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之写作视角
《祝福》的叙事技巧
《祝福》的叙事技巧《祝福》是中国作家鲁迅的短篇小说之一,其叙事技巧独特,让人难以忘怀。
以下将从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和视角选择等方面分析《祝福》的叙事技巧。
首先,笔者要强调《祝福》情节的合理安排,使得整个故事线紧凑而又生动。
鲁迅通过以“衰老”的老人为开头,揭示了封建社会传统伦理的消亡和社会风俗的崩溃,通过描写主人公邱冠儿与外孙李娟的爱情,展现了现代人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渴望。
整个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每一个情节都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使得整个故事紧凑而又富有张力。
其次,鲁迅通过精心塑造的人物使《祝福》更有叙事吸引力。
主人公邱冠儿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他追求自由、向往幸福,同时又在现实中感到束缚和无奈。
而李娟则是一个具有传统女性形象的角色,她传达出对婚姻和家庭的渴望和忠诚。
鲁迅通过对这两个角色的刻画,使得他们成为人物形象,表达出对传统婚姻制度的反思和追求。
此外,《祝福》采用了多角度的叙述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主题。
小说中使用了第一人称叙事和第三人称叙事的相互转换,通过邱冠儿的“我”的视角,使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追求幸福与自由的挣扎。
而通过第三人称的叙事,读者又可以客观地看待整个故事,对邱冠儿和其他人物的行为进行评判,从而更好地明白小说隐含的寓意。
此外,《祝福》还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使得小说更加丰富多彩。
鲁迅通过街头巷尾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封建社会风俗的破碎和人民生活的困苦。
例如,邱冠儿戴着新买的帽子面对街坊们的嘲笑和瞧不起,象征着知识分子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奈和孤立。
这些象征主义的描写使得整个小说更具有压抑、沉重的氛围,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总之,《祝福》的叙事技巧多样而精妙。
通过情节的合理安排、人物的刻画、视角的选择和象征主义的运用,鲁迅成功地展现了封建社会传统伦理的崩溃和现代人的追求。
这种叙事方式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引发了读者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与反思。
正因如此,《祝福》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影响深远。
从小说叙事学的角度探析《祝福》的教学视点与方法 《祝福》叙述视角
从小说叙事学的角度探析《祝福》的教学视点与方法《祝福》叙述视角在教学中,小说作品经常被用来分析和讨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和叙事技巧。
以小说叙事学的角度审视《祝福》这部作品,可以帮助教师挖掘作品中的教育价值和教学方法。
《祝福》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该小说以大背景下个人的激情和内心挣扎为主线,通过主人公周楚楚的视角,展现了民主与封闭的对抗和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思考。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技巧和对人性的细腻描绘,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触动。
在阐述《祝福》的叙述视角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第一人称叙述《祝福》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方式,通过周楚楚的视角,让读者能够密切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体验。
这种叙述方式能够使读者更好地与主人公产生共鸣,并且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周楚楚的叙述手法,以及这种叙述方式对读者产生的影响。
2. 多角度叙述除了周楚楚的视角,小说中还穿插了其他人物的叙述,如白萍、舍亲、村长等。
这种多角度的叙述方式使得读者能够全面了解故事中各个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让学生分析不同人物的叙述视角,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人物关系和故事发展,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现实与理想的对比《祝福》通过外在社会的变化和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展示了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对比和冲突。
这种对比使得小说更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意义。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现实与理想的对比,并讨论不同人物对此的态度和选择。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现实社会中的价值观念和选择问题。
4. 语言和句式运用钱钟书的文笔独特,将小说的叙述推向了高峰。
通过对小说中语言和句式运用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并模仿小说中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以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艺术欣赏力。
总之,以小说叙事学的角度审视《祝福》这部作品,可以帮助教师挖掘作品的教育价值和教学方法。
祝福的叙事分析
简析《祝福》的叙事技巧《祝福》作为鲁迅小说的一篇经典之作,小说通过归乡者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写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及无聊看客的麻木心态,反映了普遍存在于接受启蒙思想教育的知识分子身上的局限性。
叙事自然亲切,使人感受真实而令人信服,充满魅力,激起读者探究的兴趣。
在这篇小说里,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方法,容易给读者造成真实之感。
小说还讲述了以柳妈为首的鲁镇人对祥林嫂一生悲惨命运的哄笑奚落,揭示了当时普遍存在于下层劳动人民身上的麻木不仁,将无聊看客的心灵麻木暴露得淋漓尽致,写出了愚弱的国民的精神萎靡,指出了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祝福》作为一篇短篇小说精品,鲁迅以第一人称的写作方法,人物性格的生动塑造,紧扣“还乡”主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诱惑读者在小说所叙述的空间与时间中徘徊思索。
