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自然测量》教案模板范文
自然测量教案模板6篇
自然测量教案模板6篇自然测量教案篇1活动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让幼儿尝试重复使用同一物品进行长度的自然测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使用记录的方式,掌握物品长度测量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操作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
重点难点重点:重复使用一个单位量进行长度的自然测量。
难点:学会以记录单的方式来进行对测量结果的记录。
活动准备铅笔、记录单、金箍棒(人手一份)、孙悟空手偶一个、故事书、积木(长方形、正方形)、一根筷子。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
(注重幼儿的感受性)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西游记的大师兄孙悟空(出示手偶)。
我最近遇到了一个难题,很多朋友都想知道我的金箍棒有多长(出示金箍棒),今天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帮我,可是我的测量工具只有一根筷子(出示筷子)。
2、(1)请个别幼儿尝试用一根筷子对金箍棒进行测量。
(注重幼儿的体验性)结果:用一根筷子测量金箍棒长度的时候,筷子不够长。
(2)请大家想一想,如果一根筷子不够长,我们该怎么办呢?(3)可以重复使用筷子进行金箍棒的长度测量。
(4)请个别幼儿尝试如何重复使用筷子进行对金箍棒的长度测量。
小结:一根筷子的长度看作被测物体的一部分,并且能将这根筷子沿着金箍棒的长度重复地摆放,不留白、不重叠地覆盖整个长度,并对这些重复进行计数。
3、孙悟空只有一根筷子,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可以用来当作测量的工具。
我们的教室里面也有:铅笔、故事书、积木(长方形、正方形)等。
4、分组操作活动。
(注重幼儿的操作性)(1)重复使用一支铅笔测量,并做好记录。
(2)重复使用一本故事书测量,并做好记录。
(3)重复使用一块积木(长方形或正方形,幼儿自由选取),并做好记录。
小结:测量本身就需要特定物品来对它测定结果,而在测量中的方法是多样性的,结果也是多样性的。
记录单:通过学会用记录的方式,掌握测量的方法。
七、活动结束: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有利于同伴间的互相学习。
自然测量中班数学教案片
自然测量中班数学教案片自然测量是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测量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估计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各种实践活动中获取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篇教案片围绕自然测量中班的数学教学展开,旨在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容积、重量等概念;2.学会使用尺子、容器、秤等测量工具;3.培养幼儿观察、比较、估计的能力;4.通过测量活动,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 几个长度不同的物体(例如细木条、铅笔、橡皮等);- 几个容量不同的容器(例如玻璃杯、小碗等);- 几个重量不同的物体(例如果实、玩具等);- 尺子、容器、秤等测量工具。
2.学生准备:- 笔、纸;- 手操作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1.教师出示一把尺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询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2.鼓励幼儿回答,“这是一把尺子,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3.教师鼓励幼儿讲述一些自己的测量经验,比如量家具的长度、量体重等。
二、概念引入(10分钟)1.教师放置几个长度不同的物体在教室中,询问幼儿:“你们觉得哪个物体最长?哪个物体最短?”2.鼓励幼儿观察和比较,让幼儿就最长和最短的物体进行排序。
3.教师引入“长度”的概念,解释长度是物体的长短,可以用尺子测量,让幼儿关注物体的尺寸。
三、测量长度(20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2.教师逐个引导幼儿测量几个物体的长度,并帮助幼儿记录测量结果。
3.鼓励幼儿在测量过程中积极思考,提出问题,例如:“哪个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0厘米?”4.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比较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长度的认识。
四、概念引入(10分钟)1.教师出示几个容量不同的容器,询问幼儿:“你们觉得哪个容器可以装更多的水?”2.鼓励幼儿观察和比较,让幼儿就容器的容量进行排序。
3.教师引入“容积”的概念,解释容积是容器可以装多少液体或物体的量。
幼儿中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
幼儿中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物体进行自然测量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和使用简单的计量工具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长度、重量和容积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尺子、称重器、量杯、容器、各种物体。
2. 活动准备:在教室内或户外设置若干测量实践的场景。
三、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内的物品,询问幼儿对这些物品的特点是否了解,是否能够用数值来描述。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自然测量。
1. 长度的测量:(1)教师展示一把尺子,简单介绍尺子的用途和读法,鼓励幼儿触摸和感受尺子。
(2)引导幼儿参与测量活动:教师指定一个物体,提醒幼儿观察并猜测其长度,然后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帮助幼儿发现并描述测量结果。
(3)在教室内或户外设置一些测量实践场景,让幼儿亲身参与,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2. 重量的测量:(1)教师展示一个称重器,简单介绍称重器的用途和读法,鼓励幼儿触摸和感受称重器。
(2)引导幼儿参与测量活动:教师指定一个物体,提醒幼儿观察并猜测其重量,然后使用称重器进行测量,帮助幼儿发现并描述测量结果。
(3)在教室内或户外设置一些测量实践场景,让幼儿亲身参与,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3. 容积的测量:(1)教师展示一个量杯和一些容器,简单介绍量杯和容器的用途和读法,鼓励幼儿触摸和感受它们。
