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与融资效率

合集下载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性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性

原因。而要提高金融系统的效率, 仅靠现有金融企业改善内部管 经济, 1,4 2 00) 0 ( .

. 昌
理 机制是 远远不够的, 关键是强 融业内 竞争。 化金 部的 为此, 必须
逐渐地消除国有银行对金融业 的垄断, 建立多元化 的金融体系。
【赵立 陈霞基于因 4 航, . 】 子分析的我国 金融风险 研究U中国 呈 J .
别 有偿 债 能 力 的难 度 较 大 , 且故 意逃 避 债 务 的 可 能性 也较 大 。 并
三 、 策 建 议 对 ( ) 化金 融制 度 环 境 一 优
通 过 内部 风 险 评 级 , 客 户 信 用 风 险 进 行 多 层 次 、 角 度 、 对 多
连续 性 的监 测 、 位 和 预 警 分 析 。 另 外 , 置 一 系 列 有 效 的 指 标 定 设 体 系 , 过 日常 核 算 , 映 出可 能 发 生 的 问 题 , 通 反 以便 银 行 决 策 部 门
。 财政金融 ・
Emi z 2 -a z 6 l . d

浅析我 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性
口 康 海 莹 首 都经 贸大 学 工 商 管 理 学 院企 业 管 理 专 业 摘 要 : 金 对 于企 业 运 作 的 重 要 性 是 不 言 而 喻 的 , 旦 资金 不 足 , 业 就 像 置 身 于稀 薄 的 空 气 中 , 法喘 息 , 以 资金 是 企 业 资 一 企 无 所 长 久发 展 的持 续 动 力 。融 资 的 方 式 多种 多样 , 非 上 市公 司 相 比 , 市公 司 的融 资 方 法 更加 灵 活 , 文将 详 细 介 绍 各种 融 资方 式 的优 与 上 该 缺 点 , 点 研 究 上 市公 司在 选 择 融 资 方 式 时 的偏 好 性 及 其 原 因 。 重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近年来,中国经济进步迅速,上市公司数量和规模不息增长。

股权融资作为上市公司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对于企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偏好。

一、宏观角度1. 资本市场的进步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和功能逐渐扩大,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随着股东结构改革和市场机制的完善,公司股权在市场上的流淌性不息提高,增进了股权融资的进步。

2. 法律法规的完善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强了对上市公司治理的监管力度,修订了《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了公司股权分配与融资的体系。

这些法律法规的完善提供了更加稳定和透亮的环境,增加了企业融资的可行性。

3. 资本结构的优化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度,中国上市公司逐渐意识到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性。

通过股权融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规模、研发创新和技术引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微观角度1. 股东利益的平衡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股和非国有股的比例日益趋于平衡。

同时,在国有股股权融资方面,政府通过股权来往平台等途径提供了更多便利。

非国有股股权融资则更容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增加了企业融资的可能。

2. 股权融资的多元化上市公司在股权融资中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公开发行股票外,债转股、配股、增发等方式也在不息涌现。

上市公司依据自身进步的需求,选择最适合的股权融资方式,以获得最大程度的融资效益。

3. 利润分配的可行性中国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机制也在逐渐改变。

过去企业主要通过分红的方式回报投资者,而此刻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利润留存用于将来的进步。

通过股权融资得到的资金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成长的需要,提高股东的长期回报。

综上所述,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偏好受到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影响。

在宏观层面,资本市场的进步、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资本结构的优化推动了股权融资的偏好。

在微观层面,股东利益的平衡、股权融资的多元化和利润分配的可行性也在影响着上市公司的融资选择。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与绩效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与绩效
起到了较强的监控企业的作用。 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与西方大国相
哪 阔
19 96
7 9 1
8 9 1
199 9 } 200 0
饰 净资产收益 酮 率
收益增长率
2 4 1
9. 5
欧 妙
钟匡 证等期 货年鉴 ( 2001)
介 。
铡 一3 , 2
4 1.4
-1 2 . 0
4 0 .7 84 a 2 Nhomakorabea9
一6 3
资绩效低。
发行股票并成功上市;公司上市之后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 往往不 顾一切地选择配股或增发等股权融资方式。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绩效低 上市公司拥有更丰富的融资手段, 融资的便利程度应该高于非 上市企业, 通过比较发现, 然而, 上市公司比非上市公司并没有表现出 效率性优势, 虽然上市公司的总体收益水平高于国有企业, 但从收益 的 增长情况来看, 公司 上市 低于国有企业。 见下表。
融资制度。 融资制度通过提供一系列的规则界定出资者和融资者的选
2 4
二、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效率低的原因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效率是比较低的, 其表现是上市公司业绩逐 年下滑。 从几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业绩变动来看, 存在着其效益随着
时间推移而不断下降、 整体盈利能力不断下降的趋势。1994 年以前上 市的公司在 1994 年年终净资产收益率为 14.46%,而在 1997 年底仅
现在拟上市公司上市之前有着极其强烈的冲动去谋求公司首次公开
“ 一言堂”中小股东很难表达自己的意愿, , 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 掠 夺” 中小股东的 现象非常普遍。“ 一股独大’ , 使大股东有能力“ 掏空” 上
市公司, 造成上市公司的低绩效。 (三)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殊性, 导致股权融资的治理效率 低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的集中度非常高, 国有股占据着优势的控股地 位, 但不享有公司的剩余索取权, 不能获取监控所产生的股票资本收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基于筹资无差异点的一个解释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基于筹资无差异点的一个解释

