度,防止未焊透、气孔、咬边等缺陷。
4、熄弧时禁止突然切断电源,在弧坑处必需稍作停留待填满弧坑后收弧以防止裂纹和气孔。
5、焊缝接头连接采用退焊法。
6、尺量采用左焊法施焊。
7、摆动与不摆动参照工艺指导书或根据焊件厚度及材质热输入要求定。
8、对T型接头平角焊,应使电弧偏向厚板一侧,正确调整焊枪角度以防止咬边、未焊透、焊缝下垂并保持焊角尺寸。
9、严格按工艺指导书要求正确选择焊接顺序,减小焊接变形和焊后残余应力。
10、焊后关闭设备电源,用钢丝刷清理焊缝表面,目测或用放大镜观察焊缝表面是否有气孔、裂纹、咬边等缺陷,用焊缝量尺测量焊缝外观成形尺寸。
三、焊接参数规范规定1、焊接工艺参数控制:在焊接工艺指导书下的重要焊缝必需严格按工艺卡所示参数施焊。
对未明确指定工艺参数的焊缝施焊时按如下要求施焊:2、焊丝直径:根据焊件厚度、焊接位置及生产进度要求综合考虑。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944257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65.png)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电焊作业指导书为确保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使生产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根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材内容,结合我处电焊作业实际情况,特制定电焊作业工艺标准。
一、对人员、设备、安全的要求1、对从事电焊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国家颁发的特殊工种操作证方能上岗作业。
2、从事电焊作业的人员,必须按照GB9448—88《焊接与切割》的要求,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应确认电焊机技术状况良好。
氧气、乙炔、发生器,经专业部门检查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二、手工电弧焊的工艺参数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标准〕是指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而选定的诸物理量。
A、焊接位置的种类:1、平焊:平焊是在水平面上任何方向进行焊接的一种操作方法。
由于焊缝处在水平位置,溶滴主要靠自重过度,34操作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可以选用较大直径焊条和较大焊接电流,生产效率高,因此在生产中应用较为普遍。
如果焊接工艺参数选择和操作不当,打底时容易造成根部焊瘤或未焊透,也容易出现熔渣或熔化金属混杂不清或溶渣超前而引起的夹渣。
常用平焊有对接平焊、T形接头平焊和搭接接头平焊。
2.立焊:是在垂直方向焊接的一种操作方法。
由于重力的作用,焊条熔化形成的熔滴和熔池中的金属会滴落下来,使焊缝难以成形,影响质量。
因此,立焊所用的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应小于平焊,并应采用短弧焊接。
3.横焊:是在垂直面上焊接横焊缝的一种操作方法。
由于熔融金属的重力,很容易流下来,产生各种缺陷。
因此,应采用短弧焊接,并选择较小直径的焊条、较小的焊接电流和合适的带材输送方式。
4、仰焊:焊缝位于燃烧电弧的上方,焊工在仰视位置进行焊接。
仰焊劳动强度大,是最难焊的一种焊接位置。
由于仰焊时,熔化金属在重力作用下较易下淌,溶池形状和大小不易控制,容易出现夹渣。
未焊透,凹陷现象,运条困难,外表不易焊得平整。
焊接时,必须正确选用焊条直径和焊接35电流,以便减少溶池的面积,尽量使用厚药皮焊条和维持最短的电弧,有利于溶滴在很短时间内过渡到溶池中,促使焊缝成形。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e41193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12.png)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本文档旨在为焊接作业提供详细的指导和操作流程,确保焊接作业的安全性、质量和效率。
二、背景信息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工艺,广泛应用于创造业和建造行业。
正确的焊接操作可以确保焊接接头的坚固性和密封性,避免浮现焊接缺陷和安全隐患。
三、操作准备1. 确保焊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正常工作状态。
2. 准备所需的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等。
3. 检查焊接工作区域的环境安全性,确保没有易燃、易爆等危(wei)险物品。
四、操作步骤1. 确定焊接接头的位置和方式,并进行标记。
2. 清洁焊接接头的表面,去除油污、氧化物等杂质。
3. 根据焊接材料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电压。
4. 将焊条或者焊丝与焊接工具连接,并调整焊接电流和电压。
5. 开始焊接,保持焊接工具与焊接接头的适当距离,控制焊接速度和角度。
6. 焊接完成后,检查焊接接头的质量,包括焊缝的坚固性和密封性。
7. 如有需要,进行焊接接头的后续处理,如打磨、清洁等。
五、操作注意事项1. 在进行焊接作业前,必须戴上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2. 确保焊接区域通风良好,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3. 在焊接作业过程中,保持专注和稳定的姿式,避免不必要的挪移和干扰。
4. 遵循焊接材料的使用说明,避免超过其额定电流和电压范围。
5. 注意焊接工具的热量,避免烫伤和火灾风险。
六、常见问题解决1. 焊接接头浮现裂纹:可能是焊接速度过快或者焊接温度过高,应适当调整焊接速度和角度。
2. 焊接接头浮现气孔:可能是焊接材料中含有水分或者氧化物,应更换干燥的焊接材料。
