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现代文阅读教学:考点十四-品析说明文的语言答题模板及模板示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现代文阅读教学:考点十四-品析说明文的语言答题模板及模板示例
考点十四 品析说明文的语言
答题模板
1.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何作用?××词好在哪里?
①“××”的意思是……, ②“××”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③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④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四步完成)
举例: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答案:不能。“相当”表示红玫瑰大厅和人民大会 堂的规模差不多,但仍有差别。如果换成“相同” 则表示两者完全一样,这和事实不相符。用“相当”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模板揭秘
说明文的语言是多种多样的,但前提是必须准确。 ①表时间的词语,如:当时、迄今为止、正在、将要、立即…… ②表空间的词语,如:有的地方、到处、上方、正中…… ③表数量的词语,如:多数、绝大部分、全都、少部分、极少数…… ④表频率的词语,如:屡次、偶尔、常常、往往…… ⑤表范围的词语,如:整个、都、全、仅仅、只…… ⑥表程度的词语,如:极其、挺、比较、几乎、尤其、相当、很、十分、 非常、更、最、稍微、略……
删去”,然后可以从词语含义、删去后表达效果的变化等角度来
阐述理由,最后要点明加点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
确Hale Waihona Puke 。【答案】不能删去。因为“越来越多的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出现”
只是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中的其中一个,而并非唯一的一个显著
特征。如果删去,表意会变得不准确。加点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说
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
⑦表猜测、估计的词语,如:可能、大约、左右、大概、也许、 至少、据推测…… ⑧表修饰限制的词语,如:之一、一般、主要、唯一、只(只要、 只有)…… ⑨指代性词语,如:这、这些、这种、这类、这些条件、这种现 象、同样道理……

中考说明文阅读技巧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中考说明文阅读技巧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中考说明文阅读技巧(3)——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一、说明文语言的特点:①准确性、严密性;②生动性、形象性。

二、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品析说明文语言抓住准确性、生动性)①解释该词的一般意义,或确定该词在句中作用(修饰、限制、程度、范围、时间、推测、估计等)②结合文章内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该词在语境中的作用③扣住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

④还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提问形式。

三、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答题模板题型一: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加点词的作用)答题格式:1、先定性:”XX”一词表……(什么上的限制);再释词:是……的意思(用替换法)。

2、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作用:先“言下之意”:突出(表明)……;再“言外之意”:a、(可能)还有……的情况b、不排除……情况3、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题型二: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并分析该词语的表达效果。

注意一下词语:a限定时间的:已经、一直、早已、一向、渐渐等。

b限定程度的:最、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稍微、更加等。

c估计、推测的:大约、可能、左右等。

d限定数量的:多、有余、很少等。

e限定范围的:全、都、大部分、总共、少数、之一等。

f限定频率的:屡次、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

g限定主次d的:主要、重要题型三: 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答题格式:1、先判断:不能删去。

2、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题型一)3、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影响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题型四:加点词语能否换成另一个词,为什么?答题格式:1、先判断:不能换。

2、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题型一)3、分析替换词的意思:如果换上”XX”词,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了.四、怎样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品析说明文语言抓住准确性、生动性)1、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如:“”(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篇一: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浅显、易懂其中准确是前提。

在这个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是生动活泼的。

二、赏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此类题目是常考必考的(一)第一种题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何作用1、答题模式①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启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②这体现的语言的准确性。

2、例题解析。

试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⑴自从鹭鸟在这片林子栖息后林子里的毒蛇飞虫几近绝迹村里六畜兴旺。

答“几近”是几乎接近的意思说明毒蛇飞虫差不多被吃光但是没有绝迹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⑵村干部还告诉记者可能是现在环境的恶化以及一些人为的捕杀这两年鹭鸟越来越少了。

答“可能”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鹭鸟数量减少的原因但不是绝对肯定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牛刀小试。

试说说“赵州桥的桥拱在当时可以算得上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中的加点词有何作用答“在当时”在时间上进行了限定只说明赵州桥的桥拱在当时是最长的但现在不是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二)第二种题型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1、答题模式①不能。

②因为******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若删去就变成 6 7 6 7 的意思不符合实际“××”加点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例题展示。

下面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⑴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以来最早的石拱桥了。

答①不能。

②因为“可能”是估计、推测的意思。

“最早”在时间上加以限制它们是对旅人的最早出现的情况进行推测但并不是绝对的若删去就肯定旅人桥是第一个出现的不符合实际。

“可能”和“最早”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⑵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

