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五种形象
孔子的五种形象
孔子的五种形象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有五种形象:第一种形象“圣化”。
一介布衣的孔子被初步塑造成圣人,中间大概经历了四五百年的过程。
吴国大夫曾向孔门弟子子贡发问:你老师莫非是圣人吗?为什么如此多才多艺呢?子贡回答道:上天赋予他做圣人的资质,所以他又多才多艺。
这里子贡把孔子赞美成“天纵之将圣”,首次把孔子的形象定位成天赋“圣人”。
一百多年后,孟子对孔子作了高度评价,指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意思是说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
孟子认为“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孔子“皆不为也”(《孟子•公孙丑上》)。
古代圣人有许多不同的侧面,而在孟子看来,孔子身上凝聚了圣人的各方面的优点,是古代圣人的“集大成”者。
在孔子被“圣化”的过程中,大史学家司马迁推波助澜,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他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 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这是说自帝王至学者,如果要探讨以六经为核心的知识学问,皆以孔子的观点作为是非标准。
援此而论,司马迁就认定孔子是最伟大的圣人(至圣)了。
第二种形象“矮化”。
“矮化”孔子可以说是自老子开始。
孔子当年西行,向老子问礼。
老子认为周礼的创始人周公早已死了,要复周礼必须要估量时代潮流是否允许。
老子告诫说:“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史记•老子列传》)这说明孔子身上有两大不足:趾高气扬的神态(骄气、态色),过多的欲望与理想(多欲、淫志)。
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矮化”之能事。
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或策反孔子的学生:与其追随“避人之士”(指孔子),不如跟随避世之士(指隐士);或暗示孔子应改弦易辙,“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也”。
《庄子•德充符》塑造了一个肢体残缺名叫“叔山无趾”的人物, 向孔子求教并进而论道,最后使得孔子甘拜下风,自惭形秽。
对孔子体型的描述
对孔子体型的描述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体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孔子的身材高大而匀称,体态挺拔,身姿端庄。
他的身材可以说是标准的东方人体型,不同于西方人的高大和粗壮,而更多地展现出东方人的修长和柔和。
孔子的身高大约在1.75米左右,相对于当时的人群来说是相当高大的。
他的身材健壮而结实,肌肉线条分明,给人一种健康和力量的感觉。
他的脖子修长而挺拔,显露出他的自信和果断。
孔子的面容端庄而庄重,五官分明,眉目清晰。
他的眼睛明亮有神,透露出智慧和聪明。
他的鼻子挺直,给人一种高贵和威严的感觉。
他的嘴巴宽厚,唇线分明,给人一种自信和坚定的印象。
孔子的头发黑而浓密,略微有些卷曲。
他通常将头发整齐地梳理起来,显得干净利落。
他的头顶略微隆起,显示出他的智慧和思考能力。
孔子的举止庄重而稳重,走路时步履稳健,给人一种稳重和沉稳的印象。
他的手指修长而柔和,显示出他的细致和灵活。
总的来说,孔子的体型展现了他的高大和健壮,同时又透露出他的智慧和稳重。
他的体型与他的思想和行为相得益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外貌还是内涵,孔子都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体型也成为了他形象的一部分,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心中。
论语中孔子的形象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概括了中国人文的基本思想,建立的独特的信仰体系,他的一生都在用人生道德和基于道德的典范来教育人、影响人。
这也正是孔子的政治思想根基。
孔子的思想贯穿两千年来于国人的生活和文化至今,对世界范围上的许多人都长生了深远的影响.《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原著一共二十卷,11705个汉字。
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
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以及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仁”、“礼”和“中庸”。
《论语》中通过大量细致的神情语态描写,展示了孔子的人物形象。
孔子也正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孔子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孔子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
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
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
"答冉有:“闻斯行之。
”因为“求也退,故进之。
”这不仅包涵了因材施教这一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和挚爱之心。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人物简介 孔子
孔子雕像
[2]
博士说,拯救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
他有众多弟子,如子贡、子路、颜回等。被后世尊为“亚圣”的孟子是他孙子孔伋(字子思)的再传弟子。最著名的一篇《关雎》。
现人教版小学第12册语文书已收录《两小儿辩日》,初中第13册语文书已收录《论语十则》。现苏教版小学第12册语文书已收录《孔子游春》。现苏教版小学第12册语文书已将孔子的名言收录到练习7。现长春版第10册语文书已收录《论语四则》。
人物简介
