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教学前反思本课题本节课抽象内容比较多,要求学生在脑海里要建立一个立体原子的原子内部模型,因此,我利用一些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对于质子、中子、电子的质量及电性的关系,建议通过学生阅读原子内部的带电情况图进行自我归纳。

特别是关于“原子为何不带电这个问题”可以用具体的原子进行说明,指出原子中质子所带的具体电荷、电性,及电子所带的具体电荷、电性,从而得出原子不带电的结论。

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我第一步是让学生回忆前一个课题《分子和原子》的知识,根据上节课一个知识点“原子是化学中最小的粒子”,引出一个问题“如果抛开化学变化,原子能否再分?”让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结合自学目标看书。

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分组讨论,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还安排了学生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另外在一道题中安排多种解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我采用由易到难的手法,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

教学中反思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当学生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所制作的原子模型时,并播放电子运动的动画,很多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来评价其他学生的设计。

而且在让同学们自己归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时,有同学举了一个非常幽默又贴切的例子,帮助同学们很好的记忆。

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我精心设计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思路清晰了,课前预期的目标基本达到。

教学后反思对《原子的结构》这一课进行全面反思后,我认识到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巧妙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才能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是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教学经验不足,在教材处理和难度控制上有写不当,而且课堂时间较紧,上课语速过快,学生消化不及等。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改进不足之处,争取更大的进步。

初中化学_《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原子的构成》第2课时教学设计执教者指导教师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微观粒子的教学,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的想象空间和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虽然有物理学科所学的一部分内容和上一节所学的知识作为基础,但大多数学生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欠缺,他们会感到本部分知识比较枯燥、难懂。

因此在教学中要设计多种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团队力量,充分利用微观“建模”的方法,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效果分析本课利用《学习任务单》指导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展示方式,展示活动多样,有图形展示,黑板演示,学生情景剧表演,通过学生的画、说、展、演等多种方式,多侧面、多维度检测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在新授课的学习中,教师在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加大了学习难度,拓展了知识的深广度,注重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与下节知识点的联系,以及与中考的对接。

课堂增加了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并要求学生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学会画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不同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引出离子的形成以及离子符号的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课堂容量相当大,设计的教学环节前后联系,由易到难更具时效性。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建模”的方式强化知识理解。

通过学生的猜想,鼓励学生勇于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学生在展示环节,积极踊跃的表达,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本节课学生活动充分,大部分学生能够迅速、准确的完成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能力强,多数小组能在规定时间内迅速完成学习任务的内容,自主学习得到提升,尤其是情景剧的表演将课堂推向一个小高潮,学生通过表演能很好的理解稳定结构以及阴、阳离子的形成,把学习变成游戏,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略感遗憾的是有的环节略显仓促,原子结构示意图部分和离子符号的书写,练习不够充分,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还没有完全扫清障碍,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提高。

原子的构成教学反思

原子的构成教学反思

原子的构成教学反思(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名人名言、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famous quot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原子的构成教学反思原子的构成教学反思大全[13篇]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原子的构成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授课人:廖薇
本节课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的内容。

教材重点是1、原子的构成;2、核外电子排布。

那么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经验不足,对学生的提问广泛而缺乏价值。

二、在评价学生时语言匮乏,没有达到评价应有的好的激励效果,因而还需要多向老教师学习。

三、练习力度不够,学没有将方法吃透。

四、课容量较小,内容不够多,讲的也不够紧凑。

经过本节课我在今后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步,具体改进方法如下:1、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比如这节课,如果以任务挑战的方式来引入,效果可能更好。

2、精心设计课堂上的提问,而不能想到什么问什么,需要问出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3、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多听名师的课,钻研教法,研究教材,努力尽早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在九年级化学的课堂上,讲到原子的结构,真是一件既有趣又挑战的事情。

想想看,原子其实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小小宇宙,里面有电子、质子和中子,各自忙得不可开交。

教室里,学生们的眼神时而迷茫,时而好奇,真是让人捉摸不定。

有些同学可能觉得“原子结构”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它就像是拼图一样,只要慢慢拼凑,最后总能看出个所以然。

每当我提到电子绕着原子核转,就像小朋友在操场上追逐嬉戏,学生们的眼睛就亮了起来,仿佛抓住了什么神秘的真理。

有些同学在课堂上,问得问题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比如,有人问:“老师,电子为什么不掉下来?”我心想,这问题问得好啊!就像问飞行的鸟儿为什么不落地一样。

