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葡萄月令(汪曾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葡萄月令》教学反思
《葡萄月令》教学反思《葡萄月令》是苏教版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的一篇文章,它的作者是文学大师汪曾祺。
我的教学重点是和学生一起品味该文亲切朴实、自然天成的语言风格,并且由文及人,探究该文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一、长文短教,以读带学散文不仅要用眼睛看,更要用嘴巴去读,唯有反复的诵读,才能欣赏其景、领悟其情。
本文以月令体的形式介绍了葡萄十二个月的生长情况,我选择了学生比较喜欢的三月、四月、五月和八月进行诵读体验,在诵读中体味汪曾祺作品的语言魅力。
三月份我主要抓住“请葡萄上架”这一段落中的打号子扛起老藤这个细节去和学生一起感受,把口语的通俗易懂、平易近人、尤其是劳动者的喜悦和满足感通过声音去传达出来。
这种喜悦感在四月里也有,例如“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
它真是在喝哎!”学生通过诵读,能读出劳动者在观察葡萄生长过程中有所发现的喜悦,感受到一种生命成长的愉悦。
五月份写的是喷药、掐须。
“抽条” 一节,抓住“瞎长”“结不结果”“劈劈啪啪”“绞”等口语,在这里,葡萄就像正在长大抽条的少年,而劳动者此刻就像是一位微笑着看它长大的母亲,所以要读出一种嗔怪的语气,一种爱多于责备的语气;“卷须” 一节,特别注意“长出来就给他掐了”部分的反复,因为它能体现出葡萄的长得快、长得疯以及种葡萄人的勤劳。
八月写葡萄着色、成熟,全班齐读。
重点抓住“去吧,葡萄, 让人们吃去吧!”这一句,指导学生充分体会种葡萄人的喜悦,体味他珍惜劳动成果的感情,丰收的喜悦自豪,以及无私奉献的坦荡。
二、揣摩语言,探究写作特色通过反复诵读,学生体会到了汪曾祺的亲切朴实、自然天成的语言风格,我进一步让学生阅读揣摩以及展开分组讨论,探究汪曾祺的语言自然流畅的原因。
首先是口语的使用。
所谓口语,就是指口头交际所使用的语言,它通俗易懂、平易近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很接近。
汪曾祺先生对口语的运用可以说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一一,红油就冒出来了。
《葡萄月令》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葡萄月令》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葡萄月令》全文;(2)了解作者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4)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主题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提高审美能力;(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2)培养热爱文学、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2. 象征手法的欣赏和运用;3. 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1. 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2. 象征手法的深入分析;3. 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鲁迅及其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葡萄月令》,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要求学生圈点批注,勾画出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提出疑问;(2)组织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解答疑问;(3)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欣赏与分析:(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2)组织学生欣赏课文中的象征手法,提高审美能力;(3)教师点评并总结,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2)培养热爱文学、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3)教师点评并总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葡萄月令》;2. 写一篇关于课文象征手法的赏析文章;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度。
葡萄月令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师生教与学活动构成的相对完整的教学系统。
而如果不熟悉学情,就谈不上因材施教。
经过高一学段的学习,高二学生对现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和散文的“虚”与“实”、“情”与“理”等关系有了一定认识;且学生在必修五刚刚学习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对这种意境优美、疏淡清新的语言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基于以上考虑本人将教学重点定位在品味本文富于节奏感、流动感简洁疏淡的语言。
课堂导语设计力求精彩,本人选取了汪曾祺的《我为什么写作》中的一首小诗进行了情境的创设,在这种略带诙谐而又朴实的语言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汪氏文风。
教学设计注重课堂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朗读品味突出,重点探究得当。
第一步默读感知文本,学生读完文本后,先谈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再挑选自己最喜爱的语段朗读。
读说结合,加深对文本的感悟,“用你的声音把感受读出来”这样的提示语经常出现。
第二步品味语言,汪曾祺先生是一位注重语言“经营”的大家,本文的语言极具魅力。
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例句,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口语化、形象化、诗意化的语言。
学生在读中感悟,力争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读出语言风格,通过多次朗读获得多层体验,进而体会作者对葡萄的情感。
第三步因文析人,联系写作背景,学生逐步触摸到汪曾祺乐观豁达的胸襟气度。
第四步感悟人生。
文本,是语文学习的媒介,是起点,但不是终点。
紧扣文本引导学生读书,充分感受文本的美,培养起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阅读思考表达。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
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在学生体悟到作品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的同时,引导学生谈感想,写启迪;以乐观豁达的心面对挫折,感悟和热爱生命。
