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管理制度
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管理制度
![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d6a860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c.png)
一、总则为规范农民田间学校(以下简称“田间学校”)的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确保田间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田间学校设立校长一名,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田间学校工作。
2.田间学校设立教务处、培训部、后勤部、财务部等部门,分别负责教务、培训、后勤和财务管理等工作。
3.各班级设立班主任一名,负责班级管理、学员服务等工作。
三、学员管理1.学员自愿报名参加田间学校培训。
2.学员应遵守田间学校规章制度,服从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安排。
3.学员应按时参加培训,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旷课。
4.学员应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5.学员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需提前向班主任提出申请,并经批准后方可请假。
四、教学管理1.田间学校根据农业生产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2.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尚的师德,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3.教师应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田间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五、培训管理1.田间学校根据学员需求,开设各类培训课程,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技术等。
2.培训课程应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六、后勤管理1.田间学校应保证教学设施齐全,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2.后勤部门应做好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卫生工作。
3.后勤部门应做好物资采购、保管、分发等工作,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七、财务管理1.田间学校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2.财务部门应定期对财务状况进行审计,确保财务透明。
3.田间学校应加强成本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八、奖励与处罚1.对表现突出的教师、学员和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田间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罚款、取消培训资格等处罚。
九、附则1.本制度由田间学校校长负责解释。
农民培训学校制度
![农民培训学校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d3f196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4.png)
一、制度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民队伍,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农民培训学校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度目标1. 提高农民素质,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民。
2.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3. 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4.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制度内容1. 组织机构(1)成立农民培训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设立学校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3)设立教学部门,负责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等工作。
2. 课程设置(1)基础知识培训: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农业科技、农村社会管理等。
(2)专业技能培训:根据不同产业需求,设置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农业机械操作等专业技能课程。
(3)实用技术培训:针对农业生产实际,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等方面的培训。
3. 师资队伍(1)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农业专家、教授、讲师等担任教师。
(2)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3)加强教师与企业、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提高教学水平。
4. 教学方式(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2)开展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互动教学等多种形式,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拓宽培训渠道。
5. 学员管理(1)建立学员档案,详细记录学员的学习情况。
(2)实行学分制,鼓励学员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3)对优秀学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6. 考核评价(1)设立考核制度,对学员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培训质量。
(2)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田间学校管理制度
![田间学校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758b79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4.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田间学校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人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田间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田间学校是以农业教育为主,兼顾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技能培训的综合性教育机构。
本制度适用于田间学校全体教职工、学生及工作人员。
第三条田间学校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教育为本,质量第一;2. 依法治校,民主管理;3. 科学规划,协调发展;4. 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田间学校设立校务委员会,负责学校重大决策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校务委员会下设以下机构:1. 教务处:负责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监控等工作;2. 学生工作处:负责学生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奖助学金管理等工作;3. 实践教学部:负责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农业技术推广等工作;4. 行政办公室:负责学校综合管理、财务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
第三章教学管理第六条田间学校实行学分制教学,课程设置应结合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七条教师应按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授课,确保教学质量。
教师授课时应遵守教学纪律,不得擅自更改教学计划。
第八条学生应按时参加课堂教学、实验、实习实训等教学活动,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讨论。
第九条学校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四章学生管理第十条学生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和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勤奋学习,诚实守信。
第十一条学生应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第十二条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第五章实践教学管理第十三条田间学校注重实践教学,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农业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第十四条学生应积极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第十五条学校对实践教学成果进行考核,并将其纳入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田间学校制度
