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旅游者的客观因素
旅游者的条件
课堂小练习
试分析《我想去桂林》歌词“我想去桂林呀, 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 时间。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 有了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中提到 了哪些旅游者须具备的个人条件
二、社会条件
1、社会富裕和社会闲暇
旅游是一种高级消费形式,因此,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 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下才能实现,也就是说,旅游 者的产生有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旅游者的条件
昭化职中:曾红娟
学习目标
1、掌握要成为旅游者所具备的个人条件
2、掌握要成为旅游者所具备的社会条件
温故知新
一、旅游者的定义?
旅游者就是暂时离开常住地,通过游览、消遣等活动, 以获得精神上愉快感受为主要目的的人。
二、对旅游者的理解
1、旅游者首先必须是旅行者 2、旅游的目的主要是进行非功利性的游览、消遣等活 动,即消磨时间,满足个人的旅游需要 3、特殊的旅游者:会议旅游者、公务旅游者、购物 旅游者等
2、人们的旅游权利 旅游活动虽然是个人的自愿的一种社会行为,但社会必须 首先赋予其成员旅游的权利才能如愿以偿。这牵涉每一个 国家的旅游政策问题。
总结
要成为一个旅游者,除了满足社会的富裕 和社会闲暇以及社会赋予的人们的旅游权 利的社会条件之外,还要个人具备的可随 意支配收入、闲暇时间、旅游动机和健康 的身体的条件
导
入
通过学习旅游者的定义和对旅游者的理解, 我们知道旅游者是什么样的一类人,那么 这节课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要成为 旅游者这样的一类人,必须的具备哪些主 观和客观的条件呢?
教学内容
一、个人条件
1、有“钱”
是指有足够用于支付旅游费用的“可随意支配收 入”
2、有“闲”
是指闲暇时间,亦即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旅游学概论-旅游者条件
地位与声望的动机——会议
第四节 旅游者类型及其特点
一、旅游者的类型 1、按地理范围 2、按费用 3、距离 4、组织形式 5、按旅游者购买心理 ▲理智型 这种旅游者头脑比较清醒冷静,经验比较丰富,对 旅游产品的品质、特征、用途、价格高低等都有自己的 见解,主观性强,不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少感情 用事。他们能够广泛收集信息,了解市场行情,进行认 真分析,权衡各种利弊因素,然后才实施购买行为。
三、旅游动机的类型
1、日本学者的分类 心情的动机——追求愉悦
身体的动机——康体、保健
精神的动机——审美、教育 经济的动机——商务旅行
2.美国学者的分类
[提问]同学们自身会出于哪些需要而进行旅游? 美国著名的旅游学教授罗伯特 ·W 麦金托什提出,旅游动机可划 分四种基本类型: 身体健康的动机——疗养、运动、治疗、休闲 文化动机——历史文化故迹、修研、增长知识和见闻 交际动机——探亲、访问故乡、民间交往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 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爱和归属的需要
安全、保护
自尊、地位
感情、爱情、友谊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食物、水、 空气
2、个人的文化修养、年龄和性别
●个人的文化程度与修养显然与一个人的受 教育程度有关。受过较高程度教育的人,掌握的知 识和关于外界的信息也相对较多,从而更有亲自了 解外部世界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有助于克服对 陌生环境的不安和恐惧。
”Disposable Income” ,个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 人非营利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 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即:可支配收入=总收入—全部税收
(三)可随意支配收入(可自由支配收入)
“Discretionary income”,指全部的总收入扣除全部税 收,社会消费(保险、养老、保健、教育等)以及日常生活 必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等)之后余下的收入。
旅游活动主体旅游者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
旅游活动主体旅游者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旅游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休闲方式,许多人选择旅游来放松心情,同时也能够增广见闻。
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在选择和参与旅游活动时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旅游者的主观条件,包括时间、经济、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等。
首先,时间是旅游者的一个重要客观条件。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和规划行程时,旅游者需要考虑到自己的时间是否足够。
有些人可能只有短短的周末时间可以用于旅游,而另一些人可能有长假期的机会。
不同的时间限制会影响到旅游者对于目的地的选择和行程的安排。
一些人可能会选择近距离的短途旅游,而另一些人可能会选择长途旅游或国际旅游。
因此,时间是旅游者选择旅游活动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经济条件也是旅游者选择旅游活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旅游有一定的费用,包括交通费、住宿费、门票费、饮食费等。