答①不能。

②因为“独立”说明了不依靠其他拱圈也能自立表明就算其中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若删去就表明如果一道坏了必然会影响其他各道不符合实际“独立”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在写说明文时,语言的特点非常重要,它可以直接影响到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下面我们来探讨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 语言简练明确说明文是为了让读者更快速地了解某个事物或过程,因此语言需要简练明确。

作者需要尽可能用简单的词汇和语句来说明问题,同时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语和长句子,以免让读者产生阅读障碍。

例如:在编写一份使用说明时,作者应该使用易懂的语言来描述如何使用产品,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或复杂的技术流程,让用户更容易理解。

2. 逻辑性强说明文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可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步骤、按照重点等方式来组织语言,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内容。

在句子之间需要有明确的关联词汇,避免出现语句不连贯的情况。

例如:在一篇烹饪食谱的说明文中,作者需要按照食材的使用顺序和烹饪步骤来组织语言,并使用“首先”、“接着”、“最后”等关联词汇来连接各个步骤,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跟随指示完成烹饪过程。

3. 内容详实准确说明文内容需要详实准确,要包括所有需要说明的信息,避免出现模糊或不准确的描述。

同时需要注意用词准确,尽可能精准地表达内容,避免产生歧义。

例如:在一篇汽车使用说明中,作者需要详细描述汽车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以及汽车各部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等,避免留下遗漏或模糊的信息。

4. 具有可读性说明文需要具备可读性,可以使用图片、表格、图表等多种形式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同时需要注意排版规范,适当控制段落长度和行距,使得整篇文章看起来清爽、整洁。

例如:在一篇旅游攻略中,作者可以使用美图或画册等形式来表达景点的美丽,同时使用表格或图表来介绍景点的交通、门票、开放时间等相关信息,给读者提供更为直观的参考。

总之,说明文语言的特点需要简练明确,逻辑性强,内容详实准确,具有可读性,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文章更好地传递信息,提高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与生动性分析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与生动性分析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与生动性分析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向读者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文章体裁。

在说明文的创作中,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特性,它们相互配合,共同为读者呈现清晰、准确且富有吸引力的内容。

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首要特点。

它要求作者在描述事物、阐述事理时,必须用精确无误的语言,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

1、用词精准说明文往往会使用专业、准确的术语和词汇。

例如,在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时,会使用“发芽”“抽枝”“开花”“结果”等特定的词汇,而不是模糊地说“长大”“变化”。

这些精准的词汇能够准确地描述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让读者获得清晰明确的信息。

2、数据准确数据是说明文增强准确性的有力手段。

通过确切的数字,能够使读者对事物的数量、大小、比例等有直观而准确的认识。

比如,在介绍某个城市的面积时,给出“_____平方公里”的具体数字,比单纯说“很大”要准确得多。

再如,说明某种动物的寿命是“平均_____年”,这样的表述比“比较长”更具说服力。

3、限制修饰恰当为了保证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常常会使用恰当的限制词和修饰语。

比如“大约”“左右”“基本”“主要”“一般”等。

这些词语的使用,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客观事实的不确定性,又避免了表述的绝对化,使语言更加严谨。

例如,“这种药物一般在服用后半小时左右生效”,“一般”和“左右”的使用,让表述更符合实际情况。

4、客观陈述说明文的语言应该保持客观中立,不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偏见。

例如,在介绍一种新型科技产品时,应客观地描述其功能和优缺点,而不是过分夸大或贬低。

这样才能让读者自己做出判断和评价。

二、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生动性能够使说明文摆脱枯燥乏味,更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1、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喻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形象,拟人则赋予事物人的特征和行为,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比如,“地球就像一个蓝色的水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孤独地旋转着”,将地球比作水球,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地球的外观。

初中语文之说明文语言品析

初中语文之说明文语言品析

初中语文之说明文语言品析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
 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

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

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

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

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总结:说明文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面对浩瀚的书海,如果读书没有目的和计划,将会无所适从。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
 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每天又要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因此,可供阅读的时间,尤其是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不多,如果读书再没有目。

说明文阅读语言品析题例解

说明文阅读语言品析题例解

说明文阅读语言品析题例解
题目:说明文阅读语言品析题
一、定义:
说明文阅读语言品析题是一种文字解析类的考试题目,主要指对作家或文学作品中使用的语言表达规范化、逻辑化、结构化的细节层面的分析与评价。

