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 第四章 高技术产业发展
第4章 高技术产业发展
第四章高技术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
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于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的提高,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章重点分析高技术与高技术产业的含义和特征,各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以及发展高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和对策。
一、高技术与高技术产业(一)高技术的概念界定高技术的概念最早出现在70年代初。
197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在《技术和国家贸易》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了高技术(High Technology,High-Tech.)概念。
随着高技术的蓬勃发展,高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报刊出现频率较高的术语之一。
但是,至今,对高技术这一概念尚无公认的确切定义。
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技术给予了不同的理解。
高技术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新兴高层次实在技术群。
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点:1.高技术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由高技术开发出的高技术产品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只要不失时机地开发具有独占性的高技术产品并占领市场,即可获得高额利润。
因而,高技术是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高收益的技术,是资金密集度高的技术。
2.高技术是新兴技术。
“新兴技术”是指新近才兴起并得到实际应用的技术,是“新兴”的、“前沿”的,是在最新科学成就的摇篮里孕育滋生的新技术,表明高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前途和潜力,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3.高技术是高层次技术。
“高层次技术”是指高技术本身的技术等级高,技术水平是“高”的、是“尖端”的,是现阶段的先进技术和尖端技术,是知识密集度高、技术密集度高、智力密集度高的技术,而不是一般的成熟技术和传统技术,高技术一定是新技术,但新技术不一定是高技术。
4.高技术是实在技术。
“实在技术”是指可以直接利用并转化为商品,能够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技术,并不是那些需要从理论上重新探讨、在将来才实际利用的技术。
5.高技术是一个具有时空性的动态概念。
就某一项技术而言,在一定时期内是高技术范畴的,过了一段时间就变成传统技术了。
产业经济学各章知识要点
第二章产业分类1、标准产业分类法:是为统一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由权威部门制定和颁布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
2、高新技术产业:是高技术产业和新技术产业的统称,它是指其应用的技术代表了世界技术高水平的新的发展趋势,且在经济发展中增长较快的产业。
3、基础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并为大多数产业提供服务的产业。
4、主导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并起着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
5、先行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因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而必须优先发展的产业。
6、产业分类的标准和方法主要有哪些?产业分类标准产业分类方法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马克思两部类分类法物质生产特点的不同农轻重分类法工业生产的特点不同霍夫曼分类法产业发展层次顺序及其与自然界关系不同三次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集约程度不同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产业地位分类法产业技术先进程度与发展趋势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统计标准标准产业分类法第三章产业结构1、三次产业构成不同的类型:按照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不同进行排序,越是排在前面的产业占得比重越大,地位越重要。
在图形上表现为金字塔型,鼓型,哑铃型和倒金字塔型等四大类型。
2、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是指各产业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具体来说,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包括数量比例关系由不协调不断走向协调的合理化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不断向高层次演进的高度化过程。
由此可见,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
3、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趋向协调平衡的过程,主要是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的要求。
4、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又称高级化,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
5、产业结构有哪些类型?(一)三次产业构成不同的类型:金字塔型,鼓型,哑铃型,倒金字塔型。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产业经济学》题库一、名词解释产业、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集群、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规制、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效应、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淘汰产业、新兴产业、生产要素分类法、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掠夺性定价、管制、有效竞争、马歇尔冲突、配第—克拉克定理、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竞争机制、市场结构、市场集中度、HHI指数、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勒纳指数、贝恩指数、规模经济、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进入壁垒、混合并购、策略性行为、地区产业结构、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地区性产业布局、产业组织政策、战略产业、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政府规制、法律规制、行政规制、卡特尔、资产专用性二、单选题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A、国民经济总量 B 、企业C、家庭D、产业2、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B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B、战略关联分类法C、原料关联分类法D、方向关联分类法3、中国封建时期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是(A )A、农本思想B、工商业思想C、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D、农工商思想5、霍夫曼比例是指( A )A.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B.供给与需求的比例C.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D.以上都对。
