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设计巧用对话提示语-丰富人物显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设计】
巧用对话提示语,丰富人物显形象
训练目标:准确地添加对话提示语,训练对话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训练重点:掌握添加提示语的几种方法。
训练难点:巧加提示语,符合人物身份及性格特征,更好地突出文章中心。
方法研究:以课本中的经典对话描写为范,课外延伸,总结对话提示语的规律,设置情景进行训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1)《家有儿女》之《藏不住的秘密》台词片段展示
爸爸:尊重孩子的隐私,恰恰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往小了说,一个孩子得不到尊重,他怎么能学会尊重别人呢?所以说啊……
妈妈:我还是赶紧给她收起来吧
小雪:诶,妈
妈妈:小雪啊……
爸爸:小雪从医院回来啦?
(妈妈不好意思地笑笑)
爸爸:诶,那个小雪啊,你不要太难过啊!
妈妈:别太伤心了,啊!
小雪:我怎么会伤心难过呢?我开心死了,我高兴死了
妈妈:你干嘛呀?
爸爸:就是呀!
小雪:看月亮啊,难道你们没有发现今晚的月亮是那么的圆,那么的大,那么的亮吗?刘星:小雪她受刺激受大发了!
……
(2)第(1)中相应视频播放
通过文字和视频的相比,学生自然更喜欢视频展示的内容。
小结,学生更偏爱视频的原因是视频中的人物不仅仅只有对话,人物的动作、表情、说话的语音语调等的展现使人物个性鲜明。
(3)知识储备:
对话中的提示性语,即对话中除了人物所说的话外,所作的启示性说明文字。
它不仅是交代谁在说话,还交代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神态等细节。
提示性文字的作用: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那么,怎样才能添加好提示性文字呢?
二、探究训练
训练一:描摹——添加人物外形、身份的描写及直接揭示性格特征的描写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看看人物对话前添加了哪些指示性文字?
示例一:胖得像弥勒佛一般的王老师,站在讲台上眉开眼笑:“现在,我就请同学们一个个上台来,用不着反手,只是正面徒手画圆和三角形……”
(课文《王几何》摘选)
示例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赞叹地说道:“这个小伙子画得真好啊!这样的画技没有三年五年是练不出来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活泼的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听到这话,在公园里晨练的老人、公园里的清洁工、在旁边茶室里喝茶的人,活泼可爱的孩子都聚集到这里来了。
一个商人模样的人,认真地说道:“小伙子,你画得太好了,把它卖给我行吗?”有一位黄头发高鼻梁的外国友人羡慕地说:“你画得真好,画得好像和活的一样。
”一个挎着书包的学生称赞道:“叔叔,你画得真好,能不能教我呢?”青年人没有任何反应。
(学生习作)
这两段示例中,“胖得像弥勒佛一般”、“白发苍苍”、“黄头发高鼻梁”添加了人物外形、年龄的描摹;“商人模样”、“挎着书包的学生”揭示了人物身份,描摹说话者的外形特征及身份,能让读者形成对说话者的最初印象,为下文更好地刻画好人物;示例二中,“活泼的小女孩”则直接点明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在人物话语前,或添加对
人物外貌、身份、年龄的描写文字或是直接添加对人物个性特征的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学生小练:运用添加人物外貌或是性格特征的方法,描述正在给你授课的教师的一段语言。
训练二:绘彩——添加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及声音的描写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看看它们分别添加了哪些指示性文字的,有何效果。
示例三:“大家都注意听,这件事很重要。
”程老师屈起食指轻轻敲着讲台。
“区教育局第一次在我们班组织公开教学课,这关系到全校的荣誉问题,昨天发下去的讲义,你们都看了吗?”
程老师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课上要求大家表情朗读。
大家把讲义拿出
来。
”
(摘自课文《心声》)
示例四: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
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
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
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很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
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
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课文《我的叔叔于勒》片段)
示例五:王老师却毫不理会满教室的笑声,继续用他那金属般的声音说:“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
号。
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
(课文《王几何》摘选)
示例六: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
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
”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
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
”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
”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课文《羚羊木雕》) 示例三中,“屈起食指轻轻敲着讲台”“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是对程老师说话前的动作的描写,伴随这些动作,我们能感受的是一位严格、严厉的教师。
示例四中“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狼狈”、“暴怒”等神态的描绘,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唯利是图的菲利普夫妇,“哑着嗓子”、“结结巴巴”、“低声嘟哝”对于人物说话时声音的描写,让我们真切地看到菲利普夫妇自私、势利的嘴脸。
示例五中,王老师“金属般的声音”使读者感受到他的滑稽可笑,为后文对王老师的语言描写蓄势,一个幽默风趣的王几何老师跃然纸上。
示例六中,“小声地说”、“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妈妈坚定地说”这些对声音的描写的添加,使“我”作为孩子在严厉的父母面前的无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学生小练:可怜的教室门在被几个同学你一下我一下来回的推拉下,终于,“哐当”一声,一块木板直接坠下。
这时,班主任李老师来了……(请你根据所示情景,首先运用添加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写一段对话;再给人物话语前添加合适的语气、语调。
)
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词语(积累):
大惊失色从容不迫毛骨悚然心不在焉六神无主泰然自若
心平气和目瞪口呆半信半疑毕恭毕敬喃喃自语含情脉脉
忸怩作态没精打采幸灾乐祸若有所思和颜悦色垂头丧气
勃然大怒恼羞成怒笑逐颜开惊恐万状笑容可掬黯然神伤
神思恍惚屏息凝神嫣然一笑愁眉不展惊慌失措横眉冷对
形容说话时的语气语调的词语(积累)
滔滔不绝天花乱坠口齿伶俐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出口成章能言善辩
口齿伶俐娓娓动听对答如流妙语连珠谈笑风生花言巧语油嘴滑舌
小结:在人物的对话描写中,一般在“说”前添加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外貌、动作、神态、声音等描写,能使人物特征更加丰满、形象。
“说”后同样可以添加对说话的语境说明或是对话语的评价性文字。
例如,“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摘自课文《风筝》)这段文字中,“说”后交代了他说话时的感受——“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这一补充说明,表现了他的漠然。
语言文字是灵动的,这些添加成份也应该是灵活的:若是要突出对话内容,可以将提示语放到语言之后,先闻其声,再见其人;若是要突出说话对象,可以将提示语放到语言之前,先睹其人,再闻其声。
当然,提示语也可以放在句中,用以突出话语的其中一个部分。
训练三:变式——找一个词代替
回顾前面示例中,“说”字被哪些词语取代了,有何表达效果?
小结:前文的示例中出现了“称赞”、“嘟哝”等词语,直接取代了“说”。
这样,没有了“说”来“说”去,使文字不再呆板,语言也就灵活多变、摇曳多姿了。
除了用这样的词语来代替“说”,我们还可以直接省略“说”,由人物的动作、神态、声音等的描绘,直接引出对语言的描写,如示例三所示,对程老师的动作描写直接引出语言。
能代替“说”的词语(积累):
愤怒地说:怒斥,批评,责骂,指责痛苦地说:呻吟,哀叫,哭诉,苦诉
惊喜地说:欢呼,赞叹,畅言重复地说:唠叨,叮咛,嘟囔,啰嗦,絮叨
小结:在人物对话中巧妙地添加外貌、动作、神态、语气语调的描写,既能丰富语言,更能使人物形象丰满,活灵活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文章中心。
当然,在添加这些描写时,一定要注意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