二、核心技巧:
1. 熟悉文学作品、作者:完成阅读语言品析题按照考纲所给出的文学作品或作者,要先努力阅读并熟悉,以便能更好地掌握其文学特点,再步入正文。

2. 把握语言表达规范:对文章当中出现的语言描写使用要把握一定的规范,例如简洁的表达是表明作者的语言能力,朴素的文字,用词精确等。

3. 细节把握:抓住关键词将全文内容衔接起来,搜集文中出现的符号或者数字、解析细节,去推测何以最终表达出来的语言表达手法,通过关键词对文章大篇幅理解,前言后理,一步步通过证明实现文章中整体性和主题性的高度体现。

4. 加强讨论:最后要实现分析准确,还要加强综合评价,讨论上下文
的关系及细节的微妙,这样才能更加准确的评价文学作品中使用的语
言表达中的思想和文学特点。

三、总结:
说明文阅读语言品析题是一种专业性和规范性都很高的考试类型。


效完成任务,需要考生对被考查的文学作品或者作者本身充分了解、
熟悉,并把握文学表达规则,正确理解文章的主题,细节把握,加强
综合性讨论,从而精准分析评价文中使用的语言表达手法和文学特点。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语言品析(正式稿)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语言品析(正式稿)

考题举例
【例1】08年济南卷《声音:让你又爱又恨》 阅读第③段,说一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 的表达作用。 楼里的大多数居民开始经常性的失眠头疼。
1、解释词语;2、应结合具体语境的说明内容分 析3、说明它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
③就振动频率和强度而言,噪声对我们 的身体健康更有害。举个例子来说吧,莫斯科 西南区的一处楼房安装了电梯。这本来是件值 得高兴的事,结果却适得其反。楼里的大多数 居民开始经常性的失眠头疼。
第15讲
说明方法的运用
明确大纲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科技作品, 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 思想方法。”结合7~9年级的阅读要求, 中考课外说明文阅读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 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 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能力。
考点分析
考查形式
1.划线句子或语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 2.句子或语段是怎样说明的?说说这样写 的好处。 3.指定说明方法,从文中找出例句并分析 其作用。 4.给文中的一个概念下定义。
不能删去。原因:“最少”是表程度的 限制词,它比较客观地说明了熊猫每昼 夜的竹子食用量,删除后意思的表达就
绝对化了,容易被理解为每天只食用15 到20公斤,“最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准确的特点。
(2007年济南卷) 《太阳能光伏发电》
13.如果将第②段中加点的“亟待”一词改成 “需要”,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②太阳能是目前已知的最巨大的可再生能源。 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它可以非常方便地被转换为 电能。尤其可贵的是,它还是最清洁的能源,在 发散、利用时不会排放任何污染。特别是在地球 矿物能源日见短缺,我国以煤炭、石油为主的污 染比较严重的传统能源结构亟待转变的今天,太 阳能发电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获得了更大的发展 动力和发展空间。

08时间的脚印品析说明文的语言-(群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

08时间的脚印品析说明文的语言-(群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

08、时间的脚印——群文阅读品析说明文的语言品味语言,把握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

【考点解读】准确性与生动性是说明文语言的两大特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如下: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何作用(好处)?2、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请说明理由。

3、文中的××词(某一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技法点拨】品析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与生动性是说明文语言的两大特点。

一、准确性。

它主要表现为对科学知识表达得科学、严密。

如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程序、性质等的语言,都做到准确无误。

阅读中,要格外注意文章是怎样运用限制性词语、概括性词语来修饰中心语,从而进行说明的。

这些词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1、从时间上限制。

如:当时、即将、很快、永远、××到××年(月)等。

02、从范围上限制。

如:大都、凡是、总共、完全、绝大多数等。

03、从程度上限制。

如:主要、非常、特别、最关键等。

04、从语气上限制。

如:可算、大约、也许、可能、几乎、不能不算等。

二、生动性。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表现在诸多方面。

01、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如生动地描写、描摹物体的形态或状貌等。

02、修辞手法的使用。

比喻(打比方)、拟人(拟人化说明)、排比、对比(作比较)、引用(引资料)等,可以增强说明文语言的感染力、趣味性与可读性,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例]《时间的脚印》中,“时间是没有脚的”,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时间的抽象性。

03、句式富于变化。

如大量运用成语、四字句,灵活运用长短句等,都可以使说明文语言自然流畅,节奏分明而富有美感答题模板:1、加点词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阐明了……事理。

