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1 圆柱的认识》11-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1 圆柱的认识》11-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1 圆柱的认识》1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理解圆柱的定义;–能够识别圆柱的各个部分,包括底面、侧面、面积、体积等;–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圆柱相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类、逻辑推理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通过学习圆柱的认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柱的定义及各个部分的认识;•圆柱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圆柱的侧面如何展开成矩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1. 温故知新•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矩阵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引入新课:介绍圆柱的定义和结构。

2. 新知讲解1.圆柱的定义:圆柱是由两个平行的圆面和连接两个圆面的侧面组成的几何体。

2.圆柱的各部分:底面、侧面、高、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

3.圆柱的相关公式: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4.圆柱的侧面如何展开成矩形:通过实例演示和讲解。

3.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圆柱的应用实例,探讨不同情况下的计算方法。

4. 练习与拓展1.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圆柱的练习。

2.拓展练习:给出复杂的圆柱结构,让学生独立计算表面积和体积。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圆柱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鼓励学生多思考,提出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反馈•收集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解题过程,及时给予赞扬和指导;•督促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查漏补缺,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拓展•引导学生去实际生活中找到圆柱的应用场景,如化妆品瓶、汽车轮胎等;•组织学生到实验室进行手动制作圆柱模型,增强对圆柱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学生在课后练习中的完成情况;•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拓展练习中展现的合作与创新精神;•学生在课堂表现和反馈中的问题情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圆柱的定义和特点。

2.学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3.发现圆柱与圆锥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圆柱的定义和特点。

2.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三、教学难点
1.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圆柱与圆锥的关系的发现。

四、教学准备
1.板书、彩色粉笔。

2.圆柱模型、圆锥模型。

3.教学课件、教学实验工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圆柱体,引出“圆柱”的概念。

2. 讲解圆柱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板书及生动的示范,教授圆柱的定义和特点。

3. 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介绍计算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并通过实际计算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练习和讨论
•设置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维。

5. 探究圆柱与圆锥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圆柱与圆锥的相似之处和区别,展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延伸
1.拓展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引导他们观察和探究更多的立体图形。

2.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课堂总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八、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圆柱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圆柱的认识》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掌握圆柱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一、关于教材圆柱的认识这节课是人教版第12册第31页至32页的内容。

圆柱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对它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教材安排本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圆和长方体、正方体的基础上来认识的,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认识圆柱, 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 掌握圆柱的特征是以后学习圆柱的表面积、体积以及圆锥和球的认识的基础;更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本课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圆柱体,使学生认识圆柱, 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 掌握圆柱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和空间想象能力,理解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立体观念。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摆一摆、量一量、摸一摸、剪一剪、比一比的过程中,采用发言、讨论、复述、交流、演说等形式,让学生多角度、多形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掌握圆柱的特征。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圆柱的广泛应用,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认识圆柱侧面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本节课的基本思路是:联系比较,建立表象——导引结合,探究新知——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为了体现这一教学思路,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时拟用“导探结合法”为主进行教学。

利用知识的正迁移,把认识长方体的方法和认识圆柱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发现知识的异同点、转化点,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发展区。

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说、好表现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多角度、多形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借助电脑的多媒体作用,让学生对圆柱的特征的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认知。

同时,配合教师丰富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说过程(一)、联系比较、建立表象1、初步感知,建立表象师:课前我们初步复习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构造)和特征。

(板书:构造特征)(1)观察:师:(师拿出一个用红布蒙着的圆柱笔筒,揭开布)这个物体的形状还能称为长方体或正方体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圆柱),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笔筒,今天老师准备把它作为一件礼物,送给大家,谁想得到它呢?看谁表现得好就送给谁。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认识》优秀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认识》优秀教案

《圆柱的认识》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能说出圆柱底面的周长、圆柱的高与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建立圆柱的几何模型。

