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治疗汗症

合集下载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是一种方剂,属中药类,源自《伤寒杂病论》。

其功效主要是和解少阳,和胃降逆,扶正祛邪。

一、来源汉代张机(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治中》。

二、组成柴胡(24g);黄芩(9g);人参(6g);半夏清,(9g);甘草炙,(5g);生姜切,(9g);大枣擘,(4枚)。

三、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四、主治1、少阳病证。

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

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或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五、加减1、呕逆加生姜、陈皮。

2、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

3、渴者去半夏,加花粉。

4、若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加桂枝,覆取微汗。

5、咳嗽去参、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6、虚烦加竹叶、粳米。

7、齿燥无津加石膏。

8、痰多加栝蒌、贝母。

9、腹痛去黄芩,加芍药。

10、心下痞,去大枣、加牡蛎。

11、心下痛,加青皮、芍药。

12、)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

13、本经头痛加川芎。

14、发黄疸加茵陈。

六、方义1、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其经在半表半里,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

邪入本经,乃由表而将至里,当彻热发表,迎而夺之,勿令传太阴。

2、柴胡味苦微寒,少阳主药,以升阳达表为君。

黄芩苦寒。

以养阴退热为臣。

半夏辛温,能健脾和胃,以散逆气而止呕。

人参、甘草,以补正气而和中,使邪不得复传入里为佐。

邪在半里半表,则营卫争。

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营卫为使也。

七、变化方1、本方以前胡代柴胡,名小前胡汤(崔氏),治同。

2、本方加陈皮、芍药,名柴胡双解散,治同。

3、本方加芒硝,名柴胡加芒硝汤。

4、本方加桂枝,名柴胡加桂枝汤,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

外证未去者。

5、本方除黄芩、甘草,加桂枝、茯苓、龙骨、牡蛎、铅丹、大黄,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身重不可转侧。

小柴胡汤治疗汗症的开题报告

小柴胡汤治疗汗症的开题报告

小柴胡汤治疗汗症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汗症,即多汗症,是指人体分泌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过度分泌了汗液,造成身体长期处于湿润状态的一种病症。

汗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严重的汗症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给工作、学习和社交等方面带来很大的不便。

目前,汗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很多方法并不能彻底治愈汗症的问题,且治疗时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

因此,探索汗症治疗的新方法显得很有必要。

随着中医的逐渐普及,许多患者已经开始接受中医治疗汗症。

中医认为,汗症是由人体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

小柴胡汤是中医常用的治疗肝胆问题的方剂,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胃的作用,同时对肝气郁结引起的失精、月经不调、头痛、胁胀等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将小柴胡汤应用于汗症治疗,是值得研究的一个方向。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将探索小柴胡汤在治疗汗症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汗症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向和思路。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选取50例患有汗症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

治疗组将采用小柴胡汤治疗汗症,对照组将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2.研究方法治疗组:以小柴胡泻肝汤为基础方剂,根据实际病情进行个性化调剂。

每日1剂,每剂40-60g,水煎服用。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敷、洗澡等治疗方法。

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0天,治疗期间每周复诊1次,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

四、预期结果本研究将探究小柴胡汤在治疗汗症中的应用效果,预计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较少。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为中医治疗汗症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同时,本研究也可以增加人们对传统中医的了解和认识,推广中医中药的使用。

小柴胡汤方解

小柴胡汤方解

小柴胡汤药方:柴胡8两半夏半升人参甘草黄芩生姜3两大枣12枚加减变方注解:呕逆加生姜陈皮、[生姜散逆、陈皮顺气]。

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以荡郁热]。

渴者去半夏加花粉[生津]、若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加桂枝、覆取微汗[解肌]。

咳嗽去参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咳为气逆肺寒五味饮肺、干姜散寒。

戴元礼曰:少阳有嗽无喘非少阳也。

阳明有喘无嗽、有嗽非正阳明也。

虚烦、加竹叶粳米[竹叶凉心、粳米和胃]。

齿澡无津加石膏、[齿燥属阳明火,石膏清胃止渴]。

痰多加栝蒌贝母、[能去热痰]。

腹痛去黄芩加芍药、[黄芩寒中芍药合甘草和里]。

肋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大枣甘令人满,牡蛎咸能软坚]。

肋下痛加青皮芍药、[肋为肝胆之部,病属肝火,二药平肝]。

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经曰:太阳症、饮水多心下必悸水停心下故悸、承畜不行故小便不利、黄芩苦反竖肾、茯苓淡能利水]。

本经头痛加川芎[入肝活血、散郁除风]。

发黄加茵陈[利湿]。

解方:此足少阳药也、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其经在半表半里、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