大 化 的 最 优 融 资结 构 。其 后 虽 然 有 许 多 经 的筹资方 案 ,以实现每股收益最大化 。 我 们 不 妨假 设 : 目前 公 司 筹 资 总 额 为 济 学 家对 M —M 定 理 进 行 了 修 正 和 发展 ,
引 入 了 一 些 新 的假 设 条 件 ,提 出 了代 理 成 M,有两种筹资方案 ,一种是普通股筹 资 定价发行 ,价格为 P) ,一 种是 债券筹资 本 及 其静 态替 代原 理 等 理 论 ,但 并 未 放 弃 ( ( 额 平 价 发 行 ,利 率 为 r 。 面 ) 企 业 实 现 最 优 融 资 结 构 的 均 衡 方 法 。 但
的利 益 冲 动 也 就越 大 。 理 论 上 , 现 在 对 实中我 国上市公 司股权 融资偏好给 出 了一 个 解 释 【 键词】 关 上 市 公 司 ;股权 融 资 ;筹 资 无差 异 点
值的研究 ,始于莫迪 利亚尼和米勒提 出的
M~ 定 理 ( o il n M M dgi i& Mie , 9 8 。 a l r 15 ) l

引 言
资 金 是 经济 增 长 和 企业 发 展 的 主要 生
产 因 素 ,企 业 从 不 同筹 资 渠 道 运 用 不 同 筹 是 ,这些理论考察的企业价值 和融资结构
公司原有股 本为N 债务利息为I 优 , ,
先股股息为 D , 所得税 率为 t 筹 资后, 。 公 司息税前利润为 E T,公司筹 资无差异 BI 构。在 目前市场条件下 ,我国上市公司可 上世纪 8 年代以来 , 0 非对称信息理论 B T。 以 选 择 的 融 资 方 式 有 留存 受 益 、 银 行 贷 在企业融 资结 构的研究 中得 到广泛应用 , 点 为 E I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及对策探讨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及对策探讨
4上市公司的负 债融资不平 衡 . 我 国 卜市公 司的长期 财 务杠杆普 遍低 于 短期财 务杠
杆 , 现 了上市 公 刮在负债融 资方 面 对银 行 借款 的偏好 , 休
企 业经 营不善是 容易 引发财 务 危机或 破产 风险 ;而股票 融 资使 得 企业 拥 有 一 笔 永 不 到期 的可 以 自由支 配 的资
和公众流通股。 而国有股缺乏人格化的产权主体 , 无法对
企业进 行有 效的 监督 和控 制 ;而分 散的 中小股东 存在严 重 的投 机性和 “ 搭便 车” 为 , 行 内部人控 制现象严重 。这就
银 行借款 是形成短 期财 务杠杆 的动 力 。偏 高 的流动 负债
水平既约束 市公司扩大总负债 ,又影响了其高负债的
能力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增加 了 【 从 . 市公 司的信用风 险和流动性 风 险。
使企业的融资方式更多的体现经理人的意志,经理人越
不想承担 风险 , 越偏好 于股权 融资 。
4考核制 度 的不 合理 .
二、 对我国上市公 司融资偏好 的原 因分析
1 . 股权融资成本偏低
从理论 上讲 , 债券融 资成本应 比股权融 资成本低 。 但 是在我 国 , 融资成本实 际 上却低 于债券 融资成本 。 股权 ①
魏 大喜
( 阳药科 大学 , 辽宁 沈 [ 摘 沈阳 10 1 ) 10 6
要】 从我国上 市公司资本结构构成可以看 出, 出了我国上市公 司具有偏好股权融资的倾向。其原 因是 由股权融 得
资成本偏低、 公司治理的不完善、 考核制度的不合理等。偏好股权融资有其 负效应 : 影响 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严重扭曲了资本市 场功能, 导致社会 生产过剩以及股 东权益损耗。应深化银行体制改革 , 完善公 司治理机构、 大力发展公 司债券市场、 快股权资 加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偏好成因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偏好成因
右 。相 比之 下 ,我 国上 市公 司债 权融