过程与方法1.经历对圆柱的认识由具体到表象的抽象过程,体会抽象思想,培养空间观念。

2.经历自主探究圆柱的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比较、归纳能力。

3.经历圆柱的侧面与圆柱侧面展开图比较的过程,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体会转化思想和对应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感受用数学思想探索问题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难点:圆柱的高的认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圆柱模型学生准备练习本圆柱形实物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1.复习旧知。

(1)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2)关于长方体你了解多少?预设生1:长方体有6个面。

生2:长方体有12条棱。

生3:长方体有8个顶点。

生4: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谈话引入。

长方体由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组成。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属于长方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认识一种立体图形时,通常研究它的两个方面:一是它的组成,二是它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式研究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

操作指导提问激趣,在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激活已有的经验之后,向学生渗透探究新知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自觉运用知识的迁移,体验研究立体图形方法的一致性。

板块二自主尝试,探究新知活动1观察操作,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1.观察教材16页主题图。

(课件出示)(1)仔细观察教材16页的内容。

(2)说一说图中都有哪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

(3)这些物体在形状上有什么共同点?2.汇报。

(学生自由回答,合理即可。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课件补充介绍)3.观察圆柱形实物。

指出:像这样直直的,上、下粗细相同,上、下两个面都是圆的物体,我们把它叫作圆柱。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一、教学背景本节课内容为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的《圆柱的认识》,本节课程将着重讲解圆柱形的特点及计算。

二、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的辨别圆柱形和其他几何图形的不同之处。

2.能够绘制圆柱形及确定其各个面的特点。

3.能够运用所学的几何概念计算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并且能够解决相应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内容1.圆柱形的定义。

2.圆柱形的绘制及各个面的特点。

3.圆柱形的体积及表面积计算。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柱形的绘制及各个面的特点认识。

2.教学难点:圆柱形的计算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投影仪或板书,引导学生们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的几何形状。

2. 概念阐述1.圆柱形的定义: 由上下两个平行的圆面以及与它们垂直的侧面所围成的几何图形称为圆柱形。

2.圆柱形的特点:–顶部圆面的半径为 r ;–底部圆面的半径为 r ;–侧面为一矩形,其长度为底圆周长,高度为圆柱的高 h。

3.圆柱形的表达式:$$V = \\pi r^{2}h $$3. 实例演示教师通过对圆柱形图形的演示,引导学生们认识圆柱形及其特点。

教师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绘制圆柱形,并引导学生们掌握圆柱形各个面的特点。

4. 计算练习1.例1:一个圆柱形的高为 8 cm,底面半径为 3 cm,求其体积。

–解:$$ V = \\pi r^{2}h = \\pi \\times 3^{2} \\times 8 = 72\\pi (cm^{3})$$2.例2:一个圆柱形的形状与木棒相同,长为 10 cm,直径为 2 cm,求表面积。

–解:圆的周长为 2 pi r = 2 pi (2/2) = 2 pi,故矩形的高为 10 cm,长为 2 pi cm,面积为:$$S = 2 \\pi rh + 2 \\times {{\\pi r^{2}}\\over{2}} = 2\\pi \\times 1 \\times10 + 2 \\times {{\\pi}\\over{2}} = 21.98 (cm^{2})$$5. 课堂小结教师要求学生们回顾所学内容,并归纳总结圆柱形概念、特点及计算式子。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设计理念:教学中,要力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

课的结构上,以活动为主线,以操作为本节课的主要形式,以使学生亲身体会知识,自主实践获得经验,力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和操作,认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立体图,认识圆柱的高和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使学生形成圆柱的清晰表象,能根据圆柱的特征辨认圆柱体,测量圆柱的高,并能想象出圆柱侧面的展开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使学生弄清圆柱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周长,宽与圆柱的高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导入新课1、复习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并说说它们的特征。

2、出示一个茶叶筒提问:这个物体的形状叫什么?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是圆柱体的?你对它了解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圆柱体。

(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二、操作感知,发现特征1、看一看、摸一摸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柱体,摸摸它的面。

师:圆柱有几个面?摸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与长方体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圆柱各面的名称。