仲景曰:少阳中风、耳聋目赤、胸满而烦、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释曰:邪在半表半里、以吐除烦吐则伤气。

气虚者悸、以下除满下则亡血、血虚者惊。

又曰:伤寒脉弦细、头痛脾热者;属少阳、不可汗、汗之则谵语、释曰:汗之亡津液、少阳之邪因之入胃、故谵语。

邪入本经、乃由表而将到里、当彻热发表迎而夺之、勿令传太阴。

柴胡味苦微寒、少阳主药、以升阳达表为君。

黄芩苦寒、以养阴退热为臣。

阳不足则阴凑之故、发寒用黄芩降阴气、使不陷入阳中、则不寒。

阴不足则阳凑之故、发热用柴胡升阳气、使不陷入阴中则不热。

又曰:柴胡黄芩之苦寒以退热、半夏生姜之辛温以退寒、人参大枣甘草之甘温以助正气。

半夏辛温能健脾和胃、以散逆气而止呕。

人参甘草以补正气而和中。

使邪不得復传入里为佐。

二药固太阴、使木邪不致克土、然必须人参方可用。

邪在半表半里则营卫争。

[表属卫、里属营]。

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营卫为使也。

小柴胡汤的使用攻略

小柴胡汤的使用攻略

小柴胡汤的使用攻略详细辨证点1。

心烦喜呕:孩子吐了,马上想到少阳的小柴胡汤证。

特别是容易来一下“恶”的,恶心到要吐的表情,也同样是马上想到少阳的小柴胡汤证。

伤寒条文“呕而发热,小柴胡汤主之”。

又发烧又有呕吐,或者又发烧又有恶心的情况,用小柴胡没错了。

2。

往来寒热:见太多妈妈说,孩子白天发烧温度不高,晚上又烧到很高。

这就是往来寒热了。

不是说一定要一阵子冷一阵子热才是往来寒热。

我自己的孩子经常是,早上发烧比较低,下午睡完午睡又升到很高,一直烧到凌晨4-5点。

见到以上1,2点同时两点出现,可以十分肯定是要用小柴胡汤了。

即使只有一点出现,也已经是小柴胡证。

下面的症状可以帮助更加肯定地判断自己没错。

3。

胸协苦满:孩子说肚子不舒服,可以摸着他身上的各个部位问他,“是这里痛”吗?小腹,肚脐周围,胃和协下部分等。

胃协处,马上想到小柴胡汤。

(如果能够确定孩子是在协下痛,也可以肯定是小柴胡了。

只是因为很多孩子说不清楚,还有不会说话的孩子,所以这点我放兼证了。

**有只出现这个症,别的几点都没有,也记得用小柴胡。

)4。

默默不欲食:我孩子得到小柴胡证的时候,总是精神很不好,烧比较低的时候还能玩一下,烧比较高的时候就老要睡,睡睡还难受到要哭。

心情很不好。

胃口也很不好。

这时我全天只给喝白粥。

5。

口渴情况:有时候他说要喝水,可是给水他喝,他常常只喝一小口,就说,够了。

6。

嘴唇颜色会很红,舌尖外围有点红。

舌苔通常是薄白的。

使用功略:1。

买冲剂的小柴胡,不能按说明书来用。

象我家孩子30多斤,我一次起码冲一包,一天起码喝3包到4包。

而且冲剂止呕的效果不好,如果呕吐很激烈的话,最好还是用煎剂。

止呕用生半夏效果是最好的。

2。

柴胡的量要够大。

伤寒论里面,桂枝,白芍等等都只是用到3两。

柴胡用到8两那么多。

所以柴胡就是要量够大,这才是用在少阳证的柴胡用量。

我曾白痴地用3g柴胡来熬小柴胡汤,结果喝了完全无效。

所以按原书的配比的大量是非常重要的。

从“赫氏反应”看小柴胡汤“振汗”

从“赫氏反应”看小柴胡汤“振汗”

从“赫氏反应”看小柴胡汤“振汗”少阳病的病机,在于中枢神经感受器的轻微反应,包括若干与消化道分泌因子有关的功能反应,如胆汁、胰腺、肠腺分泌紊乱(少阳腑证)等等。

少阳病的症候群,多在太阳、阳明之间,常伴有浆膜分泌功能的异常改变,如胸膜腹膜等,此类少阳病多位太阳传入者,故为少阳经证,少阳病机,在中枢神经感受器、浆膜与上消化道分泌腺(含胃、小肠、肝、胆、胰腺)之间的关系,浆膜层上同样有大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受体,病原微生物或其毒素刺激中枢神经,同样会引起浆膜,包括胸膜、腹膜以及消化道分泌腺(含胃、小肠、肝、胆、胰腺)的病理变化,其实三方面的病理变化是一体三面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少阳证那么多或然症的原因,张仲景就讲,不用全部具备的,脉弦细的时候,但见一症具是。