在《祝福》中,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从一个归乡者的角度叙写了“我”在鲁镇的所见所闻所感,使读者感到亲切真实,更易于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但是,文中的“我”又决不能简单地认为等同于鲁迅,只是故事的叙述者,但细读起来,又带有鲁迅的影子,所以,这种写法,给读者造成了恍惚之感,在似与非似之间激发读者去探究人物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小说采用自知旁知的叙事方法叙写故事,以归乡者的视角叙写故事,写出了归乡者与故乡人的隔阂,使作品不仅充满了哀婉悲凉的色彩,而且出现了反常化的艺术效果。
同时,又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自知视角叙写主人公“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以观看者的角度叙写祥林嫂的悲剧故事,使小说结构自然严谨,叙事的语气亲切真挚,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介绍“我”在鲁镇的见闻中间插叙了祥林嫂一生的悲惨命运,她的丈夫死后逃出来到鲁四老爷家当帮工,她勤劳能干,可婆婆为了给她的小叔子娶老婆,硬是将她绑着卖给了贺老六,不幸男人病死,儿子被狼咬死的沉痛彻底地催垮了她,无奈之下她只得再次来到鲁镇当佣工,可是作为寡妇,祭祀时不能碰祭品,庙祝说死后到阴司还要被分尸,都从精神上折磨着她,最终在祝福之夜不幸地离开了这个人世。
现代叙事学视角下的《祝福》
现代叙事学视角下的《祝福》作者:陆春芳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3年第10期【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从现代叙事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小说的叙事时间、叙事结构和叙事者的视角角度的特点来揭示小说《祝福》主题的深刻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祝福叙事时间叙事结构叙事者《祝福》以祥林嫂艺术形象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本文试从《祝福》的叙事时间、叙事结构以及叙事者的视角对其进行浅显的分析。
1.《祝福》的叙事时间完整的“小说故事”,就是指被一定的时间延续着、里面的人物之间具有各种因果关系的、被叙述人有意进行强调或弱化处理过的事件。
“时间延续”使“故事”有了一定的容量,“因果关系”使这些容量蕴含了迷人的张力,而“强调或弱化处理”则是让这些容量和张力以一种极具技巧性的形式展开。
“时间”成了小说故事的第一构成要素。
无数的小说叙述着无数的故事,所有小说故事都在“时间”里演绎。
柏格森的“心理时间”学说告诉我们,小说语境中的时间绝大部分都是人物的主观时间,它基本属于心理学范畴,反映的是小说人物对客观时间的主观感受。
因此,小说中的时间是一种“伪时间”。
《祝福》对心理时间的把握可谓炉火纯青。
文章写了“我”回鲁镇三天的事,但是在这三天中却展现了祥林嫂的一生。
传统小说的叙事时间受故事的局限,奉行的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原则,总体上按照物理时间来安排结构和情节,心理化的程度比较小。
而鲁迅小说突破了故事的束缚,以表现人物的心理、情绪为中心,在时间的安排上也相应符合了心理的需要,这一点在时距上有较强的反映。
热奈特将时距分为四种:省略(故事时间无限长于叙事时间)、概要(故事时间长于叙事时间)、场景(故事时间等于叙事时间)及停顿(故事时间短于叙事时间)。
概要在传统小说中并不少见,但鲁迅却将概要和心理表现融合起来。
《祝福》中:“一见面是寒暄……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就是运用概要迅速地把事件叙述了出来。
鲁迅《祝福》的叙事结构及叙述语言艺术
鲁迅《祝福》的叙事结构及叙述语言艺术导语:《祝福》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代表之一,在这一作品里,鲁迅应用了独特的叙事结构与叙述语言为读者深刻的展示了当时农村的真实面貌。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鲁迅《祝福》的叙事结构及叙述语言艺术,欢迎大家阅读!叙事结构是一部小说布局的纲领,叙事结构的形式对于小说情节的思想主题与展开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祝福》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代表之一,在这一作品里,鲁迅应用了独特的叙事结构与叙述语言为读者深刻的展示了当时农村的真实面貌,下面就针对《祝福》的叙事结构与叙述语言艺术进行深刻的分析。
一、“归乡”模式的应用“归乡”模式是鲁迅作品中最为常用的一个叙事模式,在《祝福》中,以主人公回到鲁镇的角度来描写小说的主体时间。
在文章的开篇中,写到了“我”回到了鲁镇,这次回来并非是为了《故乡》中提到的“寻梦”,而是“早已决计要走”,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故乡对于“我”而言,是如此的陌生,“我”无法融入其中。
在鲁四老爷的眼神里,“我”看得到了自己的不合时宜,因此,不会在这里久留,在决心要走的时候,却意外的遇到了祥林嫂。
在接下来,作品通过两条主线来为读者呈现出旧社会的农村,一方面,祥林嫂的发问激起了“我”精神世界的波澜,另一方面,文章通过“我”旧时的回忆串联起了祥林嫂的一生。
最后,“我”开始对祥林嫂的一生进行回顾,虽然文章的主线是以顺序的模式来进行展开,但是却穿插了倒叙的模式,这并不会影响文章的主体,反而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对比,为读者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第一人称叙述方式的应用在《祝福》中,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模式,一直以来,鲁迅小说与传统小说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叙述方式的区别,他的小说主要使用的限制性的叙述,从而将叙述人与作者明显的剥离。
在这种叙述模式中,叙述者为小说中的“我”,“我”并不是与故事脱离的作者,而是实实在在经历这些事物的人。
《祝福》中的“我”实质上是一个旁观者,从始到终,“我”都没有对事件进行判断和评价,不带任何的感情色彩,“我”对于事情的.叙述就是事实的本体,这不仅仅是叙事内容的客观需求,也是对小说创作史上叙事方法的拓展。
一篇《祝福》讲透小说阅读六大命题角度
常见提问方式:
常用答题模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
(人物+事件)
1、抓结构,按主要事件的发展顺序梳理。(例子:《祝福》)
情节概括方法
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
