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2023年生产计划管理制度5篇

2023年生产计划管理制度5篇生产计划管理制度1一.目的:建立生产计划的编制.执行.检查及调整程序,保证生产计划的全面完成。
二.范围:公司所有产品生产计划的管理。
三.相关责任部门:氯碱车间.有机硅车间.生产基建部.市场部.保运车间四.内容:4.1生产计划的编制:4.1.1各车间根据生产能力.产品库存及市场部销售计划,负责编制周生产计划及月度.年度生产计划。
市场部根据市场规划及销售预测,负责做出日.周.月度.年度销售计划。
4.1.2生产计划的内容应包括生产产品品种.规格.产量.完成日期及水.电.汽.原材物料消耗配套情况。
(附件:标准计划样表)4.1.3生产基建部根据各车间及市场部上报计划,进行汇总审核,周.月度计划经生产基建部主任审核后以邮件形式下发至各车间.部室;年度计划报公司决策会议通过后,根据公司会议合理安排协调生产并将生产计划下发至各车间.部门。
4.1.4生产计划的编制必须科学.合理,做到既满足销售供货又有一定余地,同时亦应考虑到单周.单月生产能力,使生产计划全面.科学.准确。
同时要遵循生产规律,综合平衡。
4.1.5生产计划必须与检修计划相衔接,避免盲目性。
要防止拼设备拼装置,危及安全生产。
4.1.6周生产计划应根据原材料和水.电.汽.设备检修情况及库存情况,经综合平衡后进行编制并于周五上午下班前完成下周生产计划编制上报至生产基建部,由生产基建部汇总审核后于当日下班前以邮件形式下发至各车间.市场部及调度室。
4.1.7月度生产计划应根据原辅材料和水.电.汽及设备检修情况,经综合平衡后,由生产基建部根据车间月度生产计划编制全公司月度生产计划,月度生产计划应于上月25日(车间于24日)前编制完成,交生产基建部主任审批后,报副总经理批准。
4.1.8年度生产计划应根据市场情况及公司战略部署,经综合平衡后,由生产基建部根据车间年度生产计划编制全公司年度生产计划,年度生产计划应于上年12月25日(车间于24日)前编制完成,交生产基建部主任审批后,报公司决策会议通过。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流程(四篇)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流程(四篇)2023年生产规划治理制度一1、为了更好的满意客户交货期,提高交货期;2、提高规划的执行力,严厉规划指令;3、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库存;4、削减因生产规划不周详对生产整个流程的顺畅产生不良影响和损失;5、跟踪生产进度,协调生产各环节的特别,对生产特别状况进展准时合理的生产调度;6、收集和汇总生产信息,统计数据,统筹生产订单的运作,使信息更加准时、数据更加集中及精确;7、使公司资源充分利用,以制造更多的价值;一)、部门职责:1、规划:按各部门产能对业务订单交期进展合理的规划,并依据订单的交货期和各部门生产精况,合理编排生产规划指令;制定中长期生产规划和产能缺乏时的外协生产规划;2、跟踪:对生产部门的生产进度进展跟踪,对协调和调度的日常事务进展检查和跟踪;3、协调、调度:在跟踪过程中发觉生产消失特别对交货期会有肯定的影响的状况下,准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特别组织协调,并准时对权限内的进展调度,权限外的上报调度建议;4、反应:准时将无法协调解决的特别反应给上一级领导帮助解决;对交货期因特别无法交货的信息准时反应给业务员;5、考核:检查生产规划执行状况,并对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部门按制度进展日常考核;执行各各种生产考核制度;6、现场检查:帮助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各部门现场工作进展监视、检查及考核;7、物流掌握:负责公司叉车日常工作的治理,对使用叉车搬运的物流进度负责;二)、权限:1、对各车间下达生产规划指令,各部门必需严格按生产规划执行;2、检查生产规划执行状况,并对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部门按相关制度进展考核;3、直接与业务对接,对订单的因交期投诉进展处理和协调;4、由于各车间订单量的不同,对生产人员的调动有建议权,并跟踪落实状况;5、对各车间治理在生产规划方面有日常考核和每月绩效考核的20~40%的权力;三)、各车间必需围绕生产规划部发出的生产规划调度指令组织生产;四)、准时交货是生产规划部的最终目标;1、日常业务:业务员副总经理生产规划部评审交货期业务员2、样板:业务员副总经理样板车间生产规划部评审交货期业务员3、订单交期由各车间主管依据各车间自身状况仔细进展评估后签署交货期,各车间主任对订单交货期负第一责任,生产规划部负其次责任;4、各车间经评审后需要补充相关模具、工装夹具的,写书面申购单到生产经理审批前方可进展选购;5、样板车间在生产完毕后,相关生产工艺人员依据试产时留下的工艺记录及相关模具、工装夹具、刀具等,在一周内下转到生产车间和编写《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以便生产规划部门在下批量生产规划时,有《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作为生产参考的依据;6、《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要简洁、有效,对同类型的产品若各车间和工艺人员均认为无需制作《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的,可以在交付样品《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时注明同xxx产品生产工艺一样即可,经生产部经理审核前方为有效;7、新产品试产和批产,生产规划部在安排生产规划时必需同时将《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下到达生产部门,由生产部门进展产前培训,无《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的必需写清晰产品质量标准具体要求;8、涉及到产品需要外协生产的,由生产部门或生产车间、生产规划部门、选购部门共同协商,各车间填写《发外加工通知单》,上报副总经理审批后,由选购部门评审交货期,生产规划部门负责跟踪外协生产进度及协调品质部门对品质进展监控;9、业务员回签客户交货期时,请关注生产规划部门的排产期限,在接到生产部门确认的交货期后,若客户不认同该交货期,请在24小时内反应生产规划部门协调解决,若仍无法解决的上报生产经理或副总经理协调解决否则做默认处理。
车间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车间生产计划管理制度1 目的根据公司生产计划管理办法的要求,机加车间对生产进行策划、实施并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以保证生产作业在受控状态下进行,确保产品按期交付。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机加车间生产计划制定、实施全过程进行分析和控制。
3 定义无4 职责4.1车间主任负责发货信息的提供及毛坯进货、辅材料的采购安排,并将车间生产情况形成报表。
4.2生产部内勤负责每周生产计划的编制、生产进度情况的反馈。
4. 4各操作者负责完成每班任务。
5 工作程序5.1 生产计划的制定、审批和下发5.1.1车间主任收集整理需求方信息和订单,经评审后交生产部内勤。
5.1.2周生产计划的完成必须保证在客户的需求日之前完成,能够满足插单生产及计划调整的需求。
5.1.3生产部内勤根据已评审的订单,并结合以下实际情况,制定《车间周生产计划看板》。
a)查询库存成品,毛坯和半成品的库存情况,必要时提报缺件清单。
b)订单交货期,必要时与客户进行沟通。
5.1.4周生产计划应在上周末之前完成本周计划的编制,并报车间主任审批。
5.1.5通过审批的周生产计划,应及时下发至相关班组。