[1][2]孔子子姓孔氏,生于公元前551年。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孔防叔。防叔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孔子其七世祖孔父嘉在宫廷内乱中被华督所杀,其子木金父为避难逃到鲁国邹邑,从此以后木金父以其父亲的字为孔氏)[3],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人,原籍河南省商丘,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的思想与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合称为“孔孟”。[4]
继承人孟子
历史记载
祖籍
孔子的祖先是商朝的宗室,到周朝时被封于宋国(今河南商丘),故他可以说是殷商(华夏族)的贵族后裔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一、本文概述《论语》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凝聚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智慧与思想。
本书通过孔子的言行举止,塑造了一个深邃、博学、仁爱、谦逊的智者形象。
孔子在《论语》中展现出的独特个性和高尚品质,不仅为后世树立了道德的典范,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通过深入剖析《论语》中的孔子形象,探讨其思想内涵、人格魅力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以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孔子的智慧与精神。
本文首先将对孔子在《论语》中的整体形象进行概述,包括其身份背景、教育理念、政治主张等。
随后,文章将逐一分析孔子在道德、智慧、情感、审美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揭示其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独特魅力。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探讨孔子形象对后世的影响,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文章将总结孔子形象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以及如何将其智慧应用于当代社会,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二、《论语》中的孔子:政治主张与伦理思想孔子在《论语》中展现出的政治主张和伦理思想,塑造了一个深邃而博大的思想家形象。
他的政治主张,主要体现在对仁政的推崇和对礼制的尊重。
孔子认为,政治的核心在于仁爱,君主应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关心民众疾苦,实行富民政策,使人民安居乐业。
他也强调礼的重要性,认为礼是维持社会秩序、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石。
在孔子看来,仁与礼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理想政治的核心要素。
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提出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作为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
其中,仁是最高原则,要求人们以仁爱之心待人接物,尊重生命,关注他人。
义是指做人的道理和正义,强调人们应遵循道德准则,做出正义的选择。
礼则是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求人们遵守礼仪制度,维护社会秩序。
智是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鼓励人们不断学习,提升智慧。
信则是诚信守信的品质,认为诚信是人际关系的基石,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原则。
孔子在《论语》中通过对话和教诲,深入阐述了这些政治主张和伦理思想。
孔子教师形象分析
孔子教师形象分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下面是给大家的孔子教师形象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孔子到了汉代,在国家政治思想领域已树立了合法正统的形象:他的著作《春秋》是治理天下的一面镜子,孔子本人则是王者之师。
第一种形象是“圣化”。
一介布衣的孔子被初步塑造成圣人,中间大概经历了四五百年的过程。
吴国大夫曾向孔门弟子子贡发问:你老师莫非是圣人吗?为什么如此多才多艺呢?子贡回答道:上天赋予他做圣人的资质,所以他又多才多艺。
这里子贡把孔子赞美成“天纵之将圣”,首次把孔子的形象定位成天赋“圣人”。
一百多年后,孟子对孔子作了高度评价,指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意思是说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
孟子认为“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孔子“皆不为也”(《孟子·公孙丑上》)。
古代圣人有许多不同的侧面,而在孟子看来,孔子身上凝聚了圣人的各方面的优点,是古代圣人的“集大成”者。
第二种形象是“矮化”。
“矮化”孔子可以说是自老子开始。
孔子当年西行,向老子问礼。
老子认为周礼的创始人周公早已死了,要复周礼必须要估量时代潮流是否允许。
老子告诫说:“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史记·老子列传》)这说明孔子身上有两大不足:趾高气扬的神态(骄气、态色),过多的欲望与理想(多欲、淫志)。
第三种形象是“正统化”。
自从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来,孔子的形象就逐渐趋于正统化。
董仲舒声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原先对孔子的形象无论是“圣化”还是“矮化”,都是一种民间行为。
孔子的伟大之处
孔子的伟大之处孔子是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发展。
以下是孔子伟大之处的列表:一、言行一致。
孔子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他所言所行一致。