![田间学校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094855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7.png)
一、总则为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学校性质田间学校是以提高农民农业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机构。
三、学校组织架构1. 学校设立理事会,负责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重大决策。
2. 学校设立校长一名,负责学校全面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
3. 学校设立教务处、培训部、财务部、后勤部等职能部门,分别负责教务管理、培训实施、财务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
四、招生与入学1. 招生对象:农村居民、农业企业职工、农村合作社成员等。
2. 招生条件:具备初中及以上学历,有志于从事农业生产。
3. 招生程序:报名、资格审查、面试、录取。
4. 入学:录取后,按照学校规定办理入学手续。
五、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农业基础知识、农业政策法规、农业经济学等。
2. 专业课程:作物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农业机械等。
3. 实践课程:田间实习、农业技术示范、农业项目实践等。
六、教学与管理1. 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现场教学、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
2. 教学时间:全脱产学习,每学期不少于12周。
3. 学籍管理:建立学员学籍档案,实行学分制管理。
4. 考核评价:实行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课程论文、田间实习等综合评价。
七、师资队伍1. 学校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农业专家、教授担任主讲教师。
2. 鼓励学校教师参加农业科研、推广、培训等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3. 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八、经费保障1. 学校经费来源:政府拨款、企业赞助、社会捐赠等。
2. 学校实行财务公开制度,确保经费合理使用。
3. 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鼓励学员努力学习。
九、毕业与就业1. 学员完成规定课程学习,考核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2. 学校积极为学员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服务。
农民田间学校规章制度
![农民田间学校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8506f6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b.png)
农民田间学校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民田间学校的管理,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促进当地农村教育的发展,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农民田间学校是指利用田间、田边、农户家中等农村场地、设施,由村委会、农村教育部门等组织开办,为农民提供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学校。
第三条农民田间学校遵循“团结、务实、创新、发展”的宗旨,以“服务农民,促进农村发展”为宗旨,坚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以提升农村发展为使命”的办学方针。
第二章学校管理第四条农民田间学校实行村委会主管、农村教育部门指导、学校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的管理模式。
第五条学校应加强与当地农村组织、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的联系,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形成良好的办学合作关系。
第六条学校应定期组织教职工干部参加培训,提高师德师风,提升教学水平,增强管理能力。
第七条学校应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健全学校运行机制,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八条学校应建立学风建设机制,倡导勤奋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风气。
第九条学校应建立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维护学校正常秩序。
第十条学校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三章教学管理第十一条学校应严格按照教育部门要求制定教学计划,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第十二条学校应制定《学科教学大纲》,明确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第十三条学校应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加强对教学过程和成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十四条学校应建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严格选拔任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第十五条学校应完善教学设备设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条件。
第四章学生管理第十六条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学生,做好学生的企业资格认定工作。
第十七条学校应建立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及时更新学生信息,做好个别学生的帮扶工作。
农民田间学校管理制度范本
![农民田间学校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6da9c6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f.png)
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农民田间学校的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农民田间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
二、组织架构第三条农民田间学校设立校长、副校长、教务处、培训部、财务部、后勤部等职能部门。
第四条校长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副校长协助校长工作。
教务处负责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管理教学质量;培训部负责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管理培训质量;财务部负责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后勤部负责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
三、学员管理制度第五条学员自愿参加农民田间学校的学习活动。
第六条学员应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按时参加培训,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旷课。
第七条学员应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实践操作,按时完成作业。
第八条学员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应提前向班主任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请假。
第九条学员在学习期间,不得从事与学习无关的活动。
四、教师管理制度第十条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能力。
第十一条教师应按时参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第十二条教师应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授课,保证教学质量。
第十三条教师应关心学员学习,及时解决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十四条教师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五、教学管理制度第十五条教学计划应科学合理,符合学员需求。
第十六条教学内容应贴近实际,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十七条教学方式应多样化,结合课堂讲授、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提高学员学习效果。
第十八条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学检查,确保教学质量。
六、财务管理制度第十九条学校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收支合法、合规。
