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高校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和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和答案《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什么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就是技术领域的创新行为,泛指技术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应用,包含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技术发明仅仅只是一个构想或设计,它并不一定在商业中应用。
它可以是一种创新,但不一定申请专利,也未必就带来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然而,技术创新是指一个新想法或新装备(产品、工艺、系统)在商业上的实现。
技术发明强调以技术解决问题,技术创新不仅包含技术活动,而且更关注技术方案的商业价值,强调的是以技术推动经济发展。
简言之,技术创新与研究和开发活动密切相关,是以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为目的,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活动或过程。
技术创新本质上是技术资源和产业资源整合配置的过程和结果。
当代多数技术创新是在诸多创新主体,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高技术创业型企业以及在这些组织中从事创新活动的技术专家和商业家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
技术创新的特征是:(1)技术的新颖性;(2)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3)技术创新的中介性;(4)技术创新的阶段性和周期性;(5)技术创新过程的系统性。
技术创新的分类:(1)按技术变化强度,可分为渐进性创新、根本性创新;(2)按导致生产要素节约的不同,分为节约资本型、节约劳动型和中性的技术创新。
(3)按创新的对象不同。
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
二、简述科学家、发明家和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技术创新往往是多元主体参与协作的活动。
(1)科学家是技术创新路径的提供者。
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往往都蕴涵着新的技术原理,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
同时,用于科学的实验室装备,是科学家进行技术原理性探索的现成平台,成为孕育新技术的摇篮。
如晶体管的发明就得益于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场效应原理为电子放大器的研制提供了技术可能性。
(2)发明家是技术创新的核心,是导致重大技术突破的关键。
如爱迪生现实了电灯的商业化、照明的产业化,成立了“爱迪生电气照明公司”。
2023年自然辩证法书后思考题整理(通用5篇)
2023年自然辩证法书后思考题整理(通用5篇)思考题1:自然辩证法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思考题2:自然辩证法是否可以应用于物种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思考题3: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自然辩证法如何指导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思考题4:自然辩证法如何应用于解决人类活动对土地、水源和空气质量的影响?思考题5:自然辩证法对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有何启示?思考题1:自然辩证法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自然辩证法在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相互作用和矛盾构成的。
在气候变化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相互联系的矛盾,例如人类经济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了地球变暖,而地球变暖又引发了更多的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自然辩证法的观点让我们认识到,气候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去考虑和解决。
自然辩证法强调对矛盾的辩证分析和解决。
在应对气候变化时,我们需要认识到,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能源结构带来了环境问题,必须进行转变。
我们需要通过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来减轻温室气体的排放。
同时,自然辩证法还提倡同时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通过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循环经济等方式,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此外,自然辩证法还强调对矛盾的改造和统一。
在应对气候变化时,我们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多边对话等方式来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只有各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努力、合作协商,才能找到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此外,自然辩证法还提醒我们要改变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减少浪费和资源消耗,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生活的实现。
综上所述,自然辩证法在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框架。
通过辩证思维,我们能够看到气候变化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题答案整理
⾃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题答案整理2012《⾃然辩证法概论》第⼀章马克思主义⾃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然观、机械唯物主义⾃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然观的辩证关系?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然观的⽅法论意义?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4.如何把握系统⾃然观、⼈⼯⾃然观和⽣态⾃然观对认识⼈与⾃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5.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体化的特征?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5.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的关系?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法论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2.数学⽅法的运⽤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3.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4.实验有⾃⼰独⽴的⽣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独⽴的⽣命?6.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8.观察是否渗透信念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的异化和对⾃然的异化?2.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作者进⾏伦理规范?3.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化与⼈⽂⽂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5.为什么说“科学是⼀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的、⾰命的⼒量”?6.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1.如何理解胡锦涛“⼤⼒发展民⽣科技”的重要思想?2.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3.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4.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5中国特⾊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6.怎样认识⽑泽东、邓⼩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与时俱进?《⾃然辩证法概论》解答参考第⼀章马克思主义⾃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然观、机械唯物主义⾃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物,为唯⼼主义的产⽣提供了借⼝,最终导致⼈类认识的分化。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不全,有的答案在书上。