5. 2生产计划的准备工作5.2.1车间主任按公司月生产计划作好前期的生产准备工作(包括人力、设备、工装、技术等),及时将信息反馈至相关部门;5.2.2各生产班组长按周生产计划及时调整人员和设备以满足要求。
5.2.3各操作者应按周生产计划安排及时准备工量器具。
5.2.4物流组按周生产计划组织好物料(包括毛坯、半成品、成品等),以满足生产所需,同时清理库存场地,保证成品的存放,并及时组织成品的交付,保证物流顺畅。
5.3生产计划的具体实施5.3.1车间主任应积极协调生产计划执行中与客户有关的问题,并对周生产计划的进度进行检查、监督或调整。
5.3.2各生产班组长应认真组织本班的生产,安排每周的白班和晚班,并分解计划落实4. 3 各班长负责每班生产计划的具体实施及进度控制。
到人,督促每天生产任务按质按量完成,处理好工序之间的衔接。
车间生产管理制度(4篇)

车间生产管理制度一、总则车间生产管理制度是指对车间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和指导,以保证车间生产的正常运行和高效率的实现。
本制度包括车间生产目标、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生产过程、生产质量、生产安全、车间设备、车间物资、车间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二、车间生产目标1. 车间生产目标的制定应与公司的总体生产目标相一致,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确定。
2. 车间生产目标应具有可实现性和可衡量性,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和调整。
三、生产计划1. 生产计划应根据车间生产目标制定,确定生产任务、生产数量、生产周期等。
2. 生产计划应合理安排生产顺序,安排人员和设备,确保生产进度的顺利进行。
3. 生产计划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变更。
四、生产组织1. 生产组织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车间组织结构,明确各级岗位职责和权限。
2. 生产组织应保证生产线的顺利运转,加强沟通与协调,协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难题。
3. 生产组织应注意培养和选拔优秀的车间管理人才,提高管理能力和素质。
五、生产过程1. 生产过程应按照生产计划进行,严格执行相关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
2. 生产过程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的原则,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达到标准。
3. 生产过程中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六、生产质量1. 生产质量是车间生产的核心目标,应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2. 生产质量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控制,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一致性。
3. 生产质量问题应及时处理,彻底排查问题的根源,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七、生产安全1. 生产安全是车间生产的重要保障,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法规和规定。
2. 生产安全应建立健全相关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3. 生产安全事故应及时报告和处理,追究责任,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八、车间设备1. 车间设备应按照设备管理制度进行使用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车间设备应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设备零部件。
装配车间生产计划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装配车间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装配车间的所有生产活动及管理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装配车间生产计划的管理,确保生产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生产计划编制第四条生产计划编制遵循以下原则:1. 符合市场需求和公司生产战略;2. 适应装配车间的生产能力;3. 保障产品质量和交货期;4. 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
第五条生产计划编制流程:1. 市场部门提供市场预测和销售计划;2. 生产部根据市场预测和销售计划,结合车间生产能力,编制年度生产计划;3. 生产部将年度生产计划分解为季度、月度生产计划;4. 车间主任根据月度生产计划,制定车间内部的生产任务分解表;5. 各班组根据生产任务分解表,制定各自的生产计划。
第三章生产计划执行第六条生产计划执行要求:1. 各班组必须按照生产计划执行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进度;2. 生产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生产计划,应提前向车间主任报告,经批准后方可调整;3. 车间主任负责监督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4. 车间管理人员负责协调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第七条生产进度跟踪:1. 车间主任每月对生产进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 各班组每日上报生产进度,车间主任定期汇总分析,确保生产进度符合计划要求。
第四章生产计划调整第八条生产计划调整原则:1. 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2. 根据车间生产能力变化,合理调整生产任务;3. 确保产品质量和交货期不受影响。
第九条生产计划调整流程:1. 生产部根据市场变化和车间生产能力,提出生产计划调整方案;2. 车间主任组织相关人员讨论,确定调整方案;3. 调整方案经公司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五章奖惩第十条对执行生产计划好的班组和个人给予奖励;第十一条对未按时完成生产计划、影响产品质量的班组和个人进行处罚。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4篇)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一、目的和基本原则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操作性,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其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原则如下:1. 依据需求: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结合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2. 确定责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定责任人和责任制度,落实生产计划的执行责任。