少阳病症候群:致病因子较弱,机体反应状态亦比较轻微,处于亚急性阶段者,就是少阳病。

其受累系统及器官,似为浆膜(筋膜)、消化道分泌腺(如胆囊炎等)及中枢神经感觉器之轻微功能紊乱反应等。

“往来寒热”的原因是“正邪分争”。

“正邪分争”就是正邪双方相持不下,互有胜负。

形成“正邪分争”的原因是,病至少阳,正气已显不足,正邪双方都呈衰减之势,正气虽能抗邪,但却无力一鼓驱邪外出;邪气虽能侵袭人体,却也不能长驱直入。

临床观察,不论系细菌、病毒或原虫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如肠伤寒、流感、疟疾或钩端螺旋体病,以及肝炎、胆囊炎、胰腺炎等,其临床表现为往来寒热,或微热,胸胁苦满,舌苔黄腻或白腻,脉象弦滑者,均可以小柴胡汤为基础,随症加减应用,能有一定疗效,用途颇广。

有的人本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较强,那么,感染“风寒之邪”之类的病毒抗原后,在感应阶段就可将这些“外邪”消除,或形成隐性感染,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不再表现出症状。

这颇合“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的规律。

有的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较差,在感应阶段,就可表现出一些发热恶寒的“太阳经症”。

如果病人曾感染过类似的抗原,那么,体内免疫记忆细胞可发生再次反应,就可在二三日内,有效地清除抗原,使症状缓解。

小柴胡汤的完整配方及用法

小柴胡汤的完整配方及用法

小柴胡汤的完整配方及用法摘要:本文介绍了小柴胡汤的完整配方及用法,包括药材的选择、煎煮方法、服用剂量和注意事项等。

小柴胡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解表散寒、和解少阳的功效,适用于多种病症。

通过正确的使用,可以帮助人们缓解不适,促进身体健康。

小柴胡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起源于古代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

它由多种药材组成,具有解表散寒、和解少阳的功效,适用于多种病症。

在现代医学中,小柴胡汤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胸胁疼痛等症状。

下面将详细介绍小柴胡汤的完整配方及用法。

一、药材选择小柴胡汤的药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柴胡:具有解表散寒、和解少阳的作用,是小柴胡汤的主药。

2.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可以辅助柴胡解表散寒。

3. 半夏:具有化痰止咳、降逆止呕的作用,可以辅助柴胡和解少阳。

4. 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作用,可以辅助柴胡解表散寒。

5. 大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可以辅助柴胡和解少阳。

6. 甘草:具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的作用,可以辅助柴胡和解少阳。

二、煎煮方法1. 准备药材:将上述药材按照比例准备好,一般比例为:柴胡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甘草10克。

2. 浸泡药材:将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30分钟。

3. 煎煮药材:将砂锅置于火上,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

期间要不断搅拌,防止药材糊锅。

4. 过滤药液:煎煮完成后,用滤网将药渣和药液分开,得到小柴胡汤的药液。

三、服用剂量小柴胡汤的服用剂量因人而异,一般建议成人每次服用100毫升,一日3次。

儿童的剂量需要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

在服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和身体的反应,适当调整剂量。

四、注意事项1. 服药时间:小柴胡汤最好在饭前半小时或饭后一小时服用,以增加药物的吸收效果。

2. 服药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以及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宜服用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的组成及功能主治

小柴胡汤的组成及功能主治

小柴胡汤的组成及功能主治组成小柴胡汤是一种古老而经典的中药方剂,由以下草药组成:1.柴胡:具有疏肝解郁,舒缓肌肉及舒经的作用。

2.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肺热咳嗽、消化不良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3.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消炎等作用,对于上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等有一定疗效。

4.半夏:具有化痰止咳、止呕降逆的作用,常用于咳嗽、呕吐等症状的治疗。

5.生姜:具有温中散寒、解表发汗的作用,常用于感冒、风寒感冒等症状的治疗。

6.大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虚弱、失眠等症状的治疗。

7.枳实:具有理气宽中、润燥通便的作用,常用于脾胃功能不佳、便秘等症状的治疗。

功能主治小柴胡汤以柴胡为主药,辅以其他草药,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

下面列举一些小柴胡汤的功能主治:1.肝郁气滞:小柴胡汤可以疏肝解郁,舒缓肌肉,对于因肝郁气滞而引起的胸胁疼痛、胸闷、胁肋胀痛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2.发热感冒:小柴胡汤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发热、咳嗽、喉咙痛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症状有一定疗效。

3.消化不良:小柴胡汤能够调整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对于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有一定疗效。