.% 我 国 上 市 公 司 偏 好 股 权 融 此 我 国股权 融资 成本 一般 在25 左
资 的原 因
我 国的上市公 司融资行为偏好于 资成本包括 :利息率 、破产成本 、代 股权融资 、配股和增发新股 ,这也成 理成本等 。单就利率而言 ,三年期 、 为我国上市企业筹集外部 资金的主要 五年期企业债券的利率最高 限分别为 方式 。而债权融资 ,尤其是通过发行 37 %和 40 %。 而 六 个 月 到 一 年 .8 .3
的发展进一步规范化 ,证券市场中的 用费指因占用资金所发生的费用如向 中、代理人实质掌握控制权 、上级主
规 则也 逐 步 向 国 际惯 例靠 拢 。证券 市 股东支付 的股息 、红利等。因此我国 管 部 门控 制 董 事会 选 举 、中小 股 东权
场如股票市场 、债券市场 的繁荣 ,在 的股权融资成本 ( F E C)可以写作 : 解决 了企业本身 自有资金不足的同时 也为我 国企业融资渠道提供 了更多选 , 筹集资金 ) 1 =( / 市盈率 ) 发行费 +(
择公司上市就是希望融到更多的资金 资 的 弊端 释了大股东 的股权份额 ,但 由于他们 的 经 营 业绩
( )降低 资 本 的 使 用率 和 公 司 制 度 的建设 也 相 对滞 后 。从 根本 上 控 一
制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行为 ,比
公司大股东对股权融资的偏好导 如 :增 加 公 司上 市 发行 新 股 、增发 和
单一易把风险集 中在银行等金融机构
根据我 国 《 公司法 》规定 ,扣除 力 ,因为大股东手中掌握股权比例较
的问题。但我 国的证券市场在发展过 1%的法定公积金 ,在公 司不提取任 大 ,如果公 司破产 ,那么首先受到冲 0 程 中又 出现 了新 的 问题 。至2 1年 意公积金的假设条件下 ,普通股每股 击的就会是他们。第二 ,大股东不必 01 4 月底 单在 我 国深 沪 两市A 上市 的 可获股利为每股收益的9 %,从我国 考虑对代理经营者的约束 ,因为此时 股 0 公 司就有2 0 多家 ,而发行 债券 的 近几年 市盈 率变 动情况 取 市盈率 为 经营者 所体 现 的正 是 大股东 们 的意 00 企业却 只有80 家 ,相差悬殊 。 由 6 。因此 ,即使上市公司将可分配股 志,对经营者约束越多 ,反而使得大 0多 0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分析作者:闵王月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年第6期闵王月摘要:本文通过对企业融资方式的简要介绍,引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违背优序融资理论、对股权融资具有十分浓厚的偏向性这一话题。

究其缘由,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主要源于股权融资成本较低,此外,企业内外也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因素影响着融资决策的选择。

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利益的发展,因此文章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融资方式;股权融资;偏好;资源配置一、股权融资偏好及其在我国的现状股权融资偏好指的是企业在存在多种融资选择的情况下,仅仅单纯地追求股权融资的一种现象。

当企业缺乏足够的自有资金来运营一些高投资回报的项目时,就需要管理层制定融资决策来筹措资金。

按照资金的来源方向,可以将企业的资金筹措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而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及银行借款等是几种较为常见的外源融资方式。

由此可见,企业的融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股权融资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并且按照优序融资理论,在完善的市场条件下,企业的融资顺序应是“先内源后外源、先债权后股权”的形式。

然而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通过增发和配股方式筹措的资金占总体再融资的比重大大高于70%,与此同时,债券融资占比则不到30%。

这正说明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企业的再融资方式想要取得新的突破发展是举步维艰的,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极其普遍。

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动因分析(一)直接原因首先,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较高,造成作为市盈率倒数的股息率普遍偏低,且由于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常年不分红,即使分红股利支出比例也很低,因此股息率较低。

其次,上市公司通常享有较低的所得税率或享有多种多样的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企业发行股票的税收成本偏低。

再次,随着我国发行新股方式的改革,且股票发行通常采用了券商包销的方式,所以股票发行的交易成本是很低的。

此外,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对于投资者而言往往意味着企业的财务状况是良好、优质的,在实际操作中,甚至有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来偿还其原有负债,因此发行股票的信息不对称成本较低。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融资偏好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融资偏好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融资偏好分析【摘要】自从MM理论诞生以来,企业的融资结构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企业融资结构的选择影响企业资本的使用效率、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价值,从而最终影响企业的业绩。

按照现代融资结构的主流理论,企业最优的融资顺序市内源融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理论界得出比较一致的研究结论是,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具有股权融资偏好,不得已才是债务融资。

很明显,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选择与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存在冲突。

本文首先回顾了西方典型的融资结构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进行了概述,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进而找出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的因素,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最后,还结合了海螺型材公司的案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AbstractThe theory of capital structure has been in focus by economic circles since MM theorem was born. The selection of 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 will influence utilizing efficiency of corporate capital, asset values, governance structure whereby influence corporate achievements finally; but according to the mainstream theory of modern capital structure, optimum finance sequence is inside financing, debt financing and equity financing.The way to financing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has been in focus by the public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listed companies generally prefer equity financing. At last, they have no alternative but to choose debt financing. It is obvious that there exist conflicts between finance sequence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theories of western capital structure.Firstly, the author introduced the western financing structure theory and summarized the financing methods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analyzed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to find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capital structure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put forward advice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capit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In the end, the author used the case of Hailuo listed company to analyze.Key words: listed companies, capital structure, equity financing, debt financing目录一、序言 (4)二、文献回顾 (4)三、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的总体分析 (6)(一)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融资方式现状 (6)(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及股票市场影响 (7)四、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原因分析 (8)(一)负债结构不合理原因 (8)(二)股权融资偏好原因 (8)五、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的对策和建议 (10)(一)完善资本市场的建设 (10)(二)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10)(三)制定科学的资本结构,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 (11)六、案例:海螺型材 (11)资料来源和参考文献 (12)一、序言资本结构是企业相关利益者权利义务的集中反映,影响并决定着公司治理,进而影响并决定企业行为特征及企业价值。