(2)引导幼儿参与测量活动:教师指定一个容器,提醒幼儿观察并猜测其容积,然后使用量杯进行测量,帮助幼儿发现并描述测量结果。
(3)在教室内或户外设置一些测量实践场景,让幼儿亲身参与,测量不同容器的容积,并记录测量结果。
四、教学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不同物体的长度、重量和容积是如何测量的。
鼓励幼儿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和观点。
五、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自然测量能力,可以多进行一些实践活动。
例如,让幼儿自己选择一个物体,并用尺子、称重器或量杯进行测量,然后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一、教学目标1.知道尺子、卷尺、计数器等测量工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2.能够用尺子、卷尺、计数器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3.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大小和排序。
二、教学重点1.掌握测量工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2.能够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三、教学难点1.如何进行简单的比较大小和排序;2.如何向幼儿介绍测量单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境,向幼儿介绍度量衡的重要性,并带领幼儿发现身边的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物品,并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其测量方法。
2. 学习测量工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各种测量工具的图片和实物,让幼儿熟悉尺子、卷尺、计数器等测量工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并在实际操作中,让幼儿体验和掌握它们的测量方法。
3. 进行测量活动根据学生的容易得到的认知能力及解决实际情境问题的习惯,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物品进行测量。
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创建测量工具使用示范区和测量实验活动区,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的测量方法,并指导幼儿掌握精确测量的基础操作。
4. 比较大小和排序通过对物品的测量,可以让幼儿掌握简单的比较大小和排序方法。
比如通过使用标准长度测量身体各部位的长度,从而发现各部位的大小差异,将身体部位从小到大排序。
5. 拓展教师可以在拓展环节中,引导幼儿探究常见的测量单位,如长度、重量、容积等,让幼儿了解不同单位的代表含义,并逐渐掌握测量单位的转换方法。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测量方法与结果,评估幼儿掌握测量工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的能力,同时通过与幼儿交流,评估幼儿掌握简单的比较大小和排序方法的情况。
在教学评价中,也可以给予幼儿提供学习反馈意见,帮助幼儿进一步提高能力。
六、教学反思教师需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设计适合幼儿的测量活动,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幼儿在互动中自然获取测量知识。
同时,教师也需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反思,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中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
中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中班数学教案: 自然测量引言:自然测量是幼儿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自然测量活动,幼儿能够培养观察、比较、排序、分类等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感知认识能力。
本教案将以自然测量为主题,通过游戏、观察和实践等方式,帮助幼儿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测量意识,认识长、短、高、低等基本的度量单位。
2. 提升幼儿观察、比较、排序、分类的能力。
3. 培养和增强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感知认识能力。
4. 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教学准备:1. 尺子、纸片、积木等测量用具。
2. 不同长度的物品,如铅笔、书本、绳子等。
3. 师生互动的游戏道具,如抛物线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1. 老师展示一个尺子并问:“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吗?”幼儿应当能够回答是尺子,并了解尺子的基本功能。
2. 老师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见过或用过尺子?”鼓励幼儿回答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二、观察测量1. 老师将一些不同长度的物品展示给幼儿,如铅笔、书本、绳子等。
然后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并向幼儿解释尺子上的刻度代表的意义。
2. 老师将整理好的物品摆在一起,让幼儿观察并尝试按照长度进行排序。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物体的长短。
三、游戏测量1. 师生互动游戏:老师请幼儿排成一队,每个幼儿手里拿一个物体。
老师喊出一个数字,比如“10”,幼儿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它们手中长度为10个单位的物品。
通过这个游戏,幼儿能够巩固数学测量知识,同时培养幼儿团队合作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2. 抛物线游戏:老师和幼儿一起站在教室的一端,幼儿们轮流抛掷不同长度的物品,如纸片、纸飞机等。
抛掷后,幼儿用眼睛观察并描述物品抛出的距离,形成一个抛物线。
通过这个游戏,幼儿能够理解测量的过程和结果,同时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四、实践测量1. 老师给每个幼儿分发一些纸片和积木,让幼儿自由组合和制作一些简单的物品,如房子、桌子等。
《自然测量》教案(精选12篇)
