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导管拔管专家共识
气管导管拔管的共PPT课件
14
•
谢谢
15
16
17
18
故拔管前需要考虑面罩通气的可行性。可以使用 普通喉镜、可视喉镜或纤支镜检查有无水肿、出 血、血凝决、外伤或气道扭曲。 • 2)喉:套囊放气试验可以用来评估声门下口径, 判断有无气道水肿。 气囊压力超过30cmh2o粘膜 血管血流减少应维持25-30之间。简单方法最小闭 合实验:边注气边听漏气音,直到听不到漏气音 为止。
12
• 拔管后延迟并发症 • 1.咽喉并发症 • 1)咽炎喉炎 • 2)喉水肿,声门下水肿 • 3)声带麻痹 • 4)声带肉芽肿 • 5)杓状软骨脱位
13
• 2.气道并发症: • 导管气囊压力过高,粘膜受压时间过长。
尤其低血压时,易造成粘膜坏死,多在拔 管后数月出现需要进行气管成形术 • 3.经鼻插管并发症
的气道在诱导期间无特殊,手术过程中气道保持 正常,如拔管后需再次气管插管容易,患者常规 禁食且不存在一般危险因素。 • (2)“高风险“拔管:指患者存在术前为困难气 道、术中气道恶化、术后插管受限、饱胃、合并 一般风险因素等一项或多项气管拔管风险因素, 拔管后常需要再次插管且再次插管困难的情况
6
• 二、拔管准备 • (1)上呼吸道:拔管后有上呼吸道梗阻的可能性,
•
9
• 四、拨管后处理 • 所有的气管拨管均应由麻醉医生执行,存
在气道风险的患者运送至恢复室或ICU时, 途中应有麻醉医生陪同。
• 存在气道损害的患者应该给予湿化的氧气, 同时监测呼气末CO2。鼔励患者深吸气或 者咳出分泌物,阻塞性睡眼呼吸暂停综合 征患者最好保留气管导管进入ICU监护。
气管插管拔管指征知识讲解
(2) 拔管需注意
• 1) 拔管前必须先吸净口腔及鼻咽腔内分泌 物;更换吸痰管后,再吸净 气管导管内及气 管内分泌物,在气管内操作每次不超过10 秒。 2) 拔管时应将吸痰管放入气管导管内 并超出导管远端,然后保持负压 边吸边拔, 一同拔出。 3) 拔管后立即面罩给氧,观察 呼吸、循环稳定后方可离开。
(2) 拔管需注意
• 应警惕原已存在的气道情况,并可能需要 再次气管内插管。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气管导管拔管指征
(1) 拔管的指征பைடு நூலகம்
• 1) 拔管:所有需要插管的指征消除,即气管 分泌物明显减少,患者意识 恢复,自主呼 吸恢复良好,吞咽、咳嗽反射良好,双肺 呼吸音正常,呼吸频率成人14〜20次 分,通气量恢复到正常水平,脱离吸氧后 无明显缺氧现象,PaO2正常。
(1) 拔管的指征
• 2) 间歇指令通气的频率< 10次分,压力型 呼吸机的气道峰压< 18 mmHg,吸30%氧 时血气基本正常,潮气量大于300ml,呼吸 频率小于30/min。
2023气管插管的管理专家共识
2023气管插管的管理专家共识本文旨在总结和提供2023年气管插管的管理专家共识。
以下是我们对于该专题的要点和建议:1. 插管前评估:- 在进行气管插管前,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结果。
- 确定插管的目的和适应症,以确保插管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麻醉方法选择:-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或全程监测。
- 选择麻醉方法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疼痛敏感度等因素。
3. 插管技术:- 使用适当的设备和技术进行气管插管,确保插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执行标准的无菌操作,以减少感染风险。
4. 导管选择:- 根据患者的特定需求,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包括尺寸和材料。
- 遵循相关的导管置入指南和建议。
5. 生命支持:- 在插管后,应提供适当的生命支持措施,包括气道管理、呼吸机设置和监测等。
- 定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气道通畅情况。
6. 监测和处理并发症:- 在插管过程中和插管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状况,及时处理并发症,如误吸、气胸等。
- 提供适当的护理和药物支持,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7. 拔管和后续护理:- 在患者适应情况下,根据临床评估结果和相关指标,及时进行插管拔管。
- 提供适当的后续护理和康复计划,保障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以上是本文对于2023年气管插管的管理专家共识的总结。
这些建议旨在提供全面和安全的气管插管管理实践,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医务人员在实施这些指导时应始终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
请注意,本文仅为一般性信息,具体操作应根据医务人员的专业判断和实际情况进行。
气管导管拔管的专家共识()PPT培训课件
气管拔管主要包括四个阶段
• 1、初步计划; • 2、拔管准备; • 3、实施拔管; • 4、拔管后处理。
一、初步计划
1. 气道拔管危险因素的评估 (1) 气道危险因素 A. 困难气道病人: ① 已预料的 ② 未预料的 ③ 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加剧的困难气道。包括病态肥胖、阻塞性睡眠暂
•D. 气道交换导管 (Airway exchange catheter,
四、拔管后处理
•1. 人员配置和 交流:
•预警信号包括喘鸣、 阻塞性通气症状和躁 动以及手术创面引流
• 5. 气道损害病人的呼吸管理:应该给予湿化的氧气,同时 监测呼气末CO2。应高度警惕创面的出血和呼吸道的梗阻, 拔管后,鼻咽通气道可改善上呼吸道梗阻;头高位或半坐 位能减轻膈肌上抬所致的功能残气量降低;皮质激素能减 轻气道损伤所致的炎症性水肿,但是对于颈部血肿等机械 性梗阻无效。
