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结束时刻减去起始时刻的方法计算经过时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经历探索经过时间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经过时间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结合实际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难点:理解经过时间与起始时刻、结束时刻之间的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时钟模型、教学卡片。
2. 学具:学生用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时钟,回顾已学的钟表知识。
2. 提问:我们知道,时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时间。
那么,如何计算从一个时间点到另一个时间点经过的时间呢?二、探究新知1. 出示课件,展示一个简单的经过时间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三、巩固练习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2. 强调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2. 计算方法:结束时刻起始时刻 = 经过时间3. 示例:9:00 7:00 = 2小时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 观察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经过时间的过程,掌握了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的实施与学生的参与度。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展示实物或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丨苏教版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5单元24时计时法第二课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P53-5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解答一些求经过时间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2、在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1)指导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到站的时间:下午6时用24时计时法就是18:00,
(2)所以列式为:18-9=9(小时)。
5、小星晚上8 时睡觉, 第二天早上6 时起床。她睡了几小时?
(1)出示图片。学生说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2)学生一起当小星:体验小星睡觉的时间分布在两天里。时间想象时钟的转动情景。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准确解答一些求整时段的经过时间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作探究学会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 程
教学内容(教材、生活等教学资源)重组
教学策略(互动或讲述等)
预期
效果
导
入
新
课
讲
授
课
堂
训
练
2画线段图:从14:00到15:00是1小时,从15:00到16:00也是1小时,所以是2小时。
3计算:你们看,“动画剧场”开始的时刻和结束的时刻都正好是整时的,所以我们还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来计算播出的时间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计算的过程。 (16-14=2(小时))
(2)小结计算整时段经过时间的方法。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同步教案-第5单元-4 求简单的经过时间(1课时)

4求简单的经过时间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材第53页例4、“试一试”)教学目标1.让学生利用24时记时法的相关知识和在生活中对经过时间的感受,探索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2.在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进一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难点:理解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的算理。
教具准备课件PPT,图片,钟表、直尺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了解学生外出旅游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2)出示一张飞机票和一张从北京到石家庄的火车票。
(3)观察机票和火车票上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二、学习新课1.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例4。
(1)已知条件:动画剧场从14:00开始播放,16:00结束。
所求问题:《动画剧场》播放多长时间。
学生独立思考,老师引导解题思路:求从14:00到16:00经过了多长时间,用减法计算,列式为16-14。
(2)解题方法。
(方法一)数一数。
14:00和16:00都是24时记时法表示的,可以在钟面上数一数。
从14时数到16时,时针经过2大格,也就是2小时。
如图:(方法二)画一画。
画一个线段图,每段表示1小时,如图:从14时到16时在线段图上经过了2段,就是2小时,即《动画剧场》播放2小时。
(方法三)算一算。
还可以用减法计算。
用结束时间16时减去开始时间14时,即16-14=2(时),就可以求出《动画剧场》播放的时间是2小时。
(3)归纳:在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时,可以将两个时刻都用24时记时法表示,然后相减,所得的差即为经过的时间。
2.画图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试一试”。
(1)已知条件:《智慧树》节目从8:10开始,8:40分结束。
所求问题:《智慧树》播放多长时间。
