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性资产讲解
生物资产简析

《企业会计准则———生物资产》简析一、生物资产准则概述生物资产与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等一般资产不同,其具有特殊的自然增值属性,因此导致其在会计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等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尤其是对于农业企业而言,生物资产通常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资产进行正确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将有助于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即活的)的动物和植物。
生物资产具有能够进行生物转化的能力,企业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主要是增强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能力,最终获得更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农产品。
农产品与生物资产密不可分,当其附在生物资产上时,构成生物资产的一部分。
收获的农产品从生物资产这一母体分离开始,不再具有生命和生物转化能力、或者其生命和生物转化能力受到限制,应当作为存货处理。
生物资产准则共五章二十八条,主要规范了生物资产的范围、确认和计量、收获和处置、以及相关信息的披露等内容。
二、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生物资产可以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其会计处理主要涉及“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存货跌价准备———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等科目。
(一)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生物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确认和计量。
1.企业外购的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确定。
2.自行繁殖、营造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自行繁殖或营造该项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必要支出确定;自行繁殖、营造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其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必要支出确定;自行营造的公益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郁闭前发生的必要支出确定。
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是指生产性生物资产进入正常生产期,可以多年连续稳定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解释《企业会计准则第5 号——生物资产》解释为了便于本准则的应用和操作,现就以下问题作出解释:(1)生物资产的范围;(2)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资本化;(3)消耗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减值迹象;(4)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成本;(5)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其中涵盖收获时点的农产品本准则所称“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和水产业等行业。
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具有生物转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通常表现为生长、蜕化、生产和繁殖等。
生物资产的形态、价值以及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随其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等自然规律和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变化。
企业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就是增强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能力,最终获得更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农产品。
农产品与生物资产密不可分,当其附在生物资产上时,构成生物资产的一部分。
根据本准则第二十三、二十四条规定,收获时点的农产品的成本,应当采用规定的方法,从消耗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成本中转出,确认为收获时农产品的成本。
收获的农产品从生物资产这一母体分离开始,不再具有生命和生物转化能力,应当作为存货处理,如奶牛产出的牛奶、绵羊产出的羊毛、肉猪宰杀后的猪肉、收获后的蔬菜、果树采摘的水果,等等。
二、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资本化(一)郁闭及郁闭度郁闭通常指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郁闭度达0.20 以上(含0.20)。
郁闭度是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1.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郁闭度达0.20 以上(含0.20)的为郁闭林(其中一般以0.20-0.69 为中度郁闭,0.70 以上为密郁闭);0.20 以下(不含0.20)的为疏林(即未郁闭林)。
不同林种、不同林分等对郁闭度指标的要求有所不同,比如,以降低雨水冲刷为主要目标的水土保持林要求郁闭度相对较高;以培育珍贵大径材为主要目标的林木要求郁闭度相对较低。
生物性资产的相关会计处理——以光明乳业为例

生物性生物资产的相关会计处理——以光明乳业为例专业姓名: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会计准则也在不断更新进步,在会计的计量里面逐渐发现了新的问题,而这也在不断推进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
本文主要是为探讨生物性生物资产计量方式。
生物性资产的计量就是其中一个,本文以光明乳业为例子,聚焦于其对生物性资产的计量,以及分析选择的对生物性生物资产的计量方法对企业的影响,其次就是对比国内外在生物性资产的计量方式的不同以及分析两者存在的一些局限性,最后是进行一个简单分析总结最后提出建议。