2、小组合作,制作形体。

师:下面我们以四人为一组,大家合理分工,做一个圆柱体。

想一想我们要制作它需要做哪几部分?分小组讨论制作方案后动手做。

3、成果展示。

(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合作成果,向大家展示。

(2)师:你在制作的过程中,准备了哪些材料?是怎么做的?4、交流讨论。

(1)出示粗细不同的两个圆柱。

师:这两个圆柱有粗有细,想想,这与圆柱的什么有关?(2)出示高矮不同的两个圆柱。

师:这两个圆柱有高有矮,想想,这与圆柱的什么有关?什么是圆柱的高?怎样测量这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呢?5、发现特征。

师:从我们准备的材料和在操作的过程中,你发现了圆柱的哪些特征?师引导学生说出圆柱上下两个面是两个相同的圆;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底面圆的周长,宽是圆柱的高。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六下《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研究,使学生掌握研究立体几何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高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长方体模型,圆柱模型,卡纸做的长方形(长10 cm,宽5 cm),小棒(可用筷子代替),备用剪刀若干。

学生:每生自带一个圆柱形物体,草稿纸。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1.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这是我们已经研究过的立体图形,谁还记得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特征?我们是怎样研究的?教师:(出示长方体的模型),我们在认识长方体时主要认识了它的哪些方面?是怎样研究的?学生1:长方体的组成,就是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观察:数一数。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研究方法)学生2: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动手操作:画、剪、比、量。

教师:我们在认识一种几何图形时,可以用这些方式研究一种新的立体图形。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形状设计不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你们看(课件出示):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如果把这些物体的形状画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课件演示:从实物图抽象出圆柱图形。

3.小结: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

揭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圆柱。

(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探究圆柱的特征1.小组合作:探究圆柱各部分的组成和特征。

教师:那么圆柱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课件出示合作要求)(1)请你拿出你所带的圆柱形物体,看一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小组合作研究各部分有什么特征,如果需要用到特别的工具,比如剪刀,可向老师借用。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研究,使学生掌握研究立体几何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高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长方体模型,圆柱模型。

学生:每生自带一个圆柱形物体,草稿纸。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它们各有几个面?这些面是什么形状?生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研究方法)动手操作:画、剪、比、量。

2.(课件出示)师:那下面的这些物体你认识吗?它们是什么形状?如果把这些物体的形状画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课件演示:从实物图抽象出圆柱图形。

3.小结: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

揭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圆柱。

(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学生仔细观察手中的圆柱模型,边看书边思考:①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什么?②用手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你发现什么?③圆柱一共有几个面?是哪几个面?④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什么?在哪里?及时练习(课件出示):让学生根据圆柱的特点判断下面的图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初步了解圆柱的特征,为后面突破难点打下基础。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第【2】篇〗一.教材分析1.圆柱的认识是西师大版教材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圆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几何立体图形,这部分内容包含圆柱的特征,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和圆柱侧面展开图。

教学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3篇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3篇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圆柱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计算圆柱的公式。

3. 能够应用圆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认识圆柱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计算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公式。

教学准备:教学PPT、圆柱模型、计算器、练习题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引入问题: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哪些圆柱体呢?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问题。

3. 引入新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圆柱的认识和性质。

Step 2:讲解圆柱的定义和性质1. 通过教学PPT展示圆柱的定义和性质。

2. 解释圆柱的定义:圆柱是由一个圆和与该圆平行的直线段所围成的几何体。

3. 解释圆柱的性质:- 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顶面也是一个圆。

- 圆柱的侧面是由底面和顶面的圆所围成的矩形。

- 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与高的乘积。

- 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与高的乘积。

Step 3:计算圆柱的公式1. 讲解圆柱的体积公式:V = πr²h,其中V表示体积,π表示圆周率,r表示底面半径,h表示高。

2. 讲解圆柱的表面积公式:S = 2πrh + 2πr²,其中S表示表面积。

3. 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

Step 4:练习巩固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 提供实际问题进行应用题的训练,如:某水杯的底面半径为5cm,高为10cm,求该水杯的体积和表面积。

