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最新完整大全知识点

合集下载

管理学基础重点

管理学基础重点

第一章管理总论●“行为科学"的理论把管理理解为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以求达成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西蒙●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德鲁克●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孔茨●管理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对象的基础上,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以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过程●管理的五大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计划着眼于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组织致力于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的建立,领导着眼于激发和鼓励人的积极性,控制的重心在于纠正偏差,创新着眼于保持产品和服务的持续领先●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尽管管理工作形式多样,但其基本内容与本质是相同的,即协调。

协调就是使组织中的各个部门、每个成员、各种资源、各项活动之间有机结合,同步和谐●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的核心是处理组织中的各种人际关系●随着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不同,其职责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但就管理者工作的本质而言,没有什么不同,所有的管理者不管处在哪一级管理层次上,都要履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五大职能,只不过他们从事五项职能的内容与所花的时间有所不同而已●管理者的三种技能: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决策定制●管理学的四大特点:一般性,不精确性,综合性,实践性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史●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当首推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科学管理的四大实验:工时研究试验,搬运生铁试验,铁锹试验,金属切削试验●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科学管理是一场思想上的革命,通过制定科学的操作方法和管理方法来代替传统的操作及经验管理,并且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提出了例外管理原则,将管理与劳动分开,以便合理的利用工时,提高工效●法约尔认为,一个企业无论大小,其全部活动可以概括为一下六个方面: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等)、营业活动(购买、销售、交换)、财务活动(筹措、使用资金)、安全活动(维护设备,保护工作的安全)、会计活动(编制财产目录和资产负债表、计算成本、进行统计)、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法约尔的十四条管理原则:分工原则、权力与责任原则、纪律原则、统一命令原则、统一领导原则、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原则、报酬原则、集中化原则、等级链原则、秩序原则、平等原则、人员保持稳定原则、主动性原则、集体精神原则●权力论(组织建立在三种权威之上):一是传统的权威,二是神授的权威,三是合理合法的权威●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性人物是埃尔顿·梅奥(参加了霍桑试验)●霍桑实验: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实验,大规模的访谈,十四名配电器装线工人试验●人际关系理论的要点:社会人,非正式组织,满足员工需要的重要性第四章决策●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目标,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较佳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最佳决策为什么不可能?只考虑有关的、主要的、本质的因素,省略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简化关系,使决策达到令人满意的足够好的水平。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和特点一、管理概念:管理就是管理这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实现特定组织的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社会活动。

管理六点基本含义:1 .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2 .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3 .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4 .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5 .具有基本职能;6 .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二、管理的特点(一)管理具有两重性1 .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

2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艺术性即实践性,管理活动对于“度”的把握)(二)目标性1 .组织的共同目标;2 .目标具有大小层次性;3,具有时间跨度;4.多元价值性(盈利、地位等)(三)组织性(四)创新性第二节管理职能与类型一、管理职能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

(一)计划(做什么)活动条件研究制定业务决策;编制行动计划。

(二)组织(怎么做)设计组织;人员配备;组织变革。

(三)领导(靠什么做)(四)控制(如何做得更好及做得如何)二、管理职能发展:20世纪下半叶开始,决策、创新、协调职能受重视。

三、管理类型:按照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

(一)公共管理是以公共组织为依托,运用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特点:1.以公共利益为实现目标2以公共组织为依托;3.公共管理是公共权力运用过程;4.独占性(一种公共服务、产品由一个部门承担);5.接受公众监督。

在中国,把非政府组织分为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性中介组织。

(二)企业管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进行生产、服务的组织,以企业法人身份活动注重个体利益。

特点:1.目标单一即盈利2企业管理具有竞争性3典型的经济理性;4.权力来源于生产资料所有权及委托经营权。

第三节管理者职责与技能一、角色类型: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决策制定三方面角色。

