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学习与控制(1)
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控制知识分享
![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控制知识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c30a46a44afe04a1b071de8a.png)
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控制《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一)Unit One 动作技能和运动能力概述Chapter One 动作机能的分类人类的各种行为活动都可以统称为动作技能。
技能(skill):1.为实现特定目标而操作的动作或任务;2.以操作质量为表征。
运动技能(motor skill):指有特定操作目标,涉及自主身体或肢体运动的技能。
动作(action):由身体和/或肢体运动产生的指向目标的运动。
【疑】百度——身体:指人或动物的整个生理组织,有时特指驱干和四肢。
既然身体包括四肢,关于动作的解释不就可以直接定义为由身体运动产生的指向目标的运动嘛。
也许是翻译的问题,body和limb的意思还是不一样的,原因也许就在这吧。
运动(movement):构成动作或运动技能的肢体或肢体联合的行为特征。
一维分类系统通常我们根据技能间的相似特征来对动作技能进行分类。
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技能的共同特征将技能进行归类。
每一种共同特征包含两个范畴(注意并非二元范畴),用一个连续区间的两端来表示。
【疑】两个范畴和二元范畴有何不同呢?1.参与操作的技能肌肉系统的大小:大、小肌肉群2.动作开始和结束的特征:连续动作技能--任意动作开始和结束;重复性活动分立技能--指定动作开始和结束;单一性活动3.环境背景的稳定性:开放性动作技能--支撑面、操作对象和/或操作中处于运动状态的其他人封闭性动作技能--支撑面、操作对象和/或操作中处于静止状态的其他人【疑】有绝对的封闭性动作技能吗?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都是开放性动作技能。
大肌肉群动作技能(gross motor skill):指需要大肌肉系统参与工作才能实现操作目标的动作技能。
小肌肉群动作技能(fine motor skill):指需要小肌肉群参与动作控制才能实现操作目标的动作技能;包括手眼协调动作和高度精确性的手指、手腕动作。
分立动作技能(discrete motor skill):指具有明显开始和结束界限的运动技能,一般由简单动作构成。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7de5932bf90f76c660371a0d.png)
1. 简述运动技能的四个特征(1)指向目标,即动作技能都有操作目标;(2)动作技能的操作具有随意性;(3)动作技能需要身体、头、和/ 或肢体的运动来实现任务目标;(4)为了实现技能的操作目标,需要对动作技能进行学习或再学习;2. 在金泰尔的分类法中,动作技能分类的两个纬度分别是什么(1)操作的环境背景特征:①调节条件②尝试间变化(2)表征技能的动作功能:①身体定向②操纵3. 在金泰尔的分类系统中调节条件是指什么调节条件是指技能操作中必然存在并影响操作者运动特征的环境背景。
1. 什么是操作结果测量、操作过程测量两者的差异根据两者测量的方法举出三至四个运动教学中运动技能测量的例子。
(1)操作结果测量:指为了说明动作技能操作结果而进行测量。
(2)操作过程测量:为了说明在动作操作过程中运动控制系统某些方面的操作状态而进行的一种动作技能操作测量。
差异:①操作结果测量没有提供产生操作结果前肢体或身体行为的任何信息;②没有关于运动过程中参与工作的肌肉系统的活动信息;举例:操作结果测量:①一英里跑或打一个字所用的时间;②从发令枪响到起跑动作开始的时间;③垂直纵跳的高度;操作过程测量:①动作过程中肢体经过的高度;②动作过程中肢体运动速度;③运动中加速或减速的模式;2. 简述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及区别。
(1)简单反应时:指测试情景中只包含单一刺激并要求被试者做出单一反应动作,这时所测的反应时称为简单反应时。
(2)选择反应时:指测试情景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号,每个信号需要特定的反应形式,这时测得的反应时为选择反应时。
(3)辨别反应时:指测试情景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号,但被试者只需对其中的一个做出反应,对其他信号不做反应,这时测得的反应时为辨别反应时。
区别:①从刺激信号的数量来判断是不是简单反应时;②从做出的反应的信号数量来判断是不是辨别反应时。
3. 将反应时分段的含义是什么(1)在刺激信号发出和肌肉活动开始之间存在一个时间间隔,这个间隔便是反应时的第一部分,称为前动作时(pre-motor time );(2)第二部分是从肌肉活动增加到外显肢体动作真正开始之间的时距,称为动作时(motor time )。
运动技能学习和控制第1章动作技能的分类
![运动技能学习和控制第1章动作技能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c29a1e3359eef8c75ebfb32d.png)
动作技能的分类
• 学习目标: • 动作(action)和运动(movement)的概念 及区别,并能举例说阴。 • 介绍三种动作技能分类系统及每种分类系 统中各种技能的特征,并能分别举例。 • 介绍金泰尔动作技能分类法中区分技能类 别的各个维度及其特征。 • 讨论金泰尔动作技能分类法在身体康复、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方法。
一维分类系统
