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体格检查(1)

合集下载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腹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功能和疾病情况。

该检查可以通过触诊、听诊、叩诊和观察等手段来获取相关信息。

以下是腹部体格检查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患者信息1. 姓名:李华2. 年龄:45岁3. 性别:男性4. 就诊日期:2022年5月10日二、主诉患者主诉腹部不适,伴有消化不良和腹胀症状。

三、体格检查1. 一般情况: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无明显疼痛或不适感。

面色正常,体型适中,营养状况良好。

2. 体位:患者平卧位,四肢自然伸展,腹部暴露。

3. 皮肤:腹部皮肤无异常发现,无红肿、瘀斑、皮疹等异常。

4. 腹部外观:腹部外观平坦,无明显隆起、凹陷或肿块。

无腹壁静脉曲张。

5. 腹部触诊:(1)位置:患者腹部分为上腹、中腹和下腹三个区域进行触诊。

(2)手法:用温暖的手掌从远离疼痛区域开始轻柔地按压,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异常感觉。

(3)结果:腹部柔软,无压痛、包块或肿物。

肝脏和脾脏未触及。

6. 腹部听诊:用听诊器在腹部四个象限进行听诊。

(1)结果:未听到异常肠鸣音或血管杂音。

7. 腹部叩诊:用手指或锤击器在腹部四个象限进行叩诊。

(1)结果:未听到异常鼓音或浊音。

8. 腹部观察:(1)腹部轮廓:正常,无膨胀、凹陷或异常突出。

(2)腹肌张力:正常,无明显紧张或松弛。

(3)腹肌蠕动:观察到腹肌自上而下的蠕动,无异常。

9. 其他检查:(1)肛门指诊:未进行肛门指诊。

(2)会阴检查:未进行会阴检查。

四、初步诊断根据腹部体格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腹部功能正常,无明显异常。

五、建议1. 进一步检查: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血液检查等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2. 生活建议: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健康,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3. 随访:建议患者定期复诊,如有新的症状或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以上是根据任务名称“腹部体格检查”所编写的标准格式文本,内容详细描述了腹部体格检查的步骤和结果。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腹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这项检查通常由医生或者医疗专业人员执行,旨在检查腹部的外观、触感、听诊和叩诊等方面,以获取关于腹部器官功能和病理状态的信息。

下面将详细介绍腹部体格检查的步骤和相关要点。

1. 患者准备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之前,患者需要脱掉上身的衣物,保持腹部暴露。

同时,医生或者医疗专业人员应确保检查环境肃静、温暖,并提供足够的隐私。

2. 观察腹部外观医生首先会子细观察患者腹部的外观。

他们会注意腹部是否对称、膨胀或者凹陷,是否有皮肤变化(如红斑、瘀斑、疱疹等),是否有腹股沟突出或者腹部疝气等异常。

3. 触诊腹部触诊是腹部体格检查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医生会用手轻轻触摸患者的腹部,以感受腹壁的张力、肌肉的紧张程度以及腹部器官的位置和大小。

触诊时,医生应使用适量的润滑剂,以减少对患者的不适感。

4. 腹部听诊医生会使用听诊器在腹部不同区域进行听诊。

他们会注意是否有肠鸣音(肠道蠕动的声音)的存在、强度和频率。

肠鸣音的异常可能提示消化系统的问题,如肠梗阻或者炎症。

5. 叩诊腹部叩诊是通过敲击腹部来评估腹部器官的位置、大小和密度。

医生会用手指轻轻敲击腹部不同区域,并根据声音的音调和音量来判断腹部器官的状态。

例如,浊音可能表示有液体或者固体存在,而清音则可能表示有气体存在。

6. 深部触诊在完成表面触诊后,医生可能会进行深部触诊,以评估腹部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大小。

他们会用手指轻压腹部,以感受腹部器官的质地、轮廓和挪移性。

通过深部触诊,医生可以检查肝脏、脾脏、肾脏等器官的异常。

7. 其他辅助检查根据需要,医生可能会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测量腹围、测量腹部压痛点、检查肛门和直肠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腹部健康评估。

总结:腹部体格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通过观察腹部外观、触诊、听诊和叩诊等步骤,医生可以获取关于腹部器官功能和病理状态的信息。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腹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通过观察、触诊、听诊和敲诊等手段,医生可以了解腹部器官的形态、位置、大小和功能等信息,从而帮助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

以下是腹部体格检查的标准格式文本:一、检查目的:腹部体格检查的目的是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帮助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

二、检查方法:1. 观察:首先,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腹部外形、皮肤颜色和血管分布等。

注意是否有腹部肿块、皮肤疮疖、瘢痕、淤血等异常情况。

2. 触诊:医生会用手轻柔地触摸患者的腹部,以感知腹部器官的形态、位置和大小等信息。

触诊分为浅表触诊和深层触诊两种。

a. 浅表触诊:医生会用手指轻轻按压患者的腹部表面,以检查是否有腹肌紧张、压痛等症状。

还可以检查腹壁肿块、脾脏肿大、肝脏肿大等情况。

b. 深层触诊:医生会用手掌较深地按压患者的腹部,以触摸到更深层的器官。

通过深层触诊,可以检查肾脏、胰腺、肠道等器官的异常情况。

3. 听诊:医生会用听诊器听取患者腹部的肠鸣音和血管杂音等。

观察肠鸣音的频率、音质和强度,了解肠道蠕动情况。

听取血管杂音,可以判断是否有血管狭窄或瘤样杂音等异常情况。

4. 敲诊:医生会用手指敲击患者的腹部,以检查腹腔内器官的边界和密度。

敲诊可以帮助判断肝脏、脾脏、肠道等器官的大小和位置。

三、检查结果分析:根据腹部体格检查的结果,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腹部器官的异常情况。

例如,腹部肿块可能是肿瘤、脾脏肿大可能是感染等。

然而,腹部体格检查只是初步评估,具体病因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如超声、CT等)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四、注意事项:1. 患者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前应该解除腹部束缚,保持舒适的体位。

2. 检查过程中,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检查目的和方法,并尽量避免引起患者的不适。