4.不寐失眠:小柴胡汤中的大枣具有养血安神的作用,可以改善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

5.运动失调:小柴胡汤可以平抑肝阳上亢,对于因肝阳上亢而引起的头晕、眩晕、失眠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小柴胡汤为传统中药方剂,其治疗效果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搭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小柴胡汤也有一些禁忌和不良反应,在使用时需谨慎。

小柴胡的方解及临床应用

小柴胡的方解及临床应用

小柴胡的方解及临床应用小柴胡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其方解和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将详细介绍小柴胡的方解及临床应用。

小柴胡是中药中的一味经典方剂,由黄芩、半夏、黄柏、生姜、枳实、辅料等组成。

其性味为苦寒,归肝经,具有清热解表、和营养阴阳等作用。

小柴胡的方解:1. 小柴胡汤:由小柴胡、黄芩、半夏、干姜、枳实、大黄、黄柏等组成。

主要用于治疗伤寒温病、太阳证等引起的发热恶寒、口渴欲饮、呕吐泄泻等症状。

2. 小柴胡加厚朴杏子汤: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加入厚朴、杏仁等组成。

主要用于治疗胸肋满痛、呕吐泄泻、寒热不摄、咳嗽痰多、大便溏泄等症状。

3. 小柴胡益气汤:由小柴胡、黄芪、半夏、茯苓、生姜等组成。

主要用于治疗气虚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状。

4. 小柴胡汤加人参: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加入人参、黄芪、白术等组成。

主要用于治疗气虚不足引起的表虚自汗、乏气少食等症状。

5. 小柴胡加陈皮汤: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加入陈皮、枳壳等组成。

主要用于治疗胸腹满闷、脘腹不舒、大便秘结等症状。

小柴胡的临床应用:1. 清热解表:小柴胡具有解表作用,可用于治疗太阳、阳明等经络的表感受风寒、风热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症状。

2. 调理肝气:小柴胡归肝经,具有行气、疏肝的作用。

可用于治疗肝气郁结引起的胸闷不舒、胁痛、烦躁等症状。

3. 缓解消化不良:小柴胡具有舒肝解郁、行气和胃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纳差、胃脘胀痛等症状。

4. 调理心脉:小柴胡可以舒肝解郁,调理心脉。

可用于治疗心脉不畅引起的失眠多梦、烦躁不安、胸闷等症状。

5. 辅助化疗和放疗:小柴胡具有抗肿瘤、提高放射治疗敏感性的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癌症患者。

小柴胡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方剂和临床应用多样,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

然而,使用小柴胡时应注意个体差异,不同体质的患者可能需要不同的剂量和用药方式。

此外,小柴胡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肝脏损伤,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李明方运用小柴胡汤治疗汗证验案举隅

李明方运用小柴胡汤治疗汗证验案举隅
C J C M 中医 临床 研 究 2 0 1 4年 第 6卷 第 1 9期
. 9 1 .
李 明 方 运 用 小 柴 胡 汤 治 疗 汗 证 验 案 举 隅
Ex p e r i e n c e o f LI Mi n g — f a n g f o r t r e a t i n g Ha n z h e n g wi t h Xi a o Ch a i h u d e c o c t i o n
常取得佳效 ,屡试 不爽。 【 关键词 l 李 明方; 小柴 胡汤;汗证 ;名 医经验
[ Ab s t r a c t ] T o o b s e r v e c l i n i c a l e f e c t s o f Xi a o C h a i h u d e c o c t i o n o n t r e a t i n g Ha n z h e n g , S h u l i S a n j i a o , T i a o d a S h a n g x i a , X u a n t o n g
Ha n w e n B i n g y o n g , Go n g b u J i a n s h i , S a n z h o n g Y o u s h o u , S h e n g z h o n g Y o u j i a n g , Xi a o C h a i h u d e c o c t i o n a c h i e v e d g o o d e f e c t s wi t h n o
李 明凤 冯唐彬 刘爱平 李 明方 ( 指导 )
( 1 . 江 西中医药 大学,江 西 南 昌,3 3 0 0 0 6 ;2 . 都 昌县 中医院 ,江 西 都 昌,3 3 2 6 0 0 ;3 . 江 西省 中医院 ,江西 南昌,3 3 0 0 0 6 ) 中图分类号 :1 1 2 7 2 . 6 文献标识 码:A 文 章编号:1 6 7 4 . 7 8 6 0( 2 0 1 4 )1 9 . 0 0 9 1 . 0 2

