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中的女性形象

合集下载

《诗经》中的几类女性形象

《诗经》中的几类女性形象

《诗经》中的几类女性形象《诗经》中的几类女性形象《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少女形象◆“国风”中有不少恋歌,由于劳动人民的经济地位和劳动生活,决定了这些恋歌健康、乐观的基调。

这些爱情诗歌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

透视《诗经》中的少女形象,可以发现少女所处的时代正处在我国由奴隶社会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社会规范、等级关系、封建礼教正在形成并逐渐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男女授受不亲”、“受制于父母,诸兄和人言”的社会道德规范正在形成。

<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召南·摽有梅》中的大龄女子向意中人坦率地表示:“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此篇描写的少女丝毫不掩饰求偶的急切心情,大胆地表示:“求我庶士,迨其谓之!”——你赶快抓紧时间吧,别错过了良辰吉日。

感情热烈,充满期盼,这是怎样的女子啊!她渴望爱情,就坦率地表白,就主动、大胆地追求,而这种主动追求是出自于内心爱的萌动,她们把自己比作熟透的梅子,呼唤小伙子们快来采撷。

这种对爱情的顺乎人性热烈追求,自然地发展着,不受任何礼法的约束,无需遮遮掩掩。

《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善良、美丽的静女,原本和情郎约好在僻静的城隅相会,“俟我于城隅”,但调皮的她,一来到这儿,就藏了起来,“爱而不见”,使痴情的小伙子焦急万分而“搔首踟蹰”,不知如何是好。

看到这情景,少女再也不忍心藏下去了,她突然出现在情郎面前,多情地送给他一个光闪闪的“彤管”,“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诗经》当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诗经》当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诗经》当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它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十五国风”中有关妇女爱情与婚姻的诗篇不仅占有大量的篇幅,而且独具特色。

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以及创作风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试从《诗经》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入手,通过对文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来讴歌和赞美女性忠贞的爱情;来了解和认识当时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对人们爱情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诗经》女性形象意义Image of women in the "Book of SongsAbstract Book of Songs "is the first realist poetry collection, which reflects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Spring and Autumn the middle of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15 MAK poems about women, love and marriage is not only occupy a lot of space, but also unique. Which shape the image of women as well as writing style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later literary crea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Book of Songs "in the shape of the female image to start to analyze the shape of the female image on the paper to eulogize and praise the devoted love of women;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vailing political, economic, ethical, moral people love life the impact.Keywords:Book of Songs Image of women Significance目录一.诗经当中的爱情诗 (1)二.诗经当中的女性形象 (1)(一)婚前女性形象 (1)(二)婚嫁中喜悦的女性形象 (3)(三)婚后的女性 (4)(四)其他女性形象。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的意思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的意思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这是出自《诗经·国风·秦风·无衣》中的一句诗句。

此诗句出自《诗经》中的《秦风》,描写了一个木兰之家的女子在朝晨时挽起门帘,晚上时展开帷幕的情景。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舒适的家居环境,也反映了古代女子在家中的温柔体态和勤谨贤惠的美德。

木兰是一种花草,形容木兰娇柔美丽,而兰香袭人。

这句诗中朝搴阰描绘了木兰的花姿,以朝晨为背景,暗示了一种清新、娇嫩的气息。

夕揽洲之宿莽中的夕,描绘了木兰的妩媚和温柔,晚上揽洲之宿莽更增添了一丝神秘和疏离的意境。

作者通过这样情景交融的手法,将木兰娇媚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句诗中,木兰兼具华美与妖艳,风华绝代,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木兰是一种美丽、高雅的花卉,常常被用来形容女子的风韵和气质。

在《诗经》中,木兰被视为女子的代名词,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既描绘了美丽的风景,也暗合了女子的温柔、娇美的美德。

这句诗既传达了对美好家居生活的向往,也展现了对女子娇嫩姿态的歌颂和赞美。

在古代我国,妇女在家中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和养育子女的责任,她们以娴熟的技艺和无私的母爱呵护家庭,展现出了极高的道德情操和家庭责任感。

《诗经》作为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充分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家庭、女性美德的赞美和追慕。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中的木兰一词,正是对古代我国女性的美好祝愿和赞美之情。

木兰花在我国古代文学中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木兰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象征。

木兰花承载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美好祝愿和赞美之情,被赋予了高尚、纯洁、娴静的品质。

在我国古代文人笔下,木兰花常常象征着女子的高雅品行和气质,成为了我国文化中永恒的意象。

另外,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这句诗还有包含着追求自由和无拘无束的意蕴。

搴,揽,皆是抓取的意思,诗句中用以形容木兰,似乎透露着作者对于自由的向往。

诗句中闪耀着女性强烈的生命力和求知欲望,也让人想到了当代女性的积极向上,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

诗经国风邶风静女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静女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静女赏析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国风》是一部描写国家各地的民生百态、风土人情的诗集。

其中之一《邶风·静女》是一首描写静谧女子的诗歌,下面就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邶风·静女》共分为两章,每章三句,围绕着静谧女子的形象展开描写。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章: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乱世,各国争霸,纷争不断。

然而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邶国却有一位静谧的女子。

诗中使用了“静”、“德”等词语来形容女子,给人一种纯朴、善良的感觉。

首句“静女其姝,巷无宿娃”一开始就展示了女子的美貌和端庄。

她不同于其他女子,独自一人居住在巷子里,不与俗世沾染。

在第二章中,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品性和修养。

“照之以日,不可以琢玉”,这句话无疑是对女子品性高尚的赞美。

即使将她与最稀贵的玉石相比,也显得略显不足。

这种赞美展示了女子的高贵和异常,她有着与众不同的灵魂和修养。

最后一句“假而寐之,不果躬之”,揭示了女子独立自主的内心。

她即使接受了别人的赞美和称颂,也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本真。

她宁愿保持自己的宁静,不愿屈从外界的诱惑。

这种独立的精神,让她在混乱世道中仍然保持了她独特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静谧女子的描写,展现了一种独立、正直、高贵的女性形象。