6、(A)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A、费歇尔B、瓦尔拉斯C、马歇尔D、霍夫曼7、SCP理论指的是(B)A、市场结构—市场主体—市场绩效B、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C、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市场效果D 、市场结构—消费主体—产品状况8、产业组织是指(A)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9、马歇尔冲突指的是( A)A、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B、完全竞争与市场的矛盾C、竞争与垄断的矛盾D、垄断与市场的矛盾10、下列说法中对SCP的认识正确的一项(C)A、决定市场行为的主要依据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的高低B、在此体系中,对于市场结构的指标的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C、市场绩效优劣的评价主要考虑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利润率水平、生产效D、市场行为的主体指的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11、可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心是(C)A、SCP理论B、市场绩效C、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D、退出壁垒12 、HHI指数的优势在于(C)A、必须收集到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B 、计算量不大C 、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反映特别敏D 、便于收集资料13、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D)A、两者都不是建立在不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B、两者都建立在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C、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易取得D、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难取得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有(A)A、垄断市场的供应量比完全竞争市场高B、垄断造成巨大的福利损失C、垄断产生规模经济D、垄断必须以法律形式予以禁止15、掠夺性定价的定价方式是(A)A、企业将价格压低至成本以下,通过承担短期亏损来起到驱逐竞争对手的目的。
产业经济学16本科第四章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因
二、范围经济的一般来源
范围经济可以由以下几方面因素产生: 1.生产技术设备的通用性。 2.中间产品或零部件的多用途性。 3.研究与开发的外溢效应 4.声誉效应。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因
三、规模(或范围)不经济的原因 造成规模(或范围)不经济的原因主要有: 人工成本上升;激励和官僚影响;以及专门化资 源的分摊等三个方面。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因
五、规模经济与学习曲线 规模经济是指在给定时点上,大量生产能获得 的成本优势。而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 或称经验曲线,则是指由于经验和专有技术的 积累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当人们获得经验以后, 一般能够改善他们完成特定任务的绩效。 通常,我们用进步比率(progress rate)来衡 量学习的效果。利用学习曲线,企业可以获得 成本优势,从而产生学习效应或学习经验。
提供的服务多样化,企业能够降低成本,则存在着 范围经济。 一般地,我们用平均成本函数的下降来定义规模经 济,而用相对总成本的节约来定义范围经济。也就 是说,如果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生产多种产品与分 离成两个或更多的企业进行生产时,整体生产的总 成本低于分离生产的总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
三、范围经济
二、企业的适度规模
关于适度规模 理论上,一般运用平均成本曲线来确定企业的
适度规模;实践中,人们主要采用适者生存法、 工程分析法和成本-利润比较法等方法来衡量企 业的适度规模。 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方法:平均成本法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平均成本曲线的变化过程:
我们借助于图来描述规模经济与平均成本、边 际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多选1、产业的含义。
(1)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
(2)产业是某种同类属性的集合。
(3)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简答)2、由于费歇尔和克拉克子啊研究三次产业分类法中所作出的贡献,他们两人一起被公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创始人。
3、三大产业分类法更多地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的关系为标准将全部经济活动划为三大类,即将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划为第一次产业,将加工取自自然界的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划为第二次产业,将从第一、二产业的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划为第三次产业。
4、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研究方法,经常用于研究(寡头垄断)、(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价、(企业兼并)和(反垄断)规制等问题。
名词1、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形式的表现,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系统。
2、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学科。
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
4、马歇尔冲突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单选)填空1、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有关联方式分类法、三大产业分类法、国家标准分类法、国际标准分类法、两大部类分类法、农轻重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分类法等。