这几个环节简单明了,环环相扣,有文本学习,有拓展学习,听说读写兼而有之,对文本的学习也是由浅入深。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全班起立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很有气势,现场讨论很热烈,人人参与,并把讨论结果进行了交流。
葡萄月令教案
葡萄月令教案教案:葡萄月令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葡萄月令》一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对葡萄种植的热爱和追求,以及葡萄生长的过程。
文章通过对葡萄的种植、管理、收获和品尝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内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3.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和农民的劳动艰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修辞手法的分析,情感态度的把握。
难点: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情感态度的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葡萄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葡萄的兴趣,导入新课。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3. 内容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难句,分析修辞手法。
4. 情感体验: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体验作者的情感态度,分享自己的感受。
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葡萄月令生长过程:种植、管理、收获、品尝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情感态度:热爱、向往、珍惜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水果的作文,要求运用本节课学到的修辞手法。
答案: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例文:我最喜欢的水果——苹果苹果是我最喜欢的水果,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丰富。
苹果的颜色鲜艳,外表光滑,形状圆润。
每当我看到那红彤彤的苹果,就忍不住想咬一口。
苹果的味道甜中带酸,口感爽脆。
每当我咬一口苹果,酸甜的汁液就会充盈口腔,让我感到无比的满足。
苹果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价值丰富。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和维生素A,可以增强免疫力,保护视力。
每当我吃到苹果,我都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我喜欢苹果,更喜欢它给我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葡萄月令》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葡萄月令》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课文《葡萄月令》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的生长环境、创作背景。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生动描绘葡萄生长过程的语言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会从文本中提炼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葡萄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分析:《葡萄月令》是著名作家汪曾祺的一篇散文,以葡萄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夏日田园风光。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葡萄从生长到结果的全过程。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分析并欣赏作者的语言风格,领会文章的表达技巧。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以图片或实物形式引入葡萄这一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简介作者汪曾祺及其作品风格,为学生阅读课文做好铺垫。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3.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剖析课文,提炼关键信息。
3.4 欣赏与分析: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
学生分享欣赏心得,交流对文章语言风格的认识。
3.5 情感体验: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课文描绘的葡萄园中,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提问: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2 作业布置:设计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4.3 综合评价: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积极向上的发展。
第五章:教学拓展5.1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学生阅读汪曾祺的其他作品,如《受戒》、《晚饭花集》等。
汪曾祺《葡萄月令》上课教案
汪曾祺《葡萄月令》优秀上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葡萄月令》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感受作者的表达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农业文化的了解和尊重,激发学生对家乡、对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分析《葡萄月令》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感受作者对家乡、对自然的热爱,体会文本中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葡萄月令》中的农业知识,如葡萄的种植、修剪、收获等。
2. 分析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表现葡萄生长过程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葡萄月令》文本。
