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产业经济学》第四章:价格战略
推荐下载-产业经济学004 精品
不论其他参与人选择什么战略,其最优战略是唯一的,这样的最优战 略称为“占优战略”
[定义] si 称为 i 的占优战略,如果对所有
择,即:
i ,si 是si 的严格最优选
ui si* , si ui si' , si , si , si' si*
弈
的决策主体。
的 2.行动(actions)参与人在博弈的某个时点的决策变量。
要 3.信息(information) 参与人有关博弈的知识,尤其是有关
素
其他参与人的特征和行动的知识。
4.策略(strategy) 参与人在给定信息集的情况下的行动规则。
5.支付(payoff)函数 在指定的战略组合下参与人从博弈中获 得的效用水平,或者是参与人得到的期望效用水平 。
实际上,通常只有很少的博弈拥有占优战略, 当存在一种战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何种战略,该战略的 收益都比其他战略差时,我们就定义该战略为劣战略。
参T
与
者M
1
B
参与者2
L
C
R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34
23
3
2
22
32
2
4
33
24
4
重复剔除劣战略
3 劣战略与重复剔除劣战略
dominated strategy and iterated elimination of strictly dominated strategies
囚徒困境 模型 Prisoners’ dilemma
智猪博弈模型 Boxed pigs
战略管理-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
I n d u s t r i a l E c o n o m i c s 第4章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行为篇)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2010-5-261目录一、限制性定价二、掠夺性定价三、产品选择、成本与生产能力四、契约与厂商边界五、研发与创新 六、合作策略性行为限制性定价2010-5-2622010-5-2632、限制性定价的主要内容(1)静态限制性定价(2)动态限制性定价 (3)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1)静态限制性定价索罗斯-拉比尼假定(Sylos-Labini Postulate):Sylos-Labini, Polo, 1962. Oligopoly and Technical Progress.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潜在的进入者相信新厂商进入后在位厂商不会改变它的产量。
因此,潜在厂商相信,它进入后行业的总产量是它的产量与在位厂商现行产量之和,超过需求的产量将导致价格下降。
2010-5-264静态限制性定价的结论在Bain等人的早期模型中,在位厂商为了达到遏制进入的目的,会调整它的产量水平及相应的价格水平,从而消除导致潜在厂商进入的诱因。
实际上,从理性角度出发,潜在厂商在已知成本结构和需求函数的情况下,它完全可以作出是否进入的决策。
在位厂商在潜在厂商进入前所采取的定价策略与其进入后的均衡结果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2010-5-265(2)动态限制性定价在位厂商面临选择:要么赚取短期的高利润,而逐渐失去其垄断地位;要么长期获取较低利润,而保持其固有地位。
就利润最大化厂商而言,它必须在当前利润与未来利润之间进行平衡,进而采取跨时期利润总额最大化的定价决策。
以下三个模型分别揭示了新厂商在不同进入或扩展速度下,在位厂商所采取的最优定价策略。
2010-5-2662010-5-267(之一)Kamien 和Schwarts (1971)主导厂商模型Kamien, M. I., and N. L. Schwartz,1971. Limit Pricing and Uncertain Entry. Econometrica,398: 441-454.一个理性的主导厂商并不会不惜代价地把所有竞争性从属厂商逐出行业。
产业经济学第四章案例分析答案
第四章长虹大规模采购彩管——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1.企业如何才能有效得实施策略性进入壁垒?答:原有企业要成功实施策略性进入壁垒,除了投资成本满足必需的条件之外,这种策略性投资必须具有承诺价值,原有企业的这种投资能否成功阻止进入取决于三个基本条件:(1)这种策略性投资必须发生在进入者的进入决策之前,而且能被进入者观察到,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几乎没有一家彩电企业有自己生产的彩管,如果一家企业控制了彩管的供应渠道,则其他企业的生产必然会受到影响,长虹的董事长倪润峰决定大规模的采购彩管,使市场的大屏幕彩管都几乎为长虹所有,令其他产业始料不及。
(2)这种投资能通过改变原有企业的策略空间和支付函数或通过向进入者传递有关市场信息而改变进入者对进入后利润的预期,从而影响进入者的进入决策。
(3)这种投资必须是不可回收或不可逆的。
2.影响未来成本结构的进入阻挠有哪些方式?答:(1)过剩生产能力投资。