• 通常我们根据技能间的相似特征来对动作技能进 行分类。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技能的共同特征将 技能进行归类。每一种共同特征包含两个范畴(注 意并非二元范畴),用一个连续区间的两端来表示。 连续区间分类法根据技能特征在连续区间上与某 一端点的相对距离,或者说与某一端点代表的特 征更相似来判断其类别,而并不一定要求技能特 征必须与某一端点的特征完全符合。 • 下面我们思考一个类似的话题,“冷”和“热” 两个概念表示温度的两种状态。
•
前面讨论的行走既可以是开放性技能也可以是封闭性技 能。区分的标准主要是看环境背景中是否存在障碍物和其 他人;如果存在,还要看它们是稳定状态还是运动状态。 另外需要考虑的因素是支撑面是否稳定。也就是说,在没 有任何障碍物和其他行人的走廊中,行走属于封闭性技能。 即使走廊中有障碍。然而,如果障碍物和其他人是运 动的,行走则变成了开放性技能。同样,在跑步机上,行 走也属于开放性技能,因为支撑面是活动的。我们可根据 这样的规律来判断所有技能的种类。例如,棒球运动员击 打球架上的固定球属于封闭性技能,而击打投手的投球则 属于开放性技能。另外,将球传给一个原地不动的队友属 于封闭性技能,但传球给一个跑动中的队友则属于开放性 技能。
•
相反,开放性动作技能(open motor skill)是指在操作目标、 支撑面和其他人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条件下操作的技能。要 想成功地操作这类技能,操作者必须根据支撑面、目标和 其他人的运动情况对动作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一些动 作技能学习和控制的研究人员也把这类技能称为外在步调 型技能(externally paced motor skill )。也就是说,对开 放性技能而言,操作者执行操作的时机和采取的动作都由 相关环境背景特征决定。例如,驾车过程中,踩加速器就 属于支撑面发生了变化;棒球运动中接和击打飞行的投球 都属于目标是运动的;赛跑中身旁的对手和行走时身边的 行人则属于操作环境中其他人是运动的。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90983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90983](https://img.taocdn.com/s3/m/bf64a6e828ea81c759f57818.png)
保持测试(retention tests): 技能练习结束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对技能进行测试。
随机练习 组合练习
反 应 时 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0组练习
保持测试
迁移测试(transfer tests):
采用与练习不同的操作技能或者操作环境来测试个 体的技能学习效果。
视野定位 觉察
低照明效应 一般解决的问题
中央 有意识
损害 这是什么?(What)
中央和外周 无意识 无
它在哪里?(Where)
外周视觉与中央视觉
误差
刺激辨别 应答选择 应答编程
反馈
运动程序 脊髓 肌肉 动作 环境
参照
外周视觉
比较器
中央视觉
肌肉感觉
运动感觉
环境感觉
视觉优势(Visual Dominance) 视觉捕获(Visual Capture) 光流(视觉流,optical flow)
预测与选材
第8章 运动技能学习概述
一、学习和绩效 学习(learning):由练习或经历而引
起的,相对持久的技能绩效的变化。 绩效(performance):在特定的时间
和情境下某项技能的执行水平。
绩效
学习
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行为 暂时的 可能不是练习的结果 容易受绩效变量的影响
反应时和动作复杂程度 传入神经阻滞实验 手臂的机械制动实验
输入
刺激辨别 应答选择 应答编程
运动程序 脊髓 肌肉 动作 环境
三、运动程序的修改
动作时间的变化 动作幅度的变化
第6章 复杂技能
一、速度—准确性技能
Fitts定律 速度—准确性权衡(speed accuracy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31904c8b9ec3d5bbfd0a74e6.png)
第一章1.简述运动技能的四个特征(1)指向目标,即动作技能都有操作目标;(2)动作技能的操作具有随意性;(3)动作技能需要身体、头、和/或肢体的运动来实现任务目标;(4)为了实现技能的操作目标,需要对动作技能进行学习或再学习;2.在金泰尔的分类法中,动作技能分类的两个纬度分别是什么(1)操作的环境背景特征:①调节条件②尝试间变化(2)表征技能的动作功能:①身体定向②操纵3.在金泰尔的分类系统中调节条件是指什么调节条件是指技能操作中必然存在并影响操作者运动特征的环境背景。
第二章1.什么是操作结果测量、操作过程测量两者的差异根据两者测量的方法举出三至四个运动教学中运动技能测量的例子。
(1)操作结果测量:指为了说明动作技能操作结果而进行测量。
(2)操作过程测量:为了说明在动作操作过程中运动控制系统某些方面的操作状态而进行的一种动作技能操作测量。
差异:①操作结果测量没有提供产生操作结果前肢体或身体行为的任何信息;②没有关于运动过程中参与工作的肌肉系统的活动信息;举例:操作结果测量:①一英里跑或打一个字所用的时间;②从发令枪响到起跑动作开始的时间;③垂直纵跳的高度;操作过程测量:①动作过程中肢体经过的高度;②动作过程中肢体运动速度;③运动中加速或减速的模式;2.简述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及区别。
(1)简单反应时:指测试情景中只包含单一刺激并要求被试者做出单一反应动作,这时所测的反应时称为简单反应时。
(2)选择反应时:指测试情景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号,每个信号需要特定的反应形式,这时测得的反应时为选择反应时。
(3)辨别反应时:指测试情景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号,但被试者只需对其中的一个做出反应,对其他信号不做反应,这时测得的反应时为辨别反应时。
区别:①从刺激信号的数量来判断是不是简单反应时;②从做出的反应的信号数量来判断是不是辨别反应时。
