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灾难心理学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大地震》灾难心理学分析
1976年的那场大地震,成为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记,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一生的伤害。而我们可能一直只关注那次的灾难遇难有多少人、受伤有多少人、失踪有多少人,却很少去关注人们心理上所受到的创伤。《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在还没有上映的时候,很多人就猜测它是如何还原当年大地震的震撼,或者如何用特效做得更加逼真,如同美国的灾难片一样。可是,当电影上映之后才发现,其实,整个地震发生的过程被搬上荧幕的并不多,不到10分钟的时间,但是,对于经历过这次地震的那一家人,用90%以上的时间进行叙述。那么,从心理学上的角度该如何分析呢?没错,现在就可以引入“灾难心里学”一个心理学的新分支来进行研究。
下面,我会通过灾难心理学的四个概念来对戏里的几个重要角色进行分析。
一、应激
战争、地震、交通事故、亲人亡故、失业、财产损害等等给人带来极大的恐慌不安,焦虑紧张,压抑,烦躁,愧疚等等痛苦。这就是应激反应。大概意思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因素的刺激下出现的身体和心理的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在唐山大地震中,房屋的坍塌、亲人的离别等都属于应激反应。
母亲李元妮,这种反应可以说持续了32年。在76年地震的时候,选择救儿子还是救女儿的选择下,被迫选择了儿子,但是对于女儿的愧疚是一直都存在。因为在出现这种反应的时候,没有得到及时
的治疗,而且每一年的祭日都会想起自己所做过愧疚的事,所以一
尺存在了32年。
女儿方(王)登,在听到母亲那一句“救儿子”的时候,她心里面就已经出现了一种对母亲憎恨的应激反应。因此在后来被养父养
母带走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开口说话和交流。这种反应也一
直是持续的,头痛和经常做噩梦,压抑自己的感情,想到以前的画面,都属于一个持续的应激反应。
二、逆抗力
灾难给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和精神痛苦,但灾难后人们一定会出现心理问题吗?现实的经验显然不是这样的。大灾难后一段时间绝大部分人都可以自行恢复到灾难前的状态,有的人时间长点,有的人短点,基本都可以恢复。
儿子方达,在地震后他被截肢了,之后与母亲一直相依为命,而他的逆抗力是很强的。虽然被截肢,而且对于高考没有多大的兴趣,但是一直在找赚钱的方法,为自己的母亲和家庭带来幸福。在之后去汶川大地震的救援之中,这种逆抗力也是感染到在场的许多工作人员。
三、相对剥夺感
相对剥夺感其含义是,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物进行比较,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产生的被剥夺感,这种感觉随即产生消极情绪,表现如愤怒、怨恨和不满。无论自然灾难,还是社会或人为灾难事故,一旦暴露出其中的人为因素,那么这种相对剥夺感便会发生,人们就会愤怒。处理过程中的不适当做法同样也会使人产
生相对剥夺感。
女儿方(王)登,这里最明显的就是她所变现的相对剥夺感。那次听到“就弟弟”的话之后,这是人为因素,感觉自己就像被剥夺了生命一样。因此,在32年中,她也去剥夺母亲的那种对自己的想念,这种感觉也带到了她养母的身上,一直对于养母比较疏远,而当自己怀孕的时候,不想打掉孩子也就是说明她潜意识里不想让这样的事再发生在下一代的身上。
四、台风心理眼
我们知道,台风眼里是非常平静的。有人发现,人的心理也有这样的台风眼结构。
母亲李元妮,在地震发生后,婆婆和姑姑就来到她们家要带走方达,其实在地震完之后,母亲对于自己的情况是很清楚的,她可以独自抚养自己的孩子。而灾区之外的人对于这种情况是会出现主观的判断,而认为灾区里的人已经无法生活一样。
儿子方达,在经历过唐山大地震之后,救援汶川地震的时候就非常清楚的知道这一点,不要高估灾区的灾情也不要一窝蜂地进入灾区,要分批和精准地投放救援资源。方达的领导能力和判断力得到了体现。
通过对《唐山大地震》中人物在灾难心理学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得了解到了现代社会非常需要了解和学习灾难心理学,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可以应用到实处,为收到心理创伤的人们带来及时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