原子里的电子在运动,它们有自己的轨道,就像跑道一样,跑得欢快,不会随便掉下来。

这个时候,我就会用个简单的比喻,把这讲得透彻点,毕竟,幽默感能让学习变得轻松点。

课堂上的互动也很重要。

有时我会问同学们,能不能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原子,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有的同学立刻开始发挥想象力,纷纷回答:“老师,那肯定是空荡荡的,啥都没有!”我忍不住笑了,没错,就是这样。

原子就像是生活中的基础,缺了它,咱们连个水杯都不能有,真是让人想想就觉得可怕。

教学生们关于质子和中子时,我常常举个例子。

想象一下,质子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小子,个个都带着正能量,而中子则是温和的守护者,默默地在旁边支持着。

这样说来,原子核就像是一个热闹的聚会,质子们叽叽喳喳,中子们则安静地守护着,给大家营造了一个稳定的环境。

这样的比喻让学生们都能乐在其中,原子的复杂性似乎也不那么遥不可及了。

不过,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小挫折。

有的同学就是理解不了,怎么讲他们都摇头。

有一次,一个同学认真问:“老师,为什么氢原子那么小,其他原子就那么大?”这让我想起了大海与小鱼的故事,告诉他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特点,氢虽然小,但它在宇宙中可是个大咖,很多化学反应的核心,绝对不能小看。

看着他渐渐点头,我心里松了口气,教学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离子”。

学生刚刚接触原子的构成,对微观概念的理解还存在困难。

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用实验说明,所以比较抽象。

但是这部分是初中化学中,培养学生形成基本化学素养的核心环节,《新课标》要求学生必须建立宏观世界与微观粒子之间的联系,而且本课中谈及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联系”,“离子是如何形成的”都是中考中必考的内容,所以这堂课完成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面知识的学习,因此在课堂上我充分利用了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它的惰性帮助学生去理解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联系,从而顺理成章的引出稳定结构,同时就自然而然的得出为什么原子要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并了解离子的带电情况了。

除此之外我还要求学生课后记忆常见离子符号,使学生巩固世界上千千万万种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

这样在第四单元讲解化合价时,我就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简单的介绍了化合价的确定,这样对成绩比较好,知识接受比较快的学生来讲,就不用死记硬背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而对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要求他们记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即可。

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本节课介绍了原子的结构,其教学重点是原子的核式结构,让学生理解核式结构的发现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解、演示、图片展示、学生讨论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子的结构。

首先,我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原子的发现过程和历史背景,并对原子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有所了解。

然后,我详细介绍了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包括其构成和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该结构的意义和作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核式结构,我采用了图片展示的方法,通过展示原子模型的图片和原子核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原子的结构和组成。

同时,我还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讨论,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加深对原子的结构及其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我强调了科学发现的严谨性和客观性,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成果需要经过反复验证和实践检验。

同时,我也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素养。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学生们通过我的讲解、演示和讨论,对原子的结构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同时,我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讲解过程中有些概念的解释不够清晰,导致一些学生难以理解;另外,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实践,可能影响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为了改进教学效果,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概念的讲解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探究和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并提高应用能力。

《原子结构》课后教学反思

《原子结构》课后教学反思

原子结构课后教学反思背景介绍原子结构是化学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从课后教学反思的角度出发,探讨原子结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问题分析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深入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原子结构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

比如,对原子的组成、原子核的结构以及电子的分布等概念,学生仅停留在表面的记忆层面,没有形成系统的认知。

这导致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难以将原子结构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缺乏实验教学原子结构这一课程非常适合进行实验教学。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和感受原子结构的实际现象,有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然而,在我之前的教学中,缺乏足够的实验环节,使得学生对原子结构的认知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直观的体验。

缺乏互动和探究在原子结构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课堂缺乏足够的互动和探究。

我过于依赖讲述和示范,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仅限于被动接受者,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的机会。

这使得学生对原子结构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容易产生学习的厌倦情绪。

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原子结构这一主题在学生眼中可能显得抽象和难以理解,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趣。

而在我的教学中,我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没有将原子结构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得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的动力。

改进方向深入概念,注重系统性理解在教学中,我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对原子结构概念的深入理解上。

除了传授基本概念和原理,还可以通过举例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培养学生系统性理解的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注重实验教学增加实验教学的时间和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原子结构的实际存在和影响。

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原子结构的相关概念。

在实验环节中,我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以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意识。

提高课堂互动和探究性学习为了增加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我需要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第2课时教案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第2课时教案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