有修改的或补充的大家再传上来吧。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机械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形态,也叫“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直观性,把哲学结论建立在具体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对当时自然科学的成就作了有意义的哲学概括,促使哲学重点从本体论转移到认识论上来,以科学知识为武器,在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尽管是以机械力学的观点说明一切,但是他们终究是以物质的原因来解释自然现象,因而在反对宗教神学的斗争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它在十九世纪为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占统治地位。
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尽管是以机械力学的观点说明一切,但是他们终究是以物质的原因来解释自然现象,因而在反对宗教神学的斗争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它在十九世纪为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占统治地位。
•它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却把事物之间的区别和界限绝对化,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本质上则是彻底的反动。
它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但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无法将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底。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作用?•古希腊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批判地汲取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思想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意味着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思辨地构造体系的自然哲学的终结。
它无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完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还是对于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1、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史、体系结构发展历史:自然辩证法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这一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酝酿和形成阶段。
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考察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提出的任务。
系统地研究并建立自然辩证法的工作,主要是恩格斯完成的。
为了写作《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精心准备和潜心研究。
为了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在认识自然界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恩格斯曾对直到他那个时代为止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最新成就,进行了极为广泛、深入的研究。
1873年5月底,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信中提出一整套关于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的构想和计划。
以此为起点,在以后的整整3年里,恩格斯致力于对自然辨证法的全面探索和集中研究,并开始《自然辩证法》一书的撰写。
恩格斯逝世后,《自然辨证法》手稿一直由德国社会民主党保存。
直到1925年,在苏联学者的努力下,《自然辩证法》首次出版发行。
随后,此书各种语言版本相继面世。
1931年,苏联物理学家在第二届科学史世界大会上作了题为《牛顿原理的社会经济》的报告,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社会经济背景角度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在西方科学史界引起强烈反响。
1932年,日本学术界在“唯物论研究会”内,设立了自然科学部门研究会,专门从事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末就已经出现了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组织,促进了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建设始于1956年,当时全国十二年(1956~1967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明确了其学科定位。
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自然辩证法”学科修改成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作为哲学的二级学科,这一更名被看做是从“自然辩证法”到“科学技术哲学”实现的富有意义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自然辩证法在学科建设道路上朝建制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体系结构: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分为三大相对独立而又有机统一的版块。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目录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 (1)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 (4)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6)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 (7)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8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 (9)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10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 (12)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 (15)10、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1911、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22)12、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 (25)13、如何坚持自主创新? (26)14、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工作 (27)15、企业能否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28)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自然辩证法既是辩证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改造自然的实践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和自然科学。
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自然界辩证法、自然科学辩证法、自然科学方法论,再加上技术辩证法,即独立出来的人工自然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部分)和技术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用以说明事物、解决问题,使之变成生活的哲学、行动的哲学。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世界规律和人类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原本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活的哲学。