(1) 相对安全 拔管
• C. 喉罩替换技术:
• 适用于气管导管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刺激可 能影响手术修复效果的病人。
• 吸烟、哮喘等其他气道高敏病人可能更有 好处。
• 饱胃风险的病人不适用。
• 该技术需要反复的练习和谨慎的态度,足 够的麻醉深度是避免喉痉挛的关键。插管 型喉罩亦可应用于气管拔管,纤支镜定位 和引导再插管更容易。
• 6. 镇痛:良好的镇痛可促进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 但是要避免或谨慎使用镇静药物。同时抗呕吐的 药物是十分必要的。
•(1) 上呼吸道:
•2. 评估并优化 病人的一般情
三、 实施拔管
• 拔管前麻醉医生要制定一套方案来应对拔 管失败的突发情况,方案的制定要依据手 术、病人情况以及麻醉医师的技术和经验 综合判断。
最新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
拔管需要注意的问题
(5)牙垫:牙垫可防止麻醉中患者咬合气管导管导致气道梗阻。 (6)拔管时机:根据拔管时机可将气管拔管分为清醒和深麻醉下拔
管。清醒拔管总体上来说更安全,患者的气道反射和自主呼吸已 经恢复。深麻醉拔管能减少呛咳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波动,但是可 增加上呼吸道梗阻的理且误吸风险较低的患者。
• 理想的气管拔管方法应该是待患者自主呼吸完全恢复,在可控、 分步且可逆的前提下拔除气管导管。
拔管需要注意的问题
所有的拔管操作都应该尽量避免干扰肺通气,保证氧供。
(1)氧储备:拔管前需建立充分的氧储备,以维持拔管后呼吸暂停时机体 的氧摄取,同时可以为进一步气道处理争时间。
(2)体位:目前主要倾向于头高脚低位和半侧卧位。头高脚低位位尤其适 用于肥胖患者,左侧卧位头低位常用于饱胃患者。
“高风险“拔管
• 指患者存在术前为困难气道、术中气道恶化、术后插管受限、 饱胃、合并一般风险因素等一项或多项气管拔管风险因素,拔 管后常需要再次插管且再次插管困难的情况。
拔管准备
• 1、评价并优化气道情况 • 2、评估并优化患者的一般情况 • 3、评估并优化拔管的物质准备
实施拔管
• 拔管前的评估和准备是非常重要的。拔管后的 目标是保证患者 维持有效的通气,避免气道刺激。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
主要内容
初步计划 拔管准备 实施拔管 拔管后处理
初步计划
初步拔管计划应该在麻醉诱导前制定,并于拔管 前时刻保持关注。该计划包括对气道和危险因素的评估。 大体上气管拔管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两大类。
气道拔管危险因素的 评估
气道拔管危险因素的 评估
“低风险“拔管
• 指常规拔管操作,患者的气道在诱导期间无特殊,手术过程中 气道保持正常,如拔管后需再次气管插管容易,患者常规禁食 且不存在一般危险因素。
气管插管拔管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共识的主要内容解读
拔管指征
共识明确规定了拔管的指征,包 括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功能、 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要求,为临 床医生提供了明确的拔管标准。
拔管操作流程
共识详细描述了拔管操作的流程, 包括拔管前的评估、准备、操作 步骤以及拔管后的护理等方面的 要求,为护理人员提供了规范化 的操作指南。
护理措施
气管插管拔管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患者呼吸功能恢复良好,能够自主呼 吸并维持正常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道 分泌物减少或能够自行咳出,无严重 的肺部感染等。
禁忌症
患者存在严重的呼吸道狭窄、喉头水 肿、气道分泌物过多或呼吸道出血等。
气管插管拔管前的评估
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 和度、胸廓起伏等指标,评估
放松气囊
适当放松气囊,减少对气管的 压迫。
拔除插管
在医生或指导下,缓慢拔除插 管,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面罩给氧
拔管后给予面罩给氧,确保患 者能够正常呼吸。
拔管后的护理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情况以及是 否有并发症发生。
心理护理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紧张情绪。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或呼 吸困难。
通知医生
准备用具
患者准备
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 意识状态、呼吸情况以
及是否有拔管指征。
在拔管前,通知医生, 确保医生在场指导或授权。
准备必要的拔管用具, 如吸痰器、面罩、氧气等。
告知患者及家属拔管的 相关事项,安抚患者情
绪,确保患者合作。
拔管操作步 骤
01
02
03
04
吸净痰液
气管导管拔除相关知识
气管导管拔除相关知识
嘿,今天咱们来聊聊气管导管拔除这件事儿。
气管导管在医疗中可是个重要的东西呢,不过到了该拔除的时候,也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呢,拔除气管导管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决定的。
医生得综合好多因素,像患者的病情啊,呼吸功能恢复得咋样啦之类的。
我觉得这一点真的很关键!从我的经验来看,如果不把这些因素考虑周全,那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比如说,要是患者的呼吸还很虚弱,就急着拔除导管,那可就糟了!