旅游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
有些人可能经济条件宽裕,可以选择高档酒店和奢华旅游方式,而另一些人可能需要选择经济实惠的旅游方式。
此外,身体状况也是旅游者选择旅游活动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旅游活动可能需要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海拔高度、环境变化等。
对于一些特殊的旅游活动,例如登山、潜水、滑雪等,旅游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技能。
因此,旅游者的身体状况会限制其选择旅游活动的范围。
最后,旅游者的心理状态也会对旅游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旅游是一种放松和享受的活动,旅游者需要心情愉快、积极乐观才能更好地享受旅游的乐趣。
一些人可能由于工作压力或个人原因而心情低落,这样的情绪状态可能会影响到旅游的体验。
因此,旅游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旅游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客观条件。
综上所述,旅游者在选择和参与旅游活动时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
时间、经济、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等都是旅游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旅游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选择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方式,以获得最佳的旅游体验。
同时,旅游者也可以通过合理的时间规划、节约开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克服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享受旅游的乐趣。
2、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二、闲暇时间
(全国总工会2013年6月调查数据)
客观因素
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二、闲暇时间
客观因素
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二、闲暇时间
客观因素
资料卡 2015年8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发布, 要求: 1. 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纳入议事日程,制 定带薪休假制度实施细则或实施计划,并抓好落实。 2. 鼓励错峰休假。在稳定全国统一的既有节假日前提下,各单位和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 情况,将带薪休假与本地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安排错峰休假; 3. 鼓励弹性作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 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家庭生命周期对旅游的影响
特点:没有旅游兴趣
特点:大量外出观光、 疗养的旅游活动
分解阶段 空巢阶段
特点:取决于经济 和 孩子教育需要
初为父母阶段
特点:乐于旅游,多以 消遣为主
新婚阶段
特点:乐于 旅游
单身阶段
客观因素
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主观因素
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是旅游者 产生的客观条件。
主观因素
✓精神需要
——维持认知、感情等平衡 后天的、随着人的认知改变
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
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主观因素
三、旅游动机
中国民谣中的“需要百态”
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 恰的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 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 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 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一.足够的可支配收入1.可支配收入和可随意支配收入1)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之后的剩余部分。
2)可随意支配收入:亦称可自由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即按规定应由个人负担的养老金、失业保险、健康保险等社会保障费用的支出,这些费用通常在发放工资时扣除)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等)之后所剩余的部分。
根据上述界定,我们不难理解,所谓可随意支配收入,意味着可供人们随意的选择其用途,因而也是家庭收入中真正可用于旅游消费的收入部分。
所以,严格的讲,拥有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是一个人能够实现旅游需求的首要物质条件。
2.可随意支配收入的水平对旅游消费的影响收入水平意味着支付能力。
可随意支配收入的水平决定着家庭或个人的旅游支付能力。
