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茶与社会[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引制”
崇宁四年(1105)推行引制[北宋-官府不直接买卖茶 叶,而是由茶商先到-榷货务[卖茶站]-以交纳-茶引税(茶 叶专卖税),购买“茶引”,凭引到园户处购买定量茶叶, 再送当地官办“合同场”查验-加封印后-茶商按规定动-数 量-时间-地点-出售。宋代榷制开始稳定下来。 引法分长引和短引两种。长引在商人交纳银钱边粮以后, 由榷货务发引,自买于园户,然后返销-引面注明-道远方州 郡。短引只限于产地和邻近州县出售。 崇宁以后,南宋、元、明和清代,基本上都仿效和沿用北 宋这种引制,直至咸丰(1855—1866)以后,清 廷被迫允许外商在我国腹地开厂设栈,引法渐废,榷茶才 最后为厘金和其他捐税所替代。
第三章:茶文化相关知识-茶与社会[1]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茶政茶法 茶与宗教 茶艺与茶道 茶馆文化 茶文化与旅游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茶税与茶法、茶马互市、贡茶 的起源与发展。 2、传播掌握茶的传说、茶事掌故、陆羽及 其《茶经》 教学重点;古代茶税与茶法 、各朝代的贡茶 名称 教学手段 通过多媒体图片讲解
一条是:普洱→ → 昆明、 昭通 叙府 成都 重庆 京城。 二条是普洱 下关 丽江
四川的泸州、 西康 西藏互市。
三条是由勐海至边境口岸打洛,再分二路:一路 至缅甸、泰国;二路经缅甸到印度、西藏。 四条是由勐腊县的易武茶山起始,马帮运至老挝 的丰沙里,再到河内,上火车至海防装船,销往 南洋。
you
(一)贡茶的起源
东晋常璩在公元350年左右《华阳国志· 巴 志》记载,以茶作贡品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 1066年周武王率南方八个小国伐纣时,各产茶 地的地方官吏征收各种名特茶叶作为土特产品 进贡皇朝,属土贡性质。自唐朝开始,贡茶有 了进一步的发展,除土贡外,还专门在重要的 名茶产区设立贡茶院,有官府直接管理,细采 精制,督造各种贡茶。由于历代皇室对贡茶品 质的苛求和求新的欲望,迫使历代贡茶不断创 新和发展,因而促进了制茶技术的改进与提高, 随着历史的发展,贡茶的品目越来越多。
百度文库
怒江河畔的古道
传说中的马帮
千年古道
四、贡茶的起源与发展
上贡制度的理论依据是“溥天之下,莫非王 土”,“食土之毛( 指农产品),谁非君臣”。 贡茶即产茶地向皇室进贡专用茶。 [向朝庭贡奉各种乡
奇特产,是封建社会早有的定俗]
贡茶从李唐王朝开始形成制度,历代相传, 延续几百年之久,直至清代封建制度的寿终正寝, 贡茶才随之消亡。悠悠数千年,贡茶对整个茶叶 生产的影响和茶叶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历代贡茶概况
1、唐以前的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也载: “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嚼之以子……丹、 漆、荼、蜜……皆纳贡之。”这是关于贡茶的最 早记载。中国茶业最初起于巴蜀。 2、唐代 唐代李肇《唐国史补》、陆羽《茶经》及诗人李 白、卢仝、白居易、杜牧等的诗歌中,均有名茶 的记载,大约共有名茶50余种。大部分都是蒸青 团饼茶,少量是散茶。
自此以后:税额并不因国库收支的好转 而有所减免,反倒根据茶叶生产和贸易的 发展而不断增加。 宋代:茶的税赋收入已成国家财政的重 要组成部分。广袤的产茶地域、精湛的品 质特色、高额的茶利收入,促使宋代茶业 蓬勃地继续向前发展。
茶法是指历代封建政府为控制茶叶的生产 和运销,加强对茶叶生产者、交换者、消 费者的剥削,以垄断茶利的“以茶治边” 而实施的有关政策和制度、法令。 最早出现的茶法专著是沈立于宋仁宗嘉祐 二年(1057)左右撰写的《茶法易览》, 这是目前所知的第一部。 武宗会昌元年(841),崔珙任盐铁使。 "至宣宗大中六年(852)更通过当时盐铁 转运使裴休制定“茶法”12条,严禁私贩, 使茶税斤两不漏。
第一节

茶政茶法