这种形象与时代背景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宁静、纯洁的感受。

诗人通过对女子的赞美,表达出对纯洁善良品性的向往,也透露出了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总之,《邶风·静女》是一首通过对女子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独立、高贵、正直的女性形象。

诗中没有章节之分,每一句话都是对女子的精准描摹,使整首诗达到了简洁而生动的表达效果。

这种描写方式清新简洁又不失深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对女性高尚品德的推崇和向往,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当时社会道德风气的批判。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地位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地位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地位引言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先秦时期至东周时期的诸多古代诗歌。

在诗经中,女性形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通过她们的描写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认知和对待。

本文将探讨诗经中女性形象以及其所暗示的社会地位。

女性形象的描绘在诗经中,女性被描绘为美丽、温柔、贞洁等特质。

例如,在《国风·召南·申卯》中有“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这表达了女子不仅容貌美丽,而且道德坚定。

此外,《国风·周南·关雎》中也出现了贤淑忍辱的乐毅妇人,“乐彼之园,言笑晏晏”,传递出了对于妇女坚韧不拔和品行上佳的赞颂。

同时,在一些作品中,妇女也被描绘为主动、聪明等积极形象。

例如,《国风·王风·静女》中描述了一个女子的决绝勇敢,“静女其姝,贻我彤管。

”这种描写突破了传统对于女性被动、柔弱的刻板印象。

社会地位的反映尽管妇女在诗经中被赞美,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她们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首先,诗经中表现出男权社会的特征,男性角色在其中更为重要和突出。

例如,在《国风·周南·桃夭》中传递出了男子执掌家庭以及婚姻决策权的信息。

其次,在一些作品中也存在着对妇女不公正待遇的暗示。

比如,《国风·秦风·大车》通过形容男性与妇女结婚时所需要支付聘礼等方式,暗示了社会上的物化和奴化女性现象。

此外,诗经中还有一部分关于宫廷生活、后宫情感等内容,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王族和贵族社会对于女性进行身体和情感控制的局面。

结论综合来看,在诗经中虽然表现了对妇女形象赞美以及一些积极描述,但是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男权思想和对女性地位的束缚。

通过对诗经中女性形象的审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对待妇女的态度和认知。

然而,诗经作为古代文献,其描绘的女性形象仅仅是在当时特定语境下的一种表达,不能简单地将其中观念直接迁移到现代社会。

现代社会中,女性在法律、教育、就业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和机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诗经》中的女子形象

《诗经》中的女子形象

《诗经》中的女子形象1. 引言1.1 概述本篇长文将探讨《诗经》中的女子形象。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诗经》记录了早期中国社会的风貌、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其中,女子形象作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女性角色与地位的认知与表达。

通过分析《诗经》中女子形象的多样性以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对于女性身份与价值观的建构。

1.2 文章结构本文首先介绍《诗经》中女子形象的重要性,并探讨这些形象多样而丰富的特点。

随后,文章将从贤良淑德、天真活泼和忧郁哀伤三个方面详细分析《诗经》中主要出现的女子形象,并探索这些形象背后所承载的社会意义。

接着,我们将论述女子在家庭、文化艺术和政治社会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强调她们对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并强调《诗经》中女子形象对于古代中国社会的重要性和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诗经》中女子形象,深入探讨和理解古代中国社会对于女性身份与价值观的塑造。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女子形象以及她们在家庭、文化艺术和政治社会变革中的角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社会对于女性地位与作用的认知。

同时,本文也将强调女子形象对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为读者提供新的思考角度和文化视野。

2. 《诗经》中的女子形象2.1 女子形象的重要性在《诗经》中,女子形象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首先,《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被广泛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开山之作。

而其中描写女子形象的篇章更是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对于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以及传统美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 女子形象的多样性《诗经》中描绘了各种各样的女子形象,展现了她们在不同情境下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和个性。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贤良淑德、温柔贤惠的女性形象,她们忠于家族、尊敬丈夫,并以纯洁善良著称;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天真活泼、独立聪明的女子形象,她们具有自我主张和个性魅力;此外,在一些悲伤和动荡时期中,《诗经》也刻画了那些充满忧愁和哀伤的女性形象。

关于《诗经》婚恋诗女性人物形象的研究

关于《诗经》婚恋诗女性人物形象的研究

关于《诗经》婚恋诗女性人物形象的研究作者:张海英甄心恒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9期摘 ;要:《诗经》被誉为中国诗歌之源,其成功开创了我国文学抒情诗歌的先河,所涵盖的诗歌内容和范围更是非常广泛。

《国风》作为《诗经》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一部分便是婚恋诗,充分展现了古代先民丰富而真挚的情感生活,特别是诗歌中所描绘的女性形象非常生动且丰富,每一位女性身后都代表着她们或深情,或精彩,或惋惜的爱情故事,代表着她们不一样的婚姻生活。

本文将就《诗经》婚恋诗女性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诗经;女性人物;婚恋诗;形象研究作者简介:张海英(1980.9-),女,汉族,湖北襄阳人,硕士,讲师,从事文化研究、语言、文学教育研究;甄心恒(1981.6-),男,汉族,河北石家庄新乐市,硕士,讲师,从事文化研究、哲学教育、文艺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0-02引言:《诗经》中反映女性爱情、婚姻的诗歌比重是非常高的,每一首诗歌都熏染和描绘出了一位女性真实而又神秘的形象,与此同时也表达了那一时代人们对待爱情、婚姻和生活的观念。