试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及对策

试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及对策

我国大 多数上 市公司 没有明确 的股利分配政 策 , 相关 法规 也没 有对 此作 出要求 , 股利在支 付上具有 较大 的随 意性 , 多公 司 多年分 一次 股 很 利 , 的甚至不分股 利 。在这 种情 况下 , 权融 资的 成本 大大 低于 债 券 有 股 融资利率 , 也低于银 行贷款利 率。此外 , 着我 国新 股发行政 策的 改革 , 随
文 章 编 号 :0 9 88 (00 0 — 0 3 0 10 — 23 2 1 ) 1 0 2 — l
理配置 , 大大降 低了 资本市 场上资金的使用效 率 , 易引起证券市场 的动 容
荡。 2 3 助 涨 了 弄 虚 作 假 现 象 .
上市公司对发行股票的热衷, 使一些公司为了达到 发行股票的目的不择 手段 , 编造 务报表 , 虚拟经营业绩 。融资后盈利水平每况愈下 , 使得投资 者无法获得预期报酬, 严重挫伤投资者积 眭, 损害投资者利益。
21 0 0年 1月
大 众 商 务
Po ulr Busn s p a ie s
No. 2 0 1, 01
( 总第 19期 ) 0
( u lt e , O 19 C mua vl N . 0 ) i y
试析 我 国上 市公 司股 权 融 资偏 好 成 因及对 策
于 臻
(西南财经 大学保 险学 院 , 四川 成都 6 13 1 1 0)
这与西方 资本结构理 论背道而驰 。本文 首先分析 了我国上市公 司股权 融资偏 好 的成 【 摘 要 】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存在着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
最 因 , 后 指 出 了这 种 融 资 方 式 给 公 司 、 资 者 及 社 会 带 来 的 危 害 后 针 对 这 种 现 象 提 出 了 相 应 的 解 决 办 法 。 然 投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负面效应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负面效应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负面效应及对策)
一、成因:
1. 相对低廉的融资成本:我国资本市场对上市企业提供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许多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获取资金。

2. 企业发展需要:很多上市公司需要大量资金才能支撑其业务的持续发展,股权融资则能够更快速地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3. 股权文化:我国股权文化尚未完全成熟,很多上市公司认为股权融资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融资方式。

二、负面效应:
1. 股权稀释:公司通过股权融资方式募集资金,会导致股权在公司结构中的比例降低,股东的实际控制权被稀释,可能导致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

2. 监管约束:股权融资也面临着市场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需要企业按照市场规则和监管框架的要求来进行股权融资,这些规定和要求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和负担也不容忽视。

3. 市场风险:股权融资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企业需要在股权融资中积极规避风险,同时也要承受市场原本的风险。

三、对策:
1. 多样化融资方式:上市公司应该会根据各自的情况灵活采用多样化的融资方式,包括债权融资、定增融资等等。

2. 合理运用市场规则:企业应该根据市场规则,合理使用股权融资方式,重视市场监管,避免违规行为。

3. 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内部治理结构建设,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透明度,提高投资者信心,维护股东权益。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探析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探析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探析摘要:根据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经验,上市公司在有融资需求时,融资顺序依次为内部留存、债务融资、股票融资。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呈现与西方的“融资优序理论”不同的特点,即资产负债率普遍偏低,上市公司更偏好股权融资。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弊端中图分类号:f8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2-0181-01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具体表现和弊端(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具体表现1、上市公司千方百计对上市资格即初次发行资格的获取,甚至有的发行人造假,直至骗取上市资格。

2、上市公司对再发行股票权利过度使用,几乎是每周增发一家,导致“滥发”,使得二级市场投资者纷纷用脚投票,致使欲实施增发的股票价格大幅下跌。

3、上市公司对再发行股票权利行使与否的随意性。

再发行股票条件宽松时,上市公司纷纷配股、增发,甚至出现资产负债率很低以至接近于零时,任渴望发行股票再融资。

而发行股票条件严格时,许多公布配股、增发预案的公司又纷纷弃配。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弊端1、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实践中,许多上市公司的募股资金的投向并不符合公司的长远利益,它们把资金投入到自己既不熟悉、与主业又不相关的产业中;在项目环境发生变化后,随意地变更投资方向。