3. 焊接接头不坚固:可能是焊接接头表面未清洁干净或者焊接速度过快,应重新清洁焊接接头并调整焊接速度。
4. 焊接接头浮现焊渣:可能是焊接材料的选择不当或者焊接工具的使用不正确,应更换合适的焊接材料并调整焊接工具。
七、安全措施1. 在进行焊接作业前,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指导。
2. 确保焊接设备和工具的维护保养工作得到及时、有效的执行。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d043d5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79.png)
热力工程段焊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审批: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总则 (1)适用范围 (1)编制依据 (1)第二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1)第三章母材及材料设备 (1)母材 (1)焊材 (1)焊接设备 (2)第四章焊接准备 (2)作业人员 (2)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2)焊接工艺评定 (3)第五章焊接工艺 (3)焊接坡口 (3)对口点焊 (3)焊接方法 (4)焊接工艺要求 (4)焊缝返修 (5)第六章质量检测 (5)外观检测 (5)无损检测 (6)第七章安全管理措施 (6)现场安全管理 (6)危险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7)第一章总则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热力管道的焊接工作;编制依据1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14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5-2010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184-20114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6-2011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683-20116设计图纸第二章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本工程项目为,管线全长为860米;该管道为GB2级压力管道,钢管材质Q235-B;管道采用有补偿与无补偿直埋相结合的冷安装方式敷设;热力管道主线包括DN500、DN450、DN400三个规格,起点为,DN1000热力主干线,终点至,端点设DN500、DN400的堵板各一个,穿越采用顶管方式,在东侧设置固定支架,主线阀门及波纹补偿器;在主干线上预留三个热力分支,一个DN300、两个DN250,在分支末端处设阀门井,内设分支阀门;第三章母材及材料设备母材本工程的复合钢管焊接坡口均为V形坡口,焊缝均为环形对接焊焊缝;其所用预制直埋保温管管径为Φ5298、Φ4788、Φ4267、Φ3257、Φ2736五种规格;管材钢号均为Q235-B;焊材焊接设备投入现场使用的焊接设备应性能完好,并按规定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第四章焊接准备作业人员施工前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施工过程执行工序交接活动,严格进行“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制度,确保施工质量;焊工安全操作规程焊接场地,禁止放易燃易爆物品;应备有消防器材,保证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操作场地10米内,不应储存油类或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包括有易燃易爆气体的器皿管线;临时工地若有此类物品,而又必须在此操作时,应通知消防部门和安技意部门到现场检查,采取临时性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操作;工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操作时包括打渣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仰面焊接应扣紧衣领,扎紧袖口,戴好防火帽;对受压容器、密闭容器、各种有桶、管道,沾有可燃气体和溶液的工件进行操作时,必须事先进行检查,并经过冲洗除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解除容器及管道压力,消除容器密闭状态敞开口、施开盖,再进行工作;在焊接、切割密闭空心工件时,必须留有出气孔;在容器内焊接,外面必须设人监护,并有良好通风措施,照明电压应采有12伏;禁止在已做油漆或叶涂过塑料的容器内焊接;电焊机接地零线及电焊工作回线都不准搭在易燃、易爆的物品上,也不准接在管道和机床设备上;工作台回线应绝缘良好,机壳接地必须符合安全规定;在有易燃、易爆物的车间、场所或煤气管附近焊接时,必须取得消防部门的同意并与煤气站联系好;工作时应采取严密措施,防止火星飞溅引起火灾;工作完毕,应检查场地;灭绝火种、切断电源才能离开;助手必须懂得电焊、气焊的安全常识;操作者必须注意助手的安全;焊接工艺评定第五章焊接工艺焊接坡口坡口如下图:序号壁厚Tmm坡口名称及形式坡口尺寸间隙Cmm 钝边Pmm坡口角度~α1 3-9 V型坡口0~2 0~2 65°~75°2 9-26 0~3 0~3 55°~65°焊接对口组对要求:(1)对口焊接前应检查坡口的外形尺寸和坡口质量;坡口表面应整齐、光洁,不得有裂纹、锈皮、熔渣和其它影响焊接质量的杂物,不合格的管口应进行修整;(2)对接管口时,应检查管道平直度,在距接口中心 200mm 处测量;允许偏差为 1mm,在所对接钢管的全长范围内,最大偏差值不应超过 