(简答、选择)2、三次产业分类法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创立。
3、第三次产业是指广义上的农业,一般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
4、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产业组织)。
5、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主要是由(张伯伦、梅森、贝恩、谢勒)等建立的。
6、(产业结构优化)是研究产业结构的目的。
7、静态分析主要考察研究对象在(某一时间点)上的现象和规律。
8、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认为系统的行为是由(系统的结构)所决定的。
9、。
10、单选1、按照这种分类划分的常见产业有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衰退产业、夕阳产业、淘汰产业等。
产业经济学第四章
第四章 产业发展
第一节 产业发展概述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1.手段与目的;基础与结果的关系。 2.不一致的情况: 收入分配不平均; 国民收入的虚耗; 福利、环境的下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四章 产业发展
第一节 产业发展概述
二、产业发展
(一)产业发展的含义
1.指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既包括单个产业的 进化过程,又包括产业总体,即整个国民经济的进化过 程。 2.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产出增长; 结构变迁; 福利改善。
第四章 产业发展
第二节 产业生命周期
案例:我国家电产业生命周期——以电视机和电冰箱产业为例
表4-1 我国电视机和电冰箱产业生命周期划分
时期 时间 电视 机产 业 电视机产量年均增长率(%) 同期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 形成期 1958-1969 -6.11 4.7 成长期 1970-1985 63.45 9.0 1986-1989 23.76 10.5 成熟期 1990-2001 4.37 13.4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四章 产业发展
第二节 产业生命周期
案例:我国家电产业生命周期——以电视机和电冰箱产业为例
我国电视机和电冰箱产业经历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阶段。 1956年,我国第一批电冰箱出厂。 1958年我国第一批黑白电视机出厂,开启了我国电视机和电冰箱产 业发展的序幕。 1978年后,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家电生产线,到90年代末我国已经成 为世界家用电器生产大国。 电视机产量从1958年的2000台增加到1978年的51.73万台,1990年 的2684.7万台,2003年的7528.4万台。 电冰箱产量从1956年的200台增加到1978年的2.8万台,1990年的 463.06万台,2003年的2242.56万台。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产业经济学:原理及案例(第五版)课件第4章
他提出了产业空间集聚的三个基本原因:第一,
共享辅助性工业的服务,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
务的发展;第二,为具有专业化技能的工人提供
了集中的市场;第三,提供协同创新的环境,使公
司从技术溢出中获益。
32
一、产业集聚概述
(一)研究产业集聚问题的起源和发展 2.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M.胡佛(Hoover,1937) 首次将规模经济区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他认为,就 任何一种产业来说,都有: (1)单个区位单位(工厂、商店等等)的规模决定的经 济;(区位单位最佳规模) (2)单个公司(即联合企业体)的规模决定的经济; (公司最佳规模) (3)该产业在某个区位的集聚体的规模决定的经济。 (集聚体最佳规模)
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
(二)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撰写了著名的《孤立 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简称《孤立 国》)。在该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同 农业圈层理论。 杜能农业区位论背景:19世纪,德国的农业制 度改革;杜能本人是农业资本家;1826年,他 发表了《孤立国》,从“孤立国”的假想空间 出发,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 式,探索这种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 产业布局在这一规律的作用下进行,就能形成具有不
同特色的产业,做到合理地布局,产生巨大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26
二、产业布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三)产业布局分散——集中——适度分散的变 化规律
❖ 集中与分散式产业布局演变过程中相互交替的过程。 ❖ 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各个产业部门在地域上的
布局演变就表现为“分散——集中——适度分散”如 此循环上升的链环,后一阶段的产业布局较前一阶段 的产业布局在内涵上更为丰富、在形式上更为高级。
产业经济学第四章
投入产出表的均衡关系
• 各产业的总产出=该产业的中间需求+该产业的最终需求
• 各产业的总投入=该产业的中间投入+该产业的毛附加价
值
• 各产业的总产出=各产业的总投入
• 各产业的中间需求合计=各产业的中间投入合计
• 各产业的最终需求合计=各产业的毛附加价值合计
• 小结:本节主要介绍了 •■ 投入产出分析法
换关系的工具。
投入产出表的结构
•
•
内生部分
最终需求部分
•
毛附加价值部分
投入产出经济学的诞生背景和理论渊源
投入产出经济学的社会历史背景
投入产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 魁奈“经济表”与投入产出表 • 马克思的再生产图式与投入产出经济学 •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与投入产出经济学 • 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和投入产出经济学
第二节投入产出的理论基础
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是产业 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运用投入产出 法,是通过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 模型来对产业间“投入”与“产出” 的数量比例关系进行分析。
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表也称里昂惕夫表或产 业联系表。投入产出表是以矩阵的形式, 记录和反映一个经济系统在一定时期内 各部门之间发生的产品及服务流量和交
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评估(这些参数的)试验和度量(活动)就不 必每年重复进行。 ——瓦西 里· 列昂惕夫,1971
• 在产业经济学中产业关联是一个介 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之间的“中 观”领域。产业关联方式是指产业 部门间发生联系的依托或基础,以 及产业间相互依托的不同类型。它 包括如下内容:
• 一、产业间联系的纽带 • 1.产品、劳务联系 • 所谓产品、劳务联系是指在社会再生产 过程中,一些产业部门为另一些产业部 门提供产品或劳务;或者产业部门间相 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产品、劳务联系是 产业间最基本的联系。
产业经济学完整课件