二、光明乳业生物性生物资产是指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性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包括生物性生物资产和消耗性生物资产。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者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
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料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者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
生产性生物资产具备自我生长性,能够在持续的基础上予以消耗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其服务能力或未来经济效益,属于劳动手段。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国资、社会公众资本组成的产权多元化股份制上市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乳和乳制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奶牛的饲养、培育,物流配送,营养保健食品开发。
生产和销售等业务。
2018年到2020年光明乳业的生物性生物资产在非流动资产中的占比。
光明乳业2018年-2020年数据单位:元从以上的数据,可以得出,生物性生物资产在光明乳业的非流动资产中的占比还是比较大的,所以生物性生物资产的计量方式对于企业是十分重要的,会对企业的财务有一定的影响。
三、光明乳业关于生物性生物资产的处理光明乳业的生物资产有消耗性生物资产和自产性生物资产。
光明乳业消耗性生物资产计量方式光明乳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计量方式光明乳业净残值率与年折旧率综合上表,光明乳业在生物性资产的计量上面主要涉及到了计量方式是个别计价法、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年限平均法等。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及其指南、讲解2008

企业会计准则第号——生物资产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
第三条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第四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一)收获后的农产品,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存货》。
(二)与生物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号——政府补助》。
第二章确认和初始计量第五条生物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拥有或者控制该生物资产;(二)与该生物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很可能流入企业;(三)该生物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六条生物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第七条外购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第八条自行栽培、营造、繁殖或养殖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一)自行栽培的大田作物和蔬菜的成本,包括在收获前耗用的种子、肥料、农药等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二)自行营造的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郁闭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三)自行繁殖的育肥畜的成本,包括出售前发生的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四)水产养殖的动物和植物的成本,包括在出售或入库前耗用的苗种、饲料、肥料等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生物性资产培训-实务篇

海棠子收获: 借:库存商品-海棠子 36 400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海棠 36 400 海棠子销售: 借:销售收入-海棠子 贷:银行存款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海棠子 60 000 60 000 36 400 36 400
苹果树 未成熟前核算 第一年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性生产性生物资产-苹果树-树苗 20 000 -土地 22 000 -折旧 7 500 -耕作费 100 000 -农药费 20 000 -肥料 25 000 -人工 90 000 贷:原材料-苹果苗 20 000 银行存款 207 000 累计折旧 7 500 第二,第三年 未成熟性生产性生物资产-苹果树增加账面价值219 500 成熟后转变资产类型
(1)确定应分摊的运输费、保险费和装卸费 分摊比例=(4 500+3 000+2 250)÷195 000=5% 6头种牛应分摊:6×4 000×5%=l 200(元) 15头种猪应分摊:15×l 400×5%=1 050(元) 600头猪苗应分摊:600×250×5%=7 500(元) (2)确定种牛、种猪和猪苗的入账价值
一、处置 1. 出售生物资产
例同上 2. 生物资产盘亏或死亡、毁损
生物资产盘亏或死亡、毁损时,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余额先记入“待处理财 产损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后,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场长)会议或类似机 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生物资产因盘亏或死亡、毁损造成的损失,在减去过失人或者保险 公司等的赔款和残余价值之后,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损失的,计入营业外支出。
——小麦
贷:累计折旧
400
1 000
自产生物性资产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 对自行繁殖、营造的生产性生物资产而言,如企业自己繁育的奶牛、种猪,自行营造的橡 胶树、果树、茶树等,其成本确定的一般原则是按照其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必 要支出确定,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 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是区分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和未成熟的分界点,同时也是判断其相 关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点,是区分其是否具备生产能力、从而是否计提折旧的分界点。
生物性资产会计核算