在诗歌与女性之间,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存在,这种感情给人的感觉是美好的,但也是神秘的。

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就《诗经》婚恋诗中呈现出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人物形象提出自己的几点拙见。

一、恋爱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诗经》记载的是周代时期的诗歌内容,在周代女子的地位和权利是比较高的,其可以和男子一样勇敢主动地去追求爱情,享受恋爱。

所以,周代女子更愿意去表达自己在恋爱中的小心思,有大胆、有主动,亦有羞涩、有缠绵。

1、约会:欢快愉悦恋爱进入到约会阶段便是男女互相爱慕与倾心之时。

诸如《王风·丘中有麻》里面写到: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描写的便是女子正在等候情人时内心深处感受到的来自约会时的开心与甜蜜。

诗经中写女子的诗句

诗经中写女子的诗句

诗经中写女子的诗句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国风·周南·关雎》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国风·周南·桃夭》3、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国风·召南.野有死麕》4、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国风·邶风·燕燕》5、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国风·陈风·东门之池》6、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国风·卫风·硕人》7、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国风·郑风·有女同车》8、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国风·郑风·出其东门》9、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10、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诗经·陈风·月出》1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国风·邶风·静女》12、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鬒发如云,不屑髢也。

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扬且之晳也。

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国风·鄘风·君子偕老》。

“岂其娶妻,必齐之女”--《诗经》文本中齐国公主宣姜和文姜形象解读

“岂其娶妻,必齐之女”--《诗经》文本中齐国公主宣姜和文姜形象解读

都 是指 不美好 的意 思 。新 台鲜 明 ,河 水弥 漫 ,相 互掩 映 , 环境 优美 。这 两句还 是 ~种 反 兴 , “ 将 物 之有 ,兴起 自家 之所 无 ”。诗 正是 以新 台喜铺 锦绣 ,河水 盛大 弥漫 ,反兴 宣姜 本想 找一 个年轻 貌美 的好 配偶 ,不料 却嫁给 了~ 个类 似蛤 蟆 的丑老头 , 而 且是 自己的公公 ,失望 之情 溢于言 表 。 三章 “ 鱼 网之 设 ,鸿则 离之 。燕婉之 求 ,得此戚施 ”,前 两句 也是 兴体 。诗 以 “ 所得过 所望 ”反 兴 “ 所得非 所求 ”。 诗言 “ 人家设 网为 捕鱼 ,竟 网得一 只大鸿 雁 ”,这是 “ 所 得过 所望 ” ;诗 言 “ 本想 找一个 年轻貌 美 的好配 偶 ,不料 却得 到 一个好似 蛤 蟆的 丑老头 ” 。这 是 “ 所得 非所求 ”。 两相 比照 ,形成 一种 极大 的情感 反差 ,从 而表达 了宣姜 所
齐 国 的姜姓 女 子 ? ”这 从 一个 侧 面反 跌 了 《 诗经 》时 代 的 男 子都 以娶到 齐 姜女 子为荣 ,一 方面 因为齐 国是大 国 ,另 方面是 齐姜 女 子美貌 动人 ,而 且性 情大度 。以下我 们就 从 《 诗经 》文 本来 分析 宣姜 、文 姜两位 齐 国公主 充满 传奇


处 ,并纳 之 为妾 ,并派 太子 出使 宋 国,史称 “ 新 台纳媳 ”。 、 《 邶风 . 新 台》就是 国人 作诗 讽刺 卫宣 公的可 耻行径 的 。 、 嫁 非所愿 的怨愤 之情 。宣 姜 的父亲齐 僖公 虽然 为女儿 感到 全诗 三章 ,一 二章 意思 相 同。 “ 新 台有 、 呲 ,河水 涌澜 。 不平 ,但 想到 女儿直 接跨 过太 子妃而 当 了王妃 ,为 了巩 固

诗经中写美人的诗词有哪些

诗经中写美人的诗词有哪些

诗经中写美人的诗词有哪些《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写美人的诗经,方便大家学习。

写美人的诗经篇一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诗经·国风·卫风·氓》译: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

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

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3.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4.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诗经·国风·邶风·柏舟》译:我的心不是圆圆的石头,不可任意转动呀!我的心不是睡眠的草席,不可任意卷起来!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6.绿兮衣兮,绿衣黄裹。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7.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8.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0.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诗经·国风·豳风·伐柯》译:砍取斧柄怎么做?没有斧头做不好。

妻子怎样娶进门?没有媒人办不到。

砍斧柄啊砍斧柄,有了原则难不倒。

遇见我的心上人,摆上礼器娶来了。

11.人而无仪,不死何为?12.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pàn)。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国风·卫风·氓》译: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

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

《诗经》、《楚辞》的女性形象

《诗经》、《楚辞》的女性形象

《诗经》、《楚辞》的女性形象《诗经》、《楚辞》的女性形象《诗经》、《楚辞》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两大源头,在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两部作品都涉及到女性这一主题,它们分别从不同的审美层面刻画了许多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

《诗经》现存305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其中涉及女性的占1/3以上,它开创了文学作品以描写女性为主题的先河,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周代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女性文化的瑰宝。

《楚辞》作为继《诗经》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部诗歌作品集,其中的女性形象描写,受楚地特定文化气息的滋养,其艺术特征鲜明优美,带给了我们更具冲击力的美感。

《诗经》和《楚辞》二者对女性形象的刻画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所以本文就据此作为分析、研究的切入点,深入探究二者在外形描写,性格塑造和气质表达等方面的具体差异,以便我们更加准确、更加透彻的理解这两部文学作品。

