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 重点要点整理

合集下载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5)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5)

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是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答:席勒说:“因为素朴的诗人满足于素朴的自然和感觉,满足于摹仿现实世界,所以就他的主题而论,他只能有一种单一的关系;在处理主题的方式上,他没有选择的余地。

”历史上作诗比较素朴的要数陶渊明了。

陶渊明的诗多取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这就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如《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完全是白描的手法,语言十分平淡,使人读来毫不吃力,只觉得接触到一片生活情景,而这些情景、生活,以及诗人的志趣和心情,无一不是诗人真实的感受,所以写来十分亲切。

陶诗的一大特点也是他的一种开创,就是将日常生活诗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的意义和久而弥淳的诗味,生气盎然。

如“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狭窄的小路被齐腰深的蒿草封盖着,晚上挂的露水打湿了诗人的衣裳,但衣服湿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初衷就足够了。

“衣沾不足惜”一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恰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更为充分。

这里的“愿”蕴含了诗人弃官归田以洁身自好的愿望,从另一个侧面看,也更能突出当时社会官场的腐败与黑暗。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白自然。

“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带月荷锄归”,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粉饰。

然而正是这自然平白的诗句创造了作品醇美的意境,形成了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也就是席勒所说的“素朴的诗”。

而“感伤诗就完全不同了。

感伤诗人沉思客观事物对他所产生的印象;只有在这一沉思的基础上,方才奠定了他的诗歌的力量。

结果是感伤诗人经常都要关心两种相反的力量,有表现客观事物和感受它们的两种方式;就是,现实的或有限的,以及理想的或无限的;他所唤起的混杂感情,将经常证明这—来源的二重性。

论席勒朴素的诗与伤感的诗

论席勒朴素的诗与伤感的诗

读席勒论朴素(de)诗与感伤(de)诗有感席勒是18世纪立足在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de)着名德国文论家,尽管诸多巨着把其归在古典主义时代,但都无一例外地将其理论、审美思想等视作浪漫主义理论(de)源头.在其审美理论中,就以出现界定古典诗与浪漫诗(de)标准——模仿与表现,这对文学观念(de)影响也是极为深刻(de).崇尚古典主义中人性(de)统一,但又深深认识到社会发展规律(de)不可逆转,于是他只能追求完美人性(de)重塑.这些理论出自席勒最重要(de)美学论文——论朴素(de)诗与感伤(de)诗.我把席勒这一美学论文归纳整理为以下三个部分:诗人(de)性质与界定、诗(de)观念及其应用、朴素(de)诗和感伤(de)诗(de)比较,最后还有一些个人(de)见解和阅读(de)感受.一、诗人(de)性质与界定席勒指出:“诗人或则就是自然,或则寻求自然.前者使他成为素朴(de)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de)诗人.”诗人还必须要充分表现人性,否则就不是诗人了.在席勒(de)理论中,朴素(de)诗人主要是指处在纯粹自然(de)古代诗人.朴素诗人整个(de)人活动着,就会形成一个朴素(de)感性统一体、一个和谐(de)整体.感性和理性、感受能力和自发能力是不存在相互(de)矛盾(de),因为在那个时候人(de)感觉、思想是毫无意义(de)——这些感觉和思想只是出于一种必然(de)规律和反映现实(de)要求.随着物质文化(de)发展,人类文明(de)进步,思想和现实出现背离(de)现象.诗人就会以寻求自然作为表现自我(de)途径.这时候,他就成为了感伤诗人,多指近代诗人.工业文明改造了这些诗人,使得存在于他内部(de)感觉上(de)和谐消失了,他只能不断地追求道德上(de)统一.存在于纯粹自然(de)人身上(de)和谐,只能存在于文明阶段(de)人(de)理想状态中.而这些和谐又不能成为于诗人(de)内在品质,就只能作为诗人(de)一种思想概念和理想追求了.二、诗(de)观念及其应用所谓诗(de)观念,可以理解为诗(de)使命或者诗(de)任务.诗就是要尽可能完善地去表现人性.诗(de)精神必须与人(de)道德本能结合,展示人性,否则诗人将会背离自然,失去其植根(de)土壤.我们把“诗表现人性”这一概念套入纯粹自然和文明阶段(de)两种诗人中,就不难理解席勒(de)推论了.当人还在于自然朴素(de)状态,那么他就是一个朴素而感性(de)和谐(de)统一体,他必然是尽可能“真实”地模仿现实,并凭借自然(de)真实、感觉(de)真实去打动读者.而当人处在文明状态中,他内在就不再是一个朴素而感性(de)和谐统一体了,他不具备和谐(de)品质,他需要通过主观沉思和情感冲突来疏远现实.表现理想就成为了他实现自己(de)途径.因此,这些近代诗人是靠理性去打动读者.在我们看来,这是两种截然不同(de)实现自我(de)途径,但是席勒认为凌驾于这两者之上(de)观念可以使之统一:观念与人性观念相一致.三、朴素(de)诗与感伤(de)诗(de)比较因为朴素诗人满足于纯粹(de)自然和感觉,或者说他本来就是自然,所以朴素(de)诗能够主客合一地摹仿自然、拥抱现实.无论诗人采取怎样(de)摹仿形式,即使依附在诗中(de)印象不同,审美印象(de)实质也是不会产生变化(de).因为审美印象表体现为感觉强弱或其外在形态(de)变化而已,感受(de)内容是一样(de).正是因为朴素诗(de)起源和效果具有严格(de)一致性,在不同(de)时间或空间里,审美印象都不会产生任何分歧.由于朴素诗人表现(de)是一种和谐,所以他经常都以一个不可分割(de)统一体行动,任何时候都是同一(de)、完整(de).他们把人性最高(de)价值在现实世界中予以再现,他们(de)感觉是真实(de)、和谐(de).所以当读者对朴素(de)诗有所体验时,会产生愉悦(de)享受——精神活动和感性生活(de)丰富性.感伤诗人主观思考客观事物对他所产生(de)印象,并把自己和客观现实分割开来.他们往往需要关心两种对立(de)力量:现实(de)(或有限(de))和理想(de)(或无限(de)).因此,寻求现实、表达自然,成为感伤诗人情感(de)两个变量.在处理这两者关系上,不同近代诗人会有不同(de)方式:侧重于现实或侧重于理想.如果说读者在读朴素(de)诗(de)时候是宁静而平息(de),那么在读感伤(de)诗(de)时候精神会完全处在运动中、紧张中、徘徊于相反(de)感情中.那是由于现实给予感伤诗人(de)一种热烈(de)情感,这种人性和道德本能要求他们从一个有限(de)状态走入一个无限(de)状态.四、美学思考与阅读感悟席勒除了在朴素(de)诗与感伤(de)诗提倡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de)文学创作方法,还反映出他崇尚自然、追求美好人性(de)理论思想.无论是反映现实还是投射理想,他始终认为自然才是“燃点和温暖诗(de)精神(de)唯一火焰”,自然是诗(de)创作源泉.在内在自然与外在自然相统一(de)时期,现实和人(de)本性几乎是一致(de),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甚至说是水乳交融.因此,古代诗人需要完全地反映和再现自然,使人(de)天性与自然现实得到完美(de)结合.而在工业文明年代,人即使在道德本能(de)作用下,还是难免和自然背离.在这时候,人与自然和谐统一(de)状态就会被打破,思想感觉就会与现实自然脱节.因此,近代诗人需要寻找自己失去(de)本性,寻找朴素(de)自然.席勒笔下感伤诗人是明显优胜于朴素诗人(de).现实首先是低于理想了,而现实存在(de)事物又是有限(de),它根本不能和思想、理想(de)无限性、自由性相比较.那么,本是自然又模仿自然(de)朴素诗人被现实所限制,而寻求自然、表达理想(de)感伤诗人却具有无条件(de)自由.在这方面而言,感伤诗人存在着无可比拟(de)优越性.朴素诗人需要完成(de)使命是有限(de),他能给读者带来平和(de)心境,让我们勇敢愉快地走向现实.朴素(de)诗给我们(de)是激动,它并不能使我们疏远现实,只能把我们带回到现实生活中去.但是,感伤诗人所要完成(de)使命却是无限(de),他更多时候会让我们恐惧、讨厌现实生活.所幸(de)是,感伤(de)诗不仅能使读者在冥想中觉醒,自觉追求理想(de)世界,最终还能把我们引向隐逸和恬静.感伤诗人更能得到席勒(de)赞美.连席勒自己也说:“人凭借文化去努力实现(de)目标,比起人凭借自然去达到(de)目标,可能更受偏爱.”尽管他总是在羡慕那些处于古希腊黄金时代(de)朴素诗人,羡慕他们(de)简单,羡慕他们(de)自由,但还是由心地赞叹那些明知道理想无限还在锲而不舍地追求完美人性(de)感伤诗人.在反复阅读(de)过程中,我一直希望比较出朴素(de)诗与感伤(de)诗(de)高下,直到我真正理解了席勒所说(de),观念与人性观念相一致时两种途径将走向统一.换言之,为了发挥两者(de)优势,(de)确是可以把二者统一起来,使之成为既不脱离自然又不至于庸俗(de)实际自然(de),既能理想化又不落于空想(de),表现人性(de)诗作.以人性、道德本能为媒介,完美地结合现实和理想,朴素和感伤,模仿和表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才是席勒所倡导(de).但是这些抽象(de)结合,是否就能象席勒所想(de),可使人性得到和谐、道德得到完善、社会得到改造我想未必.。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11)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11)

