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交通工具兵器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交通工具、兵器ppt课件
14
15
16
五、太平车与平头车
两宋承袭隋唐之习,驾车以牛为主,间有骡、驴。自两宋始,乘 轿之风渐兴,极少乘车,因此宋代的制车业便主要以制造载货的运 输车为主。这种载货的车当时称“太平车”。这种“太平车”的形象人们 从宋代的一些以车、船为题材的画中可窥见一斑。北宋张择端在《清 明上河图》中描绘了十余辆不同式样的车,其中几辆用四匹或两匹健 骡拉的大车即是太平车,其形制和文献所记载的完全相符。不同之处 是拉车的牲畜头数没有二十余,且车后也无系随的驴、骡。
及至南北朝时,牛车更是日益风行。北魏皇帝出行时乘坐的大楼辇 ,要 “驾牛十二”(《魏书·礼志四》)。可见北朝使用牛车之盛,比两 晋有过之而无不及。谁要骑马或乘马车,还会被别人弹劾,有的士大 夫从来就没见过马。乘牛车之风习,直至隋唐五代也鲜有变化。当时 统治者乘坐的高等牛车主要有“通幰牛车”和“偏幰牛车”两种,其中又以 前者地位最高。 “偏幰”,即牛车的帷幔只遮住车的前半部。这两种车 在帷幔底下还有车棚,棚一般有檐,早期的檐浅,至唐代,棚檐已变 得很深,称为“长檐车”。
繁缨,缀于马鞅或马当胸下的缨络状装饰物。按乘者的身份高低, 分为十二条、九条、七条不等。
左纛装在右骖马头上的饰物。其下有半圆形底座,座上有高约二十 厘米的铜杆,杆顶饰有缨络。
以上是汉以前我国古代马车最基本的鞁具与挽具。后世多有变化, 或增或减,或同为一物而异名,或同为一名而异物。如清代轿车的鞎挽 具就极为复杂,带和鞧带,都是固定鞍具的革带。胸带也称攀胸,唐代则称之为 “钩臆带”。鞧带也可写作鞦带,自鞍后绕过马尾下兜过尻部,再连结在 鞍上,以免鞍具前斜。
22
23
马镫,是马具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件。西晋时,鞍桥变高,且直 立,这样就使骑者上下马更为不便。于是一种供骑兵上马时蹬踏之 用的马镫出现。1976 年甘肃武威南滩一座魏晋墓中,出土一件铁马 镫(已残,形制不详),这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时代 为3 世纪左右)。马镫的产生和使用,标志着骑乘用马具的完备, 因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隋唐以后的马镫形制改进得更为实用,其 镫柄变短,镫体上部呈圆弧形,踏脚处改为微有弧曲的宽平沿,便 于乘者蹬踏。
15
16
五、太平车与平头车
两宋承袭隋唐之习,驾车以牛为主,间有骡、驴。自两宋始,乘 轿之风渐兴,极少乘车,因此宋代的制车业便主要以制造载货的运 输车为主。这种载货的车当时称“太平车”。这种“太平车”的形象人们 从宋代的一些以车、船为题材的画中可窥见一斑。北宋张择端在《清 明上河图》中描绘了十余辆不同式样的车,其中几辆用四匹或两匹健 骡拉的大车即是太平车,其形制和文献所记载的完全相符。不同之处 是拉车的牲畜头数没有二十余,且车后也无系随的驴、骡。
及至南北朝时,牛车更是日益风行。北魏皇帝出行时乘坐的大楼辇 ,要 “驾牛十二”(《魏书·礼志四》)。可见北朝使用牛车之盛,比两 晋有过之而无不及。谁要骑马或乘马车,还会被别人弹劾,有的士大 夫从来就没见过马。乘牛车之风习,直至隋唐五代也鲜有变化。当时 统治者乘坐的高等牛车主要有“通幰牛车”和“偏幰牛车”两种,其中又以 前者地位最高。 “偏幰”,即牛车的帷幔只遮住车的前半部。这两种车 在帷幔底下还有车棚,棚一般有檐,早期的檐浅,至唐代,棚檐已变 得很深,称为“长檐车”。
繁缨,缀于马鞅或马当胸下的缨络状装饰物。按乘者的身份高低, 分为十二条、九条、七条不等。
左纛装在右骖马头上的饰物。其下有半圆形底座,座上有高约二十 厘米的铜杆,杆顶饰有缨络。
以上是汉以前我国古代马车最基本的鞁具与挽具。后世多有变化, 或增或减,或同为一物而异名,或同为一名而异物。如清代轿车的鞎挽 具就极为复杂,带和鞧带,都是固定鞍具的革带。胸带也称攀胸,唐代则称之为 “钩臆带”。鞧带也可写作鞦带,自鞍后绕过马尾下兜过尻部,再连结在 鞍上,以免鞍具前斜。
22
23
马镫,是马具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件。西晋时,鞍桥变高,且直 立,这样就使骑者上下马更为不便。于是一种供骑兵上马时蹬踏之 用的马镫出现。1976 年甘肃武威南滩一座魏晋墓中,出土一件铁马 镫(已残,形制不详),这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时代 为3 世纪左右)。马镫的产生和使用,标志着骑乘用马具的完备, 因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隋唐以后的马镫形制改进得更为实用,其 镫柄变短,镫体上部呈圆弧形,踏脚处改为微有弧曲的宽平沿,便 于乘者蹬踏。
交通工具马PPT课件
一是受社会习俗的制约,因骑马姿势类似踞坐,当时 礼制认为不礼貌;
二是马具的不完善造成乘骑难度很大。后者是主要原 因。
唐中期以前,骑马要经过训练,否则很难驾驭马。单 骑的马具简陋也直接影响了骑马的难度。
LOGO
直到马镫的发明才改变了这种局面。马镫是马具中至 关重要的部件,它是随着高桥马鞍的出现而产生的。
拜占庭重骑兴盛于查士丁尼
一世时期,在贝利撒留和纳尔塞
斯的指挥下,他们曾取得过辉煌
的胜利。重骑兵的骑手们,身上
披着铠甲,使用长矛和弓箭。实
行这样一个突变,很明显,是想
使每一个经过严格训练的军人,
同时பைடு நூலகம்有机动的“射击力”和
“冲击力”。西方军史学者将这
种骑兵称为“双重功效骑兵”,
即指那些能够在远距离杀伤敌人,
LOGO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的马车与战车
Page 7
LOGO
汉代的马车
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之后,独輈车变为双辕车。 西汉是双辕车逐渐兴盛的时代。 西汉武帝以前,独輈车与双辕车并存。 汉中晚期,双辕车开始普及。 东汉以后,双辕车便取代了独輈车。
LOGO
双辕车的出现改变了独輈车至少要由两匹马拉车的局 限,使单马拉车成为可能。
LOGO
Page 11
汉代的马车
LOGO
两晋南北朝至唐的车制
士族政治的时期,牛车得到上层人物的喜欢,乘牛车成为 时尚。
北朝皇帝出行时用的大楼辇用十二头牛驾车。 南方,诸王三公出行乘犊车,又叫云母车。当时乘牛车也
有等级差别。 民间乘坐的车叫柴车,就比较简陋了。
LOGO
两宋承袭隋唐风习,驾车以牛为主。
从而使我国车由驷马高车进入单马轻车的新发展阶段 。
二是马具的不完善造成乘骑难度很大。后者是主要原 因。
唐中期以前,骑马要经过训练,否则很难驾驭马。单 骑的马具简陋也直接影响了骑马的难度。
LOGO
直到马镫的发明才改变了这种局面。马镫是马具中至 关重要的部件,它是随着高桥马鞍的出现而产生的。
拜占庭重骑兴盛于查士丁尼
一世时期,在贝利撒留和纳尔塞
斯的指挥下,他们曾取得过辉煌
的胜利。重骑兵的骑手们,身上
披着铠甲,使用长矛和弓箭。实
行这样一个突变,很明显,是想
使每一个经过严格训练的军人,
同时பைடு நூலகம்有机动的“射击力”和
“冲击力”。西方军史学者将这
种骑兵称为“双重功效骑兵”,
即指那些能够在远距离杀伤敌人,
LOGO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的马车与战车