第二十条学校应定期进行财务审计,确保财务安全。
七、后勤管理制度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制度,保障学校正常运行。
第二十二条学校应定期对后勤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施完好。
八、附则第二十三条本制度由农民田间学校校长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农业田间学校管理制度
![农业田间学校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8650a2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7.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业田间学校的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培养高素质农民,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农业田间学校的学员、教师、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
第三条农业田间学校以培养农民的现代农业技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第二章学员管理第四条学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农民;2. 自愿参加农业田间学校的学习活动;3. 年龄在18周岁以上,身体健康,具备一定文化水平。
第五条学员参加培训活动应遵守以下规定:1. 严格按照培训课程安排参加学习,不得擅自缺课、迟到、早退;2. 服从班主任和辅导员的调度、安排、管理,不得从事与学习无关的活动;3. 不得随意请假,确需请假应提前向班主任提出申请,并说明理由;4. 遵守学校纪律,爱护公共设施,维护校园环境。
第六条学员完成培训课程并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相应的培训证书。
第三章教师管理第七条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2.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能力;3. 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八条教师应遵守以下规定:1. 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进行教学,确保教学质量;2.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3. 主动了解学员需求,关注学员成长,关心学员生活;4. 遵守学校纪律,维护学校声誉。
第四章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管理第九条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2. 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服务意识;3. 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执行力。
第十条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1. 严格执行学校规章制度,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进行;2. 积极开展服务工作,为学员、教师提供优质服务;3. 主动了解学校发展需求,提出合理化建议;4. 遵守学校纪律,维护学校形象。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第十一条学校对在培训、教学、管理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员、教师、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管理制度
![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be4723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d.png)
一、总则为了规范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的管理工作,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农民素质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管理委员会,负责学校的全面管理工作。
2. 设立教务处、培训部、后勤部等部门,分别负责教学、培训、后勤等工作。
三、学员管理1. 学员报名(1)学员自愿报名参加培训,需填写报名表,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2)报名后,教务处对学员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条件者予以录取。
2. 学员培训(1)培训课程设置合理,内容丰富,注重实践操作。
(2)学员按时参加培训,不得迟到、早退、旷课。
(3)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应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完成作业。
3. 学员考核(1)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2)考核不合格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考或重修。
四、教师管理1. 教师选拔(1)教师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2)教师需通过资格审查,方可担任培训工作。
2. 教师培训(1)定期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2)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拓宽知识面。
3. 教师考核(1)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取消教师资格。
(2)考核优秀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后勤管理1. 设备管理(1)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设备损坏或故障,及时报修。
2. 人员管理(1)后勤人员应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保证工作质量。
(2)后勤人员应积极配合教学工作,为学员提供优质服务。
六、经费管理1. 学校经费实行预算管理,合理分配使用。
2. 学校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公示,接受监督。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农民田间学校基地运行管理制度
![农民田间学校基地运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e3fda7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b.png)
一、总则为规范农民田间学校基地的运行管理,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农民技术技能提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本基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提高农民田间学校基地的运行效率,确保培训活动顺利进行。
2. 培养高素质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3. 优化培训资源配置,提高培训效果。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农民田间学校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基地的全面管理工作。
2. 设立教务部、培训部、后勤部、财务部等部门,分别负责教务管理、培训实施、后勤保障和财务管理等工作。
四、运行管理1. 教学管理(1)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对象等。
(2)组织专家、技术人员进行授课,确保培训质量。
(3)开展学员座谈,了解学员需求,改进培训工作。
2. 实践操作管理(1)建立实训基地,为学员提供实践操作场所。
(2)制定实训计划,确保学员在实践中掌握技术技能。
(3)组织学员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学员动手能力。
3. 后勤保障管理(1)负责基地的设施设备维护与管理。
(2)确保培训场地、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等满足培训需求。
(3)做好学员接待、食宿、交通等工作。
4. 财务管理(1)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合规。
(2)定期对财务进行审计,确保财务安全。
(3)做好培训收费、报销等工作。
五、制度保障1.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基地运行有序。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3.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培训效果。
4. 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总结,不断改进培训工作。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农民田间学校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管理制度范文
![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45162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b.png)
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管理制度范文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农业生产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特设立农民培训田间学校(以下简称田间学校)。