《自然测量》教案(精选12篇)《自然测量》教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用自然物测量物体的长度,把握测量的正确方法。
2.能用数字记录测量的结果,感知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3.情愿用自然测量的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洁问题。
4.激发幼儿乐于探究科学试验的乐趣。
5.进展幼儿的观看力、想象力。
活动预备:材料预备:吸管,稻草,绒条,笔,围巾图片(红色围巾和粉色围巾),记录表。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话题,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把握正确测量的方法。
(一)老师以“买围巾”为话题,激发幼儿学习爱好。
(二)老师引导幼儿知道用自然物“吸管”来可以测量围巾的长度。
1.师:我想买一条围巾的长度是“5个吸管一样长”的围巾。
你们猜猜看哪条围巾可能是老师想买的呢?(请个别幼儿回答)2.师: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我们猜的对不对呢?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红色围巾有几个吸管长、粉色围巾有几个吸管长呢?(引导幼儿说出“量一量”)3.小结:我们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知道红色围巾有几个吸管长,粉色围巾有几个吸管长。
(三)师幼争论测量的方法,并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1.师:我们应当怎样操作才能精确地测量出红色围巾有几个吸管长,粉色围巾有几个吸管长呢?2.师幼争论,请个别幼儿示范3.小结:吸管要放在围巾的下面,以围巾的一头“对齐”(对齐就是要让吸管的最边上要跟围巾的最边上在同一条直线上)4.师:刚才小伴侣们说了许多方法,现在老师为小伴侣们预备了两条围巾,还有很多的吸管,请小伴侣们帮老师量一量究竟哪条围巾才是老师想买的呢?(1)提出操作要求:小声争论;听到音乐声停下手中的材料。
(2)老师观看指导,关心幼儿理解正确测量的方法并指导幼儿借助笔做记号。
(四)老师引导幼儿把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1.提问:你们是怎么测量的呢?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2.请个别幼儿示范测量的方法,引导幼儿发觉测量中的问题:每次测量时头尾没有连接好,有的空了很长,有的重叠在一起了。
3.老师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关心幼儿直观感知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时先从围巾的一头对齐开头量,量一次后在吸管的后面用铅笔做个记号,移动吸管从记号开头接着往下量,留意中间不能空出来,也不能重叠,始终量到最终,量完了最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记号。
自然测量中班教案
自然测量中班教案一、导入(XX分钟)老师以亲切的问候开始课程:“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自然测量。
你们知道什么是自然测量吗?”通过简单的问候和话题引入,激发学生对自然测量的好奇心和兴趣。
老师向学生介绍自然测量的概念:“自然测量是运用我们身边的自然物品作为工具来测量长度、高度等。
比如我们可以用手来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简要介绍自然测量的历史背景和应用场景,帮助学生建立对自然测量的基本认识。
老师通过展示一些实物或图片,如不同长度的木棍、树叶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自然测量的工具和材料。
展示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问:“你们觉得这片树叶的长度大概是多少?”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老师向学生说明本次课程的任务和目标:“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自然测量方法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你们将学会如何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准确测量,并学会记录测量结果。
”通过明确任务和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1. 激发兴趣: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测量的有趣小故事,引起学生对测量活动的兴趣亲爱的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开始一个有趣的探索之旅,主题是关于测量的故事。
你们知道什么是测量吗?测量就像我们用一个尺子来量物品的长度,用秤来称物品的重量。
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关于测量的有趣的小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你们会遇到一位聪明的探险家,他在一次冒险的旅途中,遇到了需要测量各种物品的挑战。
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通过测量来解决遇到的难题。
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物品,比如大树、小河、大山等,他需要准确地测量出它们的尺寸和距离。
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完成这些任务的吗?他使用了什么工具来测量呢?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这个故事,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测量的乐趣和意义。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引出孩子们对测量的好奇心和兴趣。
孩子们会跟随故事中的角色一起经历测量的过程,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孩子们对测量活动的兴趣,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测量的技能。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自然测量》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自然测量》教案题目:自然测量教案类型:数学教案教案适用对象:幼儿园中班教案目标:1.培养幼儿对日常生活中的长度和重量的感知和理解。
2.培养幼儿的测量能力。
3.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1.米尺。
2.天平。
3.称重物品(例如水果、书籍等)。
4.一些箱子、包装盒等,用于测量长度。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教师展示不同长度的线段,鼓励幼儿观察并描述线段的特征。