Page 7
LOGO
汉代的马车
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之后,独輈车变为双辕车。 西汉是双辕车逐渐兴盛的时代。 西汉武帝以前,独輈车与双辕车并存。 汉中晚期,双辕车开始普及。 东汉以后,双辕车便取代了独輈车。
LOGO
双辕车的出现改变了独輈车至少要由两匹马拉车的局 限,使单马拉车成为可能。
LOGO
Page 11
汉代的马车
LOGO
两晋南北朝至唐的车制
士族政治的时期,牛车得到上层人物的喜欢,乘牛车成为 时尚。
北朝皇帝出行时用的大楼辇用十二头牛驾车。 南方,诸王三公出行乘犊车,又叫云母车。当时乘牛车也
有等级差别。 民间乘坐的车叫柴车,就比较简陋了。
LOGO
两宋承袭隋唐风习,驾车以牛为主。
从而使我国车由驷马高车进入单马轻车的新发展阶段 。
古代交通工具PPT教学课件(1)
病沉
树舟
前侧
头畔
万千
——
刘 禹
木帆 春过 。,
锡
这幅图片中的甲古文表现出了当 时舟船对古人的重要性。
古藏族人所用的船
陆上交通靠车马,水上 交通靠舟船。藏族的牦 牛皮船是藏胞发明的, 有一记者在《中国的西 北角》一书中,记载了 他在 20 世纪 30 年代, 乘坐皮筏子由兰州前往 内蒙古采访的乐趣和见 闻,从中可以窥见筏在 西部百姓交通运输上的 重要性。
体现出大桥凌空而起 的高度和气势。
表达了作者由衷 的赞美之情。
突破口延伸:
本文介绍、说明的是杨浦大桥, 课文开头却从青浦县的金泽镇写起, 这是否是多此一举的闲笔?
强调在黄浦江上造桥的必要性。
最主要的说明方法: 作比较
具体表现
作用
金泽镇多桥同黄浦 江上无桥
浦江上造桥的 必要性
迭合梁结构同混凝土
主桥跨径同安纳塞斯 大桥
造桥技术的优越 性
桥梁史上的跨跃
主塔高度同国际饭店 杨浦大桥的高
世界豪华邮轮“狮子星”顺利通 过
桥面宽
跨径大
美丽的竖琴
主塔高
作业:
认真地做一番观察,然后以“我们 的教室”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龙舟
有一种特殊的船, 叫「龙舟」。中 国古代造船业的 成就久为世人称 道,只是在近代 才失去了优势地 位。
古时的筏
筏是新石器时期中国东南部的百越人所发 明的,是舟船出现以前的水上运载工具。 人类早就懂得将树干、竹竿和芦苇等捆扎 成筏,或用兽皮做成皮筏,在水上飘行。
轿子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从
先秦到两晋时期,轿子只流行于皇室贵族。 要到宋代,轿子才成为普及的交通工具。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轿子这种具 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交通工具,已被其他先进 的交通工具所替代。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五单元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公开课课件(共40张PPT)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计划地开展铁路建设,
政府支持、积极兴办
(三)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
1、西方工业文明和科技的传入; 2、政府的大力提倡; 3、思想观念的转变; 4、中国人聪明才智、民族精神的推动; 5、社会经济的发展;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积极影响: (1)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2)冲击了落后习俗,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 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3)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推动中国近代化 (4)加快生活节奏,提高生活质量 消极影响: (1)造成交通堵塞、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和能 源危机。 (2)方便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
1、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 命中交通工具的发明有哪些?
2、中国铁路的发展概况 3、公路交通发展概况
1、19世纪80年代:中国铁路诞生 2、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3、20世纪上半叶:进展缓慢
4、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 的沟通
5、到“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 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6、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B
4.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 “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 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 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
政府支持、积极兴办
(三)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
1、西方工业文明和科技的传入; 2、政府的大力提倡; 3、思想观念的转变; 4、中国人聪明才智、民族精神的推动; 5、社会经济的发展;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积极影响: (1)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2)冲击了落后习俗,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 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3)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推动中国近代化 (4)加快生活节奏,提高生活质量 消极影响: (1)造成交通堵塞、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和能 源危机。 (2)方便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
1、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 命中交通工具的发明有哪些?