但是,在当代,许多人对辩证法的认识,停留在经过高度抽象形成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原理上。
辩证法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理论中,专搞概念的演绎,死抠书本的教条,就会变成空洞的、枯燥的、僵死的东西,那就会陷入本本主义的泥潭。
只有使辩证法回到现实中来,密切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用以认识和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显现其活的、旺盛的生命力。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
⾃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第⼀章⼀、简述唯物主义⾃然观的演变。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然观,包括古代中国朴素唯物主义⾃然观和古代希腊朴素唯物主义⾃然观。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然观四、当代马克思主义⾃然观,包括系统⾃然观、⼈⼯⾃然观和⽣态⾃然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然观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组成了马克思主义前的唯物主义⾃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然观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然观组成了马克思主义⾃然观。
马克思主义前的唯物主义⾃然观和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然观组成了唯物主义⾃然观。
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简要评述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的主要观点1.⾃然界和⼈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机器2.⾃然界的各种运动都可归结为物质在绝对时空中的遵循因果规律的机械运动,并由外部原因导致,可⽤数学⽅程描述3.⾃然界的万物都由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构成4.⾼级的运动或复杂的事物可以归结于低级的运动或简单的要素5.⾃然界只有量变⽽没有质变6.⾃然界的安排受上帝的“⽬的性”⽀配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的基本特征和缺陷基本特征:(1)机械性。
(2)形⽽上学性。
(3)不彻底性。
主要缺陷:(1)以机械决定论认识⾃然界。
(2)以因果决定论看待⾃然界。
(3)以孤⽴和静⽌的⽅法研究⾃然界。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的意义相对于古代朴素⾃然观的进步性:(1)⽤⾃然本⾝的结构和状态解释⾃然。
(2)反对抽象思辨,强调经验和实证⽅法,主张⽤分析还原的⽅法去研究对象,使对事物的内部了解更加清晰准确。
(3)极⼤提升了⼈们认识⾃然和改造⾃然的信⼼和勇⽓。
1.为马~⾃然观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
(⾃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等)2.为马~⾃然观形成提供了⽅法论前提。
(求实和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思维⽅式转变,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法)三、3.简要评述系统⾃然观。
(⼀)系统⾃然观的主要观点(1)⾃然界及万物都是系统⽅式存在的物质系统(2)⾃然物质系统是通过⾃组织不断演化的(3)⾃然界的发展是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过程系统⾃然观的基本特征:(1)系统性。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自然辩证法2、《自然辩证法》3、大爆炸宇宙学4、悖论5、自然观6、科学精神7、人文精神8、科学素养9、地质学史上的“水火之争”二、简答题: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怎样理解它的各项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2、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它们在本质上有哪些相同之处?3、从古代到现代,人类自然观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第二章人类文明的起源一、名词解释:1、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学说2、罗塞塔石碑3、汉谟拉比法典石柱4、哈拉巴文化5、阿拉伯数字二、简答题:1、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国家?他们的历史有多悠久?2、为什么人类文明的曙光最先出现在世界的东方?3、北纬30—40度之间的地球曾经孕育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为什么后来都衰落了?第三章西方文明的起源一、名词解释:1、古希腊荷马时代2、亚历山大东征3、希腊化时代4、缪塞昂学院5、亚里士多德6、盖伦7、托勒密8、欧几里德9、苏格拉底的讽刺10、阿基米德11、民族大迁徙12、罗马帝国的分裂13、欧洲中世纪14、罗马性格15、希腊气质16、阿拉伯帝国17、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二、简答题:1、除四大文明古国外,在古代世界科技史上做出过贡献的国家还有哪些?请按顺序写出它们的名字。
2、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产生的三个首要条件是什么?古希腊创造的四大科学体系是什么?为什么古希腊人能够创造出这样的科学体系?3、科学史家怀特海在评论阿基米德被罗马士兵杀害一事时曾说过怎样意味深长的话?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4、请简述以古希腊人为代表的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
5、为什么古希腊人辉煌的科学成就后来会被欧洲遗忘?6、古代阿拉伯人在科学史上的贡献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贡献?7、古代东西方之间的科技文化交流是怎样进行的?中国古代历史上从来都是闭关锁国的吗?8、为什么欧洲后来会兴起航海和地理大发现运动?主要的外部原因是什么?第四章中国古代的文明一、名词解释:1、夏文化之谜2、大一统之谜3、四大学科体系4、四大发明5、明末四大科学名著6、五大农书7、秦朝三大水利工程8、中医三大始祖二、简答题:1、你认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哪些特点?请简述之。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一)1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主要内容和它们各自的积极意义。
答: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三个重要形态。
(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把自然当做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统一,认为自然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或是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
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古代自然哲学家从直觉出发,从整体来观察自然界,形成了自然界是由基本物质构成的认识,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实质上是正确的回答。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一是认为自然界及其构成自然界的本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二是看到了自然界矛盾的两个方面,看到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由于当时人们的经验知识较少,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尚未进步到分析和解剖的程度,因而他们的自然观难免具有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等特点。
意义: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一个巨大的进步;它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一方面使它成为马恩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在科学上孕育了许多天才预见,并在近代发展为一系列科学理论。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的中心内容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永远如此。
万事万物只是在空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展。