2. 课件:相关图片、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葡萄种植、收获的短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葡萄的生长过程。
提问:“你们对葡萄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葡萄的文章——《葡萄月令》,大家猜猜这篇文章会讲述哪些内容?”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强调语气、节奏的把握。
3.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预习,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表现葡萄生长过程的技巧。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5. 情感体验: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家乡、对自然的热爱。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的情感,分享自己的感悟。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葡萄月令》中的农业知识和作者的表达技巧。
7. 作业布置:8. 板书设计:《葡萄月令》农业知识:葡萄的种植、修剪、收获作者表达技巧:丰富的修辞手法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知识,以及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葡萄月令》(教学设计)
《葡萄月令》教学设计江苏省镇江中学 张正平【教学设想】散文《葡萄月令》被公认为汪曾祺先生的代表作,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
可是学生初读《葡萄月令》,往往难以领会其语言之精和人情之美。
所以,本课教学安排读文、品人、明理三个环节,品读汪曾祺散文语言“苦心经营的随便”,感悟语言背后作者的寻美、仁爱之心,领会人生即便在逆境中也要执着地追寻“美”与“爱”的道理。
【教学目标】1、品读汪曾祺散文语言“苦心经营的随便”:倾心短句、活用修辞、巧用口语、文气酣畅等语言特点。
(重点)2、感悟语言背后作者的寻美、仁爱之心与随遇而安、诗意生活的人生态度。
(难点)【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1. 默读文章一遍,熟悉内容,给下列加点的生字注音茵陈蒿.( ) 园圃.( ) 铁锹.( ) 摽.紧( ) 泱泱..( ) 慵.懒( ) 嘬.奶( ) 一铰.( ) 筑成垄.( ) 挺括.( ) 瘪.果( ) 沁.人心肺( ) 笤帚..( )( ) 玛瑙..( )( ) 琳琅..满目( )( ) 2. 朗读文章一遍,划下让你心动的句子,写下你的疑惑。
月令:《礼记》篇名,又见于《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记述每年夏历(农历)十二个月的时令及其相关事物。
疑惑:3. 阅读思考:《葡萄月令》曾遭遇退稿:记得当时父亲写完了这篇散文,他自己的得意之色已浮在脸上,说看哪家刊物运气好,谁先来就给谁!很快,一个老朋友单复先生来访,说明代表东北的一家杂志约稿的意图。
父亲十分郑重地将《关于葡萄》(《葡萄月令》是其中的一篇》交与他。
有意思的是,没过多久收到了来自东北的挂号信。
拆开一看,“葡萄”又全须全尾地被“还”回来了!——汪明(汪曾祺之女)如果你是编辑,你会退稿吗?写一写你的理由。
二、整体感知:我们拿到了汪曾祺先生的散文《葡萄月令》。
据汪老的女儿回忆,此文投稿之初,曾遭遇退稿。
记得当时父亲写完了这篇散文,他自己的得意之色已浮在脸上,说看哪家刊物运气好,谁先来就给谁!很快,一个老朋友单复先生来访,说明代表东北的一家杂志约稿的意图。
《葡萄月令》教案3
《葡萄月令》教案教学目标:1、鉴赏淳朴自然、可爱生动的语言,感受作者与葡萄的深情对话。
2、领会作者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心态3、体悟“葡萄如人生”,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哲理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葡萄月令》被公认是最能代表汪曾祺语体风格的散文佳作”“写完了这篇散文,他(指汪曾祺)自己的得意之色已浮在脸上……”两段文字都出自于汪曾祺女儿汪明的《名家之后读名家之作》,显然,汪曾祺先生对自己的作品是非常满意的,然而,我却想听听同学们读了这篇散文之后的最初感受。
(针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像说明文”、“平淡”等阅读感受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二、读进去,品味语言,感受对话文章记录了种植前萄十二个月的过程,请四组同学分工合作。
讨论:找出你觉得写得有感觉的语段,说说这些语言的特点是什么?明确:第一组(1月一3月)静睡、出窖、上架(1)葡萄藤露出来了,乌黑的。
有的稍头已经绽开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苍白的小叶。
它已经等不及了。
这儿句写的是葡萄出窖,作者把葡萄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写,葡萄急于出窖,就像十月怀胎的孩子急于来到这个世界上,“它已经等不及了”把葡萄急于生长,涌动的生命力很好的表现出来了。
同时也能读出作者经历了一冬的漫长等待,看见葡萄抽芽是的激动、喜悦的心情。
(2)然后,请葡萄上架。
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
大的,得四五个人一起来。
”起!一一起!”哎,它起来了。
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的伸开,扇面似的伸开。
然后,用麻筋在小棍上固定住。
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呆着。
“请葡萄上架”的“请”字表现了对幼小生命的尊重和爱护。
“趴”字写出了葡萄在冬天的憋屈,急于舒展筋骨。
作者似乎感受到了那种憋屈难熬的滋味。
"起!一一起!”哎,它起来了”中的“哎”应读第二声,语调要扬起来,声音要拖起来。
看见趴了一冬的葡萄老藤被慢慢扛起,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刚刚学会站立一样,内心无比惊喜。
语文苏教版高中选修《葡萄月令》教案讲解
语文苏教版高中选修《葡萄月令》教案讲解第一篇:语文苏教版高中选修《葡萄月令》教案讲解《葡萄月令》教学设计一、作者介绍汪曾祺,江苏省高邮县人,当代著名作家。
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当时为中文系教授的沈从文的指导。
1943年毕业后在昆明、上海执教于中学,出版了小说集《邂逅集》。
1948年到北平,任职历史博物馆,不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南下工作团,行至武汉被留下接管文教单位,1950年调回北京,在文艺团体、文艺刊物社工作。
1956年发表京剧剧本《范进中举》。
1958年被划成右派,下放张家口的农业研究所。
1962年调北京市京剧团任编剧。
1963年出版儿童小说集《羊舍的夜晚》。
“文革”中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的定稿。
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