2、中国铁路的发展概况 3、公路交通发展概况
1、19世纪80年代:中国铁路诞生 2、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3、20世纪上半叶:进展缓慢
4、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 的沟通
5、到“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 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6、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B
4.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 “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 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 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
中国古代兵器.ppt
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 ) • 藏 志:通长17cm • ,宽15cm.1954年河南省郑州 人民公园出土。 • 钺前有弧形刃,两角稍外侈, 身内缩,平肩,内扁宽,肩下 两侧各有一长条形穿。钺中部 铸一饕餮,双耳外耸,圆目突 起,镂空的大嘴中兽牙交错, 甚为狞厉。
羊首钺(商)
镞(zu)
• 战国后期,长5.3cm • 横截面为三角形,狭刃, 十分锋利。这种镞无双翼 ,脊上等距离分布着3条窄 而锋利的刃
钺
钺作为一种兵器,由青铜铍头、 长柄构成,铍头尖锋直刃、扁 茎,穿透力很强,很可能是由 扁茎短剑发展而来。它出现于 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大量使 用。至于斧钺,由于其杀伤力 不如戈矛,在春秋时期实战中 的地位已大大降低,已多用于 仪仗、装饰之需,以作为军权 的象征。
镶嵌十字纹方钺(夏)
• 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纪-前16 世纪) 藏 志: 上海博物馆馆藏。长 35.6cm,宽33.2cm。重5kg。 刃部平口无锋。阑旁有两方孔 ,似用于皮条捆扎。器中心一 大圆孔,正反两面用形状规整 的小绿松石片镶嵌成两周十字 图案,并在其内外用绿松石片 组成两个圆周将其围住。图案 排列整齐,又富于变化。
镞
指用弓弩射发的箭头。流行于商至汉代。前端有尖头,两 侧有张开的两翼,中有凸起的棱,后有安装木制箭杆部分 的铤。镞各部分也有特定的名称,尖头称“前锋”,中部 凸起的棱称“脊”,两侧的三角形叶片称“翼”,翼的两 个锐利的边称“刃”,两翼尾部的尖头称“后锋”,后锋 与脊的连接部称“本”,脊与后部铤的相连处称“关”, 关后端的圆棍称“铤”。
目雷纹青铜钺(商)
• 藏 志: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通高35.2cm,刃宽 34.8cm,肩厚1cm,重6kg 体扁近长方,长略大于宽,上厚下渐 薄。上方正中伸出厚内,其中有一穿 ,两旁肩上亦各有一穿。两侧渐张, 至弧刃最宽。上边和两侧饰目雷纹, 侧脊浮凸鱼形几何纹。钺中央镂出大 口,上角翘,下角圆,上下各布一排 利齿,口围一周鱼形几何纹。镂空大 口为兽面简省,仅取呲嘴咧牙形状。
羊首钺(商)
镞(zu)
• 战国后期,长5.3cm • 横截面为三角形,狭刃, 十分锋利。这种镞无双翼 ,脊上等距离分布着3条窄 而锋利的刃
钺
钺作为一种兵器,由青铜铍头、 长柄构成,铍头尖锋直刃、扁 茎,穿透力很强,很可能是由 扁茎短剑发展而来。它出现于 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大量使 用。至于斧钺,由于其杀伤力 不如戈矛,在春秋时期实战中 的地位已大大降低,已多用于 仪仗、装饰之需,以作为军权 的象征。
镶嵌十字纹方钺(夏)
• 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纪-前16 世纪) 藏 志: 上海博物馆馆藏。长 35.6cm,宽33.2cm。重5kg。 刃部平口无锋。阑旁有两方孔 ,似用于皮条捆扎。器中心一 大圆孔,正反两面用形状规整 的小绿松石片镶嵌成两周十字 图案,并在其内外用绿松石片 组成两个圆周将其围住。图案 排列整齐,又富于变化。
镞
指用弓弩射发的箭头。流行于商至汉代。前端有尖头,两 侧有张开的两翼,中有凸起的棱,后有安装木制箭杆部分 的铤。镞各部分也有特定的名称,尖头称“前锋”,中部 凸起的棱称“脊”,两侧的三角形叶片称“翼”,翼的两 个锐利的边称“刃”,两翼尾部的尖头称“后锋”,后锋 与脊的连接部称“本”,脊与后部铤的相连处称“关”, 关后端的圆棍称“铤”。
目雷纹青铜钺(商)
• 藏 志: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通高35.2cm,刃宽 34.8cm,肩厚1cm,重6kg 体扁近长方,长略大于宽,上厚下渐 薄。上方正中伸出厚内,其中有一穿 ,两旁肩上亦各有一穿。两侧渐张, 至弧刃最宽。上边和两侧饰目雷纹, 侧脊浮凸鱼形几何纹。钺中央镂出大 口,上角翘,下角圆,上下各布一排 利齿,口围一周鱼形几何纹。镂空大 口为兽面简省,仅取呲嘴咧牙形状。
中国古代交通工具、兵器
繁缨,缀于马鞅或马当胸下的缨络状装饰物。按乘者的身份高低, 分为十二条、九条、七条不等。
左纛装在右骖马头上的饰物。其下有半圆形底座,座上有高约二十 厘米的铜杆,杆顶饰有缨络。
以上是汉以前我国古代马车最基本的鞁具与挽具。后世多有变化, 或增或减,或同为一物而异名,或同为一名而异物。如清代轿车的鞎挽 具就极为复杂,有夹板儿鞍子、套包、搭攀、后鞦、套靷、滚肚、嚼子 、前靷、缰绳等等。
蹄铁,为了不使马蹄受伤,用铁片制成圆的马蹄形,分两股钉在 马蹄上,蹄钉像莲子形,头尖尾大,每蹄8个,在冰上行走可防滑, 从此以后,“有马者均用此”,一年四季不除。
具装,是防护战马的铁铠。
我国古代马具和马饰的发展,经历了战国、秦汉的产生,两晋南 北朝的发展,隋唐以后的完备这三个发展时期。而马具的日臻完善 是促进古代乘骑之习普及的主要原因。自此以后,具有矫健英姿的 骏马、风度翩翩的骑士、富丽华美的马具,便成为历代文人墨客、 诗仙词圣书画和讴歌的对象。