它影响着一个人能否成为现实的旅游者,影响着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影响着旅游者在外旅游期间的消费构成,甚至还会影响着旅游者对出游目的地以及旅行方式的选择。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随意支配收入水平是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并不是说凡是可随意支配收入水平很高的人都会外出旅游。
二.足够的闲暇时间1.闲暇时间的概念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生时间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部分:法定的就业工作时间、必需的附加工作时间、用于满足生理需求的时间、必需的社会活动时间、闲暇时间。
综上,我们将闲暇时间定义如下: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其他方面所必须占用的时间外,可由个人自由支配、用于个人开展消遣娱乐以及自己所乐于从事的任何其他活动的时间。
2.闲暇时间的类型与分布对于闲暇时间的类型,可作如下划分:每日闲暇、周末闲暇、公共假日、带薪假期。
总之,旅游活动的开展需要可资利用的时间,因为“所有旅游活动的开展都在闲暇时间内发生”。
这意味着一个人需要拥有足够数量而且比较集中的闲暇时间,才有可能实现外出旅游。
三.其他方面的客观因素拥有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和足够的闲暇时间是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两项重要基础条件。
旅游概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旅游概论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第一章测试1.()孕育着旅游的种子。
参考答案:经商旅行2.()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参考答案:享乐旅行3.把“旅”和“游”合成“旅游”一词,始见于我国古代南朝诗人沈约的()。
参考答案:《悲哉行》4.旅游“艾斯特”定义是指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
参考答案:不会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5.旅游的本质属性包括()参考答案:文化属性;经济属性;社会属性;消费属性6.旅游是以“游”为主,()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因此,旅游的内容包括旅行、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六个方面。
参考答案:行;住;食;游7.早期人类远途迁徙的主要原因有()。
参考答案:采集方式的流动性;战争;自然灾害;气候的变化8.原始人从一个地区到另外一个地区的迁徙不算是旅游活动。
()参考答案:对9.古人对“休闲”的阐释为:“休”,倚木而修,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闲”,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
()参考答案:对10.旅游是在人类产生的同时而产生的。
()参考答案:错11.商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的结果。
()错第二章测试1.人类的旅行游览活动首先在()和古罗马等国家中兴起。
参考答案:古巴比伦;中国;古埃及;古希腊2.下列关于世界古代旅行游览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有()。
参考答案:首先在文明古国中兴起;古代旅行游览与近代旅游的分界线是1841年;意大利马可波罗是第一个走完丝绸之路全程的人3.中国古代旅游活动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参考答案:宗教朝圣;文人墨士考察;帝王巡游;通商贸易4.世界古代旅行游览阶段,出现最早的旅行是()。
参考答案:通商贸易5.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在地中海和爱琴海上进行通商贸易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其旅行目的是进行贸易活动。
腓尼基人6.()的旅游活动揭开了中华民族的旅游历史。
参考答案:黄帝7.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了解西域风俗、地理等情况,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这属于中国古代旅游形式中的()。
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
• ②消费习惯。
• 消费习惯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如果旅游已经成为客源地居民 的习惯性消费的话,则这些地区的居民将会更多的外出旅游。第二层含 义是客源地居民对消费的态度。
• ③旅游消费限制
• 旅游消费限制主要出现在国际旅游中。尽管经济发达国家也会对本国居 民出境旅游进行相应限制,但相比较而言,发展中国家对出境旅游的限 制更普遍一些。 一般来说,为了尽可能减少由于本国公民出国旅游所带来的外汇消失, 发展中国家会通过征收出境旅游税、严格护照申领、规定换汇以及允许 携带出境的外汇数量等措施对本国居民出境旅游进行限制。
• ㈡目的地因素。
①旅游供给水平。
• 目的地的旅游共给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需求能否实现以及在多 大程度上实现,决定着旅游需求的规模、类型和结构。 在旅游需求的供给因素中,旅游吸引物的数量、类型、质量和空间分 布等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另外,旅游吸引力强弱受诸如旅游设施完善程度、旅游交通条件、旅 游服务能力等因素影响。