3.将反应时分段的含义是什么(1)在刺激信号发出和肌肉活动开始之间存在一个时间间隔,这个间隔便是反应时的第一部分,称为前动作时(pre-motor time);(2)第二部分是从肌肉活动增加到外显肢体动作真正开始之间的时距,称为动作时(motor time)。
【读书笔记】《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一)
![【读书笔记】《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一)](https://img.taocdn.com/s3/m/cb1d8a1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1.png)
【读书笔记】《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Unit One 动作技能和运动能⼒概述Chapter One 动作机能的分类⼈类的各种⾏为活动都可以统称为动作技能。
技能(skill):1.为实现特定⽬标⽽操作的动作或任务;2.以操作质量为表征。
运动技能(motor skill):指有特定操作⽬标,涉及⾃主⾝体或肢体运动的技能。
动作(action):由⾝体和/或肢体运动产⽣的指向⽬标的运动。
【疑】百度——⾝体:指⼈或动物的整个⽣理组织,有时特指驱⼲和四肢。
既然⾝体包括四肢,关于动作的解释不就可以直接定义为由⾝体运动产⽣的指向⽬标的运动嘛。
也许是翻译的问题,body和limb的意思还是不⼀样的,原因也许就在这吧。
运动(movement):构成动作或运动技能的肢体或肢体联合的⾏为特征。
⼀维分类系统通常我们根据技能间的相似特征来对动作技能进⾏分类。
最常见的⽅法是根据技能的共同特征将技能进⾏归类。
每⼀种共同特征包含两个范畴(注意并⾮⼆元范畴),⽤⼀个连续区间的两端来表⽰。
【疑】两个范畴和⼆元范畴有何不同呢?1.参与操作的技能肌⾁系统的⼤⼩:⼤、⼩肌⾁群2.动作开始和结束的特征:连续动作技能--任意动作开始和结束;重复性活动分⽴技能--指定动作开始和结束;单⼀性活动3.环境背景的稳定性:开放性动作技能--⽀撑⾯、操作对象和/或操作中处于运动状态的其他⼈封闭性动作技能--⽀撑⾯、操作对象和/或操作中处于静⽌状态的其他⼈【疑】有绝对的封闭性动作技能吗?⽇常⽣活中绝⼤部分都是开放性动作技能。
⼤肌⾁群动作技能(gross motor skill):指需要⼤肌⾁系统参与⼯作才能实现操作⽬标的动作技能。
⼩肌⾁群动作技能(fine motor skill):指需要⼩肌⾁群参与动作控制才能实现操作⽬标的动作技能;包括⼿眼协调动作和⾼度精确性的⼿指、⼿腕动作。
分⽴动作技能(discrete motor skill):指具有明显开始和结束界限的运动技能,⼀般由简单动作构成。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PPT课件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42279304a1b0717ed5dd19.png)
12
二、误差测量
1、一维动作目标的误差
x1
x5
x3
x2
x4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3
14
各种误差的计算方法
Constant Error (CE): CE=Σ(xi-T)/n
Variable Error (VE):
运动(movement):构成动作或运动技能的肢 体或肢体联合的行为特征。
3
2、高水平技能的特征
成功的可能性最大,准确性高 体能和心理能力的消耗最少 时间最短
4
3、运动技能的三种成份
姿势成份为动作提供支持平台。 身体的移动成份是身体和肢体移动到动作
位置。 操作成份产生动作。
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遗传的、相对持久的、 稳定的特质,存在于各种运动和认知技能之 中。
技能是对特定任务的精通。
70
能力的种类
可能有30多种,例如
多肢体协调 空间定向 手指灵活性 手与手臂稳定性 视敏度
反应时 移动速度 操作灵活性 机械资质 运动感觉
71
参照
比较器
肌肉感觉 运动感觉 环境感觉
44
长时间的、连续的任务 短时的、非连续的任务 动作技能的反射控制模型
45
M1应答: 30-50ms
M2应答: 50-80ms
反应激发: 80-
反应时12应0答ms:
120180ms
46
刺激鉴别 应答选择 应答编程
运动程序
M2
脊髓
M1
肌肉
动作
误差 参照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参考答案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22b39d1eb91a37f0115c54.png)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参考答案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当你教一名乒乓球(或羽毛球)“初学者”学习正手击球时,需要考虑以下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因素,你如何运用已学的知识,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使他(她)直至“熟练”掌握这项技能(在阐述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说明理由或理论假设)。
教学情景设置为:1.这项技能的分析: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连续和不连续、开放和封闭(4分)。
答案要点:(1)大肌肉群,非连续技能,开放性技能。
(3分)(2)简单说明正手击球时大肌肉群,不连续技能,开放性技能的理由。
(1分)2.这项技能的控制系统:开放控制、闭环控制 (4分)答案要点:解释开放控制含义及特点。
(2分)闭环控制含义及特点。
(2分)3.学习者在各学习阶段的技能特征: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6分)。
答案要点:(1)认知、联结、自动化各阶段的心理特点。