80年代以后写了许多描写民国时代风俗人情的小说,受到很高的赞誉。
出版了小说集《晚饭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论文集《晚翠文谈》等。
所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
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
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
在上述介绍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学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过某个学生,听过某个老师讲课,而是虔诚地在心里执行传统意义那种弟子之礼。
汪曾祺报考西南联大就是奔着沈从文去的,入学后选修了沈从文开的所有课程。
虽然都说沈从文很不会讲课,语音难懂,但是汪曾祺认为只要听懂就受用终身。
即使毕业后,他仍和沈从文保持长达数十年的师生之谊,并且在创作上受到沈从文显著影响,同样都写出最好的母语作品。
——我们的母语传承就是这样由一个人影响到后一个人,几千年来没有中断,形成一条“汉语文学的长河”。
二、课文的结构汪曾祺的散文《葡萄月令》,是依托一年十二个月时间循序,分别叙述各个节令葡萄的生长状况和通常的伺弄方式及其情景,来组织文章的结构。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散文部分第五单元葡萄月令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葡萄月令汪曾祺【学情分析】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散文的方法和技巧,但他们缺乏生活阅历,对人生很难有深刻的体会,很难走进文本的内核。
本文又是一篇非常别致的状物散文.汪曾祺朴实自然的行文风格、亲切口语化的语言感染着读者,于是我就想以此作为突破点,让学生来体会语言的朴素自然之美。
然后由文及人,整体感受汪曾祺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情怀。
课前布置了常规的预习作业:初读本文,你有什么印象和感受?有什么疑惑?学生的感受相对比较集中。
我根据学生作业中的理解和质疑组织教学,重点探讨结构、语言和主题。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了解葡萄的生长习性,丰富知识。
2、通过讨论了解本文严谨别致、详略有致的结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味本文淳朴自然、闲适自在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作者文人的灵性和雅致的情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品味,想象和联想,进一步体会文字间蕴涵的诗情画意和作者的情致。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理解本文“苦心经营的随便”的疏淡笔法。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熟悉文本,品味语言。
2.讨论、点拨。
通过讨论、点拨、鉴赏,领悟作品的深层内涵。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活动1 【导入】(出示幻灯)“此集诸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
间作小考证,亦可喜。
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
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
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
这是《蒲桥集》封面上汪曾祺自己写的一段话,从《蒲桥集》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汪曾祺的散文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活动2 【活动】整体感知1、课前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通读全文,读完后用一句话概括先生这篇给人的印象。
2、《葡萄月令》叫“令”,小令是很美的,有诗词的意境。
《葡萄月令》教学设计
文
②品味文章淡而
学 有味的语言。
院
情感态度价值观:
江 体悟汪曾祺随遇而安、
学
西 豁达的人生境界。
四、教学重难点
设
南 昌
重 点: 体 会 作 者
“苦心经营的随便”
计
王 似的写法。
亚
难 点: 体 悟 汪 曾
西 祺豁达的人生境界。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
六、学习方法
朗 读 法、 圈 点 勾
画法。
使学生真正走进汪曾
祺所构造的平和冲淡
的 意 境, 体 悟 汪 老 随
《
遇 而 安、 豁 达 的 人 生
330000
境界。
葡
三、教学目标
知 识 与 技 能: 把
萄
江
握文章以时间为线的、
月 令
西 详略得当的结构。
师
过 程 与 方 法: ①
范 大
体 会 作 者“ 苦 心 经 营
学 的随便”似的写法。
》 教
都市家教 34
【摘 要】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创新的教学模式。 如今的教育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 果和教学效率,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创造 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学习的注 意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觉得有负担。小 学科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多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 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教学 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充满探究活力; 思考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大量的实验和观察
是学习这门学科就主要的学习
方 式, 创 设 问 题 情 境 能 够 突 出
这一门学科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小学科学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
葡萄月令教案
葡萄月令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葡萄生长过程和月令特点,感受自然之美。
2、品味文章质朴而典雅的语言,学习作者生动细致的描写手法。
3、体会作者对劳动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梳理葡萄一年十二个月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赏析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平淡叙述中蕴含的对生活和劳动的深厚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品尝到美味的葡萄,那你们知道葡萄是怎样生长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汪曾祺先生的《葡萄月令》,去探寻葡萄生长的奥秘。