2.教师询问幼儿,我们用什么来测量线段的长度呢?3.教师出示米尺,向幼儿解释米尺的功能,并示范使用米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活动一:测量长度1.教师组织幼儿在教室中寻找一些物品(例如桌子、椅子、书柜等),并确定一个物品进行测量。
2.教师示范使用米尺测量物品的长度,并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测量结果。
3.幼儿分组进行测量活动,教师在组中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和比较,了解不同物品的长度。
4.教师鼓励幼儿尝试其他测量方式,例如用手指、用脚步等方法,引导幼儿思考不同测量方式的准确性。
活动二:测量重量1.教师展示一些称重物品(例如水果、书籍等),并向幼儿解释称重的目的和方法。
2.教师示范使用天平测量物品的重量,并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测量结果。
3.幼儿分组进行测量活动,教师在组中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和比较,了解不同物品的重量。
4.教师鼓励幼儿尝试其他测量方式,例如用手感受物品的重量,引导幼儿思考不同测量方式的准确性。
活动三:测量包装盒的长度1.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一个包装盒,要求幼儿利用米尺测量包装盒的长度。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测量结果,并让幼儿比较不同包装盒的长度。
3.教师组织幼儿将包装盒按照长度进行排列,让幼儿观察排列的规律。
4.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讨论,了解同一物品的不同包装盒的长度差异原因。
结语: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将对自然测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幼儿通过参与测量活动,培养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了测量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中,幼儿可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自然测量幼儿园中班教案
自然测量幼儿园中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简单器具和方法进行长度、重量、容积测量;
2.能够准确地使用相关的测量单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长度、重量、容积的测量方法及其意义;
2.相关的测量单位。
三、教学难点
1.学生对长度、重量、容积的测量单位的理解;
2.学生使用简单器具和方法进行测量的准确性。
四、教学准备
1.用于测量的器具:尺子、秤、容器、水、沙子;
2.测量的物品:铅笔、书、树枝、玻璃杯等各种物品。
五、教学流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手持一卷卷尺,介绍尺子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并且讲述长度的概念。
第二步:探究
教师让孩子们在组织下,探究书、铅笔、树枝等物品的长度,并在黑板上列出不同物品的长度数值。
第三步:自主探究
教师在架子上放置不同的重物,让学生利用秤来测量不同物品的重量。
第四步:小组实践
教师带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利用不同的容器和水、沙子等物品,进行实践探究不同容量单位的使用方法。
五、结合实际
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测量知识运用在生活中,如看书的时间,穿衣服的尺寸等。
六、教学反馈
教师在教学后会对学生进行反馈,针对掌握情况进行巩固练习。
七、教学总结
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测量知识,如长度、重量、容量单位等,通过探究和实践,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深入学习自然科学打下了基础。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自然测量》(二篇)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自然测量》【活动目标】1、能用回形针、吸管、雪花片测量小鱼的长度,尝试记录测量结果。
2、了解物体的长短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课件、回形针、吸管、雪花片若干、卡片鱼、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1、创设情境图,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1)出示课件。
师:夏天的池塘真热闹呀,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今天池塘里举行运动会,青蛙、大白鹅、小乌龟都来了,我们小朋友就做鱼宝宝也去参加吧!大家想请我们小鱼作裁判,愿意吗?2、探索测量工具、测量方法。
(1)比赛开始前,先量一量鱼宝宝有多长吧!(2)你准备用什么来测量?从哪儿开始量?(活动实录:幼儿一:我想用铅笔。
幼儿二:我想用回形针幼儿三:我想用牙签。
幼儿四:用吸管。
从鱼头开始量……)(评析:孩子们都能想到用自然物来测量,可能看到老师为他们准备的操作材料才想到说的,但这并不影响活动效果,孩子们的表现欲望特别强烈。
)3、幼儿操作(活动实录:幼儿一:把回形针一个搭一个连在一起量。
幼儿二:量鱼的周长。
幼儿三:虽然把回形针一个接一个,但没有按一条直线量。
其余幼儿的方法基本正确。
)(评析:本环节我没有把测量方法抛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自由探索测量方法,然后再纠正改错。
有的幼儿方法不正确在情理之中。
)4、请个别幼儿示范测量小鱼。
谁愿意来试一试?让我们看他量的对么?有没有从头开始量?回形针之间连接的好吗?5、老师示范。
6、继续操作师:瞧,青蛙和龙虾比跳远,大白鹅和乌龟比游泳。
比赛结果出来了,那谁是跳远冠军、游泳冠军呢?请各位裁判,用吸管、雪花片量一量。
把结果记录下来。
7、展示测量结果(1)谁是跳远冠军、游泳冠军?(2)为什么同样的长度,用不同工具量,结果不一样呢?小结:同样的物体,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因为工具不一样长,所以结果就不一样。
【活动延伸】1、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手、脚或者身边的自然物作为测量工具,来测量活动室的面积、桌椅的高度。
2、玩“量身高”的游戏。
请幼儿两两结对,互相为对方描画出身体的轮廓,然后再用回形针测量出各自的身高有多少个回形针的长度。
幼儿园活动教案《自然测量》
幼儿园活动教案《自然测量》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和了解自然测量的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和交流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自然测量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测量:通过实物操作,让幼儿体会和了解自然测量的概念和方法。
