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的_精神现象学_解读_三个简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 Hegel’s Phenom enology of S pirit,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8.
④ GA 32, S. 1. ⑤ 在 《存在与时间 》第 82节的一个脚注里 , 海德格尔曾 以黑格尔时间概念与亚里士多德以降时间概念史的关系为线索 , 提示了对于黑格尔哲学的通盘的存在论阐释计划 。对这个脚注 , 德里达曾在 “Ousia et Grammè”一文中有过解读 。 ⑥ 这种贯 通性尤 其可见 于海德 格尔 《路标 》所收 入 的 “黑格尔与希腊人 ”一文 (1958年 ) 。
海德格尔的 《 精神现象学 》解读 : 三个简论
柯小刚 3
(同济大学哲学系 , 上海 200092)
【摘要 】该文是对海德格尔之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 》解读工作的一个简述 。文章首先简 述了海德格尔解读 《精神现象学 》的三次尝试及其相关文献情况 ; 其次分析了海德格尔之 《精神现象学 》解读中所致力考察过的三个要点 , 这三个要点都是从 《精神现象学 》一书标 题之变更出发而引伸出的重大问题 ; 最后 , 文章提示了进一步解读的三个可能方向 。
这个基于存在历史思想的释读整体表明 : 海 德格尔的 《精神现象学 》解读并不是像它表面上 所显示的那样是尚未完成的解读 , 而是已经完成 了的解读 。只不过这仅仅是在海德格尔的基于存
者 , 我们今天阅读这些文本的任务在于 : 找到一 条道路 , 勾连黑格尔和海德格尔而又区分他们的 道路 , 无论精神的经验还是存在的经验都经验于 其上却对之语焉不详的道路 。这个任务要求我们 衡论黑 、海 , 允执厥中 。我们能做到 , 因为作为 斐洛索菲亚 ( philosophia) 的异乡人 , 作为 “说 异言之民 ”④, 只有我们保有距离 。
27
海德格尔的 《精神现象学 》解读 : 三个简论
中译本 。① 关于 “黑格尔的经验概念 ”这篇文章 的开通和局限 。而作为化用西学的中文思想创辟
的来历 , 《林中路 》书末海德格尔自作 “说明 ” 谓 : “本文的内容更多地是以讲授的形式 , 在 1942 - 1943年举办的关于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 》 和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 》 (第 4 章和第 9 章 ) 的讨论班上详细讨论过 , 同时在一个小圈子里分 两个报告阐述过 。”现在看来 , “黑格尔的经验概 念 ”一文与 1942年的手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 也许前者是以后者为蓝本改写出来的 , 虽然无论 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一定出入 。这说的都是 与第二个文本即 1942年手稿或 《全集 》68卷的 关联 。就其与第一个文本即 1930 /31 年讲座或 《全集 》32卷的关联而言 , 就比较微妙 : 在逐节 解完 《精神现象学 》导论之后 , 《黑格尔的经验 概念 》一文的结尾分别引用了 “意识 ”部分和 “自我意识 ”部分的开头一段 , 就这样隐而不显 地回照呼应了十年前 (若就 《林中路 》初版而 言则近二十年前 ) 讲座的内容 , 从而把全部三次 解读 《精神现象学 》的文本结为一个整体 。
三个文本 : 海德格尔解读 《精神现象学 》的经验
海德格尔的黑格尔解读文献 , 拙著 《海德格 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 》曾经历数 ①, 此 不赘述 。其中涉及 《精神现象学 》解读的主要有 三个文本 , 在此结合我们眼下的考察略为陈说如 下:
1. 1930 /31 年 冬 季 学 期 弗 莱 堡 大 学 讲 稿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 由 Ingtraud G rland 编 为 《海德格尔全集 》第 32 卷 ②于 1980 年出版 , 1988年出英文译本 ③。尚无中译本 。此次讲座 , 在作了一个长达 40多页导言 , 由 《精神现Hale Waihona Puke Baidu学 》 书名变化而来探讨精神现象学在黑格尔 “科学体 系 ”中的地位和任务之后 , “略过 [ 《精神现象 学 》的 ] 篇 幅 宏 巨 的 序 言 ( Vorrede ) 和 导 论
格尔 〈精神现象学 ·导论 〉阐释 》把 《精神现
象学 》导论 ( Einleitung) 的十六节文本划分为 五个部分 , 依次读解 。其中 , 针对最后一部分 (即导论之第 16节 ) 的读解尚未完成 , 仅列出规 模宏巨的提纲 (分为 18个部分 ) 。
3. 初版于 1950 年的 《林中路 》收入文章 “黑格尔的经验概念 ”, 是对 《精神现象学 》导 论十六节文本的逐节解读 (不再划分为五个部 分 ) , 有 Julian Young和 Kenneth Haynes的 2002 年英译本和孙周兴的 1994年 、1997年及 2004年
3 作者简介 : 柯小刚 , 哲学博士 , 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
26
海德格尔的 《精神现象学 》解读 : 三个简论
three possible directions of further reading have been p rovided. Key words: Hegel; Heidegger; Phenom enology of S pirit; Experience; W ay 中图分类号 : B51613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 7660 (2007) 03 - 0026 - 06