浅谈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其适用范围主要是规范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而不适用于收获后的农产品和与生物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笔者就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生物资产的概述(一)生物资产的概念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
生物资产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这种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对不同类别生物资产进行区别确认与计量,便于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如存栏待售的猪、牛、羊)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如桃林、梨林等)、薪炭林、产畜(如种牛、种马等)和役畜(如耕牛)等。
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保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二)生物资产的确认条件生物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拥有或控制的该资产;2、与该生物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很可能流入企业;3、该生物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生物资产核算应增设的会计科目为规范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特点,农业企业应分别增设下列会计科目:1、“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核算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原价;2、“生物性在建工程”科目,核算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发生的实际支出;3、“消耗性林木资产”科目,核算已郁闭成林消耗性林木资产的实际成本。
暂难以明确生产性或消耗性特点的林木资产实际成本,也在本科目核算;4、“公益林”科目,核算已郁闭成林公益林的实际成本;5、“农业生产成本”科目,核算农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6、“幼畜及育肥畜”科目,核算实行分群核算的幼畜(禽)的实际成本。
会计实务分析生物资产科目

会计实务分析生物资产科目生物资产是指农、林、牧、渔业等生产环节中具有生长性、培育性的生物资源,如农作物、林木、牲畜、水产动植物等。
在会计实务中,对生物资产的科目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成本科目:会计实务中,对生物资产的科目分析首先要关注的是生产成本科目。
生物资产的生产成本包括种子、饲料、农药、兽药、投入物资、土地租金等直接与生物资产培育和养护相关的费用。
这些费用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准则进行划分和分录,并作为生物资产的成本资本化入账。
2.生产产量科目:生物资产的产量是指生物资产投入到生产环节后所获得的产出,如农作物的收成数量、水产动植物的捕捞数量等。
对于生物资产的产量,会计实务中需要设立相应的科目进行核算,以反映生物资产的产出情况。
这些科目的设立应考虑生物资产的特点,如农作物可以设立农作物-收成数量科目。
3.生物资产价值科目:生物资产是具有生长性质的资产,其价值会随着生长发育而逐渐增长。
在会计实务中,需要设立相应的科目对生物资产的价值进行核算,并记录生物资产的增加或减少。
比如可以设立生物资产-成本增值科目,用于记录生物资产价值的增加情况。
4.投资收益科目:对于经营生物资产的企业来说,其主要目的是获得经济效益。
因此,会计实务中需要设立相应的科目来核算生物资产的经营收入。
例如,可以设立生物资产-销售收入科目,用于记录由于销售生物资产而获得的收入。
5.生物资产减值科目:由于各种原因,生物资产的价值可能会下降,进而导致生物资产减值。
会计实务中,需要设立相应的科目来记录生物资产减值的情况,并进行核算。
例如,可以设立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用于记录对生物资产的减值准备。
综上所述,生物资产科目的分析在会计实务中十分重要。
通过合理设立科目并进行科目分析,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生物资产的价值变动和经营情况,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也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规范性,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会计基础知识:生物资产的概念及特征【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会计实务优秀获奖文档首发!会计基础知识:生物资产的概念及特征【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
第一,转化性和自然增殖性。
生物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具有生物转化性和自然增殖性。
生物资产是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具有能够进行生物转化的能力。
生物转化,是指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的生长、蜕化、生产和繁殖的过程。
在生物转化的过程中,生物自身的价值往往又会增加。
这种生物转化能力、自然增殖的特性是其他通常意义上的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所不具有的。
第二,阶段性。
生物资产在生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繁育、成长、成熟、蜕化、消亡这几个阶段。
第三,周期性。
生物资产的生物学年、生命周期与会计年度可能不一致,对其进行会计期间假设时必须考虑生命周期的特点。
第四,多样性。
不同类型的生物资产生长、发育、繁殖规律和周期差异十分显著,例如动物和植物具有完全不同的生长发育规律,畜禽通过养殖及自身生长由种苗变成成年畜禽,并可以不断进行繁殖成群;花苗通过培植由幼苗长成花卉等。
第五,双重资产特性。
生物资产具有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的双重特性,而且可以相互转化。
第六,未来经济利益不确定性。
生物资产在存续期间具有较大的风险,如农作物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是自然灾害如洪水、瘟疫等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出危害较大,动物的疾病发生等使得生物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第七,生物资产在存续期间需要连续不断地投入,才能维持生物资产活体。
什么是生产性生物资产

什么是⽣产性⽣物资产企业所得税中的⽣产性⽣物资产,是指企业为⽣产农产品、提供劳务或者出租等⽽持有的⽣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产性⽣物资产可以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关于⽣产性⽣物资产是怎样的问题,店铺⼩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家有帮助。