他坚信只有自己做好了例子,才能行使他的治学之道。
他不仅知道如何去做,更重要的是他去做了,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先导人物。
二、尊重人伦。
孔子非常注重家庭、尊卑、君臣、父子等人伦关系。
他认为:如果这些关系没有得到尊重,那么社会将会陷入混乱之中。
他倡导“仁爱”和“和谐”观念,认为只有通过彼此尊重和包容,才能够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推崇 "中庸"。
"中庸"是孔子终身追求的目标。
孔子认为人不能太过于放纵,也不能过于拘谨,应该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他倡导适度的生活方式,既不过分沉溺于享乐,也不过分苛求自己,而是应该保持一种平稳、安静、自在的状态。
四、强调教育。
孔子很注重教育,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提升人的素质和能力。
他主张实施“以德育人”的教育方针,让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形成自己的品德,并且理解道理和领导才能,从而成为有用的人才。
五、推崇 "仁爱"。
孔子主张仁爱并行,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他认为,通过仁爱这种情感,人们可以相互理解、体谅,彼此关心、帮助,在这种情感的推动下,建立稳健而起势的友谊关系,从而创造出更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六、倡导理学。
孔子努力从思想上引领中国古代文化,并提出自己的“理学”思想,也称为“道学”。
这一思想主张用“道德教化”方式来建立社会“理想人”形象,要求人们要有主见和自我理性思考,这一思想对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综上所述,孔子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治学之道和思想理念对中国的节奏征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摘要:儒学能在中国两千年的社会里产生重要影响,与孔子本人的人格魅力有着莫大的关系。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教育理想崇高,被孟子誉为“圣之时者”。
孔子的人格魅力历经千年依旧不减,他的思想与理念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
关键词:孔子学者师者智者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人能像孔子那样被人们评头论足、津津乐道地评说了两千多年。
两千多年来,对孔子的阐述可谓多矣,正如林存光在《历史上的孔子形象》一书中指出,即使是与孔子同时代的人对其形象的描述也不一样,如墨家称其为“繁饰礼乐而崇尚无用的孔某”,庄子称其为“现世最大的盗贼”,孟子和荀子称其为“既仁且知而盈体智慧的圣人”。
这种矛盾在《论语》中也存在,他的弟子说他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而隐者则说他是“五谷不分、六体不勤”。
孔子形象的多样化,实是因为政治需要、学说需要、理解角度不同所造成的,实际上,真实的孔子形象一直鲜活地存在于《论语》之中,胡念贻认为:“《论语》的文学价值与艺术成就主要在于成功地刻画了孔子这个人物形象。
”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对孔子形象进行了重塑,而《论语》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它真实地反映出孔子的原貌,为我们客观的把握孔子提供了依据,因此,我们回归《论语》探求孔子的真实形象。
一、乐于学习、孜孜不倦的学者孔子好学,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
”正是通过学习的积累,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终于在七十岁的时候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境界。
但他仍然孜孜不倦的学习,认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为此,他甚至把《易》的竹简都读断了三次竹简都读断了三次,留下了“韦编三绝”的故事。
孔子认为,学习就是“致其道”,这是做人、从政的必要条件。
孔子对自己的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强调必须以诚恳的态度来治学,扎扎实实、信实无欺、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
先秦到西汉典籍中的孔子形象
先秦到西汉典籍中的孔子形象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的代表,他的形象在先秦到西汉典籍中被广泛地描绘和论述。
这些典籍中对孔子形象的描述多种多样,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孔子在当时社会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在《论语》中,孔子被描绘为一位智慧卓越、温文尔雅的人物。
他以严谨的学问和高尚的品德吸引着众多的学生和门徒。
他教导他们如何做人、如何治理国家,强调道德修养和忠诚奉献的重要性。
孔子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更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他的思想和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史记》中,孔子被赞誉为“圣人”。
他被描述为一个有着广博知识和卓越智慧的人,能够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
他致力于推动社会的改革和进步,并提出了许多有关政治、教育、伦理等方面的理论和观点。
他的思想被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在《汉书》中,孔子被描述为一位伟大的文化先驱。
他被赞扬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道德观念被汉朝统治者广泛采纳,并成为统治阶级的理论基础。
孔子的形象在西汉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宣扬和推崇,被尊奉为至高无上的圣人。