祝福景象祥林嫂凄然死去祥林嫂初到鲁镇祥林嫂被迫改嫁祥林嫂再到鲁镇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二、小说的常见命题要点 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情节、人物、环境、主题。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把握故事情节 2.揣摩人物形象 3.注意环境描写 4.理解小说标题 5.概括探究主题
命题角度一 情节
①概括情节②赏析情节手法③分析情节作用
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
(1)文中写了xx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xx内容对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3)某处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小说××段写了××内容,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设问方式:
课堂练习
《到梨花屯去》(2019全国卷Ⅲ)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参考:(1)(情节上,)首尾两度写到沉默,起前后呼应的作用,并引发读者深思;(2)(主题上,)首尾两度写到沉默,突出(或深化、升华)了小说呼吁改革的时代主题。
2、抓时空,按场所、时间的转换进行梳理。 小说的故事,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发生的,不同的场所或时间会有不同的情节。抓住场所或时间的变化,也可概括出情节。如《祝福》
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
祝福景象祥林嫂凄然死去祥林嫂初到鲁镇祥林嫂被迫改嫁祥林,按线索串联的人事梳理 线索贯串小说的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还可以是事件、空间。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
浅谈鲁迅在《祝福》中叙事方法的运用
浅谈鲁迅在《祝福》中叙事方法的运用《祝福》一文以“我”叙述性的回忆方式描写了祥林嫂从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当丫头到被迫改嫁给贺老六,再到死去的一生。
本文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鲁迅在短篇小说中广泛地使用了白描和意识流的手法,在这篇小说里鲁迅巧妙地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其中,不但让读者更加明晰地了解到小说的主题,而且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但祥林嫂一直处于与时代、社会严重脱节的状态,以至于她的悲剧不能引起鲁迅等有识之士的同情,对于旧社会人们的愚昧麻木不仁,反映出鲁迅对整个封建社会制度的憎恨。
文章多次运用了反复手法。
如开头写闰土的形象是:“只看见一个极高大的黑影,须眉毕见,走到跟前,将腰一沉,扑通一声,倒在水里。
”到结尾写祥林嫂的命运又写道:“这时我看见她的脸,才知道先前我所看见的不过是她的面影,依稀的`还有些儿模糊,猛一看,可不就是一个黑瘦的人影么!”以上两段内容,运用的都是第三人称叙事的反复手法,每次变化视角,作者对人物的同情与关注就更加鲜明突出。
首先是这篇小说以“我”的叙事角度切入叙述的全过程,也就是用“我”眼中看到的故事的经过来叙述的。
但由于“我”的身份以及叙事角度的限制,对于“我”看到的并不是那么全面,有许多真相是“我”并没有看到的,只有依靠别人告诉“我”。
例如祥林嫂因受不住严刑拷打最终屈服并说出真相;把一个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少女逼到要改嫁的境地,她所承受的痛苦有谁能体会得到;被婆婆驱赶,被丈夫嫌弃,被自己儿子嘲笑甚至还遭到了神灵的惩罚,这些都是“我”没有看到的。
因此,文章开头的“我”叙事角度,既满足了人物和事件的需要,又揭示出小说的主题,同时通过对话补充交代了人物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凸显了人物形象。
其次就是运用插叙手法。
插叙部分是叙述中的插曲,它对人物的描绘和事件的发展起着补充衬托作用。
如当祥林嫂初到鲁镇时,“我”并没有多关心她的生活现状,但是因为发生了祝福的事情,才对她刮目相看,此时插叙“我”拜访鲁四老爷的经过,便丰富了“我”的感性认识。
鲁 迅小说《祝福》赏析
鲁迅小说《祝福》赏析《祝福》是鲁迅先生的经典小说之一,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现了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揭示了封建礼教的残酷和黑暗。
小说开篇便营造了一种压抑而沉闷的氛围。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然而,这种新年的气象对于祥林嫂来说,却毫无喜悦可言。
她在这个世界上孤独地挣扎着,承受着无尽的苦难。
祥林嫂是小说的核心人物,她是一个勤劳、善良、朴实的农村妇女。
然而,命运却对她极其不公。
她先是经历了丈夫的早逝,被迫改嫁,后来第二任丈夫也离世,儿子阿毛又被狼叼走,这一系列的打击让她的精神几近崩溃。
但更残酷的是,周围人的冷漠和歧视,以及封建礼教的束缚,让她无处可逃。
鲁迅先生通过对祥林嫂外貌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她命运的悲惨变化。
初到鲁镇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此时的祥林嫂虽然遭遇了不幸,但仍有一丝生气。
然而,当她再次回到鲁镇时,“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此时的她已经被生活折磨得不成样子,精神也极度萎靡。
在小说中,祥林嫂不断地向人们讲述着自己的遭遇,“我真傻,真的……”她希望能得到一些同情和安慰,然而得到的却是人们的厌烦和嘲笑。
鲁镇的人们,那些看似正常的普通人,在面对祥林嫂的苦难时,表现出的是冷漠和麻木。
他们把祥林嫂的痛苦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对她进行指责和嘲讽。
这种人性的冷漠,让人感到心寒。
封建礼教对祥林嫂的迫害更是深入骨髓。
她改嫁被认为是不贞不洁,她的遭遇被视为不祥之兆。
在祭祀这样的重要场合,她被剥夺了参与的权利,因为她“不干净”。
这种礼教的束缚,不仅在身体上限制了她,更在精神上摧毁了她。
小说中的“我”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角色。
“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对祥林嫂的遭遇表示同情,但却无力改变什么。
祝福叙述视角探究
我——《祝福》叙述视角探究【教学目标】明确小说的叙述视角,探究小说叙述者身份的意义,理解第一人叙述视角的作用。
学习分析小说叙事视角的方法。
学习鲁迅先生的自觉自省,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探究小说中叙述者身份的意义,理解第一人叙述视角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鲁迅先生的祝福有两个故事,一个是祥林嫂的故事,一个是我的故事。
前面的课我们研究了祥林嫂的故事,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开始研究我的故事。