3. 医生在进行触诊、听诊和敲诊时,需要掌握正确的手法和力度,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4. 对于女性患者,应尽量选择女医生进行检查,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腹部体格检查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腹部体格检查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腹部体格检查的内容及注意事项腹部体格检查是医生在诊断疾病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腹部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区域之一,通过腹部体格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腹部器官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肝脾肿大、肠道梗阻、胆囊结石等。

本文将介绍腹部体格检查的内容及注意事项,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一、腹部体格检查的内容1.观察腹部外形:观察腹部的外形和形状,看是否有膨胀、凹陷、扩张等异常情况。

2.观察皮肤:观察腹部皮肤是否有异常,如皮疹、炎症等,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皮肤病变。

3.触诊腹部:医生用手触摸腹部,结合观察,可以初步判断腹部器官的位置、大小和质地,以及是否存在肿块、囊肿等异常情况。

4.鼓音检查:医生用手指轻敲腹部,听到不同声音可以推测是否存在积液、气体等。

5.闻听肠鸣音:医生利用听诊器听取腹部的肠鸣音,正常情况下应有肠鸣音存在,如果没有或过弱,可能表示肠道功能异常。

6.找到腹部血管搏动:通过触诊可以找到腹部的主要血管搏动点,如腹部正中线的脐上动脉搏动点、腹底部的髂总动脉搏动点等。

这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腹部的血液供应情况和是否存在血管病变。

7.触诊肝脾:医生可以通过触摸腹部感知肝脏和脾脏的位置、大小和质地。

正常情况下,肝脏边缘可触及,质地硬而光滑,脾脏一般不可触及。

二、腹部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1.患者隐私保护: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保护患者的隐私是非常重要的。

应确保患者身体的隐私不被他人观察,可以采用隔间、帘子等方式进行保护。

2.细致入微:在触诊腹部时,医生应该用手轻柔地触摸,并细心地观察、询问患者的感受。

过度的用力或粗暴的触诊可能会造成患者的不适。

3.判断尺度:腹部体格检查需要对腹部器官的正常尺寸和质地有一定的了解,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判断。

这需要医生有一定的解剖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的支持。

4.温暖环境: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保持患者身体的温暖是很重要的。

过冷的环境可能引起患者身体的抵抗和局部肌肉的紧张,影响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5.符合卫生要求:腹部体格检查应符合卫生要求,医生应戴好手套,患者腹部应保持清洁,以避免交叉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引言概述:腹部体格检查是医学中常用的一种体检方法,通过观察和触诊腹部,可以了解人体内脏器官的位置、大小、形状以及是否存在异常。

本文将详细介绍腹部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一、外观检查1.1 腹部形状:观察腹部是否对称、平整或者隆起,有无腹肌紧张、肌肉萎缩等异常情况。

1.2 皮肤状况:检查腹部皮肤是否有红肿、瘀斑、疱疹等异常,以及有无疤痕、肿块等病变。

1.3 肚脐检查:观察肚脐是否突出、凹陷或者有分泌物,以及有无疼痛、红肿等异常情况。

二、触诊检查2.1 腹部压痛:用手指轻轻按压腹部不同区域,观察是否有压痛感,以及疼痛的程度和位置。

2.2 腹部包块:通过触诊检查,检查腹部是否有肿块、包块等异常,观察其大小、质地和挪移性。

2.3 肝脏和脾脏触诊:通过特定的手法触摸腹部,检查肝脏和脾脏是否肿大,以及有无异常的硬度或者结节。

三、听诊检查3.1 肠鸣音:用听诊器在腹部不同区域听诊,观察肠鸣音的频率、音量和性质,判断肠道是否正常蠕动。

3.2 血管杂音:通过听诊器听诊腹部血管,检查是否有异常的血管杂音,可能提示血管狭窄或者破裂等问题。

3.3 腹部血管搏动:通过听诊器听诊腹部主要血管,观察血管搏动的频率、节律和力度,评估血管功能是否正常。

四、敲诊检查4.1 肝脏敲诊:用手指轻轻敲击腹部特定区域,观察敲击音的响度和音调,判断肝脏是否有肿大或者异常。

4.2 胃肠气体敲诊:通过敲击腹部不同区域,观察敲击音的分布和音调,判断胃肠道内是否有过多的气体积聚。

4.3 腹水敲诊:通过敲击腹部不同区域,观察敲击音的特点,判断腹腔内是否有积液,可能是腹水的表现。

五、特殊体位检查5.1 腹部压痛体位:在不同的体位下,观察腹部是否有压痛感,以及疼痛的位置和程度的变化,有助于定位病变。

5.2 腹部肿块体位:在不同的体位下,观察腹部肿块的位置、形态和挪移性的变化,有助于判断其性质和来源。

5.3 腹部脏器移位体位:通过改变体位,观察腹部脏器的位置和挪移性,有助于判断脏器是否有异常的位置偏移。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引言概述:腹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通过仔细观察、触摸和听诊腹部,医生可以获取重要的诊断信息。

本文将介绍腹部体格检查的五个部分,包括外观检查、触诊、听诊、叩诊和肠鸣音评估。

一、外观检查:1.1 腹部形状:观察腹部的形状,包括是否对称、是否膨隆或凹陷等。

异常的腹部形状可能与脏器肿瘤、腹水或腹肌松弛等疾病相关。

1.2 皮肤状况:检查腹部皮肤的颜色、纹理、湿度等。

黄疸、皮疹或瘀斑等皮肤病变可能与肝脏、胆囊或肾脏疾病有关。

1.3 腹部脐部:观察脐部的位置、形状和颜色。

脐疝、脐部炎症或脐部出血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二、触诊:2.1 表面触诊:用手轻轻触摸腹部表面,检查是否有异常的肿块、硬结或压痛。