如果有变化,那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并且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是由于外力的推动所致。
这种自然观是与较低水平的生产力和较低水平的自然科学紧密相联系;意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它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是对上帝创世说的否定;对自然科学冲破神学唯心主义的羁绊具有积极意义。
2016年矿大北京自然辩证法考题及答案
1.你如何理解和认识自然辩证法?试分析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作用。
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
(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我们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矿业领域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一、帮助发现(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二、加深对科学技术本质的理解,促进对自然科学的人文理解,有助于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融合;三、更好地应用科学技术。
(462字)2.你如何理解科学精神?联系所学专业谈谈科学精神在科技发展和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答: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其一,求真务实精神。
求真务实精神是指在科学活动中应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其二,有条理的怀疑精神。
任何科学研究都要求逻辑自治,要求提供经验证据,必然要有理性的怀疑;其三,开拓创新精神。
创新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于新问题的分析和创造。
我所学的专业是化工,化工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化工生产中我们同样需要有科学精神,要求真务实,有条理的怀疑,不断开拓创新。
为国家建设增添力量。
国家的全面发展进步,要求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为此,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鼓励创新。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Ch13.系统的涵义是什么?如何描述一个系统?如何理解系统的普遍性?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它具有多元性,相关性和整体性。
系统的普遍性:系统性自然界和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的基本属性。
在自然界中,万物皆系统,系统无所不在。
4.电子也是一个系统,你如何看?(1)虽然根据现有的科学知识还难以把电子看成是一个系统,但是它作为微观物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于系统之中,要以系统的方式才能确切地理解它。
(2)随着科学的发展,可能会发现比电子更深一层的内部结构。
(3)系统可以从结构上理解,也可以从功能上理解,电子具有整体性。
5.如何理解系统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1)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
(2)系统具有整体突现性原理。
由部分构成系统整体时,有新质的突然出现,旧质的突然消失,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6.系统的结构在何种意义上决定功能在决定系统功能的四个基本因素中,系统的内部结构对于决定系统功能,具有更为直接的根本意义。
系统组成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构是决定系统整体功能的内在依据,而系统的功能则是一定结构的外在表现。
Ch21.如何理解有序与无序?如何理解熵?有序指的是客观事物之间或系统内部组成元素之间有规则的联系。
无序指的是客观事物或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组合或运动的无规则性和不确定性。
事物的有序与无序具有多样性,可以分为三类:空间序、时间序、时空序。
在空间、时间、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顺序、规则,具有某种确定性和规律性,就是一种有序。
有序与无序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有序,也没有绝对的无序。
事物的有序与无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任何事物或过程都是有序和无序的辩证统一。
熵最初是用于热力学中,还可以描述系统中微观状态数的大小,熵描述了微观粒子运动的无序程度。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
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研究起指导作用,是无数科学研究工作者所形成的共识。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反映了所有科学研究领域普遍的规律。
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普遍法则,科学研究也受其指导,在实践中发现矛盾(问题),然后提出新理论解决矛盾,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新的研究,又发现新的矛盾,如此科学便在发现矛盾与解决矛盾中发展。
而辩证法便是指导人们在论证与分析中发现矛盾,以求得真理。
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是对立统一的。
在科学理论中这种思想是随处可见的。
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核心,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做出了总结,阐述,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这些方法正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归纳与演绎是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
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是同时使用归纳与演绎两种方法,先由归纳法得出一定结论,再通过演绎法加以证明,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通过对前人的实验数据进行归纳得出,再由演绎验证成立的。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得到一些天文现象的数据,再加以逻辑推理得出科学结论的就更是屡见不鲜了。
抽象与具体,分析与综合更是重要与常用的方法,也是我们重点培养的思维能力,其对科学探索与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要的思想,也是科学研究中的基本准则。
在科学研究中一定要忠于事实,不能想当然,无论结果多么出乎意料或是与过去的思维、观念相冲突。
如亚里士多德提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2000多年中无人提出反对意见,直到伽里略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后,人们才识破了这个谬论,难道2000多年中真的没有人发现吗?不是,只是人们发现不对后,又想当然的自我否定了,与真理擦肩而过。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其答案2013-01-09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其答案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界,通过分析事物的发展规律,揭示自然界内部的矛盾斗争和统一发展的过程。
它是在辩证法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针对自然界内部的矛盾问题,提出的科学思维方法。
自然辩证法思维方法旨在把矛盾对立各方面的东西看做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1.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举个例子说明自然中的矛盾发展过程。
3.自然辩证法的哪个基本范畴可以概括其研究的对象?4.自然科学中的某些成果是否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5.把握自然矛盾的重点在哪里?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答案1.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那个时代的中国哲学家首先发现并的,即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斗争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无限性、否定之否定的普遍规律。
这些原理反映了事物的矛盾发展过程和事物发展规律的普遍性。