一、外形上:《诗经》注重实用性审美,《楚辞》注重纯审美《诗经》所处的时代,十分注重女子社会劳动的实用性,所以在描述女性形象时,并没有对女性性别特点做过多的描述,而是采用白描手法,轮廓化地勾勒女性的外貌、神态、动作和语言,粗线条地表现出女性的健硕之美,偏重于实用性审美。

如《郑风·子衿》中“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动作心理描述,《周南·关雎》中的“窈窕淑女”,《郑风·狡童》因爱人不与自己同言同食而产生的“使我不能餐”、“使我不能息”的内心责怨,《卫风·氓》中“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的简略叙事,《郑风·有女同车》中“颜如舜华”、“洵美肯都”的孟姜姑娘,都是遗貌取神的艺术手法,使《诗经》通篇显现出典雅而灵动,深厚而淳朴的风格。

伴随时间的推移,母系氏族结束,男权逐步建立,女性由社会的统治者逐渐转变为男性的征服对象,变为“第二性”,《楚辞》正是生于这个时期。

因此《楚辞》中所描写的女性对象已经不再以劳动妇女为主,而多是取自历史或自然神话中的神巫之女或宫殿楼阁中的贵族妇女。

《诗经_国风》_婚恋诗中的女性之美解析

《诗经_国风》_婚恋诗中的女性之美解析

《诗经·国风》婚恋诗中的女性之美内容摘要:本文以《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处于情窦初开、深陷爱河、色衰爱弛等阶段的女性为研究对象,以文献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深入剖析《诗经•国风》婚恋诗中的女性之美及其产生原因。

经过研究,笔者得出,相比于封建时期的女性,《诗经》中的女子的性格特点是泼辣大胆,她们不畏惧流言蜚语,没有什么礼教束缚着她们的真实情感。

相比现代女性,她们的爱情真挚纯洁、忠贞质朴,她们的付出不计成败,她们活出了生命的本来色彩。

最后,笔者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在《诗经》采集时期,女人仍保有母系氏族时的热情奔放的性格,在劳动生产中仍占有主要地位。

因此,当时的女性的真实情感能得到释放,展现出富有时代特征的女性之美。

关键词:《诗经·国风》爱情婚姻未受束缚的女性《诗经·国风》婚恋诗中的女性之美前言《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首。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词,按当时所配的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风俗、风谣,也就是地方民歌民谣,更贴近人民的生活本质。

“风”有160篇,占整部《诗经》的一半。

“雅”是雅乐正声,是传统的宫廷乐歌,多位王公贵族所作,分为“大雅”和“小雅”。

“大雅”用于隆重盛大的宴会典礼;“小雅”则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共105篇。

“颂”是赞颂的意思,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赞颂神明,有40篇。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来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从内容主题来看“风”无疑是最能体现民风民俗的,最能让我们了解先秦时期老百姓的生活思想状态的文字资料也是非“风”莫属了。

而生活的本质无非是饮食男女,因此爱情婚姻的诗篇在“风”里占有很大的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艺术成就较高;因此本文以“风”里的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力图透过这些作品去了解,在两千多年前,那个时候的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挫折痛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还有那个时代的女性的思想状态,以及所处地位。

《关雎》中的淑女形象

《关雎》中的淑女形象

《关雎》中的淑女形象“淑女”是《诗经》中最为重要的女性形象之一,在关雎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关雎》中的淑女形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雎》是《诗经》的压卷之作。

自先秦起,《论语.八佾篇》便有记载,“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而上博简《诗论》则从“色”、“礼”等方向偏重论析了《关雎》的诗本义。

及至汉代,《诗经》初步奠定经学地位,《关雎》一篇更愈发受到学界从诗教、乐教和女教等多重维度的关注。

两宋时期,苏辙、朱熹等学者加注《诗集传》、《诗序辨说》,形成了长期与尊序派对峙的废序之声,并分别从“情”、“理”等角度为《诗》添注。

因而两千多年来,有关《关雎》释义的说法可谓众说纷纭。

而诗中的“窈窕淑女”的形象,也因被历代学者延引为理想女性的典型而盛传于世,千年不衰。

本文就将从先秦、汉、宋的典型注本出发,结合历代审美标准,对《关雎》中“淑女”这一对象的内涵及其形象作简要分析。

一、“淑女”形象的内涵所指古人对《关雎》“窈窕淑女”的理解大致分为两种,一是以后妃为代表的贤德女子;二是指贤人。

在封建诗教的背景下,《关雎》一诗的教化作用一直盛于其抒情作用。

及至近现代,视其为纯粹表达男女恋慕的情爱诗的说法方才逐渐兴起。

(一)后妃说先秦《毛诗序》最早记载:“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始指称《关雎》中的“窈窕淑女”为可以“风天下”的后妃。

而此种说法也在后世汉唐学者间得到了最多附会,成为学界认可的主流说法。

与近现代学者从“诗本义”的角度,偏重理解《关雎》中的抒情价值不同,《诗序》主要采用陈诗义、用诗义与赋诗义等手法对《诗经》进行理解,解读的视角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自春秋时期起,孔子即赋予《关雎》一篇以极高评价,认为其在诗歌与音乐方面都建树斐然。

《韩诗外传》卷五中记载,子夏曾询问夫子,《关雎》何以为《国风》之首,夫子回答,盖因《关雎》之道为“天地之基”,“王道之源”,《六经之策》悉皆“取之乎《关雎》”,可见《关雎》“正人伦而立纲常”的教化作用。

《《诗经》中的人物形象描写:从《国风》到《魏风》》

《《诗经》中的人物形象描写:从《国风》到《魏风》》

《诗经》中的人物形象描写:从《国风》到《魏风》引言《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先秦时期的各个国家的民间歌谣和吟咏。