•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12.1 620.12. 1609:3 9:4609: 39:46D ecembe r 16, 2020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2月16 日星期 三上午 9时39 分46秒0 9:39:46 20.12.1 6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2 月上午 9时39 分20.12. 1609:3 9December 16, 2020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2 月16日 星期三 9时39 分46秒0 9:39:46 16 December 2020
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
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引言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
而作为旅游的主体,旅游者的选择和参与往往受到多种客观条件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以便更好地理解旅游者的行为和需求。
1. 经济条件旅游者的经济条件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根据个人财务状况和资金支持,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交通方式、住宿水平和消费行为上都会有所区别。
例如,经济能力较弱的旅游者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本地旅游或者选择低成本的目的地和住宿方式,而经济能力较强的旅游者则可能会选择豪华的目的地和住宿设施,享受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2. 教育背景和知识水平旅游者的教育背景和知识水平对于其旅游决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受教育程度高和知识水平丰富的旅游者更容易获取关于目的地文化、历史、自然景观等方面的信息,并更有能力进行自主的旅游规划和决策。
相反,教育背景和知识水平较低的旅游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由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依赖导游提供的服务和解说。
3. 健康状况旅游者的健康状况也是影响其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健康状况良好的旅游者更能够适应各种旅游活动,包括长时间的步行、爬山、潜水等。
然而,对于有一定身体条件限制或患有慢性疾病的旅游者来说,他们可能需要在旅游目的地选择、行程规划和活动选择上更加谨慎,以确保自身安全和舒适。
4. 兴趣爱好和个人特点旅游者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点也会对其选择目的地和旅游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一些人喜欢自然景观和户外运动,而另一些人则更倾向于参观历史建筑和文化景点。
此外,一些人可能对美食和购物产生浓厚兴趣,而另一些人可能对艺术和音乐更感兴趣。
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点会导致不同的旅游需求和行为。
5. 社会和文化背景旅游者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也会对其旅游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可能对不同类型的目的地和体验感兴趣。
中国旅游者可能对欧洲的历史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而欧洲旅游者可能对亚洲的自然风景和文化传统感兴趣。
第二章 旅游者 第二节 影响旅游者需求的因素
对于家庭收入不是很富裕的旅游者来说, 往返交通费用占全部旅游消费费用的比例 会较高。原因在于,人们外出旅游期间, 要想在吃、住、购、娱等方面节省开支, 往往会比较容易,而要想在交通开支方面 进行节省,通常比较困难。
一、旅游者旅游需求形成的客观因素
(一)收入水平—足够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一、旅游者旅游需求形成的客观因素
(一)收入水平—足够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1.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与旅游的关系
2.可自由支配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 有常驻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 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它是一个国 民概念。
一、旅游者旅游需求形成的客观因素
(一)收入水平—足够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1.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与旅游的关系
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或者家庭收入中扣除 应纳所得税之后的剩余部分。
2.可自由支配收入
一、旅游者旅游需求形成的客观因素
(一)收入水平—足够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1.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与旅游的关系
2.可自由支配收入
可自由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或家庭收 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 (即按规定应由个人负担的养老金、失业 保险、健康保险等社会保障费用的支出, 这些费用通常在发放工资时扣除)以及日 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等) 之后所剩余的部分。