2.自然界中的矛盾和斗争贯穿了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例如地壳运动和碰撞不断导致地震和火山喷发,而地震和火山喷发又影响到地壳运动的发展;生命体和自然界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和斗争,如食物链中的捕食与被捕食,自然灾害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等。
3.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辩证法的“一分为二”原理,即任何事物都是由两个相对矛盾的方面组成的,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
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和斗争,都可以用“一分为二”原理加以分析。
4.是的。
自然科学中的许多成果都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例如物种的进化、量子物理等等科学成果都揭示了自然的矛盾和发展过程,反映出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本质属性,推动着事物的发展过程。
5.把握自然矛盾的重点在于把矛盾看做一个整体,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
在具体分析时,要关注矛盾对立两方面的联系,并且关注这个整体中的矛盾是如何发展和演化的。
只有深入认识和掌握自然矛盾的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应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以上是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其答案,通过学习这些问题和答案,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思考方法,掌握科学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
北工大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案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答:研究对象:①自然界的辩证法;②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③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辩证法基本内容:㈠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㈡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义: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四]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学科性质:⑴哲学的分支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
(属于哲学门类:科学技术哲学,一门关于理论思维(辩证思维)的学科)(2)中间层次在科学与哲学认识的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之间的位置上,是联系二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具有中介学科特点的一个哲学学科。
(自然辩证法与哲学、自然科学之间的层次关系:哲学自然辩证法各门具体科学技术)(3)交叉学科自然辩证法的地位不是孤立的,它不仅反映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也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
(4)综合性和开放性2. 人类自然观的演变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相互关系?人类自然观的演变总是与同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紧密联系的。
人类自然观受当时科学和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而自然观对科技的发展起着推动或者阻碍的作用。
但科学技术最终总是能突破层层阻碍向前发展,并形成新的自然观,这种新的正确的自然观又会极大地促进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答:1)、古代朴素自然观:原始社会,主要是认为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迷信思想,其中有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萌芽;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经验自然科学除天文学、力学之外,其他门类还没有从哲学中分化出来。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与复习题详解答案
自然辨证法思考题汇总目录绪论 (4)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4)2、二十世纪中叶以来,自然辩证法在哪些方面有了新发展? (4)第一章思考题 (5)1、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 (5)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5)3、简述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6)第二章思考题 (7)1、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前提。
(7)2、阐释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和条件。
(8)第三章思考题 (8)1、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8)2、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9)3、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哪三个“实现”? (9)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0)第四章思考题 (10)1、从科学事实到科学定律,一般有哪两条途径? (10)2、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10)第五章思考题 (11)3、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 (11)4、试述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并举例说明之(P110)。
(11)第六章思考题 (11)1、试述创造性思维过程。
(12)2、试述科学抽象的过程。
(12)3、什么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有何作用? (12)第七章思考题 (13)1、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包括哪几个方面?举例说明之。
(13)2、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举例说明之。
(14)3、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5)第八章思考题 (16)1、科学的进步有哪两方面的标志? (16)2、试述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P175)。
(16)第九章思考题 (17)1、试述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17)2、试述三种技术结构及其技术结构的历史发展模式。
(17)3、简述技术构成的基本要素。
(17)第十章思考题 (18)1、试述技术创造活动的一般程序。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p1 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p3(前言)自然辩证法既是辩证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改造自然的实践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和自然科学。
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自然界辩证法、自然科学辩证法、自然科学方法论,再加上技术辩证法,即独立出来的人工自然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部分)和技术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用以说明事物、解决问题,使之变成生活的哲学、行动的哲学。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世界规律和人类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原本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活的哲学。
但是,在当代,许多人对辩证法的认识,停留在经过高度抽象形成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原理上。
辩证法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理论中,专搞概念的演绎,死抠书本的教条,就会变成空洞的、枯燥的、僵死的东西,那就会陷入本本主义的泥潭。
只有使辩证法回到现实中来,密切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用以认识和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显现其活的、旺盛的生命力。
