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不平等条约体系

合集下载

第三讲 东亚封贡体系与不平等条约体系下的中国外交

第三讲 东亚封贡体系与不平等条约体系下的中国外交
Company Logo

乾隆皇帝将礼物视为贡品,中国的士大夫 官吏对工业化的要素——蒸汽机、信贷和 资本、私有财产及公共教育等一无所知。 对于马嘎尔尼带来的望远镜、四轮马车和 热气球,中国人一概嗤之以鼻。 中国皇帝以宏大的排场和威严的礼仪接待 英国使臣。最终双方同意,马嘎尔尼可以 按欧洲礼节单膝跪见。其他均不准许。是 英国有求于中国,不是中国有求于英国。
Company Logo
中西方国际关系观念比较

欧洲政治上的权力分散——均势外交。各国主权 平等和法律平等的概念成为国际法和外交的基础; 美国在世界各地传播美国式的普世价值观;中国 几千年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中国皇帝君临天 下,华夷秩序视为自然秩序。中国的目标不是传 播自己的价值观,而是欢迎他们前来学习。中国 仅将注意力放在驾驭近邻的蛮夷上。对作为远方 夷人的欧洲人中国皇帝认为试图对他们施加影响 是不现实的,中国始终保持居高临下的疏远。 欧洲土地贫瘠,地形开阔;中国地大物博,地形 封闭,部分决定了两者对外方式的迥异:前者穷 则思变、冒险、海外殖民、侵略扩张,后者安于 现状、不思进取、闭关锁国、攘外必先安内
Company Logo

日本天皇很早就怀有一种强烈的、与中国对等的 意识。公元608 年(日本推古天皇十五年,隋炀帝 大业三年) ,日本“遣使朝拜”,国书中出现了 “日出处天子(即日本天皇自称) 致日没处天子 (即隋炀帝) ”的字句,隋炀帝“览之不悦”,斥之 “蛮夷书有无礼者”,次年即遣使赴日责难。在会 见隋使时,日本天皇自承“我夷人避在海隅,不闻 礼义⋯⋯今故清道饰馆,以待大使,冀闻大国维新之 化”,又派人随中国使臣来华“请贡方物”,事情 才算平息。
Company Logo

中国挟其独特的传统和千年养成的优越感 步入近代。这个独特的帝国声称它的文化 和体制适用于四海,却不屑于去改变异族 的宗教信仰;它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国家, 却对与外国通商和技术革新漠不关心;它 文化发达,却受制于一个对西方探险时代 的来临一无所知的政治统治集团;它在辽 阔的疆土上建立了一套高效统治的政治体 系,却对即将威胁其生存的技术文化大潮 茫然无知。(摘自基辛格《论中国》)

不平等条约体系

不平等条约体系
5.为挽救统治危机,满清的清末新政加速灭亡
政治
经济
思文
外交
特点
影响
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侵害了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促进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客观条件
出现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的新思潮
关税权损失
1.渐进性
2.以武力,战争或威胁为途径
3.以不平等条约为基础
最丧权辱国的条约
瓜分狂潮
强化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西方资本大量进入
推动了百日维新
中国成为列强瓜分地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战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革命思潮旺盛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4.以将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殖民体系为目标
5.以严重损害中国主权为代价
破坏性:
1.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社会性质改变
2.严重损害中国人民的利益
3.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殖民体系
4.打破中国社会结构,阻碍民族资本发展
建设性:
1.打破闭关锁国,中国逐渐了解并融入世界
2.客观推进现代化进程
1.赔款2100万银元
2.割香港岛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关税,需“秉公议定则例”
1.不平等条约严重侵害了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列强从不平等条约获取特权,从中国掠夺原料。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发展
3.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进行社会变革
2.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增强,对外扩张