其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是《诗经》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展现了当时社会风貌、道德观念和历史变迁。

本文将着重探讨《国风》和《魏风》两个篇章中的人物形象描写。

一、《国风》中的人物形象描写1.1 周女宜男:生活在封建社会下女性地位之低下《国风》中有许多描述女性形象的诗歌,其中大部分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之低下。

比如,《周南·关雎》以及《卫风·车胤》,这些作品通过对女子命运之悲凉与终生倚靠丈夫等内容进行了描述。

1.2 君王贤圣:领导者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在《国风》中,也有一些描写君王贤圣形象的诗歌,如《周南·桃夭》以及《鲁风·君子偕老》,这些作品通过赞美君主的品德高尚和正确的领导能力,使读者对当时的统治者产生敬重之情。

1.3 子女孝悌:家庭伦理道德在《国风》中的体现除了女性形象和君王形象,还有一些描写子女孝悌的诗歌在《国风》中出现。

比如,《周南·关雎》描绘了兄弟情深、兄长关爱弟弟等情景,展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家庭伦理道德重视的一面。

二、《魏风》中的人物形象描写2.1 西门豹:忠诚与聪明机智并存西门豹作为《魏风》中著名人物,被赞誉为忠臣。

他既是一个聪明机智、善于辩论的演说家,又是一个深思熟虑、具备政治头脑的贤臣。

他在传世诗篇中多次出现,并以其忠贞不渝而闻名于世。

2.2 杜陵:勇敢与忠诚的代表杜陵是《魏风》中另一个著名的人物形象,他被赞誉为忠臣之一。

他不惧艰难险阻,甘愿冒生命危险保护国家和君主,表现出昂扬的英雄气概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2.3 其他人物形象描写除了西门豹和杜陵,还有许多其他人物形象在《魏风》中被描写。

通过对这些形象的描述,可以体会到当时社会对勇士、智者、仁者等品质的崇拜与追求。

结论通过对《国风》和《魏风》中人物形象描写的探讨,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两个篇章中所展现出来的社会观念、价值观以及对君主、子女孝悌及女性地位的思考和反思。

《诗经》中女性意识探析

《诗经》中女性意识探析

《诗经》中女性意识探析《诗经》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一,包含了大量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的表达。

这些古代诗词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观念和对女性地位的认知,也展现了古代女性在家庭、社会和情感中的种种遭遇和心情。

本文将对《诗经》中的女性意识进行探析,以期对古代女性形象有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第一篇《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基本可分为贤妻、温柔、贞节和美丽四种类型。

首先是贤妻形象,如《小雅·节南山》中的“瞻彼南山,有乩其田,有女归来,自卫以室。

”这句诗中,女性被描绘为归家勤劳的形象,展现了古代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勤俭持家和贤淑温柔。

其次是温柔的女性形象,如《小雅·甫田》中的“是将是思,父母之生,室家之好。

”这句诗描绘了女子温柔体贴的形象,她们是家庭的温暖和柔情。

再次是贞节的女性形象,如《国风·邶风·击鼓》中的“三岁贞石,一岁贞女。

”这句诗中的“贞女”形象展现了古代女性坚贞不渝的品格和节操。

最后是美丽的女性形象,如《国风·邶风·击鼓》中的“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美目盼兮。

”这句诗中描述了女性美丽动人的形象,她们如阳光明媚。

《诗经》中的女性意识主要表现为家庭责任、情感纠葛和心灵抒发,反映了古代女性在家庭、社会和情感中的种种遭遇和心情。

首先是家庭责任方面,如《小雅·节南山》中的“有女归来,自卫以室。

”这句诗中描绘了女性回家务农的场景,表现了她们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

其次是情感纠葛方面,如《大雅·思齐》中的“無瑕取尚,亦有昏以为心。

”这句诗中表现了女性在感情方面的纠结和难以抉择,展现了她们的情感世界。

再次是心灵抒发方面,如《国风·邶风·击鼓》中的“女曰差池,曾是作恃。

”这句诗中反映了女性对于生活、情感的苦闷和抱怨,她们用诗词抒发内心的感受。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反映了古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了她们在家庭、社会和情感中的遭遇和心情。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解读一、引言《诗经》又称《诗三百》,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它真实记录了周代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产劳作等状况,对中国传统文学的产生了巨大影响。

《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自汉代之后被儒家奉为经典。

《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三百零五首诗歌,多为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也有民间于民间的歌谣,《诗经》的内容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不同地区的民间歌谣,多来自卫、郑、齐、陈、桧、邶、鄘等地,共有一百六十篇;“雅”为朝廷乐歌,是当时的典范音乐,可以分为大雅和小雅;“颂”为宗庙祭祀的乐歌与史诗,多是记述祖先的功业。

《诗经》的修辞手法多为赋、比、兴,“赋”、“比”是基本表现手法,而“兴”多用于渲染气氛和营造意境。

《诗经》中约有一百首诗歌涉及女性形象,这些诗歌不仅描绘了女性的服饰、容貌、姿态等,还描写了女性的心理、品德、性格、命运以及女性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这些诗篇多集中于《国风》之中,《大雅》、《小雅》次之,《周颂》中最少。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是中国古典文化中女性文化的源头。

二、《诗经》中女性形象分析《诗经》中的女性形象涉及不同地位、年龄、性格的女性,既有贵族小姐,也有普通女子;既有未婚少女,也有新婚女子和母亲;既有天真烂漫、羞涩痴情的纯情少女,又有性情刚烈、勇敢坚强的女性。