一旦进入者进入,原有企业可利用已投资的闲置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产量,实施斗争策略,使进入者蒙受损失。
潜在进入者在观察到原有企业所作的过度生产能力投资后,理性预期到自己进入后将招致原有企业激烈的价格战,自己无法从进入中获利,因此会放弃进入。
(2)干中学。
原有企业先进入市场,因此在学习效应上具有天然的优势,相对于进入企业拥有更多累积的生产经验,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就会享有成本优势。
原有企业为达到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会充分利用干中学这一技术性因素,进行策略性投资。
长虹企业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了那么多年,肯定对市场的了解非常熟悉,因而拥有了更多的生产经验。
(3)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
原有企业通过策略性行为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的方法自己处于成本优势,同样可以达到阻止进入的目的。
提高竞争对手成本的很多,主要有:垂直一体化、利用政府管制、利用产品的互补性和配件生产、提高工资和其它投入品的价格。
长虹通过控制彩管的垄断,迫使其他产业不得不以更高的价钱去够买彩管,在生产技术相同的情况下,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必然提高。
产业经济学定价策略
2.4 渗透定价法
渗透定价法指的是设置一个相对较低的初始进入价格以吸引新客户,这一价格 通常低于当前市场价格。低价格有望鼓励那些对其他公司缺乏品牌忠诚度的人 转而购买他们的产品。
这种策略基于顾客会被“特别的入门价格”所吸引或者因为价格较低而转向新 品牌的预期。特别是当新进入者的产品无法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有明显的区别时, 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出现。
商品的价格不仅包括价目单上的货币价格,还包括隐含的时间成本。一般情 况下,经济能力允许或有刚性需求的人,不会在意是否双十一,也不会在意 是否有优惠券,看中就直接买了。只有价格敏感,想尽可能占点小便宜的人, 才会在购物车里囤一堆货,瞅着点大半夜守在电脑/手机前狂刷网页、为了 可能的折扣。——这就是典型的价格歧视的例子。
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价值和支付价格的感知痛苦,可以 将消费者分为:
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对于产品价格很敏感,对产品质量要求不 高,不做性能利益权衡,通常采取标准化采购;很难转变其 观念;
关系型消费者对某一品牌有强烈偏好,推崇产品质量和性能, 对价格不敏感,价格只是评估的工具,极少考虑替代品牌, 价格敏感性 交易过程更要求人性化。价格和质量组合要独特,显示和传 递产品的无形价值。
局限:渗透定价法只适用于客户需求富有价格弹性的情况;它不能创造强大的 客户关系,一旦价格上涨,消费者就会转而购买自己喜欢的产品;它可能会为 产品建立长期的价格预期,以及对品牌和企业的形象预期。如果一家企业大幅 降价,它可能会在顾客中造成廉价的印象,即产品或服务不再具有高价值,例 如斐济。会给之后的提价带来困难。
以市场定价也可使厂商关注现实的市场行情和消费者需求,从而为市场开发 前瞻性的商品和服务。
产业经济学:原理及案例(第五版)课件第4章
他提出了产业空间集聚的三个基本原因:第一,
共享辅助性工业的服务,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
务的发展;第二,为具有专业化技能的工人提供
了集中的市场;第三,提供协同创新的环境,使公
司从技术溢出中获益。
32
一、产业集聚概述
(一)研究产业集聚问题的起源和发展 2.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M.胡佛(Hoover,1937) 首次将规模经济区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他认为,就 任何一种产业来说,都有: (1)单个区位单位(工厂、商店等等)的规模决定的经 济;(区位单位最佳规模) (2)单个公司(即联合企业体)的规模决定的经济; (公司最佳规模) (3)该产业在某个区位的集聚体的规模决定的经济。 (集聚体最佳规模)
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
(二)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撰写了著名的《孤立 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简称《孤立 国》)。在该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同 农业圈层理论。 杜能农业区位论背景:19世纪,德国的农业制 度改革;杜能本人是农业资本家;1826年,他 发表了《孤立国》,从“孤立国”的假想空间 出发,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 式,探索这种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 产业布局在这一规律的作用下进行,就能形成具有不