3. 指导决策: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应具备指导性和决策性,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
4. 及时沟通:各部门之间要及时沟通,分享信息,保持沟通畅通,以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二、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的内容1. 生产计划的编制(1)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制定一年的生产计划。
确定年度目标和计划分解,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和责任。
(2)月度生产计划的制定:根据年度生产计划,制定每个月的生产计划。
明确产品的生产数量、生产时间和生产周期。
(3)周计划和日计划的制定:根据月度计划,制定每周和每天的生产计划。
确保每天的生产任务得到及时安排和落实。
2. 生产计划的执行(1)生产任务的分解和下达:将生产计划按部门进行细化,并下达给相关负责人。
明确任务的完成时间和目标。
(2)资源协调和调配:根据生产计划,协调设备、人力和原材料等资源的调配,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3)生产进度的监控和控制:各部门要及时掌握生产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生产计划的按时完成。
(4)配合和支持:各部门之间要互相配合和支持,共同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3. 生产计划的评估和调整(1)定期评估:每月对生产计划进行评估,分析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2)调整和优化:根据评估结果,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更符合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情况。
三、生产计划管理的考核办法生产计划管理的考核办法主要包括生产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和生产计划效果的考核。
车间生产管理制度

车间生产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车间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确保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
适用于所有车间生产环节。
二、组织架构1. 车间主任负责全面管理和协调车间生产工作,直接汇报给厂长。
2. 生产组长负责指导和管理生产工人,保证生产进度和质量。
3. 质检员负责监督产品质量,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4. 设备维护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修理。
5. 物料管理员负责仓库物料的采购、储存和发放。
三、生产计划和调度1. 根据订单和产品需求,制定日、周、月生产计划,并及时调整。
2. 生产计划需要提前安排好生产人员和设备,并做好调度工作。
3. 生产过程中严禁私自改变生产计划,如有变动需及时上报主管领导。
四、生产作业1. 生产工人需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规范和质量标准。
2. 生产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生产组长,及时处理。
3. 使用设备时需保证设备安全,并做好设备保养和维护。
五、质量控制1. 每批生产完成后,质检员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2. 如发现产品质量问题,要立即暂停生产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 建立产品质量档案,保存相关记录和样品。
六、物料管理1. 物料管理员要根据生产计划及时采购所需物料,并进行储存和发放。
2. 严禁私自挪用或浪费物料,做到物料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3. 定期对仓库物料进行盘点,确保库存的准确和完整。
七、环境和安全1. 严禁在车间内吸烟、乱扔垃圾等行为,保持车间环境整洁和清洁。
2. 高温、高压等特殊作业,必须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 做好消防设施的维护和检查,确保车间的消防安全。
八、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1. 根据生产完成情况和产品质量,对生产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励或处罚。
2. 对违反制度规定和工艺操作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以确保制度的执行。
九、持续改进与培训1. 不定期组织生产工序和质量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5篇)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生产计划的编制、执行、检查、调整的管理,使产品的生产过程处于有计划的控制状态,确保生产顺畅,交期准时、数量准确的满足客户需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节分工与授权第二条(一)各车间的生产计划由生产计划部门负责编制,必须保证公司销售订单、安全库存储备、样品制作、新材料测试任务的完成。
(二)生产计划的编制需要有完善的产品技术标准、可靠的物资保障,品保部门及采购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计划提供技术支持和物料供应。
(三)各车间的生产计划要经过综合平衡、合理安排,兼顾订单交期、生产成本、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要求。
第三节实施与执行(一)生产计划编制第三条生产计划部根据公司经营目标、销售部预测单、产品安全库存要求,结合产品库存情况,同时考虑物料配套情况、设备产能、设备维修计划等因素,分别编制年度、月度、日生产计划。
第四条生产计划的编制应包括涉及的生产车间、机台、所需生产的产品品种、型号、计划生产产量、预计开始时间、预计完成时间等。
日生产计划需具体到准确的产品品名、数量。
第五条年度生产计划应于每年销售预估更新后____个工作日内完成。
月度生产计划应于每月销售预估更新后____个工作日内完成。
日生产计划应于每个工作日及时更新。
第六条日生产计划编制好后,生产计划部必须开出对应的生产工单下达到各生产车间。
(二)生产计划执行第七条生产计划及生产工单下达到各生产车间后,各生产车间、生产辅助部门需积极配合,及时向各班组发出生产指令,保证按时完成生产计划。
第八条生产计划员应及时对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对生产中出现的各种影响计划完成的因素,应协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
第九条生产计划一经下达,一般不予调整。
如必须调整,由责任部门依据公司内部要求报批后再通知生产计划部进行调整。
第四节监督与检查第十条生产计划人员要及时同生产、质量、采购及销售等部门进行信息沟通,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异常情况,满足用户要求。