【专题4】不平等条约体系与近代中国转型

【专题4】不平等条约体系与近代中国转型

《马关条约》的影响
• 《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此后,帝 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 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但也使民 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契机,有了初步发展, 出现短暂的春天。
中国
财政 危机
“弛禁论” 与 “严禁论”
徐 禁 烟
1.《南京条约》(1842年)
(1)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洋银2100万元 (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协定关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5)附件内容:列强在中国拥有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在通商口
英法 等国
扩大权益
担心危及统治利益
提出“修约”要求
拒绝“修约” (忙于镇压起义)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
《天津条约》 (1858年)
《北京条约》 (1860年)
2.《天津条约》(1858年)
内容 影响 通商口岸从东南沿海延伸到长江流域, 外国势力深入内地,遍及南北,有利于 列强的经济侵略,尤其是商品倾销。 为外国在中国的军事侵略、商业扩张、 宗教传播、谍报刺探等开方便之门;内 地传教的规定成为外国传教士到内地进 行不法活动的护身符。 内河航运权遭破坏,便于外国商品向中 国倾销商品。 在当时中西外交关系不平等的情况下, 利于列强对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施加 影响(监视、操纵)。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默写
3.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24分) (提示:6个方面。角度1分+内容3分)
4.①鸦片战争时间?②《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④《天津条约》签订的 时间?⑤《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10分)

第三讲不平等条约体系

第三讲不平等条约体系

❖ 我国历届政府同22个外国签订了745个不平等条约。
❖ 其中清朝政府从1841年5月至1912年2月共70年,签 411个;
❖ 北京政府从1912年3月至1927年5月共15年,签243个;
❖ 国民党政府从1927年9月至1949年6月共22年,签91 个。
❖ 同我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主要是17个资本主义列强, 即英、美、法、俄、德、葡、荷、西、比、卢、意、 奥、日、挪、丹、瑞典、瑞士
中美三个公报的约束力
2、不平等条约:
❖ 不平等条约的特性:非自愿、不平等 ❖ 首先,在缔约程序上,缔约方以武力、敲诈和欺骗
的手段,迫使另一方签字。非自愿性。 ❖ 其次,在条约的内容上,表现为相互间的权利、义
务的不对等。 ❖ 第三,在条约内容的实施中,表面的平等由于缔约
国一方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缘故而无力行使权 利形成的实质上的不平等。
“条约制度”的实施获得了内部保证
❖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统治集团内部普遍拒绝接受这 次战争的结局,继续批评这个条约并且敌视条约中 的各项规定。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提出了以“诚信”为原 则的对外政策,出现了信守条约的趋向。曾主张将 李泰国正法的奕沂,提出了“以信义笼络”的方针。 曾国藩在对外关系中主张严格遵守条约。“无一事 无一时不守条约”。
条约有广狭两种意义:
❖广义来说,条约泛指符合上述定义的一切国际法主 体的一致意思的表示。如协定、专约、公约、议定 书等等。
❖ 狭义来说,条约只指上述广义条约中的一种,即狭 义的条约。
(1)条约(treaty):
❖ 条约是广义条约中最正式的一种,用以记录国际法 主体间关于最基本的或最主要的法律关系或法律地 位的意思表示的一致,如和平条约、友好条约、商 务条约、航行条约、同盟条约、防御条约、人口条 约、领土条约等等