辩证法就是哲学在生活中最生动、最突出的体现,展示了辩证法无坚不摧的强大威力。
有许多将辩证法运用得活灵活现的经典例子。
例如:“夏天有苍蝇、蚊子,但夏天能长出我们所必需的粮食和各种作物;冬天虽然少一些害虫,但冬天也不长庄稼,因此,谁也不会希望总是过冬天。
”道出了评价改革开放要看主流的道理。
又如:“按锁配钥匙,锈锁先膏油。
把思想问题比做锁,是先有锁,钥匙后配。
对很落后、难办的人,转化得有个过程,得先点一点儿油,慢慢再捅,不然不是把锁捅坏了,就是把钥匙弄断了。
”告诫人们做思想工作要尊重规律,要讲究循序渐进。
我们如果把唯物辩证法、群众的智慧和通俗生动的语言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使他的思想和观点呈现出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如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道出了许多深刻的辩证法道理,给人印象深刻。
北京化工大学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北京化工大学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北化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1.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自然科学观——关于自然科学自身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看法,包括自然科学的性质结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自然科学方法论——关于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一般方法论。
2.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一、古希腊自然观的内容:(1)用自然的原因解释自然。
如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阿那克西米尼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德谟克利特则认为是原子;(2)追求逻辑的完满。
如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本原是数,柏拉图提出的“理念世界”;(3)对自然的认识是从最简单的外部现象开始的,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最先是天文学和力学;(4)亚里士多德的综合。
他既注重逻辑的严谨,又注重经验事实,从亚里士多德之后,科学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二、古希腊自然观的特点:猜测性、朴素性、直观性、唯物性、辩证性。
三、古希腊自然观的意义:古希腊人企图用自然界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性质说明自然现象,并且力图从自然现象的总的联系中去把握它们,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自然观。
他们从总体上勾划出一幅自然界的总画面,在自然观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遗产。
但是由于古希腊的自然科学基本上是以简单的经验观察为基础的,一般说来,还没有系统的实验方法,因而他们提出的一些理论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他们着重于逻辑的推理和概括,这就是他们的自然观具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特点。
古代朴素辨证法自然观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经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的一次巨大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起点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到“生态自然”的发展过程。
这种转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语义学问题,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认识和处理方式。
考察人与自然关系变化的历史过程,就是反思人们对自然的态度,对于构建人与自然本质统一的新型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天然自然”到“人化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原始的和谐到冲突和对立要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史,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从人类对自然观念的认识开始。
黑格尔最先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人化自然”的观点,认为人把自己的意志贯彻到外在世界的时候,自然事物才达到一种较大的完整性。
因此,人把环境人化了,人化的环境就是人化的自然。
这样,在黑格尔那里,自然成了区别于精神的物质的东西。
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出现了二元分化。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由过去的奴-主关系变为主-奴关系,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成为近现代人的基本价值理念。
这种观念的变化反映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历史进程。
此后的近半个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危机.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自然的观念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虽然直到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处于某种紧张之中,现代性的各种危机仍未消除,《京都议定书》协议达成的艰难显示了解决全球生态危机仍然障碍重重,但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与和谐共进已经成为人类追求的共同理想和目标。
二、从“人化自然”到“生态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本质统一与和谐共生实际上,在一个多世纪之前,很多思想家开始关注和反思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的急功近利而引发的生态危机。
恩格斯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马克思也指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
也就是说,人类应自觉地有目的地利用自己的能动性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通过对自然观念演变的分析,我们发现。
在人类远古时期到中世纪形成的“天然自然”观念指导下,人与自然原始和谐的状态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
近代以来以“人化自然”建构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又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正在为人们所唾弃。
“生态自然”观本质上是要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生态自然: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生态文明,首先要转变观念。
从人是自然界的主人向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从改造自然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
人类只有保护好自然才能保护好自身。
同时还要树立以“大我”为价值轴心的生态整体主义,要从整个人类的价值与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到他国、他人的发展,在当代人发展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下一代人的发展。
因此,建立生态文明,要克服科技的异化,在进一步发展科技和引导科技在解决生态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还要适时变革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只有进一步发展科技,才能用新技术消除旧技术的负效应,只有适时变革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才能走出负载于科技中人的认识和目的的误区。
马克思对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有一个极其精辟的概括:共产主义是以他人的发展为自己发展的先决条件,因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是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是生态文明的实现,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2人类科学认识可分为几个大的历史时期?各有哪些基本特点?1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对早期人类历史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出现人类到铜器的出现、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6000至4000年左右。