(一)《诗经》中的未婚少女。

在《诗经》中,少女们敢于挣脱礼教的束缚,大胆直率地向男子示爱,如“求我庶士, 迨其谓之”表现了女性渴望纯真美好的爱情,勇敢地向心上人表白自己的爱慕之情。

《郑风·溱洧》以对唱言情的方式表达了女子主动追求爱情的行为,“溱与洧,方涣涣兮……赠之以芍药”。

《郑风·褰裳》中,“子惠思我……狂童之狂也且”,姑娘以大胆淳朴、无所顾忌的方式向男子表白,“你若想我,就提起衣裳过溱河,你若是不想我……”。

[1]《召南·摽有梅》描写了一位年轻女子准备嫁人时的心情,女主人公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需求,大胆而直白地表述,“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诗经》中的弃妇形象及被弃原因分析

《诗经》中的弃妇形象及被弃原因分析

《诗经》中的弃妇形象及被弃原因分析《诗经》中的弃妇形象及被弃原因分析《诗经》中的弃妇诗,刻画了一批善良、勤劳、温顺、软弱的悲剧女性形象,这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男性喜新厌旧的本性暴露。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经》中的弃妇形象及被弃原因分析,仅供参考!《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以丰富的文化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

《诗经》的时代,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体系早已形成,宗法礼教虽不及封建社会中、后期那么严密,但妇女因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婚后成为男子的附属品已是社会的普遍现象。

《诗经》中弃妇诗就是当时这种普遍社会问题的证据。

一、弃妇诗的判别弃妇是指结了婚或定了婚约,又被丈夫遗弃的妇女,所谓弃妇诗是叙写被弃妇女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以及心理活动的诗,这些弃妇诗向人们诉说了她们的不幸婚姻,表达了她们追求幸福婚姻生活的美好愿望,反映了她们所处时代婚恋方面的时代风貌。

在《诗经》中,被专家学者判定为弃妇或涉及弃妇意象的作品有十多篇。

其中大部分存于“国风”中,有《召南·江有汜》、《邶风·日月》、《王风·中谷有推》、《卫风·氓》、《郑风·遵大路》等,还有一部分存于“小雅”中,有《小雅·我行其野》、《小雅·谷风》、《小雅·黄鸟》《小雅·白华》等。

当代文学均判定为弃妇诗,这些弃妇诗大都采用叙述或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弃妇被弃的无奈和痛苦,或痛斥被遗弃的不分,或埋怨男子的喜新厌旧,或描述痴心女子负心汉,或悔恨自己择偶的轻率,或埋怨父母兄弟的冷漠无情,这些普通痛苦感受是通过一个个弃妇的悲剧表现出来的,从弃妇的角度出发,她们也没有接受教育,但是她们有青春的美貌,勤劳的双手,还有一颗真诚的心,她们真心实意接受对方的爱,为对方无怨无悔的付出,但是婚姻的稳固需要双方的努力,女子的真心未必能挽回对方的真心,于是就有了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悲剧。

《诗经》中描述女性的形象

《诗经》中描述女性的形象

《诗经》中描述女性的形象《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瑰宝,记录了周代至战国时期的文化、社会和历史。

作为中国古代音乐和诗歌的集合,其中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古代中国女性的生活、情感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变迁。

本文将对《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探讨,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女性的地位和社会角色。

一、贞良淑德的妻子形象《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主要以妻子为主,她们以贞良淑德的形象示人。

例如,诗集中的《周南·卷耳》描绘了一个贤良的妻子,她温柔体贴、勤勉贞节,尽职尽责地履行妻子的角色。

这种形象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以家庭为重,忠诚、贞节的妇德是被普遍追求和崇拜的。

二、纯洁美好的少女形象除了妻子形象外,诗经中还展现了一些少女的形象。

这些少女多以纯洁、美好的形象呈现,代表了在古代社会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少女,比如《周南·关雎》中的少女形象。

她们通常在桃花、柳树等自然景物的映衬下,展现出她们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一面。

这种形象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少女纯真的追求和赞美。

三、坚忍勇敢的宫女形象在诗中也出现了一些宫女的形象,她们是贵族家庭的女仆,代表了古代宫廷中的女性形象。

这些宫女在《诗经》中往往以坚忍勇敢、聪明机智的形象出现,比如《国风·周南·桃夭》中的“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她们在严苛的宫廷环境下仍能保持自己的尊严和坚韧。

这种形象揭示了古代中国宫廷中的女性地位和角色。

四、忧国忧家的母亲形象《诗经》中还描绘了一些母亲形象,她们承担着养育子女、关心家庭的重责大任。

这些母亲形象往往具有坚韧、智慧和毅力,如《国风·唐风·绵蛮》中的母亲形象:“绵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不我敬,寤寐无忧。

”她们无私奉献,忧虑家国大事,是古代中国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的重要支撑。

五、自由独立的女神形象最后,“诗经”中也有描绘女神形象的篇章,比如《天问》、《十月之交》等。

这些女神形象通常以自由独立,具有神性和崇高的气质出现,代表了与世俗生活脱离之女性形象。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历史地位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历史地位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历史地位引言《诗经》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重要篇章,记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各类民歌、宫廷赋诗等。

其中,女性形象在诗经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展现了古代中国对于女性的理解与表达。

本文将从《诗经》中选取几篇典型作品,探讨其中描绘的女性形象以及这些形象所反映的历史地位。

大致内容1. 《国风·周南·关睢》这首诗描述了关东地区与周王朝之间发生的一段爱情故事。

女主角关睢通过自己的机智和优雅征服了周王,并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

这个形象展现了一个聪慧、勇敢且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在当时社会上可能并不常见。

她所表达出来的个人意愿和行动力令人赞叹,对于后来世代女性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

2. 《国风·邶风·白华》这首诗以一种缠绵悱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与丈夫分离的女性,表达出她对婚姻幸福的渴望和思念之情。