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席勒在《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从“现实”与“理想”两个方面来进行比较,认为素朴的诗“模仿现实”,而感伤的诗则“表现理想”。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是一首素朴诗,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

它的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事实虚化、意象空灵、整体象征这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一、事实的虚化一般说来,抒情诗的创作是导发于对具体事物的感触,因而在它的意境中,总可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人事场景。

然而(蒙蒙)的作者却似乎故意把其中应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

无疑,由于追寻者、特别是被追寻者的虚化,使整个追寻人物、追寻事件、追寻内容都变得虚幻愿陇起来;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事实的虚化、膜犹,诗的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而富有象征意味。

二、意象的空灵实际上,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并非目之所存的现实人事,而是一种心家.这种心象,也不是对曾经阅历过的某件真事的回忆,而是由许多类似事件、类似感受所综合、凝聚、虚化成的一种典型化的心理情境。

这种心理情境的最大特点,是不粘不滞、空灵多蕴.“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就是这种空灵的心理情境的艺术显现。

三、意境的整体象征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意境的整体象征,使嫌夜)真正具有了难以穷尽的人生哲理意味。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18)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18)

题目: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席勒认为,所谓“素朴的诗”即是“模仿自然”的诗。

此时,诗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原始的和谐的素朴关系。

而所谓“感伤的诗”则是“表达理想”的诗。

此时,诗人失掉了自然,所以在作品中千方百计地寻求自然,对自然的态度就像成人失去了童年一样,是依恋的、感伤的。

他说,这类作品中所描写的自然“代表着我们失去的童年,这种童年对于我们永远是最可爱的,因此它们在我们心中就引起一种伤感”我找的“素朴的诗”是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此词写闺怨。

词风深稳妙雅。

所谓深者,就是含蓄蕴藉,婉曲幽深,耐人寻味。

此词首句“深深深”三字,前人尝叹其用叠字之工;兹特拈出,用以说明全词特色之所在。

不妨说这首词的景写得深,情写得深,意境也写得深。

先说景深。

词人像一位舞台美术设计大师一样,首先对女主人公的居处作了精心的安排。

读着“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两句,似乎在眼前出现了一组电影摇镜头,由远而近,逐步推移,逐步深入。

随着镜头所指,读者先是看到一丛丛杨柳从眼前移过。

“杨柳堆烟”,说的是早晨杨柳笼上层层雾气的景象。

着一“堆”字,则杨柳之密,雾气之浓,宛如一幅水墨画。

随着这一丛丛杨柳过去,词人又把镜头摇向庭院,摇向帘幕。

这帘幕不是一重,而是过了一重又是一重。

究竟多少重,他不作琐屑的交代,一言以蔽之日“无重数”。

“无重数”,即无数重。

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与此同义。

一句“无重数”,令人感到这座庭院简直是无比幽深。

可是词人还没有让你立刻看到人物所在的地点。

他先说一句“玉勒雕鞍游冶处”,宕开一笔,把读者的视线引向她丈夫那里;然后折过笔来写道:“楼高不见章台路”。

原来这词中女子正独处高楼,她的目光正透过重重帘幕,堆堆柳烟,向丈夫经常游冶的地方凝神远望。

这种写法叫做欲扬先抑,做尽铺排,造足悬念,然后让人物出场,如此便能予人以深刻的印象。

席勒.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 重点要点整理

席勒.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 重点要点整理

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一、感伤的诗人1、诗的天才的两种表现方式:模仿现实和表现现想①朴素和感伤的诗人:诗人或者是自然,或者寻求自然。

前者使他成为朴素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②诗的精神诗的精神是不朽的,他决不会从人性中消失;它只能同人性本身一起消失,或者是同人的感受能力一起消失。

③诗的精神的来源——自然虽然想象力和现解力的自由使人离开自然的朴素、真实和必然性,但是通达自然的道路和道德的冲动会不断促使人回到自然;诗的能力正是同这种冲动有着最密切的关系。