不平等条约体系(1-8课总结)完整版

不平等条约体系(1-8课总结)完整版
条约 内容 分类 客观上不自 觉进步性
《南京 条约》 条约》
《天津 条约》 条约》
《北京 条约》 条约》
《马关 条约》 条约》
《辛丑 条约》 条约》
趋势
危 害 大大损害 中国领土 中国领土 主权
割地 割香港岛
割辽、 割九龙 割辽、 司一区 台、澎 赔款4.5 赔款 亿
赔款2100 赔偿英 英法各 赔白银 赔款 赔款 法军费; 800万两 二亿两 万洋银 法军费; 万两
• 4.不平等条约体系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不平等条约体系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辩证的看待西方殖民活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双重影响: 辩证的看待西方殖民活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双重影响: 双重影响 一方面阻碍(政治上一系列主权丧失,经济掠夺, 一方面阻碍(政治上一系列主权丧失,经济掠夺,如开放通商 口岸,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协定关税等); 口岸,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协定关税等); 另一方面刺激推动现代化产生发展。 另一方面刺激推动现代化产生发展。 刺激推动现代化产生发展
1895中日《马关 中日《 中日 条约》 条约》
1901中、11国《辛 中 国 丑条约》 丑条约》
条 约 内 容
台湾等、 割台湾等、 赔2亿、 亿 开4口、 口 设厂
赔、划、拆、驻、 惩、禁、改(7个字) 个字) 个字
割地、赔款、开埠、关税、强行传教、控制清廷、外交、设厂、内河航运、 割地、赔款、开埠、关税、强行传教、控制清廷、外交、设厂、内河航运、其它
迅猛发展; 迅猛发展;
主要国家: 主要国家: 英、法、美、俄 主要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 主要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市场体系,满足
国内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国内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概述近代中外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

概述近代中外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

概述近代中外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近代不平等条约大都是外来资本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或当时的反动政权签订的,多是在侵略战争之后,是发动侵略战争的结果。

对中国来说都是带有屈辱性的,是民族耻辱的象征。

也有少数条约是因为当时的反动统治者出于某种政治需要,对外来侵略者进行妥协或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结果。

如“二十一条”等。

中国在近代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

《南京条约》使中国逐渐失去主权,并开始沦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最后,《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近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将列强的侵略要求合法化,成为列强向中国掠夺领土、勒索赔款、攫取特权的合法依据。

不平等条约的掠夺性和奴役性的条款,导致中国国际地位的下降,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标志。

近代中国社会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不同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因此,有其自身的许多特点,表现如下:帝国主义日益成为统治中国、阻碍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帝国主义通过不断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他们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军事、文化,使本来已经落后的经济文化更加落后,成为阻碍近代中国独立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

中国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是近代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力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和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

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虽遭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不但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显著的优势,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经济形式。

虽然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些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经济形式。

由于中国是几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使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绪论_近代中国条约体系及条约制度概论

绪论_近代中国条约体系及条约制度概论

绪论近代中国条约体系与条约制度概论一、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的产生、开展中外不平等条约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向中国进展扩,以及传统的中外关系与西方近代国际关系冲撞的产物。

在它产生之前,清政府对外关系实行的是一种华夷秩序的模式。

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观念,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为世界的中央,称为中国或中土。

中国历代君主自命为"受命于天〞的天子,"统驭万方,抚有四海〞。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中国是天朝上国的至尊地位。

周边民族视为野蛮人,化外之邦,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四夷〞之称。

华夷秩序的主要容是,宗藩制和朝贡制度。

周边国家藩属国君主即位,须得到中华帝国的敕封,并定期或不定期派人朝贡。

明朝,华夷秩序完全形成,向明朝朝贡的藩属国有123个。

清代时,实行"贡市分流〞,将与清政府发生关系的国家分为两类。

一类是具有朝贡义务的"属国〞,另一类是只有通商往来的"外国〞,即互市国。

远隔重洋的西方国家都属于此类。

华夷秩序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开展,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资本主义的"世界国家秩序〞与中国的华夷秩序发生了严重冲撞。

资本主义的"世界国家秩序〞表达了近代国家关系,提出了国家主权平等等观念,但其具有强烈的扩性质。

采取进攻姿态,不惜任何手段打破华夷秩序,将中国纳入它们的"世界国家秩序〞中。

西方列强通过战争等手段,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条约特权,从而形成了不平等条约体系和条约制度。

〔一〕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建立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战后,中英于1842年8月29日订立了近代中外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

1844年中美中法条约。

这些条约被称为中外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中外关系从此开场出现了根本性变化。

通过这些条约,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权、自由雇募、最惠国待遇等权利,条约制度在中国开场建立。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整理 不平等条约体系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整理 不平等条约体系