学生独立思考,老师引导解题思路:求从8:10到8:40经过多长时间,用减法计算,列式为8时40分-8时10分。
(教案)第五单元 求简单的经过时间-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求简单的经过时间-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案课程名称:小学数学——第五单元求简单的经过时间适用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时间概念,如“年”、“月”、“日”、“小时”等;2.学生能够掌握用各种单位表示时间的方法,并能够准确地计算;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时间计算问题。
二、教学重点1.时间的基本概念及单位;2.各种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时间问题。
三、教学难点各种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
四、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
五、教学过程1.前置知识引入请学生拿起手表,指着当前的时间,问:“现在是几点几分?”引导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关注时间的单位,如“时”、“分”。
2.授课主题时间的基本概念及单位(1)年:一年有12个月,365天或366天。
通常使用“年”作为表示时间的单位。
如:“我今年8岁。
”(2)月:一个月有30或31天,2月有28或29天。
通常使用“月”作为表示时间的单位。
如:“这个月有30天。
”(3)日:一天有24小时,通常使用“日”作为表示时间的单位。
如:“今天是几号?”(4)小时:一小时等于60分钟。
通常使用“小时”作为表示时间的单位。
如:“我上课需要1个小时。
”(5)分钟:一分钟等于60秒。
通常使用“分钟”作为表示时间的单位。
如:“我们从7点开始上学,用时30分钟。
”3.各种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讲授各种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方法,并示范各种题目的解法。
例如:如果要求计算2年3个月共有多少个月,应该如何计算?解题过程:1年=12个月2年=2×12=24个月3个月=3个月2年3个月=24+3=27个月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解决诸如“5小时等于多少分钟?”等类似问题。
4.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时间问题请学生围绕实际生活中的时间问题进行讨论,如“我们每天有多长时间用来学习?”,“如果我们在上午10点开始游戏,玩了2个半小时,结束时间是几点?”等问题。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简单的时间计算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简单的时间计算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59页,第五单元信息窗1第2个红点;⾃主练习4⾄7题;新课堂第五单元信息窗1第2课时。
教学⽬标1.使学⽣结合⽣活实际,⾃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初步掌握⼀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法,能正确解答⼀些求经过时间的实际问题,进⼀步发展学⽣的推理能⼒。
2.在运⽤不同⽅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活中的应⽤,建⽴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好习惯。
3.进⼀步了解数学在现实⽣活中的应⽤,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进⼀步培养独⽴思考的习惯。
4.培养总结知识、运⽤知识的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法。
教学难点:计算从⼏时⼏⼗分到⼏时⼏⼗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复习旧知1.请你⽤两种记时法播报下⾯的电视节⽬:节⽬预报普通计时法 24时记时法⾦⾊童年上午8:50 ()六⼀剧场() 14:00美术星空下午4:00 ()新闻联播() 19:00 2.在下⾯括号⾥填上“时”或“⼩时”。
(1)⼩明上午7()到学校,,⼩明做了1()作业。
(2)妈妈每天早上8()上班,每天⼯作8()。
(3)⼩华每天在学校学习、活动6()。
(4)新华书店每天早上8( )开始营业,下午6( )停⽌营业,⼀天营业10( )。
师:8时与8⼩时有区别吗?师:⼏时表⽰某个时刻(如:8时、21时),⽽⼏⼩时表⽰的是⼀段时间(如:从6时到8时所经过的这⼀段时间)。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主学习,⼩组探究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起参观了天⽂馆,学习了24时计时法,在⽇常⽣活中有许多地⽅都要⽤到24时计时法,下⾯我们就来看⼀看天⽂馆⼀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吧?学⽣收集相关信息,弄清题⽬意思。
指明说说题⽬意思。
预设:就是要算从8:30到16:30有⼏个⼩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课件

18-9=9(小时)
答:到奶奶家坐火车用了9小时。
回顾
• 数一数
• 分段计算 上午9:00
中午12:00
下午6:00 3+6=9(小时)
• 24时计时法计算
9:00
18:00
18-9=9(小时)
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做一做
晚上9:00
亮亮一共睡了多长时间?
23
24
22
13 14
钟面上的时针一天要走2圈
21
20 19
15
16 17 18
1天有24小时
如图,小明正在踢足球, 你 会 用 24 时 计 时 法 表 示 钟 面上这个时间吗?
15:00
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时刻
晚上11时
23:00
上午8时
8:00
中午12时
12:00
下午8时
20:00
例3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早上6:30
• 数一数
• 分段计算 晚上9:00
第二天0:00
第二天6:30
3小时 + 6小时30分 =9小时30分
答:亮亮一共睡了9小时30分。
1.春风饭店的晚上营业时间多长? 20:30-17:00=3小时30分
答:春风饭店的晚上营业时间是3小时30分。 2.一天共营业多长时间?
