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史的教学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科学史的教学策略

————————————————————————————————作者:————————————————————————————————日期:

浅谈科学史的教学策略-科学论文

浅谈科学史的教学策略

王平中

小学科学涉及了许多科学史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充分挖掘科学史的教育价值,能使学生对科学发展有更完整的认识,进而理解科学知识的相对性,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增强探索科学的兴趣、合作的意识和交往沟通的能力。

在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于科学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忽略这一部分的教学。

一、当前科学史教学中的主要误区

在许多课堂中,教师往往关注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环节的教学,对于如何处理教材中出现的科学史内容,往往存在许多误区。

1.把科学史等同于科学故事

科学史可以增加科学教学的趣味性,科学故事可以诱发儿童对神奇的科学世界的向往,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能够诱发儿童热爱科学、向往科学事业的故事,对于他们的科学学习并不见得有很大的帮助,相反,某些以讹传讹的故事对于深入理解科学理论还是有害的。有些故事往往过于强调科学发现的偶然性、机遇性,使人们忽略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

2.把科学史作为知识点传授并加以考查

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科学史像对待科学课程中其他知识一样应试化,忽视科学史的人文价值。教师认真讲述科学家的出生年月、生平事迹、后人对他的评价等,让学生阅读、划出重要内容并记住,然后在考试时以题目形式出现,用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物理学家劳厄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

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科学史教育更应是如此。

3.把科学史作为科学教学的附属品或泛化

在教学科学史时应防止两种倾向,一种倾向认为科学史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附属品,可有可无,与整体教育无关,甚至会影响教学质量。另一种倾向是把所有的知识都牵强附会地与科学史教育联系起来,为兴趣而兴趣,喧宾夺主,淡化了一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与目标,本末倒置,从而削弱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二、融入科学史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张红霞博士在《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中阐述过科学史学习的意义,她认为学生学习科学史有两层意义:一是理解科学自身的特点,包括科学发展的过程性、积累性和可修正性;二是理解科学的人文性,能够让孩子们理解科学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与人的发展紧密相关。对于小学科学教育而言,后者具有更基本、更普遍的教育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对培养他们实证意识、不浮躁、克服困难的精神有一定的榜样和激励作用。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发展史中那些改变了社会生活的历史事件,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科学与生活的结合如此紧密,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正确的科学决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巨大,从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重视学习科学技术,逐渐强化社会参与感和责任感。

教师应从三个维度去挖掘科学史的教育价值,教育过程中也应该达成三维目标:

知识:增进对科学史的了解,科学技术进步史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在介绍科学史时,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通过模拟科学家的研究过程,让学生进行探究,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科学史,学习科学家那种细致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1.把握介入时机

科学史的学习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哪个环节介入,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以及课堂生成等因素综合考虑、精心设计。

教学“电和磁”内容时,教师在导入环节让学生先尝试: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向一致,接通电源,观察磁针有什么现象?当电流增大时,磁针偏转的角度有什么变化?断开电流,磁针又有什么变化?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观察到现象,并产生了问题。随后,教师介绍一百多年前,奥斯特在这个实验中的偶然发现。他通过不断尝试、反复研究,终于发现了电可以转化为磁,简单的实验背后,反映了科学家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这样的科学史教育,重在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发现需要不断实验、细心观察、勤于探索。

2.重演科学过程

教学“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这一规律,教师采取的策略是:

第一步,复习放大镜知识,提出问题:你见过能无限放大物体的放大镜吗?

第二步,学生在固定的一条线段一侧尝试画弧线,通过画一画的方式,他们直观地看到,凸度是有限度的,比球形大一些,但不是无限的,太大了就会像小山一样,形成不了弧面,从而认识到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不能无限放大。教师补充:科学家研究发现,一个放大镜最大能把物体放大25倍左右。那么,

怎样放得更大呢?学生猜想:可以用两块放大镜叠加。于是,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猜测的方法尝试观察。

第三步,认识“显微镜的发明过程”。在学生用两块放大镜组成简易显微镜之后,教师小结:这种简单的显微镜最大能把物体放大到200倍左右,可是人们的好奇心远远不能满足,怎样放得更大呢?教师鼓励学生提出新的猜想,如用一块凸透镜加一块凹透镜组合。

第四步,了解科学家的尝试。用一块凸透镜加一块凹透镜,能把物体放得更大,于是,光学显微镜诞生了。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整理显微镜的发展历史:放大镜(凸)——早期显微镜(凸+凸)——光学显微镜(凸+凹)——电子显微镜。学生认识到,放大镜、早期显微镜、光学显微镜都是利用透镜对光折射而产生物像的。

这样的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梯度以及科学史的发展过程,学生了解了科学家的实践经历,教学充满了魅力,三维目标真正落实到位。

3.感悟科学精神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科学知识,增长科学探究能力,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并领悟科学的本质。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在课堂中巧妙利用科学史,使学生感悟到历史长河中科学知识形成的曲折历程。

树木生长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的看法不一,有的认为是根吸收土壤中的养料,有的认为叶子也可以制造养料,只是说不清理由。产生了这些问题,教师应及时利用多媒体依次展现海尔蒙特和“柳树实验”漫画、“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