《南京条约》英
鸦片战争《望厦条约》美
《黄埔条约》法
第一阶段(1840-1860)《天津条约》英法俄美
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英法
《瑷珲条约》俄
第二阶段(1860-1919)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划分势力范围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第三阶段(1919-1949)修订期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主要内容】
经济侵略:甲午战争: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政治侵略:破坏中国主权(领土,司法,关税,内政,国防)
文化侵略:奴化教育
【影响】
西方列强通过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签订一系列要求中国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给予特权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从独立自主的国家一步步地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变化。

政治:山河破碎,国土被侵占。

主权残缺,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经济:大规模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根源;另一方面,自然经济
逐渐解体(1分),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客观上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的经济开始转型。

思想:把西方科技思想传入中国,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有冲击,促进中华民族觉醒
引起中国思想文化变化及先进的中国人民开始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不平等条约体系

不平等条约体系

不平等条约体系一、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危害:1、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1)割让香港岛: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它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

(2)赔偿英国2100万元:使清政府的财政更加困难,为支付赔款和军费,加紧搜刮人民,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阶级矛盾尖锐,农民阶级导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同时巨额赔款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

(3)开放广、厦、福、宁、上五处为通商口岸:使东南沿海门户打开,英美加紧商品输出,造成东南沿海手工业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破坏中国贸易主权。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商定: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的民族工业失去了关税的保障。

——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2、中英《南京条约》附件——《虎门条约》《五口通商章程》(1843年)(1)“领事裁判权”:指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国家的侨民,在中国犯罪或成为被告时,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受本国领事依照本国法律审判的特权。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2)片面“最惠国待遇”:国际条约中,通常缔约国之间是互享最惠国待遇的。

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与中国签订的条约中最惠国是片面的,即中国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而对方不给予中国同等待遇。

——破坏了中国的外贸自主权。

(3)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这样外国人可以在中国长期居住,通商口岸成了英国的侵略据点。

3、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1)《望厦条约》:美国军舰可以出入通商口岸——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2)《黄埔条约》:法国可以在通商口岸建筑教堂——通过教会等途径进行文化移植,推行殖民主义奴化教育。

从精神上麻痹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

4、俄、美、英、法与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1858年)(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便于侵略者直接控制清朝政府,干涉中国内政。

在此之前,外国与清政府办理外交事务,是由两广总督出面进行的。

绪论-近代中国条约体系与条约制度概论

绪论-近代中国条约体系与条约制度概论

绪论近代中国条约体系与条约制度概论一、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的产生、发展中外不平等条约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向中国进行扩,以及传统的中外关系与西方近代国际关系冲撞的产物。

在它产生之前,清政府对外关系实行的是一种华夷秩序的模式。

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观念,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为世界的中央,称为中国或中土。

中国历代君主自命为“受命于天”的天子,“统驭万方,抚有四海”。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中国是天朝上国的至尊地位。

周边民族视为野蛮人,化外之邦,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四夷”之称。

华夷秩序的主要容是,宗藩制和朝贡制度。

周边国家藩属国君主即位,须得到中华帝国的敕封,并定期或不定期派人朝贡。

明朝,华夷秩序完全形成,向明朝朝贡的藩属国有123个。

清代时,实行“贡市分流”,将与清政府发生关系的国家分为两类。

一类是具有朝贡义务的“属国”,另一类是只有通商往来的“外国”,即互市国。

远隔重洋的西方国家都属于此类。

华夷秩序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资本主义的“世界国家秩序”与中国的华夷秩序发生了严重冲撞。

资本主义的“世界国家秩序”体现了近代国家关系,提出了国家主权平等等观念,但其具有强烈的扩性质。

采取进攻姿态,不惜任何手段打破华夷秩序,将中国纳入它们的“世界国家秩序”中。

西方列强通过战争等手段,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条约特权,从而形成了不平等条约体系和条约制度。