2、①表态(“能”或“不能”,一般为“不能”)。

②解释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③解释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④阐明如果替换,意思有何改变,强调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说明文语言的赏析方法

说明文语言的赏析方法

说明文语言的赏析方法说明文语言的赏析方法语言特点就是文本呈现出来的语言个性。

不同的文章,语言上各具特色,有的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有的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有的语言凝练含蓄、形象生动、情理相谐、意境深广,有的语言精练准确、朴素自然、清新明快、亲切感人。

不同作家有不同语言风格特点,有的豪放,有的婉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明文语言的赏析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删除比较法【案例一】教学莫怀戚《散步》,删除若干句子中“我的”这个限制性定语,品读“我的”这个限制性定语的表达作用。

王君老师的教学过程:⑴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关键句: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

③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④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⑵指导学生朗读删掉“我的”后的句子。

⑶组织学生讨论可不可以删除。

⑷教师点拨:①责任与担当;②适当的重复就是一种表达的“慢”和“稳”!语言形式帮助了作者表达情感。

【品析一】怎样让学生到“我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怎样引导学生琢磨“适当的重复就是一种表达的慢和稳”,感受到语言细节的精妙?如果我们用讲授的方法去强调,或者直接让学生讨论“我的”这个限制性定语有什么表达作用,学生都难以体会到“我的”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趣味。

王君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她选择了文本中非常典型的关键句,将这些关键句中的“我的”删除,然后引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学生对“删除前”和“删除后”的句子就有了表达差异上的初步感知,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将这种感知上升到理性的认知,教师适时的点拨和总结,为学生的指引了方向,让学生具体而深刻地理解了语言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趣味。

【案例二】教学《晏子使楚》,删除部分关键词句,通过删除词句,评析楚王和晏子形象。

王君老师的具体做法是:⑴投影展示“原文”和“删节文本”(教师删除的文本包括“酒酣”、“视晏子”、“避席”、“婴闻之”、“所以然者何”、“得无”、“笑”)。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考点5:品析说明语言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考点5:品析说明语言

技巧解密
【常见表准确严密词语的答题要点】 ⑥“按照他的计算”:不能去掉。因为加点词语表明
数据的来源,使文章语言表达更准确,更具有科学性。 ⑦“据测定 ”:“据”是“依据”“根据”的意思。
“据测定”说明了……这一信息是有科学依据的。体现说 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特点。
⑧“或许”,“也许”:表示不很肯定(猜测的语 气),使后面假设的内容/(“即使……”)表达得更委婉 (婉转)些,读起来(听起来)不显得生硬。
答题模式:不能,“××”词表……,意思是……,所 换词语的意思是……,换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不符合 实际(原意),“××”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
技巧解密
例: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 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 试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不能。因为 “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 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如果换成“总是”,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 就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使用“往往”一词体现 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技巧解密
例: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中,结合第四段的内容, 说说“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一句中的“这里” 具体指的是什么?
(2)“主要”表限定,说明睡眠的作用不只这一个, 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与周密性。
技巧解密
题型二:选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请 说明理由。
答题思路:①一般是不可以。②解释原词在文中的意思 。③解释供换词语的意思。④说明换后意思有何改变。一般 是不符合实际情况,无法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中考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26
考点解读 课文解剖 技巧解密 真题解析

说明文语言品析 ppt课件

说明文语言品析 ppt课件
品语言之妙 悟文本之美
说明文阅读指导之
语言品析
前文: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 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
改文: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 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
学习目标
学会品析说明文精准的 语言,总结答题方法。
温故知新—归纳方法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1.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2、(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4、《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5、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 6、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7、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 8、一般的花,大都初开时浓艳,后来渐渐褪色。 1. 9、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2. 10、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说明文语言品析题的常见题型
1、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2、找出能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并 分析该词语的表达作用。 3、句中的加点词能否替换成另一词语?
(一)“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也极可
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加点的“极”字能否删去,为什么?(2
分)(2014龙东中考《凶手WiFi》)
问题答案
规范答案
失分原因
不能删, “极” 不能删,“极”是表程度的
字表可能性很大, 词语,强调可能性大,说明
删去则体现不了语 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很容
言的准确性,与句 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去掉后
意不符。
不能起到突出强调作用,体

