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发展及概论 修订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医学方法及原则概论

——读《急诊手册》有感

作者单位宝鸡市陈仓医院姓名景晓剑摘要:本书主要对急诊医学发展,概念,急救理念及及原则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各系统与各专科急救措施详细记叙。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对急诊工作的目的,要求及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学习本书内容对我们在日常对临床工作中遭遇突发事件所进行的应急措施有所借鉴和指引。

关键词:急诊医学急诊理论急救措施

一、本书与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石应康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侨联原副主席,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原院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原院长。在心脏瓣膜外科、大血管外科、冠状动脉外科等方面具有很高造诣。曾获国家卫生部、人事部“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曾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本书对急诊概念、理论、原则、方法及各类突发急救情况处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急诊医学作为顺应时代发展产生的学科,是一项为无限制人群提供全面紧急和便捷医疗服务的学科。主要为健康危机者做出紧急决定与医疗行动以避免死亡及伤残发生,所以急诊医学与各专科相比是围绕挽救生命,赢得时机而展开,有别于其他专科的认识和处理原则。学习本书对于急诊与临床突发事件的急救处理具有完整的理论依据,在救治过程中规范了临床诊治流程,对临床工作而言具有深刻的指导作用。

本书主要分为五篇三十七章,包括以下章节:第一篇.总论(1)急诊医学简介;(2)急诊医学个体;(3)急诊问题的分折与紧急评估;(4)急诊处方的原则;

(5)院前急救与转运;(6)大型伤亡事故与灾难;(7)濒死与死亡;(8)心肺脑复苏;

(9)气道处理;(10)休克;(11)急性中毒;(12)物理及环境因素所致疾病或损伤;第二篇.创伤急诊(13)多发伤;(14)头部损伤;(15)颌面部与颈部损伤;(16)胸部损伤;(17)腹部损伤;(18)泌尿系及男性生殖系损伤;(19)脊柱与脊髓损伤;(20)四肢与手部损伤;(21)烧伤;第三篇.非创伤急诊(22).心脏急诊;(23)呼吸急诊;(24)消化急诊;(25)血液病急诊;(26)泌尿生殖急诊;(27)神经急

诊;(28)代谢与内分泌;(29)感染与传染急诊;(30)血管急诊;第四篇.其他专科急诊(31)妇产科急诊;(32)儿科急诊;(33)眼科急诊;(34)耳鼻咽喉急诊(35);精神病急诊;(36)皮肤性病科急诊;

第五篇.急诊常用诊断与治疗技术(37)急诊诊疗技术

二、急诊医学的发展与理念。

(一)急诊发展。

从古至今,意外事故和疾病一向是人类关注的问题。早在1924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急救医疗服务组织来进行伤员的救护和转运。由于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战地伤员促使了急诊工作的产生,加上其它意外事故及心脑血管病的不断增多,各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发展急诊医疗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在当时并未建立系统的急诊急救系统。在60年代的美国,急诊工作由急诊室负责,任务繁重,同时缺乏相应专科及临床工作人员,在社会需要和群众呼吁下,才初步成立美国急诊医师学院。1970年美国部分城市成立了地区性的急诊医疗体系,通过通讯指挥中心统一的急救呼叫,协调院前的现场急救;1972年美国医学会正式承认急诊医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学科。1979年美国医学会和美国医学专业委员会批准急诊医学为第23个医学专科。

追溯中国急诊医学发展的历史,最早中医经典《内经》早已准确详细地描述了现代常见急症,如“心绞痛,晕厥,猝死”的临床表现,分别称之谓“卒心痛,暴厥,卒死”;隋代巢元方的传世巨著《诸病源候论》则对多种急症有详尽叙述,对其胸痹之描述囊括了现代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各种临床表现;魏晋时代就已经用针刺人中穴位的方法对昏迷患者进行急救,中国古代即对急症治疗学有所发展,这些方法至今仍在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是我国医学先辈对人类的贡献。近代,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急诊医学发展较慢,其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起源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对伤员的战地初级救护和快速转运。20世纪50年代,我国部分大、中城市成立了院前急救的专业机构,即“救护站”。其功能只是简单的初级救护和单纯转运病人。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的急救医疗服务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80年国家卫生部颁发了“加强城市急诊工作”的文件,1982年3月卫生部召开了“建立城市急诊工作的咨询会”;于1983年确立了急诊科医疗工作方向与任务,1987年5月经中华医学会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至此,

急诊医学在我国被正式承认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开展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以来,卫生部又明确规定,急诊科作为一级临床科室是医院必备的组成部分。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全国县及县以上医院基本建立了急诊科,大中城市建立了独立或附属于医院的急救中心,至此,急诊医学学科体系初见雏形。

(二)急诊医学理念和内容。

急诊医学是以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为基础,以临床医学的救治措施为手段,在机体整体的角度上,研究和从事急症的及时、快速、有效救治及其科学管理体系的综合性临床学科。其实践的主要内容有:急性疾病和创伤患者提供初始的认识、评估、治疗和处理,指导患者后续治疗;参与、管理并指导院前医学服务体系,为行政管理提供指导和咨询;进行灾害救援的计划、管理和实施;食物、环境因素中毒的救治与报告等。也有人认为凡是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急性创伤、异物进入体内给人体造成极度痛苦或生命处于危险状态的病人都属急诊范围。

三、急诊医学具有不同其他科室的特殊性和原则性。

急诊医学是一门用最少的数据和最短的时间来挽救生命、减轻病痛的艺术,也就是说,急诊患者到达急诊科时,往往要求医生能提供最快的诊断、快而有效的治疗。因此,急诊科的工作相对应的具有不同的要求,总结一下有如下特点:1.时间性生命急救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急诊病人发病多急骤,医护人员需要在简短接触时间内迅速进行病情判断、及时施救,并做到有条不紊。对急危重病人进行迅速识别和适当处置,尤为困难;2.复杂性急诊医学的对象是急诊病人,病人来源丰富,其基础健康状况均不同,年龄悬殊大,病史叙述不详以及疾病种类复杂,且病情发展轻重不一;而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又参差不齐,必然造成了急救医疗工作的复杂性;3.条件性限于各医院的性质和任务不同,医疗设备、技术力量、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和抢救条件均不同,从而影响急诊的救治水平和质量。

(一)急诊工作主体。

急诊工作的主体是医生和病人,在急诊工作中针对两者,都要履行各自的义务;急诊医生应具有娴熟的的专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良好的心态以及组织协调能力。急诊病人在疾病状态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心理转变呈现多样化,医生需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的给予疏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