(一)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建立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战后,中英于1842年8月29日订立了近代中外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

1844年中美中法条约。

这些条约被称为中外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中外关系从此开始出现了根本性变化。

通过这些条约,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权、自由雇募、最惠国待遇等权利,条约制度在中国开始建立。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但是,不平等条约的产生,还未获得稳固的地位,适用围还有很大局限。

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

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

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一、不平等条约条约体系1、概念:列强通过战争和侵略,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司法、文化等各个方面,形成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体系。

二、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1、《中英南京条约》①割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遭破坏,香港成为英国侵华基地)②2100万银元(加重了中国人负担,开创了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先例)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贸易主权遭到破坏,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势力的侵入;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④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关税自主权丧失,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提供了便利条件)影响:①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②中国的关税、司法等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矛盾。

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历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④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列强凭借从不平等条约中获取的政治、经济特权,对华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和农产品,一方面破坏中国自然经济,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发展,为资本主义产生创造某些客观条件。

⑤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变化,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他们的思想主张,代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新思潮。

2、1858英法美俄《天津条约》①增开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通商口岸(通商口岸从东南沿海延伸到长江流域,外国势力深入内地,遍及南北,有利于列强的经济侵略,尤其是商品倾销)②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为外国在中国的军事侵略、商业扩张、宗教传播、谍报刺探等开方便之门;内地传教的规定成为外国传教士到内地进行不法活动的护身符)③外国公使驻京,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在当时中西外交关系不平等的情况下,利于列强对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施加影响(监视、操纵))④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尤其是加重了百姓的负担)⑤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内河航运权遭破坏,便于外国商品向中国倾销商品)《北京条约》(1860年)①《天津条约》完全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天津成为外国侵略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威胁北京安全)③割九龙区地方一区给英国(领土主权进一步遭破坏,扩大了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为以后强租新界作了准备)④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加重了国人的负担)《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影响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约有广狭两种意义:
广义来说,条约泛指符合上述定义的一切国际法主 体的一致意思的表示。如协定、专约、公约、议定 书等等。 狭义来说,条约只指上述广义条约中的一种,即狭 义的条约。Βιβλιοθήκη (1)条约(treaty):
条约是广义条约中最正式的一种,用以记录国际法 主体间关于最基本的或最主要的法律关系或法律地 位的意思表示的一致,如和平条约、友好条约、商 务条约、航行条约、同盟条约、防御条约、人口条 约、领土条约等等 它的缔结通常经过下列程序:谈判、签署、国家元 首的批准、批准书的交换。

高放以此为据逐条对其主要内容细加审核,经初步 分类统计,这1356件大件上分为三类: 不平等条约 平等条约 其他(包括具体问题的细则、未批准和未执行的不 平等条约、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条约、同汉奸傀儡政 权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外国之间签订的侵犯中国 主权的条约等)。

不平等条约的衡量标准:
我国历届政府同22个外国签订了745个不平等条约。 其中清朝政府从1841年5月至1912年2月共70年,签 411个; 北京政府从1912年3月至1927年5月共15年,签243个; 国民党政府从1927年9月至1949年6月共22年,签91 个。

同我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主要是17个资本主义列强, 即英、美、法、俄、德、葡、荷、西、比、卢、意、 奥、日、挪、丹、瑞典、瑞士 还有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秘鲁、刚果这5国则是 依仗大国,也通过签约在中国享有特权。
应该列入不平等条约的标准只有一个,即条约的内 容侵犯了、损害了我国主权和国家民族的具体权益。 条约的主体 条约的形式 条约的内容 条约的实施


按照高放的标准,符合这个标准,凡是中国政府 (包括地方政府以及官办企业)同外国政府(以及 受政府支持的企业)签订的、损害中国权益的条约 (包括协定、议定书、合约、合同、契约、大纲、 章程、专条、照会、换文、清章、函件等等)都应 列入不平等条约。