工厂车间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工厂车间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本工厂车间管理制度旨在规范车间内的工作流程,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安全生产,并提高生产效率。
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二、车间管理职责1. 生产计划安排:车间主管根据生产计划制定每日生产任务,并合理安排生产人员、物料和设备,确保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2. 品质控制:车间主管负责制定并执行品质控制方案,监督每个生产环节的品质要求,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3. 设备维护:车间主管负责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并监督维修人员及时维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安全生产:车间主管负责组织安全培训,确保员工掌握安全操作规程,遵守安全生产要求,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员工要求1. 准时上岗:员工必须准时上岗,不得迟到早退,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请假。
2. 服从管理:员工必须服从车间主管的安排和指导,不得擅自行动。
3. 安全操作:员工必须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工作,严禁违反安全操作规定,杜绝安全隐患。
4. 保持车间整洁:员工必须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归位使用工具和材料,不得丢弃废物。
5. 遵守纪律:员工必须遵守工作纪律,不得进行违法、违规、违纪行为。
四、生产管理1. 生产任务分配:车间主管将生产任务按照工作岗位进行合理分配,确保每个员工的工作量均衡。
2. 生产过程监控:车间主管负责监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生产进度。
3. 物料管理:车间主管负责组织物料领取和入库,确保物料使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 制定生产标准:车间主管负责制定生产标准和工艺流程,并进行培训,确保员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五、品质控制1. 品质把关:车间主管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把关,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
2. 过程检验:车间主管负责安排过程检验岗位,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检验,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
3. 不良品处理:车间主管负责安排不良品的记录和处理,对不合格品进行追查和纠正。
车间生产管理制度

车间生产管理制度车间生产管理制度(通用6篇)现如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
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车间生产管理制度(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车间生产管理制度1一、服从领导,听从分配,工作积极主动,不挑拣,不讲价钱,工作期间不带情绪,团结互助,不讲不利生产的话,不做不利于生产的事,统一行动规划,按时生产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
二、保守公司机密,对私自泄露机密者给予开除并扣发工资。
三、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有事提前请假,并认真写请假条,事假一天由组长批,两天(含两天)以上有车间主管批,并报陈生(生产总负责人),否则视为旷工。
每旷工一天罚三天正班工资,每迟到1—5分钟罚款5元、5—20分钟罚款10元、30分钟以上按旷工处理。
四、认真做好对玻璃的验收工作,清洗过程中如发现不合格产品不予印刷,如将不合格产品印刷,造成次品按本班破碎处理。
认真检查玻璃面上是否有灰尘,胶布、水珠等污染物,如有要及时清理完毕后方可印刷。
五、上班前认真检查生产设备(如:印刷机、网板等)并定期保养,确保安全生产,如发现故障及时排除,如因不检修或人为原因造成事故者,责任人及车间照价赔偿。
六、印刷油墨必须提前调试好,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调配确保印刷质量,对于新进的每一批油墨,先试验没有问题后再印刷。
如果印刷出现问题由调墨人负全责。
七、印刷时认真检查质量,操作按程序,如发现异常立即停下并检查原因,不能扩大损失,对于印坏的玻璃及时处理,如不严格把关造成的损失,该班承担原料费用。
八、冲网时必须冲刷干净,由组长负责并记录,如因网不净造成损失者由冲网人负责。
在领网或交送网过程中,因抬网不慎造成网版损毁的,由抬网人负全责,罚款100元。
九、下班后如实填写报表,如虚报一块扣2块,搞好本车间及卫生区卫生,如发现卫生脏、乱、差罚款10元。
十、生产区禁止吸烟,对辱骂他人、打架、斗殴者一律给予开除。
机械车间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机械车间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机械车间的生产计划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机械车间的生产计划管理工作。
第三条机械车间生产计划管理应遵循“合理规划、科学安排、严格执行、精细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机械车间生产计划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
第二章生产计划编制
第五条机械车间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制定年度、季度、月度和周度生产计划。
第六条生产计划应考虑设备利用率、人力资源、原材料供应等因素,合理安排生产任务。
第七条生产计划编制应充分参考历史数据和市场需求预测,保证计划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八条生产计划应及时调整和修订,确保与市场需求和生产资源的变化相适应。
第三章生产计划发布和执行
第九条生产计划应及时向生产车间发布,并组织生产人员进行培训和宣传。
第十条生产计划的执行应按照任务分解、工序剖析和时间节点等具体要求,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和效率。
第十一条生产计划的执行要求质量第一,保证产品质量合格。
第十二条生产计划执行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领导汇报,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四章生产计划监控和评估