在产业竞争中,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而这些创新活动又会进一步加 剧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因此,产业竞争与产业创新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06 产业融合与产业集群
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类型
产业融合的定义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 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 交叉,最终融为一体,形成新产 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产业结构的内涵与分类
要点一
产业结构的内涵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 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 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要点二
产业结构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产业分类标准,产业结构可分为多种类型,如 三次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农业结构等。其中,三次产业 结构是按照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 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 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 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产业布局的原则与影响因素
产业布局原则
包括地域分工原则、发挥优势原则、 协调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
影响因素
包括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技术 条件、生态环境等。
产业关联与产业布局的关系
产业关联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产业间的相互依赖和制约关系决定了产业布局必须考虑 产业间的协调发展,避免或减少产业间的冲突和浪费。
产业结构决定了产业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不 同的产业结构对应着不同的产业组织形态和 特征。例如,在重化工业时期,大型企业占 据主导地位,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而 在信息化时代,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形成竞 争性的市场结构。
产业组织对产业结构的影 响
产业组织是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 业结构具有反作用。合理的产业组织能够促 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推动产业升 级和转型;而不合理的产业组织则可能导致 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阻碍产业的发展和进 步。因此,优化和调整产业组织是推动产业
产业经济学
单选题1.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__(D) 产业2. _____ 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A) 费歇尔3. SCP理论指的是__(B)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4. 产业组织运用的主要分析方法有__(B) 投入产出分析5. 产业组织是指_(A) 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6. 下列活动属于主观的产品差异化影响因素_(A) 加强广告、宣传等劝导性销售活动7. 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D) 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难取得8. 假设双寡头面临如下一条线性需求曲线:P=30-Q ,Q为两厂商的总产量,假设边际成本为零,以下结论中正确的一项是__(A) 竞争性均衡时,Q1=Q2=10,产量最高,利润为零9. 假定双寡头各有固定成本24元,但没有可变成本,并且它们具有相同的需求曲线为:厂商一的需求曲线为:Q1=18-3P1+P2 ,厂商二的需求曲线为:Q2=18-3P2+P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A) 非串谋时,P1=P2=3.6,Q1=Q2=10.81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__(A) 广告的目的就是广而告之11. 在产业关联分析的实际中最常用的方式是__(A) 价值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12. 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是__(C) 投入产出表负13. 在产业关联分析研究中,下列属于我国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部门有__(A) 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制造业14. 产业经济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__(C) 产业结构理论15. 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__(A) 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16.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通过_____实现的。
(C) 产业间优势地位的变更17. _____在其著作中阐述了产业的扩散效应(C) 罗斯托18. 近代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___ (C) 韦伯19. _____提出产品周期理论。
(D) 弗农20. 产业政策一词最早由_____提出。
(C) 日本21. 产业政策评估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原则,其理论依据是__(B) 福利经济学22. _____是最早直接制定保护竞争法的国家。
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共24张PPT)
产品差别化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 1.影响市场集中度。市场上规模较大的上位企业(即市场占有率领
先的企业)通过扩大产品差别化程度,可以保持或提高企业的市场占
有率,从而保持或提高市场集中度水平;市场上规模较小的下位企业 也可以通过产品差别化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从而降低市场的集中 度水平,或改变行业市场的规模分布结构。
第四章 市场
(一)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试分析每一种
主要因素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 1.市场集中度; 2.产品差别化; 3.进入和退出壁垒; 4.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5.市场需求的增长率; 6.短期成本结构。
上述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当其中一个因素改变时,也会导致其他因素的变化,从 而使整个市场结构的特征发生改变。我们将主要讨论前三项因素。
第四章 市场
根据规模经济的规律,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只有在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后才能获得生产和销售的规模效益,在这之前,新企业的生产和 销售成本一定高于原有企业,从而处于竞争劣势。 产品差别化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