因此,自然的朴素消失的时候,诗的能力并不会丧失,它只是在另一个方向下发生作用诗的精神只是从自然才获得它的全部力量④把诗的名称应用到任何一部所谓机智的作品上面,是不正确的,虽然法国文学所享有的声誉使我们长时期来把它们列入这一类中⑤在人类文明当前的情况下,能够强烈激起诗的精神的仍然是自然,只是它同自然的关系跟以前不同而已⑥只要人继续是纯粹的自然,他就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感性的统一体、一个谐和的整体发生作用。

感觉和理智,接受的能力和主动的能力,在实现它们的功能上还没有互相分离,更是没有彼此对抗(1)感觉是印象的必然的结果,思想是从事物的现实产生的(2)力求达到道德的统一,并且作为道德的统一表现自己感觉和思想的一致,以前在感性状态中是一个实际,现在只是作为一个观念存在着;这种一致不再存在于他的身上,而是存在于他的身外,不是作为他的存在的一种实际而存在着,而是作为首先必须加以实现的一个思想而存在着⑦诗的概念:意味着给予人性以最完满的表现(1)在自然的朴素状态中,人的全部天性表现在外在生活中,所以诗人的作用就必然是尽可能完美地模仿现实(2)在文明的状态中,由于人的天性的和谐活动仅仅是一个观念,所以诗人的作用就必然是把现实提高到理想,或者换句话说,就是表现或显示理想⑧在古代诗人那里,打动我们的是自然,是感性的真是,是活生生的现实;在近代诗人那里,打动我们的是观念2、文化人与自然人的对比①自然使人成为整体,艺术则把人分而为二;理想又使人恢复到整体但是,由于现想是人决不会达到的无限的东西,所以文化人绝不会再自己的种类中变成完全的,至于自然人却可以在自己的种类中变成完全的②人凭借自然去努力实现的理想的目标,是大大高于人实际上凭借文化去实现的目标③自然人是从绝对达到有限而获得他的价值,文化人是从不断接近无限的伟大而获得他的价值。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16)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16)

运用席勒《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答:在席勒的理论中,朴素的诗人主要是指处在纯粹自然的古代诗人。

朴素诗人整个的人活动着,就会形成一个朴素的感性统一体,一个和谐的整体。

随着物质文化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思想和现实出现背离的现象,诗人就会寻求自然作为表现自我的途径,这时候他就成为了感伤诗人,多指近代诗人工业文明改造了这些诗人,使得存在于他内部的感觉上的和谐消失了,他只能不断追求道德上的统一。

由于朴素诗人表现的是一种和谐,所以他经常都是以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行动,任何时候都是统一的、完整的。

他们把人性最高的价值在现实世界中予以实现,他们的感觉是真实的、和谐的。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陶渊明的诗,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他率真洒脱,做官不开心了就会辭去,与朋友喝酒,若先醉了,会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他的一首好诗《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争议,欲辨已忘言。

这是陶渊明的代表作,诗的开头四句很是耐人寻味,身处闹市,却没有被车马的喧嚣所打扰,这是因为“心远”,内心的宁静有着出世的念想,这不印证了古代所说的“大隐隐于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写出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热爱自然的情趣,尤其是这个“见”字凸显了诗人无意之举,无意间,山入眼帘,苏轼对此句曾说道:“因采菊而见山,境与议会,此句最有妙处。

”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势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发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机油情趣又富有理趣。

感伤诗人主观思考客观事物对他所产生的印象,并把自己和客观现实分割开来,他们往往需要关心两种对立的力量:现实的和理想的,因此寻求现实、表达自然,成为感伤诗人情感的两个变量,或侧重于现实,或侧重于理想。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10)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10)

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一首,比较二者的艺术特色。

“诗人们,就其概念而言,是自然的保护者。

在他们可能完全不在是这样的地方,他们就肯定会在自己心中体验到任意和矫饰的形式的毁灭性影响,或者竟会与这些形式发生冲突,在这里他们作为自然的证人或者复仇者出现。

因此他们或者成为自然的,或者寻求失去的自然,由此产生两种不同的诗歌创作方式……他们要么成为朴素的诗人,要么成为伤感的诗人。

”朴素的诗人是自然的证人,他们本身就是自然的,朴素的诗人和自然本身并没有全然地分离,而是一个整体,这种一元性使得朴素的诗充满必然性的安详平和,天真烂漫,就像在春天里玩耍奔跑的孩子们,他们的举止可爱无比,我们却不会嘲笑他们的笨拙,相反我们被这一场景所表现出来的诗意所感动,在某一刻,竟然震惊于其中蕴含这的难以言说的意蕴,从而热泪盈眶。

朴素的诗是美的,这种美来自于自然本性所散发出的光芒。

我选择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渡浙江问舟中人》作为素朴的诗进行分析。

诗人将自己特有的冲淡风格用于七绝,往往“造境飘逸,初似常语”而“其神甚远”。

此诗通过“引领”遥望和向舟中人探问,表现对越地的向往。

首句即写“江落潮平”,点明正适宜轻舟快渡,但诗人却“时时引领”遥望,足见心情的急切。

末句一问,寄托着对越地山川之美的渴慕。

全诗笔调朴素,意境浑融。

首句直陈其事,它由三个片语组成:“潮落”、“江平”、“未有风”,初似平平淡淡的常语。

然而细味,这样三顿形成短促的节奏,成功地写出为潮信阻留之后重登旅途者惬意的心情。

可见有时语调也有助于表现诗意。

钱塘江江面宽阔,而渡船不大。

一叶“扁舟”,是坐不了许多人的。

“舟中人”是来自四方的陌生人。

“扁舟共济与君同”,颇似他们见面的寒暄。

这话淡得有味,意思是:虽说彼此素昧平生,却在今天走到同条船上来了。

“同船过渡三分缘”,一种亲睦之感在陌生乘客中油然而生。

尤其因舟小客少,更见有同舟共济的亲切感。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4)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4)

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席勒认为,所谓素朴,也即是指纯朴的自然状态.是人与自然作为统一整体的状态。

这种状态只有在古希腊罗马时代才有可能。

素朴的诗只要摹仿现实,而且这个现实是真实存在的,是自然的.感性的.活生生的,而到近代.自然成了不可实现的失去的理想.因此出现了感伤的诗用理性的观念来表现理想.这个理想要不就是已经失去了的.要不就是遥不可及的。

因此席勒说:“古人自然地感受,而我们感受自然。

”说的也即素朴关系和感伤关系。

素朴关系是说诗人本身是自然,它与自然和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素朴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