10mm;3焊接在管道上的组对卡具不得用敲打或掰扭的方法拆除;4钢管对口错变量允许偏差如下:对口完成,检查合格后对接口进行点焊,点焊由焊工进行,其他工种不得自行点焊,点焊工艺及焊接材料与正式施焊一致;支管点焊,DN250和DN300的支管点焊长度要控制在10—20mm,点焊点数为4个点,点焊应分布均匀;主线点焊,DN500、DN450、DN400的主线管道点焊长度要控制在15—30mm,点焊点数为5个点,点焊应分布均匀;点焊后检查各点质量,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进行清除,并重新点焊;焊接方法河南路段工程管道焊接采用下向焊焊接形式;下向焊采用一人打底焊接,两人进行填充及盖面焊接;第一层焊缝根部应均匀焊透,不得烧穿;下向焊每层厚度一般不超过2mm;根焊预热焊的间隔时间不易超过5min,同时施焊中应特别注意接头和收弧质量,收弧时应将熔池填满,热焊接头应与根焊接头错开;焊接工艺要求管道焊缝的设置,应便于焊接、热处理及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有缝管道对口及容器、钢板卷管相邻茼节组对时,纵缝之间应相互错开100mm 以上;2管沟和地上管道两相邻环形焊缝中心之间距离应大于钢管外径,且不得小于 150mm;3在有缝钢管上焊接分支管时,分支管外壁与其它焊缝中心的距离,应大于分支管外径,且不得小于 70mm;4管道任何位置不得有十字形焊缝;5钢管、容器上焊缝的位置应合理选择,使焊缝处于便于焊接、检验、维修的位置,并避开应力集中的区域;不得在焊件表面引弧或试验电流;在焊接中应确保起弧与收弧的质量;收弧时应将弧坑填满,多层焊的层间接头应相互错开;除焊接工艺有特殊要求外,每条焊缝应一次连续焊完;如因故被迫中断,应采取防裂措施;再焊时必须进行检查,确认无裂纹后方可继续施焊;管道冷拉伸或冷压缩的焊接接头组对时所使用的工、卡具,应待该焊接接头的焊接及热处理工作完毕后,方可拆除;焊工按上述要求完成焊缝的焊接并检查合格后,及时填写焊接施工记录,并在焊缝一侧50mm处标清管线号、焊口号、焊工代号及焊接日期;焊接技术人员或其他责任人员要及时做好各种施工记录及其它资料;焊缝返修进行焊接接头抽样检验,若有不合格时,应按该焊工的不合格数加倍检验,若仍有不合格,则应全部检验;不合格的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两次;第六章质量检验外观检测6 .焊缝焊完后应清除熔渣和氧化层;焊缝外观成形良好,不应有电弧擦伤;焊道与焊道、焊道与母材之间应平滑过渡;焊渣和飞溅物应清除干净,检查数量为全部检查;焊接接头表面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不得有裂纹、未熔合、气孔、夹渣、飞溅存在;2咬边深度应小于,且每道焊缝咬边长度不得大于该焊缝总长的10%;3焊缝表面不得有局部集气孔,单个气孔和夹渣;4对口错边量:6-10mm壁厚管道,允许错边量1mm,12-14mm壁厚管道,允许错边量;5表面加强高度不得大于该管道壁厚的30%,且小于或等于5mm,焊缝宽度应焊出坡口边缘2-3mm;6表面凹陷深度不得大于,且每道焊缝表面凹陷长度不得大于该焊缝总长10% ;无损检测焊接完毕后,应进行焊缝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无损探伤检验,无损探伤检查: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射线探伤,射线探伤符合GB/T3323的Ⅲ级;抽样比例和质量等级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焊缝的无损检验量,应按规定的检验百分数均匀在焊缝上,严禁采用集中检验量来代替应检焊缝的检验量;对于返修的焊缝应进行表面质量及100%的无损检验,其检验数量不计在规定检验数中;第七章安全管理措施现场安全管理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交底;在施工中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各工种严格遵守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及业主安全施工的相关要求;焊接作业现场应配备消防灭火设施,防止和消除火灾事故发生;现场用电设备动力接线和接地应符合行业规范及业主要求;根据施工作业环境进行风险预测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明确区域安全责任人和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施工现场安全作业规范;危险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电焊作业作业指导书
![电焊作业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a060baa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7.png)
电焊作业作业指导书一、作业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电焊作业的详细步骤和安全操作要求,以确保作业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电焊作业。
二、作业准备1. 确保作业场所通风良好,避免有可燃物质存在。
2. 检查电焊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如电源线、电焊枪、电焊口罩等。
3.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鞋等。
4. 清理作业区域,确保没有杂物或者易燃物。
三、作业步骤1. 将工件放置在焊接台上,并使用夹具将其固定。
2. 根据工件材料和焊接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条,并将其装入焊枪。
3. 打开电焊设备的电源开关,并调整焊接电流和电压至合适的数值。
4. 佩戴好防护眼镜和电焊口罩,确保眼睛和面部得到充分的保护。
5. 将焊枪对准焊接点,同时按下电焊开关,开始进行焊接。
6. 在焊接过程中,保持焊枪与焊接点的距离适当,保持稳定的手部动作,确保焊缝的质量。
7. 焊接完成后,松开电焊开关,等待焊缝冷却。
8. 关闭电焊设备的电源开关,将焊枪放置在安全位置。