2. 实践自然测量: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自然测量方法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宽度等。
3. 交流分享: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感受,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然测量的概念和方法。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自然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自然测量实物(如小棒、绳子等)、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实物图片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自然测量实物(如小棒、绳子等)、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然测量的概念。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自然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进行示范操作。
3. 实践操作:幼儿分组进行自然测量实践活动,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宽度等。
4. 交流分享: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感受。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幼儿总结自然测量活动的收获,并进行拓展活动。
6. 结束:整理教具和学具,结束本次活动。
六、教学策略:1. 实物操作:通过实物操作,让幼儿直观地感受自然测量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游戏化教学:将自然测量活动融入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
3. 分组合作:鼓励幼儿分组进行测量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 交流分享:设置分享环节,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测量成果和感受,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然测量的概念。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自然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进行示范操作。
3. 实践操作:幼儿分组进行自然测量实践活动,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宽度等。
幼儿园中班自然测量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自然测量优秀数学教案第一章:认识自然测量1.1 教学目标:了解自然测量的概念,知道测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培养幼儿对自然测量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1.2 教学内容:讲解自然测量的定义和意义。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体验测量活动。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自然物品,如小树枝、小石头等。
准备测量工具,如尺子、测量带等。
1.5 教学步骤:1.5.1 导入:向幼儿介绍自然测量的概念,引导他们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测量的经历。
1.5.2 讲解:讲解自然测量的定义和意义,让幼儿理解测量的重要性。
1.5.3 演示: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使用自然物品进行测量。
1.5.4 实践: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自然物品进行测量。
第二章:用自然物品测量长度2.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自然物品测量物体的长度。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使用自然物品测量长度。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体验测量长度。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自然物品,如小树枝、小石头等。
准备测量工具,如尺子、测量带等。
2.5 教学步骤:2.5.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用自然物品测量长度。
2.5.2 讲解:讲解如何使用自然物品测量长度,让幼儿了解测量长度的方法。
2.5.3 演示: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使用自然物品测量长度。
2.5.4 实践: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自然物品测量长度。
第三章:用自然物品测量宽度3.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自然物品测量物体的宽度。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使用自然物品测量宽度。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体验测量宽度。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自然物品,如小树枝、小石头等。
中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
将自然测量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 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THANKS
目的
本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和游戏体验 ,使幼儿掌握自然测量的基本方法, 理解测量的意义,并能在日常生活中 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2
3
知识目标
了解自然测量的概念和方法,认识常见的非标准测量单位。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自然测量的方法进行长度、高度、重量等的简单测 量,并比较结果。
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数学活 动。
