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影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往事:沉浸其中,看懂人生

看侯导的电影,就像是在品一杯外表看上去不足为奇实则年代久远而内容丰富的美酒,香醇中透着低调,刚开始本以为会索然无味,但当细细品味后浓重的触动就会一股脑的涌上心头,受之启发。《童年往事》的出现更是犹如当头一棒,看似聚焦的都是当年普通的日常生活,实际上内容却极其的饱满和深刻,蕴藏着一种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和态度。

童年

祖母急切呼唤名字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和同龄小孩一起结伴玩弹珠;调皮捣蛋被母亲狠狠地打骂,罚跪罚洗碗;利用小聪明赚点外快吃点小吃解解馋;用水泡的方法耐心收集信封上的邮票;一边吃饭一边背贴在墙上的九九乘法表;考得好就迫不及待的想要跟家人分享得点小奖励;跟着祖母屁颠屁颠的“回家”,一起吃好吃的冰沙一起玩。虽然这些发生在上世纪遥远的台湾,与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完全不一样,但却能唤起一代人的强烈共鸣,从一些匠心独具的情节中,勾起了无数人的怀旧情结,一切都是那么的似曾相识,就像一把打开了尘封在记忆深处的一段美好经历的钥匙,令人感慨万千。

青春

纵观台湾影史可以看到在社会及政治格局的动荡转变中,对于青少年成长的改变和影响,从杨导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蔡导的《青少年哪吒》,再到豆导的《艋舺》、九把刀的《那些年》,无论是残酷还是美好,有关“青春”的主题可以说一直都是台湾电影挥之不去的重要标签,早已成了一种极具分量和价值的类型片,而从侯导早期拍摄的作品来看,青春的烙印更是贯穿始终,这部《童年往事》就是部典型的代表作。

进入青春期的阿孝,在雄性荷尔蒙的迸发下,挥霍着青春的激情和亢奋,对发育和爱情也有了一定懵懂的意识,怀着本能的冲动尝试“第一次”,面对生活充满了叛逆和无视,与老师作对,搞恶作剧,与狐朋狗友一起肆无忌惮的瞎混,带着一股子冲动和热血试图打遍天下无敌手,这或许是很多人青春

往事中的一部分,毋庸置疑也是很多人一生中的必经之路,这样的青春或许看上去有些负面或消极,不是那么的光彩或美好,但回报往往都得付出点代价,同样也包括成长。

乡愁

在以往很多台湾电影中普遍都少不了对于乡愁的刻画,那是一种犹如血肉相连般的牵挂和思念,一份终生都难以割舍的情分,带着过来人身份的侯导更是不言而喻,通过这部自传性质的电影侯导生动的表达出了台湾人心底的那份根深蒂固久久不能释怀地挂念,片中的祖母常常把回大陆挂在嘴边,希望有朝一日能带着子孙回祠堂拜祖先,以至于一次又一次迷糊的尝试着“回去”,又三番五次的被送回,却殊不知“家”早已变得遥不可及。

父亲在留下来的自传中写道原本以为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动身回去,所以买的都是一些用竹子做的廉价家具,因为觉得方便到时候好丢掉,无论是祖母还是父亲,他们代表着的其实是曾经移居到台湾来的那辈人的真实写照,倾诉着他们的愁思和心声,而这份对于“回家”报以终生的执着和期望,以及对“落叶归根”这种传统世俗观念报以的强烈信念,无不让人为之动容和感怀。

不过乡愁的背后同样也带出了历史的残忍带给人们不仅是精神上的愁苦,还有物质上的窘困和艰辛,片中更是多次加以表达,在阿孝考上学校回家报喜时,大姐默默地倾诉着自己为了这个家的生计而无奈放弃了自己的学业,阿忠也没继续深造而是在母亲的劝告下出去教书贴补家用,母亲时常为家里的开销精打细算,只能让长子长女委屈牺牲,这些情节的涌入真实的再现了背井离乡后人们生活的不易和困苦,加上侯导意味深长的镜头感,乡愁的含义因而变得更加的浓厚。

死亡

一谈到死亡,很多人都唯恐避之不及,就像个恐怖的禁忌,它的冷酷、决绝和沉重,往往让人难以承受,但凡事通常都有两面性,其中也不乏被人主观意识上归纳为完全消极的死亡,同样也存在着积极的一面,在这部电影中,就出现了三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死亡,除了为影片注入了厚重的宿命感外,从起先父亲死后的淡然,到母亲死后的泣不成声,再到祖母死后的坦然和释怀,就像是从懵懂到青春到成熟的三次意义非凡的脱变,透过主人公阿孝情绪和心态上的明显变化可以看出,有时候往往唯有挫折和伤痛才能让人学会如何以一种更为透彻而成熟的认识来看待世事。

侯导用一贯克制内敛的镜头语言,通过短短一百三十八分钟的时间,在主观写实主义形式的刻画下展现出了过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中包含着以上快乐无忧的【童年】,躁动叛逆的【青春】,浓郁而透着酸涩的【乡愁】,以及沉重哀痛但带着正面力量的【死亡】,由此就像是看到了一条连贯、真实而感性的人生路,让我们沉浸其中,看懂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