本制度旨在规范田间学校的管理和运行,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条田间学校的任务是组织农村地区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提升农民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三条田间学校的管理原则是民主、科学、公正、透明,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注重培养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四条田间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田间学校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地方政府为田间学校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第五条田间学校实行人员聘用制,包括全职教师、兼职讲师和外聘专家等。
聘用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
第六条田间学校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注重调动和依托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农民参与田间学校的管理和运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教育生态。
第二章组织建设第七条田间学校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学校的日常工作和管理。
管理机构设置办公室、教务处、后勤保障部等职能部门,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八条田间学校设立农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开展相关的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
中心设立科研团队,组织开展科技项目研究和成果推广。
第九条田间学校建立师资队伍,包括全职教师、兼职讲师和外聘专家等。
通过专业培训和考核选拔,确保授课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第十条田间学校与相关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组织和开展培训、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等活动。
建立健全的合作机制,加强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第十一条田间学校开设各类培训班、研讨会、讲座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和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三章培训管理第十二条田间学校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根据农民的需求和农业发展的要求,确定培训内容、目标和授课方式等。
农民田间学校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农民田间学校各项规章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12d1d8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13.png)
一、总则为了规范农民田间学校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农民田间学校设校长一名,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
2.设教务主任一名,负责教务管理工作。
3.设教务干事一名,负责课程安排、教学资料管理等工作。
4.设班主任若干名,负责学生管理、学习辅导等工作。
三、招生与入学1.招生对象:年满18周岁,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热爱农业生产的农民。
2.报名方式:现场报名或电话报名。
3.入学条件:通过学校组织的入学考试,成绩合格者。
四、教学与管理1.课程设置:根据农业生产需求,开设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课程。
2.教学方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教学时间:每周安排2-3次课程,每次课程时间为2-3小时。
4.考核制度:每门课程设置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总成绩达到60分以上为合格。
五、学生管理1.学生应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不得无故缺席。
2.学生应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维护学校形象。
3.学生应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帮互助。
4.学生应爱护公共财产,保持校园卫生。
六、师资队伍建设1.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农业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
2.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
七、经费管理1.学校经费来源包括政府拨款、企业赞助、学费等。
2.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财务纪律。
3.经费使用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得挪用、侵占。
八、附则1.本制度由农民田间学校校长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以上是农民田间学校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旨在为农民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中央农广校农民田间学校管理制度
![中央农广校农民田间学校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36b0c2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5.png)
一、总则为规范中央农广校农民田间学校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农民田间学校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学员管理1. 学员自愿参加农民田间学校学习活动,须具备一定的农业基础知识,并对农业生产有浓厚兴趣。
2. 学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农民田间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3. 学员应按时参加培训课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
4. 学员应服从班主任和辅导员的调度、安排、管理,不从事与学习无关的活动。
5. 学员应尊重教师,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完成作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6. 学员在学习期间,如需请假,应提前向班主任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请假。
7. 学员应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三、教师管理1. 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农业知识、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
2. 教师应认真备课,确保教学内容科学、准确、易懂。
3. 教师应按时上课,不得随意缺课。
4. 教师应关心学员学习,及时解答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教师应积极参与农民田间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四、课程管理1. 课程设置应围绕农业生产实际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课程内容应不断更新,紧跟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3. 课程安排应合理,确保学员有充足的学习时间。
4. 课程评价应客观公正,及时反馈学员学习效果。
五、实践基地管理1. 实践基地应具备良好的教学环境,满足学员实践需求。
2. 实践基地设施设备应齐全,确保学员安全。
3. 实践基地应定期维护,保持良好状态。
4. 实践基地应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六、经费管理1. 农民田间学校经费应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使用合理。
2. 经费使用应公开透明,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3. 经费管理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防止资金流失。
七、其他1. 农民田间学校应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农民田间学校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3. 农民田间学校应注重品牌建设,提升学校知名度。
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管理制度
![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255b92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f.png)