14:00-11:00=3小时 3小时+3小时30分=6小时30分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昨天
明天
上午9:00
中午12:00
下午6:00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优秀教学设计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课件、钟面。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从情境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预设: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教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板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二)自主探究,寻找策略1.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吗?2.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和同学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问题的。
3.全班汇报。
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
预设:(1)在钟面上通过拨针的方法,数出到奶奶家要坐9小时的火车。
(操作演示)(2)利用普通计时法分段计算。
先求出上午坐火车的时间,再加上下午坐火车的时间。
即:12-9=3(小时),3+6=9(小时)。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时间轴”进行演示。
(3)运用24时计时法计算。
将下午6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用结束的时刻减开始的时刻,就等于经过的时间。
下午6时是18︰00,18-9=9(小时)。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时间轴”进行演示。
教师应对策略:在进行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示时,学生中可能出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法,只要能推算出坐火车经过的时间,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最后再通过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完善和优化自己的推算方法。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概念,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
2. 难点:对时间的理解和时间单位的换算。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计时器或时钟。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不同的时间表示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概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利用时钟或计时器,演示时间的流逝,引导学生理解“经过时间”的概念。
2. 提问:“如果从现在开始,经过了5分钟,会是几点几分?”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时钟或计时器,计算经过的时间。
2. 引导学生总结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 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经过时间的通用方法。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计算经过时间的练习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指导。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 强调时间的珍贵,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了计算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以及时间单位的换算。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
三年级下册数学《求简单的经过时间》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求简单的经过时间》教案求简单的经过时间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2、学情分析经过时间如何来计算?常规方法是: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此教材的意图还在于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以口头表达自己的思路,可以用算术方法来计算【计算时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分段计算。
即在同一天内的分为两段,以中午12时为界。
在跨越两天的以一天为一段(难度稍高点)。
二是直接计算。
即同一天的使用24时计时法直接来算】。
3、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难点: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谈话导入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4时计时法,你能说说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吗?学生回顾24时计时法。
2.学生自主解答考考你,完成填空。
教师根据填空引导学生比较、归纳时与小时的区别3.出示教材第53页的节目预告表,并提问:你能把这些时刻改成普通计时法吗?指名汇报后引入课题: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还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新的知识。
4.1.2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交流共享1.计算整时到整时经过的时间。
(1)出示例4,提出问题。
提问:这张预告表上的节目你喜欢吗?最喜欢哪一个节目?根据你的观察,你觉得哪个节目播放的时间会长一些?你是怎么想的?引导:播放的时间是这个节目从开始到下个节目开始的时间,《动画剧场》从什么时候开始?(14:00)什么时候结束?(16:00)一共播放了多长时间?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里交流算法。
师:钟面上是从2:00到3:00经过几小时?(1小时)从3:00到4:00经过几小时?(1小时)一共就是经过几个小时?(2小时)指名上台拨一拨,并让学生尝试画线段图表示。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丨苏教版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1.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2.教学设计经过时间主要是指以下几种情况:1小时以内的经过时间,从整时到整时的经过时间,从整时起到几时几分的经过时间。
至于其他一些稍复杂的求经过时间的问题暂不涉及,可在最后引入让学生有感知的情况下做适当的自我突破。
利用线段图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利用24时记时法的理解,以及相关的实际生活经验计算“动画剧场”和“智慧树”这两个节目播放的时间,探索计算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的时间。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复习引入,巩固深化。
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上午8时30分下午2时晚上8时中午12时下午5时晚上11时师:这些是什么记时法?怎样转成24时记时法?活动2【讲授】二、创设现实情境,探究计算方法。
整段时间的计算1.谈话:同学们,24时记时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有很多的用途,不信请看这一张电视节目预报表。
2.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
提问:这张节目预报表中,你会选择收看哪个节目?哪个节目播放的时间比较长?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要计算一下)3.讲述: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简单的时间计算,板书课题:求简单的经过时间师:经过时间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一段时间)我们回过头来看动画剧场,求它的播放时间就是求它的经过时间。
要求经过时间,还要找到哪两个时间?(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板书出示: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动画剧场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播放,什么时间结束?如何计算动画剧场的播放的时间,也是这个节目的经过时间?学生上黑板排出数量关系式。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4.引导:我们不仅要知道怎么算,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算?用什么办法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既然和时间有关,老师就请来了钟面。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第5单元 第4课时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1) (共10张)

(1)这家银行从上午( 9 )时开始营业,到下午 ( 4 )时( 30 )分停止营业。 (2)这家银行每天营业( 7 段路禁止机动车行驶的时间。禁止 行驶的时间一共有多长?
20时30分-7时30分=13时
4.一天,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是5:19,国旗飘扬 了14小时,降旗时间是几时几分?
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精品 课件
作业课件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苏教版
课后练
第五单元 年、月、日
第4课时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1)
(教材P53例4)
1.
(1)这家百货商场从上午( 9 )时开始营业,到晚上 ( 9 )时停止营业。 (2)这家商场一天共营业( 12 )小时。
2.
A银行
营业时间
9:00~16:30
5时19分+14时=19时19分
5.王叔叔每天8时上班,17时下班,中午休息1小时, 王叔叔每天工作几小时?