(4分)。
(2)每个阶段阐述的准确性。
(2分)4.如何对学习者进行观察学习或示范:熟练者动作还是初学者动作;观察学习和示范的时机(10分)。
答案要点:(1)确定示范教学法的适用范围应该以个体从示范中实际“看到了”什么为基础。
因此,在协调运动中,各部分间相对不变的关系是观察学习的关键信息。
(3分)(2)初学者观察其他初学者的练习可以促进运动技能的学习,然后进行配对练习,再转换角色,说明原因。
(4分)(3)指导者应尽可能频繁地进行示范。
(3分)5.如何进行讲解(口授):强调运动结果还是运动本身;强调速度还是准确性(6分)。
答案要点:(1)根据运动效果假说,口授应该将学习者的注意指向运动结果,而不是运动本身,说明原因。
(3分)(2)口授时强调动作的准确性更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学习。
说明原因。
(3分)6.如何组织练习:分解练习法还是整体练习法;分散练习还是集中练习;组块练习还是随机练习(30分)。
答案要点:(1)说明分解练习和整体练习法,在运动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运用理由。
(10分)(2)说明分散练习还是集中练习效果的原由。
《动作学习与控制》教学大纲
![《动作学习与控制》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5afd26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2.png)
《动作学习与控制》教学大纲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与地位本课程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32学时,2学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与学习使学生了解动作科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动作控制原理与学习原理,深入了解动作的产生、执行和控制过程,全面掌握体育动作的本质,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教学、科研和各级运动队的日常训练实践,从宏观上培养体育工作者的事业心和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一、参考教材《动作学习与控制》张英波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
二、参考书目《动作技能学习导论》赫秋菊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玛吉尔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
教学环节一、课堂讲授课堂讲授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
教师应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大量的教学实践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考核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采用闭卷形式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试。
卷面分值为100分。
期末总学分=平时分数(考勤30%+作业40%+课堂表现30%)40%+期末考试分数60%教学内容及要求(理论课)引论(2学时)一、动作学习与控制的学习目的与意义二、动作学习与控制的内容体系和学习方法第一章动作科学知识体系概述(2学时)第一节动作科学发展概况及其应用第二节动作学习与运动的表现第二章先天能力与动作技能(4学时)第一节人体的个体差异,先天能力和后天能力第二节对教师和教练员的提示第三章动作的信息处理与动作决定(4学时)第一节动作信息处理方法第二节动作反应与动作决定第三节动作信息处理能力的局限第四章感觉信息与动作表现(2学时)第一节闭环控制系统第二节反射调节与动作控制第五章动作视觉控制(2学时)第一节视觉系统与动作控制第二节动作视觉控制的影响因素第六章动作产生与动作程序(4学时)第一节动作程序理论第二节一般动作程序第三节动作控制信息流程中的开环控制第七章动作技能控制与准确性原理(2学时)第一节动作相对时间第二节快速动作准确性的决定因素第八章动作学习准备与过程(2学时)第一节动作学习准备第二节动作学习过程第九章动作学习的练习结构(2学时)第一节开式技能动作学习的高效练习结构第二节闭式技能动作学习的适宜练习结构第三节动作学习练体结构的优势整合第十章动作学习实践反馈技术(2学时)第一节技术的分类第二节反馈技术的运用第十一章动作学习实践指导技术(2学时)第一节动作学习计划与实践指导第二节动作学习过程实践要点第十二章动作学习实践评价技术(2学时)第一节人体动作模式的评价第二节动作表现评价《动作学习与控制》课程考试大纲引论[评价目标]1、识记:动作的产生与发展2、理解:动作学习与控制的学习目的与意义3、应用:动作学习与控制的学习方法4、综合:动作学习与控制的内容体系[主要内容]一、动作的产生与发展1、动作的渊源与历史;2、动作学习与控制理论的形成;3、动作学习与控制理论的发展与丰富阶段二、动作学习与控制的学习目的与意义1、建立良好的体育教学与训练理念;2、提高对动作学习与控制科学的全面认识;3、提高指导体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水平。
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控制ppt课件
![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c1f24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c.png)
经验和技能水平对控制效果有重要影响,经验丰富、技能水平高的 个体能够更准确、稳定地控制动作。
04 运动技能学习的实践应用