一、茶税与茶法 二、“榷茶制”、“茶引制” 三、茶马互市 四、贡茶的起源与发展
所谓“茶政”,无非也就是国家对茶叶生产、贸 易、税收等所颁布和制订的一些规定、制度、法 令和政策等内容的总称。 换句话说,茶政也即政府对茶叶生产、运销的一 种干预,是茶业一定发展的一种标志。如前所说, 我国最初的茶政,建之于唐 :大体包括茶叶的岁 贡、课税、禁榷、茶马互市以及与此相关的茶禁 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他是从贡茶和征收茶税所开 始的。以贡茶和税茶的时间来说,贡茶比课收茶 税的时间似乎还要早些。 榷茶和茶马互市,虽提出和始之于唐,但实际成 制于宋。
納貢,即意味著君臣关系的确立。在中国封建社
会中,贡品主要被用來滿足君主及上层阶级的物 质和文化生活之需,即所谓“致邦国之用”。 随着贡品需求量的增大,贡賦制度逐渐的严密起 來。从“隨山浚川,任土作貢”,最后发展到設 官分职进行管理。有所謂“九賦”、“九贡”。 九贡即“ 祀贡、嬪贡、器贡、币 贡、材贡、貨贡、 服贡、斿 贡(羽毛-古皇帝礼帽前后玉串) 、物 贡”。茶叶就是“物貢”中的一类。 关于贡茶的一些制度和规定,是随贡赋建立以后 才逐渐严格和完善起来的。
宋代榷茶,始于乾德二年(964)
宋朝榷茶的规定是,园户(山区种茶 的农民)生产茶叶,先向附近的山场兑取 “本钱”,采制以后,以成茶折交“本 钱”;多下来的茶叶,不准卖给别人,要 悉数出售给山场。至于茶商买茶,也一改 过去向产区农民直接收购的习惯,而是先 向榷货务交付金帛,然后凭券到榷货务货 栈和指定的山场兑取茶叶再运销各地。
贡茶,实质上也是一种赋税。我国文献中最 早的税茶记载 《新唐书》记及的贡茶,就是一种 实物税;而顾渚贡茶,则是带有一种劳役性质的 赋税。 ☆真正课收茶税,还是德宗李适统治期间的 事情。建中三年(782),为筹措平仓本钱, 赵赞上言,乃於诸道津要置吏税商货“收贮斛、 匹段丝麻”赋税,每贯税二十文;竹、木、茶、 漆,皆十税一,以充常平之本“。诏征天下茶税, 十取其一,这一临时措施,发现-税额十分明显, 随后改为定制,与盐、铁并列为主要税种之一。
义兴贡茶,最初只进“万两”,后来愈贡愈 多,“顾渚贡焙,岁造一万八千四百八斤”。 贡茶院由“刺史主之,观察使总之”,是中 央官工业的一个组成 部份,除中央指派官吏负 责管理外,当地州长官也有义不容辞的督造 之 责。这种官营工业体制,对巩固封建经济结构, 维护封建制度是极其 有利的。
贡茶制度的消亡。
清代,我国茶业进入鼎盛时期,全国形成了以产 茶著称的区域和区域化市场,商业资本逐步转化 为产业资本,如福建建瓯茶厂不下千家,小者数 十人,大者百余人,以茶为业者日众 。我国出口 农产品以茶为大宗。 清代前期,虽然采取历代产茶州定额纳贡制,但 到中叶由于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中资 本主义因素进一步增长,贡茶制度则随之逐渐消 亡。 贡茶制度是中国封建礼教的象征,是封建社会商 品经济不发达的产物。
二、“榷茶制”、“茶引制”
榷茶和茶马互市,是我国宋代乃至明清茶 政的两项主要内容。 文宗时(835年),王涯为相,为尽取茶利, 他进一步提出了官营官卖的榷茶制度,自 兼榷茶使,于大和九年颁令榷茶。强徙[xi迁移] 民间茶树于官场,并焚其积旧;商人 只能购买官场的茶叶,而且大增茶税,一 时搞得天怒人怨。不久,王涯被诛,榷茶 也随之中辍。
四川雅安出产的“蒙山茶”,亦作“仙 茶”,相传是汉代甘露寺普慧禅师亲手所 植,因其品质优异,被列为向皇帝进贡的 贡品。
2、 选择茶树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自然品质 优异,产量集中:交通便捷 的重点产品, 由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即贡焙制),专 业制作贡茶。
自唐以后,宋、元、明、清各朝各代 均有相应的贡茶,数不胜数。
唐代贡茶制度有两种形式:
1、朝廷选择茶叶品质优异的州定额纳 贡。有常州阳羡茶,湖州顾渚 紫笋茶;睦 州鸠坑茶;舒州天柱茶;宣州雅山茶;饶 州浮梁茶;溪州 灵溪茶;岳州邕州含膏; 峡州碧涧茶;荆州团黄茶;雅州蒙顶石花; 福 州方山露芽等20多州的名优茶。雅州蒙 顶茶号称第一,名曰“仙茶”。常州阳羡 茶,湖州紫笋茶同列第二。荆州团黄茶名 列第三。
一、茶税与茶法