17-8-1=8(时)
6. 育才小学每天上午8:00上课,中午休息2小时, 学生每天在校的时间是8小时。育才小学下午几时 放学?(中午不回家)
8时+8时=16时 16时是下午4时。
7.从南京汽车客运站开往扬州的客车,每天最早一 班7:15发车,以后每半小时发一班车,最晚一班是 18:15发车。 (1)全天一共发出多少班客车?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5单元认识24时记时法和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课件

23:00
8:00
15:00
用普通记时法表示:
23:00
04:00
19:00
下午7:00
凌晨4:00
晚上11:00
练习1 小小侦探: 有一名罪犯制造了一件下午3:00购物 的票据,而警察看监控发现他那一 天15:30才出家门,便识别了他的谎 言,你知道是怎么回事么?
下午3:00根据24时记时法就是15:00 他说15:00购物,而他15:30才出门,显然撒谎。
开馆时间:8:30~17:30
这个图书馆从上 午几时几分到下 午几时几分开馆?
上午8:30到 下午5:30
互动新授
这张预告表上的节目你喜欢吗?最喜欢哪一个节 目?根据你的观察,你觉得哪个节目播放的时间会 长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动画剧场》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 时候结束?一共播放了多长时间?
《动画剧场》从14:00开始 播放,16:00结束。
1. 学会了24时记时法 2. 学习了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转换 3. 学会了计算经过的时间
布置作业
课本52页 想想做做 1、2、3、4题 课本54页 想想做做1~8题
8时10分到8时40分有30分钟。 40-10=30(分) 答:《智慧树》播放了30分钟。
爸爸,我跟小 美猴相约去图 书馆看书。
可是图书馆不是 19:00关门么?现在 都已经下午5:00了
小猴还能看几个小时的书?
19:00就是下午7:00 下午5:00到7:00还有2个小时。 7:00-5:00=2(小时) 答:还能看书2小时。
行驶方向
站名 北京南 济南西 南京南 上海虹桥
到达时间
09:32 11:46 12:55
开车时间 08:00 09:34 11:48
小学三年级数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经过时间是指经历了多少时间。
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中,会涉及到一些简单的经过时间问题。
下面我将为你讲解经过时间的概念,并给出一些相关的例题和解答。
首先,让我们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
假设有一天,早上8点钟开始上学,上学时间为30分钟,问下课时间是几点钟?这个问题是一个计算时间的问题。
我们可以直接在时钟上数数,也可以使用数字进行计算。
一分钟有60秒,所以30分钟共有30×60=1800秒。
早上8点钟后1800秒,是几点钟呢?我们可以把1800秒转换成分钟,1800÷60=30分钟,所以下课时间是8点30分。
现在我们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些的问题。
假设小明早上7点钟开始写作业,写作业的时间为45分钟,然后再玩游戏25分钟,问小明玩游戏结束后的时间是几点几分?同样,我们可以使用数字进行计算。
首先,小明写作业的时间为45分钟,那么7点钟后的45分钟是几点钟呢?我们可以用12小时制数进行计算。
7+1=8,也就是说,小明写作业结束后的时间是8点钟。
然后,小明玩游戏的时间为25分钟,那么8点钟后25分钟是几点钟呢?我们可以依然采用上面的方法进行计算。
25÷60=0.41小时,也就是说,小明玩游戏结束后的时间是8点41分。
除了以上的计算方法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时钟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从时钟上读取当前的时间,然后在时钟上向后推进相应的分钟数。
经过时间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扩展为更复杂的问题,比如计算跨越了多少个小时、多少个半小时,甚至是多少个分钟。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单位的转换和运算。
总结起来,经过时间指的是经历了多少时间。
解决经过时间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数字进行计算,也可以通过时钟进行观察和推算。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需要掌握时间单位的转换和加减运算。
小学三年级的经过时间问题通常较为简单,主要是通过实际情境的描绘,培养孩子的时间感知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扬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5.《计算经过的时间》集体备课教案

扬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5.《计算经过的时间》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扬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 5.《计算经过的时间》。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的认识和简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对时、分、秒的认识有了基础。
但是,他们在计算经过的时间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涉及到小时、分钟、秒的转换和计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出经过的时间。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 method,能够正确计算出经过的时间。
2.教学难点:涉及到小时、分钟、秒的转换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生动形象地展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时间相关的道具,如钟表、计时器等,让学生实际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小明从家到学校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引导学生发现需要计算经过的时间,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将起始时间加上经过的时间,得到结束时间。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4.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更多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八、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主要掌握了以下内容:
1. 时间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时间计算的其他应用场景,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时间计算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板书设计:
一、时间的基本概念
- 时间是物质运动和变化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 时间单位:时、分、秒。
- 时间表达:电子时钟和机械时钟。
二、钟面的认识
- 钟面分为12个小时,每个小时分为5个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分钟。
- 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和相互关系。