训练计划与实施
制定明确的训练计划
01
根据学习目标和个体差异,制定具体的训练计划,包括训练内
容、时间安排和训练强度等。
实施有效的训练方法
02
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如重复练习、变换练习、模拟比赛等,以
提高学习效果。
注重个体差异
03
根据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体能状况等,调整训练计划和
实施方
02
03
评估标准明确
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以 便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 行客观、准确的评估。
及时反馈
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予 学习者反馈,指出其优点 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记录与跟踪
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 进步情况,以便对学习效 果进行长期跟踪和评估。
技能迁移与应用
促进技能迁移
通过多样化的训练和实践 活动,促进学习者在不同 情境下灵活运用所学技能。
提高应用能力
强调技能在实际生活和工 作中的应用,以提高学习 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 解决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
鼓励学习者在应用所学技 能的过程中发挥创造力, 探索新的应用方式和技巧。
未来研究的方向与趋势
运动技能学习的神经机制
深入研究运动技能学习的神经生理机制,探索大脑与运动行为的 关联。
运动技能学习的跨领域研究
加强心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在运动技能学习研究中的 应用,促进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
运动技能控制的智能化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开发智能化的运动技能控制 系统,提高运动技能控制的精度和效率。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7b20078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b.png)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一、填空1.运动技能至少包括三个层次的心理过程: 对运动技能操作环境的感知;决定做什么、怎么做以及何时做;引起有组织的肌肉活动来产生行动。
2.运动技能的分类: 粗大的与精细的运动技能;不连续性、连续性和系列性运动技能;开放性与封闭性运动技能;低策略性和高策略性运动技能。
3.运动技能操作过程: 姿势部分(动作的支撑)、身体的移动成分(移动身体朝向技能实施的位置)、操作部分(与其他成分结合在一起相互协调的主要成分)。
4.运动技能的学科体系: 动作控制、动作学习、动作发展。
5.信息加工的方式: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加工、系列加工与平行加工、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
6.信息加工的三个阶段: 刺激识别阶段(刺激探测、模式识别)、反应选择阶段(刺激的复杂程度、刺激-反应相容性{群体刻板印象、空间和结构关系、刺激与反应强度、西蒙效应、相容性和复杂动作})、反应组织阶段。
7.信息加工速度与反应时中影动作反应速度的因素: 运动数量、运动的准确性、运动持续时间、反应复杂度。
8.知觉预判的分类: 空间预判、时间预判。
9.影响运动员知觉预判的因素: 运动水平(知识表征、再认与回忆)、信息利用、视觉搜索策略、心理预期。
{运动物体的速度与方向、目标位置、肢体运动类型及肢体运动范围、反馈信息以及运动员的专门化运动知觉、注意分配能力、操作思维能力、认知风格和年龄与性别}10.知觉运动能力类别(11类): 多肢体协调性、控制准确性、反应定向、反应时、手臂运动速度、速率控制、手灵敏性、手指灵敏性、手-臂稳定性、手腕-手指速度、瞄准能力。
11.身体熟练能力9类:静态力量, 指人能够对外界物体施加的最大力量;动态力量, 指反复用力时肌肉的耐力;爆发力, 指有效地调动能量以爆发肌肉力量的能力;躯干力量, 指躯干肌肉的力量;伸展柔韧性, 指弯曲或伸展躯干和背部肌肉的能力;动态柔韧性, 指重复快速躯干弯曲动作的能力;全身协调性, 指运动中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能力;身体平衡能力, 指在没有视觉线索的条件下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耐力, 指需要心血管参与维持最大限度工作的能力。
动作学习与控制(1)
![动作学习与控制(1)](https://img.taocdn.com/s3/m/433b4a53f5335a8102d2204c.png)
信息处理和行动自动完成
释放和恢复关节 动作自由度
释放和重组关节 动作自由度
动作技能的学习方式
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指有机体在与环 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获得了一些经 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一些行为的学习。
外显学习:explicit learning指有机体有意识 的作出努力的和清晰的一种学习。
Schmidt,1980) 6.动作控制理论(动作程序为基础的理论(一般动作程序
(固有特征、参数);动力模式理论(非线性的动力观点, 自组织)
重要术语
动作行为:是一门研究人体遗传性和目标导向性动作表现 的一门科学。
动作学习:指人通过练习对技能的掌握。 动作控制:指与人执行技能性动作有关的一系列神经学,