同特色的产业,做到合理地布局,产生巨大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26
二、产业布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三)产业布局分散——集中——适度分散的变 化规律
❖ 集中与分散式产业布局演变过程中相互交替的过程。 ❖ 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各个产业部门在地域上的
布局演变就表现为“分散——集中——适度分散”如 此循环上升的链环,后一阶段的产业布局较前一阶段 的产业布局在内涵上更为丰富、在形式上更为高级。
产业经济学第四章
投入产出表的均衡关系
• 各产业的总产出=该产业的中间需求+该产业的最终需求
• 各产业的总投入=该产业的中间投入+该产业的毛附加价
值
• 各产业的总产出=各产业的总投入
• 各产业的中间需求合计=各产业的中间投入合计
• 各产业的最终需求合计=各产业的毛附加价值合计
• 小结:本节主要介绍了 •■ 投入产出分析法
换关系的工具。
投入产出表的结构
•
•
内生部分
最终需求部分
•
毛附加价值部分
投入产出经济学的诞生背景和理论渊源
投入产出经济学的社会历史背景
投入产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 魁奈“经济表”与投入产出表 • 马克思的再生产图式与投入产出经济学 •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与投入产出经济学 • 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和投入产出经济学
第二节投入产出的理论基础
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是产业 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运用投入产出 法,是通过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 模型来对产业间“投入”与“产出” 的数量比例关系进行分析。
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表也称里昂惕夫表或产 业联系表。投入产出表是以矩阵的形式, 记录和反映一个经济系统在一定时期内 各部门之间发生的产品及服务流量和交
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评估(这些参数的)试验和度量(活动)就不 必每年重复进行。 ——瓦西 里· 列昂惕夫,1971
• 在产业经济学中产业关联是一个介 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之间的“中 观”领域。产业关联方式是指产业 部门间发生联系的依托或基础,以 及产业间相互依托的不同类型。它 包括如下内容:
• 一、产业间联系的纽带 • 1.产品、劳务联系 • 所谓产品、劳务联系是指在社会再生产 过程中,一些产业部门为另一些产业部 门提供产品或劳务;或者产业部门间相 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产品、劳务联系是 产业间最基本的联系。
产业经济学第4章产业结构及其效应
4、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特征。 所谓产业国际转移是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即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现象。产业国际转移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主要是生产要素差异(如劳动力成本、自然资源禀赋、产业技术水平、知识创新能力)、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国际市场状况等。产业国际转移的实质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整合和配置。 产业国际转移的一般趋势 第一,产业国际转移的类型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第二,产业国际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由次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产业国际转移的特点 第一,产业国际转移进程加速; 第二,产业国际转移结构高度化 第三,跨国公司成为产业国际转移的主体 第四,产业国际转移方式多样化 第五,产业国际转移的区域集聚现象日益明显。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由适应性调整转入战略性调整。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第4章 产业结构及其效应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两大部类分类法
01