我们看到,许多上市公司把通过发行股票、配股、增发募集的大量资金,直接或间接地投入到证券市场,或委托券商代客理财,或直接参与股市的投机炒作,获取投资收益。

2、导致了上市公司业绩下滑,盈利能力下降尽管上市公司不断地通过股份扩募方式获取廉价资金,但由于股份基数也不断增大,而上市公司实际收益增长有限,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必然呈下降趋势,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下滑是偏好股票融资的必然结果。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探析(一)实际股权融资成本偏低1、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少股权融资成本主要来源于分红派息。

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

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

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摘要: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一切经营活动都离不开资金的推动和维持,资金就是企业的血液。

为了保证企业能够正常运作,融资成为其经营决策的重要内容,在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及当前中国政治经济环境下,融资模式的选择不仅是企业内部决策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国家维持金融市场稳定考虑的问题之一。

相比于其他企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模式更加灵活。

上市公司融资模式选择的合理性不仅决定了融资的有效性,更具有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上市公司;融资偏好;股权融资1.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现状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按照资金来源划分,一是公司自身累积,即内源融资。

二是向外部主体筹集资金,即外源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等。

内源融资是公司自身的资金投入。

其特点是: 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抗风险性。

内源融资由折旧融资和留存收益构成。

公司通过计提折旧获得的现金以及留存收益来增加自身的资本。

外源融资是指企业利用一定方式向公司外部筹集自身发展所需的资金,转化为对自己投资的过程。

特点是资金来源广,外源融资的资金来源是社会大众;使用方便,外源资金受条件约束小;使用效率高,外源资金是资金在市场的流通形式。

我国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很低,市场业绩普遍不好,资金使用率低,导致内源融资力薄弱,无法从根本上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资金需要。

相对与内部融资,外源融资占了市场绝大部分比重。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与发达国家的“内源优先,债权融资次之,股权融资最后”的融资顺序相悖。

2.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债务融资的财务效应包括税收抵减效应和财务杠杆效应。

税收抵减效应是指由于负债的利息税前支付,起到税收抵减作用从而增加每股税后利润。

财务杠杆作用是指由于固定利息费用的存在使得股东权益利润率的变动幅度大于公司总资本利润率的变动程度。

对于企业而言,股利从税后利润中支付,不具备抵税作用,且股票发行费用一般也高于其他证券,而债务性资金的利息费用在税前列支,具有抵税的作用。

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现象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现象分析
经济纵横
〔 要」 研 , 国 市 司 融 方 的 择 存 着 烈 股 融 偏 。 于 方 司 资 摘 据 究我 上 公 在 资 式 选 上 在 强 的 权 资 好 这 西 公 融
先内部融资, 再发行公司债券, 最后才是股票融资的顺序恰恰相反。本文就这一现象做一些探讨。
〔 关键词」 权 资 上 公司资 结 股 融 、 市 、本 构
任人唯贤的良 好机制, 使真正有才能的人去经营企业。任用真正有才 能的人就要先完善经理人市场,使经营者产生于市场又受制于市场, 其个人能力的强弱能够通过市场来准确反映, 发达的经理人市场是对 经理人行为检验的重要途径。 为了减少经理人为追求自 身利益而对股 东利润最大化目 标偏离, 损害股东利益, 应将其收人与经营业绩挂钩, 以防止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和盲目投资。 把公司未来经营成果不确定性 与经理人未来收益不确定性联系起来, 将股东和经理利益 “ 捆绑” 起 来。加速培育职业经理市场, 从而增加经理人员在市场竞争压力下会
制的 现象, 让真正承 而且 担风险的 资产所有者透择经营者有助于 形成பைடு நூலகம்
方恰恰相反, 西方企业最喜爱选择融资方式时一般都遵循先内部融 资 再发行公司债券, , 最后才是股票融资的顺序。为什么我国 会是相反 的选择呢? 融资成本相对较低是企业偏好股权融资的直接因素。 上市
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主要由中介费用、 新资金利润分享成本、 融资前 后公司权益价值变化三部分构成。 按常理, 从财务学角度来看, 债券融 资成本比股权融资成本更低, 债务融资的利息计入成本, 具有冲减税 基的作用, 成本要比股权融资来的低。 但在我国证券市场中, 股权融资 成本要远低于债券融资成本, 甚至可以是“ 零成本” 。这主要是因为我 国的股票市场的不成熟性, 规模过小, 我国股权结构又较为复杂, 有国 家股、 法人股、 转配股、 股、 股、 股等。 A股、 股、 股可以在 A B H 只有 B H 市场上流通, 但三个流通市场彼此封闭, 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不同股并 存、 不同价并存, 不符合股份制的同股、 同权、 同利的原则。 我国市场的 投资者又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使证券市场市盈率和股价长时间维持在 较高的水平, 上市公司可以采取不分配或推迟分配等办法进一步降低 股权融资成本。而且, 负债融资使公司必需要按期付息并在到期后还 清本金。如果负债融资比例较大时, 公司就有可能需要破产清算。相 反, 股权融资得来的股本是不需要还本的, 公司甚至还可以通过少分 红或是不分红的方式来减少现金支出。 这些都形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 权融资成本低于负债融资成本。 而且, 由于历史原因, 由国有企业转制 而来的上市公司大都以国有股占控股地位, 而由民营企业转制而来的 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于大股东等非流通股权拥有者手中, 法人股所 占比例也逐年上升, 造成公司股权结构比重偏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 理等关键人选往往由政府或者大股东直接任命, 加上我国股票市场的 有关监管法规不够健全, 处罚力度也不够到位, 政府作为股市监管者 的角色仍然不是很清晰, 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力。股权融资没有资本 使用方向上的实质性限制, 大股东与经理共谋利益失去了相互制约与 监督的作用, 完全可以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进行股权融资, 为了获 取高额的报酬而偏好于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偏好显然给企业带来大笔易得资金, 但是上市公司再 融资资金使用效益普遍低下。由于募集到的资金成本低廉, 使上市公 司的投资行为较为随意, 可以轻易的把资金投资到并不符合公司长期 利益的产业上, 有时为了兑现融资时有关投资回报的承诺, 而改变招 股书中的资金投向, 挺而走险, 把资金投向风险行业, 结果造成投资方 向混乱, 增长了市场风险。分配的现金也大都流向持有非流通股的大 股东手中, 真正付出现金的二级市场投资者并未得到理想中的回报, 造成股东分红减少, 使他们改变了对股市的最初预期和看法, 严重挫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及其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及其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及其影响【摘要】:上市公司融资决策是财务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中,外源融资所占比重较大,且以股权融资为重,表现出了“轻债券融资重股权融资”现象。