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自然测量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对未来学习提出建议
进一步拓展测量方法
鼓励学生探索更多的自然测量方法,如使用时间、重量等进行测 量,以拓宽视野并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数学语言训练
在未来的学习中,应注重数学语言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和 交流能力。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以及遇到的问
题和解决方法。
互动交流
03
引导幼儿对其他小组的展示进行提问和评论,促进彼此之间的
交流和启发。
拓展应用到其他领域或场景
家庭应用
鼓励幼儿将所学的自然测量方法应用到家庭生活中,如对家具、玩 具等进行测量。
社区应用
组织幼儿到社区或公园等户外场所进行实地测量,培养幼儿的观察 力和实践能力。
自然测量的意义
自然测量能够帮助幼儿初步建立量的概念,理解长度、面积 、体积等基本概念,为日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同时,通过自然测量,幼儿可以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中班自然测量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自然测量优秀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自然测量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帮助幼儿理解测量是用来比较物体长短、高矮、大小等概念,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在团队活动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测量工具:尺子、绳子、小棍等。
2. 学习测量方法:用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长短、高矮、大小等方面的比较。
3. 实践自然测量:选取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桌子、椅子、书本等,进行自然测量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自然测量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
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完成自然测量活动,并在测量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测量工具(尺子、绳子、小棍)、生活物品(桌子、椅子、书本等)、记录表格等。
2. 环境:宽敞的活动场地,便于幼儿进行测量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引导幼儿发现物品之间的长短、高矮、大小等差异,激发幼儿的测量兴趣。
2. 讲解与示范:教师向幼儿介绍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演示如何对物体进行自然测量。
3. 实践操作:幼儿分组进行自然测量活动,选取生活物品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4. 交流与分享:教师组织幼儿分享测量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讨论。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幼儿总结自然测量的方法和过程,让幼儿认识到测量在生活中的作用。
6. 拓展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开展亲子自然测量活动,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运用测量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自然测量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测量过程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评估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搜集幼儿在测量活动中的记录表格,分析幼儿对测量结果的表述和总结能力。
七、教学延伸:1. 开展数学主题的游戏,如“测量大比拼”、“找出最长/最短的物品”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测量知识。
自然测量教案8篇
自然测量教案8篇自然测量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习自然测量长度的方法,尝试测量周围的物品并表达测量结果。
2、了解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3、初步懂得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活动准备:测量工具(铅笔、长条积木、吸管、纸条等)、笔、记录表、黑板、粉笔、抹布等。
活动过程:1、幼儿尝试测量,教师观察幼儿的测量方法,归纳、演示正确的测量方法。
2、幼儿用同种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和宽。
(1)幼儿尝试用铅笔测量并在表(一)做记录。
(2)请全班幼儿展示记录表,集体验证测量结果。
(3)引导幼儿感知同种测量工具测量不同物体,次数多的较长,次数少的较短。
3、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地板方格线的长度。
(1)幼儿尝试选择三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在表(二)做记录。
(2)引导幼儿探索量具的不同与测量的结果有关,工具长,次数少,工具短,次数多。
4、同伴合作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教室周围的物品。
(1)幼儿说说: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当测量工具?(2)引导幼儿互相合作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在表(三)。
活动反思:1、本活动操作的材料大部分是现成的,有的是和幼儿一起准备的,随手可得的,适合日常教学。
2、创设幼儿操作探索的环境,引发幼儿大胆参与尝试。
活动以幼儿动手操作为主,通过操作实践,由浅入深,环环紧扣。
让幼儿尝试测量,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同种工具测量桌子的长或宽,并做记录——不同工具测量地板方格线的长,并做记录——自选工具测量自选的物体。
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尝试、探索,到最后大部分的幼儿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测量,获得了有关自然测量的经验,通过测量、记录比较明白了测量工具与测量对象的关系。