层次:高层、中层、低层管理者。

领域分类:综合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如人事、销售)二、具备技能(一)技术职能。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组织结构的形式与优缺点分析
功能制组织结构
• 优点:专业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 缺点:部门间协调困难,适应性较差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 优点:分权管理,激发员工积极性 • 缺点:资源分散,管理成本较高
矩阵制组织结构
• 优点: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适应性强 • 缺点:双重领导,协调难度较大
组织变革与调整的策略
07
市场营销管理
市场营销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市场营销管理的目标
• 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企业利润目标 • 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企业形象 • 提高客户满意度,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
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
• 市场调查与分析: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格局等信息,为营销决策提供依据 • 营销策略制定: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结果,制定营销策略和方案 • 营销实施与监控:执行营销策略和方案,监控市场反馈,调整营销策略
控制方法
• 检查、纠正工作过 程中的偏差 • 强调目标评价和绩 效反馈 • 通过成本控制和风 险管理,保障组织可 持续发展
协调方法
• 协调各部门、员工 之间的工作 • 提倡跨部门合作, 实现知识共享和协同 创新 • 通过有效沟通,提 高组织协同效率
管理方法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某企业实施目标管理,提高组织效率
员工培训与发展的策略与实践
员工培训的方法
• 技能培训: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工作能力 • 管理培训:提供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管理能力 • 团队建设:通过团队活动,提高员工团队协作能力
员工发展的策略
• 职业规划:帮助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实现员工职业目标 • 晋升通道:建立清晰的晋升通道,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 • 培训体系: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持续提高员工能力和素质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为方便学习和理解,本文将管理学基础知识点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管理学概论、管理思想、管理过程、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管理。

一、管理学概论1. 管理的概念和本质管理是在组织中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为目的的一种社会现象。

管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来实现社会需求。

2. 管理学的定义和发展管理学是一门探讨组织管理活动规律、重建人际关系、优化组织机构等的学科。

管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派、科学管理学和系统管理学等阶段。

3. 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管理者是组织管理的实施者,他们的角色和职责通常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4. 管理学的应用管理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生产管理、金融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项目管理等。

二、管理思想1. 传统管理理论传统管理理论主要强调“科学化”思想,即通过科学进行管理,使管理更加有效。

著名代表人物有弗雷德里克·泰勒。

2. 人际关系学派人际关系学派是对传统管理理论的批判和反思,其主张积极倾听员工的声音,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建设和发展。

著名代表人物有埃尔顿·梅约和梅里沃斯·福克斯。

3. 科学管理学科学管理学告诉我们如何通过科学地组织和管理来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著名代表人物有泰勒和盖尔布雷思。

4. 系统管理学系统管理学主张从外部环境、组织内部相关方面、领导者个人特征等多个角度来考虑组织管理问题。

著名代表人物有彼得·德鲁克。

三、管理过程管理过程是管理者实现管理目标的核心内容,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四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1. 计划计划是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明确组织目标,规划达成目标的计策和措施。

2. 组织组织是使企业的人、物、财力以最有效的方式互相协调,达到协同作用的过程。

3. 领导领导是指通过智慧和技能,使员工愿意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4. 控制控制是确保组织达成目标的最终阶段,包括设置标准、测量绩效并指导组织行为。

管理学基础知识

管理学基础知识

管理学基础知识第一章1管理的定义: 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职能来协调人、财和物力等资源,以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学:管理学是以各种社会组织中管理活动的一般运动规律和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为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管理相关概念界定、管理原理与原则、管理理论与方法以及管理的职能分析及其具体应用方法等。

管理学的特征1. 管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学学科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它具有其它一切学科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有着自己独立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特定的研究范围,明确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来自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产生并经总结、归纳和提炼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构架。

2.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应用科学----管理原理、理论和方法的作用在于指导管理实践。

----管理知识在运用时具有较大的技巧性、创造性和灵活性,这也就体现出管理的艺术性。

---在管理学中不存在纯粹的定律、一成不变的和通用的管理模式。

3. 管理学是一门交叉的综合性科学---如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伦理学、政治和法律等不同学科的知识、理论与方法。

2对管理内涵的理解:(1)管理是任何组织集体劳动所必需的活动; (2)管理的对象是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规模资源;(3)管理是为组织目标服务的,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过程; (4)管理的过程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构成的;(5)管理有效性在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最少的消耗正确地实现组织目标; (6)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职能和关系:管理学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它们既相互依存,又各自发挥其独立作用。

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没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都无从谈起;但没有组织、领导和控制,就无法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决策是管理活动的始端,贯穿于所有管理活动;创新是组织发展的源泉,也是推动各项管理活动高效有序进行的动力。

管理学基础内容

管理学基础内容

第一章1.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由组织中的管理者采取一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组织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活动。

2. 管理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

3. 管理系统: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目标、管理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

4. 管理环境的内容:存在于社会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影响管理实施和管理效果的各种力量,条件和因素的总和第二章1.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2. 亨利·法约尔被称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3. 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管理大师哈罗德·孔茨。

第三章1.计划是指管理者根据环境需要和自身特点,确定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目标,并通过计划的编制、执行和监督来协调、组织各类资源以顺利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2.计划的类型3. 目标管理的概念4. 目标管理的特点:目标管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通过目标体系进行管理。