四次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分类法;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霍夫曼分类法
其他产业分类方法:
03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02
*
*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中国的产业分类
改革开放前,在产业分类和经济统计中,一直采用的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分类法,也就是五部门分类法,将物质生产领域的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 改革开放后的产业分类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入三次产业分类法,随后国家统计局于1984年5月对中国的三次产业进行了划分,发布了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1985年5月,国家统计局确定了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界线,正式提出了《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随后中国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意见》,正式确立了中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标准:第一次产业为农业;第二次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三次产业指除了上述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之外的其他产业,又分为两大部分――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和四个层次是:流通业;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行业;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各个行业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行业部门。
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04
3.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是 指少数大企业控制着产业市场大部分产品的供给, 它们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这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 和完全垄断之间、以垄断因素为主同时又具有竞争 因素的市场结构。它的主要特点是:(1)产业集中度 高。 (2)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 (3)进入和退 出壁垒较高。
第四章 市场
(一)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试分析每 一种主要因素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 1.市场集中度; 2.产品差别化; 3.进入和退出壁垒; 4.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5.市场需求的增长率; 6.短期成本结构。 上述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当其中一个因素改变时,也会导致其他 因素的变化,从而使整个市场结构的特征发生改变。我们将主要讨论 前三项因素。 1.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 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由于市场集中度是反映 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的指标,所以它与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 关,也正因为如此,产业组织理论把市场集中度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 首要因素。
1.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如果企业投资的资产专用性很强, 那么在企业退出这个行业时,这些巨额资产往往很难出售和变现。 出售价格和企业投资额扣除折旧后的剩余价值之间的差价就是沉没 成本。沉没成本越大,企业退出市场的壁垒也就越高。
2.解雇费用。企业在退出某个市场时,必然会解雇员工。根据 合同或国家劳动法的规定,解雇工人可能必须支付退职金、解雇工 资,企业如果需要转产,就必须培训他们从事新工作的技能,培训 费用就此发生,这些费用越大,企业退出某个市场的障碍也就越大。
第四章 市场