这一时代是人类从猿人经过漫长的历史、逐步进化为现代人的时期2红铜时代,又称铜石并用时代、金石并用时代。
是指介于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的过渡时期,以红铜的使用为标志。
3青铜时代:人类利用金属的第一个时代。
各地区的青铜时代开始时期不一。
希腊、埃及始于公元前3 000年以前,中国始于公元前1 800年。
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
4.铁器时代约始于公元前1 400年人类开始锻造铁器制造工具,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黑暗时代18世纪左右开始使用的一个名词,指中世纪早期的西欧历史;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西欧进入一个所谓的黑暗时代。
这个名称算是颇为贴切,因为大部份的罗马文明在这段期间受到破坏,并且被蛮族文化所取代。
这个名称的使用,一方面也是因为从这个时代开始,便只有少数的历史文献流传下来,让人们仅能藉由微光一窥当时发生的种种事件。
6.启蒙时代:专指欧洲工业革命前后的时期时间跨度为:公元后1716年(1716 AD)-公元后1880年(1880 AD)7.蒸汽时代起于19世纪初,止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8.电气时代;始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使用,及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的相继问世标志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9.原子时代:1942年12月2日,以费米为首的一批美国科学家建造了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它座落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校园里。
人们利用原子能的时代从此开始。
10.信息时代:欧美及发达国家的时间跨度概念是从公元后1969年(1969AD)-未来我国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对信息时代指的是从公元后1984年(1976AD)-未来比欧美晚了15年。
当进入20世纪50年代末,计算机的出现和逐步普及,把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步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3把系统作为自然界物质的联系方式的理论有哪些要点?4把握“层次结构”在认识论上有什么意义?现代科学表明,自然界具有无穷的连续系列的层次结构,每一层次又是这个系列的不连续的"关节点",并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物质形态。
从微观尺度看,夸克(层子)组成了基本粒子,并服从于这一层次的特有规律,如量子色动力学定律。
基本粒子,主要是质子和中子,由强相互作用结合为原子核。
原子核和电子再通过电磁相互作用结合为原子,并进而结合为分子,如此等等。
从量子场论来看,任何微观粒子都是相应的场量子,它们既是间断的粒子,又是连续的波,因而也可以称为"波粒子"。
从宏观尺度看,各种物体都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并且靠引力形成各种天体系统。
如由太阳和行星组成太阳系,由太阳系一类的恒星组成银河系,由银河系一类的星系组成星系团以至于人们已知的最大宇宙系统──总星系。
在地球上,分子不仅组成各种无机的宏观物体,而且还按照不同的复杂性程度组成有机分子、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以至于包含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有机体。
因此,任何层次的物质形态都具有内部结构,都包含决定其性质的各种要素和它们的相互作用。
自然界的层次结构是无穷尽的,人们对它们的认识也不会有终结。
5自然界是怎样演化的?如何理解热力学定律与生物进化论关于自然界演化方向的矛盾?6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首先自然观的定义为:人们把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总的观点称为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大体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
自然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因而任何一种系统的哲学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1最初转变:以马克思为代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界在人类出现之前已存在,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发展的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的这一过程的一部分。
2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建立,以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中心思想为代表:1)物质和运动之不可分离(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态);2)运动的各种在性质上不同的形态以及研究这些形态的各种不同的科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3)从一种运动形式辨证地过渡到另一种运动形式以及相应地从一种科学辩正地过渡到另一种科学。
在辩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阶段,列宁提出了与恩格斯相近的思想(《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而这些被物理学革命所证实;即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世界具有物质的统一性,物质和运动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运动着的物质的一种形态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态。
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
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同样,自然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类。
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人只有在与自然互动中才能达到认识自然的目的。
在这一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对自然界本质的认识。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不只消极地适应而是积极地作用于自然界。
因此,自然观既不象唯心主义所说的那样,只是人的思维的自由创造;也不象机械唯物主义所说的,只是思维对自然界的消极反映。
构成自然观基础的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只是自然界本身。
人类对自然的变化无外乎分为两种,正面的与负面的,而自然界又具有它本身内在的规律,违背自然的内在发展规律必然会受到惩罚,而惩罚又意味着调整,这势必要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最重要的还有时间,为了能使我们消耗最少,只有和谐相处这一条路,它会引我们进入良性循环,其实也就是说相互作用这个词有两方面意思,一是相互制约,一是相互促进,看我们更多地体现的是哪一方面,如果我们总是不顺应自然的法则,那么必然是更多地体现制约关系,是一种消极、被动、负面的关系;而当我们愿意配合自然的规律,则更多体现的就是相互促进,即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收益。
因此我们说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即在遵从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对自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并同时采取保护自然的措施,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些资源可以再生,但再生速度很慢,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如森林资源。
所以不能过度开采,即开采速度不能大于再生速度,开采比例也不能大过一定数值。
过度开采等问题就是违反自然的生长规律,意味着之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间一无所有,如今全球面临的环境气候问题越发严重,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在当今得到了集中的反应,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但自然的法则是不变的,无论是在赶马车的过去,还是在有磁悬浮的今天,大自然都以它不变的演变速度面对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