这些异常可能与肿瘤、炎症或脏器扩大等疾病有关。

2.2 深部触诊:医生会用手指轻压腹部,检查脏器的位置、大小和硬度。

脾脏、肝脏、肾脏和肿块等疾病可能通过深部触诊来评估。

2.3 手法触诊:医生会使用特定的手法,如反跳痛和肌肉紧张等,来评估腹部器官的功能和疼痛反应。

三、听诊:3.1 肠鸣音:医生会用听诊器听取腹部的肠鸣音。

正常的肠鸣音是连续且均匀的,异常的肠鸣音可能与肠道梗阻、炎症或肠胃功能紊乱等有关。

3.2 血管杂音:医生还会检查腹部的血管杂音,以评估动脉和静脉的血流情况。

异常的血管杂音可能与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或动脉瘤等有关。

3.3 腹部听诊:医生会在腹部不同区域进行听诊,以检查是否有腹部腹水、气体或肠鸣音异常。

四、叩诊:4.1 针对腹部不同区域进行叩诊,医生会用手指敲击腹部,以评估脏器的位置、大小和密度。

异常的叩诊音可能与肝脾肿大、腹水或肿块等有关。

4.2 叩击边界:医生会在腹部不同区域找到脏器边界,如肝脏、脾脏和肾脏等,以确定其大小和位置是否正常。

4.3 叩诊音:医生会根据叩诊音的不同,判断腹部脏器是否正常,如鼓音、浊音或实音等。

五、肠鸣音评估:5.1 频率和强度:医生会用听诊器听取腹部的肠鸣音,并评估其频率和强度。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标题:腹部体格检查引言概述:腹部体格检查是医生在诊断患者疾病时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观察、触诊、听诊等手段来了解患者腹部的状况,从而匡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腹部体格检查对于发现腹部器官的异常情况、评估腹部疾病的病情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观察1.1 观察腹部外形:观察腹部的形状、对称性、皮肤颜色、有无疤痕等情况。

1.2 观察腹部蠕动:观察腹部的蠕动情况,了解肠道蠕动是否正常。

1.3 观察腹部静脉曲张:观察腹部皮肤下静脉是否扩张、扭曲。

二、触诊2.1 表浅触诊:医生用手轻轻触摸患者的腹部表面,了解腹部皮下组织的硬度、压痛情况等。

2.2 深部触诊:医生用手深入患者腹部,检查腹部脏器的大小、形态、质地等情况。

2.3 叩诊:医生用手指敲击患者腹部,通过听到的声音来了解腹部内脏的位置、大小等。

三、听诊3.1 肠鸣音:医生用听诊器听取患者腹部的肠鸣音,了解肠道蠕动是否正常。

3.2 血管杂音:医生通过听诊器听取腹部血管的杂音,判断是否存在血管病变。

3.3 肠鸣音和心音的关系:医生通过听诊腹部和心脏,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叩诊4.1 肝脾叩诊:医生通过叩诊来判断肝脾的大小、位置和质地。

4.2 肠气叩诊:医生通过叩诊来判断肠道内是否有气体积聚。

4.3 肾脏叩诊:医生通过叩诊来判断肾脏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五、特殊检查5.1 腹部超声:通过超声波来观察腹部内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5.2 CT扫描:通过CT扫描来获取更加精细的腹部内脏影像。

5.3 腹部MRI:通过MRI来观察腹部内脏的详细结构和功能。

结论:腹部体格检查是诊断腹部疾病的重要手段,医生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需要子细观察、认真触诊、细心听诊和准确叩诊,结合特殊检查手段,可以匡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腹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来评估患者的腹部状况,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腹部体格检查包括观察、触诊、听诊和敲诊四个方面,通过这些操作可以了解腹部的外观、质地、听音以及内脏的位置和功能情况。

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前,首先应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和需要的配合,确保患者的合作性。

检查环境应安静、舒适,患者应放松身体,躺平仰卧位,尽量保持平稳的呼吸。

首先,医生通过观察来检查腹部的外观。

应仔细观察腹部的形状、大小、皮肤的颜色和纹理、有无创伤和疼痛等特征。

正常情况下,腹部应呈圆形或椭圆形,肌肉紧张和对称,皮肤色泽自然,纹理清晰。

接下来,医生会进行触诊检查。

在触诊前,医生应注意洗手,并涂抹适量的润滑剂。

触诊可以分为浅表触诊和深度触诊。

浅表触诊主要是用手轻轻触摸腹部各部位,了解有无肿块、压痛和温度变化等情况。

深度触诊是医生用手探入腹部,通过排除感觉来判断腹部的内脏器官是否异常。

正常情况下,腹部的肌肉应均匀松软,无明显肿块或压痛感。

听诊是通过听声音来检查腹部的器官功能。

医生用听诊器,将听筒放在腹部各部位,倾听内脏器官的声音。

正常情况下,听到的应是肠鸣音,它是消化系统正常工作时产生的声音。

如出现异常声音,可能是胃肠功能紊乱、梗阻等情况的表现。

最后,医生会进行敲诊检查。

敲诊是通过在患者腹部轻敲或叩击,来评估腹部内脏器官位置和固有反射的检查方法。

正常情况下,不同腹部区域所敲出的声音应该是均匀和清脆的。

如出现异常声音,可能是腹水、包块或肿大器官等情况的表现。

总之,腹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快速、无创和非常有效的诊断方法,通过观察、触诊、听诊和敲诊四个方面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腹部的状况和内脏器官的功能,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非常重要。

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医生需要仔细、细致的操作,根据患者的反应和检查结果,结合其他相关检查,综合判断和诊断。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1. 观察:
-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腹部外观,注意是否有肿胀、皮肤变化或伤痕。

- 医生还会注意腹肌的对称性和肌肉紧张度。

2. 触诊:
- 医生使用手掌和指尖轻轻触摸患者的腹部,以检查腹部的柔软度、膨胀度和有无触痛。

- 医生可能会进行深度触诊,用手指按压腹部,以评估器官的位置、大小和质地。

3. 打诊:
- 医生会使用手指敲击患者的腹部,以观察声音和感受。

- 打诊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有积液或气体存在。

4. 听诊:
- 医生会使用听诊器,在患者腹部不同位置听取器官的声音。

- 医生可以通过听诊器确定是否有肠蠕动、血液循环异常或血管狭窄等问题。

5. 其他特殊检查:
-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进行其他特殊的腹部检查,如超声波检查、CT扫描或MRI等,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腹部体格检查是一项安全、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指导。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腹部体格检查并不能替代更具体的医学检查,如实验室检验或影像学检查,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方法来做出准确的诊断。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一:名词解释
肋弓下缘腹上角剑突髂前上棘腹直肌外缘腹中线腹股沟韧带耻骨联合肋脊角腹部四分法腹部九分法水母头征水坑征结肠充气征腰大肌实验
二:腹部体格检查
视诊——腹部外形(全腹膨隆、局部膨隆、全腹凹陷、局部凹陷、手术切痕、皮肤颜色)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腹壁情况(皮疹、色素、腹纹、疝、脐、体毛、包块、上腹部波动性)。

