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解析及练习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以及专项练习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以及专项练习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以及专项练习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

2. 能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写作。

3. 通过专项练习,提高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

第一章:比喻1. 教学内容:介绍比喻的概念和作用,学习比喻的构成要素。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例分析法。

3. 教学步骤:a. 引入比喻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表达意思。

b. 讲解比喻的构成要素,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c. 举例说明比喻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第二章:拟人1. 教学内容:了解拟人的概念和作用,学习拟人的构成要素。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例分析法。

3. 教学步骤:a. 引入拟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拟人是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特征或行为。

b. 讲解拟人的构成要素,包括被拟物和拟人化的特征或行为。

c. 举例说明拟人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第三章:排比1. 教学内容:掌握排比的概念和作用,学习排比的构成要素。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例分析法。

3. 教学步骤:a. 引入排比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排比是通过并列排列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或词语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b. 讲解排比的构成要素,包括并列排列的句子或词语。

c. 举例说明排比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第四章:反问1. 教学内容:理解反问的概念和作用,学习反问的构成要素。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例分析法。

3. 教学步骤:a. 引入反问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反问是用来表达疑问或强调的句子。

b. 讲解反问的构成要素,包括疑问词和否定词。

c. 举例说明反问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第五章:专项练习1. 教学内容:通过专项练习,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

2. 教学方法:练习法、指导法。

3. 教学步骤:a. 针对每个学过的修辞手法,提供一些练习题目。

b. 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提供帮助和解答疑问。

c. 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互相交流和点评。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用法及练习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用法及练习

例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2、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例如:延安,你的精神辉煌灿烂!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 • • • • •
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 夜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似乎正在对着你微笑。( ) 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 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 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 春风像一只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 )
E.清晨,鸟儿们唱着动听的歌。( 拟人 ) F.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 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 排比 ) G.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 众。( 设问 ) H.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 反复 )
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 水中。 比喻 ( ) 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 峰突起,盛气凌人。 拟人 ( )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 翡翠。( ) 排比 比喻
• 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简直成了天空中闪烁的星 星。( )
——拟人
• 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 感情。运用拟人这一方法,可以使文章生动、有 趣、富有感染力,使人觉得亲切,有利于作者抒 发感情。 • 拟人有两种类型: 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 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1、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
——夸张
• 夸张:就是把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 鲜明,更突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夸张不是浮夸, 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且 夸张只用来表现形象,抒发感情。 • 夸张可分为三类: 扩大夸张 缩小夸张 超前夸张

常见的6大修辞手法

常见的6大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必学八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设问、反问、1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典型例句〔1〕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风光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2拟人说到拟人,应先了解一下比较,比较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

前者叫做拟人,后两者叫做拟物。

小学阶段主要掌握拟人的修辞方法。

〔一〕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或动作。

〔二〕判断要点: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三〕拟人的作用把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四〕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舞蹈。

3排比〔一〕什么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构造一样或相似、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二〕判断要点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构造一样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三〕排比的作用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四〕例句〔1〕晏子答复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檫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

六下常见修辞手法及练习

六下常见修辞手法及练习
修辞的句子:太阳公公被风沙吹迷了眼 睛,他流泪了。
修辞手法有: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反问、设问
1: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 之间蜿蜒盘旋。 D、比喻 A:拟人 B:排比 C:夸张 D:比喻
2、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 是劳动 人民。 D、设问 A:比喻 B:夸张 C:反问 D:设问
八、借代:不直接说出要描 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人或 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 例:先生,给现洋钱,袁世 凯,不行么?
九、反语:实际上要表达的意 思和字面上的意思完全相反, 用以加强幽默讽刺的表达效 果。
例:几个女人有点失望, 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 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十 、引用:把别人的话或大家熟悉 的成语典故等有选择地组织到自 己的文章里。
题 金 山 寺
苏 轼
潮随暗浪雪山倾,
试着倒读 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
巷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远树江天晚, 霭霭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山云接水, 碧峰千点数鸥轻。
修辞系列讲座之双关
定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 词的同音和多义的条件,有意使语 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的修辞方式。
分类: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
二、拟人:把人以外
的物当作人来描写,使 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 感情、做人的动作。
<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
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 例: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拟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 人 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 例: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 了。 (人是没有尾巴的,这里把帝 国主义写成兽类了)
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夸张) 14、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 在欢笑。(拟人 ) 15、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 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反问 ) 16、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 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拟人 )