2.可自由支配收入
可自由支配收入高的家庭或者个人在旅 游的过程中会在吃、住、购、娱等方面花 费更多的钱,所以,对于这部分旅游者来 说,在他们的旅游消费结构中,往返交通 费用占全部旅游消费费用的比例较小。
一、旅游者旅游需求形成的客观因素
(一)收入水平—足够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1.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与旅游的关系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一.足够的可支配收入1.可支配收入和可随意支配收入1)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之后的剩余部分。
2)可随意支配收入:亦称可自由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即按规定应由个人负担的养老金、失业保险、健康保险等社会保障费用的支出,这些费用通常在发放工资时扣除)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等)之后所剩余的部分。
根据上述界定,我们不难理解,所谓可随意支配收入,意味着可供人们随意的选择其用途,因而也是家庭收入中真正可用于旅游消费的收入部分。
所以,严格的讲,拥有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是一个人能够实现旅游需求的首要物质条件。
2.可随意支配收入的水平对旅游消费的影响收入水平意味着支付能力。
可随意支配收入的水平决定着家庭或个人的旅游支付能力。
它影响着一个人能否成为现实的旅游者,影响着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影响着旅游者在外旅游期间的消费构成,甚至还会影响着旅游者对出游目的地以及旅行方式的选择。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随意支配收入水平是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并不是说凡是可随意支配收入水平很高的人都会外出旅游。
二.足够的闲暇时间1.闲暇时间的概念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生时间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部分:法定的就业工作时间、必需的附加工作时间、用于满足生理需求的时间、必需的社会活动时间、闲暇时间。
综上,我们将闲暇时间定义如下: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其他方面所必须占用的时间外,可由个人自由支配、用于个人开展消遣娱乐以及自己所乐于从事的任何其他活动的时间。
2.闲暇时间的类型与分布对于闲暇时间的类型,可作如下划分:每日闲暇、周末闲暇、公共假日、带薪假期。
总之,旅游活动的开展需要可资利用的时间,因为“所有旅游活动的开展都在闲暇时间内发生”。
这意味着一个人需要拥有足够数量而且比较集中的闲暇时间,才有可能实现外出旅游。
三.其他方面的客观因素拥有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和足够的闲暇时间是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两项重要基础条件。
成为旅游者的客观因素
收入水平影响旅游消费结构
(1)收入较高者会在食住游购娱方面花费较多; (2)收入较低者则在行方面花费比例较大。 收入水平影响对旅游目的地和旅行方式的选择
4
二、闲暇时间
闲暇
B
谋生活 动时间 生理活 动时间
A 个人时间CBiblioteka 必要社会 活动时间E
5
D
个人和家庭 事务时间
二、闲暇时间
人的活动时间构成示意图:
成为旅游者的 客观条件
1
成为旅游者的客观条件:
一 二 三
可自由支配收入 闲暇时间
其他因素
2
一、可自由支配收入
税收
个 人 总 必须支配收入 收 入
日常生活消费(食、住、行、衣等) 社会消费(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 一般的家庭耐用消费品
可自由支配收入
3
可自由支配收入对旅游者的影响
收入水平影响旅游消费水平
谋生活动时间(工作时间) 生理活动时间(吃饭、睡觉等) 个人和家庭事务时间(家务等) 必要的社会活动时间(宴会、聚会等) 每日闲暇 闲暇时间 周末闲暇时间 公共节假日时间 带薪假期
6
人的活动时间
闲暇时间对旅游的影响:
• 每日闲暇时间:只能用于就地或家中休息 • 周末闲暇时间:只能用于短距离旅游活动
• 公共节假日时间:只能用于短距离旅游活动
• 带薪假期:可产生大量的中、长距离旅游者
7
三、其他因素
• 身体能力状况:性别和年龄 • 家庭结构状况:(1)职业 (2)受教育程度 (3)家庭结构
8
家庭生命周期:
单身——新婚——初为父母——空巢——分解
结婚 第一个
小孩出生
小孩独立
老年丧偶
旅游者的条件
如何成为快乐的旅游者
有这样一首歌——《我想去
桂林》,在歌词里描述到:
“在校园的时候曾梦想去桂林, 学 丽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 习 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 导 候我却没有钱……” 读
从歌曲中我们觉得成为一名旅游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韩晓 - 我想去桂林.mkv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 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 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 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 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 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 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 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 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 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 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