⼀、什么是⽣产性⽣物资产1、⽣产性⽣物资产,是指企业为了从事农业⽣产,⽣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等活动,持有的⽣物资产,包括济林、薪炭林、产畜等。
2、法律依据:《中华⼈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产性⽣物资产按照以下⽅法确定计税基础:(1)外购的⽣产性⽣物资产,以购买价款和⽀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2)通过捐赠、投资、⾮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式取得的⽣产性⽣物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前款所称⽣产性⽣物资产,是指企业为⽣产农产品、提供劳务或者出租等⽽持有的⽣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公益性⽣物资产的主要账务如何处理(⼀)企业外购的公益性⽣物资产,按应计⼊公益性⽣物资产成本的⾦额,借记本科⽬,贷记“银⾏存款”等科⽬。
(⼆)⾃⾏营造的公益性⽣物资产,应按达到预定⽣产经营⽬的前发⽣的必要⽀出,借记本科⽬,贷记“银⾏存款”等科⽬。
(三)天然起源的公益性⽣物资产,应按名义⾦额,借记本科⽬,贷记“营业外收⼊”科⽬。
(四)消耗性⽣物资产、⽣产性⽣物资产转为公益性⽣物资产的,应按其账⾯余额或账⾯价值,借记本科⽬,按已计提的⽣产性⽣物资产累计折旧,借记“⽣产性⽣物资产累计折旧”科⽬,按其账⾯余额,贷记“消耗性⽣物资产”、“⽣产性⽣物资产”等科⽬。
已计提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
(五)择伐、间伐或抚育更新等⽣产性采伐⽽补植林⽊类公益性⽣物资产发⽣的后续⽀出,借记本科⽬,贷记“银⾏存款”等科⽬。
林⽊类公益性⽣物资产郁闭后发⽣的管护费⽤等其他后续⽀出,借记“管理费⽤”科⽬,贷记“银⾏存款”等科⽬。
生物性资产

第一节生物资产概述知识点1:生物资产概述一、生物资产的概念及特征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
第一,转化性和自然增殖性。
生物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具有生物转化性和自然增殖性。
生物资产是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具有能够进行生物转化的能力。
生物转化,是指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的生长、蜕化、生产和繁殖的过程。
在生物转化的过程中,生物自身的价值往往又会增加。
这种生物转化能力、自然增殖的特性是其他通常意义上的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所不具有的。
第二,阶段性。
生物资产在生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繁育、成长、成熟、蜕化、消亡这几个阶段。
第三,周期性。
生物资产的生物学年、生命周期与会计年度可能不一致,对其进行会计期间假设时必须考虑生命周期的特点。
第四,多样性。
不同类型的生物资产生长、发育、繁殖规律和周期差异十分显著,例如动物和植物具有完全不同的生长发育规律,畜禽通过养殖及自身生长由种苗变成成年畜禽,并可以不断进行繁殖成群;花苗通过培植由幼苗长成花卉等。
第五,双重资产特性。
生物资产具有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的双重特性,而且可以相互转化。
第六,未来经济利益不确定性。
生物资产在存续期间具有较大的风险,如农作物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是自然灾害如洪水、瘟疫等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出危害较大,动物的疾病发生等使得生物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第七,生物资产在存续期间需要连续不断地投入,才能维持生物资产活体的存在,如果中断投入,将影响生物资产的生存及其收获品的数量和质量,因此生物资产的后续支出数额通常比较大。
二、生物资产的分类小企业可以根据分类标准不同,将生物资产分为以下几种类别:1.按生物学特性,生物资产可以分为动物和植物。
2.按生长周期长短,生物资产可以分为一年生生物和多年生生物。
3.按价值转移方式的不同,生物资产可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
三、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报表失真由于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很多企业不能够实行电算化财务管理,很多企业没有严格按照国家会计制度要求设置账户、核算公司经营情况。
生物性资产

上市公司中关于“生物资产”会计政策的批注16、生物资产⑴生物资产的分类及确认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
生产性生物资产具备自我生长性,能够在持续的基础上予以消耗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其服务能力或未来经济利益,属于有生命的劳动手段,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
生产性生物资产一般要经过培育、成熟投产和更新处置等阶段。
⑵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生物资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购买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自行繁殖的生产性生物性资产其成本确定的一般原则是按照其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必要支出确定,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
⑶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分类计提,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类别、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率确定折旧率。
各类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年限和年折旧率如下:资产类别残值率使用年限年折旧率产役畜 20%-28% 8 年 1 0.00%-9.00%经济林 20%-28% 8 年 10.00%-9.00%本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产畜和役畜,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20%-28%,预计使用寿命为8 年。
生物资产准则解析(一)新准则的主要特色生物资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的基本思想和内容是一致的,但考虑到我国经济和会计的发展水平,在生物资产的分类、公允价值的选择使用、跌价准备的转回、信息披露等方面又有所区别。