高一语文每日一练-修辞手法的辨析及意义

高一语文每日一练-修辞手法的辨析及意义

修辞手法的辨析及意义知识点讲解:几种容易混淆修辞格的辨析1.借喻与借代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都是本体不出现,用喻体(或者代体)代替本体的修辞手法,所以从形式上是完全一样的。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在于:(1)借喻与借代的构成基础不同。

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构成基础是相似的,它是喻的一种;而借代是借用和这个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来代替,本体与被借事物之间构成基础是相关性。

例如:①我们去找那个歪嘴巴算账。

(借代)②我们去找那个寄生虫算账。

(借喻)例①中的歪嘴巴就是以人物的外形特征代人物,本句是借代。

但是例②中的“寄生虫”与那个人之间在不劳而获这点上具有相似性,本句就属于借喻。

(2)借喻可以改成明喻“甲像乙”的形式,而借代则不能。

第①句不能改成“我们去找那个像歪嘴巴一样的人”。

但是第②句则可以改成“我们去找那个像寄生虫一样的人算账”。

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比较固定,如“红领中”只代少先队员;而借喻的喻体之间的关系是灵活的,如“太阳”可比喻共产党、新中国、青年等。

【巩固练习一】试指出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

1、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

()2、红领巾在车站宣传卫生。

()3、讨厌的“尖鼻子”,“豆芽菜”恨恨地想,他干什么盯着人不放。

()4、孤帆一片日边来。

()5、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6、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7、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地说……()8、“看我们不揍你一顿,你这个传播伤害病的虱子!”()9、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10、旌旗十万斩阎罗。

()答案:1借喻2借代3借代4借代5借喻6 借代7借代8借喻9借代10“旌旗”借代,“阎罗”借喻2.比拟与比喻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喻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

具体区别是:(1)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讲解及练习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讲解及练习

一、什么是修辞方法修辞方法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二、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大、排比、反问、设问、对偶等。

(一)比喻1、概念: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构造:比喻一般由三个局部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把〔本体〕比喻〔喻体〕,把〔喻体〕比作〔本体〕。

例子:1、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2、听了这个消息,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练习一:1、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2、听了这个消息,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把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3、一轮明月宛如一个圆圆的大玉盘挂在夜空中。

把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4、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镜子。

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5、小兴安岭真是一个绿色的宝库啊!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6、小姑娘有一颗金子一样的心。

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练习二:以下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的打"*〞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9、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10、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常见的6大修辞手法

常见的6大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必学八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1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2拟人说到拟人,应先了解一下比拟,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

前者叫做拟人,后两者叫做拟物。

小学阶段主要掌握拟人的修辞方法。

(一)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或动作。

(二)判断要点: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三)拟人的作用把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四)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舞蹈。

3排比(一)什么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二)判断要点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三)排比的作用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四)例句(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檫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练习及表现手法辨析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练习及表现手法辨析
--表示例举的 ④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
--表示想象的
2、拟人:
意义: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 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 种类:
• <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

1、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 2 小鸟愉快地歌唱
•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

2、他赶忙竖起耳朵听讲。

3、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了。
运用原则
比拟的表达
判断下列比拟是否恰当
我的母亲早已迎出来了,
效果主要是赋予 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子 感情,因此使用时 宏儿。
要注意感情真切自 禾苗见了它让路,花
然,用语和谐,既 儿见了它点头,云儿见
敌人把你的城镇变成了废墟,你没有哭; 敌人把你的国家烧成了灰,你没有哭;敌 人杀死了你的亲人,你没有哭;敌人把你 绑在树上, 烧你,烤你,你没有哭;你 真是一把拉不断的硬弓,一座烧不毁的金刚!
修辞欣赏 中考链接
技能巩固
中考演练
修辞运用
课后训练
7、设问
在并无疑问 的地方,故意提出 问题,然后自己回 答,以引起读者的 注意和思考。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练习及表现手 法辨析
1、比喻
•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 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即打比方。
•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 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 5、梧桐树的枝丫像鹿角一般向外伸展着。 ( ) 6、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党汇报呢 ( ) 7、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 8、小草悄悄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人间。 ( ) 9、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简直可以拿来做小孩的摇篮。 ( ) 10、董存瑞像钢铁巨人一般挺立着。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解析及练习
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例句:a.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b.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c.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例句:a.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b.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对你微笑。

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例句:a.他的心眼比针鼻儿还小。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例句: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例句:a.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b.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c.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5、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
6、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
7、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
8、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
9、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
10、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
11、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
12、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
13、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
1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15、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
16、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
17、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 )
18、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 )
1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20、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21、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22、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

()
23、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

()
2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5、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
26、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

()
二、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用比喻手法)
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

(用拟人手法)
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用夸张手法)
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用拟人手法)
5、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用比喻的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