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管理制度为了更好的服务农民,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和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培训田间学校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农业培训模式。
田间学校作为一种基层农业培训平台,具有培训便民、传授实用技术、弥补农技服务缺口等优势,受到了农民的广泛欢迎。
然而,田间学校的管理制度一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探讨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的管理制度,对于提高田间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农民对于农业知识和技术的掌握,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培训机构管理制度(一)田间学校管理机构的设置1.1 田间学校管理委员会田间学校设立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学校的决策、统筹规划、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工作。
委员会成员包括学校领导、相关专家、企业代表、政府部门等相关人员,以确保学校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严谨。
1.2 学校管理部门田间学校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学校日常的管理工作,包括教学安排、教材选用、师资招聘、后勤保障等方面。
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管控学校的日常运行,确保教学、服务等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财务管理2.1 预算管理田间学校要设立专门的财务部门,负责编制年度预算、审批各项支出,确保田间学校的财务运作合理、透明,及时报账、公开预算,接受社会监督。
2.2 资金使用田间学校要建立健全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划拨经费应当依法、合规,资金支出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学生管理3.1 招生与报名田间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教育培训规定,确定招生范围、人数、选取招生对象,接收学员报名,确保报名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3.2 学籍管理田间学校要对学员进行学籍管理,确保学员学籍的真实性,定期公布学员学籍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3.3 学籍变动田间学校要建立学籍变动管理制度,确保学员转出、休学、退学的程序合规,学籍变动信息公开透明。
(四)教学管理4.1 教学安排田间学校要根据学员实际情况、课程特点等,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确定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内容等,确保教学质量。
田间农民学校规章制度
![田间农民学校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531cab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c.png)
田间农民学校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的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农民学员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田间农民学校全体学员和教职员工,必须遵守并执行。
第三条学校全体学员和教职员工都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章程,保护学校财产,维护学校声誉,共同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第四条学校遵循"以学员为本,教育为先,管理为重,服务为要"的原则,积极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努力为学员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学员全面发展。
第五条学校贯彻"三全育人"的办学思路,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六条学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
第七条学校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明确各项管理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教职员工和学员的管理和服务,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第八条学校加强校园文明建设,提倡文明礼仪,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章学习规定第九条学员要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配合老师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后复习,按时完成作业和实验,提高学习效果。
第十条学员要尊重老师,服从教师教学管理,严禁旷课、迟到、早退、走神等现象,自觉遵守学校纪律,不得打扰教学秩序。
第十一条学员要爱护教室和学习用具,保持教室卫生,不得在课堂上嬉闹,不得擅自离开教室,文明用餐,不得在教室内吃零食。
第十二条学员要尊重学长学姐,相互帮助,团结友爱,不得违反班级规章制度,不得欺负弱小,不得传播负面信息,不得组织非法活动。
第十三条学员要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十四条学员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农民田间学校管理制度范本
![农民田间学校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ed0d75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d.png)
一、总则为加强农民田间学校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技能的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二、招生与入学1. 农民田间学校面向自愿参加的农民招生,报名者需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在18岁以上,60岁以下;(2)具备初中及以上学历;(3)有志于从事农业生产,提高自身科技素质。
2. 招生工作由学校招生办公室负责,招生办公室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报名者予以录取。
三、教学管理1. 农民田间学校设置专业课程,包括农业技术、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
2. 教学计划由教务处制定,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水平的理论知识,学校将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
4. 学员应按时参加课程学习,不得无故缺课。
5. 学校实行学分制,学员完成规定学分后,可获得结业证书。
四、考勤与请假1. 学员应遵守学校纪律,按时参加课程学习,不得迟到、早退、旷课。
2. 学员因特殊原因需请假,应提前向班主任请假,经批准后方可离校。
3. 请假期间,学员需自行安排学习,确保不影响课程进度。
五、考核与评价1. 学校对学员实行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2. 学员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结业证书。
3. 学校设立优秀学员评选制度,对表现优秀的学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奖励与惩罚1. 对表现优秀、成绩优异的学员,学校将给予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奖品等。
2. 对违反学校纪律、影响教学秩序的学员,学校将给予警告、记过等处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农民田间学校制定,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3.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农民田间学校所有。
农民田间培训管理制度
![农民田间培训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1beb6f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3.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科技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所有参与农民田间培训的农民、农业技术员、培训教师等相关人员。
第三条农民田间培训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3. 坚持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农民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培训;4. 坚持开放共享,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提高培训效果。