二、自主质疑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每个同学提一个关于叙述者我的问题,好,请同学们自己看书。
谁先来,示意一下就可以。
为什么有魂灵又说说不清?无论如何明天要走,什么原因?鲁四老爷是讲理学的,读过书的,祥林嫂为什么来问我?我懒散舒适?搪塞祥林嫂,疑虑是什么?很多不安,我为什么要惴惴不安三、设置话题这只是部分同学的问题,我们今天的课就建立在大家的问题上。
小说都是虚构的,小说以叙述来塑造人物、创造世界。
有一个问题需要探索,作者选择谁来叙述,什么时候叙述,从什么角度来讲,又隐藏了什么。
那今天我们就以为什么要以我为叙述者来作为我们的中心话题。
(我也是一个人物形象而不是鲁迅本人。
我是祥林嫂悲剧的旁观者、见证者。
)板书这个问题比较大,我们将它拆分成两个问题。
1、不以我为叙述者行不行?2、以我为叙述者有什么好处四、合作探究(一)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以小说中的其他人物来做叙述者怎么样?请大家用人物替代法来试一试。
预设:A鲁四老爷与祥林嫂是主人与奴仆的关系,不能客观叙述,带有感情色彩文中有三次皱眉,两次“可恶”“然而”,他迂腐保守顽固,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维护封建制度和礼教,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对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默许的。
以他为叙述者不能揭示祥林嫂悲剧根源。
相应文本依据:1-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大骂其新党。
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2-只见一堆……《四书衬》20四叔皱了皱眉37-四书一知道,就皱一皱眉46-可恶,然而49-可恶52-然而71-四叔虽然照例皱过眉……暗暗地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不干不净如果以鲁四老爷为叙述者的话,在祥林嫂婆婆抢她之前,是安分耐劳的人呢,是做稳了奴隶的人,之后鲁四老爷有过一句话,“可见是一个谬种”。
高中语文:鲁迅《祝福》的叙事结构
鲁迅《祝福》的叙事结构作为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创者与奠基人,鲁迅对小说结构艺术的开掘自有其叙事学上的价值。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代表之一《祝福》这一作品里,鲁迅应用了独特的叙事结构与叙述语言为读者深刻的展示了当时农村的真实面貌,下面就针对《祝福》的叙事结构与叙述语言艺术进行深刻的分析。
一、“归乡”模式的应用“归乡”模式是鲁迅作品中最为常用的一个叙事模式,在《祝福》中,以主人公回到鲁镇的角度来描写小说的主体时间。
在文章的开篇中,写到了“我”回到了鲁镇,这次回来并非是为了《故乡》中提到的“寻梦”,而是“早已决计要走”,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故乡对于“我”而言,是如此的陌生,“我”无法融入其中。
在鲁四老爷的眼神里,“我”看得到了自己的不合时宜,因此,不会在这里久留,在决心要走的时候,却意外的遇到了祥林嫂。
在接下来,作品通过两条主线来为读者呈现出旧社会的农村,一方面,祥林嫂的发问激起了“我”精神世界的波澜,另一方面,文章通过“我”旧时的回忆串联起了祥林嫂的一生。
最后,“我”开始对祥林嫂的一生进行回顾,虽然文章的主线是以顺序的模式来进行展开,但是却穿插了倒叙的模式,这并不会影响文章的主体,反而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对比,为读者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第一人称叙述方式的应用在《祝福》中,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模式,一直以来,鲁迅小说与传统小说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叙述方式的区别,他的小说主要使用的限制性的叙述,从而将叙述人与作者明显的剥离。
在这种叙述模式中,叙述者为小说中的“我”,“我”并不是与故事脱离的作者,而是实实在在经历这些事物的人。
《祝福》中的“我”实质上是一个旁观者,从始到终,“我”都没有对事件进行判断和评价,不带任何的感情色彩,“我”对于事情的叙述就是事实的本体,这不仅仅是叙事内容的客观需求,也是对小说创作史上叙事方法的拓展。
三、多语叙事模式的应用在《祝福》中,大量应用了多语叙事的模式,将每一个故事线索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故事主线的描述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这就有效的增加了事件呈现的多面性与立体感。
祝福的叙事分析
简析《祝福》的叙事技巧《祝福》作为鲁迅小说的一篇经典之作,小说通过归乡者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写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及无聊看客的麻木心态,反映了普遍存在于接受启蒙思想教育的知识分子身上的局限性。
叙事自然亲切,使人感受真实而令人信服,充满魅力,激起读者探究的兴趣。
在这篇小说里,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方法,容易给读者造成真实之感。
小说还讲述了以柳妈为首的鲁镇人对祥林嫂一生悲惨命运的哄笑奚落,揭示了当时普遍存在于下层劳动人民身上的麻木不仁,将无聊看客的心灵麻木暴露得淋漓尽致,写出了愚弱的国民的精神萎靡,指出了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祝福》作为一篇短篇小说精品,鲁迅以第一人称的写作方法,人物性格的生动塑造,紧扣“还乡”主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诱惑读者在小说所叙述的空间与时间中徘徊思索。
在《祝福》中,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从一个归乡者的角度叙写了“我”在鲁镇的所见所闻所感,使读者感到亲切真实,更易于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但是,文中的“我”又决不能简单地认为等同于鲁迅,只是故事的叙述者,但细读起来,又带有鲁迅的影子,所以,这种写法,给读者造成了恍惚之感,在似与非似之间激发读者去探究人物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小说采用自知旁知的叙事方法叙写故事,以归乡者的视角叙写故事,写出了归乡者与故乡人的隔阂,使作品不仅充满了哀婉悲凉的色彩,而且出现了反常化的艺术效果。
同时,又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自知视角叙写主人公“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以观看者的角度叙写祥林嫂的悲剧故事,使小说结构自然严谨,叙事的语气亲切真挚,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介绍“我”在鲁镇的见闻中间插叙了祥林嫂一生的悲惨命运,她的丈夫死后逃出来到鲁四老爷家当帮工,她勤劳能干,可婆婆为了给她的小叔子娶老婆,硬是将她绑着卖给了贺老六,不幸男人病死,儿子被狼咬死的沉痛彻底地催垮了她,无奈之下她只得再次来到鲁镇当佣工,可是作为寡妇,祭祀时不能碰祭品,庙祝说死后到阴司还要被分尸,都从精神上折磨着她,最终在祝福之夜不幸地离开了这个人世。