当决定要拔除气管导管的时候,也有一些小要点哦。
在这之前,医护人员可能会对患者做一些评估,像是看看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强不强。
这部分其实还蛮简单的,但别忘了前面提到的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哦!有时候,患者可能看起来呼吸还可以,可是其他方面的情况还不太稳定呢。
这是不是让你觉得挺复杂的呀?
那拔除之后要观察些什么呢?呼吸状况肯定是重中之重啦,还有患者有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之类的。
你看,这整个过程就像一个链条,一环扣着一环,缺了哪一环都不行!这是不是让你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呢?
关于气管导管拔除的知识,其实还有很多细节,不过咱们今天就先聊到这儿。
希望大家对这个事儿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如果以后有机会深入学习或者遇到相关的情况,可一定要多想想今天咱们聊的这些内容哦!。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PPT38页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8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气管导管拔管的专家共识2014讲解
气管导管拔管的专家共识(2014)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马武华邓小明左明章田呜(负责人)刘进张富军易杰姜虹高学(执笔人)鲍红光目录一、初步计划二、拨管准备三、实施拨管四、拨管后处理气管导管的拨管是麻醉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关健的阶段,尽管拨管相关并发症大多较轻微,但有些并发症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致死,麻醉医生需要面临巨大的挑战。
过去20余年,由于各国困难气道管理指南的发布和普及以及多种气道管理工具的不断出现与更新,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和死亡率得到明显降低。
然而,同时期气管拨管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无明显改变。
由于循证依据的缺乏,气管拨管指南的制定和普及相对滞后。
与困难气管插管的识别和处理相比,麻醉医生对气管拨管重要性的认识常常不足。
缺乏有效的气管插管策略、对气管拨管的困难程度和风险评估不足以及气管方案的失败是造成气管拨管相关并发症的常见原因。
因此必须规范气管拨管的策略和方法以降低气管并发症,提高其安全性。
气管拨管主要包括四个阶段:①初步计划②;拨管准备;③实施拨管;④拨管后处理(图21-1)一、初步计划初步拔管计划应该在麻醉诱导前制定,并于拨管前时刻保持关注。
该计划包括对气道和危险因素的评估。
大体上气管拨管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两大类。
1、气道拨管危险因素的评估(1)气道危险因素A、困难气道患者:诱导期间已预料的和未预料的,以及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加剧的困难气道包括病态肥胖、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以及饱胃的患者等。
B、围手术期气道恶化:例如,解剖结构的改变、出血、血肿、手术或创伤导致的水肿以及其他非手术因素。
甲状腺手术、颈动脉剥离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颈深部感染、颈椎手术、血管性水肿、后颅窝手术、气管切除术以及长期气管插管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因为拨管后再次气管插管往往比第一次插管理更加困难,且常常合并面罩通气困难。
C、气道操作受限制:插管时气道在可操作范围内,术后因为各种固定装置导致气道操作困难或无法进行,如与外科共用气道、头部或颈部活动受限(下颌骨金属丝固定、植入物固定和颈椎固定等)。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
不安全拨管
A、延迟拨管:气道损害严重
B、气管切开:患者由于预先存在的气道问题、 手术(如游离皮瓣重建 术)、肿瘤、水肿以 及出血可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保持气 道通畅时,应考虑行气管切开 。
拔管后处理
拔管后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并发症并不只局限发生于气管拔管后即刻,拔管后仍 应持续管理监测,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人员配置和交流 2、监测和预警信号
3、设备
4、转运 :所有的气管拨管均应由麻醉医生执行 ,“高风险’拨管应该在手术 室内执行 5、气道损害患者的呼吸管理 6、镇痛
THANK YOU .
放映结束!
欢迎批评指导!!
ppt资料 2019 14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感谢聆听!