(二)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 年 3 月 5 日—1997 年 5 月 16 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葡萄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葡萄从一月到十二月的生长过程和相关农事。
(四)精读课文,深入探究1、分组讨论:每个月葡萄的生长情况和需要进行的农事分别是什么?完成表格。
|月份|生长情况|农事||||||一月|葡萄睡在窖里|检查葡萄窖,“掘开”“打扫”。
||二月|葡萄出窖|把葡萄藤上架。
||三月|葡萄上架|给葡萄浇水、喷药、打梢、掐须。
||四月|葡萄抽条、长叶、开花|给葡萄浇水、喷药、打药、掐须。
||五月|葡萄开花、坐果|喷药、打梢、掐须。
||六月|葡萄结果|给葡萄喷药、“打条”、追肥。
||七月|葡萄膨大|“消了果”,掐穗尖,喷药。
||八月|葡萄着色|下葡萄,装筐。
||九月|葡萄成熟|“拆”葡萄架,施肥。
||十月|葡萄下架|入窖。
《葡萄月令》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葡萄月令》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朗读、思考、表达和创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葡萄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2)学会关爱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诚实、勤奋、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生字词,领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3)通过课文学习,感受作者对葡萄的热爱之情。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播放葡萄种植、采摘的视频,引起学生对葡萄的兴趣。
(2)引导学生分享对葡萄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解析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4. 互动环节:(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葡萄的短文。
3. 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
《葡萄月令》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葡萄月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葡萄月令》中的生词和短语;(2)能够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3)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通过朗读、感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2)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活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葡萄月令》的内容;(2)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3)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1)理解并掌握《葡萄月令》中的生词和短语;(2)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3)将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2)简介《葡萄月令》的作者和作品背景;(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勾画出生词和短语;(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生词和短语的问题;(3)让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概括文章的主题。
3. 合作探讨:(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2)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进行深入分析;(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课堂的互动和讨论。
4. 朗读感悟:(1)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妙和韵味;(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3)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5. 写作练习:(1)布置课后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作;(2)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3)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根据学情,活学名师——基于《葡萄月令》的教学反思
前 些 日子 ,笔 者 有 幸 参 加 了福 建 教 育 学 院应 永 恒 名 师 工 作 室 与 霞 浦 一 中联 合 开展 的语 文 教 研 活 动 。 在此期 间, 我 开设 了一堂题 为《 葡 萄月令》 的公开课 , 此 课 受 到 名 师 工 作 室 领 衔 名师应永恒 老师的好评 , 欣喜之余 。 我 也 做 了反 思 , 现 就 本 节 课 谈谈 自己 的 看法 。 课 堂 教 学是 一个 由 教 师 的 教 与 学 生 的 学 共 同构 成 的相 对 完 整 的 教 学 系统 。 教 师 好 比指挥 员 . 如 果 指 挥 员不 了解 手下 士 兵的战斗能力 , 则是打不好仗的。 同样 , 教师如果不熟悉学情 , 就 谈 不 上 因 材施 教 。关 注 学情 , 了解 学 情 , 把 学 情 作 为 教 学 设 计 的依 据 , 是 每 个 老 师 备 课 时 应考 虑 到 的 。 根据学情 。 选 择 教 学 内容 笔 者教 授 的对 象 是 霞 浦 一 中 高 一 平 行 班 的 学 生 ,虽 是 一 级 达标 校 , 但 学 生 的 语 文 学 习 素养 尚待 提 高 。 经过 高一 上 学 期 的 教学 , 我 对 学 生 的 语 文 基 础 和 自学 能 力 有 了一 定 了解 。 “ 量 体裁衣 ” , 根据学 情 . 我 选 择 了字 面 难 度 不 大 但 意 蕴 深 远 的 汪 曾祺的散文 《 葡 萄 月令 》 作 为 教 学 内容 , 加 之 上 学 期 教 授 了 汪 曾祺的散文《 跑警报》 , 学生对“ 汪氏语体” 有 了初 步感 知 , 因此 选 择此 文作 为教 学 内容 , 学 生 易 于理 解 , 易于接受。 二、 根据学情 , 设 计 教 学 环 节 王 荣生 老师 曾说 : “ 好课 , 要贴着语言行走 。” 江 苏 省 语 文 特 级教 师黄 厚 江 老 师 说 : “ 语 文 课 应 该 以语 言 为 核 心 。 ” 因此 , 我 决定 把 品鉴 文 本 语 言作 为抓 手 ,带 领 学 生 逐 层 深 入 地 挖 掘 作 品深 含 的 意蕴 。 