小柴胡汤治疗汗症

小柴胡汤治疗汗症

小柴胡汤治疗汗症【摘要】小柴胡汤具有和解少阳枢机,调理阴阳血气之功能,用其治疗某些汗出异常之病症,可获良效。

【关键词】小柴胡汤;汗症小柴胡汤出自和仲景《伤寒论》一书,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等药物组成,主要功能为和解少阳,主治少阳病证之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心烦喜呕等症。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其具有和解少阳枢机,调理阴阳气机的功用,常用于治疗某些汗出异常之症,确有效果,兹举案例如下。

1 案例1姚××,男,40岁,2007年1月13日初诊近半月以来,患者每晚睡至夜半时分则出汗,腰部以下汗出多,两腿汗出湿润如水粘手,腰部以上基本无汗,汗出时心烦口干。

天明时汗渐止,白昼如常人。

饮食睡眠均无异常。

苔薄白,脉沉弦。

疏方小柴胡汤加味。

柴胡10g, 党参10g,,黄芩10g,半夏10g,大枣10g,,炙甘草5g,,龙骨20,牡蛎20g,,麻黄根30g,芡实20g。

二剂,水煎服,一日一剂,一日三服。

1月15日复诊:患者述服药二剂后液间汗出之症消失,心烦也除去。

唯仍感夜间口干思饮,苔薄白,脉缓。

乃守上方去半夏,加山药20g,桑螵蛸20g,嘱继服二剂以巩固疗效。

按:《内经》曰:“阳加于阴谓之汗。

”患者每睡至夜半定时出汗,乃由阳气入于阴分与阴气格拒交迫而出汗。

腰以下汗多而上半身无汗者,为阴阳血气运行变接不利,不相顺畅,故偏于半身出汗。

心烦口干为阳热内扰阴分所致。

故以小柴胡汤和解少的阳枢机,流转阴阳气血,使阴阳相交,气机流畅,气血运行交接顺畅则汗出之症可解。

加龙骨、牡蛎、麻黄根、芡实等镇心安神,收敛止汗,以增强止汗之功效。

2 案例2左××,男,60岁,2009年6月15日初诊患者3个月来每至夜半则身热汗出,时间约在午夜1点至3点钟,醒后汗出渐止。

白天稍动则汗出较多。

饮食尚可,二便亦调。

曾屡服当归六黄汤、六味地黄丸等养阴之药,无明显效果。

查见苔薄白,脉沉缓。

治以小柴胡汤合桂枝龙牡汤加减。

小柴胡汤功用

小柴胡汤功用

小柴胡汤妙用小柴胡汤出于《伤寒论》,功可和解少阳、利枢机、通三焦,可疏肝、调脾、和胃、气血兼治。

其证治,上可及于头目,中可见于胸胁,下可达于血室;外可解太阳之表,内可和阳明之里,已为医家所共识。

临床上常以小柴胡汤化裁治疗各科杂病,只要能抓住其病因病机,对症下药,常获良效。

方中柴胡用量,则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典型的肝胆气郁之患,常用25 g左右;用于升举中气、疏肝柔肝则用6 g左右;10~12 g则为一般用量,取其功专少阳之特点。

1.脱发患者,男,42岁,2000年11月就诊。

近2个月来脱发明显,晨起后枕上常脱落大量头发,伴有胸胁胀闷、纳差干呕、乏力,口干眼干。

小便黄,大便稍干结,舌边尖红苔薄白,脉弦。

处方:柴胡25 g、黄芩12 g、半夏10 g、女贞子15 g、旱莲草15g、生地20 g、白芍15 g、制首乌20 g、菊花15 g、甘草3 g。

服用5剂后复诊,患者诉脱发明显好转,眼干消失,食纳稍好转,胸胁胀闷感若失,仍感口干,小便稍黄,大便可,舌尖略红,苔薄白,脉弦,处方:柴胡12 g、黄芩12 g、女贞子15 g、旱莲草15 g、白芍15 g、制首乌20 g、车前子12 g、甘草3 g,服用1周后诸症皆平。

[按]患者脱发而伴有胸胁胀闷,证属肝气郁闭,肝木犯脾土,而见纳差、干呕;脾失健运则气血化生不足,津液输布不利,故见口干、眼干、乏力。

而“发为血之余”,中焦脾土运化无力,则气血濡养不足,更兼肝气不舒,三焦枢机不利,气血津液不能有效地输送至全身各处,发失其养,导致脱发。

故予舒肝解郁之小柴胡汤,加用滋阴补血生发之品合而治之。

方中柴胡用量25 g,同道或有谓用量太大而“劫阴”,其实仲景所裁小柴胡汤原方中柴胡用量为半斤,约合今日24 g左右,用以舒肝解郁,今更配伍大量滋阴之品,则不必虑其辛燥伤阴。

2 闭经患者,女,38岁,2005年5月就诊。

停经已5个月余,至医院检查未发现异常,面部长出较多黄褐斑,伴有心烦易怒、口苦,乳房时常胀痛,食纳尚可,二便正常,多方医治无效。

小柴胡汤治疗二十种多种病!收藏备用!