1856年的《巴黎海战宣言》。在战时海法问题上, 力求把一些确定的原则引入国际关系中;付表们通 过了在海战时遵循的四个原则。 同时,与会各政府负担义务将本宣言通知未参加巴 黎会议的各国,并邀请它们加人;本宣言只对已加 入和将加入的国家有拘束力。 从此可见,这个宣言是一个法律文件,意在使加入 的国家负担确定的国际法义务。

(2)组织条约:
为了赋予国际组织的组织条约以庄严的名称,在实 践中创造了下列名词: 宪章(charter):如《联合国宪章》、《美洲国家组 织宪章》、《国际军事法庭宪章》。 盟约(covenant,pact):如《国际联盟盟约》、 1945年3月的《阿拉伯国家联盟盟约》。

组织宪章(constitution),如《联合国教育科学和 文化组织组织宪章》、《万国邮政联盟组织宪章》。 规约(statute):用于建立一个国际组织,如附于 《联合国宪章》的《国际法院规约》、《欧洲理事 会规约》。

1、“条约制度”基本形成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确实揭开了一个新纪元,提供了 保障列强在华特权的法律形式。用费正清更直裁了 当的话来说:“即依靠条约、法规使各种权利成为 制度。”它使中国“在不平等的基础上”与列强建 立新的关系。
“条约制度”在中国有了立足之地,本身还不完整, 还未包括列强在华的主要特权,其适用范围还有很 大的局限;还没有最终取付“天朝体制”,并迫使 清政府信守条约。 因此,列强要求进一步充实“条约制度”的内容, 改善实施条约制度的各种条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列强实现了 这一目的,“条约制度”至此基本形成。

(6)议定书(protoco1):
议定书常用作一个主条约的附属文件,以补充、说 明、解释或改变主条约的规定。这种附属文件是广 义条约的一种,而且也是主条约的一个组成那份。 关于这些名称的使用,外交实践颇为混乱,有附加 议定书、最后议定书、签字议定书等名称。

(7)文件(act):
文件这个名词常被用以指在国际会议上通过的规定 一般国际法规则或解决一般国际问题的多边条约。 通常使用的名词是总文件(general act):1890年 《关于禁止非洲奴隶贸易的布鲁赛尔总文件》; 1928年9月《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日内瓦总文 件》。

列强和与之扶植起来的傀儡政权所签订的一系列出 卖中国的密约和协议; 以及中外之间签订的有损于中国主权和资源开发的 各种契约、合同等;均应列入不平等条约的范围。 中国与外国企业、公司等订立的各式各样的章程、 合同等。


不平等条约范畴应该是凡破坏中国主权,侵犯中国 权利的各种中外约章,均是不平等条约。以此为标 准,那粗略算之,不平等条约总数约在900项至1000 项之间。

“条约制度”的内容包括了列强在华的主要特权
列强在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所获得的特权,在这里 得到了明确和具体的肯定,而且还增加了不少新的 特权。至此,它基本上囊括了列强在华的主要持权, 尤其是经济特权,“它包括了商人们所要求的特 权”,是“整个时期英国和中国外交及商务关系的 根本基础。” “条约制度”的内容和框架此时基本上定型
不平等条约体系
一、条约与不平等条约 二、条约体系 三、“条约制度”与国际法
一、条约与不平等条约
1、“条约” 条约是至少两个国际法主体意在原则上按照国 际法产生、改变或废止相互间权利义务的意思 表示的一致。

条约要件有三:
主体:即条约的当事者,必须是国际法主体; 意思表示的一致的:自愿、共识 产生、改变或废止相互权利义务。

(8)换文(exchange of note):
是两国政府用以缔结条约的一种简易的方式。 它由两国政府的付表分别发出或交换的内容相同或 相类似的一组文件组成。 其中一个文件以明确的文字就一个特定事项作出要 约,而另一个文件以同样明确的文字对这个要约作 出承诺,从而这两个文件表明双方就该特定事项己 达成意思的一致,即缔结了条约。