我 的 教 学环 节 就 是 根 据 这 一 意 图设 计 的 。 黄 厚 江 老 师说 : “ 好 课 应 该 都 是 简 单 的 。所 谓 简 单 , 即 目标 简单 、 方 法简单 、 过程简单 , 教 学 内容 明 明 白 白 , 教学过程清清楚楚 , 教 学 方 法 简 简单 单 , 教 学效果实实在 在。 ” 我执教 的《 葡萄月 令》 一课 。 力 求 形 象 演 绎 他 的本 色 课 堂 理论 。 在 备课 过 程 中 , 我 认 真 研 读 了黄 厚 江 老 师 著 的《 享 受 语 文 课 堂》 一 书 中的 教 学 案 例 , 其 中 有一 篇 就 是 《 葡萄月令》 的 教 学 实录。 品 读 黄 老 师 执 教 的《 葡萄月令》 , 也 如 品尝 一 串 串 晶莹 剔 透的葡萄 , 令 人 口齿 生 香 , 回味 无 穷 。 好东西值得借鉴 , 掩 卷 深 思 ,我 想黄 老师 的课 有 哪些 东 西值 得 我 借 鉴 呢 ? 如 果 原 样 照 搬 , 则无疑是走进一条死胡同 , 拾人牙慧 , 毫无新意可言。 而 且 照 搬 的结 果 , 很 可 能 就 是 东施 效 颦 , 贻 笑 大方 。 我仰慕黄厚江老师 , 他倡导本色语文和本色课堂 . 最 根 本 的 一 点 就 是 一 切 从 学 生 出发 。 我遵 循 “ 本色 ” 的原则 , 从 简 人 手, 根 据学情 , 设 计每个教学环 节 . 从 整 体 感 知 到 具 体 文 句 赏 析, 再 由文句到情感 的把握 。 最 后 由人 及 品 . 这 三 个 环 节 环 环 相扣, 层层深人 , 符 合 学 生 的认 知 规 律 。 三、 根据学情 。 采 用 不 同提 问 方 式 虽然教学重点相 同, 但 我 与名 师 的处 理 方 式 各 不 相 同 。 都 是 以“ 语 言 教 学。 ’ ’ 为核心 , 以语言为抓手 , “ 从语言人手 , 走 进 作 者 的心 中 ” , 但 对 这 一 教 学 重 点 的落 实 。 我根据学情 . 采 取 了 与 黄 老师 不 同 的提 问方 式 。教 学 过 程 是 我 先请 几 位 学 生 选 择 课 文 中他 们 喜 欢 的段 落 朗读 , 然后请学生点评 。 接 着 我 从 语 音 语 调 语 速 等 方 面 进 行 指 导 , 引导 学 生 从 读 中体 会 汪 老 先 生 的 语 言风格 。 我问 : “ 大 家通 过 读 . 读 出 了 三 五 老先 生 什 么 样 的语 言 特 点 ?”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 , 读 出 了汪 先 生 言 风 格 的 平 淡 质 朴 。
高中语文_葡萄月令(汪曾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葡萄月令》教学设计一、导入课前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用一句话写出读此文的感受,同学们是这样分享的:读着读着,心情突然好起来!12个月的画面如在眼前,他给了葡萄生命……种葡萄好有意思,我也想去种,从1月到12月……汪曾祺是散文大家,他的散文被称为“散文中的散文”,而《葡萄月令》又是作者自己特别得意的一篇,可以称为“散文中的极品”,同学们有这样的阅读感受,可以说是散文鉴赏的行家,很识货!二、学习目标阐释这节课我们要达成如下两个学习目标:1.品味本文的语言,说出本文的结构特点。
2.分享作者的情趣,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我这里有汪曾祺的一本精品散文集《人间有味》,本节课解读最好的同学,有优先借阅权!三、品读语言说说你感受最深的语言,看看它有什么特点。
1.亲切:语气词——哎,呢,哦,啦第二人称——你,心中始终有葡萄,有读者,和读者,和葡萄之间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口语——下了果子就不管了,人总不能这样无情吧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它简直是瞎长!长出来就给它掐了,长出来就给它掐了。
生动具体:动词——树枝软了,树绿了比喻、拟人——大量细节——汤碗口粗、饭碗口粗、茶杯口粗、五个指头一样地伸开、扇面似的伸开有文化气息——《图经》《说文解字》简洁有韵味——短句(一月、二月)四、精巧构思1.月令——12个月的时间线索2.学生的疑问:本文是《葡萄月令》,为什么写葡萄花时要写梨花、苹果花?——衬托,丰富内容,使行文摇曳生姿为什么七月追肥时要加一句“汉朝是不会有这次追肥的,汉朝没有硫铵”?——调侃,行文曲折幼稚有人说是“随意”,汪曾祺说是“苦心经营的随意”五、情趣1. 写出这样的《葡萄月令》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内心丰富,懂文学,热爱生活2.听老师读汪明的《葡萄月令》遭遇退稿》,记录关键词,思考汪曾祺是什么样的人?豁达,超脱3.有学生问:我看了八月的葡萄都垂涎三尺了,为什么汪曾祺不写“吃葡萄”?在他笔下,葡萄不是水果不是食物,如果把汪曾祺和葡萄的关系打个比方,葡萄是他的什么?孩子!文中能找出这样的根据吗?六、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葡萄一样的语言,葡萄一样的结构,葡萄一样的心灵,葡萄一样的人。
《葡萄月令》教案
《葡萄月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能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3)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通过写作和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文学和艺术的欣赏和追求。
(3)培养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关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1)让学生阅读课文《葡萄月令》,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
2. 写作技巧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
(2)让学生欣赏并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步骤: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葡萄的意义和价值。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
3. 写作技巧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
(2)让学生欣赏并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葡萄月令》。
2. 相关图片或实物:葡萄或其他相关植物。
3. 写作纸张和文具:用于学生的写作练习。
六、教学扩展活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中葡萄月令的意义和象征。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月份,解释其象征意义,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2. 创意写作:要求学生以葡萄为主题,创作一篇短文。
《葡萄月令》教学设计
《葡萄月令》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末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适宜呢?下面是为大家采集的《葡萄月令》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匡助。