《祝福》写作技巧分析
《祝福》写作技巧分析作为鲁迅先生小说代表作之一,《祝福》是一篇交替采用多种叙述方式的经典作品。
在这篇小说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并驾齐驱,倒叙方式与顺叙方式交相辉映,补叙与插叙作为补充性叙述手段,对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式展现祥林嫂的故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小说综合采用了多种叙述技巧,不仅多角度、多侧面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小说在情节发展上摇曳多姿,给读者以丰富而别样的阅读感受,体现出鲁迅先生娴熟高妙的叙述艺术。
一.交替使用多种叙述方式1.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并驾齐驱从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来看,中国传统小说基本上都是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视角,第一人称在近代之前的小说中没有能得到充分发育。
鲁迅先生作为新文学的开路先锋,可谓是发展现代小说复杂叙述艺术的第一人,不仅在其小说中大量采用了第一人称,同时也不断尝试第一人称叙述的多种可能性。
而且,大多数现代小说一般只采用一种叙述人称,但鲁迅先生却在《祝福》中交替使用了两种人称。
从内容和结构来看,《祝福》大致上由两个故事组成:一是“我”回故乡鲁镇过年的故事,二是有关祥林嫂大半生的故事,两个故事重叠与交融在一起,构成了《祝福》这篇小说的基本内容。
小说对“我”当下经历的故事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对“我”之前见到或听到的有关祥林嫂的故事采用第三人称叙述,两种不同的人称并驾齐驱、互为补充,形成一个独特的双层叙事结构。
“我”的故事与祥林嫂的故事,在小说中的地位和分量是完全不同的,祥林嫂的故事是这篇小说的中心故事,因而是小说叙述的主要对象;“我”的故事则处于从属地位,但也绝非可有可无。
祥林嫂的故事产生于“我”的故事之中,因而“我”是祥林嫂故事的依托,祥林嫂的故事通过“我”传达给读者。
倘若把“我”的故事从小说中抽走,只剩下祥林嫂的故事,表面上看,小说的主题、人物似乎更突出,情节、结构也显得更集中和紧凑了,然而祥林嫂的故事会随之变单薄,缺少了内容和细节应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所以“我”的故事不可或缺,“我”在小说中至关重要,“我”不仅是祥林嫂故事的见证者,同时也是其故事得以精彩叙述的关键性因素。
叙述视角与人物形象 ——《祝福》意蕴再分析
鉴赏叙述视角与人物形象——《祝福》意蕴再分析柴国华 江西万年中学 摘要:本文从叙述视角及人物形象的角度重新分析了《祝福》的意蕴:作者用叙述视角完成了对回乡新知识分子的批判,他们囿于现状,完成不了妇女解放的重任;用人物形象昭示了在妇女解放运动中,广大妇女仅仅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与顽固而强大的封建礼教相抗衡的。
关键词:祝福;叙述视角;人物形象《祝福》采用了第一人称旁观者的叙述视角,作为旁观者的“我”见证了祥林嫂丧夫后被转卖另嫁又丧夫失子的悲惨遭遇。
在小说中“我”仅仅扮演了一个见证人的角色,“我”的有无并不影响祥林嫂故事本身的进程及完整。
夏衍改编的同名电影《祝福》便删去了这个“我”的视角,祥林嫂故事的完整性毫发无伤,小说的主题,揭露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如果认为小说的主题仅仅是这些的话,那么电影的深度也丝毫无损。
如此看来“我”似乎是多余的了,然而,向来主张“写完之后至少看三篇,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词句删去”的鲁迅,严谨得近乎苛刻,又怎么可能花那么多的笔墨去写一个无关痛痒的“我”呢?显然,作者别有深意。
“我”是一个回乡的新知识分子,远离了封闭落后的鲁镇,基本摆脱了封建传统观念,并且反叛封建传统,比如“我”的憎恶封建传统的代表鲁四老爷。
因而可以说“我”是一个觉醒了的人。
作者设置“我”这一视角,焦点放在了祥林嫂追问有无魂灵上。
祥林嫂在一次一又一次的抗争失败后,从切身的痛苦经历出发,懵懵懂懂地向神权发出了疑问,然而“我”却无法从理论上回答这一问题。
“我”对祥林嫂有无魂灵追问的束手无策及最终的逃避,充分表明了作为新知识分子的“我”与劳动妇女在认知世界上有着无法跨越的鸿沟,新知识分子从来没有考虑也不会考虑这个问题,可这却是有关祥林嫂出路的根本性问题。
由此不难看出“我”对祥林嫂的悲惨遭遇的同情,仅仅是一种旁观者的同情,并不理解她。
也即是说,“我”一直持一种观望的心态,这种观望的心态本身就显示出了新知识分子与劳动妇女的距离,正是这种距离,使得作为新知识分子的“我”不仅无法在理论上回答有关祥林嫂出路的根本性问题,甚至最后也成了与“善人”柳妈一样的漠视者:“我静听着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祝福》的艺术技巧
《祝福》的艺术技巧《祝福》是中国现代作家鲁迅的短篇小说之一,被广泛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深刻的思想性、丰富的艺术技巧和亲切的感人情节而著称。
以下是我对《祝福》的艺术技巧的分析。
首先,鲁迅在《祝福》中运用了真实的描写手法。
小说以烟花爆竹厂为背景,通过对厂子及周围环境的真实描写,展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鲁迅以朴实的笔触写出破旧的厂房、灰尘弥漫的空气、工人们辛苦就业的情景,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个厂区的贫困和拥挤。
这种真实的描写为后面的故事情节提供了强烈的背景衬托,使得人物的遭遇更加引人瞩目。
其次,鲁迅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小说中,鲁迅通过对比富人与贫民的生活状况,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平与阶级分化。
在小说中,富人们遥远地看着贫民的厂区燃放烟花并感到恼火,而贫民们在厉害的声音和光芒中挣扎求生。
通过这样的对比,鲁迅巧妙地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阶级剥削的批判。
同时,鲁迅在《祝福》中也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
小说中,烟花与贫民的厂区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他们仅有的一丝希望。
贫民们期待着烟花能够给他们带来好运和幸福,而烟花则成了他们追求幸福的象征。
通过象征主义的手法,鲁迅将烟花和贫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贫困阶层的关注和关怀。
此外,鲁迅在《祝福》中还运用了人物形象的塑造。
小说中塑造了多个角色,例如富人牛志春、买山王的朱答出等。
这些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
比如牛志春骄傲自负,自私冷漠;朱答出则是一个虚伪的商人。
通过对人物的描写,鲁迅进一步展示了社会阶层的不同,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让读者对这些角色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最后,鲁迅的语言运用也是《祝福》的一项重要艺术技巧。