文章主要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展开,分析了股权偏好的表现、原因、影响。

【关键词】:上市公司;融资偏好;股权融资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最为稳妥的融资选择是以保留盈余进行内部融资,在企业保留盈余不能满足项目投资需要时,企业外部融资优先选择债务融资,其次才考虑股权融资。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环境约束与西方上市公司所处的经济环境有很大差异,所以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与西方经典理论存在诸多差异,具体表现为:重股权融资、轻债券融资。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的比较(一)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主要表现为拟上市公司有着极其强烈的冲动去谋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上市后又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增发或配股等方式谋求股权再融资。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在2002年至2006间我国先后共有423家公司分别在A股、B股、H股市场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除了2005年只有29家公司实现了IPO,其余年份均有约90家公司上市。

此外,在此期间共有110家公司选择增发股票,73家进行了配股1。

表1列出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金额的相关数据,在这5年间,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共筹资约4734.29亿元。

其中,首发筹资2961.80亿元,占筹资总额的62.56%,增发股票筹集1559.19亿元,配股212.70亿元。

表12002-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金额单位:亿元资料来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数据经过作者整理(二)上市公司债券融资在国际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美国企业在21世纪初的债券发行是股票发行金额的5.8倍。

而我国从1987年到2005年累计发行的企业债券才4000多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的发展额仅为300多亿元。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上市公司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融资活动是上市公司发展的关键环节。

然而,上市公司在进行融资活动时,有着不同的偏好。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表现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融资偏好主要表现在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选择上。

首先,债务融资是上市公司中常见的一种融资方式。

相对于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具有利息税前扣除的优势,能够降低融资成本。

此外,债务融资还有利于维护股东权益和控制权,因为债权人对公司的权利和回报都有明确的规定,公司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债务融资来保持对公司的控制,减少股权的稀释。

其次,股权融资也是上市公司的重要融资方式。

相比于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具有资金来源广泛、无偿还义务和灵活性的优势。

此外,股权融资能够为公司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有助于公司扩大规模、发展壮大。

三、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因素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环境、行业特性和公司个体因素等。

首先,经济环境是影响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经济繁荣的时期,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股权融资,因为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较高,公司融资的成本较低。

但在经济下行期,公司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债务融资的吸引力会增加,公司更偏向于选择债权融资来减轻财务压力。

其次,行业特性对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也有一定影响。

不同行业的公司面临着不同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竞争,因此对融资方式的选择也有所差异。

例如,传统行业更倾向于选择债务融资,而高科技行业更倾向于选择股权融资。

另外,公司个体因素也会对融资偏好产生影响。

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负债情况和管理层偏好等都可能影响上市公司的融资选择。

规模较大的公司通常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和债券发行的机会,而盈利能力较差的公司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股权融资来弥补财务缺口。