第十三条机械车间应建立生产计划监控体系,及时收集和分析生产数据,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四条机械车间应定期对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十五条机械车间应建立健全生产计划改进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制度由机械车间负责人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车间生产管理制度

车间生产管理制度一、概述为了提高车间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规范生产管理流程,制定车间生产管理制度。
二、生产计划1.车间主任应结合上级下达的生产计划,编制月、周、日生产计划,并安排好生产任务分配、生产进度控制、质量验收等。
2.生产计划应在生产一线明示的地方公示,员工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
三、物料管理1.车间主任应对所需原材料、辅助材料、工具用具等进行需求计划,做好采购工作,并加强对进货质量的检验和管理,确保物料供应充足、质量稳定。
2.入库、出库应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每件物料必须经过验收后才能入库。
特殊情况必须得到主管领导批准。
3.库存管理: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应按照标准管理,车间主任和财务会计按照规定进行分类、计量和盘点工作。
四、设备管理1.各设备必须进行定期维修、保养,维护记录必须详细完整。
2.设备闲置、停机或需要维修时,需填写申请表,经车间主任批准后方可进行相应的操作。
3.设备保养、故障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得拖延或压缩时间。
五、工艺管理1.工艺路线的制定必须严格遵守公司标准,生产的每道工序必须按照规定时间、工艺、质量标准进行。
2.工序检测:严格按照所制订的工艺路线进行检测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把控,确保质量合格。
3.工艺资料按照标准规范编制,由主管部门管理。
六、质量管理1.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和公司标准。
2.生产一线必须安排专人对各道工序进行检测和把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进行记录。
3.对不良品、次品的处理必须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如需责任追究,应逐级向主管财务领导汇报。
七、安全管理1.车间主任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排好员工安全防护用品、应急设备。
2.车间一定要保持清洁、整洁,消防设备、应急通道、卫生间等设施应当完好。
3.工人必须按照安全操作规定进行生产作业,担任各职务的工人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证书,严格遵守安全标准。
八、考核制度1.在执行车间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车间主任对车间员工的生产效率、工作质量等进行考核,并按照公司相关规定给予奖励或处罚。
车间生产计划调度与协调管理制度

车间生产计划调度与协调管理制度生产计划调度与协调管理是车间生产运作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协调各个车间的生产任务,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运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了有效实施车间生产计划调度与协调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车间生产计划调度与协调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一、制度的目的与基本原则车间生产计划调度与协调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提高生产效益。
其基本原则包括:1. 安全第一: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资源优化:合理调配和利用车间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时间管理: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做到高效生产,及时交付产品。
4. 协调与沟通:加强车间内部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确保各个环节衔接顺畅。
二、生产计划的编制与安排1. 生产计划编制:车间生产计划应根据销售订单、库存情况和生产能力等因素进行编制。
计划编制要充分考虑资源状况、人力安排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2. 生产任务安排:根据生产计划,对生产任务进行合理安排,确定生产时间和生产数量。
同时要充分考虑原材料采购、工序流转等因素,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生产调度的执行与协调1. 生产任务分配:根据生产计划和生产任务的安排,将任务分配给各个车间或岗位。
要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充分考虑员工的技能和工作量,确保任务的质量和进度。
2. 资源协调:针对生产中可能出现的资源短缺或冲突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和解决,确保各个车间和岗位之间资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
3. 进度控制:定期进行生产进度的监控和跟踪,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任务安排,确保生产进度按时完成。
四、质量管理与异常处理1. 质量管控: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异常处理: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和解决。
可以采取的方式包括调整生产计划、增派人手、更换设备等,以确保生产进程的正常进行。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范文(4篇)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范文[a.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1. 目标确定:确定生产计划的目标,包括产量目标、质量目标、成本目标等。
2. 计划制定:按照目标确定生产计划,包括产品数量、生产时间表、原材料需求等。
3. 优化调整: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生产效率和质量。
4. 资源分配:合理分配生产资源,包括人力、设备、原材料等,确保生产计划的执行。
5. 监控控制:对生产计划的执行进行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b. 考核办法]1. 产量指标考核:按照生产计划的产量目标,对实际产量进行考核。
考核指标可以包括合格产品数量、废品率等。
2. 质量指标考核:按照生产计划的质量目标,对产品质量进行考核。
考核指标可以包括产品合格率、客户投诉率等。
3. 成本指标考核:按照生产计划的成本目标,对生产成本进行考核。
考核指标可以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4. 生产效率考核:根据生产计划执行情况,对生产效率进行考核。