综合来看,先秦到西汉典籍中对孔子形象的描绘主要呈现出他的智慧、品德、学问和影响力。
他被认为是一位具有卓越智慧和广博知识的人,他的思想和观点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形象在当时社会中被广泛尊崇和传扬,成为后世崇拜和学习的对象。
孔子的形象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被后世奉为圭臬。
至今,孔子的思想仍然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他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导师,他的形象和思想在中国人民心中熠熠生辉,永远不会被忘却。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7大形象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7大形象
孔子到了汉代,在国家政治思想领域已树立了合法正统的形象:他的著作《春秋》是治理天下的一面镜子,孔子本人则是王者之师。
第一种形象是“圣化”。
一介布衣的孔子被初步塑造成圣人,中间大概经历了四五百年的过程。
吴国大夫曾向孔门弟子子贡发问:你老师莫非是圣人吗?为什么如此多才多艺呢?子贡回答道:上天赋予他做圣人的资质,所以他又多才多艺。
这里子贡把孔子赞美成“天纵之将圣”,首次把孔子的形象定位成天赋“圣人”。
一百多年后,孟子对孔子作了高度评价,指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意思是说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
孟子认为“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孔子“皆不为也”(《孟子·公孙丑上》)。
古代圣人有许多不同的侧面,而在孟子看来,孔子身上凝聚了圣人的各方面的优点,是古代圣人的“集大成”者。
第二种形象是“矮化”。
“矮化”孔子可以说是自老子开始。
孔子当年西行,向老子问礼。
老子认为周礼的创始人周公早已死了,要复周礼必须要估量时代潮流是否允许。
老子告诫说:“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史记·老子列传》)这说明孔子身上有两大不足:趾高气扬的神态(骄气、态色),过多的欲望与理想(多欲、淫志)。
第三种形象是“正统化”。
自从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来,孔子的形象就逐渐趋于正统化。
董仲舒声称:“《春秋》。
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孔子是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的一生为世界文化做了巨大的贡献,那他为人怎样呢?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孔子是个怎么样的人,历史上儒生都将孔子看作是极其伟大的圣人,对孔子的言行都极为推崇,就好比西方人信奉上帝那般信仰孔子。
的确,孔子在各方面的成就之大足以被世人尊称一声圣人,然而其实孔子也是一个人,他也会有犯错,也有不足之处。
孔子是历史上著名的伟大人物,在思想、教育等各方面的成就都无比巨大。
他为实现政治理想坚持游历各国十余年,即使碰壁,即使多次差点丧命,他也不曾放弃他的政治理想,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个坚持、乐观、积极向上的人;他主张与人为善、热心助人的人生观,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热心的人。
他曾拜师于与他学识相差不远的老子为师,多次不远千里问礼于老子,据传他还曾拜七岁儿童为师,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个热爱学习、虚心向学的人。
孔子优点无数,但其实他也有缺点。
孔子不光彩的身世与少年时期上门去鲁国一贵族府上讨吃喝却被轰出府的受辱经历使他有了自卑感,而他的自卑感使得孔子在他爬上高位后用杀人的手段来巩固地位时变得专横、独断;从孔子问礼于老子后辞行时,老子赠给他的几句忠言中,也可以看出孔子喜好揭穿别人的缺点,为人有点自我的缺点;从历史记载中孔子繁复奢华的生活方式中可以看出孔子其实比较虚荣,比较看重别人对他的看法。
虽然孔子的缺点有不少,但是那掩盖不了他的优点、他的成就,总而言之,孔子担得起圣人这个尊称。
孔子的身高有多高根据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所说,孔子的身长九尺有六寸。
大家都称之为“长人”而受到大家的议论。
甚至一些学者错误的认为:司马迁写史记是汉朝,汉朝一尺23.1cm,所以就应该按照那是的尺寸来计量孔子的身高。
如果那样算的话孔子高2.21米,与姚明差不多了。
这种看法显然是愚蠢和错误的。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度量衡制度一直都是变化着的,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计量制度。
《论语》中孔子的形象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概括了中国人文的基本思想,建立的独特的信仰体系,他的一生都在用人生道德和基于道德的典来教育人、影响人。
这也正是孔子的政治思想根基。
孔子的思想贯穿两千年来于国人的生活和文化至今,对世界围上的许多人都长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原著一共二十卷,11705个汉字。
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
汉语文章的典性也源于此,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以及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仁”、“礼”和“中庸”。
《论语》过大量细致的神情语态描写,展示了孔子的人物形象。
孔子也正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孔子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孔子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
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
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