“高风险“拔管
• 指患者存在术前为困难气道、术中气道恶化、术后插管受限、 饱胃、合并一般风险因素等一项或多项气管拔管风险因素,拔 管后常需要再次插管且再次插管困难的情况。
拔管准备
• 1、评价并优化气道情况
• 2、评估并优化患者的一般情况 • 3、评估并优化拔管的物质准备
实施拔管
• 拔管前的评估和准备是非常重要的。拔管后的 目标是保证患者 维持有效的通气,避免气道刺激。
拔管需要注意的问题
所有的拔管操作都应该尽量避免干扰肺通气,保证氧供。 (1)氧储备:拔管前需建立充分的氧储备,以维持拔管后呼吸暂停时机体 的氧摄取,同时可以为进一步气道处理争时间。 (2)体位:目前主要倾向于头高脚低位和半侧卧位。头高脚低位位尤其适 用于肥胖患者,左侧卧位头低位常用于饱胃患者。 (3)吸引:理想情况应该在足够麻醉深度下使用喉镜辅助吸引,特别是那 些口咽部存在分泌物、血液及手术碎片污染的患者。 (4)肺复张措施:保持一定的呼气末正压(PEEP)及肺活量呼吸等肺复张 措施可暂时性地减少肺不张的发生,在吸气高峰同时放松气管导管套囊并 随着发生的正压呼气拔出气管导管,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并减少喉痉挛 和屏气的发生率。
气管导管拔除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呼吸困难的预防与处理
总结词
拔管后呼吸困难也是常见的并发 症,可能由于喉头水肿、气道分 泌物潴留等原因引起,需密切观
察并及时处理。
预防措施
拔管前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无 大量分泌物潴留;拔管后鼓励患 者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处理方法
对于轻度呼吸困难,可给予吸氧、 雾化吸入等治疗;对于重度呼吸 困难,应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 术。
气管导管拔除专 家共识护理课件
目录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医护人员对气管 导管拔除的认知和操 作水平,确保患者安 全。
规范气管导管拔除的 护理操作,降低并发 症的发生率。
针对气管导管拔除过 程中的常见问题,提 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气管导管拔除的重要性
气管导管拔除是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拔除方法和护理对于患者的康 复至关重要。
拔管盘、吸氧装置、吸痰装置、面罩、 胶带等。
02
评估患者情况
确认患者符合拔管指征,了解拔管注 意事项。
01
03
拔管前准备
给予患者充分吸氧,确保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使用吸痰装置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拔管后处理
清洁患者颈部及周围皮肤,贴上无菌 敷料,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
05
04
拔管操作
解开固定气切导管的胶带,缓慢拔出 导管,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 时处理异常情况。
活动指导
鼓励患者尽早活动,以促进血液 循环、预防血栓形成和肺部感染。
呼吸道护理吸氧ຫໍສະໝຸດ 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给予吸氧,以维持正常血氧饱和度。
呼吸道湿化
使用雾化吸入、气管内滴注等方式进行呼吸道湿化,以保持 呼吸道通畅。
疼痛管理与心理支持
气管导管拔管的专家共识
气管导管拔管的专家共识(2014)2015-02-11 07:18 来源:编辑:麻晓点击: 534气管导管拔管的专家共识马武华,邓小明,左明章,田鸣(负责人),刘进,张富军、易杰、姜虹、高学(执笔人)、鲍红光、薛张纲气管导管的拔管是麻醉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尽管拔管相关并发症大多较轻微,但有些并发症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致死,麻醉医生需要面临巨大的挑战。
过去20余年,由于各国困难气道管理指南的发布和普及以及多种气道管理工具的不断出现与更新,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和死亡率得到明显降低。
然而,同时期气管拔管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无明显改变。
由于询证依据的缺乏,气管拔管指南的制定和普及相对滞后。
与困难气管插管的识别和处理相比,麻醉医生对气管拔管重要性的认识常常不足。
缺乏有效的气管拔管策略、对气管拔管的困难程度和风险评估不足以及气管拔管方案的失败是造成气管拔管相关并发症的常见原因。
因此,必须规范气管拔管的策略和方法以降低气管拔管并发症,提高的安全性。
一、初步计划气管拔管主要包括四个阶段:①初步计划;②拔管准备;③实施拔管;④拔管后处理(图1)。
初步拔管计划应该在麻醉诱导前制定,并于拔管前时刻保持关注。
该计划包括对气道和危险因素的评估。
大体上气管拔管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两大类。
1. 气道拔管危险因素的评估(1)气道危险因素A. 困难气道病人:诱导期间已预料的和未预料的,以及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加剧的困难气道。
包括病态肥胖、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以及饱胃的病人等。