1、美国学者奥德曼的分类
分类
目的
健康动机 使身心得到调整和保养
好奇动机 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好奇心
体育动机 参与或观看某些体育活动或比赛
探亲访友 寻根问祖、归还故土
公务动机 外出考察、公务、经商
寻求乐趣 为了游玩娱乐(获得某种刺激)
精神寄托或宗 朝圣、参加宗教活动或欣赏文艺、音乐 教信仰
自我尊重 受邀请或寻访名胜
归 纳
完整的旅游需要-动机-行为模式图
个人因素
旅游者需要和动机
旅游者需要和动机引言旅游是一种广泛的活动,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欢迎。
人们通过旅游可以开拓视野,体验不同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然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旅游者,并不仅仅是抓住机会旅行,还需要有适当的动机和准备。
本文将探讨旅游者需要有何种动机及其重要性。
旅游者的动机探索未知旅游有助于我们探索未知的地方。
无论是探索古老的文化遗址、世界遗产,还是探索自然景观,都能够带给我们全新的感受和体验。
对于那些渴望探索未知的人来说,旅游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亲身体验和观察目前所未知的事物。
休闲放松旅游也可以作为一种休闲放松的方式。
当我们沉浸在美丽的自然风景中,远离日常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时,我们可以得到身心的放松和平衡。
旅游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机会,能够帮助我们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文化体验旅游是一个体验不同文化的机会。
每个地方都有着独特的文化,通过旅游,我们可以了解并体验不同地方的习俗、传统艺术和文化遗产。
这种文化体验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观和包容性。
社交交流旅游也是一个社交交流的平台。
当我们去一个新的地方时,我们有机会结识不同背景的人们。
我们可以交流彼此的文化、生活方式和经验,从而丰富我们的社交圈子。
这种社交交流不仅能够拓宽我们的眼界,还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互相理解。
旅游者动机的重要性增强学习能力旅游者动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增强人们的学习能力。
通过旅游,我们可以从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在不同的旅游目的地,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并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
促进个人成长旅游者动机的另一个重要性在于促进个人成长。
通过旅游,我们可以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不同的文化。
这有助于加强我们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经验的增加,我们的个人成长也会得到促进。
提升幸福感旅游者动机的重要性还在于提升幸福感。
旅游可以带给我们愉快和激动的体验,从而提高我们的幸福感。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分析
初为父母阶段
❖ 恩格尔系数越低,表明可自由支配收入 水平越高
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旅游的关系
800至1000美元——国内旅游的动机; 超过1000美元——跨国旅游动机; 超过3000美元——洲际旅游动机;
超过10000美元——环球旅游动机。
(二)、闲暇时间
❖ 人的活动时间构成示意图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 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 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 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 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 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
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 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进入目的地的难易程度。
3、旅游者个人因素:身体状况、家庭结构等
➢ 1)个人身体状况:参加旅游虽然是一项有益 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但由于个人身体健康状 况的不同,也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参与各种 旅游活动。
➢ 根据国家旅游局对来华旅游者的统计,50岁 以下的旅游者占旅游总人数的80%左右,旅 游者中以身强力壮的中青年最多。
3、可自由支配收入对旅游的影响
影响到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 影响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及旅游活动范围的选择 影响到旅游者对旅行方式、旅游活动内容的选择 影响到旅游者外出逗留的时间长短 影响到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引入] 恩格尔系数概念