充分发挥每一个职工的最大能力,实行最佳“自我控制”。

强调成果,实行“能力至上”。

5. 决策,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设计与选择优化方案并予以实施的管理行为。

6.决策的特点:超前性,可行性,目标性,过程性,选择性,科学性。

7.决策的方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1.组织设计的原则2.影响资质结构设计的权变因素。

3. 衡量集权与分权的标志:(1)决策的数量。

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作出的决策数目越多,则分权的程度越高;反之,则集权程度越高。

(2)决策的范围。

组织中较低层次决策的范围越广,涉及的职能越多,则分权程度越高。

(3)决策的重要性。

若较低层次作出的决策越重要,影响面越大,则分权程度越高;反之,则集权程度越高。

(4)决策的审核。

组织中较低层次作出的决策,上级要求审核的程度越低,分权程度越高;如果作出的决策,上级要求审核的程度越高,分权程度越低。

第五章1.什么是人力资源:具有一定智力劳动能力或体力劳动能力,并且能够推动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人员的总和,人力资源的特点。

管理学所有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所有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所有重点知识点总结一、管理学概论1.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中的人员和资源,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2. 管理的特征管理的特征包括目的性、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灵活性和科学性。

3. 管理的作用管理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以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和壮大。

4. 管理技术管理技术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要素。

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确定行动方案、组织是指将资源配置到适当位置以达成目标、领导是指发挥影响力,促使员工努力工作、控制是指对组织进行监督、引导和调整,确保实现预定目标。

二、管理学基本原理1. 公司管理原则公司管理原则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要素。

2. 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职能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

3. 管理的原则管理的原则包括透明、公正、公平、高效和创新等。

4. 管理的技术管理的技术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要素。

三、管理学的基本理论1. 经济学管理理论经济学管理理论主要是以经济学为基础,通过全面比较、分析和研究,使企业与经济的管理活动能够进行顺利、有序的进行和组织。

2. 社会学管理理论社会学管理理论主要是以社会学为基础,通过社会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帮助各种企业及与社会的管理者完成对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应用和研究。

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主要是以人力资源管理学为基础,通过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企业各种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工作环境的创造。

四、管理学的基本方法1. 计划方法计划方法是指在正式及非正式计划中考虑到小集团、中集团、大集团、公司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实体在个别和集体方面遵循相关的政策、目标、原则、方法和指导方针。

2. 组织方法组织方法是通过实际的过程和系统组织来保证最有效的对企业各种活动的控制。

3. 领导方法领导方法是运用领导者全面、周到、热忱的关怀,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同时使员工的绩效更好达成公司的目标。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管理学基础知识点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汇总1·管理的性质: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下,对组织中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管理,控制,有效的完成组织所既定的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性质就是管理的本质。

管理的重要性:1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促进组织规模的扩大3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

2·管理的职能1计划职能(做什么) 对未来活动的规划和安排2组织职能(怎么做)对员工进行分工,协调;塑造企业文化3领导职能(靠什么)4控制职能(怎么做更有效)对偏差的调整管理流程:计划——组织——管理——控制——计划。

3·管理的二重性1自然属性:合理组织生产力2社会属性: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4·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艺术性必须建立在管理艺术性之上,管理的艺术性使管理的科学性从理论上升到实践,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5·管理者定义:在组织中负责对组织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计划,组织,管理,控制的等管理活动的人的总称。

(管理者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达到组织的目标)6·管理者按所处层次分1高层管理者(计划,组织,控制职能方面起关键作用)决策角色,概念职能2中层管理者3基层管理者(一线管理者,管理职能比重大,他花在管理职能上的时间比高层管理者多)人际关系角色,技术技能重要管理者按从事的工作领域及专业性分1业务管理者(行业关系领域最密切,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负直接责任)2行政管理者3财务管理者4人事管理者5营销管理者。

7·管理角色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一,人际关系角色1挂名首脑2领导者3联络者二、信息传递角色1监听者(收集掌握信息)2传播者(内部传递信息)3发言人(向外传递信息)三、决策制定角色1企业家2混乱驾驭者3资源分配者4谈判者在大组织中,资源分配者最重要,企业家最不重要在小组织中,发言人最重要,传播者最不重要高层管理者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是决策角色中层管理者在三个角色中平均分配底层管理者主要扮演人际关系角色8·管理者技能1技术技能(业务领域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基层管理者2人际技能高中基同等重要3概念技能(思维技能,做出正确判断,引导组织发展方向)高层管理者9·管理学特点1一般性2历史性3实践性4综合性10·管理学研究对象1生产力方面2生产管理方面3上层建筑方面管理学研究方法1比较研究方法2案例研究方法3实验研究方法4系统科学方法(特点:从全局出发解决管理问题。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管理基础知识是管理学的基础,涉及管理的概念、原则、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管理基础知识的一些重点归纳,详细介绍:一、管理的概念和特性1. 管理的概念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2. 管理的特性(1)目的性:管理活动旨在实现组织的目标。