B. 围术期气道恶化:插管时气道正常,但在围手术期发生变化。
例如,解剖结构的改变、出血、血肿、手术或创伤导致的水肿以及其他非手术因素。
甲状腺手术、颈动脉剥离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颈深部感染、颈椎手术、血管性水肿、后颅窝手术、气管切除术以及长期气管插管的病人需要特别注意,因为拔管后再次气管插管往往比第一次插管更加困难,且常常合并面罩通气困难。
C. 气道操作受限制:插管时气道在可操作范围内,术后因为各种固定装置导致气道操作困难或无法进行,如与外科共用气道、头部或颈部活动受限(下颌骨金属丝固定、植入物固定和颈椎固定等)。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 ppt课件
拔管需要注意的问题
(5)牙垫:牙垫可防止麻醉中患者咬合气管导管导致气 道梗阻。
(6)拔管时机:根据拔管时机可将气管拔管分为清醒和 深麻醉下拔管。清醒拔管总体上来说更安全,患者的气 道反射和自主呼吸已经恢复。深麻醉拔管能减少呛咳以 及血流动力学的波动,但是可增加上呼吸道梗阻的机率。 深麻醉拔管是一种更高级的技术,常应用于气道容易管 理且误吸风险较低的患者。
不安全拨管
A、延迟拨管:气道损害严重 B、气管切开:患者由于预先存在的气
道问题、手术(如游离皮瓣重建 术)、 肿瘤、水肿以及出血可能在较长的一 段时间内无法保持气道通畅时,应考 虑行气管切开 。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
拔管后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并发症并不只局限发生于气 管拔管后即刻,拔管后仍应持续管理监测,注意以下几 方面问题: 1、人员配置和交流 2、监测和预警信号 3、设备 4、转运 :所有的气管拨管均应由麻醉医生执行 ,“高 风险’拨管应该在手术室内执行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
初步拔管计划应该在麻醉诱导前制定,并于拔管 前时刻保持关注。该计划包括对气道和危险因素的评估。 大体上气管拔管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两大类。
气道拔管危险因素的 评估
气道拔管危险因素的 评估
“低风险“拔管
• 指常规拔管操作,患者的气道在诱导期间无特殊,手术过程中 气道保持正常,如拔管后需再次气管插管容易,患者常规禁食 且不存在一般危险因素。
“高风险“拔管
• 指患者存在术前为困难气道、术中气道恶化、术后插管受限、 饱胃、合并一般风险因素等一项或多项气管拔管风险因素,拔 管后常需要再次插管且再次插管困难的情况。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
• 1、评价并优化气道情况 • 2、评估并优化患者的一般情况 • 3、评估并优化拔管的物质准备
气管导管拔管的专家共识
气管导管拔管的专家共识()————————————————————————————————作者: ————————————————————————————————日期:气管导管拔管的专家共识(2014)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马武华邓小明左明章田呜(负责人)刘进张富军易杰姜虹高学(执笔人)鲍红光目录一、初步计划二、拨管准备三、实施拨管四、拨管后处理气管导管的拨管是麻醉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关健的阶段,尽管拨管相关并发症大多较轻微,但有些并发症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致死,麻醉医生需要面临巨大的挑战。
过去20余年,由于各国困难气道管理指南的发布和普及以及多种气道管理工具的不断出现与更新,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和死亡率得到明显降低。
然而,同时期气管拨管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无明显改变。
由于循证依据的缺乏,气管拨管指南的制定和普及相对滞后。
与困难气管插管的识别和处理相比,麻醉医生对气管拨管重要性的认识常常不足。
缺乏有效的气管插管策略、对气管拨管的困难程度和风险评估不足以及气管方案的失败是造成气管拨管相关并发症的常见原因。
因此必须规范气管拨管的策略和方法以降低气管并发症,提高其安全性。
气管拨管主要包括四个阶段:①初步计划②;拨管准备;③实施拨管;④拨管后处理( 图21-1)一、初步计划初步拔管计划应该在麻醉诱导前制定,并于拨管前时刻保持关注。
该计划包括对气道和危险因素的评估。
大体上气管拨管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两大类。
1、气道拨管危险因素的评估(1)气道危险因素A、困难气道患者:诱导期间已预料的和未预料的,以及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加剧的困难气道包括病态肥胖、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以及饱胃的患者等。
B、围手术期气道恶化:例如,解剖结构的改变、出血、血肿、手术或创伤导致的水肿以及其他非手术因素。
甲状腺手术、颈动脉剥离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颈深部感染、颈椎手术、血管性水肿、后颅窝手术、气管切除术以及长期气管插管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因为拨管后再次气管插管往往比第一次插管理更加困难,且常常合并面罩通气困难。