2.掌握原子核的组成,以及质子数、中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3.了解电子在原子中的分布,以及电子排布原则。

4.能够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元素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教学重点】1.原子核的组成及质子数、中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2.电子在原子中的分布及电子排布原则。

【教学难点】1.电子排布原则的理解和应用。

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

2.提问:原子由哪些部分组成?原子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二、新课讲解1.讲解原子核的组成,强调质子数、中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2.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电子在原子中的分布。

3.介绍电子排布原则,包括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4.讲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电子排布对元素性质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1.分析氢原子、氦原子、锂原子等简单原子的电子排布。

2.让学生尝试根据电子排布原则,推断其他原子的电子排布。

四、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

2.老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之处。

五、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化学之美。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原子结构的理解。

2.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课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原子结构的基本知识,理解了电子排布原则和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效果。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重难点补充:一、新课讲解(讲解原子核的组成)教师:“同学们,原子核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对,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我们知道,原子序数实际上就是质子数,那么,原子序数与中子数有什么关系呢?”学生A:“它们共同决定了原子的质量。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物质的微观构成课题2原子的结构(课时2)课型: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结构示意图;会写离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符号;2.过程与方法:通过播放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的动画,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离子的形成和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2.原子中: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3.画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各部分表示的含义:①圆圈表示原子核;②圆圈内+表示原子核带正电荷;③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④弧线表示电子层数;⑤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

二、自主预习(阅读课本55页)1.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是指: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结构为相对稳定结构(氦为2个电子)。

2.原子的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带正电的离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做阴离子。

3.离子的形成:原子得电子或失电子形成离子。

原子失电子形成阳离子,带正电;原子得电子形成阴离子,带负电。

三、探究一钠在氯气燃烧,钠原子和氯原子是如何达到稳定结构的?请画出钠原子和氯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新的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个性化设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播放氯化钠形成的动画,然后让学生讨论:要趋于稳定结构,钠原子和氯原子该如何变化来达到稳定呢?学生可能设计出很多种方案,师生一起分析可能性。

也可由几位学生来表演,扮演不同的原子。

然后让学生去寻找自己的朋友,交友的目的是能让自己变成稳定结构。

例如让钠原子在一群原子中寻找朋友,找到氯原子,然后双方交换电子,变成好朋友。

这样的活动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二离子的形成(思考并回答)1.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是否为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3.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怎样才能达到稳定结构?(举例说明钠、铝、氧、氯原子怎么达到稳定结构)结论:离子的形成是原子得失电子的结果。

初中化学_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原子中的电子教案【教学目标】1.能说出电子在核外是分层排布的。

2.能说出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意义,会画出简单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知道离子符号的书写。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总结。

【重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难点】原子结构示意图。

【教学资源与设备】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过程】第二节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分子和原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分子和原子都很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中的原子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而原子不发生变化。

那么,原子是否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呢?对此学生可能会有两种想法:有的认为既然分子可分,那么原子也一定可分;也有的认为,既然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发生变化,原子应该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了。

对于这两种想法,不要急于给出结论,可以通过原子结构发现的历史,使学生逐步认识原子的构成,培养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同时培养敢于质疑权威的科学态度。

本节的起点应为原子结构认识发展史,使学生初步了解认识物质的方法,引领学生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原子的构成,学习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本节内容比较抽象,目前的实验手段还难于让人们直接看到原子的内部结构。

在化学的启蒙阶段,学生缺乏分析推断原子结构的知识准备。

因此,我选择了多媒体手段,用电脑模拟动画来讲解,这样就使学生对原子结构有一个比较形象的了解。

学生已经建立了原子可分的观念,他们势必会想原子中更小的粒子(如原子核)是由什么构成的?这里可以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至于质子、中子、电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不想做过多的讲解,只是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科普进行了解,形成“人们对微观粒子的探索是在不断深入的”观念。

对于电子能量不同则运动区域不同这一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所以教学时,我想用学生熟悉的事例进行启发。

如我准备了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的耳机当做道具来演示。

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课后反思(10月反思2)

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课后反思(10月反思2)

《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反思
昨天上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原因(因为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各不相同,所以它们运动的位置离核的远近就例外,这样就把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距离的例外看成是分层运动或分层排布);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通过阅读教材53页图3-12,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讲解了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意义,然后通过阅读教材总结出电子排布的规律,并要求学生马上对1~18号元素按顺序进行记忆,认识小周期表,在笔记本上画出1~3周期的框图,并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填画在相应的框图中);3.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通过阅读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总结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然后简单分析了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和电子层数的多少的关系。