9. 检查焊接质量,如有不合格的焊缝,应及时进行修补。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电焊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了解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2. 严禁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电焊作业,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3. 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应确保周围没有可燃物质,保持作业场所通风良好。
4. 焊接过程中应注意焊枪与焊接点的距离,避免触碰到工件或者其他物体。
5. 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应保持专注,避免分散注意力,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6. 焊接完成后,应及时关闭电焊设备的电源开关,将焊枪放置在安全位置。
7. 如发现电焊设备浮现故障或者异常情况,应即将住手作业,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检修。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 问题:焊接浮现飞溅现象。
解决方法:增加焊接电流,调整焊接速度,使用适当的焊接角度。
2. 问题:焊接浮现焊缝不坚固。
解决方法:检查焊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认焊条是否合适,调整焊接电流和电压。
电焊作业作业指导书样本
![电焊作业作业指导书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6551cf7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6.png)
电焊作业作业指引书1焊前准备:1.1备好面罩、穿工作服、劳保鞋和戴工作帽、手套。
1.2接通焊机电源,观测各种仪表和信号与否处在正常状态。
1.3依照被焊工件厚度、焊缝形式、焊缝厚度、选取恰当电源、焊条。
并检查焊条与否受潮,受潮时要烘干。
1.4依照焊件不同材质,选取相适应材质焊条。
1.4.1低碳钢与低碳钢焊接型号 4221.4.2低碳钢与中碳钢焊接型号 5021.4.3碳钢与不锈钢焊接型号 3021.4.3不锈钢与不锈钢焊接型号 102、3021.5按产品图规定需要开坡口必须开坡口。
1.6经坡口加工后待焊边沿若受到油漆等污染,焊前必要用火焰烧烤或砂轮打磨等办法清除干净。
1.7焊接装配间隙均匀适度,并避免浮现沿焊缝根部错边现象。
2、定位焊2.1定位焊用焊条和正式焊接用相似。
焊迈进行再烘干。
不许使用废焊条或不知型号焊条。
2.2双面焊且背面需清根焊缝,定位焊缝最佳布置背面;形状对称构件,定位焊缝也要对称布置;有交叉焊缝地方不设定位焊缝,至少离开交叉点50mm。
2.3由于焊道短,冷却快,焊接电流应比正常焊接电流大15%~20%。
对于刚度大或焊接性差焊件,应恰当预热,以防止定位焊缝开裂,收弧时注意填满弧坑,防止该处开裂。
-1-2.4定位焊缝尺寸按下表执行。
单位:mm定位焊缝尺寸视构造刚性大小而定,在满足装配强度规定前提下,尽量小某些。
从减小变形和填充金属考虑,可缩小定位焊间距,以减小定位焊缝尺寸。
2.5焊后清渣彻底,以防正式焊接时产生缺陷。
3焊接3.1检查清理接头坡口及其附近(约20mm内)表面去除油、锈、漆和水等污染物。
3.2考虑焊后变形,收缩等因素,选取恰当焊接顺序。
3.3对刚性大或焊接性差而容易产生裂纹构造,焊前要预热。
3.4各道焊缝焊后彻底清渣,防止后道焊缝浮现夹渣、气孔等焊接缺陷。
-2-3.5焊接工艺参数表只要条件容许,都尽量使之在平焊位置(对接)和横焊位置(角接)进行焊接。
普通不在立焊和仰焊位置进行焊接。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c114b9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8.png)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为了确保焊接作业的质量和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工作效率,特编写本焊接作业指导书,以指导焊接作业人员进行正确的操作。
二、作业准备1. 确定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选择适当的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
2. 准备焊接设备和工具:确保焊接设备完好并具备相关检测合格证明,准备焊接工具和辅助设备。
3. 安全措施: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焊接面罩、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三、焊接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清洁焊接表面:使用适当的清洁剂清洁焊接表面,确保焊接表面无油污、氧化物和其他杂质。
b. 定位和固定工件:根据焊接要求,正确定位和固定工件,保证焊接位置准确。
c. 准备焊接材料:根据焊接方法和要求,准备好所需的焊丝、焊条等焊接材料。
2. 焊接操作:a. 确定焊接电流和电压:根据焊接材料和工件的要求,设置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电压。
b. 开始焊接:将电极或者焊丝与工件接触,开始焊接。
焊接时要保持稳定的手持姿式,控制好焊接速度和焊接角度。
c. 焊接顺序:根据焊接设计要求,按照预定的焊接顺序进行焊接,确保焊接质量和强度。
d. 焊接质量检查:焊接完成后,对焊缝进行质量检查,包括焊缝的外观、尺寸、焊缝的强度等。
3. 焊接后处理:a. 清理焊渣:焊接完成后,及时清理焊渣,保持焊缝的整洁。
b. 修整焊缝:根据需要,对焊缝进行修整,确保焊缝的平整度和外观质量。
c. 防护处理:对焊接完成的工件进行防护处理,如喷涂防锈涂料、进行表面处理等。