【关键词 】黑格尔 ; 海德格尔 ; 《精神现象学 》; 经验 ; 道路 Abstract: This is an introduction to Heidegger’s reading of Hegel’s Phenom enology of S pirit. Heidegger’s three efforts and the related texts of interp reting Phenom enology of S pirit have been dis2 cussed at first. Then comes the analysis of the three main points of Heidegger’s reading work, which begins w it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ubtle changes in the title of Phenom enology of S pirit. A t last,
2007年是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 》发表 200 周年 。在这个纪念的时节阅读海德格尔对这本书 的解读有着特别的意义 。这个意义的特别之处还 主要不在于 “200周年 ”这个数字 , 而在于 “精 神现象学 ”这个书名及其 “发 表 ”。因 为正 是 200年前这本书的发表所带来的书名的改变 ——— 简言之 , 从 “意识经验的科学 ”到 “精神现象 学 ”———, 启发海德格尔找到了一条解读这本书 的隐秘道路 。从上世纪 30年代到 50年代 , 海德 格尔先后尝试的三次 《精神现象学 》解读之旅 , 无一不是行进于此道路之上 , 并受此道路之导 (道 ) 引 : 行其所能通达 , 亦止于其所不能逾越 。 (西方 ) 哲学道路之短长与开阖 , 于斯可见一斑 。 这于是也构成了我们重新解读海德格尔之 《精神 现象学 》解读的意义 。
海德格尔的 《精神现象学 》解读 : 三个简论
“20世纪哲学家眼中的 《 精神现象学 》”专题
编者按 : 《精神现象学 》可以说是黑格尔哲学著作中的一只 “丑小鸭 ”: 在它的第一个百 年中 , 它不仅没有得到其他哲学家和哲学史家的重视 (马克思或许是一个例外 ) , 甚至连黑 格尔本人对它也不看好 ; 但在它的第二个百年中 , 它却成为许多大哲学家和无数哲学史家竞 相解读 、研究的对象 , 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进入 20 世纪的哲学史 , 具有了一种明确的当代相 关性 。2007年适逢 《精神现象学 》出版 200周年 。为了纪念这一充满创造性和深远影响的哲 学经典 , 本刊编发了这组由几位青年哲学工作者完成的笔谈文章 。他们通过解读海德格尔 、 卢卡奇 、科耶夫 、阿多诺这四位 20世纪大哲学家解读 、研究 《精神现象学 》的重要哲学文 献 , 从不同侧面揭示出了 《精神现象学 》的丰富思想内涵 、独特理论魅力及其当代效应 。
在历史思想的存在论解释学所能通达的范围领域 之内才可以说是完成了的解读 , 而对于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 》自身所开辟的广阔领域来说 , 它 仍然是尚未完成的 , 甚至只是浅尝辄止的 。就 “经验 ”一词 , 海德格尔读出的是 Bewusst - sein (意识 ) 中的 Sein (存在 ) , 而这个 Sein又是在 笛卡儿以降的近代意识哲学中被确定为主体之主 体性的东西 。这个解读固然居功厥伟 , 因为它无 比清晰地揭露了全部黑格尔哲学立足于其上的主 体性 “陆地 ”②, 但是 , 由于存在论思想在面对 “伦理实体 ”时的先天贫弱 , 大半部 《精神现象 学 》的实体经验却旁落于 “存在之光 ( das L icht des Seins) ”③ 的照拂之外 。这里清晰地显露了海 德格尔之精神现象学解读的全部深刻和贫弱 , 它
① 英译本 : Off The Beaten Track,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Julian Young and Kenneth Hayn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中译本 : 林中路 [M ]. 孙周兴译. 台湾时报出版有限公 司 , 1994 年 ; 上 海 译 文 出 版 社 , 1997 年 ; 上 海 译 文 出 版 社 , 2004年 。
2. 1942年的未完成手稿 《黑格尔 〈精神现 象学 ·导论 〉阐释 》, 与另外一部关于黑格尔的 手稿 《否 定 性 》 ( 1938 /39 ) 一 起 , 由 Ingrid Schüler编为 《海德格尔全集 》第 68 卷于 1993 年出版 , 成为 《全集 》第三部分中稍晚于 GA 65 即 Beitr ge zur Philosophie而整理出版的第二部未 刊手稿 。此书尚未见英译本和中译本 。手稿 《黑
① 参见柯 小 刚 : 海 德 格 尔 与 黑 格 尔 时 间 思 想 比 较 研 究 [M ]. 上海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2004年 , PP. 2 - 3.
② Heidegger, Martin, Gesam tausgabe Bd. 32: Hegels Ph nom enolog ie des Geistes, Frankfurt am Main: V ittorio Klostermann, 1980. 后文凡涉及德文海德格尔全集 , 皆简称 GA或 《全集 》加 卷数并不再详注出版信息 , 如此书简称为 GA32 或 《全集 》32 卷。
三个变化 : 从 《精神现象学 》标题而来的位置勘查
从 《意识经验的科学 》到 《精神现象学 》, 关于书名变更及其意蕴的探讨 , 构成了上述三次 《精神现象学 》探讨的共同入口 , 而其中最详尽 的探讨见于 《全集 》32卷的导论部分 。
严格来说 , 还不是简单地从 《意识经验的科 学 》到 《精神现象学 》这两个标题之间的变更 , 而是三个标题的更替 : 从 《科学体系 : 第一部 , 意识经验的科学 》 (初始命名 ) 到 《科学体系 : 第一 部 , 精 神 现 象 学 ( D ie Ph nom enologie des Geistes) 》 ( 1807年初版单行本 ) , 再到 《精神现 象学 ( Ph nomenologie des Geistes) 》 ( 1832 年全
( Einleitung) ”④, 解 读 了 “意 识 ”和 “自 我 意 识 ”两部分共四章的文本 。略过导论的缺憾后来
在 1942年的手稿和 《林中路 》的文章中得到了 补足 , 后者构成了下面的两个文本 。或许 , 这三 个文本本就共属于一体 , 而且甚至早在 《存在与 时间 》的一个脚注里就已埋下伏笔 ⑤, 又直到存 在历史 ( Seinsgeschichte) 的提法中贯通一气 。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