(2)整体性:管理活动需要考虑组织的整体利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层次性:管理活动具有不同的层次,如战略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

(4)动态性:管理活动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管理策略。

二、管理原则1. 系统原则管理活动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考虑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2. 分工与协作原则通过分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协作实现组织目标。

3. 权威与责任原则合理分配权力,明确责任,使组织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4. 效益原则追求效益最大化,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产出。

5. 人的原则重视人的因素,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管理职能1. 计划制定组织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策略,包括目标设定、战略规划、预算编制等。

2. 组织设计组织结构,分配资源,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

3. 领导指导和激励员工,处理人际关系,塑造组织文化。

4. 控制监控组织的运行,评估绩效,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四、管理方法1. 行政方法依靠权威和制度进行管理,如命令、指令、规章制度等。

2. 经济方法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管理,如奖励、罚款、薪酬等。

3. 法律方法依法进行管理,如合同、法规、诉讼等。

4. 教育方法通过培训、教育、启发等方式,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5. 技术方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管理,如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

五、管理技巧1. 沟通技巧有效倾听、表达、反馈和协调,提高沟通效果。

2. 决策技巧分析问题、评估方案、制定决策,提高决策质量。

3. 时间管理技巧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活动的科学。

它涉及对组织内各种资源的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协调和利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 管理的职能: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的预测和安排;组织是将计划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领导是激励和指导员工朝着组织目标努力;控制是监督和评估组织活动,确保它们符合计划和目标。

3. 管理层次:管理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战略层、战术层和操作层。

战略层关注组织的长远目标和方向;战术层关注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操作层则关注日常的运作和任务执行。

4. 管理原则:管理原则是指导管理实践的基本准则,包括系统原则、人本原则、效益原则和创新原则等。

5. 管理理论:管理理论是对管理实践的系统化总结和理论化概括。

著名的管理理论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

6. 管理环境:管理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管理活动的外部和内部条件。

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法律和国际环境;内部环境则包括组织文化、结构、资源和能力等。

7. 管理决策:管理决策是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做出的选择。

有效的决策需要考虑决策的目标、信息、备选方案和可能的结果。

8.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的分工和协作方式。

常见的组织结构类型包括层级结构、矩阵结构、网络结构和虚拟结构等。

9.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组织内员工的招聘、培训、评估、激励和保留等活动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从而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

10. 沟通与协调:沟通是组织内部和外部信息交流的过程。

有效的沟通可以促进信息的准确传递和理解,协调是解决组织内部和外部冲突的过程,有助于维护组织的正常运作。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版)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版)

第一章管理概述一、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实现特定组织的目标,动员和运用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1、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管理者是在管理中指挥和领导他人活动的人(管理主体)。

管理主体呈多样性:包括国家的统治者、政府的领导者、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以及他们以各种形式委托的代理人、各种非政府公共组织的领导者。

管理主体包括个人形式和集体形式。

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管理外部环境:①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自然资源状况;②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制度、法律和政策等;管理内部环境:组织性质、人员状况。

管理环境包括动态和稳态3、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管理的目标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本质上就是为了有效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

4、管理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必要环节有效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机会、时间、信息等。

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典型社会性管理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主观作用于客观的活动。

二、管理的特性1、管理具有两重性(两个方面)①一般性和特殊性②科学性:按照客观规律、规范要求、运用科学方法来进行艺术性:实践性(对“度”的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2、管理具有目标性(重要依据)管理目标是特定组织和群体成员的共同部分,不是个人的;管理目标具有层次结构性;管理目标具有时间跨度的区别;管理目标具有多元价值性;具有先进性和现实可能性;又需一定的弹性。

管理的目标性使得管理具有明确的活动和资源配置方向;具有激励被管理者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的功能;具有创造和谐管理环境的作用。

3、管理具有组织性(核心要素)组织是管理的基础、管理是组织的机能;体现:管理的目标与组织目标具有同一性;管理必须以组织作为其行使和实施的载体和依托;管理必须以组织的合理构建作为其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基本职能;管理活动受组织规则和规范的制约。

管理学基础知识要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要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要点第一篇:管理学基础知识要点第3章计划1.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计划工作旨在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