胸带和鞧带,都是固定鞍具的革带。胸带也称攀胸,唐代则称之为 “钩臆带”。鞧带也可写作鞦带,自鞍后绕过马尾下兜过尻部,再连结在 鞍上,以免鞍具前斜。
马镫,是马具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件。西晋时,鞍桥变高,且直 立,这样就使骑者上下马更为不便。于是一种供骑兵上马时蹬踏之 用的马镫出现。1976 年甘肃武威南滩一座魏晋墓中,出土一件铁马 镫(已残,形制不详),这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时代 为3 世纪左右)。马镫的产生和使用,标志着骑乘用马具的完备, 因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隋唐以后的马镫形制改进得更为实用,其 镫柄变短,镫体上部呈圆弧形,踏脚处改为微有弧曲的宽平沿,便 于乘者蹬踏。
利用车轮滚动而行,减少了车与地面的磨擦,省人力,又可多载重物,还 可以长途运输。车的问世,标志着古代交通工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左纛装在右骖马头上的饰物。其下有半圆形底座,座上有高约二十 厘米的铜杆,杆顶饰有缨络。
以上是汉以前我国古代马车最基本的鞁具与挽具。后世多有变化, 或增或减,或同为一物而异名,或同为一名而异物。如清代轿车的鞎挽 具就极为复杂,有夹板儿鞍子、套包、搭攀、后鞦、套靷、滚肚、嚼子 、前靷、缰绳等等。
蹄铁,为了不使马蹄受伤,用铁片制成圆的马蹄形,分两股钉在 马蹄上,蹄钉像莲子形,头尖尾大,每蹄8个,在冰上行走可防滑, 从此以后,“有马者均用此”,一年四季不除。
具装,是防护战马的铁铠。
我国古代马具和马饰的发展,经历了战国、秦汉的产生,两晋南 北朝的发展,隋唐以后的完备这三个发展时期。而马具的日臻完善 是促进古代乘骑之习普及的主要原因。自此以后,具有矫健英姿的 骏马、风度翩翩的骑士、富丽华美的马具,便成为历代文人墨客、 诗仙词圣书画和讴歌的对象。
胸带和鞧带,都是固定鞍具的革带。胸带也称攀胸,唐代则称之为 “钩臆带”。鞧带也可写作鞦带,自鞍后绕过马尾下兜过尻部,再连结在 鞍上,以免鞍具前斜。
马镫,是马具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件。西晋时,鞍桥变高,且直 立,这样就使骑者上下马更为不便。于是一种供骑兵上马时蹬踏之 用的马镫出现。1976 年甘肃武威南滩一座魏晋墓中,出土一件铁马 镫(已残,形制不详),这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时代 为3 世纪左右)。马镫的产生和使用,标志着骑乘用马具的完备, 因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隋唐以后的马镫形制改进得更为实用,其 镫柄变短,镫体上部呈圆弧形,踏脚处改为微有弧曲的宽平沿,便 于乘者蹬踏。
利用车轮滚动而行,减少了车与地面的磨擦,省人力,又可多载重物,还 可以长途运输。车的问世,标志着古代交通工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高中历史 5.2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ppt
京九铁路 编辑ppt
青藏铁路
2005年月10
日中央政治
局常委黄菊
庆祝青藏铁
路全线贯通
编辑ppt
编辑ppt
•
上海磁悬浮列车
编辑ppt
一、交通事业的发展
• 1、铁路建设和机车制造 • (1)近代铁路的发展 • (2)现代铁路的发展 • 2、公路建设和汽车制造
编辑ppt
上海最早引进的公 共交通工具是有轨 电车。最早的电车 为一节车厢,车速 很慢,乘客可随时 上下。
2000年12月12日,赛欧下线,引发了无数中国人对家庭轿车的新梦想
编辑ppt
一、交通事业的发展
• 1、铁路建设和机车制造 • (1)近代铁路的发展 • (2)现代铁路的发展 • 2、公路建设和汽车制造 • 3、航运业
编辑ppt
——轮船(1865年) “万年清”号
编辑ppt
轮船招商局
编辑ppt
编辑ppt
1902年 3月,上海 人议论最多 的是一பைடு நூலகம்能 够在街上自 动行驶的四 轮怪物。这 就是汽车。
编辑ppt
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批12辆“解放 牌” 客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诞生,红旗牌轿车
金华的汽摩配件市场,尼奥普兰汽车公司和神马汽车公司 编辑ppt
2000年,中国汽车产量预计首次超过200万辆。 世纪末,中国终于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
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新中国成立初期后,大力改造沿海干道
• B.八五、九五期间,国家相应减少了铁路资金投入
• C.20世纪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居世界第一
( A)
• A.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成立
B.福州船政局的成
京九铁路 编辑ppt
青藏铁路
2005年月10
日中央政治
局常委黄菊
庆祝青藏铁
路全线贯通
编辑ppt
编辑ppt
•
上海磁悬浮列车
编辑ppt
一、交通事业的发展
• 1、铁路建设和机车制造 • (1)近代铁路的发展 • (2)现代铁路的发展 • 2、公路建设和汽车制造
编辑ppt
上海最早引进的公 共交通工具是有轨 电车。最早的电车 为一节车厢,车速 很慢,乘客可随时 上下。
2000年12月12日,赛欧下线,引发了无数中国人对家庭轿车的新梦想
编辑ppt
一、交通事业的发展
• 1、铁路建设和机车制造 • (1)近代铁路的发展 • (2)现代铁路的发展 • 2、公路建设和汽车制造 • 3、航运业
编辑ppt
——轮船(1865年) “万年清”号
编辑ppt
轮船招商局
编辑ppt
编辑ppt
1902年 3月,上海 人议论最多 的是一பைடு நூலகம்能 够在街上自 动行驶的四 轮怪物。这 就是汽车。
编辑ppt