小柴胡汤治疗二十种多种病!收藏备用!

⼩柴胡汤治疗⼆⼗种多种病!收藏备⽤!中医⼤家庭. . .⼩柴胡汤是伤寒论⾥⾯最著名的⽅剂之⼀,⽤途⾮常⼴泛,疗效也⾮常的好。

⼩柴胡冲剂(或⼩柴胡颗粒)是根据⼩柴胡汤配制⽽成的中成药,是⼴受欢迎的居家常备药品。

⼩柴胡汤是伤寒论中少阳病的代表性⽅剂之⼀,应⽤范围极其⼴泛,只要辩证正确,剂量得当,此⽅可以治疗很多很多的重⼤疾病。

根据此⽅配制的中成药,是作为⼀种感冒药来销售的。

服⽤虽然⽅便,⼝感虽然很好,治疗风热感冒或风寒感冒后期、余热未尽时,效果的确很好。

但是由于剂量⼤⼤降低,⽤它来治疗重⼤疾病,显得⼒不从⼼但是,如果应⽤得当,此⽅在家居保健⽅⾯,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个不可多得的中成药。

可以说,⼩柴胡冲剂这个中成药⽤好了,胜过你去⼤医院看⼤夫,胜过你做很多的仪器检查,胜过挂吊瓶⼦。

⼩柴胡冲剂有多家药⼚⽣产,均可选⽤。

这个药剂量很少,⼀盒药的全部剂量,都达不到伤寒论中⼩柴胡汤的⼀副药的剂量,所以只要辩证正确,放⼼服⽤即可,不必担⼼剂量过⼤。

必要时,我们还要加⼤剂量服⽤,以期达到理想效果。

⼀、风热感冒风热感冒是外感风热⽽引起的常见病,外感风寒如果失治误治,也可⼊⾥化热,邪⾛少阳,则可形成⼩柴胡汤证,这时,⼩柴胡冲剂就可以派上⽤场,⽽且疗效很好。

症状:⼝苦⼝⼲,咽喉⼲燥疼痛,⼲咳⽆痰,或咳吐黄痰,眼睛⼲涩红肿,偏头痛,⿐⼲唇⼲,浑⾝燥热难受等等。

⽤法:⼩柴胡冲剂,冲温开⽔,内服。

⼀次⼀到三袋,⼀天三次。

⼆、咽喉肿痛咽喉肿痛、⼲涩等等,是⽬前常见病。

⼀般是因外感或肝⽓郁结所致。

⽤法:温开⽔冲⼩柴胡冲剂,送服⽢草⽚。

或⽤⽣⽢草、桔梗10-20克煮⽔,冲服⼩柴胡冲剂。

⼀次⼀到三袋,⼀天三次。

三、结膜炎结膜炎,或其他眼睛感染疾病,症见眼睛红肿、发热、⼲涩、眼屎多等等,均可⽤⼩柴胡冲剂。

⽤法:菊花,或银花连翘,煮⽔冲服⼩柴胡冲剂,内服。

⼀次⼀到三袋,⼀天三次。

四、中⽿炎中⽿炎是中⽿发炎,是常见病。

⼀般都是⽤西药消炎。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文章目录*一、小柴胡汤概述*二、小柴胡汤功能主治*三、小柴胡汤服用方法*四、小柴胡汤副作用*五、小柴胡汤注意事项*六、小柴胡汤药典记载小柴胡汤概述1、定义小柴胡汤,中医方剂学。

为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效。

主治伤寒少阳病证。

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等属胆胃不和者。

2、别名小柴胡汤。

3、组方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

4、制法上药七味,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即得。

5、性状液体,浅褐色,味甘。

小柴胡汤功能主治1、功效作用治伤寒、温热病,身热恶风,颈项强急,胸满胁痛,呕哕烦渴,寒热往来,身面皆黄,小便不利,大便秘硬,或过经未解,或潮热不除;及瘥后劳复,发热疼痛;妇人伤风,头痛烦热;经血适断,寒热如疟,发作有时;及产后伤风,头痛烦热,并宜服之。

2、临床应用小柴胡汤常用于感冒、流感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淋巴腺炎、中耳炎、产褥热、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溃疡等属少阳证者。

小柴胡汤服用方法1、适宜人群一般人群适用。

2、用法用量柴胡30g,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炙)、生姜(切)各9g,大枣(擘)4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清热理气宽胸;若渴,去半夏,加天花粉止渴生津;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柔肝缓急止痛;若胁下痞梗,去大枣,加牡蛎软坚散结;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利水宁心;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解表;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温肺止咳。