1、理解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
3、培养细致入微观察事物的能力。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如何细致观察事物。
有关葡萄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
1 课时1、今天,我们随着作者汪曾经祺走进那个漂亮的葡萄园,在四季变迁中认识葡萄,认识人,。
认识人生。
2、板书课题,引导质疑:看到课题,想了解什么?3、解释“月令”:《礼记》篇名,又见于《吕氏春秋》十二记中,记述每年夏利十二个月的时令及其相关事务。
1、出示词语,指名读。
正音。
一锹一锹刨坑葡萄藤挖窖打梢掐须水气泱泱筑垄土墩墩玛瑙瘪果慵懒璀璨琳琅妥当大秃子一览无余2、理解词语慵懒:懒惰,懒散。
泱泱:水势浩瀚的样子;气势宏大;云起的样子。
一览无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
形容建造物的构造没有蜿蜒变化,或者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懒:看;余:剩余。
璀璨琳琅:眼前充满了美玉。
形容荣耀夺目。
琳琅:精致的玉石,珍稀的物品、文章或者人材。
3、指导逐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把课文读通顺。
4、同桌轮读,互听互评。
1、自由读课文,填表月份人的劳动葡萄的生长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2、小组讨论、交流(1)通读全文,看文章环绕葡萄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重点在哪里。
(2)为什么这样安排?3、汇报反响,概括内容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人的栽培过程和葡萄生长过程。
1、我们知道,写景状物的普通方法有: (1)描绘景物的色采、形状、声音,让景物具有立体感。
(2)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描摹景物,突出其可感性。
固然这些离不开仔细的观察。
2、默读课文,作者对葡萄观察子细。
自己找出并划记。
3、交流,说说作者是如何把子细观察到的葡萄写得生动详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月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情感的朗读指定段落,并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其语言特色。
2. 在教师的提示下,能归纳出本文的结构特色。
3、通过片段仿写体会作者雅致的情趣,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品味语言,理解作者平实、自然的语言风格,通过片段写作进一步体会文字间蕴涵的情感。
教法学法:1、诵读教学法:学生在诵读中感悟与思考,并点拨技巧。
2、启发教学法:创设情境,展开联想;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3、自主阅读与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趣导入汪曾祺之女汪明回忆道:“单复先生来访,唏嘘感慨之后,他代表东北的一家杂志表达约稿的意图。
父亲十分郑重地将《葡萄月令》交与他。
有意思的是,没过多久收到了来自东北的挂号信。
拆开一看,‘葡萄’又全须全尾地被‘还’回来了!还附了退稿信,大意是:经过研究,您的文章不适合在我刊发表。
”(大屏幕展示),遭到退稿的《葡萄月令》后来发表在《安徽文学》上,成为传唱至今的经典作品。
那么《葡萄月令》究竟美在哪里?我们先来听一听同学们的读后感。
请用一句话表达你的读后感受。
(最直观的感觉:语言、结构、修辞等)二、教师点评:结构清晰、语言自然、生动有趣味。
三、品味语言之美。
1、首先从语言入手,去品读《葡萄月令》。
文章比较长,我们先以一月和八月为例。
⑴学生朗读“一月”的相关内容,注意读出文字蕴含的情感。
教师范读。
提问:哪一句你最喜欢?(学生谈自己的读后体会。
)明确:“葡萄睡在白雪的窖里”用了修辞手法,拟人的手法。
写了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
写出了葡萄安静的呆在窖里等待出土生长的状态。
给人的感觉温暖、自然,有画面感。
提问:在“一月”的相关内容里,还有哪些句子让你印象深刻?明确:运用短句子,节奏明快,紧凑。
提问:他的词语选用上有没有华丽的辞藻呢?明确:选用的是一些朴素、平实的词语。
写出了大雪纷飞的场面。
【总结】教师总结出本部分的语言特色:平淡自然。
学生齐读,注意体会这种自然、朴素的语言风格。
⑵学生朗读有关“八月”的片段。
教师范读。
提问:学生找出富有特色的句子,品评赏析。
明确:⑴葡萄熟了。
作者写了各种颜色的葡萄、运用了排比。
各色的葡萄给人丰收的喜悦,和满足感。
⑵运用短小精干的词语,写出了葡萄饱满的状态,形象,生动。
提问:刚才的阅读,同学们有没有感觉到作者在和我们交谈?那些句子体现了这一点?明确:口语化,给人一种亲切感,自然。
⑶教师总结:通过亲切的口语,排比和短词的应用,我们感受到了葡萄成熟后的喜悦之情。
除了这两部分之外,本文还有很多好的句子,就像一颗颗的明珠,散落在文中,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把它们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总结】在品味语言的时候,要考虑这些方面。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形象生动词语使用:多用动词,精确传神句式特点:多用短句,节奏明快口语化:亲切自然教师总结:汪曾祺曾经说过:“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
”通过我们刚才的品读完全印证了这点。
四、由文及人,体悟情感。
汪曾祺先生通过如此自然、平实而又不乏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有趣的葡萄世界。
那么,汪曾祺先生对笔下的葡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我们先来看几个句子。
有感情的朗读下面的句子,分析它们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它已经等不及了。
”(二月)(2)“哎,它起来了!”(三月)(3)“它真是在喝哎!”(四月)(4)“去吧,葡萄,让人们吃去吧!”(八月)(5)“葡萄,你愿意怎么长,就怎么长着吧。
”(十月)(6)“它倒是暖和了,咱们的葡萄可就受了冷啦!”(十二月)学生齐读,然后分别说出各句所蕴含的情感。
明确:这些句子表现出了作者对笔下葡萄有成长的喜爱、丰收的喜悦之情,细致的呵护。
提问:那么这种喜悦背后,有怎样的人生境界?我们来看段材料(屏幕展示):在下放农村劳动期间,汪曾祺画出了一套《中国马铃薯图谱》,他认为在马铃薯研究站画这《图谱》是“神仙过的日子”,画一个整薯,还要切开来画一个剖面,画完了,“薯块就再无用处,我于是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
我敢说,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全国盖无第二人”。
提问:结合这段材料请同学们谈一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热爱生活、积极客观。
虽然被下放,作为文人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他没有怨恨、愤懑,有的是对农村生活的喜爱。
五、结构别致,彩线串珠。
我们再回到开头的话题,对于本文类似流水账式的结构特点,你有怎样的认识?同桌讨论一下,展示答案。