听诊——肠鸣音;血管杂音(肾动脉、髂动脉、股动脉);摩擦音;骚痰音
触诊——A:注意事项——排尿后取低枕仰卧位;双下肢自然弯曲;注意与患者交流;注意配合呼吸运动;教会患者深呼吸;自左下开始至脐周;先检查健侧,再检查患侧。

B:检查项目——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肝脏触诊(大小、质地、边缘、压痛、搏动、摩擦感、肝脏震颤);脾脏触诊(肿大的表示方法)、胆囊触诊(murphy征),肾脏触诊;肝颈静脉回流征;液波震颤;腹部肿块的触诊;腹壁反射。

叩诊——肝脏浊音界;肝脏叩击痛;胃泡鼓音区;移动性浊音;膀胱;肋脊角叩击痛。

腹部体格检查的内容

腹部体格检查的内容

腹部体格检查的内容腹部体格检查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一种体格检查方法,通过观察和触诊腹部,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的腹部状况,从而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腹部体格检查主要包括外观检查、触诊检查、听诊检查和叩诊检查等内容,下面将逐一介绍。

首先是外观检查,医生应该观察患者腹部的外形、皮肤颜色、皮下脂肪分布等情况。

正常情况下,腹部应该呈现对称、平坦的外观,皮肤颜色均匀,无明显的皮下出血或皮下肿块。

如果发现腹部外观异常,如腹部肿胀、皮肤发红等情况,可能提示存在腹部器官疾病或炎症。

接下来是触诊检查,医生应该用手轻轻触摸患者的腹部,以了解腹部肌肉紧张度、腹部压痛情况等。

正常情况下,腹部肌肉应该松弛,无明显的压痛点。

如果触诊时发现腹部肌肉紧张、压痛点明显,可能提示存在腹部疾病或炎症,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然后是听诊检查,医生应该用听诊器仔细听取患者腹部的肠鸣音。

正常情况下,腹部应该有规律的肠鸣音,反映着肠道蠕动情况。

如果听诊时发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能提示存在肠道梗阻或肠道炎症等问题。

最后是叩诊检查,医生应该用手指轻轻叩击患者的腹部,以了解腹部内脏的位置和大小。

正常情况下,叩击腹部应该听到清晰的鼓音,腹部内脏应该有规律的移动。

如果叩击时发现腹部鼓音异常或腹部内脏位置异常,可能提示存在腹部内脏肿瘤、积液等问题。

总之,腹部体格检查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体格检查方法,通过观察和触诊等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的腹部状况,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腹部外观、轻轻触摸腹部、听取腹部肠鸣音和叩击腹部等步骤,以全面了解患者的腹部情况,及时发现和诊断腹部疾病。

希望本文对腹部体格检查有所帮助。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状况。

下面是腹部检查评分标准的详细内容。

一、检查目的:腹部检查的目的是评估腹部器官的形态、位置、大小、质地和压痛情况,以及检测有无腹部肿块、包块等异常情况。

二、检查步骤:1. 患者准备:让患者脱掉上衣,裸露腹部,保持舒适的体位,可以采取仰卧位或者半卧位。

2. 观察:首先进行腹部的外观观察,包括腹部形态、皮肤颜色、瘢痕、疤痕、脐部形态等。

注意观察有无腹壁隆起、凹陷、肿块等异常情况。

3. 触诊:用手轻轻触摸患者的腹部,检查腹部的温度、湿度和皮肤的弹性。

然后进行浅表触诊,用手指轻压腹部各个区域,检查有无压痛、包块等情况。

最后进行深部触诊,用手掌压迫腹部,检查有无肿块、腹部器官肿大等情况。

4. 叩诊:用手指或者敲击器轻敲腹部各个区域,检查有无鼓音、浊音等情况。

正常情况下,腹部应该呈鼓音。

5. 听诊:用听诊器听取腹部肠鸣音,检查有无异常音响。

正常情况下,应该听到肠鸣音。

三、评分标准:根据腹部检查的结果,可以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分:1. 外观观察:- 腹部形态:正常(0分),异常(1分)- 皮肤颜色:正常(0分),异常(1分)- 瘢痕、疤痕:无(0分),有(1分)- 脐部形态:正常(0分),异常(1分)2. 触诊:- 温度、湿度和皮肤弹性:正常(0分),异常(1分)- 浅表触诊:无异常(0分),压痛(1分),包块(2分)- 深部触诊:无异常(0分),肿块(1分),器官肿大(2分)3. 叩诊:- 鼓音、浊音:正常(0分),异常(1分)4. 听诊:- 肠鸣音:正常(0分),异常(1分)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将每一个项目的得分相加,即可得到腹部检查的总分。

根据总分的高低,可以初步判断腹部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腹部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尽量选择舒适的体位,以便患者放松身体,有利于检查的进行。

2. 检查时要轻柔,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引言:腹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状况。

通过仔细观察、触诊和听诊等手段,医生可以获取关于腹部器官的重要信息,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腹部体格检查的四个主要部分,包括外观观察、触诊、听诊和叩诊。