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
”答冉有:“闻斯行之。
”因为“求也退,故进之。
”这不仅包涵了因材施教这一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和挚爱之心。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历代孔子画像
历代孔子画像提起孔子,大家会觉得既熟悉又陌生。
之所以感到熟悉,是因为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和许多经典著作,这些都已经深深植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骨髓;之所以感到陌生,是因为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已无从知晓孔子的真实相貌。
在孔子生活的时代,没有摄影、录相这些先进的手段能够把孔子的形象真实地记录下来,人们只能在一些傅说中听到:“他身高九尺六寸,生得牛唇狮鼻,海口辅喉,虎掌龟脊”这或许同大家想像中的孔子相去甚远,那么孔子的相貌到底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踏著历史的足迹细细追寻吧!目前所知最早的孔子形象出现在汉代。
汉代是儒家思想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广泛地传播,孔子的故事也被广为傅颂。
於是,我们在孔子生活的时代见不到的图像资料,在汉代就出现了很多。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有“孔子徒人图法。
”这说明在西汉时期孔子的弟子就曾为孔子画过像;景帝时曾专门修学宫,刻孔子坐像于其中;东汉时期的老子庙,居然也在壁上画着孔子像。
大家看到的这些石刻艺术品中刻画的是“孔子问礼老子”的场面。
在西元521年,孔子受人推荐到周王朝的首都洛阳去学礼。
在这期间,他曾去拜见道家的鼻祖老子,向老子问礼。
这件西汉早期的石刻画像,一些学者认为它是较早的刻画孔子见老子场面的画像之一,至于画面中那位手拄曲杖,身材高大,躬身而立的人是不是孔子,学术界还有争议,但是我们从画像中看到,此人虽躬身而立但也比周围的人高出了一头之多,与史书中所说的孔子是一个身高两米多的“长人”相吻合!在东汉晚期的画像中,孔子率领20名弟子向老子问礼。
根据旁边的题记,大家可以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对号入座。
这里的孔子五官十分清晰,粗眉,大眼,圆鼻,神态谦和。
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大家还看不见孔子的胡子呢!在他的袖口中有两只双雁头露出,史书上说这是孔子送给老子的礼物。
其实,并不是在所有的孔子见老子画像中都能见到“雁”这种礼物。
在一幅东汉早期的画像石中孔子带的就不是雁,而是一把长剑。
中国古代人物的形象描述
中国古代人物的形象描述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众多古代人物穿越时空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们故事形象、言行举止、思想情感、品格风范等方面的描述,不仅仅描绘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也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和人生价值观念。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瑰丽多彩、传奇非凡、勇敢刚毅、智慧过人的人物形象,下面就来一一探讨。
一、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被尊为“儒家圣人”。
在古代,孔子装扮朴素,穿着简朴,头戴黑色礼帽,经常手捧扇子,拄着拐杖,优雅从容、智慧冷静,稳重坚定、言词简洁,深厚博大的学问给予很多人启发和帮助。
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以“仁爱”为核心思想,推崇教育、修身、立天下之大纲,其道德观念和领袖风范也对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和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人,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文臣武将,以其过人的才智和卓越的治理能力为世人所熟知。
在历史上,他被称为“卧龙先生”,形象描写为“离奇之人、刀枪不入之身、神机妙算之脑”。
他是一个理智、严谨、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智者,能谋善断、明察秋毫,深得人心,更表现出了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风云人物。
三、周总理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杰出革命家和政治家、以及中国历史上知名的外交家。
他不仅是一个具备高超智慧和政治远见的领袖,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受尊敬和信任的人物之一。
周总理的形象描述为端庄大气、语言温和、礼仪周全、谦虚谨慎、老成持重、随和幽默。
他深刻理解人民,对国家、民族事业无私奉献,承担重大的历史责任,奠定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坚实基础,成为民族英雄和精神领袖。
四、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是极为特殊的一个人物形象,被冠以“女中豪杰”的美称。
虽然她曾经掀起过一些争议,但她的形象却从未被淡忘。
武则天妩媚、机敏、聪颖、智慧,她化解各种纷争、用心处理政务、使唐朝得以长治久安。
_庄子_中的孔子形象及其意义
2010年10月第22卷第5期安康学院学报Journal of Ankang UniversityOct.2010Vol.22№5鲁迅先生在《汉文史纲要》中称赞庄子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1]笔者认为,这与书中塑造出来的一系列庞杂而奇特的形象分不开。
儒道两家思想基本理念不同,但有趣的是,以儒家圣贤著称的孔子却成为道家经典代表作之一《庄子》中出现频率最高,最活跃的人物形象。
全书33篇中共有21篇约50个章节提及孔子。
其中,内、外、杂篇中分别占4篇、9篇、8篇。
对于《庄子》一书中出现的孔子形象,历来众说纷纭。