小说以朴素的语言展示了贫民们的心理、生活状况和命运。
鲁迅运用生动而丰富的描写手法,使整个故事更加感人,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角色的心境和命运的无奈。
他的用词简洁明了,句式简练,通过写实的语言风格让作品更加真实可信,引人入胜。
浅析《祝福》的叙事技巧
浅析《祝福》的叙事技巧摘要:鲁迅先生的《祝福》是叙述艺术的精品,运用了叙述视点的转换,以直接引语为主的叙述话语、倒叙、叙述距离和“我”作为叙述者的特殊意义五个方面的叙事技巧,使《祝福》产生了巨大的魅力,给人印象深刻。
关键词:祝福;叙述者;叙述视点鲁迅先生的名篇不必细数,每每说到封建、人性劣根,女性的命运等,《祝福》便成了大家信手拈来不得不提的例证。
《祝福》何以有这么大的魅力让人们对它的印象如此之深,它在叙事方面又有哪些独特之处,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叙述技巧进行简要分析。
一、叙述视点的转换“视点乃是小说家为了展开叙述或为了读者更好地审视小说的形象体系所选择的角度及由此形成的视域。
”[1]105在《祝福》一文中,作者的视点是在不断地变化的,从这些不断变化的视点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作者的选择和强调,还可以体味到作者的态度。
在《祝福》中,“我”是个关键的叙述者,因为“我”是祥林嫂死亡悲剧的间接促成者,“我”是一个识字的出门的归来者。
从“我”的视点出发,在“我”的叙述中读者直接地看到了祥林嫂末路的凄惨,又从她对魂灵的态度中读者感受到了她的可悲可叹。
由于这种限知视角的局限性,事已至此,读者不禁要问,祥林嫂为什么会这样,她怎么就死了呢?接下来,一个全知的叙述者出现了,他告诉读者祥林嫂是个勤劳的苦命的寡妇。
在全知叙述者的引领下,读者又见证了祥林嫂被婆婆家的人劫走。
四婶因为雇佣女工的不如意,仍时时记挂祥林嫂。
终于,在卫老婆子拜年之际,借卫老婆子之口,读者知道了被劫之后的祥林嫂的生活。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卫老婆子是个限知的叙述者,作者只是借助她的叙述让读者知道了卫老婆子所知道的事,而之后柳妈对于祥林嫂“自己肯了”的调侃也显得合情合理。
在全知叙述视角的掌控下,祥林嫂第二次来到了鲁镇,通过读者对这一时期祥林嫂遭遇的直接见证,读者更加明确地看到了封建思想对于人们的戕害以及祥林嫂周围那些人对他人苦难漠视的劣根。
最后,“我”在祝福的美好氛围中消散了对于祥林嫂之死的疑虑。
《祝福》外聚焦叙述的例子
《祝福》外聚焦叙述的例子1.引言1.1 概述概述:《祝福》是一篇以外聚焦叙述为主要手法的文章。
通过引入多个角色和事件,作者以客观的角度展示了各种人生故事和祝福。
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预览和介绍。
首先,我们将概述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的内容和组织方式。
其次,我们将明确文章的目的,也就是通过外聚焦叙述的例子来体现祝福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将深入了解外聚焦叙述的特点和优势。
通过客观的叙述方式,作者让读者感受到不同人物的人生经历和所获得的祝福。
这些叙述将鼓舞读者积极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让读者认识到祝福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祝福语,而是对他人真挚的关心和祝愿。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文章的正文部分,通过具体的外聚焦叙述例子来展示祝福的不同表达方式和受益者的真实故事。
正文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介绍外聚焦叙述的例子1和例子2。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将体会到祝福的美好和真挚,同时也能够反思自己对他人祝福的方式和态度。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祝福的意义和思考进行总结。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祝福的力量和价值,以及如何通过外聚焦叙述来传递和体现这份祝福。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和思考,我们将意识到祝福不仅仅是简单的祝福语,而是一种深入他人内心的真挚情感。
我们应当学会用心去祝福他人,并且感受到他人的祝福对我们自己的正面影响。
也许通过这样的交流和思考,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经历和传递祝福的快乐与温暖。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和篇章安排,它对于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路,同时也能够使文章的内容更加清晰明了。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1.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主要用于对整篇文章进行提前介绍和概述。
论鲁迅《祝福》的叙事话语
论鲁迅《祝福》的叙事话语鲁迅《祝福》是一篇叙事性很强的小说,但其所采用的话语与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叙事话语有明显区别。
小说不仅有独特的内容而且还具有独特的表现形态。
因此在本文中主要从话语上探讨鲁迅《祝福》的独特性。
叙事话语是指对客观世界直接叙述、交代人物和事件的言语方式。
这种话语方式把人物的思想感情融合到客观生活画面中去,表现了作家对社会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深刻理解。
它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是衡量作品思想性、艺术性的重要尺度。
《祝福》是鲁迅先生短篇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
小说通过描写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揭示封建礼教的罪恶及给劳动妇女造成的精神上的摧残和肉体上的摧残。
作者塑造的祥林嫂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她的悲剧是由于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她的性格悲剧实质是中国农民的性格悲剧;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在中国社会根深蒂固,从根本上决定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她的悲剧还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即中国是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无论是统治阶级的地主、封建礼教的捍卫者,还是被压迫的劳动人民,都被深深禁锢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不能参加任何政治活动,更不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也极少关注底层的生活,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为妇女争权利”的意识。