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批12辆“解放 牌” 客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诞生,红旗牌轿车
金华的汽摩配件市场,尼奥普兰汽车公司和神马汽车公司 编辑ppt
2000年,中国汽车产量预计首次超过200万辆。 世纪末,中国终于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
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新中国成立初期后,大力改造沿海干道
• B.八五、九五期间,国家相应减少了铁路资金投入
• C.20世纪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居世界第一
( A)
• A.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成立
B.福州船政局的成
《中国古代兵器》课件
第六章
中国古代兵器的 文化内涵与历史 意义
中国古代兵器的文化内涵
兵器与礼制:古代兵器在礼仪场合的象征意义 兵器与文学:文学作品中对兵器的描绘与文化传承 兵器与艺术:古代兵器造型设计与审美观念的融合 兵器与哲学:兵器的制造与使用体现的中国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兵器的历史意义
维护国家安全:中国古代兵器是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工具,通过强大的军事实力来维护国家 的领土完整和主权。
Hale Waihona Puke 守城器械:包括滚 木�雷石、箭弩等, 用于防御敌军进攻。
攻城与守城器械的 种类与使用方法。
攻城与守城器械在 古代战争中的作用 与意义。
第五章
中国古代兵器的 使用方法与战术
冷兵器的使用方法与战术
冷兵器的种类与特点:介绍不同种类的冷兵器,如刀、剑、弓箭等,并阐述其特点和使用范围。 使用方法:详细讲解冷兵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握法、姿势、攻击技巧等,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值
对中国古代兵器的未来展望
科技应用:将先进科技应用于兵器研发,提高实战性能 历史文化价值:深入挖掘古代兵器历史文化内涵,传承中华文明 国际化发展:推动古代兵器国际化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创新设计:鼓励创新设计,打造具有现代审美与实用价值的兵器产品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添加文档副标题
《中国古代兵 器》PPT课件
汇报人:PPT
目 录
壹贰叁肆伍陆
添加 目录标题
课件介绍
中国古代 兵器概述
中国古代 兵器种类 介绍
中国古代 兵器的使 用方法与 战术
中国古代 兵器的文 化内涵与 历史意义
第一章
单击此处 添加章节标题
第二章
课件介绍
课件背景
中国古代交通工具兵器
继商车之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车实物在考古中也多有发 现。从形制上看,周代的车与商车基本相同,但在结构上却有所改 进,如直辕变曲辀,直衡改曲衡,辐数增多,舆上安装车盖。在车 马的配件上也更加完备,增加了许多商车上所没有的零部件。为求 坚固,在许多关键部位都采用了青铜构件,并有一套用铜、铅、金、 银、骨、贝和兽皮条等材料制成的饰件和鞁具,制作精美,名目繁 多。驾车的马也由商车的二匹增加到三匹、四匹、甚至六匹。车驾 二马的叫“骈”,车驾三马的称“骖”,车驾四马的名“驷”,车 驾六马为“六騑”。周车以驾四马为常,因此,周人多以“驷”为 单位计数马匹,又因先秦时经常车马连言,说到车即包括马,说到 马也意味着有车,所以,“驷”也是计数车辆的单位。
盛唐之世,舆轿的种类更多。皇帝所乘谓之“步辇”,王公大臣所 乘称为“步舆”,妇女所乘,则称“檐子”,又作“担子”。民间通用的板舆 又可称“舁床”。唐代的各种舆轿又可统称为“腰舆”,以别于前期的各式 “肩舆”。
繁缨,缀于马鞅或马当胸下的缨络状装饰物。按乘者的身份高低, 分为十二条、九条、七条不等。
左纛装在右骖马头上的饰物。其下有半圆形底座,座上有高约二十 厘米的铜杆,杆顶饰有缨络。
以上是汉以前我国古代马车最基本的鞁具与挽具。后世多有变化, 或增或减,或同为一物而异名,或同为一名而异物。如清代轿车的鞎挽 具就极为复杂,有夹板儿鞍子、套包、搭攀、后鞦、套靷、滚肚、嚼子 、前靷、缰绳等等。
太平车的行走方式与以前的车不同,即由人驾辕,牲畜拉车,缰 绳一端缚绑在骡颈的轭套上,另一端缚扎在车轴上。太平车是作为 短程运输之用的车,在当时还有一种用于长途运输的载货车,叫“ 平头车”。平头车 “亦如太平车而小,两轮前出长木作辕,木梢横一 木,以独牛在辕内项负横木,人在一边,以手牵牛鼻绳驾之”(《东 京梦华录》卷3)。
中国古代的交通PPT课件
▪ 天下所有的车都从车走过的痕迹——辙上轧过, 而讲到车的功绩,却从来不给辙算上一份——这 倒也好,假如车倒了马死了,而祸患也殃及不到 辙。所以说,辙是善处于祸福之间的。辙啊!虽 然没有福分却可以免除灾祸的,也就放心了。
13
车的构造——附件部分
▪ 盖:立于车舆上,遮阳避雨,体现一定地位。
▪ 轫:停车时阻碍车轮前进的木头 ▪ 马具:鞁bèi (马具总名),马缰绳叫辔。
夏后时奚仲所造 。”
3
▪ 迄今所见最早的车则是商代的遗物 ▪ 商代车马坑(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4
▪ 西周车马坑(陕西长安县西周墓地出土)
5
▪ 战国之前,用于行路、狩猎甚至是作战的车 一般都是用马牵引的。那一时期,古人所谓 御车也就是御马,所谓乘马也就是乘车。
▪ 战国时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从匈奴那里 学会了骑马,骑马之风才逐渐兴盛。
中国古代的交通
1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交通工具
▪ 我国古代陆行的主要工具是车,其中以马车 最为常见;水行的主要工具是木制的舟船。
▪ 请思考: 在人类交通史上,车与船哪个先出现?