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其实挺有意思的,听我说说吧。

咱们先从这个词儿入手,说明文,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说明、解释的东西。

它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读者明白一些事情。

就好比你在跟朋友讲一个故事,想让他理解里面的意思,不光要有趣,还得讲得清楚。

说明文的语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准确。

你想啊,讲到关键的时候,要是描述得模糊,读者一脸懵,那可就尴尬了。

再说说简洁,说明文里啊,尽量少用复杂的词汇,越简单越好。

就像你跟朋友聊的时候,难道会用那种生僻字吗?当然不会。

大伙儿都希望听得明白,了解得透。

我就想起小时候学语文,那些课文里一大堆生僻字,简直让人抓狂。

说明文就像是你最好的朋友,直来直去,干脆利落。

这样才能让人心里明白,心里亮堂。

说明文的语言得有条理。

要是东一句西一句,读者肯定会抓瞎。

就像一份菜谱,你要一步一步来,先准备食材,再调味,最后出锅。

这样才能做出好吃的东西。

说明文也是一样,得有个清晰的结构,让人能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才能一目了然。

然后呢,说明文还讲究的是客观。

别在那儿掺杂自己的情绪和观点,毕竟你不是在写小说。

虽然偶尔调侃一下也没问题,但整体得保持中立。

就像新闻报道,不能带有个人色彩。

要是你写得过于感性,可能就会让读者产生误解。

咱们在生活中也常常说“公事公办”,说明文就是这种感觉。

举个例子,你写一篇关于环保的说明文,最好直接说说什么是环保,环保的重要性,还有我们该怎么做。

别在那儿发感慨说“环境污染真让人痛心”,这种话虽然也有道理,但在说明文里并不是主要内容。

重点是让读者能快速吸收这些信息,知道如何行动。

这样才能让人觉得你写的东西有用,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生动形象的比喻也是说明文的一大亮点。

适当用点比喻,让你的说明更加生动。

比如,讲到空气污染时,可以比喻成“就像把我们的呼吸放在垃圾堆里”,这样一来,读者一下子就能联想到实际情况,印象深刻。

这种小技巧,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帮助理解,真是一举两得。

再说了,说明文有时也可以用一些数据、实例来支撑观点。

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说明文,它们通常用来描述某个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操作方法等等。

其中,赏析说明文是一种用来描述艺术品、文物等事物的特点和价值的说明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 使用严密的语言赏析说明文需要使用严密、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艺术品或文物的特点。

这是因为艺术品和文物通常都具有独特的、复杂的特征,用准确的语言可以更好地展现其真实面貌,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例如,当我们描述一幅画时,需要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画面的色彩、构图、线条等特点。

在描述文物时,需要详细地描述其使用材料、工艺、历史背景等信息。

2. 使用形象的比喻和象征在赏析说明文中,使用形象的比喻和象征是很常见的。

这些比喻和象征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艺术品或文物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可以激发读者的情感。

例如,在描述一幅画时,可以使用比喻来描述画面所呈现的情感。

比如,一幅画中的风景如果富有生机,可以形容为“繁花似锦,风景如画”;反之,如果画中的元素比较单一,可以形容为“寂静无声,芜湖一片”。

另外,一些文物和艺术品特定的象征也可以用来描述其意义和价值。

例如,中国传统文物中的“花鸟”图案常用来象征美好。

而在西方文化中,白鸽常被用作和平的象征。

3. 使用文学化的语言赏析说明文有时可以使用文学化的语言来描述艺术品或文物,这可以增强文章的美感和艺术性,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些事物的文化背景和内涵。

例如,在描述一个古代文物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老北京方言,这种做法不仅让文章更加文艺,也是为了更好地展现文物所在时代和地域的特色。

4. 使用技术性词汇在赏析说明文中,常常会使用一些技术性的词汇。

这些词汇通常会描述艺术品或文物的细节、材料或制作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在描述一件古代文物时,需要使用一些专业术语,如“明式家具”、“宫廷御器”、“琉璃瓦”等等。