(二)试对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 断这四种市场形态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进入与退出壁垒)【圣才出品】
第4章进入与退出壁垒1.简述进入壁垒的含义和分类。
答:(1)进入壁垒的含义进入壁垒是能使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使产业内持续地存在超额利润,并能保持产业高集中度的因素。
(2)进入壁垒的分类根据限制进入的外生性因素和在位企业的主动性及其内生性,进入壁垒可分为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或进入阻挠)。
构成进入壁垒的结构性因素主要包括: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必要资本量、网络效应、产品差异化和法规政策等。
策略性进入壁垒(或进入阻挠)又可分为三类:影响未来成本结构的进入阻挠;影响未来需求结构的进入阻挠;影响潜在进入者信念的进入阻挠。
2.为什么在位企业赚取经济利润是衡量进入壁垒的前提条件?答:进入壁垒是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是指使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使在位企业能够持续地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集中度的因素。
进入壁垒一方面可以保护产业中的在位企业,另一方面成为想要进入企业的首要阻碍。
将在位企业赚取经济利润作为衡量进入壁垒的前提条件的原因有两点:①存在超额利润,产业外的企业才有进入动机。
②如果产业中企业数量很多、没有经济利润,则几乎不存在限制企业进入的结构性因素,也很难形成进入壁垒。
如果产业中长期存在高利润,那么这个产业必然存在进入壁垒。
3.在位企业如何能够有效地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答:(1)在位企业可以通过其策略性行为设置进入壁垒,使潜在企业预期进入后无法获得经济利润,从而主动放弃进入。
在位企业进行进入阻挠,策略性投资必须具有承诺价值。
在位企业的投资能否成功阻止进入取决于三个基本条件:①策略性投资必须发生在企业的进入决策之前,而且能被进入者观察到;②这种投资能改变进入者对进入后利润的预期,从而影响进入者的进入决策;③这种投资必须是不可收回或不可逆的。
(2)根据在位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影响未来收入预期的方式,可以把进入阻挠分为三种类型。
①影响未来成本结构的进入阻挠:在位企业通过策略性行为对进入后的企业的相对成本结构产生影响,使进入者在寡占市场结构中处于成本劣势,利用这种成本上的不对称,在位企业发动的价格战很容易使进入者遭受亏损,当进入者预期到在位企业的价格战是可信威胁时,就不会进入。
章价格战略
一 纵向一体化的动机 1 降低交易成本;2 降低资产专用性投
资的风险;3 解决有限信息和不确定性问 题;4 提高投入品选择效率;5 消除市场 垄断势力;6 实施价格歧视;7 保证重要 投入品的供应;8 消除外部性
9 避免政府干预
二 纵向一体化的成本
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决策时;还必须对成本和 收益进行衡量;只有当收益大于成本时;才适合 进行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有可能产生的成 本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1纵向一体化企业自己生产投入品或销售产品的 成本可能大于有效的为这些需求提供服务的竞 争性企业的成本 2企业规模越大;管理的难度 就会越大;管理成本就会大幅度上升 3企业的 兼并 收购或自己建厂需要很高的费用
三 纵向一体化的实证研究
◇铝冶炼行业很容易产生纵向一体化 ◇对不同行业的纵向一体化进行比较 ◇一体化指数 ◇航空产业→行业内存在资产专用性投资时;
更容易产生纵向一体化
纵向约束
当制造商由于成本等原因依赖独立的销售商销 售产品时;为了行使垄断势力;或为了弥补市场 失败;利用其一定的市场势力;会通过一系列合 同来约束销售商的行为;与销售商建立相对稳 定的交易关系;部分替代企业间的自由竞争与 交易
第二节 纵向关系
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之间构成了一种 纵向关系 具体来说;纵向关系就是指两个 企业之间在价值链上的前后关系 纵向关 系是对企业之间纵向一体化 纵向约束的 概括
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是企业在供 产 销方面实行 纵向渗透和扩张 企业可进入目前业务的 供应阶段或使用阶段;实现在同一产品链 上的延长 例如;一家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向 其上游供应阶段扩展可表现为生产汽车 零部件;以实现后向一体化
商品进行考核;二是从企业那里主要是通过广 告获得信息
产业经济学 第四章 策略性行为
非价格策略-企业并购
定义:企业并购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在自愿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订立契约而结合成一个企业的组织调整
行为。