2
一、车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车和使用车的国家之 一
▪ 相传中国最早的车子是由夏代的车正奚仲发 明创造的
▪ 《世本·作篇》:“奚仲作车。” ▪ 《说文》训诂“车”字:“车,舆轮之总名,
车马并举
▪ 战国以前,车马并举,没有无马的车,也 没有无车的马。所以一些称呼既可指马, 又可指车。
▪ 骈:驾二马的车或者驾车的二马
29
▪ 骖cān :驾三马的车或者驾车的三马。中 间的马叫服,两旁的叫骖。
30
▪ 驷:驾四马的车或者驾车的驷马。中间的 马叫服,两旁的叫骖。
13
车的构造——附件部分
▪ 盖:立于车舆上,遮阳避雨,体现一定地位。
▪ 轫:停车时阻碍车轮前进的木头 ▪ 马具:鞁bèi (马具总名),马缰绳叫辔。
夏后时奚仲所造 。”
3
▪ 迄今所见最早的车则是商代的遗物 ▪ 商代车马坑(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4
▪ 西周车马坑(陕西长安县西周墓地出土)
5
▪ 战国之前,用于行路、狩猎甚至是作战的车 一般都是用马牵引的。那一时期,古人所谓 御车也就是御马,所谓乘马也就是乘车。
▪ 战国时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从匈奴那里 学会了骑马,骑马之风才逐渐兴盛。
中国古代的交通
1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交通工具
▪ 我国古代陆行的主要工具是车,其中以马车 最为常见;水行的主要工具是木制的舟船。
▪ 请思考: 在人类交通史上,车与船哪个先出现?
2
一、车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车和使用车的国家之 一
▪ 相传中国最早的车子是由夏代的车正奚仲发 明创造的
▪ 《世本·作篇》:“奚仲作车。” ▪ 《说文》训诂“车”字:“车,舆轮之总名,
车马并举
▪ 战国以前,车马并举,没有无马的车,也 没有无车的马。所以一些称呼既可指马, 又可指车。
▪ 骈:驾二马的车或者驾车的二马
29
▪ 骖cān :驾三马的车或者驾车的三马。中 间的马叫服,两旁的叫骖。
30
▪ 驷:驾四马的车或者驾车的驷马。中间的 马叫服,两旁的叫骖。
中国交通工具的变迁 PPT
轻轨
地铁
和谐号动车组
磁悬浮列车
2· 公路和机车· 汽车
小 型 陆自 上行 车车 辆, 。又 称 世脚 纪踏 车 年或 代单 上车 海, 租通 界常 内是 华二 。洋轮 杂的 居 格 局 形 成 之 后 , 自 行 车 在 此 时 登 陆 上 海 滩
19 50
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 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身小, 价格低廉,速度比步行快,便于在城 市道路中穿梭。中国是世界自行车大 国,目前仍有大部分中国人以自行车 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歪尾船
又称歪屁股,艉部极度弯 曲,有一支大橹和一支小 橹一上一下地装在船尾, 靠人摇动使船前进。特别 适于乌江急流中航行
乌篷船和福船
乌篷船:木船,长、短桨。手脚并用一起 划桨,既可 载人又可运货,在乡镇的小河 中穿行。
是明代(1368—1644年)福建造的官船 (出使琉球的封舟)。福船是中国优秀的远洋 船型。它的特点是:船底尖削,可破浪,航 行性能十分优异;但不宜在浅水中行驶。船 尾有大、小两只舵,随航道深浅变换使用。 早在宋代(960—— 1279年)福建已建造载 重量为数百吨的官船和客船了。
电动车(有轨电动车· 无轨电动车)
世界上第一辆电动汽车于1881年诞生。电动车行业在 中国崛起仅仅几年时间,在这短短的几年内,电动车行业 由无到有,由零星分布到大范围普及,取得了高速的发展 和长足的进步。由于不需要核心技术,进入门槛低,赢利 空间大,短时间内大量企业将目光锁住电动车这个新兴行 业。 由于不需要核心技术,进入门槛低,赢利空间大,短时 间内大量企业将目光锁住电动车这个新兴行业。电动车产 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一方面表现在生产,一方面 表现在消费领域,而且这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经过十 余年的发展,中国电动车行业从小到大,已经形成一个规 模庞大的产业群,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整个产业 呈现高速发展态势。,目前电动车行业的整体发展质量并 不高,主要表现在厂家虽多但质量不佳。
中国古代的交通 PPT
迄今所见最早的车则是商代的遗物 商代车马坑(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西周车马坑(陕西长安县西周墓地出土)
战国之前,用于行路、狩猎甚至是作战的车 一般都是用马牵引的。那一时期,古人所谓 御车也就是御马,所谓乘马也就是乘车。 战国时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从匈奴那里 学会了骑马,骑马之风才逐渐兴盛。
车的构造——附件部分
盖:立于车舆上,遮阳避雨,体现一定地位。
轫:停车时阻碍车轮前进的木头 马具:鞁bèi (马具总名),马缰绳叫辔。
车的构造综合图
车的种类
路车(辂车):天子乘坐的车,有伞盖、 帷幔。 据《周礼》王有五路:玉路(祭祀用车)、 金路(会同诸侯宾客)、象路(视朝用 车)、革路(征伐用车)、木路(田猎用 车),五路车都有12乘副车。
轼礼——行车途中乘车者双手扶着轼,对 所遇见的人或作倾听之态,或作注视之态, 以表示对某人某地某物的敬意。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而听之。‛(《礼记•檀弓下》) ‚过宫门阙,万石君必下车趋,见路马必 式焉。‛(《史记• 万石君列传》)
车的构)
安车:一种小车,可以在舆内安坐,不必 立乘。一般妇女或者高官告老往往乘安车。 輼輬liáng车:类似于安车,是一种卧车, 有帷幔,有窗子,后来用于丧葬车。
秦代安车
独轮车:民间常用的车辆,一种手推车, 中间只有一个轮子,由一人就可以推行, 既可载人又能装货。