有直言不讳说庄子是讥讽孔子的,如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说“诋訾孔子之徒”是为“明老子之术”[2];也有学者认为庄子实际上是极其推崇与尊重孔子的,如郭象、成玄英等;苏轼在《庄子祠堂记》中更是明确表示,“余以为庄子盖助孔子者,要不可以为法耳。
”在苏轼看来,庄子对孔子是“阳挤而阴助之”[3]。
不管以怎样一种心态看《庄子》中的孔子,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孔子在《庄子》中的形象是复杂不一的,甚至在同一篇中性格形象也截然不同。
一、《庄子》中孔子形象的三种形态总的说来,在《庄子》中孔子的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违背大道,仅有虚伪的仁义道德,屡遭抨击的儒家孔子。
孔子的整个思想核心是“仁义”。
这点在《庄子》中也体现得十分鲜明,只不过作者对孔子所恪守的“仁义”完全持一种批判的态度。
如在《齐物论》中,庄子借长梧子之口批评孔子说,“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①,认为他不懂妙道之行。
在《德充符》中叔山无趾对孔子说,“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挖苦他蔽于形而不知德,以至于“天刑之,安可解”,不免要受到上天的惩罚。
在《天道》里,老聃严厉批评孔子扰乱人性,说他是“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
《盗跖》篇中的孔子更是狼狈不堪,被柳下跖痛快淋漓地斥责为“以利祸其真,而强反其性情”。
孔子形象
摘要《论语》是孔子言行的可靠记录,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论语》来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
首先,孔子具有作为知识分子的形象。
他是一个博学多才、有思想见解、坚持自己理想并为之奋斗的知识分子。
他渴望国家统一,天下安定,所以他提倡宗法、礼乐制度,恢复社会等级秩序,并在现实中艰苦实践;他反对诸侯争霸战争,提倡休养生息,提倡读书人入仕做官,造福百姓。
其次,孔子具有作为师者的形象。
他是一个严于律己、推行教化、以传播祖先优秀文化传统为己任的师者。
他本人有着严于律己的人生哲学。
他自己刻苦好学,并且学为所用;他遵守世俗礼法,以身作则,堪称楷模,为人称颂,更值得学习。
他推行教化,普度众生,并以此为目的进行广泛的社会实践。
最后,孔子具有君子的形象。
孔子是一个体道悟道、追求内心解放、天人合一、带领大众走上觉悟之路的君子。
孔子倡导和树立“修身心,济俗世”的理念。
在战乱不断与礼崩乐坏的时代里,他仍然不对追求内心觉悟,希望通过思想理论的创立与形成,为社会人生找到一条出路。
他树立“君子”理想,力图使所有觉悟之人走向人生正途。
因此,他身体力行,亲身体悟大道,并且,他提倡仁爱思想及其作用。
关键词:教育理念、仁爱思想、体悟大道、君子理想Abstract一、孔子的知识分子形象的表现在《论语》中,孔子是一个担忧天下安危、体谅百姓的一名士人的形象。
他提出了很多安定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思想。
这在现在仍然有巨大积极作用。
(一)维护国家统一、天下安定1、提倡宗法、礼乐制度,恢复社会等级秩序在《论语》中,孔子之所以具有知识分子即当时士人形象,是因为他怀有维护国家统一、天下安定思想。
他提倡恢复宗法、礼乐等制度使社会重新恢复以周天子为最高统治权威的统治秩序,从而进一步巩固国家的统一。
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通过这些制度的维护,使以血缘为关系的政治统治得到加强和巩固。
孔子作为当时士人阶层的代表,他表达了对但是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担忧。
这在《论语》中有充分体现。
孔子不满三桓专权,各诸侯蔑视王权,僭越礼制就是其上述思想的侧面反映。
对孔子体型的描述
对孔子体型的描述
孔子被描述为身材高大魁梧,身高约1.9米,被称为“长人”。
他的体型强壮,肌肉发达,腰围也很粗壮。
此外,孔子的相貌也被描述为异于常人,具有一些特殊的外貌特征,例如“骈齿”、“海口”、“方脸”、“面如蒙倛”等等。
这些特征表明孔子并不是一个五官端正的美男子,而是天生异相的人。
在古代文献中也有一些关于孔子体型的描述,例如《史记》中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同时,《论语》中也有对孔子形象的描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这说明孔子具有温和、严肃、端庄的形象。
然而,由于历史上的记载和描述并不完全准确,因此很难确定历史上真实的孔子体型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孔子的体型高大魁梧,具有强壮的体格和肌肉,并且天生异相,这些特征在当时的春秋时期是比较罕见的。
我心目中的孔子(5篇)
我心目中的孔子(5篇)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篇1孔子,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字,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宏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大家都知道孔子有“七露”,眼露、鼻露、耳露、齿露,虽然不那么英俊,但这丝毫不影响孔子在我心中的地位。
我心目中的孔子是一个宏大的圣人。
通过《论语》的记载,可以看到一个真实鲜活的孔子,看到他的豁达、幽默、主动、率性、无私,看到一个真性情的不朽的孔子。
孔子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学,可谓是真正的桃李满天下。
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上,孔子主见“以德为教”。
他认为德治具有感化力,可以影响人们的心灵,人才必需经过教育培育。
他最早商量了人性问题,认为人的天赋素养是相像的,独特差异是后天造成的。
所以主见“有教无类”。
这是一个故事:子路曾经问孔子:“听说一个主见很好,是不是应当立刻实行?”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阅历、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当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立刻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样问过孔子:“听说一个主见很好,是不是应当立刻实行呢?”孔子却答道:“当然应当立刻实行。