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及对策

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及对策
股股 东来说 , 可得 出 以下推论 : 一 , 发价 格越 高 , 东 财 富价 第 增 股 的, 于是 我 国上 市公 司频 繁地 进行股 权 融资 。 ( ) 度 因素分析 二 制 1 权结 构与 股权 融资偏 好 . 股
值越大; 第二 , 流通 股 股本 比例 越 高 , 非 股东 财 富增 值越 大。 这 样 , 流通股 股本 比例高 的上 市公 司倾 向于 进行 增发 , 且倾 向 非 而 于增 发价 格定 得尽 可能高 。增 发新 股将 会导 致 非流通 股 股东 财
或 新股东 的权益 ,获 得额外 收益 的途 径之 一是 通过 溢价 发行 股 和风 险 不相 匹配 , 引发 了我 国 绝大 多 数达 到配 股 标准 的 上市 才 票获 取直 接收益 。 在增 发股 票 的情 况下 , 增发 股票 后新流 通股 股 公 司 竞相 配股 圈 钱。 按 照经 济学 的一 般 常识 。 风 险和 和 高收 高 东 的股票财 富是 否增 加不能 确定 , 有一 点是 肯定 的 , 通股 东 益 是 相 匹 配 的 ,但 是我 国上 市 公 司 的收 益 和风 险 是 不相 匹配 但 流 的财 富减 少 , 而非 流通股 东财 富增 加 。进一 步分 析 , 于 非流 通 对
融 资次序 。我 国上市 公 司融 资 方式 的选 择相 对 特殊 , 与优 序 融 公 司各 方 面状 况 的信 息 , 才能 对市 场 有最 全面 的了 解。 这一 优 资理 论 完全 背道 而 驰 , 出现所 谓 的股 权 融资 偏好 。这种 融 资 实 势体 现 在 经理 层 制订 经营 单位 和 职能 部 门战 略 时 , 即便 是对 于 践 与西 方的 主流 理论 是相 悖 的 。 以说 是对 西方 融 资理 论 的挑 关 系公 司存 亡 发展 的 公司 层 战略 , 可 经理 人 员对 初始 战 略 的制 订 战 。而且 更 为迫切 的是 , 国上市 公 司 的股 权融 资偏 好 不 仅 影 也 有着 比非 经理 董事 们更 加重 要 的发言 权。在 经理 人 占多 数的 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毕业设计 ( 论文 ) 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100703370专业:会计学设计(论文)题目: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与融资效率的研究指导教师:2013年11月8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 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2005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7 年 3 月 15 日”或“2007-03-15 ”。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公司期望可以上市来进行扩展和发展,上市也是一直融资的表现,我国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股权融资的偏好,这一问题也引起我国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并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融资理论的发展关于融资理论国内外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考虑到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即主要分析国内的融资理论发展。

Myers( 1984)认为不是融资结构影响企业价值 , 而是企业的财务行为作为一种信息 , 对投资者产生影响 " 他运用唐纳森的观点 , 把“优序融资”定义为 , 优序融资理论是阐明当内部资金不足时 , 企业会偏好发行债券而不是发行股票的一种理论。

王鹤林( 2010)在《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及对策》一文中认为股票市场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单纯依靠内部积累和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企业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使我国企业融资方式呈现多元化态势,为上市公司进行外部股权融资创造了极其重要的途径和场所。

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司一般遵循“先债权融资,再股权融资” 的融资次序。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相对特殊,与优序融资理论完全背道而驰,出现所谓的股权融资偏好。

这种融资实践与西方的主流理论是相悖的,可以说是对西方融资理论的挑战刘晋科( 2010)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分析》一文中认为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融资方式一般是内部融资大于外部融资,符合啄食顺序假说。

而我国的现状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融资顺序刚好相悖,普遍热衷于公开发行股票( IPO)、过度使用配股方式和额度、随意增发股票等方式融资。

我国的上市公司融资顺序表现为股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和内部融资。

而我国上市公司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者的共同约束下,上市公司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因此,我国上市公司总体上,外部融资是上市公司融资的主要方式。

崔静( 2013)在《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现象形成的理论评析》一文中认为西方融资理论有许多流派 , 各有不同的观点 , 目前占主流地位的观点是 : 企业融资的顺序为内部融资优于外部融资 , 外部融资中债权融资优于股权融资 " 而我国上市公司重外部融资 , 轻内部融资 ; 重股权融资 , 轻债权融资 , 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由此可知,我国上市公司具有股权融资的偏好。

二融资效率的定义从国内外已有的文献来看 , 企业融资效率概念并没有统一的界定 , 而是在实际使用中各自定义。

在国外研究中 , 几乎不存在企业融资效率的概念 , 这可能与西方现有的产权制度有极大的关系。

市场化的配置方式使得企业融资天然具有效率的内在涵义。

在国内的研究中 , 人们往往根据研究侧重点的需要对“效率”的含义作不同定义和扩展。

陈婷婷、王俏尹(2013)《融资方式对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融资效率指企业通过某种融资方式,以最高的收益- 成本比率和最低风险为企业提供经营所需资金的能力,即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实现的效能和功效。

杜海鸥(2010)在《中小上市公司融资效率问题研究综述》一文中提出自己观点认为企业的融资效率应包含两方面,一是融资成本,即企业资金花费成本最低的最优资本结构;二是资金的利用效率,即企业将资本配置到边际效率最高的企业或产业部门的有效程度,以及是否给企业业绩带来提高并最终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

张宋芝( 2011)在《关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研究》一文中根据对效率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理解认为企业融资效率是指企业能够适量并适时地筹集企业所需资金,并合理利用这些资金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胡慧娟、李刚( 2008)在《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认为企业融资效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行分析,分别称为企业融资的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

具体包括企业融入效率、企业法人治理效率和企业融出效率。

范伟杰、苏娟(2013)在《国内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研究》一文中认为,企业的融资效率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融资成本,即企业资金花费成本最低的最优资本结构;二是指资金的利用效率,即企业将资本配置到边际效率最高的企业或产业部门的有效程度,以及是否给企业业绩带来提高并最终有效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