三、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 起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概念。
4. 时间计算的实例分析:
- 从上课到下课的时间计算。
- 从家到学校的时间计算。
- 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计算问题。
5. 时间管理与应用:
- 时间的价值,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 时间管理方法,如合理安排时间、制定时间表等。
- 时间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如按时完成作业、参加课外活动等。
6. 小时和分钟之间的换算关系:
7. 时间计算中的特殊情况处理,如夏令时的调整和时差问题。
8. 时间计算与数学运算的结合,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在时间计算中的应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第5单元 3 24时记时法 求简单的经过时间-苏教版

2018年5月21日5:10。
3.一辆汽车从上午10时到下午1时共行驶243千米, 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3-10=3(时) 243÷3=81(千米) 答: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1千米。
4.公交车每15分钟开出一班,李老师计划乘坐7:10的那 一班车,可她到达公交车站时,已经是7:18,她要等多长时 间下一班车才到? 7时10分+15分=7时25分
知识点: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1.(1)一场球赛15:10开始,15:55结束,这场球赛进行 了( 45 )分。 (2)一节课40分钟,第一节课8:40开始上课,下课时间 是( 9 )时( 20 )分。
(3)爸爸公司规定每天8:00必须签到,爸爸路上要用 20分钟,爸爸最迟( 7 )时( 40 )分从家出发才 不会迟到。
知识点1:认识24时记时法
1.圏出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
2:00
凌晨3:30
23:00 上午10:20
知识点2: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之间的关系
2.连一连。
上午9:00
21:00
下午4:50
1:30
凌晨1:30
9:00
晚上9:00
16:50
3.用两种记时法表示钟面上的时刻。
4.请你说一说下面标志上是从早上几时几分到晚上几时 几分禁止自行车通行的。
江苏版-三年级-下
第5单元
3 24时记时法
将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互化
上午8时( 8:00 )
晚上11时( 23:00 )
下午2时( 14:00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5.《计算经过的时间》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5.《计算经过的时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计算经过的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通过钟表和日历来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基本技巧。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基础知识,也有拓展应用,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对钟表和日历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计算经过时间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涉及到小时、分钟转换以及跨日计算等方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逐步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钟表和日历计算经过的时间,理解小时、分钟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学会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掌握小时、分钟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跨日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钟表、日历等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需要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观察钟表和日历,探讨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小时、分钟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跨日计算的方法。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所学方法计算经过时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总结提升: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指导 !
9:32-8:00=1(时)32(分) 答:动车运行了1小时32分。
9:34-9:320=2(分) 答:动车再济南西站停靠了2分钟。
7、小强在星期天帮助妈妈挖土豆,从上午8 时到11时一共挖了102千克。平均每小时挖 多少千克?
11-8=3(时) 102÷3=34(千克) 答:平均每小时挖34千克。
一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从 上午9时到下午2时,一共行驶了多少 千米?
上午9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为9:00 下午2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为14:00 14-9=5(时) 80×5=400(千米) 答:一共行驶了400千米。
反思总结: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奖!
?
8:10 8:40
8时
9时
40-10=30(分) 答:《智慧树》播放了30分钟。
进阶练习一
进阶练习二
春雨小学红领巾广播站每天12:25开始 广播,播音时间是35分钟。你能用24 时记时法表示结束的时间吗?
25+35=60(分) 60分=1小时 12+1=13时 答:结束时间是13时。
进阶练习三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五. 年月日
------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考考你!
在下面括号中填上”时”或”小时”。
1.小明上午8( 时 )到学校,小明做1( 小时 )作业。 2.妈妈每天早上8( 时 )上班,每天工作8(小时)。
3.小华每天在学校学习、活动6( 小时 )。
你知道吗?
时刻一般用“几时几分”表示,就是 平时所说的“几点几分”,但书写时 应写“时”。
早上8时30分到下午4时20分中间经过 的一段时间,一般用“几小时几分” 表示。
同桌交流 (1)尝试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2)相互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
在钟面上数一数:
画图看一看:
2小时 13时 14时 15时 16时 17时
用减法计算:
16-14=2(时) 答:《动画剧场》播放了2小时。
还能知道哪些节目 的播放时间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