唐代前期,茶业还没有多大发展,茶利也 不显著,所以官府对茶也没有课税和形成 什么固定的政策。中唐以后,随茶叶生产 和贸易的空前发展,不但在茶叶文化或饮 茶习俗上有不少发展,就是在原来所没有 的茶政、茶法上,也获得了一系列的建设 和发展。 从茶的赋税制度来说。在[唐]大历(766779)以前,我国茶叶还只有土贡而没 有赋税。
“榷茶制”
榷茶是一种茶叶专卖制度,实质上也是一 种茶叶税制。实行榷茶,一般寓税于中, 不再设税。其实不是不税,本身首先把税 利就考虑计算在内了。在垄断茶叶生产和 贸易的过程中,通过低价向农民收购,高 价向商人售出的手法,一买一卖,转手之 间,除税额以外,还取得了惊人的差额; 这也是其与茶税又同又不同之处。
榷茶:是一种茶叶专卖制度,实质上也是一种茶叶税制。 茶引:推行引制【北宋-】官府不直接买卖茶叶,而是由茶商先到榷货务[卖茶站]-以交纳-茶引税(茶叶专卖税),购买“茶引”, 凭引到园户处购买定量茶叶,再送当地官办“合同场”查验-加封 印后-茶商按规定动-数量-时间-地点-出售。引法分长引和短引两 种。 茶马互市:就是我国历代统治阶级长期推行的一种以茶易马的政策, 以期实现以茶治边的政治目的。 即在西南茶叶产地和靠近边境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交通要道上设 立关卡,制定“茶马法”,专司以茶易马的职能。 茶马司—专司茶叶收购、以茶易马官办机构。 专设--卖茶场、 买马场—只准官营买卖,不准走私。 榷茶和茶马互市,是我国宋代乃至明清茶政的两项主要内容。 贡茶:贡茶即产茶地向皇室进贡专用茶[向朝庭贡奉各种乡奇特产, 是封建社会早有的定俗] 贡茶的起源与发展上贡制度的理论依据是“溥天之下,莫非王 土”,“食土之毛( 指农产品),谁非君臣”。 贡茶从李唐王朝开始形成制度,历代相传,延续几百年之久, 直至清代封建制度的寿终正寝,贡茶才随之消亡。悠悠数千年,贡 茶对整个茶叶生产的影响和茶叶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茶政:所谓“茶政”,无非也就是国家对茶叶生产、贸易、 税收等所颁布和制订的一些规定、制度、法令和政策等内容 的总称。大体包括茶叶的岁贡、课税、禁榷、茶马互市以及 与此相关的茶禁政策 茶税:是以茶为对象而向茶叶生产者征收的一种税赋。税茶 产生于唐代中叶 。公元782年,唐结宗为维持李家王朝,采 纳了侍郎赵赞的建议,对竹、木、茶、漆实行“十税其一”, 这就是我国茶税的开始。 茶法:以垄断茶利的“以茶治边”而实施的有关政策和制度、 法令。公元852年,唐室宗任用裴休为盐铁转运使,提出十 二条茶税法:理清税权、打击私茶、保护茶园、减税,得到 官、商、民的支持。茶税反而大增,达到六十万贯以上,从 而充实了唐朝国库。宋代:茶的税赋收入已成国家财政的重 要组成部分。广袤的产茶地域、精湛的品质特色、高额的茶 利收入,促使宋代茶业蓬勃地继续向前发展。
第二节

茶与宗教
一、佛教与茶 二、中国茶道与道家 三、茶与儒家 茶文化与宗教:既有儒家的正气,道家的 清气,佛家的和气,更有茶文化本身的雅 气。正、清、和、雅的综合,完整地体现 了中国茶文化的根本精神。
三、茶马互市
就是以茶易马。是我国历代统治阶级长期推 行的一种政策,以期实现以茶治边的政治目的。 即在西南茶叶产地和靠近边境少数民族聚居 区的交通要道上设立关卡,制定“茶马法”,专 司以茶易马的职能。 --茶马司—专司茶叶收购、以茶易马 --卖茶场— --买马场--只准官营买卖,不准走私。
茶马互市,一直延续到清代中期,才渐渐 废止。 榷茶和茶马互市,我们从茶政的建设上, 同样也能看到宋代在我国茶业史上所具的 承前启后的作用。
贡茶除了贡物制度的强制性敛取之外,还 有一种地方上的主动推荐贡献现象。这种现象 也是使贡茶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原因。因为一时 一地的物产,可以通过上贡的形式,达到名扬 四海的目的。 贡茶是中国茶叶发展史上的一种特定现象, 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有产物。贡茶使千百万 茶农蒙遭苦辛,但贡茶在客观上也推动了茶叶 生产技术的发展,它也是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 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