四、安全注意事项1. 焊接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焊接技能和操作经验,严禁无证焊工进行焊接作业。
2. 在进行焊接作业前,必须对焊接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在焊接作业过程中,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焊接面罩、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4. 焊接作业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5. 焊接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挨近。
(完整word版)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
![(完整word版)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24a4430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f.png)
(完整word版)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艺1.⽬的:明确⼯作职责,确保加⼯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
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产并保证加⼯质量。
2.范围:2.1.适⽤于钢结构的焊接作业。
2.2.不适⽤有特殊焊接要求的产品及压⼒容器等。
3.职责:指导焊接操作者实施焊接作业等⼯作。
4. ⼯作流程 4.1作业流程图4.2.基本作业:4.2.1.查看当班作业计划:按作业计划顺序及进度要求进⾏作业,以满⾜⽣产进度的需要。
4.2.2.阅读图纸及⼯艺:施焊前焊⼯应仔细阅读图纸、技术要求及焊接⼯艺⽂件,明⽩焊接符号的涵义。
确定焊接基准和焊接步骤;⾃下料的要计算下料尺⼨及⽤料规格,参照⼯艺要求下料。
有半成品分件的要核对材料及尺⼨,全部满⾜合焊图纸要求后再组焊。
4.2.3.校准:组焊前校准焊接所需⼯、量具及平台等。
4.2.4.⾃检、互检:所有焊接件先⾏点焊,点焊后都要进⾏⾃检、互检,⼤型、关键件可由检验员配合检验,发现问题须及时调整。
4.2.5.⾸件检验:在批量⽣产中,必须进⾏⾸件检查,合格后⽅能继续加⼯。
4.2.6.报检:⼯件焊接完成后及时报检,操作者需在图纸加⼯⼯艺卡⽚栏及施⼯作业计划上签字。
(外加⼯件附送货单及⾃检报告送检)。
5.⼯艺守则:5.1.焊前准备5.1.1.施焊前焊缝区(坡⼝⾯、I型接头⽴⾯及焊缝两侧)母材表⾯20~30mm宽范围内的氧化物、油、垢锈等彻底清理⼲净,呈现均匀的⾦属光泽。
5.1.2.检查被焊件焊缝(坡⼝形式)的组对质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对保证焊接质量进⾏评估,如有疑义应向有关部门联系,以便采取相应⼯艺措施。
5.1.3. 按被焊件相应的焊接⼯艺要求领取焊接材料,并确认焊接牌号⽆误。
5.1.4. 检查焊接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各仪表指数是否准确可靠,然后遵照本⼯艺提供的⼯艺规范参数预调焊接电流、电压及保护⽓体流量。
5.1.5.合焊前应先⾏组对点焊,点焊的焊材应与正式施焊焊材相同,点焊长度⼀般应为10-15mm(可视情况⽽定),点焊厚度应是焊脚⾼度的1/2(⾄少低于焊脚⾼度)。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500795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1f.png)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概述焊接作业指导书是为了指导焊接操作人员进行焊接作业,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
本指导书包括焊接作业的准备工作、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焊接操作步骤等内容。
二、准备工作1. 确定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根据焊接要求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
2. 检查焊接设备:确保焊接设备正常工作,包括焊接机、电源线、焊接枪等。
3. 准备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气体等,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4. 准备焊接工具:如焊接钳、焊接刷、焊接锤等,确保工具完好无损。
5. 清理焊接区域:清除焊接区域的杂质、油污等,保持焊接区域干净。
三、焊接方法1. 焊接方法的选择:根据焊接要求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如手工电弧焊、气焊、氩弧焊等。
2. 焊接工艺参数的设定:根据焊接要求和材料特性,设定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如焊接电流、电压、速度等。
3. 焊接位置的确定:根据焊接要求和材料结构,确定焊接位置,保证焊接质量。
4. 焊接顺序的安排:根据焊接要求和材料结构,合理安排焊接顺序,确保焊接连续性和焊缝质量。
四、焊接材料1. 焊接材料的选择:根据焊接要求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如焊条、焊丝等。
2. 焊接材料的质量要求:焊接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机械性能。
3. 焊接材料的储存和保管:焊接材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受热和受损。
五、焊接设备1. 焊接设备的选择:根据焊接要求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焊接设备,如焊接机、焊接枪等。
