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基于Internet探究式教学策略在中国课堂传统教学中的适用性

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广泛应用,基于Internet资源的探究式学习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广泛运用于中小学的研究性课程的开设和大学生的专题学习。Internet上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类型繁多,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海洋。因此,开展基于Internet资源的探究式学习,使学习者能方便的获取信息,并在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基于Internet资源的探究学习模式,是当前教育领域倡导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而我们今天在中国的教育中能够看到,传统课堂上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太大改变,我想在教学改革中可以运用Internet进行教学策略的革新,让课堂不再像以前那样枯燥,而是将课堂改为学生自主的学习探究,查阅资料,相互协作,最后得出结论,这样充分发挥Internet的巨大资源库的作用,也是同时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无形中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潜移默化地拔上了一个台阶,与传统教学想必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教学策略中,除了基于Internet的探究式教学策略,还有先行组织者策略、概念获得教学策略、支架式策略、抛锚式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自我反馈教学策略、协作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等,这些教学策略也是各有千秋。而与以上这些教学策略相比,基于Internet的探究式教学策略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利用巨大的网络资源,并且把学习者与教学者的位置放到相同的平等的位置,以上的大多数教学策略都是以教师这个教学主体来进行教学的,就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为例,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提出者奥苏贝尔认为利用适当的引入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引导。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而这个引导的过程肯定是由教师在教学之前做好准备的,在教学前加以引导,再比如:支架式教学策略,这个简单来讲就是教师授课之前为学习者建构一种对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用于促进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这个强调的便是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并没有牵涉到学习者,但是像抛锚式教学策略、协作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都是把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凸现出来,体现教学内容接受者的重要性。并且我们可以看到,基于Internet探究式教学策略这个策略是综合了很多种教学策略的特点的,“探究式”三个字我们不仅仅要看到学习者之间的探究,这个探究的过程,学生还可以有自己发展的空间,有了自己的观点之后还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且可以和同学一起探究,培养了团队的能力,但是又不是完全主导的,教学的开始还是由教师来定下教学内容的主基调的,然后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起着解答疑难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一个比较关键的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给出任何的肯定性的结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能给以提示和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学习者遇到困难了,教师还要不断的进行鼓励和引导。

之所以讨论基于Internet的探究式教学的适用性,是因为其过程大概有这么几个步骤:问题、资料、提示和反馈,这个过程教师指点,又让学生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而且还能让学习者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对现如今的中国传统课堂来说课堂来说,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法。那么我们就以以下这个案例来看看实际的教学效果如何

以高中物理《原子的核式结构》为例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电子发现的过程和重大意义;②知道汤姆生原子模型;③知道a 粒子散射实验,说出其设计思想;④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理解模型提出的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①初步具备实验设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②具有理解和概括实验现象

的能力,逻辑推理实验结果的能力;③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原子核式结构发现的教学,初步养成科学的世界观、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提出问题,创设情景

(1)问题的提出

上课前播放背景音乐;上课后引导学生通过校园网进入背景资料库学习有关情景资料,激发学生质疑。如:①三项重大物理发现是怎样发现的?三项重大物理发现具有什么意义?②原子的组成问题是怎样被提出来的?③原子的核式结构是怎样被发现的?通过浏览网页呈现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景。

(2)问题情景的创设

学生学习的情景资料有:①19世纪的最后十年中三项重大物理发现(X射线、天然放射线、电子)的音频、视频资料;②近代物理发展史实的音频、视频资料;③核能释放(原子弹爆炸、核电站)的音频、视频资料。

2 、提出假设,科学验证

这一阶段是学生自主探究阶段,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自主探究学习网页。该网页由电子的发现、汤姆生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等三大学习任务组成。各个学习任务的学习内容如下:(1)电子的发现

该学习任务主要是探究汤姆生怎样对阴极射线进行研究直至发现电子及电子发现的意义。学习内容有:①电子的发现(点击“实验装置”,出现阴极射线实验装置模拟图;点击实验装置中的“开始”,播放工作原理、物理过程动画);②电子是怎样被发现的?③为什么说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④电子的发现具有什么意义?⑤电子与带正电的物质怎样构成原子呢?⑥电子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哪里?

(2)提出假设——汤姆生原子模型

该学习任务主要是探究汤姆生对原子结构的研究。学习内容有:①汤姆生模型的提出及其理论,包括:文字材料和模型模拟图;②实验验证;③实验结果与假设的矛盾;④该模型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3)设计新的探究方案——α粒子散射实验

该学习任务主要是探究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由于α粒子散射实验无法用真实的实验演示给学生看,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这一难点迎刃而解。该学习任务有:①实验设计思想;②实验装置模拟图;③实验过程模拟;④实验现象观察;⑤实验结果及分析,其中设置了4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并配以动画模拟演示。

3 、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这一阶段是学生合作探究阶段,学生对自主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与老师或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可以是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进入网络交流。通过分析讨论,寻找物理规律。(1)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与汤姆生原子结构学说间矛盾的研究

该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研究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与汤姆生对原子结构学说的矛盾来探究新的学说。

(2)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构建

该学习任务主要是探究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学习任务有:①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提出的背景、依据及其理论;②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解释;

③原子核大小的估计。

4 、小结交流,测试反馈

(1)小结交流:该学习任务主要是由学生对本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思路、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