3. 讲解练习题答案,进行订正。

Step 5:小结1. 让学生复述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计算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公式。

2. 强调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矩形,掌握圆柱的认识和性质对计算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非常重要。

Step 6:布置作业1. 布置课后作业:完成教材上相应的练习题。

2. 可鼓励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找到更多的圆柱体,并计算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圆柱体的定义和性质,并掌握计算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方法。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第【1】篇〗圆柱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第1—4题.教学目标: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1)半径是1米(2)直径是3厘米(3)半径是2分米(4)直径是5分米二、认识圆柱特征1.整体感知圆柱(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

(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表面(1)摸摸圆柱。

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1)课件显示: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2)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3)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

(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4)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①课件显示:装满牙签的塑料盒,问:这些牙签是圆柱的高吗?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②初步感知: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分析,得出测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同时课件上的圆柱体闪烁边上的一条高.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长方形板书:沿高剪┤斜着剪: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强调: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①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圆柱的认识-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圆柱的认识-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圆柱的认识-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柱的概念,能够辨认圆柱的图形。

2.掌握计算圆柱的容积公式,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

二、教学重点1.理解圆柱的概念。

2.掌握圆柱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容积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在课前,出示图片给学生,询问他们这是什么图形,引出圆柱的概念。

2. 讲解(1)圆柱的概念将圆柱的图形在黑板上画出,解释什么是圆柱,由两个平行的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

(2)圆柱的特征•边缘:圆周形•底面:平行圆面•侧面:由矩形和平行四边形拼成(3)如何计算圆柱的容积介绍圆柱的容积公式,V=πr²h。

其中,V表示圆柱的容积,r表示圆柱底面圆半径,h表示圆柱的高。

(4)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罐子为例,计算罐子的容积,进而直观感受圆柱的容积计算公式。

3. 课堂练习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柱体,由学生用量角器量出圆柱底面半径和高,并计算所画圆柱体的容积。

4. 巩固练习对学生分小组,出示几道题目让学生讨论、合作解决,并在课后进行答案讲解,强化知识记忆。

5. 总结通过此次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圆柱的概念、特征,以及圆柱的容积公式计算方法。

学生还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利用图片、实物以及计算公式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圆柱这一三维图形的概念,并明确了圆柱的特征。

针对孩子们对计算公式不易掌握的问题,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实际例子呈现,加深了孩子们的印象和记忆。

在小组合作和交流中,加强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在彼此学习中也获得了生活中常见的容积计算的应用方法。

整节课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得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圆柱的认识、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

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

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媒体呈现:大屏幕出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各3—5个)。

1、让学生分类整理,想想它们有哪些特征和量的计算。

2、观察没有学习过的物体,告诉学生对这些物体我们将陆续进行学习,今天我们认识其中一个,它叫圆柱引出课题。

3、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设计意图】生活是生态的,通过展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态情境,在分类中自然地引入课题,使课堂自然、生动。

二、探究新知1、整体感知圆柱(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教学例题:认识圆柱(1)认识圆柱的面。

师: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师:指导看书,引导归纳。

(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2)认识圆柱的高a.操作思考: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b.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c.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

(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d.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3.例:圆柱的侧面展开(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2)操作探究。

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并旋转。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第【1】篇〗一、揭题示标【学习目标】1、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

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圆柱的认识”(板书课题)。

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1、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

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

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0页到第12页的例1和例2,看图看文字,,重点看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想:1、圆柱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名称是什么?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与圆柱有什么关系?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师:认真看书自学,比谁自学的最认真,自学效果最好。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二、自主探究(一)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二)检测(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写在练习本上)第11、12页的“做一做”要求:1、认真观察,正确书写。

2、写完的同学认真检查。

三、合作提升(一)更正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

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由差-中-好)(二)讨论1、看图认为判断正确的请举手。

【圆柱有上下两个底面(是圆),有一个侧面(长方形)】2、观察自己做的圆柱,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它的长和宽相当与圆柱的什么?[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3、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同桌对改。