李更自然,故居王上。

”(《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

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

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

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

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

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李白这首清新质朴、婉转如歌的小诗因为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才获得了永久的艺术生命力。

大概只要有离家不归的人们,就会有人在月下吟起这首百读不厌、体味不尽的《静夜思》的。

感伤的诗: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语语呜咽,令人不堪卒读。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1)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1)

题目: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对比对著名德国文论家席勒的观点,我的理解:朴素诗人满足于纯粹的自然和感觉,或者说他本来就是自然,所以朴素的诗能够主客合一地摹仿自然、拥抱现实。

无论诗人采取怎样的摹仿形式,即使依附在诗中的印象不同,审美印象的实质也是不会产生变化的。

因为审美印象表体现为感觉强弱或其外在形态的变化而已,感受的内容是一样的。

正是因为朴素诗的起源和效果具有严格的一致性,在不同的时间或空间里,审美印象都不会产生任何分歧。

由于朴素诗人表现的是一种和谐,所以他经常都以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行动,任何时候都是同一的、完整的。

他们把人性最高的价值在现实世界中予以再现,他们的感觉是真实的、和谐的。

所以当读者对朴素的诗有所体验时,会产生愉悦的享受——精神活动和感性生活的丰富性。

而感伤诗人主观思考客观事物对他所产生的印象,并把自己和客观现实分割开来。

他们往往需要关心两种对立的力量:现实的(或有限的)和理想的(或无限的)。

因此,寻求现实、表达自然,成为感伤诗人情感的两个变量。

在处理这两者关系上,不同近代诗人会有不同的方式:侧重于现实或侧重于理想。

如果说读者在读朴素的诗的时候是宁静而平息的,那么在读感伤的诗的时候精神会完全处在运动中、紧张中、徘徊于相反的感情中。

那是由于现实给予感伤诗人的一种热烈的情感,这种人性和道德本能要求他们从一个有限的状态走入一个无限的状态。

素朴诗:《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

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

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

西方文论素朴与感伤

西方文论素朴与感伤

神马是自然?
• 包括外在自然(现实)和内在自然(人的本 性)”。它是“遵循自己法则的存在,内在的 必然性,自身的永恒统一”。
• 席勒:“甚至现在,自然还 是燃点和温暖诗的精神的唯 一的火焰。诗的精神只是从 自然才获得它的全部力量, 在追求光明的人身上,它也 只是对自然说话”,“在人 类文明当前的情况下,能够 强烈地激起诗的精神的仍然 是自然。”
(二)素朴感伤之别:“吾国席勒”王国维
• 故美术者,科学与道德之生产地 也,又谓审美之境界不关利害之 境界,故气质之欲灭,而道德之 欲得由之以生,故审美之境界乃 物质之境界与道德之境界之津梁 也,于物质境界中人受制于天然 之势力,于审美境界中则远离之, 于道德之境界则统御之。 • ——王氏1900年《孔子之美育 主义 》所译席勒 《论人类美育 之书简》)
作业:运用本课原理,写一 篇《人间词话》分析论文。
• 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同人性密切相 关。当人性处于内在的感性与理性 和谐统一的状况时,他本身就是自 然(现实),因而诗人同自然处于素朴 的和谐关系之中,同自然之间是一 种现实的协调。而当人性处于感性 与理性的分裂状态时,诗人就同自 然处于对立的关系,只能通过表现 理想来追寻自然,这时人同自然的 协调就只能在理想中存在。因此, 在席勒看来,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的对立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人性的 对立。也就是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 的人性同感性与理性分裂的人性的 对立。
• 宝帘闲挂小银钩
• 雾失楼台,
• 月迷津渡
“境界”有高远:气象、朴素感伤
• 西风残照, • 汉家陵阙。 • 千嶂里, • 长烟落日孤城闭
自然的感伤与感伤得自然
• 菡萏香销翠叶残, • 细雨梦回鸡塞远, • 西风愁起碧波间。 • 小楼吹彻玉笙寒。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简析 (6)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简析 (6)

期末作业: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浅论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及举例分析《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是德国哲学家席勒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之一,曾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文艺论文的高峰”。

首先,席勒在该文中指出了文艺创作的两种不同的创作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把诗歌划分为“朴素”与“感伤”两种基本类型。

所谓“朴素的诗”即是“模仿自然”的诗,此时诗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原始和谐的素朴关系。

而“感伤的诗”则是“表达理想”的诗,此时诗人失掉了自然,从而在作品中千方百计地寻找自然,对自然的态度就像成人失去了童年一样,是依恋而感伤的。

因此,朴素诗的最大特点就是客观冷静的模仿自然,模仿现实,让主体消失在客体之中。

打动我们的是自然,是活生生的现实。

其次,就其描述来看,素朴诗人的描述是客观现实,是冷静的,甚至于被动的,容易流于庸俗乏味,其创作题材和方法乃至所能达到的效果都是单一的。

感伤诗人的描述是主观的,热切的,而且是主动的,不过也容易变成夸张和空想,供他选择的题材和方法则是多样的,能达到的效果也是多样的。

素朴诗以感觉描绘的具体形象占上风;而感伤以艺术作品的精神占上风,个性是前者的优点,理想性是后者的优点,它们都有其自身的美学意义。

我以诗经中的《郑风·野有蔓草》一篇作为“素朴的诗”的例子,“野有蔓草,零露溥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襄襄。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他们依随自然的生命韵律自由地生存,一个民族以群体的生存状态在昊天旭日下与干净自由的自然亲密地相处,他们的想像方式感情态度风俗习惯密切地接近着淳朴的自然。

一个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的早晨,一片枝叶葳蕤无边无际的春草,一滴明澈晶莹滑滚欲滴的露珠。

所有这一切都充溢着自然的野趣和生机,流淌着大自然生命的鲜活和光亮,就在如此生机勃勃的世界里,诗人与一位妩媚动人脉脉不语的姑娘邂逅相逢并且一见钟情了。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2)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2)

题目: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赏析“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席勒的经典阐述是:“诗人或则就是自然,或则追寻自然,二者必居其一。

”前者使他成为素朴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

在《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所谓“素朴的诗”即是“模仿自然”的诗,是人与自然作为统一整体的状态。

“素朴的诗”只要摹仿现实,而且这个现实是真实存在的,但到了近代,自然成了不可实现的失去的理想,由此出现了“感伤的诗”。

所谓“感伤的诗”即是“表达理想的诗”。

“素朴的诗”在这里我们以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为例,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谈到本词的意境时曾说:“境非独为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这首词描写了水乡风光,在这里词人借理想化的渔人生活自道其隐居江湖之乐,寄托了他爱自然、慕自由的情趣。