1、通过这种形式,能条理、清晰,一目了然,完整的写出了葡萄的生长过程。
2、通过这种形式,能够写出不同阶段葡萄生长的细节,可以写出他成长的不一样来。
3、通过这种形式,看出对葡萄的热爱,就像是母亲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一样,成长记录,爱就体现出来了。
教师总结:时间为序,条理清晰。
彩线串珠,详略有致。
六、片段写作,学以致用。
汪曾祺先生采用了简单的结构、平实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生动有趣的葡萄世界,传达出了积极乐观的心态,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拿起笔,仿照葡萄月令的形式,任选一个月份,来写一个片段。
学生交流展示。
七、最后,让我们用汪曾祺先生的一句话作结:“一个人,总应该用自己的工作,使这个世界更美好一些,给这个世界增加一点儿好东西。
在任何逆境中也不能丧失对于生活带有抒情意味的清趣,不能丧失对于生活的爱。
”我们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之美,发现身边的美。
《葡萄月令》学情分析《葡萄月令》以散漫、疏淡、随意为特点,全篇以十二月份为基本框架、以葡萄的生长来组织文字。
文章摆脱了起承转合的羁绊,真正做到挥洒自如、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无意为文的境界。
本文书写灵动,不拘一格, “最大的特征就是无特征”,写法属于那种“苦心经营的随便”,自然的文字如行云流水,展现着作者的胸怀、学养和志趣,既熠熠生辉,又摇曳多姿,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妙处。
把一种看似漫不经心、说到哪儿是哪儿的人的神韵和物的神韵展现出来,是汪曾祺散文结构的独特方式。
诚如汪曾祺本人所言:“我的文字的另一个特点是:散。
这倒有意为之。
我不喜欢布局严谨的文字,主张信马由缰,为文无法。
”本文学习主体为高二学生,通过必修课程中的散文学习,大多数的学生初步掌握了欣赏散文的一般方法,能够结合文本作出一般性的解读。
而本文又是散文名篇,在语言和谋篇布局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基于此,我决定通过引领学生诵读的办法切入文本,赏析语言;通过提问启发的办法,体会感情;通过合作探究的办法,赏析结构之美;通过类文仿写的形式,让学生感悟文章浓浓的人情之美。
《葡萄月令》效果分析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根据《葡萄月令》的艺术特色,制定了如下三条学习目标:1.有情感的朗读指定段落,并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其语言特色。
2. 在教师的提示下,能归纳出本文的结构特色。
3、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作者文人的灵性和雅致的情趣,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从学生课堂的反馈来看,效果如下:1、大多数的学生能够紧跟老师的思路,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回答问题积极。
2、针对老师的提问,学生能积极展开思考,能主动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有创造性。
3、部分学生有自主学习意识,能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4、全体学生各有收获,评价检测效果良好。
《葡萄月令》教材分析《葡萄月令》是汪曾祺先生的代表作,是一篇写得十分别致的散文。
“月令”指农历某个月的气候和物候。
这里指的是“葡萄”每个月的生长和管理情况。
文章从一月“葡萄藤”的冬眠开始,一直写到十二月份再次“冬眠”。
展现给了读者葡萄园中一年的劳动情景,这是一系列的劳动过程。
这里,劳动不再是一种又脏又累的体力活儿,而是充满了诗意。
那样的美、那样富于生命的活力,使人对劳动充满了喜悦和激情。
本文体现出来的语言之美、结构之美、人情之美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汪曾祺散文的语言是一种诗化的语言,力求准确、简洁,崇尚朴实、自然,在意境上下功夫,显得疏淡、雅致而含蓄。
他重视语感和语流,充分营造文字的氛围和节奏,其重点不是告诉读者话里所包含的“意思”或指向,而是提供一种意味、趣味或者韵味。
现代散文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在结构谋篇上是千姿百态的,这是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的文体的充分保证。
应当明白,一篇散文通过什么线索安排结构、组织材料,是依据其表现的内容来决定的;同时,抒情、叙事和议论等类型不同的散文,在具体安排上也各不相同。
像《葡萄月令》就显示了一种法无定法、挥洒自如的气度,因为它的重心在于某种情趣与情调,它看似散漫,实则是更高意义的严谨,渗透着作者非同一般的境界和笔力,其写法属于那种“苦心经营的随便”。
《葡萄月令》对葡萄的种植、培育、采摘、贮藏等情景,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描绘,其间蕴涵着作者深挚的怜爱和赞美之情。
葡萄月令评测练习学习目标:1.有情感的朗读指定段落,并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其语言特色。
2. 在教师的提示下,能归纳出本文的写作特色。
预习学案1.通读全文,默写出每个月的题目。
2、请用简洁的句子写出你读完文章后的感受。
3、本文你最喜欢哪些句子?把它写出来吧。
【补充】汪曾祺与《葡萄月令》:1958年,汪曾祺在京做文艺刊物的编辑。
这年夏天,38岁的他照常上班,一上楼梯,就看到过道里贴满围攻他的大字报。
“写了无数次检查,听了无数次批判”,“不再觉得痛苦,只是非常的疲倦。
定一个什么罪名,给一个什么处分都行,只求快一点,快一点过去,不要再开会,不要再写检查。
”最后,“定为一般右派,下放农村劳动”。
——汪曾祺《随遇而安》在下放农村劳动期间,他还居然奉命画出了一套《中国马铃薯图谱》,他以为在马铃薯研究站画这《图谱》是“神仙过的日子”,画一个整薯,还要切开来画一个剖面,画完了,“薯块就再无用处,我于是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
我敢说,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全国盖无第二人”。
什么是月令:《月令》,古代汉族天文历法著作。
共一卷。
是上古一种文章体裁,按照一年12个月的时令,记述政府的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并把它们归纳在五行相生的系统中,现存《礼记》中有一篇《月令》之外,还有《逸周书》中的一篇《月令》,惟后者已佚失。
散文语言特色的赏析依据:A、词语的选用:动词、形容词、短语;B、句式的选用:长短句、整句与散句的交错使用;C、修辞的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增强文学表现力。
D、口语的使用:亲切感,拉近距离。
重难点探究1、有感情的朗读“一月”。
归纳出第一部分的语言特色。
2、有感情的朗读“八月”的第三段,归纳出该部分的语言特色。
3、在文中找出下面句子所在的位置,并分析其遣词造句的特点。
①立春后,要刮四十八天“摆条风”。
风摆动树的枝条,树醒了,忙忙地把汁液送到全身。
树枝软了。
树绿了。
雪化了,土地是黑的。
②七月,葡萄“膨大”了。
掐须、打条、喷药,大大地浇一次水。
4、有感情的朗读下面的句子,分析它们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