该准则的主要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1.划分了生物资产的类别根据生物资产本身的特性和用途,将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并分别进行了定义,规定了确认、计量等相应的会计处理,没有再按其成熟程度分为成熟性生物资产和非成熟性生物资产。
2.界定了公益性生物资产的确认标准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cas5-生物资产准则讲解

经营目的(成龄)前发生的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
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2013-7-17
五联方圆:审计、管理及税务咨询
17
2006企业会计准则培训
二、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
2.3.3自行建造的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
自行营造的公益性生物资产:按照郁闭前发 生的造林费、抚育费、森林保护费、营林设 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 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确定
2006企业会计准则培训
二、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
2.2外购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 CAS5确定外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 和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的原则一致 购买价款 相关税费 运输费 保险费 直接归属的其他支出
2013-7-17
五联方圆:审计、管理及税务咨询
11
2006企业会计准则培训
农产品与生物资产密不可分,当其附在生物资产上时, 构成生物资产的一部分 收获的农产品从生物资产这一母体分离开始,不再具有 生命和生物转化能力,应当作为存货处理
2013-7-17
五联方圆:审计、管理及税务咨询
5
2006企业会计准则培训
一、生物资产概述
1.2生物资产的类型
消耗性生物资产: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 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 存栏待售的牲畜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 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公益性生物资产: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 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五联方圆:审计、管理及税务咨询
2013-7-17
生物性资产准则及账务处理

生物性资产准则及账务处理一、生物资产的概述(一)生物性资产的定义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植物和动物。
生物资产根据其用途可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
1.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如存栏待售的猪、牛、羊)等。
2.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如桃林、梨林等)、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①广义经济林是与防护林相对而言,以生产木料或其他林产品直接获得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它包括用材林、特用经济林、薪炭林等。
②狭义经济林是指利用树木的果实、种子、树皮、树叶、树汁、树枝、花蕾、嫩芽等等,以生产油料、干鲜果品、工业原料、药材及其它副特产品(包括淀粉、油脂、橡胶、药材、香料、饮料、涂料及果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乔木林和灌木林;是有特殊经济价值的林木和果木。
如木本粮食林、木本油料、工业原料特用林等。
③薪炭林是指以生产薪炭材和提供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乔木林和灌木林)。
④产畜是能直接带来具有经济利益的生物资产。
包括奶牛、繁殖母猪、种公猪、种鸡或蛋鸡等,是畜牧企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
⑤役畜也称力畜,是指专门用来耕地或运输的家畜,如牛、马、骡子、驴、骆驼等。
也叫役畜。
3.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二)生物资产的确认条件生物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拥有或者控制该生物资产;2.与该生物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很可能流入企业;3.该生物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生物资产核算需要增设的会计科目根据《中华人民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及农产品的特定,农业企业应分别增设下列会计科目:1.“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下设二级科目“成熟”,核算成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原价。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详细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详细解释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本准则)是为了规范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而制定的。
本准则适用于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
本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认和初始计量:本准则规定了生物资产的确认条件,即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拥有或者控制该生物资产,且与该生物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很可能流入企业,且该生物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本准则还规定了外购、自行栽培、营造、繁殖或养殖、投资者投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企业合并等不同方式取得生物资产的成本构成。
2、后续计量:本准则规定了对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按期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分别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