词的开头两句勾勒出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的“江南春景图”。

“西塞山前”点明词中所描绘的具体地点在太湖附近。

作者又用生花之笔勾出白色的鹭鸶翱翔在黛色的山峦前,粉红的桃花在山前怒放,潺潺的流着的清澈碧绿的江水,鲜美名贵的鳜鱼自由自在的潜游的春景。

在这明丽清新的背景中,作者又写了一位烟波钓徒头戴青色翥竹叶编的大斗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在斜风细雨中,驾着一叶扁舟,荡漾在万顷碧波之上。

“青翁笠,绿蓑衣”作者紧紧抓住衣着的特点,简洁明快的勾出一位渔民的形豫。

“葛笠”之青,“蓑衣”之绿又给前面的画面涂上了清雅的色彩。

“斜风细雨”描绘出春雨的特点。

“不须归”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一由于陶醉在清新、恰静、安逸的大自然怀抱里,因而不避风雨,流连忘返。

这个艺术形象是作者对渔民生活理想化的描写,也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

作者在这里以深情托出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也就是寄托了自己不再留恋仕途,一心遁迹江湖、怡情山水,享此隐居之乐的情趣。

简述席勒笔下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简述席勒笔下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简述席勒笔下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席勒的素朴诗着重于描绘自然场景,表达情感,传达自然深处的幸福,抒发心中的哲学思考、和精神修养。

他为大自然充满信仰,用素
朴的诗行来深沉睿智地表达出他心中宁静,和蔼的哲学想法。

席勒的感伤诗写出他深刻的个人情感,好像夜雨的淅沥,深沉地感受
光阴带来的无奈、逝去的美好以及流逝的痛苦,并写出他无尽的想念。

他的诗中有眼泪的唏嘘,要向生命的遗憾以及宽恕的痛苦们致敬,却
又表达出对潮起潮落的无奈以及爱的残存。

6.3-席勒举例说明素朴诗与感伤诗

6.3-席勒举例说明素朴诗与感伤诗

文本分析库席勒举例说明素朴诗与感伤诗1.知识点:素朴诗与感伤诗2.知识点讲解:席勒在说明素朴诗与感伤诗的分别时,曾举出过一些生动的事例。

素朴诗与感伤诗的最明显的分别在于前者是纯粹客观的,后者是要表现诗人主观态度和情感的。

这个分别的根源还在于素朴诗人还没有把主体(人)和对象(现实)看成对立,而感伤诗人则相反,要透过已分裂独立的主体来看已分裂独立的对象,这就是所谓“把现实提高到理想”来看。

这中间还可看出自发与自觉(“反思”)的分别。

3.实体内容:荷马在《伊利亚特》卷六中写特洛依方面的将官格罗库斯和希腊方面的将官第阿麦德两人在战场上相遇,在挑战交谈中发见彼此有主宾的世交,就交换了礼物,相约此后在战场上不交锋。

后来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诗人阿里奥斯陀在《罗兰的疯狂》里所写的一段情节颇与此类似。

回教骑士斐拉古斯和基督教骑士芮那尔多原是情敌,在一场恶战中都受了伤,听到他们所同爱的安杰里卡在避险中,两人就言归于好,在深夜里同骑一匹马去追寻她。

席勒指出这两段诗“都很美地描绘出道德感对激情的胜利,都凭心情的素朴使我们感动”。

但是两位诗人的描写手法却大不相同。

阿里奥斯陀是一位近代的感伤诗人,他“在叙述这件事之中,毫不隐藏他自己的惊羡和感动”,“突然抛开对对象的描绘,自己插进场面里去”,以诗人的身分表示他对“古代骑士风”的赞赏。

至于荷马却丝毫不露主观情绪,好象他那副胸膛里根本没有一颗心似的,用他那种冷淡的忠实态度继续说,“格罗库斯迷了心窍,把值一百头牛的金盔甲赠给第阿麦德,换回一副青铜盔甲,只值九头牛。

”这样就处理了他的故事。

席勒指出象荷马这样素朴的诗人的特点是:他所用来处理题材的那种冰冷的真实简直近于无情。

他专心致志地对着他的对象。

……他隐藏在他的作品后面,他自己就是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就是他自己。

一个读者对于他的作品或是没有本领去了解,或者已感到厌倦,才会追问到他本人如何。

从这个事例以及其说明来看,素朴诗与感伤诗的最明显的分别在于前者是纯粹客观的,后者是要表现诗人主观态度和情感的。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评析 (10)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评析 (10)

期末作业: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浅论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及举例分析席勒是德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也是著名的诗人、哲学家。

他写的《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对文艺理论作出了巨大奉献。

在这篇重要的论文中,席勒认为文学应该分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的依据是诗人处理艺术与现实关系时所遵守的基本原则,而前者属于现实主义的写作方式,后者属于浪漫主义的写作方式。

而最完美的诗则是二者的统一结合。

因此,席勒的这篇著作对于整个西方国家的浪漫主义文论家诠释,理解浪漫主义真正意义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席勒在文章的开篇写道:“我已经说过,诗人或者是自然,或者寻求自然。

前者使他成为朴素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

”这种说法实际上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朴素诗人的创作方式是模仿自然,而感伤诗人的创作方式是表现理想。

席勒还指出:这里面其实包含了一个标准,这种标准是用来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诗的。

对现实世界中一切事物的模仿的是素朴诗,对于诗人内心情感及活动的描绘的是感伤诗。

这种划分就区分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文艺创作。

我以苏轼的作品《题西林壁》为朴素的诗进行浅析。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以李煜的《相见欢》作为感伤诗的例子进行浅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8)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8)

赏析席勒《论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题目:运用席勒《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在席勒的文章中,最鲜明的观点及把诗人的诗由其描述内容的差异分为“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

“朴素的诗”,即诗人在诗中描述的大多都是客观事实,是在其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东西,对于已发生的事情的描述,采用的多半都是冷静的客观的视角,所以在诗中,我们能感受到是具体的形象,而由于描述的形式比较单一,所以容易造成枯燥乏味的情况。

“感伤的诗”则大相径庭,诗中多数充斥着的是炽烈浓郁的情感,相对于描述现状的形式单一,对于感情的描写则多种多样,及其煽情的语句会让人有感同身受之感,但是同时也会存在夸张不符逻辑的空想的情况发生。

具体形象是前者的优点,感性想象是后者的优点,两者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审美意义。

说起“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我便不自觉的想起了两个诗人,李白和杜甫,一个豪放的天性自然流露,一个则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代表,那么下面我将以这2位诗人为代表,选择作品。

我以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作为“朴素的诗”的例子,“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从白酒刚刚酿好时诗人从山中归来,啄着谷粒的黄鸡在秋天长得正肥。