3、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操作,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趣味性和探究性。
在活动中的材料有:铅笔、纸条、吸管、长条积塑、绳、小棒、纸筒等等,每个幼儿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在看、想、说、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作用,提高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幼儿在测量时都忘记了地板是脏的,有的跪着量,有的趴着量,看着他们那么专心的样子,我都不忍心一直提醒他们要蹲着量。
幼儿园中班教案《测量》(精选13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测量》(精选13篇)幼儿园《测量》篇1教学目标:能用自然物正确地测量线段及图形边的长度,并比较长短。
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教学准备:1、两名运动员比赛跳远的图片(运动员跳出的线段长度是2的倍数),2厘米长的短棒若干。
2、幼儿用书,形针若干,小木棒若干。
3、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1、学习测量的方法。
提问:图上的运动员在干什么?我们来做小裁判,评一评他们谁跳得远?(启发幼儿用测量的方法来比较)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测量的方法:用小棒沿线段一一排列,使小棒头尾相接,没有空隙。
在线段下写下所用小棒的数量。
请一位幼儿上来,分别尝试测量另外一个运动员跳的线段的长度,教师帮助幼儿写下所用小棒的数量。
比一比谁跳得远,并说一说为什么。
2、讨论并尝试测量另一幅图。
(方法同测量图一)3、幼儿用小棒或回形针测量幼儿用书上运动员跳高、跳远、投掷的线段长度,并给跳得远、投得远、跑得高的那名运动员贴上小红花。
:一环又一环的情境创设抓住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在兴趣中学会了能按从大到小排序或从小到大排序,真正做到在玩中学。
本节课幼儿操作的材料很多,能力差的幼儿有的操作没能完成,这需要教师课下帮助幼儿完成,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中班教案《测量》篇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的温度,培养幼儿测量温度的兴趣。
2、教幼儿学习观察、测量温度的简单技能。
3、教幼儿初步认识温度计,知道温度计是用于测量温度的。
4、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温度计,懂得温度计中水银柱升降的原理,让幼儿了解气温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5、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6、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1、每组一支气温计,其他温度计(如体温计)若干。
2、温度记录表若干。
活动过程:1、教幼儿认识温度计。
"你们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吗?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现在是多少度呢?""我们看到桌上的东西就是测量温度的,叫温度计。
幼儿园活动教案《自然测量》
幼儿园活动教案《自然测量》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了解自然测量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自然测量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自然测量的概念:使用自然物(如绳子、小石子等)作为工具进行测量。
2. 自然测量的方法:直接测量和比较测量。
3. 自然测量的应用:测量身边的环境和物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自然测量的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自然测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让幼儿掌握自然测量的技巧,能够准确地进行测量。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自然测量工具(如绳子、小石子等)、相关物品和环境。
2. 材料:记录表格、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或游戏引入自然测量的概念,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自然测量的定义、方法和应用,让幼儿了解自然测量的重要性。
3. 示范:教师演示如何使用自然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让幼儿观察和学习。
4. 实践:让幼儿分组进行自然测量活动,测量身边的物品或环境。
5. 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测量成果,总结自然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6. 拓展:让幼儿思考如何运用自然测量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等。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尝试与家长一起进行自然测量活动,记录并分享。
8. 评价:对幼儿的自然测量活动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操作能力、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开展户外自然测量活动,让幼儿在真实环境中应用自然测量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2.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自然测量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3. 开展自然测量主题的科学展览,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测量成果,提高自信心。
七、教学反馈:1. 观察幼儿在自然测量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幼儿的测量成果,分析他们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教学方案。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幼儿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自然测量中班科学教案