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老师这里有练习题,敢不敢来试一试?(出示)四、巩固运用1、练习圆柱有()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有一个(),展开后是个()。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字体还又端正。

2、当堂训练(课本练习二,第15页)作业:课本第1、2、3、4题(填书上)。

圆柱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圆柱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圆柱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篇一」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体,掌握圆柱体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会辨别圆柱。

2.知道圆柱体的侧面沿高剪开是一个长方形,而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当于圆柱的高。

3.在做圆柱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感悟数学规律的来龙去脉,知道圆柱的侧面可以展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也有时可展成正方形,及圆柱的侧面展开与圆柱各部分间的对应关系。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5.形成圆柱的表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分一分。

(课件出示实物图)请同学们看屏幕,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你能按形状把它们分一分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拖动分类)?(设计意图:在这个阶段,通过分一分,引入学生对圆柱的初步感知。

)2、说一说。

你为什么这样分(引导学生根据已学图形的特征简要说一说)?剩下的这些形体我们将陆续进行学习,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圆柱体,简称圆柱(突出两个圆柱图)。

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2个圆柱,再看一看桌上老师为你们准备的3个圆柱,看看他们有什么特点?像这样的直直的,就是直圆柱。

说一说,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形的?(设计意图:通过出示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找生活中的圆柱体,导入课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索新知(一)认识圆柱的特征1、认识圆柱的面。

①想一想。

观察这些圆柱,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得出:圆柱有上下2个圆②摸一摸。

圆柱除了上下两个圆面之外,还有其他的面吗?请你摸一摸,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师总结: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平面,周围的这个面是弯曲的面,叫曲面,也就是圆柱的侧面。

③说一说。

圆柱一共有几个面?(指名说说)师总结:圆柱上下2个平面叫圆柱的底面,圆柱周围的这个曲面叫圆柱的侧面,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学期《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学期《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学期《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学期《圆柱的认识》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圆柱的概念、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圆柱,体会圆柱的特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数学基础,但对圆柱的认识还较模糊。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体积,这为学习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提供了基础。

但圆柱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区别和联系还需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圆柱的概念、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柱的概念、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圆柱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以及与长方形、正方形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圆柱,体会圆柱的特性。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自主探究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

3.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圆柱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区别和联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柱模型、长方形、正方形模型、直尺、圆规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3.课件:圆柱的图片、动画、表格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柱实例,如饮料瓶、铅笔筒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让学生发表观点,教师总结引出圆柱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圆柱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圆柱的特征,如底面、高、侧面等。

同时,让学生触摸实物,感受圆柱的立体形状。

在此基础上,教师讲解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计算给定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的底面及其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圆柱的侧面积及它的展开图.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教学难点1.建立空间观念.2.弄清圆柱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投影出示长方体、正方体.使学生明确:长方体、正方体.2.投影出示圆柱.使学生明确:圆柱.3.导入、揭示课题.板书:圆柱的认识二、新授教学(一)圆柱的认识1.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体?2.教师出示实物.3.出示投影,展示实物图.4.揭示实物图,出现圆柱几何图形.教师说明:我们所学的圆柱都是直直的,上下粗细相同的直圆柱,我们叫它圆柱.(二)圆柱的面.1.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它的面.2.互相交流,什么感觉.启发学生动手实验:(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2)用笔画一画,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3)用双手摸侧面.3.教师明确: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三)圆柱的高.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1.用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圆柱的高.使学生明确: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四)操作实验使学生明确: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三、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圆柱体有哪些特征?四、巩固练习1.指出下面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2.指出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圆柱.五、实践作业用硬纸做一个圆柱,再量出它的底面直径和高各是多少厘米?六、板书设计圆柱的认识〖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31~32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和操作,认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立体图,认识圆柱的高和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1 圆柱的认识》32-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1 圆柱的认识》32-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1 圆柱的认识》32-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柱的定义和相关术语;–能够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关圆柱的计算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示例引入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领学生发现规律,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耐心和毅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柱的定义及相关术语的理解;–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理解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或谜题引入圆柱的定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学习新知1. 圆柱的定义让学生看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特点,带领学生给出圆柱的定义。