呼唤童仆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着牵扯布衣。

到一面高歌,一面痛饮,欲以酣醉表达快慰之情;醉而起舞,闪闪的剑光可与落日争辉。

诗人描述了一个又一场景,让读者仿佛如同自己亲身经历一般,由远及近,由物到人,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一幅充满了愉悦轻松的场景。

全诗最后一句,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那充满既视感的画面,让读者和诗人一起为自己得到重用的欢愉。

而从古至今,得到重用的永远都是少数人,即使是风光一时的李白,在谗言之后也只能发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样的感叹。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简析 (1)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简析 (1)

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答:弗里德利希・席勒是德国的伟大诗人、剧作家及文论家。

在他不算太长的生命历程中,他与另一位伟大的诗人及作家歌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一同见证了当时德国浪漫主义的狂飙突进运动的热烈景象,但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暴政又使他对革命的热情转化成反感并最终回归到了古典主义的立场。

由此可以看出,席勒本人是既受到了浪漫主义的感染,又对古典主义不能释怀,这充分体现在他著名的美学论文《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里。

席勒认为素朴的诗人就是自然或者体现自然,而感伤的诗人则寻求自然。

前者反映现实,而后者投射理想。

自然自始至终都是“燃点和温暖诗的精神的唯一火焰”,是产生诗作的源泉。

席勒理解的自然是广义的,“包括外在自然(现实)和内在自然(人的本性)”。

它是“遵循自己法则的存在,内在的必然性,自身的永恒统一”。

席勒认为素朴的、古典的诗人就存在于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中,那时的人以及外部的客观世界都相对简单、质朴,人与自然水乳交融,人是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感性统一体在发挥作用。

人们所感觉到的就是真实的现实自然,能想到的也是出于自身的淳朴人性。

所以素朴的诗就是对自然的完全反映及再现,是人的全部天性与现实的充分的结合。

诗人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完美地摹仿自然。

素朴诗:《蒹葭》在对《诗经・蒹葭》的传统审美体认中,“伊人”的所指总是人们关注的中心。

由于在诗中这一形象本身的叙述空白,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从而产生了种种臆解。

有人认为“伊人”隐喻的是周王朝的礼制,诗的主旨在于讽刺劝谏周襄公不用周礼而沿用西戎风俗。

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就是贤人,贤人隐居水滨,令人慕而思之。

还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祭歌,是上古之人在水神祭祀仪式上的歌咏之词,伊人即水神。

现代人多认为这是一首恋歌,“伊人”即恋人。

理学家朱熹在他的《诗集传》中说,“秋水方盛之时,所谓伊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所指”。

论席勒_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_中的_牧歌_观

论席勒_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_中的_牧歌_观

大 众 文 艺大170摘要:席勒在《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考察了文艺的发展历史,提出并丰富了“牧歌”的审美范畴,在对当时各种牧歌的创作实绩的品评中阐发了“美的理想应用于现实生活”的美学观念,在这种美学观念中寄托着他以审美教育健全人性的理想。

关键字:牧歌;人性;和谐一、“牧歌”的本质和来源(一)“牧歌”的定义席勒在《以牧歌的例子论牧歌的本质》中给“牧歌”下了这样的定义:“天真而又快乐的人性的富有诗意的描述。

”[1]而这种“描述”是具有两个特点的:第一,“牧歌”是与“城市生活”相对立的审美范畴;第二,“牧歌”是“在文化开始以前的人类童年时代中占了一个地位。

”[2]席勒所论述“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的“人性”不同于古代的“人性”,是人性和谐状态的分裂和人性在现代世界的异化。

因此,席勒在做这个定义的时候,就必然会突出这两个特点,使他的“牧歌”观同整个论文及他的“人性”观相一致。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之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人类的欲望迅速膨胀,新的生产关系也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宗法制度;在激烈的变革和进步的同时,作为个人,同他人、同社会以及同时代的关系也趋于复杂和多变。

人开始“异化”,灵与肉的矛盾开始成为人类关注和探讨的焦点。

而“牧歌”的提出成为席勒思考人性和健全人性的一种尝试,只不过他是用文艺的手段来完成的。

(二)“牧歌”的来源在席勒的论述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有意思的观点,即“牧歌”状态下的“人性”存在于“文化开始以前的人类童年时代”,他通过考察人类发展史和艺术发展史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这种“天真和快乐”的确是同原始社会中人类思想的懵懂、单纯状态有关;虽然是懵懂状态,但却成为当时人们所向往的,因为人们无法解决现实的“恶”,所以只能寄希望于消逝的“善”。

而艺术恰巧可以提供这种可能性,即用“虚构”的方式唤醒人们对过去的“回忆”。

但是,在用艺术虚构的时候,诗人们就遇见了困难,“对于一个从事于完成文化的伟大使命的人来说,无限重要的就是获得可能实现这个状态的感性的确认;由于实际经验远不是支持这一信念,反而总是否定它,……诗的天才总是来援助理性,以便把这个观念导入直觉之中,在个别场合下加以实现。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12)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12)

一、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席勒认为,所谓“素朴的诗”即是“模仿自然”的诗。

此时,诗人与自然是一种原始的和谐的素朴关系。

而所谓“感伤的诗”则是“表达理想”的诗。

此时,诗人失掉了自然,所以在作品中千方百计地寻求自然,对自然的态度就像成人失去了童年一样,是依恋的、感伤的。

我选择魏晋时期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作为素朴的诗进行分析。

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话,普通、平常的四十个字,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诗人归田园后在南山的山脚下种了一片豆子,那地很荒芜,草长得很茂盛,可是豆苗却稀稀疏疏的。

起句平实自如,如叙家常,就像一个老农在和你说他种的那块豆子的情况,让人觉得淳朴自然,而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到秋后有所收成,诗人每天一大早就下地,晚上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

虽说比做管要辛苦得多,可这是诗人愿意的,是他最大的乐趣。

从“带月荷锄归”这一美景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来,他非但没有抱怨种田之,反而乐在其中。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通过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体细节描绘,显示出了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苦。

诗人身体力行终日劳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体验到了农业劳动的艰辛。

但是作者仍不辞劳苦,继续坚持下去。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当他辞去彭泽县令解绶印归田之际,就已经做出了抉择,宁可肉体受苦,也要保持心灵的纯洁,他坚决走上了归隐之路。

为了不违背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农活再苦再累又有何惧?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这情趣来自于写意。

“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

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评析 (8)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评析 (8)

题目: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答:席勒认为,素朴诗人本身就是自然,是自然的一个部分,所以他们对自然的感受和态度都是统一的,一样的,就是一种模仿自然现实的创作方法支配着所有的素朴诗人,因此他们的创作作品也就是统一的,同样的,一致的“素朴的诗”或者“现实主义文学”。