二、条约体系
近现付中国与22国签订了745个不平等条约,这 在世界殖民主义历史上堪称绝无仅有的奇迹怪事。列 强在用不平等条约的法律形式,这些不平等条约的内 容是包罗万象的,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 教、领海、领空、领土、资源等各个方面。把中国强 行纳入资本主义经济轨道的同时,也将中国强行纳入 了国际法的约束范围。

3、近付中国有多少不平等条约?
对不平等条约的概念理解不同 缺乏对条约个案的深入研究

第一种观点
中国社会逐步半殖民地、殖民地化的一百年,列强 并不把中国看作是一个与他们平等的国家。列强与 中国签订的所有条约均是不平等条约。 未经中国政府批准但已实行的损害中国人民权益的 各种密约、协定等; 列强背着中国政府所擅自签订的有损于中国主权和 领土完整的有关条约和协定;


联合公报(joint communique):
两国政府或其领导人的联合公报大多数不是条约, 因为当事各方没有创立、变更或废止法律上权利义 务的意思。 如果联合公报符合条约的要件,无疑构成条约。 《上海联合公报》《建交公报》《八一七公报》等 中美三个公报的约束力

2、不平等条约:
不平等条约的特性:非自愿、不平等 首先,在缔约程序上,缔约方以武力、敲诈和欺骗 的手段,迫使另一方签字。非自愿性。 其次,在条约的内容上,表现为相互间的权利、义 务的不对等。 第三,在条约内容的实施中,表面的平等由于缔约 国一方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缘故而无力行使权 利形成的实质上的不平等。

第四个观点
《中国对外条约辞典(1689—1949)》(1994年6 月吉林教育出版社朱寰、王恒伟主编)对近付中国 的条约重新进行了资料的整理,对条约的具体内容 进行分析。 在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所收1182件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搜集历届中国政府同外国签署的条约, 新增了174个,总计1356件。


不论从“条约制度”本身,还是从其实施的各种条 件来看,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条约制度”已基 本形成。
“条约制度”的扩张

“条约制度” 在中国日益表现出它的作用和地 位〃至1901年八国联军之役结束,其中经过《马关 条约》和瓜分浪潮中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列强新增 特权使它获得进一步扩充,其大的内容和框架完全 确定。因此,《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条约 制度”的完备

其他
临时协定(modus vivendi) 谅解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补允协定(arrangement) 宣言:(declaration) 联合公报(joint communique)

宣言:(declaration):
宣言是不是条约? 依据条约的基本要件来确定 《开罗宣言》的法律效力和约束力

“条约制度”确定了中国与列强新的关系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还没有确立列强对华关系的支配 地位。《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则实现了这一 点。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成立是一个标志,成为列强控 制中国的一个重要机构。 如马土所说,直至1839年为止,使西方国家听从条 件方可允许双方关系存在的是中国,自从1860年以 后,把和中国共同来往的条件强加于中国的却是西 方国家。条约中的种种原则,成为支配中国对外关 系的常规

(5)协定(agreement):
双边协定特别使用于政府间或行政部门间所缔结的 范围较狭或者性质不很重要、时间不很长久的事项 的条约。 如关于在国界水流中捕鱼的协定、关于河流方面规 定的协定、关于司法协助的协定、关于动物保护的 协定、关于文件认证的协定等等。 1886年9月中英签署的香港鸦片贸易协定

第三个观点
基于对各个条约的具体分析得出的结论。 在对这1182件作了具体分析之后,张振鵾指出:其 中不应视为不平等条约的,在“总数中大约占了近1 /3”, 再除去不属于条约的章程、合同等等 不应归于不平等条约范畴的条约、协定等等,“其 余的大体上就是《汇编》所收录的大大小小的不平 等条约了,其总数大约有三四百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