自然测量中班科学教案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其中,自然测量是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观察、测量和记录,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周围的自然事物。
本篇文章将从教案的编写、教案的示例以及教案实施的方法等方面来介绍自然测量中班科学教案。
一、自然测量中班科学教案的编写1. 教案主题确定:根据幼儿园中班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大纲,确定自然测量的主题。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测量长度”、“测量温度”等主题,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来认识和理解测量的概念。
2. 教案目标设定:明确教学目标,例如,幼儿能够正确使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等。
3. 教学资源准备:根据教案的主题,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长度标尺、温度计等。
确保资源的安全可靠。
4. 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索,学习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活动可以包括展示实物、观察和讨论、实物操作等。
5. 教学评估:设定评估标准,通过观察幼儿在实际活动中表现的方式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情况。
评估可以包括观察记录、口头交流等。
二、自然测量中班科学教案的示例主题:测量长度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长度单位(如厘米、米)测量物体的长度;2. 能够通过观察、估计和比较来估算物体的长度;3. 能够记录测量结果。
教学活动设计:1. 展示实物:在教室中准备一些不同长度的绳子或纸条,并让幼儿观察这些实物,并尝试估算其长度。
2. 实物操作:给每个幼儿一把长度标尺,让他们用标尺测量教室中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3.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并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解释测量结果。
4. 游戏活动:组织游戏活动,如“谁的绳子更长”,让幼儿使用已学到的方法进行长度测量,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评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够正确使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是否能够估算和比较物体的长度等。
幼儿园活动教案《自然测量》
幼儿园活动教案《自然测量》
活动目的:
1、喜欢参与测量活动,乐意运用自然测量的知识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
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初步认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初步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
3、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长短不一的测量工具、粉笔
2、故事图片
3、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问题:蓝猫和淘气的争论如何测量小汽车的车顶长度?
幼儿讨论
(二)幼儿尝试活动
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某一物体
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测量的结果,并与同伴对比,有什么发现?
(三)讨论
1、比较测量的结果
引导幼儿寻找测量结果与工具的关系
2、讨论测量的'方法
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首尾相连
3、小结:使用测量工具的长短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幼儿自主测量
1、提出测量的要求:选择一种工具,量时找准起点,用笔画个记号,沿边线测量,首位相连。
2、幼儿操作。
3、讨论与总结:
(1)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2)谁也是用这个工具的?结果一样吗?
(3)你还测了什么?结果怎样?有人测的和他一样吗?你的结果呢?
(五)延伸活动
1、讨论:还有什么也可以当测量的工具?
2、我们身体的那些部位也可以当测量工具?
3、幼儿游戏:跳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数学《自然测量》教案模板范文.docx
【活动目标】
1、能用回形针、吸管、雪花片测量小鱼的长度,尝试记录测量结果。
2、了解物体的长短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
课件、回形针、吸管、雪花片若干、卡片鱼、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图,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1)出示课件。
师:夏天的池塘真热闹呀,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今天池塘里举行运动会,青蛙、大白鹅、小乌龟都来了,我们小朋友就做鱼宝宝也去参加吧!大家想请我们小鱼作裁判,愿意吗?
2、探索测量工具、测量方法。
(1)比赛开始前,先量一量鱼宝宝有多长吧!
(2)你准备用什么来测量?从哪儿开始量?
(活动实录:幼儿一:我想用铅笔。
幼儿二:我想用回形针
幼儿三:我想用牙签。
幼儿四:用吸管。
从鱼头开始量……)
(评析:孩子们都能想到用自然物来测量,可能看到老师为他们准备的操作材料才想到说的,但这并不影响活动效果,孩子们的表现欲望特别强烈。
)
3、幼儿操作
(活动实录:幼儿一:把回形针一个搭一个连在一起量。
幼儿二:量鱼的周长。
幼儿三:虽然把回形针一个接一个,但没有按一条直线量。
其余幼儿的方法基本正确。
)
(评析:本环节我没有把测量方法抛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自由探索测量方法,然后再纠正改错。
有的幼儿方法不正确在情理之中。
)
4、请个别幼儿示范测量小鱼。
谁愿意来试一试?让我们看他量的对么?有没有从头开始量?回形针之间连接的好吗?
5、老师示范。
6、继续操作
师:瞧,青蛙和龙虾比跳远,大白鹅和乌龟比游泳。
比赛结果出来了,那谁是跳远冠军、游泳冠军呢?请各位裁判,用吸管、雪花片量一量。
把结果记录下来。
7、展示测量结果
(1)谁是跳远冠军、游泳冠军?
(2)为什么同样的长度,用不同工具量,结果不一样呢?
小结:同样的物体,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因为工具不一样长,所以结果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