预防成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2018专家共识 谢文亮版
第三部分预防成人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实践一综合判断UEE风险1识别UEE高危因素1.1高危人群男性患者、老年患者较其他人群易发生UEE(IIIb)。
患者身体移动(lla)、意识水平较高(格拉斯哥昏迷评分>9分)(lllb),以及任何原因使患者处于焦虑、躁动、谵妄、激惹状态(lllb)都是UEE的重要危险因素。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高危人群,及时评估患者肌力、意识状态及谵妄程度(IIa).1.2镇痛、镇静不充分患者疼痛、镇痛不及时0,-(lllb;llld)、镇静不足(lllb)等会增加UEE风险。
临床护士应加强镇痛、镇静效果的观察,与医生密切沟通配合。
1.3延迟拔管临床治疗过程中,未按照拔管指征及时拔管容易导致UEE(IVa),原因主要包括临床医生缺乏判断标准、医护未能及时评估及有效沟通等。
应由主管医生、呼吸治疗师与临床护士共同合作,及时沟通,准确判断拔管指征,预防延迟拔管。
1.4不恰当的约束身体约束不充分、不恰当的使用身体约束、约束器具或约束部位选择不当会增加UEE风险lllb)。
此外,患者对约束不了解也可能增加UEE发生风险(lllb).1.5固定失效气管插管固定的方法及固定的牢固情况与UEE发生密切相关(lllb)。
不合适的固定材料及固定方法,在患者气道分泌物过多、气道吸引、患者身体移动(如搬动、翻身等)对呼吸机管道造成牵拉等情况下可能导致UEE发生(lla;lllb)。
1.6舒适度不足气管插管患者常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多种刺激如口干、疼痛、体位不适、约束不当、焦虑、烦躁等,导致患者的舒适度水平降低,会增加UEE风险。
2评估UEE风险2.1常用风险评估工具UEE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各种因素叠加会进一步增加UEE风险。
因此,有效评估是预防UEE的首要环节,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肌力、意识状态、镇静、谵妄、疼痛程度。
2.1.1肌力评估:建议采用MRC肌力评估量表(IVa)。
2.1.2意识状态评估:建议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 (IVd).2.1.3镇静程度评估:建议采用Richmond 躁动镇静量表(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RASS)(IIa).2.1.4谵妄评估:建议采用ICU谵妄评分表(The 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ntensive Care Unit,CAM-ICU)或重症监护谵妄筛查量(Intensive Care Delirium Screening Checklist,ICDSC)(V;IIa;IIa).RASS>-2分且具有谵妄相关危险因素的ICU患者应常规进行谵妄监测.CAM-ICU阳性或ICDSC≥4分诊断为谵妄。
成人气管切开拔管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一、说话瓣膜佩戴及训练
(二)对吞咽功能及拔管的影响 一项 Meta 分析显示,与未佩戴说话瓣膜的患者比较,佩戴说话瓣膜者误吸频
次降低,气道分泌物减少通气功能改善[s8]。Ohmae 等[S] 研究表明,佩戴说话瓣 膜可显著改善气管切开患者喉部分泌物渗漏及自主清除能力,但对咽部残留、喉 上抬、吞咽启动延迟及误吸等无明显影响。
一、气道湿化
(二)气道湿化量和种类 正常成人每日气道失水约200 ml/d,而气管切开患者每日气道失水达800 ml/d以上。呼吸机
配置的加热湿化器每天湿化量应>250 ml,湿化速度以10~20 ml/h为宜。但确切的量仍需根据室 温、空气湿度、通气量以及患者的体温、出入量、痰液的黏稠度等因素而定,以痰液稀薄容易咳出 或被吸出为宜。
推荐意见11:应定时进行口腔护理,减少口腔细菌定植菌繁殖,为早期 拔除气管套管创造有利条件(A级推荐,1a级证据)。
第三部分 |
拔管前肺康复治疗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通气且自主气道保护能力良好,可将气囊完全放气。一项RCT亦显 示,对于连续2 d自主呼吸≥12 h/d且气道误吸风险较低的气管切 开患者,将气囊完全放气可明显降低其呼吸系统感染率并促进患 者吞咽能力恢复。对于仍需维持气囊充气的患者,有多项研究推 荐气囊压力应维持在25~30 cmH2O。一项RCT表明,与手动气囊 测压的患者比较,采用自动充气泵维持囊压的患者的误吸及肺部 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另有研究表明,当患者自主呼吸较弱、 气道压较低、吸痰时,气囊漏气量会增加;当患者体位改变时, 气囊压力亦随之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科业务学习记录麻醉科业务学习材料(二)(主讲:XXX)气管导管拔管的专家共识(2014)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目录一、初步计划二、拔管准备三、实施拔管四、拔管后处理气管导管的拔管是麻醉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关健的阶段,尽管拔管相关并发症大多较轻微,但有些并发症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致死,麻醉医生需要面临巨大的挑战。
