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疑问代词

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何”“曷”“奚”“胡”“恶(wū)”“安”“焉”“几”“几何”。汉魏时期出现“何物”“何等”,是询问事物的,相当于“什么”。

“谁”“孰”主要用来询问人。例如:

(1)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歧予望之。(《诗经·卫风·河广》)——按:歧,通“企”,踮起脚跟。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

《尚书》里有一“畴”字,也是用来询问人的,相当于“谁”。例如:

(4)帝曰:“畴咨若时登庸?”(《尚书·尧典》)——按:此例《史记》翻译成“尧曰:‘谁可顺此事?’”

“谁”在汉魏以后也说成“阿谁”。例如:

(5)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何”“奚”主要用来询问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其中“何”偶尔也写作“可”。例如:

(1)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2)人可以食,鲜可以饱。(《诗经·小雅·苕之华》)——按:此例意思是,人拿什么吃,拿什么饱?

(3)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诗经》里“以”有时也是疑问代词,当“何”字解。例如:

(4)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诗经·召南·采蘩》)汉魏时期产生的“何物”“何等”相当于上古的“何”,也是询问事物的,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

(5)所谓尸解者,何等也?(《论衡·虚道》)

(6)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禇因举手答曰:“河南禇季野。”(《世说新语·雅量》)

(7)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卿何物?”(《世说新语·方正》)(8)大鬼过后,捉得一小鬼,问:“此何物?”曰:“杀人以此矛戟……”(《搜神记·夏侯弘》)

“胡”有人说是“何故”的合音,用来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但也可以用来询问其它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

(1)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魏风·伐檀》)——按此例询问原因,意思是“为什么”。

(2)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乎?(《墨子·兼爱下》)——按:此例是询问人,意思是“什么人”。

(3)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汉书·食货志上》)——按:此例询问事物。意思是“什么”。

“曷”多见于《诗经》和《公羊传》。在《诗经》里主要用来询问时间,可以翻译成“什么时候”;在《公羊传》中则主要用于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例如:(1)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按:曷至哉,何时回来呀?

(2)后子见赵孟,赵孟曰:“吾子其曷归?”对曰:“……将待嗣君。”(《左传·昭公元年》)——按:“吾子其曷归”句杜预注云:“问何时当归。”

(3)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公羊传·隐公元年》)也有用来询问事物的,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

(4)是若不行,则汤、武在上曷益?纣在上曷损?(《荀子·荣辱》)

“曷”有时也写作“害”。例如:

(5)害澣害否?归宁父母。(《诗经·周南·葛覃》)

“恶”“安”“焉”主要用来询问处所,可以翻译成“哪里”。“焉”在《诗经》《楚辞》里有时也作“爰”。例如:

(1)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孟子·尽心上》)

(2)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诗经·卫风·伯兮》)

(3)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论语·子[FS:PAGE]张》)——按:焉学,意思是“从哪里学习”,“向谁学习”。

(4)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诗经·墉风·桑中》)(5)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几”“几何”用来询问数量,可以翻译成“多少”。例如:

(1)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左传·文公十七年》)(2)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粟六万。”(《史记·孔子世家》)

汉魏以后又产生“几多”“多少”“几许”“几所”。例如:

(3)复令悲此曲,红颜余几多?(《庾子山集·夜听捣衣》)

(4)王阳居官食禄,虽为鲜明,车马衣服,亦能几所?何足怪之,乃传俗说!(《风俗通·正失》)

(5)一人修道,济度几许苍生?免脱几身罪累?(《颜氏家训·归心》)(6)又问:“士马多少?”应曰:“中军四十余万。”(《三国志·魏书·李孝伯传》)

第四节其它代词

其它代词包括己称代词、反身代词、旁指代词、不定代词、否定代词、逐指代词、分指代词等。

一、己称代词

古代汉语的己称代词祗有“己”。例如: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孟子·滕文公上》)二、反身代词

古代汉语的反身代词有“自”“身”“躬”。例如:

(1)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按:讼,责备。

(2)有乌获之劲而不得人助,不能自举。(《韩非子·观行》)——按:乌获,力士名。不能自举,意思是不能自己把自己举起来。

(3)彼身织屦,妻辟纑。(《孟子·滕文公下》)——按:彼身织屦,意思是他自己编织麻鞋。

(4)我躬不阅,遑恤我后。(《诗经·邶风·谷风》)——按:我躬不阅,意思是我自己(尚且)不被收容。

古代汉语里“自”作反身代词很常见,“身”“躬”作反身代词用很少见,常见的是作副词,“亲自”的意思。详见第四课语文知识。

古代汉语里“己”和“自”两个词虽然都可以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自己”,但是它们的意义和用法都很不一样。“己”与“人(意思是别人)”相对,是本人的意思。“自”是反身称代。在用法上,“己”可以作主语、宾语;“自”则总是作状语。

三、旁指代词

旁指代词有“他”“人”“异”“余”。“他”也写作“佗”“它”,意思是“别的”。主要作定语,也可以作宾语。例如:

(1)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左传·隐公元年》)——按:岩(yán),险要。

(2)良为他言,皆不省。(《史记·留侯世家》)

(3)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人”意思是“别人”。例如:

(4)招招舟子,人涉卬否。(《诗经·邶风·匏有苦叶》)

(5)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

“他”和“人”连起来,“人”则是名词了,意思是“别的人”。例如:

(6)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郑风·褰裳》)

(7)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巧言》)

“异”是“别的”的意思。例如:

(8)吾以汝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9)我虽异事,及尔同寮。(《诗经·大雅·板》)

“余”是“剩下的”“其它的”的意思。例如:

(10)文子曰:“其余皆数世之主也。”(《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11)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史记·高祖本纪》)

(12)王蓝田拜扬州,主簿请讳[FS:PAGE]。教云:“亡祖、先君名播海内,远近所知。内讳不出于外,余无所讳。”(《世说新语·赏誉》)

四、不定代词

不定代词有“或”“有”和“某”。“或”和“有”上古语音相近,称代人是“有人”的意思,称代事物是“有什么东西”的意思,称代时间是“有时候”的意思。例如:

(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2)人固有一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少卿书》)(3)慈石召铁,或引之也;树相近而靡,或軵之也。(《吕氏春秋·精通》)——按:靡,倾倒,倾斜。軵(fǔ),通“俯”。

(4)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尚书·洪范》)——按:无有作好,即无或作好的意思。

(5)日有食之。(《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某”是“某人”“某物”的意思。例如:

(6)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7)灵公心怍焉,欲杀之,于是使勇士某者往杀之。(《公羊传·宣公六年》)(8)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汉书·苏武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