这个形象在古代社会中可以视为标准的贤妻良母形象,强调了女性对家庭和感情的重视。

尽管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制,这位女性依旧表现出对自己家庭生活的追求和祈愿。

她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女性在婚姻中所处的相对较低地位。

3. 《国风·唐风·秋风》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参与狩猎游戏、自由奔放并且具有野性美的女子形象来传递某种政治隐喻。

这个形象具有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女性力量和独立精神,并反映出古代中国文化中一种特定意义上对女性特质与价值的认可。

4. 《国风·卫风·木瓜》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美貌但被轻视和忽视的女子以及她内心伤感复杂的心情,反映出女性在爱情、婚姻和社会地位方面所面临的不公平待遇。

这个形象呈现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对女性身份和自我认同的贬低,故事背后隐含着对于女性地位与权益不足的关注。

5. 《国风·魏风·东门之汉》这首诗以一种哀婉而凄美的描写方式,描述了一个忍受寂寞与思念的妇人形象。

她表达出对于丈夫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袭战斗所感到的无奈和担忧,并通过自己真挚而深沉的情感传递了对家庭安定团结的渴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诗经•国风》中的女性形象吕安宁(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号:070114095 指导教师:尹雪华副教授)摘要:《诗经〃国风》里160篇作品中大约有68篇爱情诗,这些爱情诗诗真实的表现了两千五百多年前人们的爱情、婚姻、家庭等方面的生活态度和感情历程,塑造了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她们美丽、热情、坦率、孤苦、决绝。

从这些女性形象中,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女性对于爱情、婚姻、生活的态度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流露。

关键词:诗经;国风;女性形象;《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诗经》中国风吟唱男女恋情,即一种用地方声调来歌唱的,表达男女爱情的歌谣[1]。

因此表现女性生活的诗篇很多。

“十五国风”中有大量情诗,着重描写女性情感生活。

“一百六十篇中关涉到两性世界的诗作,基本肯定的有六十八篇,所占比例为42.5﹪,数量可谓蔚为大观。

[2]”也可以说《国风》是《诗经》中有关女性形象最精彩全面深入的部分。

“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3]”。

诗歌中记载她们的感受,抒发内心的体验,恋爱与婚姻中的喜怒哀乐。

有对爱的憧憬,对爱的执着,对爱的誓言,对爱的决绝。

这些都呈现出鲜活的女性形象。

以下从几个方面加以评析。

一、美德美貌美好纯真《诗经•国风》中的女性形象离不开一个“美”字。

不论是外在美还是内在美,都令人赏心悦目,美好女子的形象跃然于眼前,正是《国风》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一开始就塑造了一个美好的女子形象---“窈窕淑女”。

“窈窕”即娴静美好的样子,包含有身段苗条之意,而“淑”指善、好。

因此“窈窕淑女”是君子心中的好配偶,令其“寤寐求之,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写出对“窈窕淑女”的爱慕与倾心。

在《卫风•硕人》中,女子的美丽更是令人惊叹。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清人姚际恒极为推赏此诗,称言“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4]”。

在此诗中历来被推崇的就是描写庄姜之美的几句,细致地刻画了庄姜美丽出众的容貌,娇媚的情态。

连用六个比喻来刻画庄姜的美丽:“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作者用柔荑、凝脂、蝤蛴、瓠犀、螓首、蛾眉来比拟形容庄姜的双手、皮肤、颈项、牙齿、前额和眉毛,不仅贴切同时更显得形象生动。

描写到这里已经很精彩了,作者接着描写她的情态:“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极尽形容其目光顾盼的动态。

到此庄姜那楚楚动人的笑靥以及脉脉含情的眼眸早已叫众人的心都沉醉进去了。

当然美好的女子,还在于品德与修养。

《诗经•卫风》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其内在的涵养以及美德的展现也不乏其篇。

《周南•桃夭》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

这里用茂盛的桃枝,艳丽的桃花比喻新娘的青春美丽,言行以及德行之美。

《诗经•国风》中的《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澣我衣。

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诗中描绘了女子获葛治葛到纺织成布,展现其勤勉。

在中国的传统中,对女子的要求从来是严苛的。

所谓“妇德、妇言、妇功、妇容”四德,这里表现的就是一位勤劳、善良、孝敬的女性形象。

《诗经》中“窈窕”、“淑”、“勤”等美德都是长久文化积淀而成的女性美好形象。

对于具有优秀品质的女子不得不提的就是许穆夫人,一个拥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奇女子。

为了拯救自己的祖国不顾自己的安危,她有着坚定的信念与无畏的精神。

公元前660年,冬天的十二月,北狄侵犯卫国,卫国败兵。

卫懿公也由此阵亡,卫国覆灭。

卫人拥立戴公做为他们的国君,第二年戴公也去世了,于是文公继位。

许穆夫人为戴公亲妹,远嫁许国穆公,听到卫国国破君亡的噩耗之后悲痛欲绝,不禁产生家国破灭之感。

她毅然决定要挽救自己的祖国,决心冲破重重阻碍,赶回祖国,吊唁卫侯,并为拯救灾难深重的卫国尽自己一份力量,救人们于水深火热之中。

《载驰》一诗便是许穆夫人这一历史斗争的形象写照。

表达了一个女子热爱祖国为了拯救祖国不顾个人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后来被录进《诗经•鄘风》里,许穆夫人也就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爱国女诗人。

她那刚烈坚毅的气概,在古代妇女中可说是一个超群拔俗的形象并散发着传奇的色彩。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

驱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载驰》这首诗分四章,第一章开头,“载驰载驱”直接展开许穆夫人驱车出场,风驰电掣而过。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一个忧字写尽了许穆夫人的焦急心情。