本准则还规定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此外,本准则还规定了在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3、收获与处置:本准则规定了对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应当在收获或出售时,按照其账面价值结转成本。
本准则还规定了对于生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成本、生物资产改变用途后的成本、以及生物资产出售、盘亏或死亡、毁损时的会计处理。
4、披露信息: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中披露与生物资产相关的信息,包括生物资产的类别、取得方式、成本、折旧方法、折旧率、公允价值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为决策提供参考。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的发布具有以下的意义:1、它为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提供了统一的规范和指导,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2、它符合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趋同要求,有利于促进我国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信誉度。
生物性资产讲解

第六章生物资产第一节生物资产概述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
生物资产与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等一般资产不同,其具有特殊的自然增值属性,因此导致其在会计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等方面也凸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尤其是对于农业企业而言,生物资产通常是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资产进行正确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将有助于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生物资产准则)规范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要求。
一、生物资产的特征(一)生物资产是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具有能够进行生物转化的能力。
生物转化,指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的生长、蜕化、生产和繁殖的过程。
其中,生长是指动物或植物体积、重量的增加或质量的提高,例如农作物从种植开始到收获前的过程;蜕化是指动物或植物产出量的减少或质量的退化,例如奶牛产奶能力的不断下降;生产是指动物或植物本身产出农产品,例如蛋鸡产蛋、奶牛产奶、果树产水果等;繁殖是指产生新的动物或植物,例如奶牛产牛犊、母猪生小猪等。
这种生物转化能力是其他通常意义上的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所不具有的,也正是生物资产的特性。
因此,生物资产的形态、价值以及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都会随着自身的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等自然规律和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变化,尽管其在所处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而具有类似于不同资产类别(存货或固定资产)的特点,但是其会计处理与存货、固定资产等常规资产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会计处理进行单独规范,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生物资产信息。
将生物资产定义为“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意味着一旦原有动植物停止其生命活动就不再是“生物资产”。
这一界限对生物资产和农产品进行了本质的区分。
农产品与生物资产密不可分,当其附着在生物资产上时,作为生物资产的一部分,不需要单独进行会计处理,而当其从生物资产上收获时开始,离开生物资产这一母体,一般具有鲜活、易腐的特点,因此应当区别于工业企业一般意义上的产成品单独核算。
生物性资产

生物性资产生物性资产是指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一部分,包括有机和无机的物质,如水、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它们生存的环境。
这些资源对于维持生命和支持人类的生产活动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生物入侵、大规模开发和其他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性资产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生态系统服务指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直接或间接贡献。
例如,生态系统为我们供应饮用水、粮食、木材、药品以及空气和水的净化。
但是,这些服务是有限的,尽管它们往往是无偿提供的。
因此,保护生物性资产是维持人类健康和福祉的关键所在。
为了更好地管理生物性资产,政府、科学家和公民社会必须合作实施适当的策略。
这些策略包括了实施可持续管理、减少资源的过度开发、保持生物多样性和促进生物适应性。
其实,这些策略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并且已经得到了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系统的多样性。
它涉及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至关重要。
其对生存于其间的生物种类和人类社会中的人类行为和发展都产生影响。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生物性资产的重要方向之一。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需要注重全局性和可持续性的思想。
这需要政府和公民社会参与,以确保生物性资产能够为人类社会提供最大程度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需要深入研究和有效治理那些会对生物性资产产生影响的因素。
这包括气候变化、生态入侵、污染和传染病的扩散等。
在保护生物性资产方面,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功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维持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人类可以保持健康、生产、繁荣和发展。