课堂内容感觉满满的,但知识的结构性很强,尤其总结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的知识点时,拿Mg和H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了比较分析,强调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

但从今天的作业来看,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要求画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没有写元素名称或元素符号;2.对“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的知识点的题目的错误率较高,对安定结构的判断也不够确凿。

下节课在上课之前应有所强调和补充。

1/ 1。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原子的构成,知道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分布,理解电子云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微观世界观念,理解物质世界的奥秘,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原子的构成,掌握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分布。

2. 教学难点:理解电子云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各种原子结构的图片和动画。

2. 准备相关实验器械,如显微镜、示波器等。

3. 准备学生实验所需的试剂和器具,如荧光粉、显微镜等。

4. 准备教师讲解视频,包括原子结构的动画和电子云的空间分布演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知识,引出新的观点原子。

(2)介绍原子的定义和构成,以及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2. 探究活动(1)通过实验展示原子核、核外电子以及电子层等观点,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讨论,加深对原子结构理解。

(2)通过观察模型,了解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空间运动轨道。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电子层中电子的数量规律。

3. 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探究效果,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针对各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解答疑惑。

(3)归纳总结各组讨论结果,强调重点和难点。

4. 稳固练习(1)设计针对性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原子结构知识的掌握水平。

(2)教师批改学生练习题,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讲解和指导。

5. 作业安置(1)根据教室所学内容,安置适量的课后作业,稳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查阅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

6. 教室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2)强调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印象。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原子结构模型,能够诠释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的课题2《原子的结构》的第二课时,本课时的主要内容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本课题设计主脉清晰,重点突出,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参与度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初步突破了教学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

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开始学生的猜想没有充分进行,科普视频的播放太快,应多放几遍。

学生练习时,应让每位学生动起来,完成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只完成三个,练习量太少。

在上课过程中应该多给学生记忆知识的时间,这样整个课堂会更好的呈现出效果。

白板中化学学科工具的使用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结合白板功能的使用,使这节课学生能跟直观的感受到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原子的结构》课后教学反思

《原子的结构》课后教学反思

《原子的结构》课后教学反思《原子的结构》课后教学反思今天早上雾气很大,出门有点冷,,因为要给学生上课,心里很紧张,到了学校也无法缓解这种紧张的情绪,,对,我很紧张,虽然从老师,学生,室友的角度都看不出我的紧张情绪,但是我,确实很紧张,,直到,,孩子们做完操回到教室,一个个的坐好安静下来,,我深呼吸一下,让学生收拾好书本,开始我的第一节课。

我即使再紧张,也要控制,因为我的课只有45分钟,紧张也是一堂课,享受也是一堂课,还不如好好享受呢。

上课的时候,感觉最好的不是我把这节课上完了,时间也掐得比较准,而是初三(1)班的孩子积极地配合我,认真的在听讲,思考的时候大家都在动脑,记笔记的时候没有一个是不动起来的,也就说我上课的时候他们在听,在参与,而不是我一个人讲。

上完这节课,翟老师和我大概的交流了一下,大概可以分为三点:①在化学史部分,介绍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时候,关于这三个现象,我引导的太多,学生没有自己思考出来,可能那些层次相对低一点的同学不一定会回答的出来,我自己原本的处理是组织学生讨论,当时上课的时候一紧张,又怕控制不住学生就临时把讨论去除了。

② 介绍核电荷数这个概念的时候,只是由学生从书本53页的段落中寻找到,但是却没有向学生自己介绍这个概念。

③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可以省略,这个知识点,,就忘记了向学生讲。

基于以上这几个失误,我要记在我的反思上,便于以后工作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今天第一天上课,上完课自己的感觉还是不错的,翟老师和一班的学生都说上的蛮好,虽然我知道这个“蛮好”带着点安慰,但是我就当是真的“蛮好”来接受吧,哈哈,自我安慰一下。