分类:企业并购分为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两种类型,尽量两者存在差别,但均以
企业产权作为对象,获得企业控制权与产权转移是两者的共同特征
相关研究:
➢ 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 ➢ 限制性定价的福利效应与公共规制
价格策略-掠夺性定价
定义:掠夺性定价是指在位厂商将价格削减至对手平均成本之下,以便将对手驱逐出市场或者遏制进入,
即使遭受短期损失。一旦对手离开市场,在位厂商就会提高价格以补偿掠夺期损失(Schmalensee, 1979; Rosenbaum,1987; Romano and Berg,1985)。
第二节 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价格策略
限制性定价 掠夺性定价
非价格策略
过度生产能力 提高竞争对手成本 广告策略 企业并购 研发创新
价格策略-限制性定价
定义:限制性定价是一种短期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它通过在位厂商的当前价格策略来影响潜在厂商对进
入市场后利润水平的预期,从而影响潜在厂商的进入决策。
案例:杜邦在玻璃纸行业的限制性定价
与限制性定价策略的显著区别:
一、掠夺性定价强调企业在短期内是亏损的,其亏损在未来会得到补偿; 二、限制性定价策略主要针对潜在进入者而言,通常不是已进入者。
案例分析 - 美国烟草行业的掠夺性定价
背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烟草托拉斯利用掠夺性定价策略打击竞争对手。 实施过程:烟草托拉斯将产品价格定得极低,远低于成本价,以迫使对手以低价卖出公司或退出市场。 结果与影响:烟草托拉斯通过这种策略成功收购了大量竞争对手,并控制了市场,但也导致了价格竞
产业经济学策略性行为
案例:美国烟草行业的掠夺性定价 行为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烟草托拉斯运用 掠夺性定价来对抗它的对手;通过实施掠夺性定价逼 迫它的竞争对手以低价将其公司卖给它
例如;1901年;烟草托拉斯在北卡罗来纳州有个 香烟品牌叫美国丽人;它与北卡罗来纳州温司顿的威 尔斯白头烟草公司的类似产品相竞争 美国丽人的价 格是每千支1 50美元;恰与要求缴纳的税金一样多; 可见这个价格是明显低于生产成
第四章 策略性行为
策略性行为
第一节 新产业组织与策略性行为 第二节 限制性定价 第三节 掠夺性定价
第一节 新产业组织与策略性行为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阶段:
市场结构为核心SCP 哈佛学派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TIO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市场行为为核心
芝加哥学派
价格行为
新产业组织理论 NIO 策略性行为
第二 一般情况下;采用掠夺性定价策略的都是市场 上势力雄厚的大企业 其目的有三:A对潜在进入企业 以警告;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b教训不合作的竞争对 手;C直接目的驱除或消灭现有的竞争对手
掠夺性定价的影响
掠夺性定价对于市场结构的竞争性将 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有些国家的法律 规定这种行为是非法的
20世纪70年代起
新产业组织与策略性行为
策略性行为 一个厂商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厂商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
期的基础上作出对该厂商有利的决策行为;这种影响竞争对手预期的行 为就称为策略性行为
——谢林Schelling;1960 策略性行为的市场基础:寡占或垄断市场 常用的理论分析模型:
• 古诺模型Cournot;1838 伯川德模型 Bertrand;1883 • 斯塔克尔伯格Stackelberg;1934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12 b a c,p 12 b ac b, 1(2 b a 2b c)2
把上述逆需求函数还原为普通的需求函数,即:
q 1 p 1 p 2 ,q 2 p 2 p 1
1 ( p 1 ,p 2 ) p 1 q 1 p 1 ( p 1 p 2 )
(2)数量依存定价。即在纵向关系中,销 售商购买制造商产品的单位价格与其购买的总 数量有关。其典型形式是两部定价法。
2、非价格约束的主要形式
(1)数量强制 (2)独占区域 (3)限制销售商数目 (4)制造商替销售商做广告 (5)制造商监督每家销售商的销售努力,并 对每家销售商进行补偿
(6)专卖或排他性经营。 (7)抽成
1、客观差异
客观差异是指由产品的物理性能、服务和销售地理 位置不同带来的差异,它是客观存在的。包括:物理 差异、服务差异、地理位置差异。 2、主观差异
主观差异是指产品客观上是同质的,但由于消费者 拥有信息和卖方推销行为的不同给消费者带来的心理 差异。包括:买方主观差异、买方的信息偏差带来的 差异。
二、产品差异化与寡头竞争
(一)差异化产品的古诺竞争和伯川德竞争