信息处理阶段(刺激确认: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运动感
觉、嗅觉等将刺激进行确认,如果是,就确认。反应选择:一旦刺激 确认,动作执行者将综合各种信息,作出一个动作选择。反应程序: 一旦作出动作选择,由运动系统做出正确动作。)
输出信息(三个信息处理阶段的最终结果,如挥拍击球,足球 ) 传球。这些获得动作概念、基本协调
方式) (二)联系阶段(修正和调整动作细节、联
系动作方式与动作环境和动作任务) (三)自动阶段(追求目标的最大稳定性、
最小的能量消耗、最短的时间
动作技能学习阶段模式
认知阶段
联系阶段
自动阶段
认知与反应
减少关节 动作自由度
认知与行为联系起来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人类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和影响这些 学习过程的各种变量。
研究方法:行为科学(试验心理学和人体生物信 息处理技术,如观察,访问,刺激反应测试和调 查问卷,),神经生理(医学技术来研究生理与 外部动作行为),生物力学(运用生物力学来确定 身体动作的力学基础以及由外部动作行为变化所 产生的变化),信息技术(受系统论,信息论和 控制论理论影响,运用现代的一些思维方式)。
讲义-动作学习与控制
![讲义-动作学习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c443803a2f60ddccda38a029.png)
• 依据动作起止的明确性,动作技巧可分为 • 不连续性的 (discrete)分立
• 具有明确的开始与结束, • 如踢球、投掷
• 连续性的 (continuous)
• 动作无明确的开始与结束 • 如跑步、游泳
• 串联性的 (serial)
• 将不连续的动作串联起来
• 依据环境稳定性的分类 • 开放式的动作技能 (open motor skill)
• 因为响应选择、响应程序需要注意,做两件 事时,这两个过程会被干扰。
6
2014/9/10
手机与车祸(注意问题)
• 一项研究,机动车事故的669人的电话记录, 24%的人在车祸前10分钟内使用过手机。
• 一项实验室内模拟驾驶的研究 • 被试使用手机时:忽视红绿灯2次以上;即使 正确反应,也比不打电话时慢。 • 使用免提电话和手机的结果无明显差异。 • 与听广播或唱片相比,打电话时忽略红绿灯 数量更多。
输入 刺激辨别 应答选择 应答编程
输出
预期
输入
刺激辨别 应答选择 应答编程
输出
预期的影响
• 如果可以预测,反应时间会更短 • 运动项目中普遍存在倾向性动作
• 若知道对手右侧投篮的可能小,你怎么办? • 流川枫和泽北 • 可从“估计获胜率”作出倾向性准备获益 • 判断正确,更快的动作 • 判断错误,更慢的动作,导致失败
外周视觉
中央和外周 无意识 无
它在哪里?(Where)
视觉与动作控制
以视觉为基础校准运动所需的时间
• 最小时间量:100-160ms • 如果肢体运动比最小时间还快,那么就不存在视
觉反馈。 • 整个运动处于开环控制,运动的准确性依赖 于准备阶段的质量。
• 例如:能否接到球,取决于时间。 • 若球速太快,或距离太短,不允许任何运动 修正。那么能否成功抓到球,取决于开始时 手的位置。
动作学习与控制试题题库
![动作学习与控制试题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9360d905941ea76e59fa0493.png)
一、动作技能类与人类动作行为能否对各种技能的顺利执行、表现、学习和控制是我们人生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1.了解各种动作表现, 学习和控制方式的内机制极其重要.2. 学习和研究动作技能为我们高效利用动作规律提供了可能性.3熟练地学握其他需要相当多的练习动作技能就提供我学习和研究动作行为的必要性.二、动作技能的定义动作技能:按照一定的技要求完成某种动作的能力三、动作技能的分类(一)以动作任务的组织方式分类1、分立技能. 持续时间非常短暂, 有明确和明显开始和结束的运动技能. 投掷、投篮、击打、踢球, 跳跃和接球动作的运动项目2、序列技能. 按照一个序列把若干个干个分立动作组合在一起的动作技能. 动作顺序常常是动表现成功的关键因素. 例:分种舞蹈的固定连续动作, 田经运动中的许多跳跃,投掷项目的完整技术动作。
. 如跳远包括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 序列技能与分立技能的区别在于它需更长的时间完成动作, 而且一个序列动作都是以分立动作开始和结束.应用价值(如何学习序列技能).在序列技能的小学过程中,开始练习者主要把注意力放在技能任务的单个动作要素上,经过大量的练习,他们就能够把这些分离的单个动作要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复杂的连贯动作。
3、连续技能(无明确开始和结束).指那些具有重复或韵律性质,持续若干分组以上的动作技能.例:游泳,竞走,滑冰和自行车等..练习者,一些环境障碍或标志,如终点线或游泳池壁,决定了动作的持续时间。
(二)以运动和以认真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分类1、运动性技能.对于那些把动作质量本身作为动作作成功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动作任务的感知和做决定方面的技能例.健美运动员---目的---促进肌肉体积的增大2、认知性技能3、.动作性质本身的重要性缺小于执行什么样动作的决定和策略.例:棋类比赛.移动棋子的动作速度快慢并不重要,重要的挑战是从哪里向哪里移动棋子来赢得最大的胜利机会..纯粹的动作技能和以认知技能都不多见,绝大多数动作技能都处于二者之间..更合理方法是分析认知(感觉)和运动因素,对于成功达到动作目的贡献程度来把动作技能列成一个连续体。
《动作控制理论》课件
![《动作控制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490e8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c.png)