从汉魏时期就出现了用人力推挽的独轮车,货架安设在车 轮的两侧,用以载货,也可乘人。据说诸葛亮发明的木牛 流马就是这种独轮车,它只有一个轮子着地,便于通过羊 肠小道,可“载一岁之粮”(一人一年吃的粮食)。利玛 窦神父当初就是乘坐这种独轮车从镇江来到苏州,他在日 记中描述说,这是“一种建造在独轮的车,一个人两脚分 开 跨坐在中间,好像骑马一样,也可以两人分坐在两 边”。
中国古代交通工具、兵器77页文档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工具、兵器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工具、兵器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运送物品,最初主要靠背负肩扛或手提臂抱,进而采用绳曳法,后来 利用所谓橇载法,进而把圆木垫在木橇之下,借其滚动而移动木橇。这种圆木 与木橇的结合,可以说是车的雏形,装在木橇下的圆木可以视为一对装在车轴 上的最原始的特殊形式的“车轮”。因为陶轮仅在转动中带动泥坯作回旋运动, 而车轮则在滚动中减轻了车子对地面的磨擦,因此,陶轮这一类轮转工具可认 为是车轮的前驱。最初的车轮和轴是固定的,车轮是一对用圆木砍制成的没有 辐条的圆盘,后来为了不受圆木直径大小的限制,改用木板拼接,这种圆盘式 车轮在古代叫作“辁”。有了车轮,车的创制就成为可能的事情了。
在汉代,双辕马车因乘坐者的地位高低和用途不同,又细分为若干 种类。结合出土的汉车实物、模型以及形象图,与文献记载对照,现能 确认的有:斧车、轺车、施轓车、轩车、軿车、辎车、■车、栈车等。
西汉末东汉初,一种手推的独轮车在当时的齐鲁(今山东)和巴 蜀地区(今四川)出现。以后又有“鹿车”之称。东汉应劭在《风俗通 》中说:“鹿车窄小,载容一鹿也。”相传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发明了“木 牛流马”,以运输粮草。“木牛流马”是从汉代的辘车改制而成的。“木牛 ”即指辘车,不用牛马也能行车,好像一头不吃草的牛,“流马”意即独 轮转动灵便,运行轻快,如同能流转疾奔的马。辘车起源于穷乡僻壤 之地,自然使用者也是广大的劳苦大众。另外,当时一些贫寒文人或 落魄之士,因无资格乘马车,于是坐这种辘车。
中国古代交通工具兵器
中国古代
交通工具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独辀车发展的鼎盛时期, 流行了上下近千年。这一时期的车,在构造和装饰方面远比商代车 坚固、豪华,可以说已达到完美阶段。辀、衡、轭、銮、车厢又称 “舆”、轴、轮等。
在周代,马车已不仅是王公显贵出行游猎时的代步工
具,而且也是战争中的主要“攻守之具”(《六韬·虎韬·军用第 三十一》)。为了掠夺他国的人畜和土地,各诸侯国之间经 常发生争战。当时各国军队的主力是战车兵,军事编制是以 战车为主,攻防的主要手段也是战车。所以,拥有战车数量 的多寡,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当时有所谓“千乘 之国”、“万乘之君”之说。
继商车之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车实物在考古中也多有发 现。从形制上看,周代的车与商车基本相同,但在结构上却有所改 进,如直辕变曲辀,直衡改曲衡,辐数增多,舆上安装车盖。在车 马的配件上也更加完备,增加了许多商车上所没有的零部件。为求 坚固,在许多关键部位都采用了青铜构件,并有一套用铜、铅、金、 银、骨、贝和兽皮条等材料制成的饰件和鞁具,制作精美,名目繁 多。驾车的马也由商车的二匹增加到三匹、四匹、甚至六匹。车驾 二马的叫“骈”,车驾三马的称“骖”,车驾四马的名“驷”,车 驾六马为“六騑”。周车以驾四马为常,因此,周人多以“驷”为 单位计数马匹,又因先秦时经常车马连言,说到车即包括马,说到 马也意味着有车,所以,“驷”也是计数车辆的单位。
车者,两横谓之轴,中位为座,驭 者横其中,竖为辙也。
中国古代交通工具兵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国家之一,相传黄帝时已知做车。但由 于车是一种形制较为复杂的交通工具,所以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期,它的发 明必然经过一段漫长的萌发和完善过程。
轮是车上最重要的部件,“察车自轮始”(《考工记》);因此,轮转工具 的出现和使用是车子问世的先决条件。纺轮出现的时间最早,考古工作者在浙 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七千多年)遗址中就发现了它的踪迹。继 纺轮之后,陶车出现了。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浙江、广东等地的新石器 时代晚期遗址中,都出土了轮制陶器,这标志着陶车在当时已普遍使用,其技 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利用车轮滚动而行,减少了车与地面的磨擦,省人力,又可多载重物,还 可以长途运输。车的问世,标志着古代交通工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来自中国古代交通工具兵 器
《史记》记载,大禹治水时,“陆行 乘车”。相传夏代还设有“车正”之职,专 司车旅交通、车辆制造。
到目前为止,我国所能见到的最早 的车形象和实物均属商代晚期,即公元 前14 世纪前后。车的实物,在河南安 阳殷墟先后发现了十八辆,综合这十八 辆车的资料可以看出,商代的车子都是 独辀(辕),辐条多为18 根,车厢平 面为长方形,面积较小,一般为0.8×1 .3 米,通常可立乘二或三人。衡多为长 一米左右的直木棒,衡的两侧各缚一人 字形轭,用以架马。从商代车马坑中大 都埋一车两马来看,商代的车大多为两 马驾辕,至商末周初始见四马驾车。以 上资料表明,至商代,我国古代造车技 术已相当成熟,商代的车基本上具备了 汉以前独辀车结构的大致轮廓。
独轮车是我国古代交通 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它以 自身经济而实用的长处,历 二千余年而未绝迹,至今在 我国一些山区或边远乡村中, 各种式样的独轮车仍在使用, 尽管它们的名称各异,但形 制却相差无几,可以说都是 渊源于汉代的辘车。据考证, 在欧洲出现独轮车已是离汉 代一千年以后的事了。
木牛流马
中国古代交通工具兵器
中国古代交通工 具兵器