席勒指出,“因为素朴的诗人仅仅追随素朴的自然和感觉,也只限于模仿现实,所以他对于自己的对象只能有单一的关系,鉴于此,他在处理上就没有选择的余地。

我们的感情是始终不变的,完全由一种要素构成,所以我们在构成要素中看不出任何差别。

甚至语言的差异和时代的不同在这方面也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原因和结果的这种绝对的统一正是素朴的诗的特点。

关于感伤的诗人,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席勒说:“这种诗人沉思事物在他身上所产生的印象;他的心灵中所引起的感动和他在我们心灵中所引起的感动,都是以他的这种沉思为基础的。

对象在这里是联系着一个观念的,而它的诗的感染力就仅仅以这种联系为基础。

因此,感伤的诗人经常打交道的是两个互相冲突的表象和感觉,是作为有限物的现实,和作为无限物的他的观念。

他所引起的混合感情始终证实这种源泉的双重性。

因此,他的描述不是讽刺的,就是哀歌的,每个感伤的诗人都将倾白于这两种感受中的一种。

感伤的诗词如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

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一、感伤的诗人1、诗的天才的两种表现方式:模仿现实和表现现想①朴素和感伤的诗人:诗人或者是自然,或者寻求自然。

前者使他成为朴素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②诗的精神诗的精神是不朽的,他决不会从人性中消失;它只能同人性本身一起消失,或者是同人的感受能力一起消失。

③诗的精神的来源——自然虽然想象力和现解力的自由使人离开自然的朴素、真实和必然性,但是通达自然的道路和道德的冲动会不断促使人回到自然;诗的能力正是同这种冲动有着最密切的关系。

因此,自然的朴素消失的时候,诗的能力并不会丧失,它只是在另一个方向下发生作用诗的精神只是从自然才获得它的全部力量④把诗的名称应用到任何一部所谓机智的作品上面,是不正确的,虽然法国文学所享有的声誉使我们长时期来把它们列入这一类中⑤在人类文明当前的情况下,能够强烈激起诗的精神的仍然是自然,只是它同自然的关系跟以前不同而已⑥只要人继续是纯粹的自然,他就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感性的统一体、一个谐和的整体发生作用。

感觉和理智,接受的能力和主动的能力,在实现它们的功能上还没有互相分离,更是没有彼此对抗(1)感觉是印象的必然的结果,思想是从事物的现实产生的(2)力求达到道德的统一,并且作为道德的统一表现自己感觉和思想的一致,以前在感性状态中是一个实际,现在只是作为一个观念存在着;这种一致不再存在于他的身上,而是存在于他的身外,不是作为他的存在的一种实际而存在着,而是作为首先必须加以实现的一个思想而存在着⑦诗的概念:意味着给予人性以最完满的表现(1)在自然的朴素状态中,人的全部天性表现在外在生活中,所以诗人的作用就必然是尽可能完美地模仿现实(2)在文明的状态中,由于人的天性的和谐活动仅仅是一个观念,所以诗人的作用就必然是把现实提高到理想,或者换句话说,就是表现或显示理想⑧在古代诗人那里,打动我们的是自然,是感性的真是,是活生生的现实;在近代诗人那里,打动我们的是观念2、文化人与自然人的对比①自然使人成为整体,艺术则把人分而为二;理想又使人恢复到整体但是,由于现想是人决不会达到的无限的东西,所以文化人绝不会再自己的种类中变成完全的,至于自然人却可以在自己的种类中变成完全的②人凭借自然去努力实现的理想的目标,是大大高于人实际上凭借文化去实现的目标③自然人是从绝对达到有限而获得他的价值,文化人是从不断接近无限的伟大而获得他的价值。

由于只是后者才有等级,并且才有进步,所以遵循文化道路的人的相对价值诗绝不能确实的加以决定的④人类的最终目标只有依靠进步才能够达到,而自然人除了走上文化的道路,是不能够取得进步的,所以只要考虑到最终目标,哪一方面占着优势,就十分明显了3、古代诗人和近代诗人的朴素形式和感伤形式①比较古代诗人与近代诗人(1)首先从古代诗人的作品中抽取一个片面的诗的定义,那么把他们同近代诗人,并且贬抑后者,是最容易也是最浅薄的(2)如果仅仅把在单纯的自然人身上始终产生同样作用的东西叫做诗,那就必然不把这个名称给予我们近代诗人的最崇高和最特殊的作品了。

因为他们是特别受艺术陶冶的文化人讲话,而对于单纯的自然人是没有什么可说的(3)古代诗人的力量是建立在有限物的艺术上面,而近代诗人的力量则建立在无限物的艺术上面②古代艺术家的力量是建立在有限上面。

这个事实可以说明古代造形艺术对于我们时代的造形艺术仍具有显著的优越性③造形艺术中,近代艺术家的观念上的优越对于他并没有多大帮助,他在这里不得不以精确测定的空间来限制他的想象力所产生的形象,并且在古代艺术家占有确实优势的领域中同他们比较力量④如果古代诗人以素朴的形式,以从感觉上描绘的具体的对象占有上风,那么近代诗人则以丰富的内容,以超出造形艺术和感性表现的界限的对象4、素朴诗人相同的感受方式和感伤诗人不同的感受方式①素朴的诗给予我们的不同程度的印象,取决于用一性质的感觉的相异程度,甚至外在形式的差别也不能用引起审美印象的性质的任何改变。

抒情的或是史诗的,戏剧的或是描述的,我们的感动本质上是始终不变的。

因果的这种绝对的统一是素朴的诗的特点②感伤的诗人沉思事物在他身上所产生的印象感伤的诗人经常打交道的是两个互相冲突的感觉和印象,是当做有限看的现实,和当做无限看的他的观念他所引起的混合感情总是证实这种源泉的双重性他的描述不是讽刺的,便是哀歌的二、论朴素诗和感伤诗对自然的关系1、总结这两类诗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同诗的理想的关系①自然赋予素朴诗人以这样一种能力:总是以不可分割的统一的精神来行动,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独立的和完全的整体,并且按照人的实质在现实中表现人性对于感伤诗人,自然则在他身上激起这样一种热烈的愿望:从他内心深处恢复抽象在他身上所破坏了的统一,在他自己里面使人性益臻完善,从有限的状态进到无限的状态素朴诗人在感性的现实方面总是比感伤诗人占有优势,因为他是把感伤诗人仅仅力求这到的东西作为实在的事实来处理的读感伤诗的时候,心灵就活动起来,它处于紧张状态中,在互相敌对的感情中摇摆着至于素朴的诗则引起心灵的平静,引起松弛和宁静的感觉,引起情趣的一致以及充分的满足②一方面,如果素朴诗人以现实性胜过感伤诗人,并且给予感伤诗人只能对之及其强烈冲动的东西以真实的存在,那么,另一方面,感伤诗人比素朴诗人占有这个巨大的优势:他能够比素朴诗人提供给这种冲动以更崇高的对象素朴诗人要遭受一切感性东西所必须受到的限制,相反地,观念的自有力量必然要帮助感伤诗人感伤诗人,除少数时刻外,总是对现实生活感到厌恶。