动作控制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1 2 3
历史回顾
动作控制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经历 了从经典力学、生理学到现代神经科学的发展历 程。
当前研究热点
目前,动作控制理论的研究热点包括动作协调与 稳定性、动作学习与记忆、动作控制的神经机制 等。
未来展望
随着神经科学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动 作控制理论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应用。
神经康复训练
利用动作控制理论,设计针对脑损伤 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训练方案,促 进患者康复。
04
动作控制的未来发展
人工智能与动作控制
人工智能在动作控制中的应用
01
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训练机器人进行精确、高效的
动作控制,实现复杂任务的自动化执行。
智能传感器与动作控制
02
通过集成智能传感器,实时感知环境变化和自身状态,实现自
工程学与动作控制
将动作控制理论应用于机器人、自动 化等领域,实现高效、精确的动作执 行。
05
动作控制理论的实际案例
机器人模仿人类动作的案例
机器人跳舞
通过动作控制理论,机器人能够模仿人 类的舞蹈动作,实现精准、流畅的舞蹈 表演。
VS
机器人操作手
利用动作控制理论,机器人操作手能够模 仿人类的手部动作,完成精细、复杂的操 作任务。
适应的动作调整和优化。
人工智能在动作控制中的挑战
03
如何提高机器对复杂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以及如何实现人
机协同的动作控制,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和安全性。
神经科学在动作控制中的应用
01
神经生理学基础
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揭示大脑如何控制和协调动作的神经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晰动作结构能提高学习者的对动作的认知能 力,加快对动作技术的认识与掌握。 按动作结构分类进行动作学习,能提高动作学 习效率,促进动作技能迁移。 通过对动作结构研究,尤其是对动作的节奏结 构的研究,能促使学生对关键技术动作的掌握, 缩短学习时间,快速提高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 能力。(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在动作学 习初期,学生掌握节奏比学习动作细节重要的 多,有些项目的动作学习就是从学习节奏开始 的。)
动作学习与控制
动作学习与控制的发展历程
1.对动作技能的自然认识(能力,人有三种能力:一般智力含 认知定向能力和记忆加工能力,知觉速度能力主要是解决 复杂性渐增问题的敏感性有关的能力和解决信息加工速度 的能力,运动能力主要是与动作速度和准确性有关的能力。 2.“菲兹定律”(Fitts’ law;1945)(当速度和准确性对于一项技 能都很重要时,就会面临速度-准确性的权衡。 3.弗兰克林(1950-1960)运动技能研究之父(运动能力特 异性假说:个体拥有多种运动能力,并且这些能力都是相 对独立的。如一个人有很高的平衡能力并不能据此预测他 的反应能力很强。 4.闭环控制系统(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 Jack Adams;1970) 5.开环控制系统(open-loop control system, Richard A Schmidt,1980) 6.动作控制理论(动作程序为基础的理论(一般动作程序 (固有特征、参数);动力模式理论(非线性的动力观点, 自组织)
动作结构的构成原则
动作结构是按项目目的原则、最合理原则
和完整性原则进行动作组合的,按时序进 行组织的,即具有时间序(动作系统内各 动作的开始、进行和结束是在同一时间序 列或者依次推进的,在这一过程中,动作 要呈现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时间比例)和空 间序(动作各成分或各要素的空间构成应 有规则,这个规则是根据运动目的和一些 规律制定的。)
重要术语
开环控制:采用有中枢神经系统决定的,预先组织 好的指令传达到受动器系统的一种动作控制形式, 这种形式没有反馈调节,用于控制快速的分立动 作。 动作程序:执行动作前预先组织好的一系列动作指 令,它决定了技能型动作的基本细节,使人能够 在没有反馈的情况下完成动作,相当于中枢动作 形式发生器。 动作的程序化必须包含下列因素:产生动作需要的 特定肌群;这些肌群被激活参与工作的顺序;各 个肌肉收缩的相对力量,这些肌肉收缩活动的相 对时间和时序;各个肌肉收缩活动的时间过程。
动作结构应具备的特性
序变性
动作结构不仅要有较高的有序性,而且还应 有较强的序变能力。其一,动作结构不应是静止 的,而应是动态发展的。其二,不同对象、不同 环境、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各自的特性,动作结 构必须有较强的序变能力才能适应这些差异。动 作结构的序变能力大小直接取决于动作结构序变 方式的容量,序变方式越多,序变能力就越大, 动作结构就越能适应更多的环境变化。扩大序变 方式主要是扩大基础构成要素的变化,即要素数 量的变化,原有要素自身的变化和新要素的分化, 如改变动作力量,增减动作时间和距离等
反应与动作决定
对“动作延迟”的处理方法 (信息加工过程中对“动作延迟”的处理方法是 预料。根据环境的变化预料将要发生什么情况, 在什么时间发生,提前进行信息处理(预料的种 类:空间预料(预料对手将采用什么动作);时 间预料(预料对手在什么时间发生)) 预料的好处(提前应对;动作的规律性;变化动 作形式,不让对方发现规律) 预料的代价(错误预料;无效反应;最简单的动 作也需要40毫秒才能停止) 利用预料的策略-通过动作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迷 惑对手的预料活动;动作的随机化;设计假动作, 引诱对手做出错误反应)