现有企业的产品差异化2可.限以使制顾性客对定该价企业:的产品形成偏好甚至一定的忠诚度,这对于意图进入市场的新企业而言,无疑构成了一定程
完垄全断垄 竞断争的是市一场种1结比.资构较的接产特近专点现是实用:经性济(1)和状产况业沉的的没市绝场对成结集本构中,度。它为如介10于果0%完,企全因竞业为争市投和场完资上全只的垄有断资一之个间产提,专供且产偏用品向性的完企全很业竞强。争。,那么在企业 当然,从另退一个出角这度看个,行如果业企时业通,过这混合些兼巨并可额以资进入产一往个新往的很市场难,出并且售具和备承变担现短期。亏出损的售实价力,格这和无疑企有利业于投降低资该市场的集 中实程证度 研,究促也额进表竞明扣争,除。广告折活旧动是后竞的争企剩业余市场价份值额差之距间扩大的的差重要价原就因。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越大,企业退 如果企业主出动或市被场迫要的退壁出某垒个也行业就市越场,高却。又难以退出,就表明这个市场上存在退出壁垒。 ((4)九减)少试资采产用经经营2济风.解学险的雇。方费法用对竞。争企性业市场在和退垄断出性某市场个的市创场新收时益,进行必比然较。会解雇员工。根据合同或国家劳动 企业采用限法制的性定规价定的直,接解目的雇是工阻人止新可企能业进必入须市场支,付但退实质职上金这是、一解种牺雇牲工部资分短,期企利润业以如追求果长需期利要润转最产大化,的就行为必,因此限制 性产从定品消价 差 极同别的掠化方须个夺主面培市性要看定是,训场价从兼他的一两并样个导们障,方致从碍都面的是对市事也企市场新就业场集工越长结中期构如作大定产果的。价生超的直过技策接一能略的定性影的,行响限培为:度训。,就费会用产生就垄此断势发力生,,并由这此些带来费垄用断的越低大效率,和企社业会总退福出利的某损失,因此 市场经济国家都3非.政常重策视法通律过适的当限的产制业。组织政政府策为来调了节一企定业的的兼目并标行为,,经使常其保通持过在制一个定适政度策的水和平法上规。 限制某些行
《产业经济学》第四章 市场(1)
基尼系数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当两家各自拥有50%市场占有 率的企业组成的市场,会与100家各自拥 有1%市场占有率的企业组成的市场具有 相同的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都等于0, 但是显然,这两种情况下的市场结构的性 质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当两条不同形状的洛伦兹曲线 所围成的面积大小相等时,所计算出来的 基尼系数的大小也就相等。
式中:AD——产品广告费用的绝对金额; SL——产品销售额。
(三)进入和退出壁垒 1.进入壁垒 (1)定义。产业组织学中,关于进入壁垒 有两个定义。 贝恩在《对新竞争者的壁垒》一书中指出, 进入壁垒则是“和潜在的进入者相比,市场中 现有企业所享有的优势。这些优势是通过现有 企业可以持久地维持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 有导致新企业的进入反映出来的。”
(3)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基尼系数也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建 立在洛伦兹曲线的基础上,等于均等分布线(对 角线)与洛伦兹曲线之间的面积(图4—l阴影部分 的面积)与以均等分布线为斜边、以横轴为直角 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之比。 基尼系数的值在O与1之间变动,当基尼系数 等于0时,表明洛伦兹曲线与均等分布线重合,即 所有企业规模完全相等;当基尼系数趋向1时,表 明企业的规模分布越来越不均等。
(2)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洛伦兹曲线是一种 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表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 业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见图4-1。
100%
市 场 占有率
0
100% (X)
( X为由小到大排列的累计百分比) 图4-1 络伦兹曲线
当行业内所有企业的规模都相同时, 洛伦兹曲线与图中的对角线重合,因此这 条对角线又被称为均等分布线;当企业的 规模不完全相同时,洛伦兹曲线是对角线 (均等分布线)下方的一条曲线。当然, 有一种情况洛伦兹曲线反映不出来,那就 是当行业中只有极少数几个规模相同的企 业时,使用洛伦兹曲线无法反映出这种寡 占垄断的市场结构。
《新编产业经济学》教材思考题参考答案
《新编产业经济学》教材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产业经济学概述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目的是什么?答: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产业。
揭示产业经济活动的规律是产业经济学的任务。
产业经济学的实质,是研究产业经济中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经济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资源在产业层次上的优化配置。
2.产业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产业经济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产业分类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发展理论、产业规制和产业政策理论。
研究产业类型的是产业分类理论;研究产业构成及其经济技术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是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产业之间数量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是产业关联理论;研究产业在空间上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的是产业布局理论;研究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性的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产业发展状况、过程及其规律的是产业发展理论;研究以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作指导,合理进行产业规制,正确制定各类产业政策,以促进产业优化和发展的是产业规制和产业政策理论。
3.学习和研究产业经济学有什么意义?答:理论意义:从理论上来看,产业经济学最大的贡献在于建立了一门新的理论经济学科,弥补了中观经济研究的空缺,完善了理论经济学的体系,并且为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提供了新的重要理论基础。
实践意义:1产业经济学为产业政策提供理论基础2产业经济学能够促进产业各方面的合理化3产业经济学有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正确决策4产业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二章产业分类1.产业分类的标准和方法主要有哪些?产业分类标准: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物质生产特点的不同工业生产的特点不同产业发展层次顺序及其与自然界关系不同生产要素集约程度不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产业技术先进程度与发展趋势统计标准产业分类方法:马克思两部类分类法农轻重分类法霍夫曼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产业地位分类法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2.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内容是什么?答:这是以产业发展的层次顺序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为标准的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