2. 焊接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焊接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工作,避免故障和事故发生。
3. 焊接设备的操作技巧: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焊接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确保安全和焊接质量。
六、焊接操作步骤1. 清洁焊接区域:使用焊接刷等工具清洁焊接区域,去除杂质和油污。
2. 调整焊接设备:根据焊接要求和材料特性,调整焊接设备的参数,如电流、电压等。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15a594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4.png)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概述焊接作业指导书是为了指导焊接操作人员正确、安全地进行焊接作业而编写的。
本指导书包括焊接作业的准备工作、焊接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焊接材料的准备、焊接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准备工作1. 确定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根据焊接对象的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如手工电弧焊、气焊、氩弧焊等)和相应的焊接材料(如焊条、焊丝等)。
2. 确定焊接设备:根据焊接方法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焊接设备(如电焊机、气焊设备等)。
3. 检查焊接设备:确保焊接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如电焊机的电源是否正常、电缆是否完好、接地是否良好等。
4. 准备焊接工具和辅助设备:准备好焊接工具(如焊钳、钢丝刷等)和辅助设备(如焊接面具、焊接手套等)。
三、焊接设备的选择和使用1. 选择合适的焊接设备:根据焊接对象的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设备,确保设备的功率和电压与焊接要求相匹配。
2. 检查焊接设备的安全性能:在使用焊接设备之前,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如电缆是否破损、电源开关是否正常等。
3. 正确接入电源:将焊接设备正确接入电源,并确保电源的接地是良好的,以防止电击事故的发生。
4. 调整焊接设备参数: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的要求,调整焊接设备的参数,如电流、电压等。
5. 使用焊接设备时的注意事项:在使用焊接设备时,要注意安全操作,如佩戴好防护设备、避免触摸焊接电极等。
四、焊接材料的准备1. 准备焊接材料:根据焊接方法的选择,准备好相应的焊接材料,如焊条、焊丝等。
2. 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在使用焊接材料之前,检查材料的质量,如焊条是否有裂纹、焊丝是否有氧化等。
3. 储存焊接材料:将焊接材料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和氧化。
五、焊接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 清洁焊接对象:在焊接之前,要将焊接对象表面的油污、氧化物等清洁干净,以保证焊接质量。
2. 选择合适的焊接位置和姿势:根据焊接对象的形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位置和姿势,以便于焊接操作。
焊接作业指导书模板
![焊接作业指导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b50a6b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f.png)
焊接作业指导书模板一、前言。
焊接是一项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汽车制造、船舶建造、建筑工程等。
为了确保焊接作业的安全和质量,特编写此焊接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焊接作业流程,提高焊接作业效率和质量。
二、作业准备。
1. 工件准备,清洁焊接表面,去除油污、氧化物等杂质。
2. 焊接设备准备,检查焊接设备是否完好,焊枪、电源线、气体管路等是否连接牢固。
3. 焊接材料准备,确认焊接材料种类和规格,检查焊条、焊丝等是否符合要求。
三、焊接作业流程。
1. 确定焊接位置和姿势,保证焊接作业区域通风良好。
2. 进行预热处理,特别是对于厚板焊接,预热温度和时间应符合要求。
3. 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等,根据工件材料和厚度进行选择。
4. 进行焊接接头的准备,包括坡口、坡口角度、坡口宽度等。
5. 进行焊接操作,控制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确保焊接质量。
6. 焊接完成后,进行冷却处理,避免焊接区域过热导致变形和裂纹。
四、焊接质量检验。
1. 目测检查焊缝外观,确保焊缝均匀、无气孔、裂纹等缺陷。
2. 进行焊缝探伤检测,使用超声波或X射线等设备进行检测,确保焊缝内部质量。
3. 对焊接件进行拉力测试,检测焊接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五、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1. 焊接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具,包括焊接面罩、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2. 确保焊接作业区域通风良好,避免因焊接产生的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危害。