考核指标可以包括设备利用率、生产周期等。
5. 考核结果分析: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和改进的空间,为制定下一阶段的生产计划提供参考。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的框架,具体的制度和办法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范文(2)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执行效率,确保企业生产运作的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生产计划的制定、执行和考核管理。
三、任务分工1. 生产计划制定(1)生产计划部门负责制定各项生产计划。
(2)生产计划部门与各部门负责人紧密合作,了解生产需求,提前预估生产所需资源,并结合市场需求确定生产计划。
2. 生产计划执行(1)各部门负责人要按照生产计划的要求及时组织生产任务的执行。
(2)生产计划部门要与生产现场进行协调,及时了解生产情况,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范本6篇)完整版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范本6篇)完整版生产计划管理制度(一):本文适用于公司生产计划的制定与控制。
其目的在于理顺生产计划编制流程,明确生产计划编制职责及要求,规范生产计划的编制与执行,确保各项生产任务在受控状态下按时、按质完成。
生产计划的类型包括公司年度/半年/季度/月生产计划、车间/工段月度计划、机台计划/班组计划、周计划、以及事业部工号/项目计划。
在职责方面,生产管理部负责本办法的制定、修改、废止的起草工作。
生产管理部、事业部、车间、物资管理部、供应协作部按照要求编制相关计划。
总经理负责本办法的制定、修改、废止的审批工作。
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批及发放方面,公司年度/半年/季度/月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批及发放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例如,公司年度计划由总经理组织经营部门、事业部、生产管理部、财务部主管及相关人员于每年12月22日前召开专门会议确定下一年度目标计划。
由生产管理部根据会议精神于12月25日前编制完成,经总经理审批于12月28日前下发执行。
公司年度计划主要依据上一年生产任务的完成状况、剩余未完合同订单状况、潜在的订单预测状况、生产产能状况及公司发展的总体要求等编制。
公司年度计划务必反映公司年度计划总产值目标、上下半年产值分布、产品大类(分离机械类、水电成套类、电力分包类、备品备件及其他等)产值分布等信息。
年度计划发放范围为董事长、总经理、经营部门、生产管理部、事业部、财务部。
类似地,公司半年/季度生产计划由生产管理部根据公司年度计划组织事业部、供应协作部主管及相关人员于每半年/季度开始前一个月的28日前召开专门会议确定下一个半年/季度生产目标计划。
公司半年/季度计划发放范围为总经理、经营部门、生产管理部、事业部、财务部、物资管理部门。
公司半年/季度生产计划由生产管理部编制,事业部会签,经总经理批准于前一个月的30日前下发执行。
最后,公司月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批及发放也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生产管理部在每个月的21日之前,根据公司季度计划和当月生产任务完成状况,编制下个月的生产计划初稿,并送给各事业部审核确认。
车间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车间生产计划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车间生产计划的制定、执行和监控,确保生产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提高车间生产效率和生产资源的优化利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车间的生产计划管理工作。
三、制定生产计划的要求1.根据公司整体生产计划和市场需求,车间应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并定期向上级汇报。
2.生产计划应包括生产任务、产量要求、生产周期、生产工艺流程、员工安排、设备使用等内容。
3.各车间根据生产任务的紧急程度和产能情况,合理分配资源,确保生产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生产计划应有明确的时间要求,以确保生产任务能按时完成。
5.生产计划的制定应综合考虑人力资源、物料供应和设备状态等因素,合理安排各项资源。
6.生产计划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指导车间员工的具体工作,实现生产任务的有序展开。
四、生产计划的执行和监控1.车间主任负责生产计划的执行和监控工作,要确保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符合预期目标。
2.车间主任应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3.员工必须按照生产计划的要求完成工作任务,不得随意改变工作安排或超时超量工作。
4.车间主任应及时了解生产进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确保生产进展顺利。
5.如果发现生产计划存在问题或需要进行调整,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
六、生产计划的评估与改进1.车间应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进行改进。
2.车间主任应根据评估结果,优化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定期组织生产计划的培训和交流,提高车间员工对生产计划的理解和執行能力。
4.制定监控指标和评估体系,定期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七、违反制度的处理办法1.对于违反生产计划制度的行为,将依据公司相关纪律进行处理,包括批评教育、面谈、警告、停工整顿等措施。
2.对于造成严重影响的违反行为,将依据公司相关纪律进行严肃处理,包括处分、调岗、开除等措施。
车间生产管理制度大全

车间生产管理制度大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车间生产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的关键环节。
为了实现车间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特制定以下车间生产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制度1、员工招聘与培训按照生产需求,招聘具备相应技能和素质的员工。
新员工入职时,进行全面的岗前培训,包括安全知识、操作规程、质量要求等。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和职业素养培训。
2、工作纪律员工应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
工作期间不得擅自离岗、串岗、聊天、玩手机等与工作无关的行为。
服从上级安排,不得拒绝执行合理的工作任务。
3、绩效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进行评估。