《祝福》的叙事视角由第一人称转换为第三人称叙事,这样便将原本沉默的祥林嫂拉进小说叙述的主体之中。
首先作者改变了第一人称叙事的真实性,真实记录下了祥林嫂的生存状态,使读者感觉到祥林嫂与整个社会、世界处于对立的位置,通过与读者对话的方式来展现她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了突出人物形象的效果。
如在祥林嫂一次次哀求“你放了我吧!”,“你们放了我罢!”时,作者却用第三人称的全知全能的角度进行冷眼旁观,目睹着祥林嫂的一次次失败。
在与祥林嫂的交流中作者充分表现了对祥林嫂遭遇的同情,但又清醒地认识到,一旦封建礼教占据人们的头脑,祥林嫂的悲剧是注定的,社会已经腐朽到无法挽回的程度。
鲁 迅小说《祝福》赏析
鲁迅小说《祝福》赏析《祝福》是鲁迅先生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细腻的人物刻画和深沉的悲剧色彩,展现了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揭示了封建礼教的残酷与虚伪。
小说以倒叙的手法开篇,“我”回到故乡鲁镇,遇到了祥林嫂。
祥林嫂那“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读者对她遭遇的好奇和同情。
祥林嫂是一个勤劳、善良、朴实的农村妇女。
她初到鲁镇时,“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鲁四老爷家做工。
然而,命运却对她极为不公。
先是丈夫的去世,让她被迫改嫁。
在那个封建礼教盛行的时代,改嫁被视为不贞不洁,她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尽管她努力抗争,但最终还是无法摆脱命运的捉弄。
祥林嫂的第二个丈夫贺老六和儿子阿毛的相继离世,给了她致命的打击。
她再次回到鲁镇,却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众人眼中的“不祥之人”,被人们所嫌弃和排斥。
鲁四老爷认为她“败坏风俗”,不让她参与祭祀活动;镇上的人们对她的遭遇只是当作谈资,甚至加以嘲讽和戏弄。
在这样的冷漠和歧视中,祥林嫂的精神逐渐崩溃。
鲁迅先生通过对祥林嫂周围人物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
鲁四老爷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他的冷漠和自私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虚伪和残酷。
而那些与祥林嫂一同做工的女人们,虽然同为底层人民,却也对祥林嫂充满了偏见和歧视,这体现了封建礼教思想对普通民众的毒害之深。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也极具深意。
鲁镇那“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的年终祝福景象,与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社会的冷漠和不公。
而祥林嫂在雪夜中孤独死去的场景,更是给人以无尽的凄凉之感,仿佛象征着她被封建礼教所吞噬的生命。
从叙事结构上看,《祝福》采用了明暗两条线索交织的方式。
明线是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暗线则是“我”的见闻和感受。
通过“我”的视角,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的冷漠和残酷,也增强了小说的批判性和感染力。
鲁 迅小说《祝福》赏析
鲁迅小说《祝福》赏析《鲁迅小说〈祝福〉赏析》《祝福》是鲁迅先生的经典小说之一,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现了旧中国农村的悲惨景象和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
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鲁镇,主人公祥林嫂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
她初到鲁镇时,年轻有力,手脚伶俐,“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在鲁四老爷家做工,虽然辛苦,但也还能自食其力。
然而,命运却对她十分残酷。
先是丈夫去世,她被迫改嫁,后来第二个丈夫也死了,儿子阿毛又被狼叼走,这一系列的打击让她的精神遭受了重创。
当她再次回到鲁镇时,人们对她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鲁四老爷认为她“败坏风俗”,不让她参与祭祀等重要活动。
而镇上的人们,也只是把她的悲惨遭遇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带着几分嘲笑和冷漠。
祥林嫂一遍又一遍地向人们讲述自己的不幸,希望得到同情和安慰,但换来的却是更多的厌烦和歧视。
鲁迅先生通过祥林嫂这个人物,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对人的毒害。
祥林嫂深受“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封建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改嫁是一种罪过,内心充满了自责和恐惧。
同时,她为了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惜花费自己微薄的工钱去捐门槛,以为这样就可以“赎罪”,但最终还是无法改变自己被歧视的命运。
这充分说明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它不仅束缚了人们的身体,更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在小说中,鲁迅先生还巧妙地运用了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和揭示主题。
鲁镇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地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这样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也暗示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在这里的根深蒂固。
此外,小说的叙事视角也非常独特。
作者以“我”这个回乡的知识分子为视角,通过“我”与祥林嫂的相遇和对话,展现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和“我”的无奈与困惑。
“我”既对祥林嫂的遭遇表示同情,又对无法改变她的命运感到无力,这种矛盾的心态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彷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辨别小说的叙述视角,明确不同写 作视角各自的作用。
2、 逐步提升结合文本规范答题的能力。 •
阅读小说文本片段,谈谈你对小说的
叙述视角有什么看法?