内隐学习的主要优势
运动技能的保持时间长。(骑自行车)
复杂技能的掌握。(乒乓球) 应激条件下的技能操作。(情急中的射门)
多种技能动作表现信息处理的简单模型
输 入
人体
输 出
动作信息处理过程
输入信息来源(给运动者一个刺激;主动和被动的;人的经
动作学习与表现的阶段
(一)认知阶段(获得动作概念、基本协调 方式) (二)联系阶段(修正和调整动作细节、联 系动作方式与动作环境和动作任务) (三)自动阶段(追求目标的最大稳定性、 最小的能量消耗、最短的时间
动作技能学习阶段模式
认知阶段
联系阶段
自动阶段
认知与反应
认知与行为联系起来
信息处理和行动自动完成
传球。这些动作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
动作信息处理过程
人体动作表现信息处理模型
输 入
刺激确认(感知)
反应选择(决定)
反应程序(动作)
输 出
动作信息处理过程
动作信息处理过程中闭式技能和开式技能的主要区别 刺激
确 认 阶 段
固定阶段
变化阶段
明确动作任务
选 择 阶 段
闭式技能
开式技能
筛选相关刺激
程 序 阶 段
动作结构应具备的特性
客观性
动作结构的形成从性质上讲不能臆造,它应有合理的客观 依据。首先,它要符合生物学规律,其次它要符合生物力 学规律,再次它要符合社会学要求(规则、行为目的等) 和自然环境(运动环境、气候环境等)。 有序性 有序性是指描述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关系的 范畴,指事物内部的要素和事物之间有规则的联系和转化。 动作结构的有序性首先表现为“空间序”,即从横向看, 动作各成分,各要素的空间构成应是有规则的。这个规则 是根据运动目的和一些规律制定的。 动作结构的有序性其次表现为“时间序”,动作系统中各 动作的开始、运行和结束是在同一时间序列同时或者依次 推进的,在这个过程中,动作各要素呈现一定的时间顺序 和时间比例。 时间序与空间序结合在一起构成时空序,它们共同说 明动作结构的规则性和有序性特征,是动作结构的基本存 在方式。
唤醒与焦虑状态下的信息加工
唤醒和焦虑(动机与压力)是影响技能表现的重
要因素。唤醒:指一个人中枢神经系统的激活水 平。焦虑:人理解特定环境条件的方式以及与他 理解方式相关的情绪因素。倒U原理(当人的唤 醒水平提高时动作表现水平也提高,一般中等唤 醒水平动作表现最高,如果唤醒水平继续提高, 动作表现水平开始下降)(人、动作任务、环境) 焦虑状态下的信息处理 (感知狭窄:忽略一些环境信息的倾向,可以使人 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最紧迫和直接相关的信息上, 如深海游泳,也可使人动作失控如酒后驾车。利 用提示假说(当人处在低唤醒水平和大量环境提 示状态时,由于人接受了很大比例的无关提示, 动作表现低下;当人处在高唤醒状态和发生感知 狭窄时,由于人只有很少的提示选择,动作表现
动作技能的特征
从动作的目的、组成和获得形式来分析,动作技
能有三个基本特征: 具有专门的目的 由身体或肢体的随意动作组成 技能的获得和提高需要一定的动作学习与经验。 高水平动作技能的特征是: 达成目标的最大确定性 最小的能量和精力消耗 最短的动作时间
动作结构(动作组成)
动作结构
明白影响动作结构的各种因素,能有针对性地 完善与提高运动员的动作技术,快速提高运动 成绩。对高水平运动员动作技术结构的诊断与 分析是完善技术,挖掘运动潜力的最有效方法, 也是最快捷的途径。 动作结构研究有助于技术动作优化与动作创新, 动作的创新就是依据不同目的将不同的单一动 作按一定的关系组合起来,使其具有某种功能 或达到某种效果,技术动作的优化就是将这种 相互关系合理化,效益最大化。
动作技能的分类
二、按运动与认知的重要程度。运动性技能(把动 作质量作为动作成功的主要决定因素的这类技 能),如体育动作。认知性技能(把对动作的感 知和做决定方面作为主要决定因素的这类技能, 如下棋。) 三、以执行动作技能中环境变化的可预见性分类。 开式技能(在变化和不可预见的环境中执行的运 动动作,如拳击、摔跤等);闭式技能(在稳定 和可预见的环境中执行的运动动作,如太极拳, 跳高等)
建立基本动作形式
执行动作任务 不断调整和完善
使动作形式 适应环境要求
反应与动作决定
反应时。(指从提供一个在时间上不可预知的刺激,到人
开始做出反应的时间间隔)。它是人体动作处理速度的指 标。 影响反应时的因素 刺激-反应选择的数量;(一个刺激,一个反应的时间间 隔最短,被称为简单反应时。刺激-反应的次数越多,反 应时就越长;这种关系被称为“海克定律”)。 刺激-反应的兼容性;(指刺激和它引起的反应以“自然” 方式结合的程度)刺激-反应的兼容性越高,选择反应时 增加的程度越小。 练习量;(练习量越大,选择反应时越短,如果练习的性 质同一,选择反应时也会短,因为同样的刺激总是引起相 同的反应,反应时也就短了。)
减少关节 动作自由度
释放和恢复关节 动作自由度
释放和重组关节 动作自由度
动作技能的学习方式
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指有机体在与环
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获得了一些经 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一些行为的学习。 外显学习:explicit learning指有机体有意识 的作出努力的和清晰的一种学习。
内隐学习
内隐知识能自动地产生,无需有意识地去发现任务
操作内的外显规则。 内隐学习具有概括性 。 内隐学习具有无意识性,且内隐获得的知识是不能 用言语来表达的。 与外显学习的本质不同可能在于它们的信息加工 过程:内隐学习是一种自动化的信息加工过程,而 外显学习则是一种控制化的信息加工过程。
唤醒与焦虑状态下的信息加工
唤醒调节技术
肌肉-意念技术(采用身体活动对唤醒状 态进行调节;如呼吸练习和渐进放松练习。 意念-肌肉技术(采用意念活动诱导身体 进入激活状态或放松状态如想象技术
信息处理能力的局限
注意的有限容量
重要术语
动作行为:是一门研究人体遗传性和目标导向性动作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