第二章培训内容与方式第四条农民田间培训内容主要包括:1. 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等;2. 农业生产管理知识,如病虫害防治、作物栽培、土壤改良等;3. 农业政策法规、农业市场信息等;4. 农民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
第五条农民田间培训方式包括:1. 课堂讲授: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理论讲解;2. 实地操作:组织农民到田间进行实地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 观摩学习:组织农民参观先进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学习先进经验;4.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提高农民解决问题的能力;5. 互动交流:组织农民进行讨论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提高。
第三章培训组织与管理第六条农民田间培训工作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七条培训组织单位应当做好以下工作:1. 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内容、时间、地点等;2. 组织培训教师,确保培训质量;3. 宣传培训政策,扩大培训覆盖面;4. 建立培训档案,对培训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5.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改进培训工作。
第八条培训教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2. 热爱农业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3. 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第四章培训考核与奖励第九条农民田间培训考核采取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第十条对考核合格者,颁发培训证书,作为其参加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农民科技培训学校管理制度
![农民科技培训学校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034b07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5.png)
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农民科技培训学校的管理,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农民科技素质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农民科技培训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人为本、服务农民、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
二、组织架构第四条农民科技培训学校设立校务委员会,负责学校的全面管理工作。
第五条校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教务处、培训部、财务部、后勤部等部门。
三、培训课程管理第六条培训课程设置应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实用性。
第七条培训课程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性:课程内容科学、准确,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二)实用性:课程内容与农民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关;(三)创新性:课程内容不断更新,适应农业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第八条培训课程开发流程:(一)收集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确定培训课程方向;(二)组织专家论证,确定课程设置;(三)编写课程大纲、教材;(四)进行课程试讲、修改;(五)正式发布课程。
四、师资管理第九条师资队伍建设应注重以下原则:(一)高学历、高职称;(二)实践经验丰富;(三)热爱农业教育事业。
第十条师资选拔与聘用:(一)公开招聘,严格选拔;(二)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三)定期组织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五、培训管理第十一条培训对象为农民、农业企业职工、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等。
第十二条培训方式包括:(一)集中培训;(二)远程培训;(三)田间实训;(四)现场观摩。
第十三条培训流程:(一)报名登记;(二)课程安排;(三)教学实施;(四)考核评价;(五)证书颁发。
六、财务管理第十四条财务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合规;(二)公开透明;(三)节约高效。
第十五条财务收支管理:(一)严格执行国家财政政策和财务制度;(二)合理编制财务预算,严格控制支出;(三)定期进行财务审计,确保财务安全。
七、安全管理第十六条培训学校应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培训过程中人员、设施、设备安全。
第十七条安全管理措施:(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二)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三)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四)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上报、处理。
田间学校管理制度
![田间学校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83abd2f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f.png)
田间学校管理制度田间学校管理制度【导言】田间学校是一种特殊的学校形式,将学生带到田间地头进行农事劳动和农村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实践能力和农业科技知识。
为了保障田间学校的顺利开展,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以确保教学、生活、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有序进行。
本文将就田间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详细说明。
【一、教学管理制度】1. 课程安排(1)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实际情况,制定课程表,并严格按照课程表进行教学。
(2)课程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操作,理论教学通过讲解和讨论等方式进行,实践操作通过田间劳动和农业实践活动进行。
(3)课程安排上要合理分配时间,保证学生既能充分参与田间劳动,又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
2. 教学计划(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教学目标,制定每期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重点和重要内容。
(2)教学计划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3. 教学方法(1)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研讨、实践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2)重视实践教学的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农事劳动和农村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4. 教师管理(1)教师应具备农业科技知识和田间学校教学经验,能够熟练掌握田间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教师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其他教师和学生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3)制定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标准,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评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二、生活管理制度】1. 住宿管理(1)田间学校的学生需要住宿,学校应提供安全、整洁、舒适的住宿环境。
(2)学生宿舍要进行区别性管理,男女生宿舍分开,并设置相应的监管人员,确保学生的安全和秩序。
2. 饮食管理(1)学校要提供健康、营养、多样的膳食,保证学生的饮食安全和健康。
(2)合理安排饮食时段,严格控制食品浪费现象,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3. 卫生管理(1)学校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消毒,清洁学生宿舍、教室、厕所等场所。
田间培训学校培训制度
![田间培训学校培训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5fd883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3.png)
一、培训目标1. 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 增强农民的科技素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3. 推广农业新技术、新理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对象1. 农村种植、养殖大户;2.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3. 农村基层干部;4. 有意愿学习农业技术的农民。