恩格尔系数概念: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 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
(三)其他客观因素
1、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对象物,是一 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热风貌和社会发展的象征, 体现着该国或地区自然、社会、历史、文化 及民族的特色,从而对生活在其他国家或地 区的人们产生吸引力。
旅游者产生的因素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者产生的因素
欧洲部分国家的带薪假期和公共节假日
国家
带薪假 期(周)
公共节 假日
(天)
国家
带薪假 期(周)
公共节 假日 (天)
奥地利 丹麦 法国 希腊 意大利 挪威 西班牙
瑞士
PPT文档演模板
5 5 5-6 4 4-6 4 4-5
➢丁克家庭或单身户外出旅游的比例最大, 他们生活自由自在,没有牵挂,没有羁绊, 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时间、地点去旅游。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者产生的因素
3)家庭生命周期
单身阶段
是人们大多数在经济上已经自主,脱离开原 有家庭的阶段。
特点是:沒有家庭拖累,消费比较自由,用
于娱乐和旅游的时间相对较多,思想活跃, 乐于追求新潮。此阶段,人们往往乐于外 出旅游,特别是乐于参加带有探险、体育、 新奇色彩的旅游活动。
• 旅游者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时空距 离
• 国际旅游中的旅游签证、服务水平 • 旅游目的地的交通运输状况 决定着旅游
者进入目的地的难易程度。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者产生的因素
3、旅游者个人因素:身体状况、家庭结构等
➢1)个人身体状况:参加旅游虽然是一项有 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但由于个人身体健 康状况的不同,也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参 与各种旅游活动。
6、美国学者奥德曼的分类
•分类
•目的
•1、健康动机 •2、好奇动机 •3、体育动机 •4、探亲访友 •5、公务动机 •6、寻求乐趣 •7、精神寄托或宗教信仰 •8、自我尊重
PPT文档演模板
•使身心得到调整和保养 •对 自 然 景 观 和 人 文 景 观 的 好 奇 心 •参 与 或 观 看 某 些 体 育 活 动 或 比 赛
旅游学概论_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
精选ppt
9
欧洲部分国家的带薪假期和公共节假日
国家
奥地利 丹麦 法国 希腊 意大利 挪威 西班牙 瑞士
带薪假期 (周)
5 5 5-6 4 4-6 4 4-5
4-5
公共节假日 (天)
13 10 11 12 10 10 14
6
国家
比利时 芬兰 德国 爱尔兰 荷兰 葡萄牙 瑞典 英国
带薪假期 公共节假日
法定就业时间里的劳动,附加劳动 (工间休息)
非工作时间
生理生存活动,必需的社会活动
休闲活动
闲暇时间就是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及其 他必需的时间之外,可以自由支配,从事消遣 娱乐或自己乐于从事的其他任何事情的时间。
精选ppt
8
闲暇时间的构成
①每日闲暇(平时工作后的闲暇时间) ②周末闲暇(周末工休时间) 闲暇时间 ③公共假日 ④带薪假期
精选ppt
12
13
精选ppt
(周)
(天)
4-5 5-6 5-6
4
10 14 10 10
5 4-5 5-8
7-9 12 11
4-6
8
精选ppt
10
三、其他客观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和个人因素 对旅游倾向的影响
收入 家庭户主学历 家庭户主职业 带薪假期 户主年龄 生命周期 种族 性别
积极影响 积极影响 积极影响(就职业的社会地位而言)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消极影响(就婴儿拖累而言) 有色人种不如白人积极 男性比女性积极
收入分解示意图
稅收
个人总收入
必须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
日常生活消费(衣、食、住、行等) 社会消费(养老、失业等保险)
可随意支配收入
精选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入水平影响旅游消费结构
(1)收入较高者会在食住游购娱方面花费较多; (2)收入较低者则在行方面花费比例较大。 收入水平影响对旅游目的地和旅行方式的选择
4
二、闲暇时间
闲暇
B
谋生活 动时间 生理活 动时间
A 个人时间
C
必要社会 活动时间
E
5
D
个人和家庭 事务时间
二、闲暇时间
人的活动时间构成示意图:
谋生活动时间(工作时间) 生理活动时间(吃饭、睡觉等) 个人和家庭事务时间(家务等) 必要的社会活动时间(宴会、聚会等) 每日闲暇 闲暇时间 周末闲暇时间 公共节假日时间 带薪假期
6
人的活动时间
闲暇时间对旅游的影响:
• 每日闲暇时间:只能用于就地或家中休息 • 周末闲暇时间:只能用于短距离旅游活动
成为旅游者的 客观条件
1
成为旅游者的客观条件:
一 二 三
可自由支配收入 闲暇时间
其他因素
2
一、可自由支配收入
税收
个 人 总 必须支配收入 收 入
日常生活消费(食、住、行、衣等) 社会消费(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 一般的家庭游者的影响
收入水平影响旅游消费水平
• 公共节假日时间:只能用于短距离旅游活动
• 带薪假期:可产生大量的中、长距离旅游者
7
三、其他因素
• 身体能力状况:性别和年龄 • 家庭结构状况:(1)职业 (2)受教育程度 (3)家庭结构
8
家庭生命周期:
单身——新婚——初为父母——空巢——分解
结婚 第一个
小孩出生
小孩独立
老年丧偶
9
课后作业
我的旅游计划: 继“我想去的地方”之后,计划你将在何 时实现你的旅游计划,在六要素上各准备 消费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