3. 焊接作业结束后,及时清理焊接区域,避免因焊渣、焊花等导致安全事故。
六、作业记录。
1. 每次焊接作业完成后,应及时填写作业记录,包括焊接时间、焊接参数、焊接质量检验结果等。
2. 对于重要焊接件,应建立焊接质量档案,记录焊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检验结果。
七、总结。
通过本指导书的学习和实践,相信大家对焊接作业流程和质量控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日常工作中,务必严格按照本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焊接作业,确保焊接质量和作业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电焊作业指导书为确保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使生产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根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材内容,结合我处电焊作业实际情况,特制定电焊作业工艺规范。
一、对人员、设备、安全的要求1、对从事电焊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国家颁发的特殊工种操作证方能上岗作业。
2、从事电焊作业的人员,必须按照GB9448—88《焊接与切割》的要求,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应确认电焊机技术状况良好。
氧气、乙炔、发生器,经专业部门检查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二、手工电弧焊的工艺参数焊接工艺参数(焊接规范)是指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而选定的诸物理量。
A、焊接位置的种类:1、平焊:平焊是在水平面上任何方向进行焊接的一种操作方法。
由于焊缝处在水平位置,溶滴主要靠自重过度,操作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可以选用较大直径焊条和较大焊接电流,生产效率高,因此在生产中应用较为普遍。
如果焊接工艺参数选择和操作不当,打底时容易造成根部焊瘤或未焊透,也容易出现熔渣或熔化金属混杂不清或溶渣超前而引起的夹渣。
常用平焊有对接平焊、T形接头平焊和搭接接头平焊。
2、立焊:是在垂直方向进行焊接的一种操作方法,由于受重力作用,焊条溶化所形成的溶滴及溶池中的金属要下淌,造成焊缝成形困难,质量受影响。
因此,立焊时选用的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均应小于平焊,并采用短弧焊接。
3、横焊:是在垂直面上焊接水平焊缝的一种操作方法。
由于溶化金属受重力作用,容易下淌而产生各种缺陷,因此要采用短弧焊接,并选用较小直径焊条和较小焊接电流以及适当的运条方法。
4、仰焊:焊缝位于燃烧电弧的上方,焊工在仰视位置进行焊接。
仰焊劳动强度大,是最难焊的一种焊接位置。
由于仰焊时,熔化金属在重力作用下较易下淌,溶池形状和大小不易控制,容易出现夹渣。
未焊透,凹陷现象,运条困难,表面不易焊得平整。
焊接时,必须正确选用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以便减少溶池的面积,尽量使用厚药皮焊条和维持最短的电弧,有利于溶滴在很短时间内过渡到溶池中,促使焊缝成形。
B、焊条种类和牌号的选择主要根据母材的性能、接头的刚性和工作条件选择焊条,焊接一般碳钢和低合金钢主要是按等强原则选择焊条的强度级别,对一般结构选择酸性焊条,重要结构选用碱性焊条。
(见表1—1—1)C、焊电源种类和极性的选择手弧焊时采用的电源有交流和直流两大类,根据焊条的性质进行选择。
通常,酸性焊条可同时采用交、直流两种电源,一般优先选用交流弧焊机。
碱性焊条常采用反接、酸性焊条如使用直流电源时通常采用正接。
采用低压高流电源,一般电焊机容量多在5~45仟伏安之间。
D、焊条直径可根据焊件厚度进行选择,厚度越大,选用的焊条直径应越粗,见表1—1。
但厚板对接接头坡口打底焊要选用较细焊条,另外接头形式不同,焊缝空间位置不同,焊条直径也有所不同。
如:T形接头应比对接接头使用的焊条粗些,立焊、横焊等空间益比平焊时所选用的应细一些。
立焊最大直径不超过5mm,横焊和仰焊直径不超过4mm。
表1—1 焊条直径与焊件厚度的关系(mm)表1—1—1 普低钢焊接材料选用E、焊接电流的选择:焊接电流是手弧焊最重要的工艺参数,也是焊工在操作过程中唯一需要调节的参数,而焊接速度和电弧电压都是由焊工控制的。
选择焊接电流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焊条直径、药皮类型、工件厚度、接头类型、焊接位置、焊道层次等。
但主要由焊条直径、焊接位置和焊道层次来决定。
(1)、焊条直径:焊条直径越粗,焊接电流越大,每种直径的焊条都有一个最合适的电流范围。
表1—2 各种直径焊条使用电流的参考值(2)、焊接位置:在平焊位置焊接时,可选择偏大些的焊接电流。
横、立、仰焊位置焊接时,焊接电流应比平焊位置小10%—20%。
角焊电流比平焊电流稍大些。
(3)、焊道层次:通常焊接打底焊道时,特别是焊接单面焊双面成形的焊道时,使用的焊接电流要小,这样才便于操作和保证背面焊道的质量;焊填充焊道时,为提高效率,通常使用较大的焊接电流;而焊盖面焊道时,为防止咬边和获得较美观的焊缝,使用的电流稍小些。
另外,碱性焊条选用的焊接电流比酸性焊条小10%左右。
不绣钢焊条比碳钢焊条选用的电流小20%左右等。
总之,电流过大过小都易产生焊接缺陷。
电流过大时,焊条易发红,使药皮变质,而且易造成咬边、瓢坑等缺陷,同时还会使焊缝过热,促使晶粒粗大。
F、焊接速度:在保证焊缝所要求的尺寸和质量的前提下,由焊工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速度过慢,热影响区加宽,晶粒粗大,变形也大;速度过快,易造成未焊透,焊缝成形不良等缺陷。
G、焊接层数的选择:在厚板焊接时,必须采用多层焊或各层多道焊。