三、培训内容1. 农业基础知识:农作物种植、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等;2. 农业科技知识:农业现代化、绿色发展、农业机械化等;3. 农业政策法规:农业补贴、农村土地政策、农产品质量安全等;4. 农业经营与管理:农业合作社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品牌建设等。
四、培训方式1. 课堂教学:邀请农业专家、教授进行授课,讲解农业技术知识;2. 田间实训:组织学员到田间地头进行实际操作,学习农业技术;3. 现场观摩:组织学员参观农业示范基地、科技园区,学习先进经验;4. 线上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远程教育,方便学员随时学习。
五、培训时间1. 课堂教学:每月举办1-2次,每次2-3天;2. 田间实训:每季度举办1次,每次3-5天;3. 现场观摩:每年举办1-2次,每次3-5天;4. 线上培训:根据学员需求,随时开展。
六、培训师资1. 邀请农业专家、教授担任主讲教师;2. 招募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村基层干部担任助教;3. 邀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分享实践经验。
七、培训考核1. 课堂学习:通过课堂提问、作业等方式进行考核;2. 田间实训:通过实际操作、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考核;3. 现场观摩:通过座谈、交流等方式进行考核;4. 线上培训:通过在线测试、作业提交等方式进行考核。
八、培训保障1. 提供培训场地、设施设备;2. 提供培训教材、资料;3. 提供交通、食宿保障;4. 建立培训档案,跟踪学员学习进度。
通过实施以上培训方案,旨在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科技素养,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管理制度
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的管理工作,提高培训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是指政府或农业机构为了提高农民
的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培养一批现代化农民所设立的农田中的培训机构。
第三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的管理原则是: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的目标是培养一批现代化农民,提
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科学素养。
第二章机构设置与权限
第五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的主体机构由政府或农业机构设立,依法组织,负责农民培训的具体工作。
第六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的具体设置、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
应根据实际需要和政策规定,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
第七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应设立管理委员会,由政府有关部
门、农业专家、农民代表、专业培训机构的代表组成,负责协调解决学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八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应设立教务处、后勤保障处、信息管理处等职能部门,分工协作,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后勤保障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第九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应设立监督检查部门,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培训效果等进行定期监督检查,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行和质量保证。
第十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应建立健全师资力量,配备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专业基础。
第三章培训内容与方法
第十一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的培训内容应结合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和农民的实际需要,着重培养农民的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能力。
第十二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的培训方法应以实践为主,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加农民的学习积极性和培训效果。
第十三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如讲座、实地考察、实践操作、交流学习等,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第十四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应注重培养农民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推动农业科技的应用和创新,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学校管理
第十五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加强
对学生的日常管理,确保学生的学习秩序和安全。
第十六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应建立健全课程管理制度,明确
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的要求。
第十七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
对教师的培养和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第十八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应建立健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保证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后勤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利用。
第十九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
对经费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经费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第五章资料和信息管理
第二十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信息和档案管理
制度,详细记录学生的基本情况、培训经历和成绩情况。
第二十一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应建立健全学校档案管理制度,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运行情况进行详实记录。
第二十二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师信息和档案管
理制度,记录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学经验和专业水平。
第二十三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应建立健全学术成果和教学资源管理制度,保护学术成果和教学资源的知识产权。
第六章质量保障和评估
第二十四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应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培训质量和培训成果。
第二十五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学质量评估,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七章法律法规与责任追究
第二十六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国家农业政策和农民工作方针。
第二十七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应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学校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管理制度与本制度不符的部分, 按本制度执行。
第二十九条对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由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第三十条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管理委员会所有。
第三十一条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有效,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应立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