在差异化产品下,寡头企业所产产品之间具 有某种替代性,但不是完全替代。因而某寡头企 业所产产品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自身产品的价格, 并且也取决于其他寡头企业所产产品的价格。
p 1 a b 1 c q 2 ,p q 2 a b 2 q c 1q
1 ( q 1 ,q 2 ) p 1 q 1 q 1 ( a b 1 c q 2 )q
三、纵向约束与市场竞争
(一)纵向约束的负面效应 1、限制企业之间的竞争 2、容易导致企业间的合谋和卡特尔的形成 (二)纵向约束的正面效应 1、降低价格 2、增加销售商的销售努力,增加品牌间的竞争 3、改善产品的售后服务 4、降低市场进入难度 (三)纵向约束的不确定性效应
返回
第三节 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是指产业内相互竞争的企业所生产的具有不完 全替代关系的产品状态。
(二)纵向一体化的成本
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决策时,还必须对成本和 收益进行衡量,只有当收益大于成本时,才适 合进行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有可能产生的 成本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1)纵向一体化企业自己生产投入品或销售产 品的成本可能大于有效的为这些需求提供服务 的竞争性企业的成本。(2)企业规模越大, 管理的难度就会越大,管理成本就会大幅度上 升。(3)企业的兼并、收购或自己建厂需要 很高的费用。 (三)纵向一体化的实证研究
a ()
ab
q12bc 2 ,p12bc()2 ()
1(2ba 2bc)2 (2 2()2())
(二)空间模型
在空间模型中,产品被刻画为两个参数:价 格和位置。 空间模型的基础是豪特林(Hotelling)的线性城
市模型和萨洛普(Salop)的圆形城市模型。
1、豪特林线性城市模型
豪特林模型的中心是以产品的差异性为前 提,以此为中心,代表消费偏好的市场位置沿
二、 纵向约束
(一)纵向约束的动机 1、避免双重垄断加价 2、避免销售商之间的搭便车 3、避免制造商之间的搭便车 4、解决因销售商之间缺乏协调而产生的外
部性问题
(二)纵向约束的形式
价格约束和非价格约束
1、价格约束的主要形式
(1)维持转售价格。通常是指制造商在契约 中对销售商出售商品的价格做了一定的限制。
“豪 特林轨迹”均衡分布。
2、萨洛普圆形城市模型 为了解决豪特林模型中均衡不存在的问题,
萨洛普建立了圆形城市分析模型,他假设消费者 均匀的分布在一个环形城市上。由于圆形城市是 一个封闭体系,没有特定的起点和终点,从而保 证了均衡的存在性。圆形城市还有助于分析市场 进入问题,现在已经成为空间模型研究的标准方 法。
如果三级价格歧视下的产出高过单一垄断 定价下的产出,前者带来的福利可能较后者为 多。
总之,在判断价格歧视的福利时,不能一概 而论地认为其会降低社会福利。
返回
第二节 纵向关系
纵向关系是指两个企业之间在价值链上的前后关系。
一、纵向一体化
是企业在供、产、销方面实行纵向渗透和扩张。
(一)纵向一体化的动机 1、降低交易成本 2、降低资产专用性投资的风险 3、解决有限信息和不确定性问题 4、提高投入品选择效率 5、消除市场垄断势力 6、实施价格歧视 7、保证重要投入品的供应 8、消除外部性 9、避免政府干预
差异化产品的伯川德均衡结果为:p12,q12 ,1(2 2)2
此分析表明,在差异化产品的伯川德竞争均衡里,价 格不再等于边际成本,利润也不再为零,而是大于零。 并且随着产品差异程度的增加,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减 弱,利润增加。为了把差异化的古诺竞争均衡和伯川德 竞争相比较,我们可以把古诺竞争的均衡结果也用α、 β和γ三个参数来表示,即差异化的古诺均衡结果为:
P P′
P′
图4.2 萨洛普圆形城市模型
(1)企业数量较少
P′
tm
tm
P′
P
P′
tc
tc
P′
P
图4.2 企业数量较少
图4.3 企业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较多
(2)企业数量足够多
P 垄断区域(企业数量较少)
Pm′
竞争区域(企业数量较多)
产量
图4.4 萨洛普圆形城市模型的需求曲线
(三)代表性消费者模型
第一个代表性消费者模型是由张伯伦 (Chamberlin)提出的。在他的代表性消费者模 型中,典型消费者认为所有品牌的商品可以互相 完全替代,而且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后来的学者 发展了张伯伦的模型,考虑差异化产品,建立了 差异化产品的垄断竞争模型。
一、产品差异化的分类和来源
(一)产品差异化的分类
1、横向差异
横向产品差异是在制造过程中所需资源数量一样,但在设计 中却存在差异的产品。
2、纵向差异 纵向差异指的是按照某种品质要求,例如,如果不是全部也
是大多数消费者所认可的可信度与安全性的等级,所生产的一系 列商品之间的差异。
(二)产品差异化的来源 客观差异和主观差异
《产业经济学》第四章:价格 战略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价格歧视 纵向关系 产品差异化
(二)会员制 (三)折扣 (四)质量选择
五、价格歧视与市场竞争
在三级价格歧视下,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因此 其效率不如完全竞争。
三级价格歧视的低效率来源于三个方面:一 是垄断的低效率;二是消费的低效率;三是资 源的浪费。