多层焊的前一条焊道对后一条焊道起预热作用,而后一条焊道对前一条焊道起热处理作用(退火成缓冷),有利于提高焊缝金属的塑性和韧性。
每层焊道厚度不大于4mm—5mm。
H、碳素钢的焊接工艺要点:(一)低碳钢:焊接性能很好,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工艺措施,只要操作正确就不易产生缺陷,只有焊接环境温度较低,才考虑予热,其具体情况见下表:低碳钢手工电弧焊多用结422焊条,重要结构选用结427焊条,母材的硫、磷含量偏高或钢板的厚度大,可选用结502或结507焊条为好。
(二)中碳钢:予热是保证中碳钢焊接质量的重要措施,含碳量较低的中碳钢(35#、40#),予热至150~200℃即可;含碳量较高的(50#、55#)则要预热至250~300℃,同时注意钢板的厚度大或接头的钢度大时,预热温度应适当提高。
焊接时要尽量减少母材金属向焊缝过渡以减少焊缝金属碳的含量,一般要用小电流。
特别是第一层焊缝,最易产生贯穿性裂纹,一般要选用抗裂性好的低氢焊条,如结506、结507,这两种焊条用前必须烘干,用奥302或奥307焊接,可不预热,但成本太高。
焊接后要使焊缝区慢慢冷却。
(三)高碳钢:一般要预热至250~350℃,并注意均匀缓慢加热,焊接过程中焊缝附近始终保持这一温度。
手工电弧焊要采用强度较高的结607或结707低氢焊条,使用前要经350~400℃至少2h,否则将会产生氢裂纹。
也可采用不绣钢焊条焊接时不必预热,但必须用小电流,防止热影响区将脆化。
焊接中为防止母材金属向焊缝过渡,一般都要先在坡口面上堆焊一层,然后再焊满坡口。
焊接后焊件必须缓冷,将焊件放入炉中进行650℃高温回火,会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和改善接头的性能。
在中、低碳钢长大件焊接时(尤其是两轴断面系数不对称的断面如角钢、槽钢及大焊件等)应先定位焊,然后再跳跃地分段、分层焊接,并一边焊一边泼水或焊后一边加热一边泼水,必要加锤击(要视其焊件性能而定),不使局部温度过高以免弯曲跷起和扭曲。
I、焊接缺陷与外观检查:常见焊接缺陷按其在焊缝中位置不同,可分为内部缺陷和外部缺陷两类:外部缺陷位于焊缝表面,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镜就可看到如焊缝外形尺寸不符合要求、咬边、焊瘤、内凹、弧坑、表面气孔、表面裂纹及表面夹渣等。
内部缺陷位于焊缝内部,必须通过无损探伤等方法才能发现,如焊缝内部的夹渣、未焊透、未溶合、气孔、裂纹等。
三、气焊焊接工艺1、碳素钢的气焊⑴、低碳钢的焊接。
含碳量低于0.25%的钢称为低碳钢。
1)、焊接性:因含碳量低,焊接性好,通常不需采用特殊工艺措施,便可获得优质焊接接头。
其主要特点如下:①、塑性好,淬硬倾向小,焊缝及近缝区不易产生冷裂。
②、一般焊前不需预热,但对于大厚度结构或在寒冷地区焊时,需要预热150℃左右。
③、在焊接沸腾钢时,由于钢中硫、磷等杂质含量较多,有轻微产生裂纹倾向。
④、若火焰能率过大或焊接速度过慢等,就会产生热影响区晶粒长大现象。
2)、气焊工艺:低碳钢的薄板常用气焊来焊接,其中以1mm—3mm应用最多。
对于一般结构,可采用H08、H08A焊丝;对于重要结构可采用H08MnA、H15Mn 。
焊丝直径可按板厚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不用溶剂。
焊接时采用中性焰,乙炔消耗量可根据焊件厚度δ,按公式Q=(120—120)δ(L/h)进行计算。
⑵、中碳钢的焊接。
中碳钢的含碳量在0.25%—0.6%之间。
1)、焊接性:由于中碳钢的含碳量比低碳钢高。
含碳量越高,板厚越大,淬火敏感性也越大。
如果焊件刚度较大,焊接工艺参数和焊接材料选择不当,就易产生冷裂纹。
由于溶池中有较高的含碳量,则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CO2就较多,因此焊缝容易产生气孔。
2)、气焊工艺:预热是中碳钢的主要工艺措施。
尤其在焊接厚度、刚度较大的焊件时,更需预热,以防产生冷、热裂纹,改善接头的塑性。
通常厚度大于3mm的焊件,预热温度为250℃—350℃。
焊接时,可直接用气焊火焰进行预热,焊后逐渐抬高焊距使其缓冷。
气焊中碳素钢用的焊丝,其含碳量不得超过0.2%—0.25%,如果焊缝要求强度较高,可采用全金钢焊丝,如H08Mn、H08MnA、H15Mn、H10MnNi、H12CrMoA、H18CrMoA等。
由于中碳钢的溶点较低碳钢低,所以火焰能率要比低碳钢小10%—5%,且火焰焰芯末端与溶池的距离以3mm—5mm 为宜,以免过热。
施焊时采用左焊法,焊后可锤击焊缝,以提高焊缝力学性能,降低接头应力。
⑶、高碳钢的焊接:高碳钢的含碳量大于0.60%。
1)、焊接性:由于高碳钢的含碳量比中碳钢还高,所以其焊接性更差。
主要是:焊缝区容易产生热裂纹。
高碳钢的导热性能也比低碳钢差,故在溶池及热影响区急剧冷却时,将产生脆性组织,在结构中引起很大的应力集中,结果导致形成冷裂纹。
2)、气焊工艺①、当焊接要求不高的焊件时,可采用低碳钢焊丝;当焊接要求较高的焊件时,则选用与母材成分相同或相似的焊丝,甚至选用合金结构钢焊丝。
②、可采用轻微碳化焰。
③、焊前进行预热,即将焊件坡口及其两边各25mm—30mm范围内的金属,连同引出板一起加热到800℃—900℃,最好将焊接区域底垫铺的耐火砖表面也预热到红色,以利保温。
④、采用反面中间分段焊,以消除焊缝中裂纹。
这种焊法就是焊好正面后,在焊反面时选从焊件的中间向一则施焊,然后再焊另一侧,接头重叠10mm左右。
⑤、焊件焊好后应整体退火,以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高碳钢焊件也可以在焊后进行高温回火,回火温度700℃—800℃,这样可以消除应力,防止产生裂纹,并改善焊缝的脆性组织。
2、普通低合金钢的气焊⑴、普低钢的焊接特点⑵、16Mn钢的气焊气焊工艺与低碳钢相近。
由于16Mn的淬硬倾向稍大,所以要适当预热和缓冷,另外应避免合金元的烧损。
焊接时,除按照气焊工艺进行外,还需注意下列几点:①为了防止合金元的烧损,应采用中性焰或轻微碳化焰施焊。
焊丝可用H08Mn或H08MnA,对于一些不重要的焊件也可采用H08A。
②焊接过程中火焰要始终覆盖着溶池,不横向摆动。
施焊中避免中间停顿,焊疑官尾时火焰必须缓慢离开溶池以防止合金元素的烧损,避免产生气孔和夹渣等缺陷。
③焊接结束后,应立即用火焰将接头处加热至暗红色(600℃—650℃),然后缓慢冷却,以减少焊接应力和促进有害气体(氢)的扩散,提高接头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