黄辉( 2009)在《企业特征、融资方式与企业融资效率》一文中指出企业财务活动的目标就是要以较低的成本和风险来获得较大的稳定的未来现金流, 以实现以所有者权益为主的企业价值最大化, 因而衡量一个财务行为是否合理必须考察其成本、收益和风险程度。

从而认为企业的融资效率应从融资成本与融资风险两方面来衡量 , 也即企业融资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企业融资成本的大小和融资风险的高低。

姚永华( 2009)从效率的最基本涵义讲 , 它是 / 泛指日常工作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效果的比率 "0 在经济学中的效率概念指的是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经济效率又称为帕雷托最优状态 , 在该种状态上 , 资源配置的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能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

满足帕雷托最优状态的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 " 因此 , 企业融资效率顾名思义就是企业一种以最小的融资成本获取最大收益的融资安排吴娟(2011)认为企业融资效率是指企业通过比较各种融资方式在融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企业效用的因素程度差异 , 以此作为标准选择最适合企业的融资方式满足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 , 并有效利用所融通的资金 , 使企业的融资活动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因此融资效率不仅包括筹资过程中的效率 , 还包括资金利用过程中的效率 , 综合研究这两类效率才能全面分析融资效率的整体内涵。

张丽芳( 2013)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研究》一文中提出融资效率是指企业在融资这一财务活动中所实现的效能和功用,融资效率主要从融资成本、融资机制的规范度、融资主体的自由度和筹集到的资金的利用效率四个方面进行度量评价。

三融资偏好与融资效率关系郭晓顺、韦金凤 (2011) 在《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一文中认为降低资本使用效率,不利企业健康成长,上市公司可以很轻松地进行股权融资,股权融资低成本更助长了企业的“惰性” ,大多数企业不注重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草率地将资金投放到自己根本不熟悉或与股东毫不相干的产业中,在项目环境发生改变后,又随意地变更投资方向,部分上市公司甚至将资金以委托理财等形式,投入证券市场,参与二级市场的投机炒作,或者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或者存入银行获取固定利息,使融资得到的资金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效益。

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长跟不上股本扩张的速度,投资方向混乱,不利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黄乐( 2012)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研究》一文中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制定的融资决策和实践往往出现过度的股权融资偏好,进行股权融资是其首选方式,很少采取内源融资和债务融资的方式,这与啄食顺序理论产生了严重的背离,这不仅不会带来企业的经营业绩的提高,反而会对整个资本市场的资本的使用效率、投资者的利益、公司治理甚至国家的货币政策都会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

牛文浩( 2013)在《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研究———以经济伦理学为视角》一文中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偏好于股权融资,这会对公司经营业绩、治理机制以及社会经济事业产生负面影响。

控股股东义利观的倒置会造成公司经营业绩的下滑及公司治理机制的恶化,管理机构义利观模糊状态下的监管失位则会导致资本市场的不健康发展及公众利益受损,原因在于股权分置。

曹晓军、胡达沙、吴杰(2007)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问题探讨》一文中分析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现状, 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过分偏好股权融资的结论, 并且阐述偏好股权融资的主要表现, 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配置效率和筹资效率, 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不高的结论。

参考文献:[1]Myers.The Search for 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J].Midland CorporateFinance Journal,1984.[2]王鹤林.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0(2) :97-99 .[3]刘晋科.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分析 [J] .金融管理,2010(9):201-202.[4]崔静.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现象形成的理论评析[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 1):76-79 .[5]陈婷婷,王俏尹 . 融资方式对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 [J]. 经营与管理,2013(9)42-43.[6]杜海鸥 .中小上市公司融资效率问题研究综述[J].会计之友,2010(3):83-84.[7]张宋芝 . 关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研究 [J]. 商业时代,2011(7):58-59 .[8]胡慧娟,李刚.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 .会计之友, 2008(26) .[9]范伟杰,苏娟 . 国内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研究 [J]. 经营管理者, 2013(6) :45[10] 黄辉 . 企业特征、融资方式与企业融资效率 [J].预测, 2009(2): 21-27.[11]姚永华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融资效率研究 [D]. 上海:复旦大学, 2009.[12]吴娟 . 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分析 [D].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13]张丽芳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研究 [J]. 会计师, 2013(4): 36-38 .[14]郭晓顺,韦金凤 .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J]. 财会通讯, 2011(10): 77-79 .[15] 黄乐 .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研究[J].金融视线,2012(10):126-128.[16]牛文浩 .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研究———以经济伦理学为视角 [J]. 武汉大学科技学学报, 2013(1):50-53 .[17]曹晓军 , 胡达沙 , 吴杰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问题探讨 [J] 科技管理研究 ,2007(3).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有多样性,但是绝大部分还有偏好于股权融资,形成这样一种融资偏好的原因是什么,股权融资对企业的融资效率的影响怎么样,我国上市公司怎么样合理选择融资方式来使得融资效率达到最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