首先就是确立目标,然后使今后的行动集中于目标, 朝着目标的方向迈进。

(2)主导性: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都是为了支持实现组织的目标。

因此,计划职能在管理职能中居首要地位。

具有主导性特征。

(3)普遍性: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

(4)效率性:计划的效率是指从组织目标所作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费用及其他因素后的总额。

在制定计划时,要时时考虑计划的效率,不但要考虑经济方面的利益,而且还要考虑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

2.计划的种类有哪些?根据企业部门管理职能之不同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生产计划、财务成本计划、供应计划、劳资计划、安全计划、人员培训计划、研究与开发计划、销售计划等等。

按计划内容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

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第4章目标管理1.企业目标的特征是什么?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

其主要特征为:(1)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

(2)目标具有多重性。

(3)目标具有层次性。

(4)目标具有变动性。

2.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1)现实性原则。

目标的确立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其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

(2)关键性原则。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要以合理的成本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

实现这一宗旨的企业发展目标很多,企业必须保证其将有关大局的、决定经营成果的关键内容作为企业目标主体。

(3)定量化原则。

组织目标要实现由上到下的逐级量化,使其具有可测度性。

(4)协调性原则。

各层次目标之间,同一层次目标之间要协调,保证分目标实现的同时,企业总体目标必然实现。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1. 组织行为学: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组织环境中的行为规律,如领导理论、人际关系、团队合作等。

2. 战略管理:制定组织的长期目标和计划,并确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

3. 绩效管理: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评估标准,监测和评估员工的绩效,以提高组
织的绩效。

4. 人力资源管理:负责招聘、培训、绩效管理、激励和员工福利等方面,以确保组
织拥有合适的人才。

5. 决策分析:研究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做出最佳决策的方法,包括决策理论和决策模型。

6. 组织结构:研究组织内部的层级和职权关系,以及部门之间的协作方式和信息流动。

7. 项目管理:规划、执行和监控项目,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和时间表。

8. 领导学:研究领导者的特质、行为和影响力,以提高领导者的管理能力。

9. 沟通管理:研究有效的沟通技巧和策略,以促进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10. 变革管理:管理组织内部的变革过程,包括规划变革、管理变革风险和激励员
工。

11. 营销管理:研究市场需求、竞争分析、产品定位、推广策略和销售渠道等,以实
现组织的市场目标。

12. 供应链管理:管理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协调和协作,以确
保产品和服务的顺利交付。

13. 财务管理:研究资金的筹集、投资与运营,以实现组织的财务目标。

14. 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来管理和处理组织的业务数据和信息,以支持决策
和业务流程。

15. 职业道德:研究工作中的道德问题和道德规范,以引导管理者和员工正确行事。

管理基础知识点重点归纳

管理基础知识点重点归纳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全)一、管理■含义: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4.管理需要有效地动员和配置资源5.管理具有基本职能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的特性: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首先是指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

管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2.管理具有目标性。

3.管理具有组织性。

4.管理具有创新性。

■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运行)领导控制■管理的类型:按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划分,现代管理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

■管理者的层次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础管理者。

同时整个组织还包括一层作业人员。

■按管理人员的领域分为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信息监视者、信息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故障处理者、资源配置者、谈判者)。

■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管理环境之组织环境的分类:外部环境(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内部环境(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和各项管理手段完善与协调的程度)■外部环境:一般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自然环境)特殊环境(产品的用户、竞争对手、供应商、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两种程度四种环境状况,美国的邓肯的静态(稳定)—动态(不稳定),简单—复杂得来。

■SWOT(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

二、决策■决策的本质:1.决策应有明确合理的目标;2.决策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但只能采取其中一个;3.必须知道采用每种方案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4.最后选取得方案,只能是“令人满意”或“足够好的”,而不可能是最优的。

5.决策的实质是为了谋求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经营目标之间的动态平衡而作出的努力。