明天去那边学校,第一件事情是拿一班学生的化学作业批改,从作业中来看看自己上课到底上的怎么样,看看他们反馈的信息才能真正知道一节课的质量。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笆 败搬邦︽电邦︽拜爸︽搬柄拜︽地扳︽
(1) 拜充︽地邦︽拜爸︽带稗︽扳爸︽罢等罢邦︽雕罢邦︽锄拜︽稗邦︽查罢︽伴刀爸︽稗
邦︽扳捕稗︽ 罢邦办︽蒂︽搬搏半︽搬︽
(2 柄︽柏︽拜椿︽得搬︽拜爸︽表邦︽城半︽卞︽椿拜︽败搬邦︽雕罢邦︽锄拜︽稗邦︽蝶
搬︽楚爸︽编︽ 便扳邦︽罢靛邦︽搬拌爸︽捶半︽得罢︽典搬邦︽︽斑
(3)档拜︽昌敌︽霸爸︽吵︽拜锤爸︽缔爸︽毕稗︽点稗︽椿拜︽斑敌︽缔爸︽超稗︽帛罢
︽柏邦︽拜爸︽ 缔爸︽罢雕罢︽帛罢︽柏邦︽ 办罢︽点稗︽拜捕邦︽宝︽车︽池爸︽椿拜
︽邦︽ 罢雕罢︽点稗︽椿拜︽ 败搬邦︽霸︽搬坝爸︽脆稗︽椿拜︽败搬邦︽雕罢邦︽
颁爸︽扳半︽底爸邦︽碉︽锤爸︽残搬︽拜便邦︽
八 བརྩེ་སེམས་དང་རིན་ཐང་གྱི་ལྟ་བ︽

邦︽脆爸︽︽
档︽残爸︽ ︽
稗︽斑 )
柄 ︽辰办︽ (穿︽彬罢︽庇半︽罢财罢︽忱
扳︽辰办 扳︽辰办︽册爸
︽斑))
搬半︽辰办
(彬罢︽罢靛邦︽脆︽扳捕稗
册爸︽传敌︽彬罢︽辰办︽ 稗︽斑)
(淬︽彬罢︽庇半︽罢财罢︽忱
电邦︽锤︽罢稗拜︽罢册邦︽斑︽ 扳︽辰办︽叮办︽捶半︽彬罢︽罢靛邦︽脆︽扳捕稗︽ 斑敌︽柄︽扳颁稗︽(5 分)
蝶搬︽避拜︽宝︽椿拜︽败搬邦︽ 撤︽搬︽伴车稗︽斑︽ 表邦︽城半︽ 伴柏拜︽伴避拜︽ 蝶搬︽唱稗︽才稗︽蹿爸︽︽ (5 分)
一、 扳︽辰办︽卞︽彪搬︽党办︽
(穿︽彬罢︽庇半︽罢财罢︽忱稗︽斑 )
扳︽辰办
(彬罢︽罢靛邦︽脆︽扳捕稗︽斑)) (淬︽彬罢︽庇半︽罢财罢︽忱稗︽斑)
1 柄︽扳颁稗︽财敌︽传半︽扳︽辰办︽叮办︽捶半︽彬罢︽罢靛邦︽脆︽扳捕稗︽ 斑︽
爸邦 6 翟稗︽斑敌︽绘稗︽罢得︽柄敌︽扳︽辰办︽翟︽柄︽伴捶半︽呈 ag 罢办︽刁拜︽ 办邦︽锤敌︽边拜︽伴春爸︽搬敌︽罢稗拜︽车稗︽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1) 文档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1) 文档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教学反思
1.本节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让很难想象的微观粒子直观化,克服无演示实验,理论性较强,新概念多等对学生进入微观世界的困难,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

2.采用科学探究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为他们提供讨论,交流、合作、表达的机会,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既要留给学生充分研讨的时间,又要把握好推进节奏,故我在课堂点评做到简洁流畅。

3.本节课部分知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探究过程中学生会问到好多问题,这些问题也许是他们思想的火花,也许是他们理解中的误区,我及时引导他们如何去分析问题和进行研究,故在备课时要做好预设。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离子”。

学生刚刚接触原子的构成,对微观概念的理解还存在困难。

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用实验说明,所以比较抽象。

但是这部分是初中化学中,培养学生形成基本化学素养的核心环节,《新课标》要求学生必须建立宏观世界与微观粒子之间的联系,而且本课中谈及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联系”,“离子是如何形成的”都是中考中必考的内容,所以这堂课完成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面知识的学习,因此在课堂上我充分利用了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它的惰性帮助学生去理解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联系,从而顺理成章的引出稳定结构,同时就自然而然的得出为什么原子要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并了解离子的带电情况了。

除此之外我还要求学生课后记忆常见离子符号,使学生巩固世界上千千万万种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

这样在第四单元讲解化合价时,我就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简单的介绍了化合价的确定,这样对成绩比较好,知识接受比较快的学生来讲,就不用死记硬背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而对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要求他们记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