一、外观观察:1.1 腹部皮肤的观察:仔细观察腹部皮肤的颜色、光滑度和有无异常变化。

正常情况下,腹部皮肤应该呈现均匀的色泽,光滑而无明显异常。

异常表现可能包括黄疸、皮疹、瘢痕等。

1.2 腹部凸起的观察:观察腹部的外形和凸起情况,了解是否存在异常。

正常情况下,腹部应该平坦或稍微凸起,没有明显的肿块或变形。

异常表现可能包括腹部肿块、脐疝等。

1.3 腹部脉络的观察:观察腹部表面的脉络情况,了解是否存在异常。

正常情况下,腹部表面的脉络应该平稳、不突出。

异常表现可能包括腹部静脉曲张、动脉瘤等。

二、触诊:2.1 腹部肌肉的触诊:用手指轻轻触摸腹部肌肉,了解肌肉的张力和有无异常。

正常情况下,腹部肌肉应该有一定的张力,没有明显的压痛或异常感觉。

异常表现可能包括肌肉紧张、压痛等。

2.2 腹部脏器的触诊:通过触摸腹部不同区域,了解脏器的位置、大小和有无异常。

正常情况下,肝脏、脾脏和肾脏等腹部脏器应该在特定位置可触及,并且没有明显的肿大或异常感觉。

异常表现可能包括肿块、肝脾肿大等。

2.3 腹部压痛的触诊:通过适度的压力触摸腹部不同区域,了解是否存在压痛反应。

正常情况下,腹部应该没有明显的压痛感。

异常表现可能包括腹膜炎、胆囊炎等。

三、听诊:3.1 肠鸣音的听诊:用听诊器放在腹部不同区域,听取肠鸣音的频率和音质。

正常情况下,肠鸣音应该有规律且清晰。

异常表现可能包括肠鸣音减弱、增强或消失。

3.2 血管杂音的听诊:用听诊器放在腹部血管区域,听取血管杂音的有无。

正常情况下,腹部血管应该没有明显的杂音。

异常表现可能包括动脉狭窄、静脉血栓等。

3.3 腹部器官震颤的听诊:用听诊器放在腹部不同区域,听取器官震颤的有无。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全腹紧张度减低:慢
性消耗性疾病,大量放腹水,年
老体弱,脊髓损伤所致腹肌瘫
痪,重症肌无力等.
局部紧张度减低:局部的腹
肌瘫痪或缺陷
完整编辑ppt
68
二 压痛及反跳痛
1.正常腹部触摸时不引起疼 痛
2腹腔脏器的炎症、肿瘤、破 裂、扭转以及腹膜的刺激等 均可引起压痛,提示病变所 在。
完整编辑ppt
69
常见压痛点:阑尾炎、胆囊 炎
左上腹膨隆:脾大,脾曲肿瘤, 巨结肠;
完整编辑ppt
26
腰部膨隆
多囊肾,巨大肾上腺瘤,肾 积水、脓。
脐部膨隆:脐疝、炎性包块 (TB);
下腹膨隆:子宫增大,膀胱 胀大,排尿后消失;
完整编辑ppt
27
右下腹膨隆
回盲部TB,肿瘤,Crohn,阑尾 周围脓肿;
左下腹膨隆:降结肠,乙状结肠 肿瘤,粪块;
14
4.上腹部: 胃、肝左叶、十二指肠、
胰头、体、横结肠、腹主动 脉、大网膜。
5.中腹部: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下垂的胃和横结肠、肠系膜 及淋巴结、输尿管、腹主动 脉、大网膜。
完整编辑ppt
15
6.下腹部: 回肠、乙状结肠、输尿管、
胀大的膀胱、增大的子宫。
7.左上腹部: 脾、胃、脾曲、胰尾、左肾、
(3)腹内巨大肿块:如足月妊娠、 巨大卵巢囊肿、畸胎瘤等。
完整编辑ppt
24
局部膨隆
指局限性腹部膨隆。脏器肿 大,肿瘤或炎性肿块、胃或肠 胀气,以及腹壁上的肿物和疝 等均可引起。
腹腔内与腹壁包块的鉴别
完整编辑ppt
25
上腹中部隆起
肝左叶大,胃癌,胃扩张,胰肿 瘤或囊肿。
右上腹膨隆:肝、胆肿大,肝曲 肿瘤。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腹部体格检查是一项常见的医学检查,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该检查通常由医生或者医疗专业人员执行,旨在发现腹部疾病、异常或者其他潜在问题。

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医生会使用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来检查腹部的外观、触感和听觉反应。

以下是腹部体格检查的标准格式文本:1. 患者信息:- 姓名:[患者姓名]- 年龄:[患者年龄]- 性别:[患者性别]- 就诊日期:[就诊日期]- 主诉:[患者主诉]2. 体格检查步骤:1) 观察:- 患者体位:患者应处于平卧位,腹部暴露。

- 外观:观察腹部的外观,包括皮肤颜色、疤痕、肿块、凹陷等。

- 腹部形状:观察腹部的形状,如是否对称、是否突出或者凹陷。

2) 触诊:- 患者体位:医生应站在患者右侧。

- 手法:使用温暖的手掌,轻柔地按压腹部,以观察患者是否有任何疼痛或者不适感。

- 区域划分:将腹部份为四个象限,即右上、右下、左上和左下象限,以便更好地触诊。

3) 叩诊:- 患者体位:医生应站在患者右侧。

- 手法:用中指或者食指敲击腹部不同区域,以观察声音的反应。

- 区域划分:将腹部份为四个象限,即右上、右下、左上和左下象限,以便更好地叩诊。

4) 听诊:- 患者体位:医生应站在患者右侧。

- 手法:使用听诊器,将听诊器头部放在腹部不同区域,以听取腹部器官的声音。

- 区域划分:将腹部份为四个象限,即右上、右下、左上和左下象限,以便更好地听诊。

3. 结果记录:- 外观:腹部皮肤无异常,无疤痕、红肿等。

- 触诊:腹部柔软,无压痛,无包块或者肿块。

- 叩诊:腹部四个象限均呈鼓音。

- 听诊:腹部四个象限均未听到异常声音。

4. 结论:根据腹部体格检查的结果,未发现腹部异常或者疾病迹象。

建议患者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以确保腹部健康。

请注意,以上文本仅为示例,实际腹部体格检查结果和结论应根据具体情况编写。

此外,腹部体格检查应由专业医生或者医疗专业人员执行,以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引言概述:腹部体格检查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腹部内脏器官的状态和功能。