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来保护和恢复生物性资产,并确保我们在未来能够继续享有这种资源的条件。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共同建设一个更健康、更美好的地球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生物资产第一节生物资产概述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
生物资产与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等一般资产不同,其具有特殊的自然增值属性,因此导致其在会计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等方面也凸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尤其是对于农业企业而言,生物资产通常是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资产进行正确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将有助于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生物资产准则)规范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要求。
一、生物资产的特征(一)生物资产是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具有能够进行生物转化的能力。
生物转化,指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的生长、蜕化、生产和繁殖的过程。
其中,生长是指动物或植物体积、重量的增加或质量的提高,例如农作物从种植开始到收获前的过程;蜕化是指动物或植物产出量的减少或质量的退化,例如奶牛产奶能力的不断下降;生产是指动物或植物本身产出农产品,例如蛋鸡产蛋、奶牛产奶、果树产水果等;繁殖是指产生新的动物或植物,例如奶牛产牛犊、母猪生小猪等。
这种生物转化能力是其他通常意义上的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所不具有的,也正是生物资产的特性。
因此,生物资产的形态、价值以及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都会随着自身的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等自然规律和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变化,尽管其在所处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而具有类似于不同资产类别(存货或固定资产)的特点,但是其会计处理与存货、固定资产等常规资产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会计处理进行单独规范,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生物资产信息。
将生物资产定义为“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意味着一旦原有动植物停止其生命活动就不再是“生物资产”。
这一界限对生物资产和农产品进行了本质的区分。
农产品与生物资产密不可分,当其附着在生物资产上时,作为生物资产的一部分,不需要单独进行会计处理,而当其从生物资产上收获时开始,离开生物资产这一母体,一般具有鲜活、易腐的特点,因此应当区别于工业企业一般意义上的产成品单独核算。
基于此,生物资产准则对收获时点的农产品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即应当采用规定的方法,从消耗性生物资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成本中转出,确认为收获时点的农产品的成本;而收获时点之后的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等会计处理,应当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二)生物资产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生物资产准则所称“农业”是广义的范畴,即“农林牧副渔”,包括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和水产业等行业。
企业从事农业生产就是要增强生物转化能力,最终获得更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农产品。
农业生产管理的对象包括如下两部分:(1)将生物资产转化为农产品的活动。
这主要是指通过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生产和收获而获得农产品的活动过程,以及利用生产性生物资产产出农产品的活动过程。
例如,种植业作物的生长和收获而获得稻谷、小麦等农产品的活动过程;畜牧养殖业试验和收获而获得仔猪、肉猪、鸡蛋、牛奶等畜产品的活动过程;林业中用材林的生产和管理而获得林产品、经济林木的生产和管理获得水果等的活动过程;水产业中的养殖获得水产品等活动过程,都属于将生物资产转化为农产品的活动。
(2)其他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的活动。
这主要是指除(1)之外的生物资产的生长和管理。
例如,经济林木在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的生产和管理、奶牛在第一次产奶前的饲养等管理活动。
农业生产与收获时点的农产品相关,但与对收获后的农产品进行加工的活动(以下简称“加工活动”)必须严格加以区分。
农业生产活动针对的是有生命的生物资产,而加工活动针对的是收获后的农产品,例如将绵羊产出的羊毛加工成毛毯、将收获的甘蔗加工成蔗糖、将奶牛产出的牛奶加工成奶酪、将从果树采摘的水果加工成水果罐头、将用材林采伐下的原木用于盖厂房等。
因此,加工活动并不包含在生物资产准则所指的农业生产范畴之内。
二、生物资产的分类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生物资产通常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
(一)消耗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具有生命的劳动对象,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
一般而言,消耗性生物资产要经过培育、长成、处置等阶段,如用材林就要经过培植、郁闭成林和采伐处置等阶段。
消耗性生物资产通常是一次性消耗并终止其服务能力或未来经济利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存货的特征,应当作为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
生产性生物资产具备自我生长性,能够在持续的基础上予以消耗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其服务能力或未来经济利益,属于有生命的劳动手段,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一般要经过培育、成熟投产和更新处置等阶段。
与消耗性生物资产相比较,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最大不同在于,生产性生物资产具有能够在生产经营中长期、反复使用,从而不断产出农产品或者是长期役用的特征。
消耗性生物资产收获农产品之后,该资产就不复存在;而生产性生物资产产出农产品之后,该资产仍然保留,并可以在未来期间继续产出农产品,如薪炭林收获柴薪但仍保留树干等。
因此,通常认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固定资产的特征,例如果树每年产出水果、奶牛每年产奶等。