因为他的观念的无限性质把我们的心灵扩大到超过它的自然规模,所以现实中所有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把它填充起来2、素朴诗对经验的依存关系①我把素朴的诗称为自然的恩赐,即,思考在这里是不相干的②素朴天才的全部工作时凭借感情来完成的;它的力量就在于此,它的局限性也在于此。

素朴的诗人凭借自己的天性或自然创造一切,只有自然在他身上一句内在的必然性发生作用的时候,他才能完全实现自己的概念③当做整体来看,自然是独立和无限的,但是就个别作用来看,自然是依赖的和被局限的。

甚至诗人最顺利的时刻也是取决于先前的一些时刻,因此,可以仅仅把有条件的必然归诸于它们④素朴的天才对于经验是处于依赖的状况,而这依赖的状况是感伤的天才不懂得的⑤感伤天才的力量是在于以自己内在的努力使带有缺陷的对象完善起来,并且依靠自己的力量使自己从有限的状态转移到绝对自由的状态⑥素朴诗人需要外面的帮助,感伤诗人则用自己的内在力量来滋养自己和净化自己3、实际的自然与真正的自然的区别①实际的自然到处都有,而真正的自然是非常罕见的,是素朴诗的体裁,因为它需要有存在的内在必然性②真正的人的天性在它的每个表现中都需要独立的力量的参加,而这种力量总是表现在尊严之中③只有诗人至少在创造的时刻是真正的人的天性,他才能使现实世界的总是描绘为我们所接受4、实际的自然对素朴诗人的危险:乏味庸俗①感觉与思维的优美的谐和,构成素朴诗人的性格,但毕竟仅是一个观念,无法在现实中体现出来,且感受性也比他的主动性多少占着优势②对于那些必须同外界的庸俗进行斗争,或者由于缺乏训练而丧失了自己内在的优雅的人们,这是最危险不过的③感伤的诗也有他的危险④凡是自身是自己时代的产物和漫画的人,都最不应该充当他的世纪的描绘家。

但从我们的熟人中挑选一个滑稽的人物却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所以甚至诗的精神的死敌有时也以自己出色的作品来娱乐自己圈子里的尊贵朋友5、感伤诗人的危险:感受上和表现上的夸张①诗的天才为了达到人性的绝对能力的顶点,应该通过他的自由活动使自己提高到一切偶然障碍之上,而这些障碍是和每种确定的条件分不开的另一方面,他不应该超越人性的概念本身所包含的必要的限制②感伤的天才使自己超出每个明确和有限的现实达到绝对可能的事物的领域——或者是理想化,——而且甚至超越可能的事物的界限——或者是飞翔在幻想世界之中③夸张这个缺点是基于感伤天才的方法的特殊性正如弛缓这个缺点是基于素朴天才的特殊方法一样④感伤的天才不是常常能够保持充分的冷静,足以毫不间断地和始终如一地活动在人性的界限之内⑤如果素朴天才的创作中有时候缺乏智力,那么在感伤诗人的作品中往往就找不到客体。

这两种天才都陷入了空虚这个缺点⑥感情的夸张应该和描绘的夸张不同。

前者来自热烈的心和真正诗的天赋,而描绘的夸大总是表明心的冷漠,而且往往表明诗才的缺乏。

夸张的情感也可简单表述⑦任何一个人,尤其是一个诗人,都不能脱离自然的法则,除非为了把自己置于相反的理性法则的支配之下⑧经验表明,整个的民族以及单独的个人,凡是离开了自然的可靠的知道,的确就处于这种情况之下。

经验也证明,诗人们艺术上也陷入同样的迷误三、关于美学评论1、就真正的美感来判断休息说和高尚化说①两个诗的原则(1)“诗是娱乐和休息的工具”——对诗的艺术中的一切空洞和陈套的东西非常有利(2)“诗是提高人的道德的工具”——把各种各样的夸张都置于自己的卵翼之下②休息:从一种强制的状态转到对我们来说是自然的状态③休息的理想(1)完全是由感性的自然的需要所提出(2)由人性的自然的主动性所提出④大多数人的精神状态:一方面是紧张吃力的劳动,另一方面是轻松愉快的享受⑤劳动使精神的安静和活动的静止比起道德的谐和和活动的绝对自由更加必要,因为自然首先必须得到满足,然后精神才能提出自己的要求2、创作和鉴赏人在这个基础上的平庸性和空虚性①人们期望美给予他们以休息,粗制滥造的作者总是欢迎他们这样②自然在每次持续的紧张之后都要求歇息,而且他也自动给予自己歇息,但这种歇息最不适合于审美判断的③学者们在同有教养的世俗之人对谈的时候,总显示出自己审美判断的最荒谬的缺点④职业批评家也最容易变成一切真正的行家的笑柄。

他们依靠零碎的理论来捍卫自己的立场,可是这些东西仅仅使他们能够形成技术上的判断,而不能形成审美的判断3、高尚化的局限性①诗应该提供休息的概念诗人应该当作目的去实现的高尚化的概念②从观念上看,高尚化是没有界限的,因为理性的要求不与感觉世界的必然界限相联系③诗人既不应该把纯粹理性法则所规定的高尚化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目标,也不应当把感官所提出的休息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目标④诗人的任务是使人性从一切偶然的障碍中解放出来,而不是否认人性的观念本身或超过人性的必要界限(一旦超过,就是夸张)⑤理性不依赖实际经验而发生自己的作用4、真正的审美标准:理想中的优美人性,即素朴性格和感伤性格的诗的结合为了对这些概念做出适当的解释,就不得不请教这样一个阶级的人,他们不劳动,然而是积极的,他们不空想,然而能够理想化,他们随着事件的潮流前进,而不成为这些事件的俘虏。

只有这个阶级的人才能保持人性的美的统一在这一阶级中间,素朴的性格同感伤的性格可以这样结合起来,以致双方都相互提防走向极端,前者提防心灵走到夸张的地步,后者提防心灵走向松弛的地步诚然,只要这两种性格升高到诗的境地,它们所特有的许多限制就会消失不见,且诗的价值越大,矛盾就越少;越缺少诗的性质,各方面的差别和缺陷就越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