这些专业术语可以用于描述文物的风格、品质和制作技术,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

说明文语言赏析

说明文语言赏析

坡下沉时它已经变得比较干燥。遵循“干绝热垂直递减率 ”,它会按照每下降100米升温1℃左右的规律增温。当 它到达背风坡山麓时,温度会比山前的迎风坡同一水平线
上的空气高,而且更干燥,于是形成了焚风。有时,同一 股气流“爬坡”又“下坡”之后,气流温度可提升10℃以 上。
【中考链接】
第6段画线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哪些特点?请 结合句子作简要分析。(3分) 这股气流“卸掉”水分,一身轻松地爬上山 巅,准备在背风坡下沉时,它已经变得比较干燥。 遵循“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它会按照每下降 100米升温1℃左右的规律增温。
——《大自然的语言》
明确:运用了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 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四季景观的变化。 引出说明对象——物候和物候学。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语言特点二:生动形象 方法总结
• 1.抓特点 • 2.作用+内容分析 • 3.引出说明对象 • 4.引起阅读兴趣
【中考链接】 《焚风》
• 第6段画线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哪些特点?请 结合句子作简要分析。(3分)
赏析准确周密的说明语言 赏析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 准确周密(科学性):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 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及相关的数 字,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 生动形象(趣味性):运用了叙述、描写的 表达方式,或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或引用了故事、传说、谜语、诗句等。
中考链接————说明文语言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原 题
16.说明文语言有 16.文章的结尾
“平实说明”与 总结性地收束
“生动说明”之分。 请分析文章第①、 第⑥两段划曲线的
全文,写道: “云不会说
文字,其中,属于 谎”。你认为

03 说明文阅读之语言品析(08页)

03 说明文阅读之语言品析(08页)

初中语文阅读”公式记忆法”专题说明文阅读之语言品析【内容解读】●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品析,一般分为两类:A、语言表达注重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B、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有什么表达效果)?答题模式:①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这个词表示……意思(起修饰、限制或强调作用),②说明在句中所要表达的内容,③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例题展示:自从鹭鸟在这片林子栖息后,林子里的毒蛇,飞虫几近绝迹,村里六畜兴旺。

(加线词有何作用?)答:“几近”是几乎接近的意思,起限制作用,说明毒蛇,飞虫差不多被吃光,但是没有绝迹,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题展示: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吗?(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这里运用比喻(打比方),将“笑”比作“美容操“,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笑具有保持青春美丽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这道题考查的是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注意与准确性的答题模式相区别。

)类型2: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答题模式:①表态(删还是不删)。

②因为……(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或作用;在句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就是类型1中的①②)③若删去,就变成……的意思,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④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例题展示(下面句中加线词能否删去?为什么?)你的网络可能会被微波炉吸走去帮助你加热饭菜。

答:不能。

“可能”是估计、推测的意思,说明微波炉也许会吸收网络信号,但不确定。

若删去就变成了一定,与事实不符。

“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类型3、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答题模式⑴举例句;⑵分析。

(方法和上面的第一种相同。

)注意:找有确数或概数的句子;找有限制性的词语的句子。

类型4: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答题模式:①不可以;②因为原词表达了……意思,换了就变成……意思,不符合实际,“××”(加点词)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说明文的语言品析1、对整篇文章语言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

B是针对不同语言风格的角度谈。

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规范性的答题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

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

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说明文写法分析1、结合说明方法谈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2、结合修辞手法谈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这是一篇生动地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

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说明语段的作用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考点及对策考点之一:说明对象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的语言品析1、对整篇文章语言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

B是针对不同语言风格的角度谈。

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规范性的答题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

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

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说明文写法分析1、结合说明方法谈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2、结合修辞手法谈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这是一篇生动地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

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说明语段的作用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考点及对策考点之一:说明对象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的特征[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考点之三:说明方法[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11、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考点之四:说明顺序[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

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特殊)、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考点之五:说明语言[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对策: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

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对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

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②找有概数的句子;③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类型5]: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指示代词如“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

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

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解题思路和技巧(一)明确说明对象: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

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如《中国石拱桥》一文。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二)抓住事物特征: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构成,解说事物的成因、功用、关系等。

都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了解事物的特征,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

那么,如何把握事物的特征呢?也可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从标题着眼。

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指出其特征,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标题指出说明对象“人民大会堂”,也指出其特征“雄伟”;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如《食物从何处来》一文,标题指出说明对象“食物”,同时引领读者阅读课文,不难看出“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一句点明了“食物”的特征是“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如《天气陛下》一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称天气为“陛下”,生动有趣地说明了天气的威风。

第二,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

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两句,就点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又如《苏州园林》一文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概括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图画美”。

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更须要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

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这段文字没有关键句,但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和生动形象的描写。

例如:拿两岸的河堤常被冲毁与这座桥从没出过事作比较,是为了说明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柱头上石刻狮于的情态,是为了说明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三)归纳说明方法:阅读说明文时,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总结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并进而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四)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

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

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

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

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

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五)整体感知,把握中心: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

如是总—分式的结构还要着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么原则组合的,是并列,是递进,还是包含有总分关系。

递进式结构要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还是由个别到一般,或是从结果到原因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