一般而言,生产性生物资产通常需要生长到一定阶段才开始具备生产的能力。
根据其是否具备生产能力(即是否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可以对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进一步的划分。
所谓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是指生产性生物资产进入正常生产期,可以多年连续稳定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
由此,生产性生物资产可以划分为未成熟和成熟两类,前者指尚未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还不能够多年连续稳定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例如尚未开始挂果的果树、尚未开始产奶的奶牛等,后者则指已经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三)公益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从目的上来看,公益性生物资产与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有本质不同。
后两者的目的是为了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公益性生物资产主要是出于防护、环境保护等目的,尽管其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具有服务潜能,有助于企业从相关资产获得经济利益,如防风固沙林和水土保持林能带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效能,风景林具有美化环境、休息游览的效能等,因此应当确认为生物资产,并且应当单独核算。
生物资产准则着重解决了生物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以及收获和处置的会计处理问题。
第二节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生物资产准则规定,生物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生物资产取得方式的不同,其成本确定和会计处理也有所不同。
一、外购的生物资产无论是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还是公益性生物资产,外购的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其中,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包括场地整理费、装卸费、栽植费、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企业外购的生物资产,按应计人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或“公益性生物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企业一笔款项一次性购人多项生物资产时,购买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等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应当按照各项生物资产的价款比例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生物资产的成本。
(例6—1l 20×0年2月,甲农业企业从市场上一次性购买了6头种牛、15头种猪和600头猪苗,单价分别为4 000元、l 400元和250元,支付的价款共计195 000元,此外,发生的运输费为4 500元,保险费为3 000元,装卸费为2 250元,款项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
有关计算如下:(1)确定应分摊的运输费、保险费和装卸费分摊比例=(4 500+3 000+2 250)÷195 000=5%因此,6头种牛应分摊:6×4 000~5%=1 200(元)15头种猪应分摊:15~1 400~5%=1 050(元)600头猪苗应分摊:600×250~5%=7 500(元)(2)确定种牛、种猪和猪苗的入账价值6头种牛的入账价值:6~4 000+1 200=3 600(元)15头种猪的入账价值:15~1 400+1 050=22 050(元)600头猪苗的入账价值:600~250+7 500=157 500(元)’甲农业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借:生产性生物资产一种牛 3 600——种猪22 050消耗性生物资产——猪苗.157 500贷:银行存款183 150二、自行繁殖、营造的生物资产对于企业自行营造的生物资产,应当按照不同的种类核算,分别按照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确定其取得的成本,并分别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或“公益性生物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一)自行繁殖、营造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对自行繁殖、营造的消耗性生物资产而言,其成本确定的一般原则是按照自行繁殖或营造(即培育)过程中发生的必要支出确定,既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也包括应分摊的间接费用。
1.不同种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构成(1)自行栽培的大田作物和蔬菜的成本,包括在收获前耗用的种子、肥料、农药等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2)自行营造的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郁闭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3)自行繁殖的育肥畜的成本,包括出售前发生的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4)水产养殖的动物和植物的成本,包括在出售或人库前耗用的苗种、饲料、肥料等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例6—2)甲企业20×O年3月使用一台拖拉机翻耕土地100公顷用于小麦和玉米的种植,其中60公顷种植玉米、40 顷种植小麦。
该拖拉机原值为60 300元,预计净残值为300元,按照工作量法计提折旧,预计可以翻耕土地6 000公顷。
有关计算如下:应当计提的拖拉机折旧=(60 300—300)÷6000×100=1 000(元)玉米应当分配的机械作业费=1 000÷(60+40)×60=600(元)小麦应当分配的机械作业费=1 000÷(60+40)~40=400(元)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借:消耗性生物资产——玉米600——小麦400贷:累计折旧 1 0002.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确定的特殊问题(1)郁闭及郁闭度的概念郁闭是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确定中的一个重要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