1、主体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突破以第一人称 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地展现 人物的生活、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
2、小说辅以第一人称的情感抒写,增强文章的 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 感情,对于心理描写会更加细致,使读者充分感 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主观感受。
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 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交叉使用,故事 的多变性。
常见的回答方式:
答: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有真实 感。 ②“我”是故事的见证者,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③通过“我”的情感态度写 出了……(人物)的……形象。 ④借“我”的感触揭示小说 主旨。
第二人称:直接对话,真切自然; 直面对象,便于抒情;若对象为物,则 具有拟人化作用。 用呼告形式,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 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 加强烈感人
常见回答要点提示: a、如面对面的诉说,便于对话, 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
b、情感更加浓郁,增强了文章 的感染力。
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 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叙述 相对自由。
被称为上帝视角的写作手法,可以 从任何一个角度进行描写。
第三人称也有局限性,它不如第一人 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
小说中叙述视角的交叉并行
余华《活着》片断
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游 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那 一年的整个夏天,我如同一只乱飞的麻雀, 游荡在知了和阳光充斥的农村。 …… 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 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 讲述了自己。
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 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 四十多年前,我爹常在这里走来走去,他穿 着一身黑颜色的绸衣,总是把双手背在身后, 他出门时常对我娘说: “我到自己的地上去走走。” 我爹走在自己的田产上,干活的佃户见了, 都要双手握住锄头恭敬地叫一声: “老爷。”
思考:《祝福》中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但 在介绍祥林嫂在其他地方的情况时,是以什么 人为叙述视角的?有什么效果?
思考:《祝福》中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 但在介绍祥林嫂在其他地方的情况时,是 以什么人为叙述视角的?有什么效果?
提示: 在回忆祥林嫂的生平,主要运用的是第 一人称视角叙述。但是祥林嫂离开鲁镇的 活动就必须由卫婆子来转述,因此,这段 转述,就变成了卫婆子的叙述视角。第一 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转述相结合,这样兼 顾了叙事的完整性和生动性。
• 问题:《祝福》一文运用第几人称写法? • 有什么作用?
• 共性+文本
《祝福》的写作视角及其作用:
1、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增添了故事的真实 性。同时,只有良心未完全泯灭的“我”才 能够回忆和讲述祥林嫂的生平。 2、有力展现人物心理活动,从而展开自我批 评。显示出一个现代小知识分子面对苦难的 民众表现出的无奈和逃避。 3、通过我的视角反思了世人,反思了社会。 我这个叙述者尽管有缺点,但是我是人生的 寻路者的形象。引发读者思考社会的发展, 探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文本中的叙述视角有什么特点?效果 如何?
本文的叙述有什么特点?效果? 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交叙述。
1、《活着》一文有两个叙事视角,一个是以去 民间采集歌谣的艺术工作者的“我”的视角来叙 述,另一个是以主人公福贵的视角来叙述。 2、故事主体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 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使读者更容易 带入身份,有身临其境之感。 3、借“我”的感触揭示小说主旨,增强小说悲剧 的意味。 4、突出先锋小说艺术手法的新尝试,新锐而有创 意。
叙述人称有哪些?
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 第二人称叙述 第三人称叙述
人称或视角交叉变换叙述。
叙述人称及作用:
第一人称:
a、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亲切感,拉近作品和 读者的距离; b、便于抒发感情;便于作心理描写; c、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 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使读者更容易 带入身份,有身临其境之感。 由于第一人称,在叙述上只能局限于叙述人 的所见所闻。作者在写时也较难把握住主线, 容易出现以偏概全,遗漏伏笔等。
常见回答提示:
a、叙述中不受局限,较为自由地展现事件过 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 b、故事更具有客观性,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 由。 c、叙述中,叙述人掌控全局,对所有线索、发展 和结局都了如指掌,对每个人物的心理、过去 和未来都清清楚楚,甚至还可以对人物评头论 足,进行道德评价和情感判断。
例:
《荒凉山庄》:狄更斯的作品。在小 说叙事上,它开创出了一种“双重叙 述”的表现手法。小说在主干部份采 用第三人称的全知叙述,而另一部份 则由女主角以自叙方式来表现,第一 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叙述方式穿插交替 •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最大的特点 在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交叉使用。 用第三人称讲述多米的成长故事;而 又不断地用第一人称叙事人“我”, 来消解故事的体验。——现实经验、 梦境以及不知是梦是幻还是现实的神 秘经历(那些神秘的、与阴间相通的 女子)交织在一起,使得故事文本始 终笼罩在一种似真似幻、如雾朦胧的 意境中。
学习目标 1、辨别小说的叙述视角,明确不同写 作视角各自的作用。
2、 逐步提升结合文本规范答题的能力。 •
一、问题形式
1、请赏析作品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2、故事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 么效果? 3、作品是怎样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 请简要分析。 4、作者用见证者(旁观者)的视角来评说, 这样写有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