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酬、晋升、奖励等挂钩,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二、设备管理制度1、设备采购与验收根据生产需求,制定设备采购计划。
采购的设备应符合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严格的验收。
2、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润滑、调试等维护工作。
操作人员应正确使用设备,发现设备故障及时报告维修人员。
3、设备报废与更新对无法修复或已达到使用年限的设备,按照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根据生产发展需要,及时更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物料管理制度1、物料采购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物料采购计划。
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确保物料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2、物料验收与入库对采购的物料进行严格的验收,检查物料的数量、质量、规格等是否符合要求。
验收合格的物料及时入库,分类存放,做好标识和记录。
3、物料领用与发放生产部门根据生产任务,填写领料单,经批准后领取物料。
仓库管理人员按照领料单准确发放物料,并做好记录。
4、物料盘点与库存控制定期对物料进行盘点,确保账物相符。
合理控制物料库存,避免积压和短缺。
四、生产计划管理制度1、生产计划制定根据销售订单和库存情况,制定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应明确产品品种、数量、交货期等要求。
生产车间的计划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生产车间的计划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任务顺利完成,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车间,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线、组装线、包装线等。
三、计划管理职责1. 生产计划部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并下达生产任务。
2. 车间主任负责组织生产计划的实施,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3. 车间班组长负责执行生产计划,协调班组内部生产活动。
4. 员工负责按照生产计划完成本职工作。
四、生产计划制定1. 生产计划部门根据销售部门提供的销售预测、库存情况以及生产资源,制定生产计划。
2. 生产计划应明确生产任务、生产数量、生产时间、所需材料、设备、人力等。
3. 生产计划应确保生产任务与市场需求相匹配,避免库存积压和资源浪费。
五、生产计划执行1. 车间主任组织生产计划的实施,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2. 车间班组长负责协调班组内部生产活动,确保生产计划顺利执行。
3. 员工按照生产计划完成本职工作,保证生产进度和质量。
4. 生产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车间主任应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并报生产计划部门审批。
六、生产计划调整1. 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如遇市场变化、生产资源紧张等情况,车间主任应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2. 生产计划调整需经生产计划部门审批,并通知相关岗位。
3. 生产计划调整后,车间主任应组织相关人员重新制定生产计划,并确保生产任务顺利完成。
七、生产计划考核1. 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纳入车间主任、班组长、员工绩效考核。
2. 考核内容包括生产任务完成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
3. 考核结果作为员工晋升、奖惩的依据。
八、附则1. 本制度由生产计划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生产车间计划管理制度,有助于规范生产车间的计划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任务顺利完成,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工厂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一、概述为了确保工厂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特制定本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工厂内部所有生产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调度、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生产成本核算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生产计划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协调生产资源,监督生产进度,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2. 采购部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满足生产需求。
3. 生产车间:负责生产任务的执行,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保证产品质量。
4. 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5. 成本核算部门:负责生产成本的核算,分析生产成本,为生产计划调整提供依据。
三、生产计划管理流程1. 生产计划编制:生产计划管理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库存情况、生产周期等因素,制定生产计划,包括生产任务、生产进度、生产资源等。
2. 生产计划审核:生产计划管理部门对生产计划进行审核,确保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生产计划下达:生产计划管理部门将审核通过的生产计划下达给生产车间、采购部门等相关部门。
4. 生产计划执行:生产车间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采购部门按照生产计划进行原材料采购。
5. 生产计划调整:在生产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生产计划管理部门应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生产过程控制1. 生产调度:生产计划管理部门根据生产进度,对生产任务进行调度,确保生产任务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2. 生产进度监控:生产计划管理部门定期对生产进度进行监控,确保生产进度符合计划要求。
3. 生产过程改进: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或生产效率问题,应及时上报生产计划管理部门,进行改进。