过去20余年,由于各国困难气道管理指南的发布和普及以及多种气道管理工具的不断出现与更新,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和死亡率得到明显降低。
然而,同时期气管拔管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无明显改变。
由于循证依据的缺乏,气管拔管指南的制定和普及相对滞后。
与困难气管插管的识别和处理相比,麻醉医生对气管拔管重要性的认识常常不足。
缺乏有效的气管插管策略、对气管拔管的困难程度和风险评估不足以及气管方案的失败是造成气管拔管相关并发症的常见原因。
因此必须规范气管拔管的策略和方法以降低气管拔管的并发症,提高其安全性。
气管拔管主要包括四个阶段:①初步计划②;拔管准备;③实施拔管;④拔管后处理一、初步计划初步拔管计划应该在麻醉诱导前制定,并于拔管前时刻保持关注。
该计划包括对气道和危险因素的评估。
大体上气管拔管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两大类。
1、气道拔管危险因素的评估(1)气道危险因素A、困难气道患者:诱导期间已预料的和未预料的,以及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加剧的困难气道包括病态肥胖、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以及饱胃的患者等。
B、围手术期气道恶化:例如,解剖结构的改变、出血、血肿、手术或创伤导致的水肿以及其他非手术因素。
甲状腺手术、颈动脉剥离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颈深部感染、颈椎手术、血管性水肿、后颅窝手术、气管切除术以及长期气管插管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因为拔管后再次气管插管往往比第一次插管理更加困难,且常常合并面罩通气困难。
C、气道操作受限制:插管时气道在可操作范围内,术后因为各种固定装置导致气道操作困难或无法进行,如与外科共用气道、头部或颈部活动受限(下颌骨金属丝固定、植入物固定和颈椎固定等)。
(2)一般危险因素:患者的整体情况也需要引起关注,它们可能使拔管过程变得复杂,甚至延迟拔管。
包括呼吸功能受损、循环系统不稳定、神经或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受损、低温或高温、凝血功能障碍、酸碱失衡以及电解质紊乱。
(3)手术的特殊要求:部分手术要求患者平稳苏醒,避免呛咳和躁动。
咳嗽和躁动可以使静脉压升高而形成血肿、气道受压和伤口裂开;眼内压和颅内压的升高可破坏手术的效果甚至造成手术失败;心血管系统的改变可导致严重的心肌缺血。
(4)人为因素:工具准备不充分、缺乏经验或患者沟通障碍等。
2、气管拔管的分类根据气管拔管危险的因素的评估结果,可将气拔管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拔管。
(1)“低风险“拔管:指常规拔管操作,患者的气道在诱导期间无特殊,手术过程中气道保持正常,如拔管后需再次气管插管容易,患者常规禁食且不存在一般危险因素。
(2)“高风险“拔管:指患者存在术前为困难气道、术中气道恶化、术后插管受限、饱胃、合并一般风险因素等一项或多项气管拔管风险因素,拔管后常需要再次插管且再次插管困难的情况。
二、拔管准备拔管准备是检查并优化气管拔管条件,选择气道和全身情况的最佳时机,以降低气管拔管风险,减少并发症。
1、评价并优化气道情况手术结束拔管前需要重新评估并优化气道情况,并制定拔管失败情况下的补救措施以及重新插管计划。
(1)上呼吸道:拔管后有上呼吸道梗阻的可能性,故拔管前需要考虑面罩通气的可行性。
可以使用普通喉镜、可视喉镜或纤支镜检查有无水肿、出血、血凝决、外伤或气道扭曲。
但是需要注意,气道水肿可在气管拔管后快速进展而造成严重的上呼吸道梗阻,因此不可盲目依赖评估结果。
(2)喉:套囊放气试验可以用来评估声门下口径,判断有无气道水肿。
以套囊放气后可听到明显的漏气声为标准,如果合适的导管型号下听不到漏气的声音,常常需要推迟拔管。
如果有监床症状提示存在气道水肿,即便套囊放气后能听到声音,也需要警惕。
(3)下呼吸道:下呼吸道因素也会限制拔管的实施。
例如下呼吸道外伤、水肿、感染、气管软化以及大量分物等。
如果术中氧合不满意,胸片有助于排除支气管插管、肺炎、肺气肿或其它肺疾病。
(4)胃胀气:胃胀气可能压迫膈肌而影响呼吸,在实施面罩正压通气或声门上通气时,经鼻或经口胃管减压是明智的。
2、评估并优化患者的一般情况拔管前,肌肉松驰药的作用必须被完全拮抗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足够的通气,并使患者的气道保护性反射完全恢复,便于排出气道的分泌物。
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及适当的有效循环血量,调节患者的体温、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凝血功能至正常范围,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防止气道不良反射的发生。
3、评估并优化拔管的物质准备拔管操作与气管插管具有同样的风险,所以在拔管时应准备与插管时相同水平的监护、设备及助手。
另外,与外科医师及手术团队的充分沟通也是拔管安全的重要保障。
三、实施拔管气管拔管是一个选择过程,拔管前的评估和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拔管后的目标是保证患者维持有效的通气,避免气道刺激。
气管拔管可以理解为气道管理逻辑上的延伸,拔管前麻醉医生要制定一套方案来应对拔管失败的突发性况,拔管时准备与插管时相同水平的监护、设备与人员,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有效通气或再插管,保证拔管时的安全。
方案的制定要依据手术、患者情况以及麻醉医师的技术和经验综合判断。