通过子细观察、触诊、听诊等手段,医生可以获取关于腹部器官的重要信息,从而辅助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腹部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意义。

正文内容:1. 腹部外观检查1.1 腹部形态:观察腹部的外形、大小、形态是否正常,是否有膨隆、凹陷等异常情况。

1.2 皮肤状况:检查腹部皮肤是否有异常变化,如色素沉着、瘢痕、湿疹等,这些症状可能与内脏疾病相关。

1.3 腹壁肌肉张力:通过触诊来评估腹壁肌肉的张力,异常的肌肉张力可能提示腹腔内压力的改变。

2. 腹部触诊检查2.1 表面触诊:用手掌轻轻触摸腹部,检查是否有肿块、包块、压痛等异常感觉。

2.2 深部触诊:医生用手指按压腹部各个部位,检查内脏器官的大小、形状、质地等情况,包括肝脏、脾脏、肾脏等。

2.3 腹部回声检查:医生通过手掌敲击腹部,借助声音的传导来判断腹腔内是否有积液或者气体。

3. 腹部听诊检查3.1 肠鸣音:医生用听诊器在腹部各个部位听取肠鸣音,评估肠道蠕动情况,异常的肠鸣音可能与胃肠道疾病有关。

3.2 血管杂音:医生用听诊器检查腹部血管,寻觅是否存在异常的血管杂音,这可能与血管狭窄或者瘤体有关。

4. 腹部压痛检查4.1 浅表压痛:医生用手指轻轻按压腹部各个部位,观察是否有疼痛反应,这可能与腹腔内炎症或者感染有关。

4.2 深部压痛:医生用手掌加大力度按压腹部,评估是否有深部压痛,这可能与肾脏结石、胰腺炎等疾病相关。

5. 腹部超声检查5.1 腹部脏器检查:通过超声波扫描,医生可以详细观察腹部内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肝脏、胆囊、胰腺、脾脏等。

5.2 血管检查:超声波还可以用于检查腹部血管的血流情况,评估是否存在血管狭窄、栓塞等异常。

总结:腹部体格检查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观察、触诊、听诊等手段,可以获取关于腹部内脏器官的重要信息,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体格检查-1.腹部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体格检查-1.腹部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体格检查-1.腹部[问答题]1.体格检查考试项目:膀胱检查。

正确答案:<1>.体格检查(1)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被检(江南博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腹部放松,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

(2)检查方法正确,动作规范①视诊耻骨联合上方腹部有无膨隆。

②以右手自脐部向耻骨联合方向触诊下腹部有无饱满感或包块。

③叩诊自脐部开始,沿腹中线向下叩诊,板指与腹中线垂直,逐渐向耻骨联合方向移动(边叩边移),直至叩诊音由鼓音变为浊音,即可能为充盈膀胱之上界。

下腹左右两侧同法叩诊,叩出凸面向上的半圆形浊音区。

<2>、提问①如何区分尿潴留和巨大卵巢囊肿所致的耻骨上浊音区?答:排尿后再作叩诊检查,如浊音区转为鼓音则肯定为尿潴留所致膀胱增大。

②气管右侧偏移有何临床意义?答:气管右偏可见于左侧胸腔大量积液、积气,左侧甲状腺肿大或右侧肺不张、肺硬化、右侧胸膜粘连。

<3>、职业素质①体检前能向被检者告知。

与被检者沟通时态度和蔼,体检中动作轻柔,能体现爱护被检者的意识。

体检结束后能告知,有体现关爱被检者的动作。

②着装(工作服)整洁,仪表举止大方,语言文明,体检认真细致,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

[问答题]2.请演示移动性浊音叩诊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评分要点】(1)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1分)被检者仰卧,双腿屈曲,腹部放松,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

(2)检查手法正确,动作规范(5分)自被检者腹中部脐平面开始向患者左侧叩诊,发现浊音时,板指固定不动(1分),嘱被检者右侧卧(1分),再度叩诊,原为浊音处改为鼓音,表明浊音移动(1分)。

同样方法向右侧叩诊,叩出浊音后嘱患者左侧卧(1分),以再次证实浊音是否移动(1分)。

[问答题]3.腹部压痛和反跳痛检查正确答案:<1>.检查者站位和被检者体位被检查者仰卧,双腿屈曲,腹部放松,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腹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腹部体格检查的标准格式,包括检查步骤、所需工具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检查步骤腹部体格检查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脱掉上衣,并保持舒适的体位,通常是仰卧位。

2. 观察外观:首先,医生应该观察患者腹部的外观。

注意观察是否有肿块、瘢痕、皮肤变化等异常情况。

3. 触诊:接下来,医生会用手轻轻触摸患者的腹部,以检查腹部的肌肉张力、压痛和肿块等情况。

触诊的顺序通常是顺时针方向,从右上腹开始。

4. 扩张肝脏:医生会用手指轻轻按压右上腹,然后让患者深呼吸。

这样可以感觉到肝脏的扩张程度,以评估肝脏的大小和质地。

5. 肝脏叩诊:医生会用手指敲击患者的腹部,以检查肝脏的边界和质地。

正常情况下,敲击声应该是浑浊的。

6. 肾脏叩诊:医生会用手指敲击患者的腹部两侧,以检查肾脏的位置和质地。

正常情况下,敲击声应该是清音的。

7. 腹部听诊:医生会用听诊器听取患者腹部的肠鸣音和血管杂音等声音。

正常情况下,应该听到规律的肠鸣音和无杂音的血管声音。

8. 其他检查:根据需要,医生还可以进行其他腹部检查,如腹部超声检查、CT扫描等。

二、所需工具进行腹部体格检查通常需要以下工具:1. 手套:医生需要戴上无菌手套,以确保检查的卫生和安全。

2. 手指:医生会用手指触摸患者的腹部,以检查肌肉张力、压痛和肿块等情况。

3. 叩诊锤:医生会用叩诊锤敲击患者的腹部,以检查肝脏和肾脏的边界和质地。

4. 听诊器:医生会用听诊器听取患者腹部的肠鸣音和血管杂音等声音。

5. 其他检查工具:根据需要,医生还可能使用腹部超声仪、CT扫描仪等其他工具进行进一步检查。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尊重患者隐私:在进行检查时,医生应尽量保护患者的隐私,提供舒适的环境和体位。