介绍圆柱的相关术语:底面、侧面、轴、高等概念。

2. 圆柱的表面积给出计算圆柱表面积的公式,带领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通过实例讲解,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3. 圆柱的体积给出计算圆柱体积的公式,带领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通过实例演练,巩固学生对体积计算的掌握。

3. 引导实践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一些与圆柱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题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 总结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圆柱的相关知识点,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和困惑。

四、课堂延伸让学生自主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圆柱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进行展示与分享。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搜索生活中圆柱的实际应用,并写一篇小结。

六、板书设计•圆柱的定义:底面、侧面、轴、高•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结合具体实例引入圆柱的认识,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数学知识。

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但在解决问题中缺乏灵活性,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培养数学运用能力。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圆柱的认识》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圆柱的认识》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圆柱的认识》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

2.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掌握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柱物体,如铅笔、水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探索新知(1)圆柱的认识(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教师展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尝试推导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即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3)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推导出圆柱的表面积公式:表面积=2πr^2+2πrh。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尝试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体积=πr^2h。

3.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圆柱的练习题,如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解答。

4.拓展延伸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圆柱物体,让学生观察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圆柱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四、作业布置1.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柱物体,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柱物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通过练习题和拓展延伸环节,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重难点补充:1.圆柱的认识教师展示一个圆柱模型,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这个物体的名字吗?你们能描述一下它的形状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很好,圆柱有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柱的认识》教案2
教学内容: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2.使学生认识圆柱的侧面,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1.建立空间观念。

2.弄清圆柱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教具准备:
硬卡纸圆柱体,相应电脑课件,尺子,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2.引入新课。

出示事先准备的圆柱形的一些物体。

提问学生:这些形体是长方体
或正方体吗?说明:这些形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立体图形圆
柱体。

通过学习要认识它的特征。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知
1.认识圆柱的特征。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再和讲台上的圆柱比一比,看看它有哪些特征。

提问:谁来说一说圆柱有哪些特征?
2.认识圆柱各部分名称。

(1)认识底面。

出示圆柱,让学生观察上下两个面。

说明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

(2)认识侧面。

请大家把圆柱竖放,用手摸一摸周围的面,你对这个面有什么感觉?说明:围成圆柱除上下两个底面外,还有一个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追问:侧面是怎样的一个面?
(3)认识圆柱图形。

请同学们自己再摸一摸自己圆柱的两个底面和侧面,并且同桌相互说一说哪是底面,哪是侧面,各有什么特点。

说明: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侧面围成的。

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4)认识高
长方体有高,圆柱体也有高。

请看一下自己的圆柱,想一想,圆柱体的高在哪里?试着量一量你的圆柱高是多少。

谁来说说圆柱的高在哪里?说明: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圆柱的高是多少,怎样量出来的。

提问:想一想,一个圆柱的高有多少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高有无数条,高都相等)
3.巩固特征的认识。

(1)提问: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
(2)做练习一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不是圆柱的要求说明理由。

4.教学侧面积计算。

(1)认识侧面的形状。

教师出示圆柱模型说明: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如果把圆柱侧面沿高剪开再展开,它会是什么形状。

现在请大家拿出贴有商标纸的饮料罐(教师同时出示),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然后展开,看看是什么形状。

学生操作后提问:你发现圆柱体的侧面是什么形状?
(2)侧面积计算方法。

①提问: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跟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看从第3页最后两行到4页的“想一想”,并在横线上填空。

提问“想一想”所填的结果。

②得出计算方法。

提问:根据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算?为什么?
(3)教学例1
出示例1,学生读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 课件出示练习题
3.做“练一练”第3题。

4.思考:
如果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
四、作业布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