目前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拔管策略可应对所有的情况,拔管执行者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具体分析。
理想的气管拔管方法应该是待患者自主呼吸完全恢复,在可控、分步且可逆的前提下拔除气管导管。
1、拔管需要注意的问题所有的拔管操作都应该尽量避免干扰肺通气,保证氧供。
以下问题对于“低风险”拔管和“高风险”拔管需要注意。
(1)氧储备:拔管前需建立充分的氧储备,以维持拔管后呼吸暂停时机体的氧摄取,同时可以为进一步气道处理争取时间。
(2)体位:尚无证据表明某一种体位适合所有的患者,目前主要倾向于头高脚低位和半侧卧位。
头高脚低位尤其适用于肥胖患者,左侧卧位头低位常用于饱胃患者。
(3)吸引:口咽部非直视下吸引可能会引起软组织损伤,理想情况应该在足够麻醉深度下使用喉镜辅助吸引,特别是那些口咽部存在分泌物、血液及手术碎片污染的患者。
对于气道内存在血液的患者,因存在凝血块阻塞气道的可能性,吸引时应更加小心。
进行下呼吸道吸引时,可使用细的支气管内吸痰管。
(4)肺复张措施:保持一定的呼气末正压(PEEP)及肺活量呼吸等肺复张措施可暂时性地减少减少肺不张的发生,但对术后改善肺不张作用不大。
在吸气高峰同时放松气管导管套囊并随着发生的正压呼气拔出气管怕管可产生一个正压的呼气,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并减少喉痉挛和屏气的发生率。
(5)牙垫:牙垫可防止麻醉中患者咬合气管导管导致气道梗阻。
在气管导管阻塞的情况下,用力吸气可迅速导致肺水肿。
一旦发生咬合,迅速将气管导管或喉罩套囊泄气,因气体可从导管周围流出,避免了气道内极度负压的产生,可能有助于防止梗阻后肺水肿的发生。
(6)拔管时机:根据拔管时机可将气管拔管分为清醒和深麻醉下拔管。
清醒拔管总体上来说更安全,患者的气道反射和自主呼吸已经恢复。
深麻醉拔管能减少呛咳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波动,但是可增加上呼吸道梗阻的机率。
深麻醉拔管是一种更高级的技术,常应用于气道容易管理且误吸风险较低的患者。
2、“低风险”拔管尽管所有的拔管都有风险,但是对于那些二次插管没有困难的患者,可以选择常规拔管。
“低风险”患者可选择清醒(表21-1)或深麻醉下(表21-2)拔管。
3、“高风险”拔管“高风险”拔管主要用于已证实存在气道或全身危险因素,以致无法保证拔管后维持充分自主通气的患者。
“高风险”拔管的关键在于拔管后患者是否能保证安全,如果考虑能安全拔管,清醒拔管或其他高级技术可以克服绝大多数困难;如果考虑无法安全拔管,则应延迟拔管或实施气管切开。
任何技术都可能存在风险,熟练程度和经验至关重要。
(1)相对安全拔管A、清醒拔管:“高风险”患者的清醒拔管在技术上同“低风险”患者没有差别,而且适用于绝大多数的“高风险”患者,例如有误吸风险、肥胖以及绝大多数困难气道患者。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以下一种或多种技术可能对患者更有利。
B、瑞芬太尼输注技术:气管导管的存在可能引发呛咳、躁动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波动。
对于颅脑手术、颌面手术、整形手术以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避免这些反应的发生。
输注超短效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可减少这些刺激反应,并能使患者在耐管的情况下,意识完全清醒且能遵循指令(表21-3)。
瑞芬太尼的输注主要有两种方式:延续术中继续使用或拔管时即刻使用。
成功的关键在于拔管前其他镇静药物(吸入药及丙泊酚)已经充分代谢,调整瑞芬太尼的剂量使既能避免呛咳又能避免清醒延迟及呼吸暂停。
C、喉罩替换枝术:使用喉罩替换气管导管,可以建立一个生理稳定的非刺激气道,并能阻止来自口腔的分泌物和血液对气道的污染(表21-4)。
该技术既可用于清醒拔管也可用于深麻醉拔管,主要适用于气管导管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刺激可能影响手术修复效果的患者,同时对于吸烟、哮喘等其他气道高敏患者可能更有好处,然而对于饱胃风险的患者不适用。
该技术需要反复的练习和谨慎的态度,足够的麻醉深度是避免喉痉挛的关键。
插管型喉罩亦可应用于气管拔管,纤支镜定位和引导再插管更容易。
当问题发生在声门水平或声门下,喉罩也不一定能保证建立通畅气道。
D、气道交换导管(airway exchange catheter,AEC)辅肋技术:当立即重新插管的把握不大时,可在拔管前把气道交换导管、插管探条、硬质胃管或者纤支镜等工具置入气管内(表21-5),使气道可以在需要时快速重建(表21-6)。
气道交换导管(如COOK气道交换导管、Frova插管引导器等)是一种内径很细的中空半硬质导管,国内亦有“换管器”的称呼。
常用于气管拔管的Cook气道交换导管长83cm,有外径3.7mm和4.7mm两种规格。
导管可以连接麻醉机或喷射呼吸机,既可以作为重新插管的导引,也可以作为吸氧和通气的通道(如喷射通气)。
麻醉医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评估重新插管的必要性。
AEC辅助重新插管的成功率非常高,但是应以良好的监护设施、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及充足的器械准备为前提。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装置并不能保证成功导引气管插管,仍应常备其他方案。
使用时必须小心使导管尖端在任何时间均位于气管的中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