■决策的特征:前瞻性;目标性;选择性;可行性;过程性;科学性;风险性。

管理学基础归纳总结

管理学基础归纳总结
3 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程度划分
可分为指导性计划和具体性计划
4 根据问题的重复性程度划分
可分为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二 计划的层次
管理故事企业的宗旨 一个计划包括组织将来行动的目标和方式 孔茨和韦里克把计划分为一
种层次体系 1宗旨 2目标 3战略 4政策 5程序
6规则 7规划 8预算
子情景三 计划编制的过程和方法 一 计划编制的过程
的地位 3 追求局部效益须与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 4 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 5 确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
五 伦理原理 一伦理的重要性
管理故事管理伦理的不同影响 二伦理的特性
非强制性 非官方性 普适性 扬善性 三伦理与效益的关系
子情景四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管理学的广义研究对象是生产力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二管理学的狭义的研究对象是管理的基本概念 管理职能 管理原理 管理
三 组织工作的内容 1根据组织目标设计和建立一套组织机构和职位系统; 2确定职权关系;从而把组织上下左右联系起来; 3与管理的其他职能相结合;以保证所设计和建立的组织结构有效运转; 4根据组织内外部要素的变化;适时地调整组织结构
子情景二 组织设计 一 组织设计的定义
组织设计是指管理人员设立或变革一个组织的结构;其组织结构的设计 组织结构是指描述组织的框架体系;即描述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 空间位置 聚散状态 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 二 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物质动力 精神动力 信息动力 二动力原理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1 综合 协调运用三种动力 2 处理好个体与集体 局部与全局动力的关系 3 正确掌握刺激量
四 效益原理 一效益的评价 效益的评价;可由不同主体如首长 群众 专家 市场等;从多个不同角度

管理学知识要点精选全文完整版

管理学知识要点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管理学原理】方案、组织、领导、控制第一章管理的历史开展管理经验、管理思想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

管理学:广义:管理学是人类所有集体化、社会化行为中积累起来的一般人文科学。

狭义:管理学指一个世纪以来主要通过近代自然科学分析方法调查、试验、研究而提炼、归纳形成的理论知识体系。

Ø 古典管理理论,近代管理的开展★Ø 巴纳德的一般组织管理原理主要思想:1、组织论的管理论理论结构:个人假设-〉协作行为和协作系统理论-〉组织理论-〉管理理论2、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有意识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包含三要素。

正式组织三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非正式组织:个人相互接触中无意识地带有体系化、类型化特征的多种心理因素的体系。

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互为条件,互为制约,互为促进,组织是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统一。

3、组织平衡:是组织与管理之间的联结环节,包括:①组织内部个人和整体的平衡,②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平衡③组织动态平衡〔第十章〕4、管理人员的职能①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②从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努力;③规定组织的共同目标;④领会组织整体把握管理艺术。

Ø 当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①管理过程流派,②管理科学流派③组织管理流派④ 行为科学流派⑤经验管理流派⑥其他学说和流派管理过程流派:当代管理过程流派对管理职能概括:方案职能、组织职能、人员配备职能、领导职能〔含鼓励〕、控制职能。

管理科学学派:指管理过程中采用科学方法和数量方法解决问题的主张,侧重分析和说明管理中科学、理性的成分和可数量化的侧面。

组织管理流派:通过揭示组织形式、生存、和开展的内在必然性探讨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的流派。

主要致力于组织过程的研究。

行为科学流派: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侧重研究个体需要、行为、团体行为,组织行为和鼓励、领导方式的流派。

经验管理流派:该流派主要代表人物德鲁克、戴尔等。

(完整word版)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一、管理学概论概念: 管理学是在一定的环境下, 为有效的达到组织的目标, 通过决策,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发挥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进行有意识的有组织不断的协调活动。

1、概念: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 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以高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特征: 目的性、人本性、组织性、有效性创新性。

性质: 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管理的特性: 有效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艺术性和科学性3、基本职能: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

4、2.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5、管理者与管理对象分类: 高层、中层、低层管理者(地位不同)综合、职能、直线、参谋人员(性质与范围不同)6、分类: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 综合、专业管理者7、管理者的角色①人际角色来自于正式权利, 并必须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②信息角色: 依靠建立起来的组织内外的关系网, 管理者成为组织的神经中枢并获得和传递信息(监督者、传播、发言人)③决策角色: 全面信息做出决策、组织成员按计划行事, 分配资源, 保证计划的实施和完成。

(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1)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2)人际关系方面: 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者(3)信息传递方面: 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8、决策方面: 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9、管理者的素质与技能素质: 良好的思想品德、德才兼备;身体素质好;良好的信息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

技能:技术技能、具有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人际技能:管理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能理解激励他人;概念技能:管理者具有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

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 能够运用特定的方法、程序、技巧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人际技能: 指与其他人一起有效开展工作的能力(3)概念技能: 是指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管理的对象: 人、财、物、时间信息和无形资产。

2024年管理学基础知识汇编

2024年管理学基础知识汇编

管理学知识归纳1 管理: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活动,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完毕工作。

(书上)管理是一种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可以有效率、有效果的同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的(课件)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强化企业的关键利润源,谋取企业长期的、稳定的、增长的利润;管理是一种过程: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组织机构内的人员以及其他资源以实现组织机构所要抵达的目的和目的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派和协调多种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要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活动;管理目的衡量指标:效率:尽量少的投入获得尽量多的产出。