2. 子细问询症状: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之前,医生应子细问询患者的症状,了解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和伴有症状等信息。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腹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体检项目,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腹部体格检查的标准格式,包括检查步骤、观察内容、常见异常和可能的诊断。

一、检查步骤:1. 术前准备:确保患者在检查前空腹,并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和过程。

2. 体位:患者应平躺在检查床上,双膝微屈,两手放在胸前。

3. 检查顺序:按照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检查。

二、观察内容:1. 外观观察:检查腹部是否对称,有无肿块、瘢痕、疤痕等异常情况。

2. 皮肤观察:检查腹部皮肤是否有红斑、水肿、皮疹等异常表现。

3. 腹壁观察:检查腹壁是否松弛或紧张,有无脱垂、疝气等情况。

4. 腹部轮廓观察:检查腹部轮廓是否对称,有无膨隆、凹陷等异常情况。

5. 腹肌观察:检查腹肌张力和肌肉纹理,有无肌肉萎缩或肿胀等情况。

6. 腹部脏器观察:检查腹部脏器的位置、大小和形态,有无肿块、压痛等异常情况。

三、常见异常:1. 腹部肿块:可见或可触及的肿块,可能是肿瘤、囊肿、脓肿等病变。

2. 腹部压痛:轻触或深触时出现疼痛,可能是腹膜炎、胃溃疡等疾病。

3. 腹部肌肉萎缩:腹肌明显减少,可能是长期卧床、肌肉疾病等原因。

4. 腹部肌肉紧张:腹肌紧张、硬化,可能是腹膜炎、腹部受伤等疾病。

5. 腹部脏器扩大:脾脏、肝脏等腹部脏器增大,可能是肿瘤、肝硬化等病变。

四、可能的诊断:1. 腹部肿块:肿瘤、囊肿、脓肿、腹疝等。

2. 腹膜炎:腹痛、压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3. 胃溃疡:腹痛、饭后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4. 肌肉疾病:肌肉萎缩、无力、肌肉痉挛等症状。

5. 肝硬化:腹水、黄疸、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以上是关于腹部体格检查的标准格式文本,详细介绍了检查步骤、观察内容、常见异常和可能的诊断。

通过腹部体格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请注意,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请遵循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腹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腹部体格检查的标准格式,包括检查目的、检查步骤、相关数据和参考范围等内容。

一、检查目的:腹部体格检查旨在评估腹部器官的形态、位置、大小和功能是否正常,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腹部疾病,如腹部肿块、腹痛、腹泻等症状。

二、检查步骤:1.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病程、疼痛的性质和部位等,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可能的原因。

2. 观察外观:医生会观察患者腹部的外观,包括腹型、皮肤颜色、疤痕、腹壁肌肉紧张度等,以发现异常情况。

3. 触诊检查:医生会用手轻轻触摸患者的腹部,以探测腹部器官的位置、大小、硬度和触痛等情况。

触诊分为浅表触诊和深部触诊两种方式,可以通过腹部的压痛点和腹部肌肉的紧张程度来判断可能的病变。

4. 打听听诊:医生会用听诊器对患者的腹部进行听诊,以检查肠鸣音和血管杂音等情况。

正常的肠鸣音是连续而有规律的,而异常的肠鸣音可能提示肠道疾病。

5. 敲诊检查:医生会用手指轻轻敲击患者的腹部,以检查腹部脏器的位置和大小。

不同部位的敲击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腹部器官的状态。

三、相关数据和参考范围:1. 腹部外观:正常情况下,腹部应平坦,皮肤颜色均匀,无明显瘢痕或肿块。

2. 腹部触诊:正常情况下,腹部肌肉松软,无明显压痛点或肿块。

腹部肝脏和脾脏的触诊应无明显异常。

3. 腹部听诊:正常情况下,肠鸣音应连续而有规律,血管杂音应无明显异常。

4. 腹部敲诊:正常情况下,腹部敲击音应为鼓音,不同部位的敲击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腹部器官的位置和大小。

综上所述,腹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观察外观、触诊、听诊和敲诊等步骤,可以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