五、产品质量检验1. 产品质量检验标准:质量检验部门根据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和客户要求,制定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2. 产品质量检验流程: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按照产品质量检验标准进行自检,质量检验部门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抽检。
车间生产管理制度

车间生产管理制度车间生产管理制度是确保生产活动有序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车间生产管理制度的详细内容: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车间生产活动,明确生产流程,保障生产安全,提升产品质量,适用于公司所有车间的生产管理。
2. 组织结构与职责车间设立生产管理小组,由车间主任、班组长、技术员和操作工组成。
车间主任负责全面管理工作,班组长负责班组的日常管理,技术员负责技术支持和质量控制,操作工负责具体的生产操作。
3. 生产计划与调度生产计划由生产管理部门制定,车间根据计划安排生产任务。
车间主任负责生产调度,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4. 生产过程管理车间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流程,操作工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车间主任和班组长负责监督生产过程,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5. 质量控制车间设立质量检查小组,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发现质量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6. 设备管理车间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组织维修,减少生产中断时间。
7. 物料管理车间对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物料供应及时、准确。
物料的领用和消耗必须有详细的记录。
8. 安全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车间主任和班组长负责监督安全生产,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9. 环境与卫生车间保持整洁的工作环境,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车间主任负责监督环境和卫生工作,确保生产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10. 考核与奖惩车间对员工的生产表现进行定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
优秀员工给予奖励,违反生产管理制度的员工给予处罚。
11. 制度的修订与完善车间生产管理制度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公司政策的变化进行定期修订和完善,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通过严格执行以上车间生产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确保生产安全,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间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1 目的
根据公司生产计划管理办法的要求,生产车间对生产进行准备、实施并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以保证生产作业在受控状态下进行,确保产品按期交付。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车间生产计划准备、实施全过程进行分析和控制。
3 定义无
4 职责
4.1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和订单交期,形成内部生产派工计划。
4.2生产部文员负责每日生产报表的填写以及生产进度情况的反馈。
4. 3 各车间主任/班长负责每班生产计划的具体实施及进度控制。
4. 4各操作者负责完成每班生产任务。
5 工作程序
5. 1生产计划的准备工作
5.1.1生产部按公司月生产计划作好前期的生产准备工作(包括人力、设备、工装、技术等),及时将信息反馈至相关部门;
5.1.2各生产班组长按每周/日生产计划及时调整人员和设备以满足要求。
5.1.3各操作者应按每周/日生产计划安排及时准备工量器具。
5.1.4仓库按每周/日生产计划组织好物料(包括铁皮、半成品、成品等),以满足生产所需,并及时组织成品的交付,保证物流顺畅。
5.2生产计划的具体实施
5.2.1车间主任应积极协调生产计划执行中与客户有关的问题,并对周/日生产计划的进度进行检查、监督或调整。
5.2.2各生产班组长应认真组织本班的生产,安排每日的白班和晚班,并分解计划落实到人,督促每天生产任务按质按量完成,处理好工序之间的衔接。
5.2.3操作者按车间日生产计划看板上相关信息组织生产物料,并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工艺卡进行生产,确保高质高效,安全生产。
5.2.4对于交付进度的临时变更,车间主任应在第一时间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通知班长,有特别时段交付需求的应加以说明。
5.2.5班组长在组织生产时,如遇有特别时段交付需求的,应及时调整,并做好员工工作以保证产品按时交付,并有权更改看板;当班组长发现因其它原因导致有可能无法按期完成计划时,应及时通知车间主任,由车间主任与各部门之间协调并解决。
5.3生产进度的统计、分析与考核
5.3.1生产部文员和各班组长每日应将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填写至《车间生产计划看板》和《每日生产进度统计表》上,每日对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并提出生产中需解决的问题,连同《车间生产计划看板》交付生产经理和PMC部门进行分析,并将所有记录存档保存;
5.3.2每天召开生产会议,各班组长及相关人员参加,检查当日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及生产计划实施细则,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或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将结果报至最高领导层。
5.3.3各生产班组在生产运行过程当中,车间主任对生产计划的生产进度情况进行检查跟踪,遇到问题进行沟通和协调,必要时作出指令性的要求。
5.3.4车间主任应每月根据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考核到班组或个人,并将考核结果予以公示。
5.3.5 考核办法:依据《生产车间管理制度》之规定执行。
6 支持性文件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7 记录
《车间生产计划看板》
《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统计表》
《车间生产进度统计表》
编写:审核: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