西汉是双辕车逐渐兴盛的时代。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之后,独 辀车逐渐演变为双辕车。西汉武帝以前,独辀车尚与双辕车并存,及至 西汉中晚期,双辕车开始逐渐普及,东汉以后便基本上取代了独辀车。 这一变化过程,从考古发现的西汉晚期与东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和 汉墓壁画上有大量双辕车形象这一点上,可得到证实。双辕车的结构, 除辕变为两根外,其它各部位与独辀车基本相同。双辕车的出现,改变 了独辀车至少系驾二马方能行走的局限,使单马拉车成为可能,从而使 我国古代车由驷马高车进入了单马轻车的发展新阶段。
在汉代,双辕马车因乘坐者的地位高低和用途不同,又细分为若干 种类。结合出土的汉车实物、模型以及形象图,与文献记载对照,现能 确认的有:斧车、轺车、施轓车、轩车、軿车、辎车、■车、栈车等。
西汉末东汉初,一种手推的独轮车在当时的齐鲁(今山东)和巴 蜀地区(今四川)出现。以后又有“鹿车”之称。东汉应劭在《风俗通 》中说:“鹿车窄小,载容一鹿也。”相传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发明了“木 牛流马”,以运输粮草。“木牛流马”是从汉代的辘车改制而成的。“木牛 ”即指辘车,不用牛马也能行车,好像一头不吃草的牛,“流马”意即独 轮转动灵便,运行轻快,如同能流转疾奔的马。辘车起源于穷乡僻壤 之地,自然使用者也是广大的劳苦大众。另外,当时一些贫寒文人或 落魄之士,因无资格乘马车,于是坐这种辘车。
中国古代交通工具兵器
中国古代
交通工具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独辀车发展的鼎盛时期, 流行了上下近千年。这一时期的车,在构造和装饰方面远比商代车 坚固、豪华,可以说已达到完美阶段。辀、衡、轭、銮、车厢又称 “舆”、轴、轮等。
在周代,马车已不仅是王公显贵出行游猎时的代步工
具,而且也是战争中的主要“攻守之具”(《六韬·虎韬·军用第 三十一》)。为了掠夺他国的人畜和土地,各诸侯国之间经 常发生争战。当时各国军队的主力是战车兵,军事编制是以 战车为主,攻防的主要手段也是战车。所以,拥有战车数量 的多寡,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当时有所谓“千乘 之国”、“万乘之君”之说。
继商车之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车实物在考古中也多有发 现。从形制上看,周代的车与商车基本相同,但在结构上却有所改 进,如直辕变曲辀,直衡改曲衡,辐数增多,舆上安装车盖。在车 马的配件上也更加完备,增加了许多商车上所没有的零部件。为求 坚固,在许多关键部位都采用了青铜构件,并有一套用铜、铅、金、 银、骨、贝和兽皮条等材料制成的饰件和鞁具,制作精美,名目繁 多。驾车的马也由商车的二匹增加到三匹、四匹、甚至六匹。车驾 二马的叫“骈”,车驾三马的称“骖”,车驾四马的名“驷”,车 驾六马为“六騑”。周车以驾四马为常,因此,周人多以“驷”为 单位计数马匹,又因先秦时经常车马连言,说到车即包括马,说到 马也意味着有车,所以,“驷”也是计数车辆的单位。
车者,两横谓之轴,中位为座,驭 者横其中,竖为辙也。
中国古代交通工具兵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国家之一,相传黄帝时已知做车。但由 于车是一种形制较为复杂的交通工具,所以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期,它的发 明必然经过一段漫长的萌发和完善过程。
轮是车上最重要的部件,“察车自轮始”(《考工记》);因此,轮转工具 的出现和使用是车子问世的先决条件。纺轮出现的时间最早,考古工作者在浙 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七千多年)遗址中就发现了它的踪迹。继 纺轮之后,陶车出现了。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浙江、广东等地的新石器 时代晚期遗址中,都出土了轮制陶器,这标志着陶车在当时已普遍使用,其技 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利用车轮滚动而行,减少了车与地面的磨擦,省人力,又可多载重物,还 可以长途运输。车的问世,标志着古代交通工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来自中国古代交通工具兵 器
《史记》记载,大禹治水时,“陆行 乘车”。相传夏代还设有“车正”之职,专 司车旅交通、车辆制造。
到目前为止,我国所能见到的最早 的车形象和实物均属商代晚期,即公元 前14 世纪前后。车的实物,在河南安 阳殷墟先后发现了十八辆,综合这十八 辆车的资料可以看出,商代的车子都是 独辀(辕),辐条多为18 根,车厢平 面为长方形,面积较小,一般为0.8×1 .3 米,通常可立乘二或三人。衡多为长 一米左右的直木棒,衡的两侧各缚一人 字形轭,用以架马。从商代车马坑中大 都埋一车两马来看,商代的车大多为两 马驾辕,至商末周初始见四马驾车。以 上资料表明,至商代,我国古代造车技 术已相当成熟,商代的车基本上具备了 汉以前独辀车结构的大致轮廓。
独轮车是我国古代交通 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它以 自身经济而实用的长处,历 二千余年而未绝迹,至今在 我国一些山区或边远乡村中, 各种式样的独轮车仍在使用, 尽管它们的名称各异,但形 制却相差无几,可以说都是 渊源于汉代的辘车。据考证, 在欧洲出现独轮车已是离汉 代一千年以后的事了。
木牛流马
中国古代交通工具兵器
中国古代交通工 具兵器
西汉是双辕车逐渐兴盛的时代。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之后,独 辀车逐渐演变为双辕车。西汉武帝以前,独辀车尚与双辕车并存,及至 西汉中晚期,双辕车开始逐渐普及,东汉以后便基本上取代了独辀车。 这一变化过程,从考古发现的西汉晚期与东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和 汉墓壁画上有大量双辕车形象这一点上,可得到证实。双辕车的结构, 除辕变为两根外,其它各部位与独辀车基本相同。双辕车的出现,改变 了独辀车至少系驾二马方能行走的局限,使单马拉车成为可能,从而使 我国古代车由驷马高车进入了单马轻车的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