如果患者有腹部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腹部体格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腹部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史+体征+检查。
第一节 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一、腹部范围: 上起膈,下至骨盆,前面及侧面
为腹壁,后面为脊柱及腰肌,中间为 腹腔。
二、体表标志: 准确描述体征的部位,常用的有: 前面:肋弓下缘、腹上角、剑突、
髂嵴、髂前上棘、脐、腹直 肌外缘、腹中线(腹白线)、 腹股沟韧带。 后面:第十二肋骨、腰方肌外缘、 肋脊角。
门脉受阻: 方向与正常血流方向一致,脐水
平线以上向上,脐水平线以下向下 (分别经胸壁静脉和腋静脉进入上腔 静脉,经大隐静脉流入下腔静脉); 偶可见自脐向四周放射的一族曲张静 脉,称海蛇头(水母头)。
下腔静脉阻塞: 曲张静脉的血流方向统统向上。
上腔静脉阻塞: 曲张静脉的血流方向统统向下。
四、胃肠型和蠕动波 (一)正常:
(二)病理 1、腹部膨隆:仰卧时前腹壁明显高于 肋缘至耻骨的水平。 (1)全腹膨隆:腹腔内容物增多:腹 腔积液(蛙腹) (见于肝硬化、心功
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结核腹膜 炎);腹内积气:胃肠胀气(球形腹) 肠,气腹;巨大包块(巨大卵巢囊 肿)。
妊娠晚期,肥胖症(生理状态)。 测腹围:用软尺经脐绕腹一圈,测周
二、方法:(由实习课完成)但必须 强调以下几点:
1、体位:仰卧位,两手平放于躯干两 侧,两腿弯屈起并稍分开,张开缓 缓腹式呼吸,左、右侧位,坐、立 位;
2、顺序:浅→深,轻→重,健康→病 变,下→上,左→右;
3、全部而有重点; 4、手脑并用。
三、内容(除检查皮肤弹性、皮疹、 血流方向、皮肤和腹壁本身的疾病外) (一)腹壁紧张度 1、正常:腹壁紧张度适中,触之柔
2、病理: (1)腹主动脉及分支的肿瘤 ;肿大的 脏器或肿块压在腹主动脉上。
(2)右室肥大(剑下搏动)。 (3)肝血管瘤,三尖瓣关闭不全(肝 脏搏动)。
第三节 触诊
一、重要性 1、腹部检查以触诊最为主要。 2、确定视诊所见,补充视诊之不 足,为叩诊、听诊提示重点。 3、有些腹部疾病的诊断,触诊有 重要的作用,例:急性兰尾炎、 宫外孕。
2、各区命名: 自上而下:
正中的三区为:上腹部、脐部和下腹 部。 两侧各三区为:左、右上腹部
(季肋部),左右侧腹部(腰部), 左右下腹部(髂窝部)。
3、与腹腔脏器的对应关系: (腹腔脏器在腹壁体表的投影)
特点: (1)三个系统:消化、泌尿、生殖 。 (2)层次复杂,相互重叠。
[四区法] 通过脐作一水平线与一垂直线,
将腹部分为四区,即左上腹、右上腹、 左下腹、右下腹。
第二节 视诊
一、腹部外形:平坦,膨隆,凹陷 (注意是否对称,有无膨隆,局部隆起、
凹陷) 标准:剑突与耻骨联合联线 (肋缘至耻骨水平面)
(一)正常: 平坦对称:前腹壁与肋缘至耻骨大致
位于同一水平面。 腹部饱满:稍呈园形凸出于肋缘至耻
骨的水平面,常见于儿童 和肥胖者。 腹部低平:稍内凹于肋缘至耻骨的水 平面,多见于老年人和消 瘦者。 饱满和低平并非表示异常。
二、呼吸运动 正常: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
主,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 (腹式)减弱或消失:见于腹膜炎症 (腹肌、膈肌痉挛强直),剧烈腹痛, 膈肌麻痹,腹水,腹腔内巨大肿物, 妊娠。 (腹式)增强:少见,常为癔病性呼 吸或胸腔疾病所致。
三、腹壁静脉 (一)正常:腹壁静脉一般看不清楚, 较瘦,皮肤较白,腹壁薄而松驰的老 年人隐约可见,但无曲张。 (二)病理:腹壁静脉扩张和曲张: 最常见于门静脉循环障碍或上、下腔 静脉回流受阻。(原因:侧支循环形 成) 血流方向检查:判定静脉的阻塞部位。
腹部检查
目的要求: 1、 掌握腹部检查方法(重点为肝、
脾、胆囊触诊),了解体表划线、 分区与腹腔内容的对应关系。
2、 熟悉腹部常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重点、难点:
腹部触诊(尤以肝、脾及包 块触诊为重)
重要性: 是体格检查的重要组成部份,对
疾病的诊断是不可缺少的。仍用视诊、 触诊、叩诊、听诊等方法。其中以触 诊最重要。 腹部疾病的正确诊断:
骨的水平面。 (1)全腹凹陷:
全腹壁呈弥漫性的明显内凹,见
于膈肌麻痹,上呼吸道梗阻(吸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膈疝(腹腔脏器入胸腔),腹膜炎腹 肌痉挛性收缩。
舟状腹: 前腹壁凹陷几乎贴近脊柱,肋弓、
髂嵴和耻骨联合显露,全腹呈舟状。 见于极度消瘦,严重脱水,恶液质。
(2)局部凹陷:手术疤痕收缩,腹直 肌分离,腹壁疝(卧位)。
软,有一定阻力和弹性对 触诊无明显抵抗感(除 外自主性痉挛)。
2、病理: (1)腹壁紧张度增加(肌卫) :
按压腹壁阻力较大,有明显 的抵抗感。 机理:为炎性或化学性物质刺激腹膜
引起的腹肌反射性痉挛。 意义:腹膜炎重要体征之一。
①全腹壁肌紧张度增加 “板状腹”(全腹高度紧张):
常见于急性胃肠穿孔或实质脏器破裂 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壁不仅紧 张,且强直,严重者硬如木板。
一般看不到胃肠型和蠕动波,
仅腹壁松驰的多产妇和极度消瘦者 可见。 (二)病理:
胃肠道梗阻—出现蠕动波(梗 阻近端的胃、肠段饱满而隆起,可 显出各自轮廓,称胃型或肠型)。
幽门梗阻:出现胃蠕动波,逆蠕动波、 胃型。
肠梗阻:出现肠蠕动波,肠型。
五、腹壁其他情况: (一)腹壁皮肤 (二)上腹部搏动
1、正常:一般看不到 。但可见于正常 较瘦者——腹主动脉搏动传导而来。
“揉面感”(揉韧感):常见于 结核性腹膜炎、癌性腹膜炎。全腹紧 张度增加,触之尤如揉面团一样。为 慢性炎症对腹壁的刺激,腹膜增厚, 肠管、肠系膜粘连所致。
三、腹部分区: 用体表标志及若干人为划线,将
腹部划分为若干区。借以大致标志腹 部各脏器的正常位置及境界,或病变 体征的部位及范围。 (一)划分方法:九区法、四区法
[九区法] 1、划分方法: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 将腹部分为井字形的九个区。 水平线:
肋弓线:即两侧肋弓下缘的连线 髂棘线:即两侧髂前上棘的连线 垂直线: 在左右髂前上棘至腹正中线的连线 中点上所作的左右两条垂直线。
长,以cm表示。 最大腹围:腹部最大周长。 (2)局部膨隆:见于局部腹块(增大 的脏器、肿瘤、炎性包块);局部积 液;局部胀气;腹壁肿物和疝。
描述注意: 部位、形态、有无搏动,是否随
体位,呼吸移位。 腹壁与腹腔内肿块的鉴别:
抬头试验:双手托头,仰卧位起 坐。
2、腹部凹陷: 仰卧时前腹壁明显低于肋缘至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