(做事的方式)——做对的的事效果: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抵达其目的。

(做事的成果)——对的的做事2影响管理幅度的原因1)在被管理人员确定的状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即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2)与管理的政务和事务的难易程度和规范程度有关。

管理的事务越难、越不规范,则规定管理幅度要小些3)与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有关。

管理者水平高,管理手段先进,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4)与被管理对象有关。

被管理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能独立胜任工作且忠于组织,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5)不同样管理层次和工作性质。

管理幅度也应有差异。

6)与组织法规健全与否有关。

对于一种法规、程序健全的组织,幅度就可大些。

3霍桑试验由哈佛大学的工业心理学专家梅奥组织进行。

梅奥的结论是:行为和情绪是亲密有关的;小组对个人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小组的原则是由单个工人的产出确定的,金钱在决定小组的产出原则上小组的情绪和工作保障来说是相对次要的原因。

这些结论导致在组织管理方面对人的行为原因的新的强调。

霍桑试验成果:1)管理者不仅需要做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工作,还要不停建立一种人际的社会机构。

2)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措施使人们轻易与其他群体结合。

3)管理人员的风格的重要性。

4)首创“社会人”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现代管理学派
• 理论:只要管理、组织、计划、决策是一个逻辑过程,就能用数学符 号和运算关系来予以表示。
• 主张运用数学模型与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管理 • 方法:模型。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二、西方现代管理
(三)现代管理学派
6.企业文化管理 1981年7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泰伦斯•狄尔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爱伦• 肯尼迪合著的《企业文化》出版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二、西方现代管理
(四)现代管理发展趋势
公司再造 • 哈默,钱比,1994年出版《公司再造》 • 效率不一定产生于分工,而有可能产生于
整合之中。 • 抛开分工,按自然跨部门的作业流程进行
整个企业的流程改革
二、西方现代管理
(四)现代管理发展趋势
学习型组织
彼得·圣吉1990年出版《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 •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 •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 • 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 •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二、西方现代管理
(一)行为科学管理
霍桑试验 • 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 • 群体对个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 • 群体工作标准规定了单个工人的产量; • 在决定产量方面,金钱因素比群体标准、群体情绪和安全感的作用要小。
二、西方现代管理
(一)行为科学管理
• 人际关系理论 • 人是“社会人”(影响积极性的因素有物质的和精神的) • 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的士气(士气来自家庭、社会和企业中
(4)法家思想
• “以法治国”——行政管理 • “富国以农”——经济管理 • “用人唯贤”——人事管理 • 代表人物——吴起、商鞅、韩非
(5)商家思想
• 时期——先秦 • 代表人物——子贡、陶朱公、白圭 • 主张——重市场预测、商业经营策略、
商业经营素质。
(6)《孙子兵法》
➢ 五事(事务成败): 道——道义;天——天时;地——地利;将——人才;法——管理
二、西方现代管理
(四)现代管理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 1.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 • 2.从“硬件”管理到“软件”管理 • 3.从技术导向到顾客导向 • 4.员工充分参与
第二章 管理发展史
本章内容 一、西方传统管理 二、西方现代管理 三、中国传统管理 四、中国现代管理
景德镇瓷器
• 2006年5月20日,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经国 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
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满意原则” 而非“最优化”。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二、西方现代管理
(三)现代管理学派
• 3.经验学派
• 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欧内斯特•戴尔、艾尔弗雷德•斯隆、威廉•纽曼等
• 基本管理思想: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经验。通过研究管理中成功经验或失误 ,就能理解管理问题,就自然学会了进行有效的管理。
➢ 五德(领导素质): 智、信、仁、勇、严
• 谋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避实就虚”、“出其不意,攻其 不备” ……
• 道——经营目标;天——机会;地——市场;将——人才;法—— 组织管理
三、中国传统管理
3.“九”——九部传统管理要著
• 《周易》 • 《老子》 • 《论语》 • 《荀子》 • 《孙子兵法》