”公西华观察同样问题而答复不同,想不通,便去问孔子,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舞他英勇;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嘱咐他慎重。
”这就给我们现今的教育工一个很好的启迪。
孔子特别重视学习,他与弟子探讨最多的便是学习。
他教育弟子要勤奋学习,说好学是到达仁德的必经之路。
看看孔子的好学是怎样的。
子曰:“君子食物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可以看出孔子对学习是多么重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了时常温习,不也欢乐吗?把学习当成人生的欢乐,孔子不但好学,而且到达了乐学、善学的境界。
特殊是孔子觉得自己学识不够渊博,拜老子为师,认为“学无止境”。
这就是孔子,穿越几千年的时间河流,我们可以看到他一生的风尘仆仆,出身卑贱,而后自强不息。
开中国私学教育之先河,诲人不倦。
一个我们教育者心中的先师。
给我们留下了万世的文化,也造就了泱泱中华‘文明礼仪之邦“的盛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五种形象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有五种形象:第一种形象“圣化”。
一介布衣的孔子被初步塑造成圣人,中间大概经历了四五百年的过程。
吴国大夫曾向孔门弟子子贡发问:你老师莫非是圣人吗?为什么如此多才多艺呢?子贡回答道:上天赋予他做圣人的资质,所以他又多才多艺。
这里子贡把孔子赞美成“天纵之将圣”,首次把孔子的形象定位成天赋“圣人”。
一百多年后,孟子对孔子作了高度评价,指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意思是说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
孟子认为“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孔子“皆不为也”(《孟子·公孙丑上》)。
古代圣人有许多不同的侧面,而在孟子看来,孔子身上凝聚了圣人的各方面的优点,是古代圣人的“集大成”者。
在孔子被“圣化”的过程中,大史学家司马迁推波助澜,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他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这是说自帝王至学者,如果要探讨以六经为核心的知识学问,皆以孔子的观点作为是非标准。
援此而论,司马迁就认定孔子是最伟大的圣人(至圣)了。
第二种形象“矮化”。
“矮化”孔子可以说是自老子开始。
孔子当年西行,向老子问礼。
老子认为周礼的创始人周公早已死了,要复周礼必须要估量时代潮流是否允许。
老子告诫说:“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史记·老子列传》)这说明孔子身上有两大不足:趾高气扬的神态(骄气、态色),过多的欲望与理想(多欲、淫志)。
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矮化”之能事。
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或策反孔子的学生:与其追随“避人之士”(指孔子),不如跟随避世之士(指隐士);或暗示孔子应改弦易辙,“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也”。
《庄子·德充符》塑造了一个肢体残缺名叫“叔山无趾”的人物,向孔子求教并进而论道,最后使得孔子甘拜下风,自惭形秽。
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实际上《庄子》一书中还有许多“矮化”孔子的故事。
道家“矮化”孔子在历史上是有传统的。
《列子·汤问》编造了一个故事:孔子东游,看见两个小孩在辩论早晨的太阳和中午的太阳哪个离我们近?双方从形状、温度出发各执一词,究竟谁对谁错,“‘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也?’”实际上这个问题有相当的难度,两千多年后天文学家经过精密的计算后才能得出答案。
但孔子不是圣人吗?按照宋儒朱熹的说法:“圣贤无所不通,无所不能,哪个事理会不得?”但是无所不知的圣人对小孩的疑问也不能回答,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巧妙的讽刺。
第三种形象“正统化”。
自从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来,孔子的形象就逐渐趋于正统化。
董仲舒声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原先对孔子的形象无论是“圣化”还是“矮化”,都是一种民间行为。
现在董仲舒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把孔子思想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来强行统一天下人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国家的意识形态。
董仲舒极力推崇孔子所作的《春秋》一书,认为“《春秋》之道,大得之则王,小得之则霸”。
《春秋》一书具有“大一统”的观点,追求“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包含了国家政治版图与意识形态的双重统一。
因此,统治者掌握了《春秋》一书的思想本质,就可以称王天下,至少也可以称霸天下。
稍后,刘向《说苑·建本》指出:“有国家者,不可以不学《春秋》。
生而尊者骄,生而富者傲,生而富贵又无鉴而自得者鲜矣。
《春秋》,国之鉴也。
”明确指出《春秋》是统治者必修的教科书。
这样看来,孔子到了汉代,在国家政治思想领域已树立了合法正统的形象:他的著作《春秋》是治理天下的一面镜子,孔子本人则是王者之师。
第四种形象是“神化”。
孔子在汉代除了被官方及御用学者董仲舒等人独尊而“正统化”之外,还受到另一批公羊学派儒生的高度“神化”。
在《春秋纬·演孔图》、《孝经援神契》等书中,从孔子的出生、相貌至行为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精心编造的“神化”:1、孔子并非是俗人凡胎,他诞生于人神交合之中。
孔子父母“祷尼丘山,感黑龙之精,以生仲尼”。
2、孔子生有异相殊表:“孔子长十尺,海口,尼首,方面,月角日准,河目龙颡,斗唇昌颜”,“手垂过膝,耳垂珠庭,眉十二采,目六十四理,立如凤峙,坐如蹲龙”。
3、孔子作为奉天承运的“素王”,编撰《春秋》、《孝经》,为后世制定了治理天下的大法,带领七十二位弟子朝拜北斗星,这时天空“白雾摩地,赤虹自上而下化为黄玉,长三尺,上有刻文,孔子跪受而读之,曰:宝文出,刘季握,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