【大小柴胡汤的主证】

【大小柴胡汤的主证】

小柴胡汤八大主证
: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往来寒热、胸胁胀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但见一症就可以使用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七个兼证
: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

大柴胡汤四大主证
:心下急、满痛、痞硬;往来寒热、发热汗出不解;郁郁微烦;呕不止、呕吐而下利。

上腹部按之满痛为主证。

1、按之心下满痛。

心下急迫硬满疼痛,按之疼痛加重。

心下及其两侧拘急、硬满、疼痛或按之疼痛者。

心下为剑突下三角区,从剑突至两肋弓下的整个上腹部。

大柴胡汤证是上腹部满痛,大承气汤证是脐周极其胀满有力,桃核承气汤证是下腹部压痛。

2、呕吐而下利者,或呕不止,心下急者。

呕吐是胆胃气上逆,是呕吐综合症,嗳气、反酸、腹胀、进食后症状加重、流口水、夜半口干苦、晨起咽喉有黄粘痰、口臭等。

小柴胡汤证呕吐程度轻,心烦喜呕干呕,生姜三两;大柴胡汤证呕吐剧烈,呕不止,生姜五两。

3、郁郁微烦。

精神心理症状,抑郁、焦虑、失眠等。

头痛、眩晕、麻木、震颤、昏迷、半身不遂等神经系统症状。

4、往来寒热、发热汗出不解。

往来寒热,是发冷发热持续反复较长的时间。

发热汗出不解,指内有积热。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为《伤寒论》中的名方,汉代张仲景立此方为“少阳病”的主方,属和解之剂。

外感病“少阳病”位在半表半里时,不宜发汗、泻下、催吐,宜用和里解表。

“少阳”居六经传变之“枢纽”,证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

处方用药七味:柴胡、黄岑、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配伍严谨,柴胡、黄岑苦寒清透,除邪热;半夏、生姜辛温通降;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人参、甘草、大枣甘温,益气生津,扶正祛邪。

原方加减,随证应变,能更切病情。

此方沿用至今,治疟疾、眩晕症、腮腺炎等,或作外感病的用方,加入柴胡、黄岑,都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有问及阴热不退或肝炎可用的汤品,此篇介绍“柴胡炖甲鱼”,有辅助治疗之用。

用料:甲鱼1只,柴胡、生地、地骨皮各5钱,生姜、葱少许。

甲鱼劏净,去内脏,切块件,汆水,冲净。

将药材、姜、葱放入炖盅内,加适量开水,炖至肉熟透,调味,吃甲鱼飮汤。

甲鱼咸甘平,滋阴凉血,治骨蒸劳热。

柴胡苦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

生地甘苦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地骨皮甘淡寒。

凉血退蒸,清肺降火。

生姜辛温,发表,散寒,止呕,开痰。

葱辛温,祛风发汗,消肿。

[转载]小柴胡汤医案

[转载]小柴胡汤医案

[转载]小柴胡汤医案小柴胡汤一直作为和解剂用来治疗少阳病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少阳病?少阳病的特点就是缠绵不愈,多见于疾病的迁延阶段。

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功能失调所致。

事实上,小柴胡汤治疗的很多疾病都与免疫失调有关。

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过敏性疾病以及病毒感染等等。

这类疾病都可以表现为发热或“寒热往来”的特点。

对于“寒热往来”这一表现临床应当活看。

所谓“寒热”,它可以是体温表所测得的发热,更多的却表现为病人的一种主观的自我感觉,属于感觉过敏状态。

所谓“往来” 也有特殊意义。

一指有节律性,或日节律,或周节律、或月节律,这就是所谓的“休作有时”。

二指没有明显的节律,但表现为时发时止,不可捉摸,比如癫痫、过敏性疾病等。

小柴胡汤主治的这种“寒热往来”,既无可汗之表证,又无可下之里证;既无附子干姜可温之寒,也无石膏知母可清之热。

“寒热往来”常“如疟状”,但“如疟状”却并非都是本方所主治。

如桂枝麻黄各半汤也主“如疟状”,但确是“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柴胡桂枝干姜汤也治疟,但却为“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胸胁苦满”是小柴胡汤证的另一种表现。