(2)要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

• 人参加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
领导
• 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四、中国现代管理
(二)邓小平管理思想
• 加强学习 • 克服官僚主义 • 民主与集中 • 体制改革
• 重视科技 • 重视人才 • 强调政治思想工作 • 借鉴先进经验和方法
、作业标准的影响 • 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 • 对感情逻辑的过分强调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二、西方现代管理
(一)行为科学管理
• 1.激励理论 •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 • 弗鲁姆——期望理论(吸引力×期望概率=激励力)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二、西方现代管理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二、西方现代管理
(三)现代管理学派
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
(l)企业环境; (2)价值观; (3)英雄人物;
(4)典礼及仪式; (5)文化网;
企业文化的分类:
(1)硬汉文化;(2)努力工作及尽情享乐文化;(3)长期赌注文化;
(4)过程文化。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二、西方现代管理
(三)现代管理学派 6.企业文化管理
(三)现代管理学派 5.管理科学学派
• 又称数理学派,[美]伯法(E · S · Buffa)《现代生产管理》 • 运筹学(Operational Research即OR) • 规划论 库存论 排队论 对策论 搜索论 网络分析 • 内容:把管理看成是一个数学模型和程序的系统。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二、西方现代管理
人与人的关系) •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其特殊规范影响着群体的行为) • 领导者应通过提高员工“满足度”来激励士气,最终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二、西方现代管理
(一)行为科学管理
人际关系理论 • 贡献 • 人是“社会人” • 首次提出非正式群体的概念 • 为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局限性 • 过分否定经济报酬、工作条件
• 儒家思想+西方管理=现代企业文化(亚洲)
• 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广为流传
(2)道家思想
• 无为而治 • 道家管理思想核心 • 以弱胜强 • 1)“哀者胜”——前提 • 2)“以正治国”——基础 • 3)“后动制敌”——实施途径 • 善下的用人思想 • “知人者智”
(3)墨家思想
• “富民治国”——管理目标 • “兼相爱”——博爱 • “交相利”——利人利己 • “尚贤”——用人之道 • “尚同”——政令统一的行政管理 • “节用”——消费原则
三、中国传统管理
• 工程管理:长城、大运河、都江堰等 • 质量管理:赵州桥、景德镇瓷器 • 行政管理:分封制、中央集权统治 • 人力资源管理:科举制(选拔人才)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三、中国传统管理
1.“三”——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本质属性
• - 以人为本 • - 以德为先 • - 人为为人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三、中国传统管理
2.“六”——六家学说
• 儒家思想 • 墨家思想 • 商家思想
• 道家思想 • 法家思想 • 《孙子兵法》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1)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 1)民本 2)中庸(适度) 3)人和
• 4)义利观 5)教育观
6)顺道
• 7)守信 8)利器 9)求实
• 10)对策 11)节俭 12)法治
• 使用数学模型
• 注重经济技术研究,忽略了人的因素。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二、西方现代管理
(三)现代管理学派
• 1.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 2.决策理论学派 • 3.经验(或案例)学派 • 4.权变主义学派 • 5.数学学派或“管理科学”学派 • 6.企业文化管理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二、西方现代管理
(三)现代管理学派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二、西方现代管理
(三)现代管理学派
• 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要与工作性质和人们的需要相适应; • 管理要考虑多面性; • 目标定位要不断提升才能激起职工的胜任感。 • 领导权变模型:影响领导效果的三个因素——领导与成员的关系;任务的
结构;职位权力。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二、西方现代管理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二、西方现代管理
(一)行为科学管理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教授 乔治·埃尔顿·梅奥 • 1924-1932 霍桑试验 • 1933 《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
提出 人际关系 理论
二、西方现代管理
(一)行为科学管理
霍桑试验 • 第1阶段:照明试验——工作环境、工作条件 • 第2阶段:改变福利试验 • 第3阶段:大规模访谈试验 • 第4阶段:群体试验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四、中国现代管理
(三)变化趋势
• 从适应产品经济的封闭型管理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型管理转变 • 从行政官员管理向专家管理转变 • 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 从着重对物的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转变 • 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转变 • 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四、中国现代管理
(一)毛泽东管理思想
• 1、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 2、不要四面出击 • 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 4、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 5、全面规划、加强领导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四、中国现代管理
(一)毛泽东管理思想
• 6、企业管理思想

(1)要给企业一定的独立性
讨论题
在我们身边的组织中,有哪些做法是属于科学管理思想的? 法约尔提出的有效管理14条原则在今天是否依然有效? 梅奥的理论与科学管理思想有何区别? 权变理论认为管理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否就意味着 不存在什么能够指导实践的管理理论?
• 1.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 社会协作系统学派与行为学派关系密切
• 创始人:切斯特·巴纳德
• 理论:把有组织的企业看成是一个受文化环境的压力 和冲突支配的社会有机体。
• 关于激励的经济性的思想。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二、西方现代管理
(三)现代管理学派
• 2.决策理论学派 • 代表人物:[美]赫伯特·西蒙,詹姆士•马奇 • 理论:企业管理的研究对象不是作业,是决策;决策
欢迎收看
管理学基础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汇报人:石玉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