”孔子在此预言刘邦将取代秦王朝而登上帝位。
从一定意义上说,“神化”是对“正统化”的加码,是为了树立孔子更大的权威,把孔子从人性世界的典范提升到神性世界的救世主。
《古微书》卷二十五中的一则神话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鲁国有个人出海而迷失方向,后来在海上遇到孔子。
孔子给他一条手杖,“令闭目乘之归”。
此人像哈利·波特似地骑在手杖上飞回鲁国,并向鲁王转告孔子的告诫:不久有外敌入侵,应趁早高筑城墙。
后来齐国军队兵临城下,但无功而返。
第五种形象是“僵化”。
经过一千多年的流传,孔子的形象到了宋代就渐渐被理学家所“僵化”。
从思想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僵化”是“正统化”难以避免的逻辑结果。
首先,宋代皇帝进一步制造了尊孔的社会氛围,宋太祖赵匡胤多次去国子监主持盛大的祭孔仪式,宋真宗赵恒亲自去曲阜祭孔,追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
有了统治者政治上的大力倡导,理学家就努力把孔子改造成只知维护天理、极力遏止人欲的“僵化”形象。
朱熹说:“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孔子之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春秋时期的孔子思想丰富多彩,何尝“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呢?孔子曾经提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提倡“君子不器”,意即人们应该具有多方面的才能,鼓励人们搞些下棋、射箭有益身心的活动,甚至还赞赏这样的生活态度:暮春三月,穿着春装,集合几位友人去郊外休闲,在河中游游泳,在高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吟唱着诗歌归来。
然而理学家舍此不论,一定要把孔子“僵化”成一个干巴巴只会以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清代大学者戴震对于理学家的观点严加抨击:“其所谓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应该说,孔子这种被“僵化”的形象对于后世起到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近代以来,孔子思想受到攻击,孔子形象受到“丑化”,皆与此不无关系。
孔子在西方历史上有三种形象几百年来,由于观察者的角度不同,孔子在西方历史上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形象。
第一种形象是“哲人”。
第二种形象是“智者”。
第三种形象是“完人”。
孔子思想大概从16世纪开始主要是通过西方传教士传播到西方的。
几百年来,由于观察者的角度不同,孔子在西方历史上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形象。
第一种形象“哲人”。
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传教史》中说:“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是孔子。
他所说的和他的生活态度,绝不逊于我们古代的哲学家;许多西方哲学家无法与他相提并论。
故此,他所说的或所写的,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奉为金科玉律;直到现在,所有的帝王都尊敬孔子,并感激他留下的遗产。
”“虽然不能说在中国哲学家就是国王,但可以说国王是受哲学家牵制的。
”利玛窦来到中国,看到读书人穿的是儒服,念的是四书五经,讨论的是孔孟之道,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也信奉儒家学说并以之治理天下。
这样耳濡目染之下,他向西方传达的结论就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是孔子。
”这一切就显得顺理成章。
第二种形象“智者”。
德国黑格尔虽然说过“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构成中国人教育、文化和实践活动的基础”,但认为“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不能算是哲学家。
黑格尔的理由如下:1、孔子只注重常识道德,或者说是“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教训”。
2、孔子不懂思辨哲学。
因此,“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
”黑格尔本人不懂中文,他对孔子思想的了解只是限于传教士的译本,他所能接触到的是脱离具体语境缺乏鸢飞鱼跃活泼生动生命力的若干条孔子语录,他无法把握孔子思想的全貌,因此他对孔子的评价自然不高。
黑格尔是欧洲中心主义者,轻视东方文化,他甚至不无偏见地认为汉语不宜思辨,对此谬论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曾严加驳斥。
第三种形象“完人”。
18世纪法国一批学者高度赞赏孔子,几乎认定孔子是个完人。
伏尔泰认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言基督未曾说过。
基督不过禁人行恶,孔子是劝人为善。
他尤其赞美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格言,以为“西方民族,无论如何格言,如何教理,无可与此纯粹道德相比拟者。
孔子常说仁义,若使人们实行此种道德,地上就不会有什么战争了。
”伏尔泰在自己的礼拜堂中挂了孔子的画像,朝夕礼拜。
法郎士·魁奈是法国重农学派的创造者,马克思称之为“现代经济学始祖”,又说他“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
1758年,魁奈发表《经济表》一书,他的弟子声称:“有史以来只有三大发明,第一为信件之发明,第二为货币之发明,第三为前二者之结果的《经济表》之发明。
”而《经济表》一书的结构模仿儒家《易经》六十四卦。
因此,人称魁奈是“欧洲的孔子”。
这一派对于孔子作了高度的评价:“孔子立教的目的在于恢复人类天性,不再为愚昧和情欲所蒙蔽,……应以理性为标准;凡是不合理性的,叫他们勿动,勿思,勿言。
宗教道德优美到这个地步,真是无以复加了。
但是还有一事要我们去做,就是把这种道德教训普行于世界。
”魁奈本人认为希腊哲学不如中国,一部《论语》即可以打倒希腊七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