“胸胁”提示了小柴胡汤主治的病位。

肝、胆、胰腺、肺、胸膜、乳房等疾病多表现为胸胁的不适。

但临床上应该将胸胁的概念拓宽,诸如甲状腺、胸锁乳突肌、耳颞部等头颈部的两侧,少腹部、腹股沟等都可以作为广义上的胸胁,我把它称为“柴胡带”。

“苦满”是患者自觉的胸膈间的气塞满闷感和胁肋下的气胀填满感。

也有他觉指征,如沿肋骨弓的下端向胸腔内按压,医生指端有抵抗感,患者也诉说有胀痛不适感。

除了自觉的胀满外,他觉的柴胡带的触痛、肿块也可以作为“苦满”的特殊表现形式。

“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是疾病累及胃肠,消化道功能受影响的结果,“烦”、“喜”、“默默”这些词带有很大的感情色彩,反映了患者主观感觉的过于敏感和情绪的相当低落。

此证当与百合病作鉴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柴胡汤治疗汗症
【摘要】小柴胡汤具有和解少阳枢机,调理阴阳血气之功能,用其治疗某些汗出异常之病症,可获良效。

【关键词】小柴胡汤;汗症
小柴胡汤出自和仲景《伤寒论》一书,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等药物组成,主要功能为和解少阳,主治少阳病证之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心烦喜呕等症。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其具有和解少阳枢机,调理阴阳气机的功用,常用于治疗某些汗出异常之症,确有效果,兹举案例如下。

1 案例1
姚××,男,40岁,2007年1月13日初诊
近半月以来,患者每晚睡至夜半时分则出汗,腰部以下汗出多,两腿汗出湿润如水粘手,腰部以上基本无汗,汗出时心烦口干。

天明时汗渐止,白昼如常人。

饮食睡眠均无异常。

苔薄白,脉沉弦。

疏方小柴胡汤加味。

柴胡10g, 党参10g,,黄芩10g,半夏10g,大枣10g,,炙甘草5g,,龙骨20,牡蛎20g,,麻黄根30g,芡实20g。

二剂,水煎服,一日一剂,一日三服。

1月15日复诊:患者述服药二剂后液间汗出之症消失,心烦也除去。

唯仍感夜间口干思饮,苔薄白,脉缓。

乃守上方去半夏,加山药20g,桑螵蛸20g,嘱继服二剂以巩固疗效。

按:《内经》曰:“阳加于阴谓之汗。

”患者每睡至夜半定时出汗,乃由阳气入于阴分与阴气格拒交迫而出汗。

腰以下汗多而上半身无汗者,为阴阳血气运行变接不利,不相顺畅,故偏于半身出汗。

心烦口干为阳热内扰阴分所致。

故以小柴胡汤和解少的阳枢机,流转阴阳气血,使阴阳相交,气机流畅,气血运行交接顺畅则汗出之症可解。

加龙骨、牡蛎、麻黄根、芡实等镇心安神,收敛止汗,以增强止汗之功效。

2 案例2
左××,男,60岁,2009年6月15日初诊患者3个月来每至夜半则身热汗出,时间约在午夜1点至3点钟,醒后汗出渐止。

白天稍动则汗出较多。

饮食尚可,二便亦调。

曾屡服当归六黄汤、六味地黄丸等养阴之药,无明显效果。

查见苔薄白,脉沉缓。

治以小柴胡汤合桂枝龙牡汤加减。

柴胡10g,党参10g,黄芩10g,半夏10g,,大枣15g,炙甘草6g,生姜6g,桂枝10g,,白芍20g,龙骨20g,牡蛎20g,麻黄根30g,五味子20g,二剂,水煎服,一日一剂,一日三服。

6月18日复诊,言服药二剂后,夜半汗出大减,睡至天明时略有汗出,发热消失,白天汗出也明显减少。

今见其苔白略厚,守上方加茯芩20g,石菖蒲15g以化湿浊,嘱服二剂巩固疗效。

按:患者3月来已经多名医师诊治,按阴虚盗汗治疗而服用当归六黄汤、六味地黄丸等滋阴止汗之剂,始终效果不明显。

其夜半定时发热出汗,属阴阳失和,阴阳血气运行不相顺接激荡而出汗,其白天动则多汗,静则汗少,属营卫不和。

故以小柴胡汤合桂枝龙牡汤加减,和解少阳枢机,调理营卫气血,使阴阳和调,气血运行流畅,则汗出自然恢复正常。

临床治疗汗出异常一症,一般多以动则汗出,静则汗止为自汗,治以益气固表止汗。

以夜间睡时汗出,醒则汗渐止为盗汗,治以滋阴清热止汗,此为常理。

但临床所见之汗出异常,变化实多,病因各异,非仅自汗、盗汗可以概括完。

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汗症,其辨证要点在于一是定时出汗,属阴阳血气运行交接不顺畅所致,二是汗出偏于身半,或上下半身,或左右半侧,属少阳枢机运转失司,气机流行不畅所致。

故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枢机,调畅阴阳血气,使枢机运转,血气调畅,则汗出异常之症可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