第二章衔接上文,爱国而违礼的许穆夫人和保守遵礼的许大夫相继出场后,双方展开激烈的论战。

许穆夫人表现了自己的决心:“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突出了女主人公的爱国激情。

第三章“陟彼阿丘,言采其蝱”许穆夫人经过努力冲破重重阻拦终于登上祖国阿丘的山坡。

同时经过深思熟虑,“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穆夫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故发此感。

第四章主要描写自己拯救祖国、设想的壮志宏图。

主人公思考着要向大国求援,这关乎于卫国的兴衰成败的大策。

更显现出许穆夫人卓越的政治远见以及超越于平常女性的胆识、智慧。

第五章她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你们一百个所思虑的,都不如我所选定要走的道路。

”全诗就在这铿锵有力的语句中戛然而止,一个爱国女诗人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二、言或不言痴情坦荡中国传统文化中,含蓄一词尤为凸显。

情感表达比较委婉,不那么直接,人们一般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男女的感情世界里,男人往往处于攻势,而女人以含蓄为美,为德。

喜欢一个男子不会轻易开口,只是等着被表白。

即使是在知晓心爱男子的心意后也不会给以明确回应。

羞怯本是女子的天性,心中思念心上人却不敢说出来,娇羞中又有一篇痴情。

如《郑风•东门之墠》“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女子很想念所喜欢的男子,又觉得他无情于她,故觉得咫尺天涯。

从“室迩人远”的反差中,展现了女子感情虚掷的委屈,爱情失落的痛苦。

女子很思念对方,但却不去主动找他,只是想着“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内心的彷徨,欲语还休的羞怯、埋怨以及那份深深的情感都展现在我们面前。

如《郑风•狡童》“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恋爱中的姑娘永远有一颗不安定的心,小鹿般突突跳着。

对方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让女子无限猜想,激起心中层层波澜。

但又不去问,不敢肯定,内心焦虑又寝食难安。

《狡童》中的这位姑娘就是如此,为了爱慕的小伙子竟食不甘,寝不安,内心默默承受这份痛楚。

然而,大胆吐露思念情怀的女性、热切的表达自己的好感与爱意的女性也比比皆是。

如《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此诗中女主人公很想念未归的丈夫,宁可思念到头痛也不愿改变自己的意志。

“不去思念则又压抑不住自己想念的心,所以思念以致头痛却乐而所为。

相思成疾而心甘情愿,可见用情之深沉感情之坚贞。

[5]”相思成疾而心甘情愿,并且由“‘首如飞蓬’到‘甘心首疾’再到‘使我心痗’,相思之苦不断加深,这种痛苦已经演变成一种甜蜜的痛苦[6]”,可见用情之深沉感情之坚贞。

又以《郑风•褰裳》为例:“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也狂也且!”《褰裳》里的女子大胆泼辣,对徘徊不定的情郎下了最后通牒:你要想念我就来,不要磨磨唧唧,你如果不来找我,还有很多人等我选择。

诗中的女主人公在爱情上占有主动性,这样的性格给人酣畅淋漓的感觉。

多么直率的女子,痛快又不失自尊令人眼前一亮。

与此相似的在《召南•摽有梅》中,热情大胆的女子当众向男子示爱,“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可见女子对爱情的主动追求与强烈期盼。

“因为对时间有着天然的关注,这位女子越来越迫切希望南方及时相迎娶,唱出了‘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最强音,表现出女性特有的积极主动性。

[7]”在《柏舟》中也有强烈的体现:“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髡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他!”此诗主要表现一女子怨恨其母对她婚姻的干涉,呼天唤地,诉其怨愤之情。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规则与框架下的爱情循规蹈矩,如一潭死水,波澜不惊。

孟子说:“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8]” 《柏舟》中的女子却偏偏有着自己的心意:我就喜欢那个男孩子,就想嫁给他。

母亲啊,苍天啊,为什么不体谅我呢!诗中女主人公是持着“至死誓靡它”的态度,在抵抗家庭的阻挠时,态度坚决,勇于追求自己的婚姻上体现了率真的个性。

诸如此类的大胆主动吐露情怀的女子,《诗经•国风》中还有很多。

她们感情明晰、纯粹都是痴情坦率的女子。

有的对于爱情不敢言,有的直言不讳,果断喊出爱的讯息。

言或不言都是痴情一片,坦率自然地女子。

不论是率真大胆泼辣的还是性格柔婉动人的女子,都是一片痴情,坦率清新,都令人喜爱。

三、命运孤苦哀婉决绝《诗经•国风》一类很突出的女性形象便是命运不济的女子了。

然而她们在面对自己坎坷被弃的命运时,诉说着的不仅仅是对丈夫的爱恨交加、命运的不公更有点滴的自我安慰与鼓励。

当她们遭遇不幸时,并不是一味的低沉与消极,而是转向内心世界,寻求精神上的力量,鼓励自己自重、自爱、自立。

在《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身上显得尤为突出。

诵读此诗时,仿佛仍能听到女主人公催人泪下的悲怆呼声。

全诗共六章,弃妇自述身:三年前自己和氓相恋之后喜结连理,然而她三年如一日的辛苦操劳并没有让丈夫对自己从一而终,相反她容颜的渐逝最终被负心的丈夫所抛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悔恨的心情以及与氓决绝的坚定态度。

“从‘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这种恋爱的快乐及相思与‘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种伤心都反映妇女逐步有自己的在爱情、家庭中的精神期望值了。

[9]”诗从三年前男子求婚,女子于归的甜蜜回忆写起到婚后三年女子的日夜操劳和被弃的遭遇。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氓变得不仁与凶暴,“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她意识到自己是因为颜色故而见弃于人,但女主人公并没有一味的沉浸在这巨大的痛苦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